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幅Π型叠合梁涡振特性及减振措施研究
1
作者 安路明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4,共8页
为研究双幅Π型叠合梁的涡振特性以及相应的气动减振措施,以贵州省乌当至长顺高速公路金旗特大桥的双幅Π型叠合梁为背景,采用缩尺比为1∶40的节段模型进行风洞试验,先在0°、±3°、±5°风攻角下,研究单幅梁和双... 为研究双幅Π型叠合梁的涡振特性以及相应的气动减振措施,以贵州省乌当至长顺高速公路金旗特大桥的双幅Π型叠合梁为背景,采用缩尺比为1∶40的节段模型进行风洞试验,先在0°、±3°、±5°风攻角下,研究单幅梁和双幅梁的涡振特性;再研究涡振振幅最大风攻角下不同间距比(双幅梁净间距与单幅梁宽度之比)和阻尼比对双幅梁涡激振动的影响;最后研究安装不同尺寸的倒L型导流板对主梁涡振振幅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在+5°风攻角下,双幅梁的涡振响应最为明显,与单幅梁相比,双幅梁的涡振振幅变大。随着间距比的增大,双幅梁的竖弯最大振幅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阻尼比的增大,主梁的竖弯最大振幅逐渐减小。安装不同尺寸的倒L型导流板均能降低双幅梁的涡振振幅,其中L4-3(对应实桥水平和竖向尺寸分别为160 cm和120 cm)倒L型导流板降低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双幅Π型叠合梁 风攻角 间距比 阻尼比 涡振特性 减振措施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走滑断层隧道地震破坏特征与抗减震措施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信春雷 高波 +3 位作者 闫高明 周佳媚 申玉生 全晓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4-703,共10页
针对跨走滑断层隧道设置套管式可变形抗减震措施开展了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围岩与隧道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响应、地震动应变响应以及隧道结构的震后破坏形态,以无抗减震措施和无断层为对比例,对在直立与倾斜走滑断层处设置的套管... 针对跨走滑断层隧道设置套管式可变形抗减震措施开展了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围岩与隧道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响应、地震动应变响应以及隧道结构的震后破坏形态,以无抗减震措施和无断层为对比例,对在直立与倾斜走滑断层处设置的套管式可变形抗减震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隧道结构不跨断层时的破坏多由静力所致;无论隧道结构是否跨断层,即使采用抗减震措施,拱脚和仰拱的破坏均十分严重,应根据破坏机理对二者进行重点抗震加固;在实际工程中选用套管式可变形抗减震措施,宜将外套管设置在断层活动性较强的一侧,且让两套管共同承担断层的剪切作用能较好的发挥抗减震作用;在隧道结构选线阶段应尽量避免穿越断层或其他不良地质地段,保证隧道结构所在围岩介质的连续性,使隧道结构自身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胜过采用抗减震措施。研究结果有利于隧道结构新型抗减震措施的开发,以及为跨走滑断层隧道结构的抗震设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抗减震措施 振动台模型试验 走向滑动断层 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韦帕”风场实测及风致输电塔振动响应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杰 阎启 +1 位作者 谢强 陈隽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8,共8页
给出了台风"韦帕"经过时,在典型的农村地貌上进行的多点边界层风特性以及风致输电塔振动的实测结果。基于风速数据,重点分析了风特性各项参数的空间均匀性,包括平均风速和风向、风剖面参数、湍流强度、阵风因子、湍流积分尺... 给出了台风"韦帕"经过时,在典型的农村地貌上进行的多点边界层风特性以及风致输电塔振动的实测结果。基于风速数据,重点分析了风特性各项参数的空间均匀性,包括平均风速和风向、风剖面参数、湍流强度、阵风因子、湍流积分尺度和脉动风谱、竖向衰减系数以及水平相干性。采集了输电塔横担和塔头塔身连接处垂直线路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基于振动数据,应用Hilbert-Huang变换(HHT)方法识别了输电塔垂直线路方向第1、2阶模态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结果表明,自振频率识别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接近,阻尼比识别结果远大于一般钢结构的阻尼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韦帕” 现场实测 风场均匀性 输电塔 阻尼比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MS的负阻尼低频振荡与强迫功率振荡的特征判别 被引量:28
