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IWOA-LSTM算法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损伤识别 |
范旭红
章立栋
杨帆
李青
郁董凯
|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2
|
基于K-means聚类粒子群算法的海洋结构迭代型损伤识别方法 |
周旭涛
赵海旭
蒋玉峰
王树青
刘雨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基于VMD和FCM聚类算法的海上风机支撑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任义建
刁延松
吕建达
侯敬儒
|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基于挠度影响线和HPO算法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 |
马娴
孙畅
顾箭峰
昝建航
杨雨厚
吴志鸿
|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海上风机的频域动载荷识别方法 |
马福萱
张猛
张金钊
朱凡
李至华
曲先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基于融合WM算法的Mamdani型模糊推理的板桥损伤定量分析 |
项长生
王旭
赵华
狄生奎
王立宪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7
|
结合蜉蝣算法和响应面的结构静力损伤识别 |
宋彦朋
陈辉
黄斌
吴志峰
|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基于遥感数据的工程结构损伤动态识别研究 |
关宏洁
田晶
王群
|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层合板损伤定量检测方法 |
田淑侠
郝冉
陈振茂
秦志辉
李广棵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0
|
基于IKS和潮流熵的电网关键节点识别与抗毁性分析 |
田京京
邢康
马永翔
闫群民
|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基于改进灰狼优化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 |
谢少鹏
吴柏生
赵秀婷
邹敏清
林丹锐
|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2
|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速铁路桥梁损伤识别 |
杨宏印
张威
曹鸿猷
吴楠昊
刘章军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基于改进YOLOv8的风电叶片表面损伤检测与识别方法 |
吴博阳
毛胜轲
林特宇
任浩杰
蔡海洋
李扬
|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4
|
基于流形学习算法的马铃薯机械损伤机器视觉检测方法 |
汪成龙
李小昱
武振中
周竹
冯耀泽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3
|
|
15
|
噪声影响下基于改进损伤识别因子和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 |
黄民水
吴玏
朱宏平
|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
16
|
结构智能健康诊断的理论与方法 |
董聪
范立础
陈肇元
|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67
|
|
17
|
基于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及其程序设计 |
朱劲松
高嫦娥
肖汝诚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8
|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框架结构损伤识别 |
李慧
丁万宁
周明姬
王二成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9
|
智能优化算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
王延伟
宋旭坤
温瑞智
丰彪
|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20
|
利用模态应变能变化率的结构损伤识别优化方法 |
缪炳荣
张盈
黄仲
张哲
杨树旺
|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