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纤维表面处理对混凝土减振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詹翔宇 曾晓辉 +4 位作者 彭杰波 龚楠富 张宏波 管吉波 龙广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8,共11页
为了优化混凝土控制振动的能力,提出了3种通过钢纤维表面改性提高其阻尼从而提升减振性能的方法。将钢纤维使用硅烷偶联剂、乳化沥青、聚氨酯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振动激励法、显微扫描电镜探究了钢纤维表面处理对混凝土时域曲线、阻... 为了优化混凝土控制振动的能力,提出了3种通过钢纤维表面改性提高其阻尼从而提升减振性能的方法。将钢纤维使用硅烷偶联剂、乳化沥青、聚氨酯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振动激励法、显微扫描电镜探究了钢纤维表面处理对混凝土时域曲线、阻尼比、能量耗散因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规律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3种表面处理均可增大钢纤维混凝土的阻尼比,均在掺量(体积分数)为1%的钢纤维时阻尼比最大;乳化沥青对钢纤维表面处理试验组减振性能提升最为显著,当掺量为1%时,其保持抗压强度为50.5 MPa的同时,阻尼比提升为对照组的221%;钢纤维表面乳化沥青层增大了基体对振动能量的消耗,提高了混凝土的阻尼性能;钢纤维与基体的界面调制方法决定了减振方式,其中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钢纤维可增大纤维与基体黏结力,通过提高纤维与基体的滑移耗能提高振动过程的耗能,聚氨酯表面处理钢纤维可增大钢纤维和基体界面的形变能力和黏弹性,从而提升振动传播过程的耗能,乳化沥青表面处理钢纤维混凝土同时利用这两种方式进行振动过程中的耗能。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既满足实际施工中的工作性和强度要求,又具有优良减振性能的混凝土配合比,作为一种新型地铁道床材料减振方式,可为未来的工程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减振性能 阻尼比 损耗因子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F研究地震作用下MSCSS的控制特性
2
作者 蔡婷 张洵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0-955,共6页
通过对巨子型结构体系(mega-sub controlled structure system,即MSCSS)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推导,利用拉氏变换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进一步表示出该新型控制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所特有的位移动力放大系数(dynamic magnification factor,即D... 通过对巨子型结构体系(mega-sub controlled structure system,即MSCSS)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推导,利用拉氏变换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进一步表示出该新型控制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所特有的位移动力放大系数(dynamic magnification factor,即DMF)表达式,以DMF为指标从理论层面揭示MSCSS的频域控制特性及动力响应特征。通过算例基于DMF分析主结构与子结构的参数(质量比、刚度比、附加阻尼比)设置对MSCSS调谐减震性能的影响,为建构不同层数MSCSS及合理的实体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 阻尼 动力响应 动力学 地震作用 运动方程 频域分析 拉氏变换 矩阵代数 参数化 抗震性能 刚度矩阵 振动分析 巨子型结构体系 动力放大系数 参数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下位移谱阻尼修正系数 被引量:3
3
作者 郝安民 周德源 +1 位作者 李亚明 张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113,146,共7页
现行规范采用阻尼修正系数(DMF)调整阻尼比不同于5%时的弹性位移反应谱,然而未考虑到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影响。选取了代表性前方向性脉冲记录,研究了矩震级、场地类别和距离对脉冲周期的影响,同时指出脉冲周期与相应伪速度谱峰值周期... 现行规范采用阻尼修正系数(DMF)调整阻尼比不同于5%时的弹性位移反应谱,然而未考虑到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影响。选取了代表性前方向性脉冲记录,研究了矩震级、场地类别和距离对脉冲周期的影响,同时指出脉冲周期与相应伪速度谱峰值周期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然后以周期与脉冲周期比和阻尼比为双变量,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能够较为准确反映数据点分布规律的DMF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周期的减小,DMF峰值对应的周期越小,而在中长周期范围DMF越趋近于1.0;与现行规范相比,模型MDF强烈依赖于脉冲周期、结构振动周期和阻尼比,且当三者位于不同取值范围时,规范DMF过低或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修正系数 脉冲周期 周期比 阻尼比 位移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震级影响的规范阻尼修正系数评估 被引量:10
