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促进移植胰岛周围新生血管形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睿 董红丽 +1 位作者 刘汝斌 刘宝林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49-153,160,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移植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能否促进移植胰岛周围新生血管形成。方法以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作为受体,将NOD小鼠随机分为4组,联合移植组(6只)、单独胰岛移植组(6只)、单独MSC移植组(6只)、假性移植组(3只)。观察各... 目的探讨胰岛移植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能否促进移植胰岛周围新生血管形成。方法以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作为受体,将NOD小鼠随机分为4组,联合移植组(6只)、单独胰岛移植组(6只)、单独MSC移植组(6只)、假性移植组(3只)。观察各组NOD小鼠移植后血糖和存活率的变化;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 U)及d 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方法,在胰岛移植后1、2、4周检测单独胰岛移植组和联合移植组移植胰岛的增殖与凋亡情况;采用光学显微镜(光镜)直接观察、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并定量分析,移植术后2、4、8周单独胰岛移植组和联合移植组移植胰岛的周围新生血管密度。结果 MSC联合移植与胰岛单独移植均能明显改善移植后小鼠的血糖水平,提高NOD小鼠的存活率。MSC联合移植可促进胰岛细胞再生,减少细胞凋亡。联合移植组移植胰岛周围血管密度明显大于单独胰岛移植组。结论 MSC可以促进移植胰岛周围新生血管生成,增加移植胰岛的血供,保护移植胰岛的功能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胰岛移植 骨髓间充质细胞 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 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 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细胞凋亡的意义及其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旭 滕良珠 +3 位作者 张丙杰 辛涛 马春燕 刘盈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 探讨脑膜瘤细胞凋亡的意义,分析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流式细胞术(FCM)和透射电镜3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应用TUNEL、FCM检测47例脑膜瘤的凋亡指数(AI),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中15例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 目的 探讨脑膜瘤细胞凋亡的意义,分析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流式细胞术(FCM)和透射电镜3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应用TUNEL、FCM检测47例脑膜瘤的凋亡指数(AI),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中15例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经TUNEL和FCM检测,不典型及恶性脑膜瘤的AI高于良性脑膜瘤,复发组AI高于非复发组。经FCM检测的凋亡指数高于TUNEL法检测结果,二者呈正相关。透射电镜也证实了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论 细胞凋亡是脑膜瘤的一种重要生物学特征,它与肿瘤的不典型或恶性改变以及预后有关,检测AI有助于判断脑膜瘤的复发倾向。TUNEL和FCM用于凋亡的定量检测,FCM的敏感性高于TUNEL,而透射电镜是凋亡定性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细胞凋亡 复发 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流式细胞术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2诱导T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秀枝 范洪涛 +3 位作者 谭广销 周涛 陈鹏 刘元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22-26,共5页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2 (IL - 12 )对T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和AnnexinV的方法测定IL - 12诱导后T细胞凋亡率。结果 :IL - 12诱导人的白血病T细胞株TIB - 15 2和人的淋巴瘤T细胞株HTB - 176的凋亡 ,以 5 0ng/m...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2 (IL - 12 )对T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和AnnexinV的方法测定IL - 12诱导后T细胞凋亡率。结果 :IL - 12诱导人的白血病T细胞株TIB - 15 2和人的淋巴瘤T细胞株HTB - 176的凋亡 ,以 5 0ng/mL的质量浓度作用效果最佳 ,作用时间在 3和 6d内达到最高峰。结论 :IL - 12能诱导T细胞的凋亡 ,其诱导作用从细胞早期质膜的改变开始 ,并与IL - 12的浓度和T细胞成熟状态及作用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2 T细胞凋亡 dutp缺口末端标记 临床治疗 白血病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炎细胞因子对成人胰岛细胞的损伤作用
4
作者 黄云鸿 董维平 +2 位作者 王煜非 吴艺捷 彭永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0-811,共2页
关键词 促炎细胞因子 胰岛细胞 损伤作用 成人 dutp缺口末端标记 IL-1Β IFN-Γ tu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肺移植供肺保存过程中细胞死亡类型的动态变化
5
作者 丁建勇 葛棣 +2 位作者 谭黎杰 郑如恒 王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9-493,共5页
目的通过对供肺保存过程中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动态变化的研究,探讨建立一种可以准确评估供肺保存质量的实验模型。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2只,体重250~300g,预先分为7组,每组6只。整体获取心肺,置于4℃的新鲜制备的... 目的通过对供肺保存过程中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动态变化的研究,探讨建立一种可以准确评估供肺保存质量的实验模型。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2只,体重250~300g,预先分为7组,每组6只。整体获取心肺,置于4℃的新鲜制备的低钾右旋糖酐(LPD)溶液中保存。保存不同的时间(0、2、4、6、12、18、24h)后,通过主肺动脉向肺内灌注20mL的500mmol/L锥虫蓝、20mL生理盐水和10mL4%的多聚甲醛后固定,蜡块包埋后按4μm层厚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锥虫蓝染色情况;另一方面作TUNEL染色和Hoechst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严格按照盲法原则由两位研究者对死亡细胞进行分类计数。结果随着供肺低温保存时间的延长,细胞死亡数量上逐渐增加,而且细胞的死亡类型上发生动态变化。在低温保存的条件下,4h组才开始有少量的坏死细胞出现,随着保存时间的逐渐延长,细胞坏死也逐渐增加,在供肺保存18h以上组,坏死细胞显著增加;而细胞的凋亡开始于供肺保存2h组,在供肺保存12h组达到高峰,约占所有细胞的9%,在供肺保存18h组基本消失。结论通过对不同保存时间的供肺进行锥虫蓝、TUNEL、Hoechst三染色的方法,能很好的显示供肺保存后的细胞凋亡和坏死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供肺保存 凋亡 坏死 锥虫蓝 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