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8-羟基喹啉与d^(10)金属原位合成的双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光致发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翔 徐微 +3 位作者 吴昌丽 朱锡淼 区泳聪 吴建中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68-1774,共7页
利用8-羟基喹啉原位反应,通过溶剂热方法制备出3种新颖的d^(10)配合物[M_2(HL)_3]NO_3·H_2O (M=Cd (1),Zn (2,3)),H_2L为1,1-(7,7′-二-(8-羟基喹啉))。单晶结构表明,3种配合物有着相同的带正电荷的结构单元[M_2(HL)_3]^+,但由于... 利用8-羟基喹啉原位反应,通过溶剂热方法制备出3种新颖的d^(10)配合物[M_2(HL)_3]NO_3·H_2O (M=Cd (1),Zn (2,3)),H_2L为1,1-(7,7′-二-(8-羟基喹啉))。单晶结构表明,3种配合物有着相同的带正电荷的结构单元[M_2(HL)_3]^+,但由于客体分子所处空间位置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空间结构,配合物1和3结晶于六方晶系(P6_3/m),配合物2结晶于三方晶系(R3)。中心金属离子以六配位的模式与来自HL-配体上的3个氧原子和3个氮原子形成一个轻微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存在于HL-配体与客体分子(NO_3^-,H_2O)间大量的弱作用力在结构空间堆积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种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绿色荧光发射性质。同时,通过从配合物1中提取出原位生成的配体H_2L,首次报道了其蓝色荧光发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0配合物 原位反应 晶体结构 弱作用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S10对HCC细胞周期、凋亡、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王雪婷 齐欣 +2 位作者 魏小军 杨爱清 周钢桥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300,共11页
为了探究整合因子复合物亚基10(integrator complex subunits 10,INTS10)对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周期、凋亡、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利用慢病毒感染法获得稳定过表达或敲低INTS10的HCC... 为了探究整合因子复合物亚基10(integrator complex subunits 10,INTS10)对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周期、凋亡、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作用机制,利用慢病毒感染法获得稳定过表达或敲低INTS10的HCC细胞系,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INTS1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接着采用CCK-8法、克隆形成和BrdU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情况,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流式分析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和凋亡.结果显示:过表达INTS10可显著抑制HCC细胞的凋亡、生长和迁移能力,促进G1期细胞数量的增加,而敲低INTS10则呈现相反的表型.通过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周期相关通路被显著富集,过表达INTS10后,CDC25A和CDK4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减少,而CDKN1A的水平显著增加,敲低INTS10则呈现相反趋势.综上,本研究初步揭示了INTS10在HCC细胞中可能通过影响G1/S期相关蛋白质的表达而发挥抑癌基因的功能,为下一步更为深入的功能和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HCC) 整合因子复合物亚基10(INTS10) CDC25A CDKN1A CDK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钐-邻苯二甲酸-1,10-邻菲咯啉配合物的合成及谱学性质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喜贵 吴红英 +2 位作者 谢大弢 翁诗甫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07-810,共4页
合成了稀土钕、钐的邻苯二甲酸 1,10 邻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1HNMR、中红外光谱、差热 热重分析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2 L3 ·2H2 O ,RE2 L3 phen·2H2 O(RE :稀土离子 ,L :邻苯二甲酸根 ,phen :1,10 ... 合成了稀土钕、钐的邻苯二甲酸 1,10 邻菲咯啉二元、三元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1HNMR、中红外光谱、差热 热重分析 ,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2 L3 ·2H2 O ,RE2 L3 phen·2H2 O(RE :稀土离子 ,L :邻苯二甲酸根 ,phen :1,10 邻菲咯啉 ) ,讨论了配合物的谱学性质 ,并对配合物的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进行了归属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钕、邻苯二甲酸-1 10-邻菲咯啉 谱学性质 合成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乙酰丙酮和1,10-菲咯啉的双核钯(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谱学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梅光泉 黄可龙 陈立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以二氯化钯、1,10-菲咯啉(phen)、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钯(Ⅱ)的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Pd2(C10H12O4)(C12H8N2)2](PF6)2,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电喷雾质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 以二氯化钯、1,10-菲咯啉(phen)、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钯(Ⅱ)的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Pd2(C10H12O4)(C12H8N2)2](PF6)2,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电喷雾质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低自旋的平面正方形,并且由于配合物中离域π键和螯合环的形成,使Pd—O和Pd—N键得到加强,配合物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联二乙酰丙酮 1 10-菲咯啉 双核钯配合物 合成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邻菲咯啉取代苷脲及其一维Ag(Ⅰ)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明华 张云黔 +2 位作者 薛赛凤 陶朱 祝黔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64-1268,共5页