4
作者 郝安民 周德源 +1 位作者 李亚明 张晖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7-661,共5页
规范采用阻尼修正系数(DMF)调整阻尼比不同于5%时的弹性反应谱,然而未考虑矩震级的影响.美欧规范DMF是基于位移反应谱,而中国规范DMF是基于绝对加速度反应谱.对同类场地不同矩震级范围内DMF的统计分析表明,除E类场地外,矩震级Mw>6.5... 规范采用阻尼修正系数(DMF)调整阻尼比不同于5%时的弹性反应谱,然而未考虑矩震级的影响.美欧规范DMF是基于位移反应谱,而中国规范DMF是基于绝对加速度反应谱.对同类场地不同矩震级范围内DMF的统计分析表明,除E类场地外,矩震级Mw>6.5时,基于位移反应谱的中值DMF与美欧规范值比较接近,基于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的中值DMF与中国规范值比较接近;而矩震级Mw=5.5~6.5时,中值DMF与各规范值有明显差异,采用规范DMF是偏于不安全的.对E类场地,规范DMF多数情况下稍偏于保守.最后,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不同矩震级范围时各类场地DMF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修正系数 弹性反应谱 矩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场地类别的阻尼比修正系数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蒋建 吕西林 +1 位作者 周颖 蒋欢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3-161,共9页
阻尼比修正系数B用于调整临界阻尼比不同于0.05时的反应谱值,它对减震结构、隔振结构以及弹塑性体系的简化设计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规定的场地分类方法,分别应用四类场地共计136条地震记录,对阻尼比为0.05、0.... 阻尼比修正系数B用于调整临界阻尼比不同于0.05时的反应谱值,它对减震结构、隔振结构以及弹塑性体系的简化设计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规定的场地分类方法,分别应用四类场地共计136条地震记录,对阻尼比为0.05、0.1、0.2、0.3、0.4、0.5的弹性单自由度结构体系的相对位移反应谱、相对速度反应谱、绝对加速度反应谱进行计算分析,从定性到定量系统研究了地震作用下场地分类、阻尼比以及结构周期对相对位移反应谱阻尼比修正系数Bd、相对速度反应谱阻尼比修正系数Bv和绝对加速度反应谱阻尼比修正系数Ba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阻尼比的增大,场地分类对阻尼比修正系数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大,其中场地条件对Ba的影响更加显著,然而数据分析表明,场地条件对阻尼比修正系数最小值的影响很小。在IV场地上,阻尼对长周期结构的减震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三类场地。最后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与场地类别、结构周期以及阻尼比相关的阻尼比修正系数Ba、Bd、Bv的计算公式。这部分的结果可以应用于减震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谱 场地类别 阻尼比修正系数 消能减震 性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杂化阻尼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其霞 丁新波 +1 位作者 张慧萍 晏雄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58,共5页
高分子阻尼材料作为一类环保功能材料,将向高性能、宽温域的方向发展。传统的阻尼改性方法(如共混、共聚、无机杂化等)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互穿聚合物网络和添加压电陶瓷等研究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近开发的利用有机小分子与极性... 高分子阻尼材料作为一类环保功能材料,将向高性能、宽温域的方向发展。传统的阻尼改性方法(如共混、共聚、无机杂化等)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互穿聚合物网络和添加压电陶瓷等研究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近开发的利用有机小分子与极性高聚物形成杂化体的方法所得到的阻尼材料的性能非常突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阻尼改性新方法。本文在对现有的二元、三元杂化体系进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对影响有机杂化阻尼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改性 有机杂化 动态力学性能 影响因素 分子间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位移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恒 吴建超 雷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69,86,共10页