4
作者 杨东俊 丁坚勇 +2 位作者 邵汉桥 许汉平 黄家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57-62,共6页
当电网发生低频振荡时,正确判断振荡机理对合理选择振荡抑制措施、快速抑制振荡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实测数据,对负阻尼振荡和强迫功率振荡在振荡前期、瞬态阶段、稳态阶段和衰减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 当电网发生低频振荡时,正确判断振荡机理对合理选择振荡抑制措施、快速抑制振荡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实测数据,对负阻尼振荡和强迫功率振荡在振荡前期、瞬态阶段、稳态阶段和衰减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阶段的负阻尼振荡和强迫功率振荡的判别方法。通过2个电网实际案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负阻尼振荡 强迫功率振荡 特征判别 能流方向因子 广域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阻尼特性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悦 李国庆 +1 位作者 李江 王振浩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5-30,共6页
由于风力发电机组没有功角,采用数学模型方法分析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提出基于实测信号的随机子空间算法对大规模双馈风机并网后的系统阻尼特性进行了分析.以含完整双馈发电机组动态模型的电力系统为例,... 由于风力发电机组没有功角,采用数学模型方法分析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提出基于实测信号的随机子空间算法对大规模双馈风机并网后的系统阻尼特性进行了分析.以含完整双馈发电机组动态模型的电力系统为例,分析了含双馈风电机组的电力系统阻尼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风电接入容量的增加,阻尼比并非单调变化,而是存在一个最佳风电接入容量;含双馈风机组的电力系统由于装设了高响应速率的电力电子器件——换流器,有利于系统的小干扰稳定;风电场的阻尼特性与风电场接入位置和故障点之间的电气距离有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低频振荡 阻尼比 随机子空间 风电 功率波动 实测信号 振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间规模化光伏并网对系统阻尼的影响及优化措施 被引量:7
6
作者 葛星 钟海亮 +3 位作者 郑超 张鑫 李惠玲 项丽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5,共9页
电力系统受到大扰动后,其振荡中心电压大幅波动,受此影响,其近区规模化光伏汇集线功率会出现显著波动,加剧光伏与电网交互作用。文章基于光伏暂态仿真模型,分析了并网电压低频跌落或回升过程中,光伏并网系统暂态功率特性;基于等面积原理... 电力系统受到大扰动后,其振荡中心电压大幅波动,受此影响,其近区规模化光伏汇集线功率会出现显著波动,加剧光伏与电网交互作用。文章基于光伏暂态仿真模型,分析了并网电压低频跌落或回升过程中,光伏并网系统暂态功率特性;基于等面积原理,分析了不同控制方式下光伏并网系统等值电纳Bpv的Us-Bpv轨迹及其对振荡的影响,并据此揭示了光伏并网系统对电网振荡阻尼的作用机制。通过两区域四机系统受扰时域仿真,验证了基于光伏并网系统Us-Bpv轨迹特征,评估其对系统阻尼影响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指出利用附加阻尼控制的SVG具有增强系统正阻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振荡中心 等值电纳 低频振荡 阻尼特性 优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作用下某高层建筑结构气动阻尼比的实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传雄 李正农 +3 位作者 史文海 潘月月 王澈泉 王忠泽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2-300,共9页
在台风"灿鸿"、"杜鹃"影响期间,对温州某矩形截面高层建筑进行了现场实测,得到其顶层的风速、风向及多个楼层的加速度响应数据。将加速度数据经EMD处理,应用ERA、ERA-NEx T及AR三种方法,对建筑结构的模态参数与气... 在台风"灿鸿"、"杜鹃"影响期间,对温州某矩形截面高层建筑进行了现场实测,得到其顶层的风速、风向及多个楼层的加速度响应数据。将加速度数据经EMD处理,应用ERA、ERA-NEx T及AR三种方法,对建筑结构的模态参数与气动阻尼动力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ERA、ERANEx T和AR这3种方法得出的频率值及振型都非常接近,频率差值不超过2%,即均可以用计算频率及分析判断振型;但振型阻尼比结果却不同,除一阶振型的比较接近外,其它各阶的数值都有一定程度偏差;在一定频率段的振型结构阻尼比拟合曲线中,柯西(Caughey)阻尼模型(b=2时)与Sergio Lagomarsino经验曲线最为接近;一阶振型气动阻尼比均为负值,且随着风速的增大,其值有减小的趋势,其中ERA、AR方法的斜率较为相似,而ERA-NEx T方法的下降速率较为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现场实测 结构模态参数 风场特性 气动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特性及其固有频率测试 被引量:2