阻尼修正系数(DMF)用于抗震设计规范中校正临界阻尼比高于或低于5%的弹性反应谱。在解耦多参数交叉影响的原则下研究了三个主要地震参数(震级、距离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位移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DMF随着结构自振周期增... 阻尼修正系数(DMF)用于抗震设计规范中校正临界阻尼比高于或低于5%的弹性反应谱。在解耦多参数交叉影响的原则下研究了三个主要地震参数(震级、距离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位移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DMF随着结构自振周期增大而逐渐趋近于1;随着震级和距离增大,阻尼比对位移反应谱影响随之增大,DMF曲线更加发散,这意味着通过附加阻尼减小结构地震反应对于大震和远震更加有效;场地条件对DMF的影响仅限于近场范围,但无法归纳出明显的影响规律,且随距离增大,不同场地对应的DMF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通过人工合成地震动数值试验,分析加速度反应谱与位移反应谱DMF曲线,得出结论:地震动频谱分量随频率的相对变化速度,对位移反应谱DMF曲线起控制性作用。最后提出了适宜于抗震设计规范采用的DMF公式,并利用实际强震记录数据拟合了DMF公式中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修正系数 地震动位移反应谱 减震 衰减指数 抗震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型近场地震波反应谱的阻尼调整系数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蒲武川 黄斌 KABANDO E K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2-279,378,共9页
阻尼调整系数定量描述了阻尼比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与地震波频谱特征等相关,用于从低阻尼比反应谱推算高阻尼比反应谱.本文以近场脉冲型地震波为对象,研究其反应谱阻尼调整系数的规律并建立计算公式.选取50条脉冲型地震波并提取出等... 阻尼调整系数定量描述了阻尼比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与地震波频谱特征等相关,用于从低阻尼比反应谱推算高阻尼比反应谱.本文以近场脉冲型地震波为对象,研究其反应谱阻尼调整系数的规律并建立计算公式.选取50条脉冲型地震波并提取出等效低频脉冲,考虑0.05~0.50之间13种阻尼比,计算得到地震波、等效脉冲的反应谱和各自基于5%阻尼比的阻尼调整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周期与地震波脉冲周期比T/Tp在0.5~1.2内,提高阻尼比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响应都有降低作用且减震效果最明显,等效脉冲与实测地震波的阻尼调整系数接近.对加速度、速度和位移谱分别拟合,得到了0.5<T/Tp<1.2范围内考虑脉冲周期Tp影响的阻尼调整系数评价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调整系数 近场地震波 等效脉冲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周期桥梁地震设计谱阻尼修正系数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太军 薛瑞杰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8-131,共4页
阻尼比是影响反应谱值的一个重要参数。当结构阻尼比发生变化时,会显著地改变反应谱值,从而影响结构所受地震作用的大小。规范设计反应谱均以一个标准阻尼比为基准,当结构主要振型的阻尼比偏离此标准值较多时,通过修正系数对设计反应谱... 阻尼比是影响反应谱值的一个重要参数。当结构阻尼比发生变化时,会显著地改变反应谱值,从而影响结构所受地震作用的大小。规范设计反应谱均以一个标准阻尼比为基准,当结构主要振型的阻尼比偏离此标准值较多时,通过修正系数对设计反应谱进行修正。本文比较了各国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地震设计谱阻尼修正公式,并选取3条含有长周期分量的地震波对一长周期单自由度系统进行时程分析,使用瑞利阻尼,阻尼比从0.01~0.10变化,每种阻尼比计算结果取3条地震波的平均值,并与阻尼比为0.05的结果相比得到修正系数。在与各规范公式结果相比较后得出结论:欧洲规范阻尼修正公式更适用于长周期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桥梁 阻尼修正系数 反应谱 抗震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俯冲带地震水平向地震动阻尼修正系数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康莉莉 刘名吉 +1 位作者 张洪博 杨青松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3-191,共9页
基于日本KiK-Net、K-Net地震台网和太平洋地震工程中心(PEER)的14713条地震动记录,比较了俯冲带地区浅壳上地幔地震、板内地震和板间地震的水平向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DMF)和位移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DMF)的差异,并进行了5%... 基于日本KiK-Net、K-Net地震台网和太平洋地震工程中心(PEER)的14713条地震动记录,比较了俯冲带地区浅壳上地幔地震、板内地震和板间地震的水平向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DMF)和位移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DMF)的差异,并进行了5%置信水平下的假设检验,探究了俯冲带地区不同地震类型对DMF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大多数谱周期,不同地震类型的DMF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在低阻尼比中短周期时,加速度谱DMF和位移谱DMF基本相同;在高阻尼比长周期时,不同地震类型的加速度谱DMF差异大于位移谱DMF差异。研究表明:俯冲带地震水平向地震动DMF需要考虑不同地震类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向阻尼修正系数 反应谱 阻尼比 俯冲带地震 地震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冲带板间地震水平加速度谱阻尼修正系数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潇男 姜明秀 康莉莉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94,共13页
基于日本K-net和Kik-net台站的俯冲带地区板间地震的数据,分SCⅠ~SCⅣ四种场地分别建立了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拟合,拟合公式采用对数三次项提高拟合精度。通过统计检验和残差分析,验证模型的拟... 基于日本K-net和Kik-net台站的俯冲带地区板间地震的数据,分SCⅠ~SCⅣ四种场地分别建立了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拟合,拟合公式采用对数三次项提高拟合精度。通过统计检验和残差分析,验证模型的拟合效果。研究表明:低于5%与高于5%阻尼比的阻尼修正系数变化趋势差异明显,分别在周期点0.3~0.5s区间达到极大值和极小值;不同场地类别的阻尼修正系数统计上显著不同,建立不同场地类别的模型是必要的;模型残差的标准差分布在0.012~0.712之间,建立的阻尼修正系数模型较好的拟合了阻尼修正系数随谱周期和阻尼比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修正系数 加速度反应谱 俯冲带板间地震 统计检验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冲带浅壳和上地幔地震竖向位移谱阻尼修正系数模型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名吉 张洪博 康莉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4-215,共12页
基于日本K-NET和KiK-net强震台网获取的7635条浅壳和上地幔地震记录的统计分析,考虑阻尼比,谱周期点及场地类别的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竖向位移谱阻尼修正系数模型,并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分离出模型残差及其标准差,探究各参数对模型随... 基于日本K-NET和KiK-net强震台网获取的7635条浅壳和上地幔地震记录的统计分析,考虑阻尼比,谱周期点及场地类别的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竖向位移谱阻尼修正系数模型,并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分离出模型残差及其标准差,探究各参数对模型随机误差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一个简单的阻尼比对数的二次式能很好的模拟阻尼比的影响;模型事件间残差与震级显著相关,事件内残差与震源距离的相关性较大;在周期0.6 s前,震源效应引起的随机误差小于其他效应引起的随机误差,但0.6 s后,场地效应引起的随机误差较其他效应引起的随机误差小;在整个周期上,路径效应与其他效应引起的随机误差占比大。文中的研究结果可直接用于调整不考虑震源及震源距的设计反应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修正系数 位移反应谱 竖向地震动 浅壳和上地幔地震 残差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壳与上地幔地震竖向加速度谱阻尼修正系数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洪博 刘名吉 康莉莉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5-169,共15页