8
作者 上官文斌 张飞 唐亮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2,164-165,共4页
介绍一种双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结构,对比分析了当扭转减振器总的转动惯量一定、刚度参数最优时,双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与单级、两级并联式扭转减振器对主系统的减振效果。讨论当曲轴系统等效转动惯量和扭转刚度变化时,双级串联式扭转减... 介绍一种双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结构,对比分析了当扭转减振器总的转动惯量一定、刚度参数最优时,双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与单级、两级并联式扭转减振器对主系统的减振效果。讨论当曲轴系统等效转动惯量和扭转刚度变化时,双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相比其他两种减振器对主系统减振效果的鲁棒特性;给出了双级串联式扭转减振器各级固有频率的测试与计算方法,并进行了测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扭转减振器 双级串联 动态特性 频率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阻尼间隔棒阻尼性能测试技术的开发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陈建华 陈景彦 杨湘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1-43,共3页
论述了500kV阻尼间隔棒阻尼性能(能耗和刚度)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功能,利用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测得大量数据,通过高级语言编程,计算出测试结果,为500kV阻尼间隔棒的设计制造、运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阻尼间隔棒 阻尼性能 测试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件质量及传感器刚度对迟滞相频特性方法测量结果影响分析
10
作者 胡卫强 王敏庆 叶文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177,共6页
针对试件无质量化和力传感器刚体化假设等因素对迟滞相频特性方法测量精度存在的影响,以试件拉压安装方式为例,首先推导了考虑粘弹性试件质量、力传感器刚度影响的改进测量方程,然后利用基于迟滞相频特性方法的测量系统对某阻尼材料动... 针对试件无质量化和力传感器刚体化假设等因素对迟滞相频特性方法测量精度存在的影响,以试件拉压安装方式为例,首先推导了考虑粘弹性试件质量、力传感器刚度影响的改进测量方程,然后利用基于迟滞相频特性方法的测量系统对某阻尼材料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测量,最后通过基于经典测量方程与改进测量方程获得的材料参数的对比,分析了上述因素对材料力学参数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材料 动态力学性能 迟滞相频特性方法 改进测量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振荡过程中励磁系统阻尼特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茂海 郭登峰 江长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50,68,共5页
基于相量测量装置(PMU)实测数据,通过对励磁电流振荡分量和机组转速(频率)振荡分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机组振荡过程中励磁系统(含主控制和附加控制)整体阻尼特性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励磁系统及其控制参数的准确性。实际... 基于相量测量装置(PMU)实测数据,通过对励磁电流振荡分量和机组转速(频率)振荡分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机组振荡过程中励磁系统(含主控制和附加控制)整体阻尼特性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励磁系统及其控制参数的准确性。实际算例表明,所述方法能够检验励磁系统及其控制参数的合理性,并为负阻尼低频振荡源的定位分析和控制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励磁系统 阻尼特性 广域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