本文基于日本KiK-Net,K-Net台网及汶川地震中6000余条浅壳与上地幔地震竖向加速度记录,分场地类型建立了包含阻尼比和谱周期两个参数的阻尼修正系数模型,用以调整无震级和震源距信息的设计谱。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对阻尼修正系数对数值及... 本文基于日本KiK-Net,K-Net台网及汶川地震中6000余条浅壳与上地幔地震竖向加速度记录,分场地类型建立了包含阻尼比和谱周期两个参数的阻尼修正系数模型,用以调整无震级和震源距信息的设计谱。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对阻尼修正系数对数值及阻尼比对数值的三次多项式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模型表达式,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对阻尼修正系数模型的残差及残差的标准差进行分离,分析震源、路径以及场地效应对模型误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阻尼长周期震源效应引起的残差大于其他效应引起的残差;场地效应引起的残差小于其他效应引起的残差。对模型残差的标准差及阻尼比对数值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易于计算模型残差的标准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比修正系数 浅壳和上地幔地震 竖向加速度谱 随机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俯冲带地震竖向地震动阻尼修正系数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基冠 苏开潍 杨青松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1-181,共11页
俯冲带地区竖向地震动的阻尼修正系数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俯冲带地区的板块构造复杂,俯冲带地区的地震可划分为浅壳上地幔地震、板内地震和板间地震3种类型。为研究不同类型俯冲带地震的竖向地震动阻尼修正系数间是... 俯冲带地区竖向地震动的阻尼修正系数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俯冲带地区的板块构造复杂,俯冲带地区的地震可划分为浅壳上地幔地震、板内地震和板间地震3种类型。为研究不同类型俯冲带地震的竖向地震动阻尼修正系数间是否具有显著差异而需要分别建立不同的阻尼修正系数模型,采用日本俯冲带地区的地震动数据,通过假设检验和构造差异指标的方式对不同类型地震的竖向加速度和位移反应谱的阻尼修正系数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地震类型的竖向地震动阻尼修正系数在众多谱周期上存在统计意义和工程实际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该研究表明:研究俯冲带地区竖向地震动阻尼修正系数时需要考虑地震类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修正系数 竖向地震动 俯冲带地震类型 阻尼比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冲带板内地震竖向加速度谱阻尼修正系数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心锋 姜妍旭 刘名吉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9-355,共17页
基于日本K-NET和KiK-net台网的4695条俯冲带板内地震记录,采用最小二乘法对阻尼修正系数(DMF)的几何均值进行关于阻尼比和谱周期的回归拟合,分场地类别建立了考虑阻尼比和谱周期的竖向加速度谱DMF模型。为探究震源、路径和场地效应对该... 基于日本K-NET和KiK-net台网的4695条俯冲带板内地震记录,采用最小二乘法对阻尼修正系数(DMF)的几何均值进行关于阻尼比和谱周期的回归拟合,分场地类别建立了考虑阻尼比和谱周期的竖向加速度谱DMF模型。为探究震源、路径和场地效应对该模型残差分布的影响,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将残差分离得到各类残差及相应的残差标准差,在此基础上进行DMF模型残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MF可以采用阻尼比对数值的三次多项式、周期对数值的四次多项式来模拟。由于规范设计反应谱并非针对某一特定地震,规范提出的DMF模型并不包含震源和路径参数,但事件间和事件内残差关于矩震级、断层距离和断层深度的分布表明,在给定地震事件下,包含地震动参数的DMF模型将会改善模型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修正系数 竖向加速度反应谱 随机效应模型 俯冲带板内地震 残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地震动水平加速度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
16
作者 刘名吉 胡进军 +1 位作者 石昊 谭景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26,共8页
为估算不同阻尼比海域工程结构的反应谱,研究了海域工程反应谱的阻尼修正系数(D_(MF))模型。基于S-net台网的5680条海底水平向地震动记录,分析了矩震级、断层深度和震源类别等震源参数,以及震源距和沉积层厚度对D_(MF)的影响,提出了考... 为估算不同阻尼比海域工程结构的反应谱,研究了海域工程反应谱的阻尼修正系数(D_(MF))模型。基于S-net台网的5680条海底水平向地震动记录,分析了矩震级、断层深度和震源类别等震源参数,以及震源距和沉积层厚度对D_(MF)的影响,提出了考虑阻尼比和谱周期的海域地震动水平加速度反应谱DMF模型,并与陆域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矩震级和震源距对D_(MF)影响显著,低阻尼D_(MF)随矩震级和震源距增大而增加,高阻尼D_(MF)随之增大而降低,而D_(MF)受断层深度和沉积层厚度的影响不显著;与陆域研究不同,在低阻尼中长周期时海域地震动的浅地壳和上地幔地震的D_(MF)略大;谱周期大于0.1s时和小于0.1s时,可分别用三次和二次对数多项式模拟阻尼比对D_(MF)的影响,谱周期的影响可分别用四次和三次多项式表示;海域D_(MF)模型与陆域模型差异显著,海域D_(MF)模型更能合理预测不同阻尼比的海域地震动反应谱,提出的海域地震动反应谱D_(MF)模型为海域工程多阻尼抗震设计谱的确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工程 海域地震动 加速度反应谱 阻尼修正系数 海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冲带浅壳和上地幔地震水平向位移谱阻尼修正系数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妍旭 陈心锋 刘名吉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0-202,共13页
考虑场地条件的影响,采用固定效应方法对日本K-NET和KiK-Net强震台网获取的6466条浅壳和上地幔地震记录的统计分析,建立水平向位移谱阻尼修正系数模型。该模型基于13个阻尼比和36个谱周期,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分离出残差及其对应标准差,用... 考虑场地条件的影响,采用固定效应方法对日本K-NET和KiK-Net强震台网获取的6466条浅壳和上地幔地震记录的统计分析,建立水平向位移谱阻尼修正系数模型。该模型基于13个阻尼比和36个谱周期,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分离出残差及其对应标准差,用来评估地震动参数对模型的影响。研究表明:以阻尼比对数值为自变量的简单二次函数可以很好的模拟阻尼比的影响;事件间残差与断层深度和震级有相关性,事件内残差与震源距显著相关;在谱周期0.01~5.0 s内,震源效应的影响显著小于其他效应引起的误差。而在大部分谱周期中,路径效应及其他效应引起的误差最大。该研究可用于调整不考虑地震动参数的设计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修正系数 位移反应谱 浅壳和上地幔地震 残差标准差 随机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研究综述
18
作者 刘名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基于国内外抗震规范及相关文献关于阻尼修正系数(DMF)的研究,将成果进行分组并讨论其存在的优缺点及影响DMF的因素。研究表明:谱周期相关模型适合调整各国规范且方便应用于工程实践,而含地震动特性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是今后的研究方... 基于国内外抗震规范及相关文献关于阻尼修正系数(DMF)的研究,将成果进行分组并讨论其存在的优缺点及影响DMF的因素。研究表明:谱周期相关模型适合调整各国规范且方便应用于工程实践,而含地震动特性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是今后的研究方向;DMF受阻尼比、谱周期、震级、震源距离、场地类别、持续时间和断层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且和地震动数据库特征密切相关;建立合理的DMF模型要求地震动记录的数量更为丰富、地震动信息更为准确。最后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给出了一种用于解决DMF的方法,可以为我国建立DMF模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修正系数 影响因素 随机效应模型 固定效应模型 浅壳与上地幔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冲带板间地震竖向加速度谱的阻尼修正系数模型
19
作者 张峻华 黄斌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97,共16页
我国台湾省和南海东部地区处于地质构造复杂和地震频发的俯冲带区域,这一地区的结构抗震设计影响着该地区的开发建设进程。为建立适用于该地区的俯冲带板间地震竖向加速度谱的阻尼修正系数模型,本文选用日本K-NET与KiK-net台网的3552条... 我国台湾省和南海东部地区处于地质构造复杂和地震频发的俯冲带区域,这一地区的结构抗震设计影响着该地区的开发建设进程。为建立适用于该地区的俯冲带板间地震竖向加速度谱的阻尼修正系数模型,本文选用日本K-NET与KiK-net台网的3552条俯冲带板间地震记录,分四类场地建立以阻尼比和谱周期为参数的阻尼修正系数模型,并分析其它未纳入模型的参数对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阻尼比对数的三次多项式表达式即可实现良好拟合;模型在短周期内的误差主要受场地效应与路径效应影响,在长周期和高阻尼比时误差主要受震源效应影响;分场地建立阻尼修正系数模型可有效降低场地效应产生的误差。本文的研究成果可用于求解俯冲带地区无震源效应与路径效应的竖向设计反应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带板间地震 竖向加速度谱 阻尼修正系数 残差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