合成了1,10-邻菲咯啉取代苷脲(L),并用L与硝酸银反应得到一维配位聚合物[AgLNO3]n,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L: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8545nm,b=1.2504nm,c=1.2818nm,β=108.476°,V=2.8192nm3,Z=7,F(000)=1176,... 合成了1,10-邻菲咯啉取代苷脲(L),并用L与硝酸银反应得到一维配位聚合物[AgLNO3]n,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L: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8545nm,b=1.2504nm,c=1.2818nm,β=108.476°,V=2.8192nm3,Z=7,F(000)=1176,finalGOF=1.093,R1=0.060,wR2=0.1654,。[AgLNO3]n:正交晶系,空间群Pca21,a=1.55149nm,b=1.04907nm,c=1.15892nm,V=1.8863nm3,Z=4,F(000)=1024,finalGOF=1.038,R1=0.042,wR2=0.110。晶体结构表明配体L与Ag髣形成了一维配位聚合物[AgLNO3]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邻菲咯啉取代苷脲 Ag髣配合物 晶体结构 一维配位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1,10-phen·)_3^(2+)-KIO_4-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绍卿 杜小忍 陈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4-88,共5页
本文研究了Co(1,10-phen·)3(2+)配合物对KIO4氧化鲁米诺所产生的强化学发光反应.以1,10-phen·为配位体时,Co(Ⅱ)的检出限为8×10(-8)g/L,工作曲线响应浓度范围在1×... 本文研究了Co(1,10-phen·)3(2+)配合物对KIO4氧化鲁米诺所产生的强化学发光反应.以1,10-phen·为配位体时,Co(Ⅱ)的检出限为8×10(-8)g/L,工作曲线响应浓度范围在1×10(-6)~1×10(-4)g/L,测定1×10(-4)g/LCo(Ⅱ)离子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配合物化学发光法检测啤酒、维生素B(12)针剂中微量Co(Ⅱ)可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化学发光 鲁米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芽糖基-β-环糊精与10-姜酚的包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博 李云捷 +2 位作者 余海忠 汤尚文 吴进菊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7-131,共5页
10-姜酚是生姜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成分,但其水溶性较低,化学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该研究采用溶剂法联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10-姜酚/麦芽糖基-β-环糊精(Mal-β-CD)的包合物,并借助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 10-姜酚是生姜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成分,但其水溶性较低,化学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该研究采用溶剂法联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备10-姜酚/麦芽糖基-β-环糊精(Mal-β-CD)的包合物,并借助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技术、热重及差示扫描量热联用分析、分子对接模拟等技术研究包合物结构特征。结果表明,Mal-β-CD对10-姜酚具有良好的包合能力,10-姜酚与Mal-β-CD包合物的化学计量比为1∶1;10-姜酚的苯环结构和非极性侧链进入到Mal-β-CD的疏水性空腔中,二者之间形成了4个氢键,氢键键长分别为2.5魡、2.0魡、2.4魡、2.5魡,结合能为-19.32 k J/mol。10-姜酚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于包合物中,其热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姜酚 麦芽糖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理化性质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菲啰啉-四氰基乙烯配合物发光性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吕玉光 石琦 +4 位作者 郭强 宋姗姗 秦宇珊 王博 杨立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34-637,共4页
基于探针在近年来得到发展,制备光学性能更为良好的发光材料成为当前化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该工作预制备光学性能更为优良的新型发光材料,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及医疗等方面的需求。该工作以四氰基乙烯(TCNE)为第一配体,以1,10-菲啰啉(ph... 基于探针在近年来得到发展,制备光学性能更为良好的发光材料成为当前化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该工作预制备光学性能更为优良的新型发光材料,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及医疗等方面的需求。该工作以四氰基乙烯(TCNE)为第一配体,以1,10-菲啰啉(phen)为第二配体,通过分子间的电荷转移,合成1,10-菲啰啉-四氰基乙烯的电荷转移络合物,并对此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索。运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拉曼光谱法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及发光性质的研究。比较配合物和配体的紫外吸收峰发现,配合物的吸收均源于配体1,10-菲啰啉的吸收,说明TCNE与Phen形成了稳定的络合物。同时分析荧光光谱,发现配合物的发射峰与配体四氰基乙烯相似,可认为配合物的荧光来自于配体的π—π*电子跃迁。从拉曼图谱中可以看出,在1 000~1 600cm^(-1)处配合物的拉曼强度比TCNE配体有明显的增强。共振拉曼散射在1 000~1 600cm^(-1)处振动模式被强耦合,由于分子间的电荷转移使得这些共振拉曼峰被强烈增强。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1,10-菲啰啉能与四氰基乙烯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且光学性能显著增强。上述研究,合成并研究了1,10-菲啰啉-四氰基乙烯荷移络合物的光学性质,为设计、合成荧光性能良好的配合物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探索和开发新的核酸探针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氰基乙烯 1 10-菲啰啉 荷移络合物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对羟基苯甲酸和1,10菲啰啉为配体铜配合物的合成及与DNA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小芳 冯小强 +1 位作者 常慧 杨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9-133,共5页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差热热重分析,对合成的一种新型铜配合物Cu(phen)(DPA)0.5·3H_2O(phen=1,10菲啰啉,DPA=对羟基苯甲酸)进行了结构表征,并以鲱鱼精DNA为靶点,采用光谱法、DNA粘度滴定实验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差热热重分析,对合成的一种新型铜配合物Cu(phen)(DPA)0.5·3H_2O(phen=1,10菲啰啉,DPA=对羟基苯甲酸)进行了结构表征,并以鲱鱼精DNA为靶点,采用光谱法、DNA粘度滴定实验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配合物与DNA的键合方式。结果发现:在加入DNA后,配合物的吸收峰出现减色和红移,荧光强度增强;DNA的相对粘度随配合物的加入而增大;配合物在加入DNA后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减小,式量电位发生正移。这些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通过嵌插方式发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 1 10菲啰啉 配合物 鲱鱼精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环与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相互作用模式的测试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秋丽 薛赛凤 +3 位作者 牟兰 祝黔江 陶朱 张建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9-504,共6页
以合成的三种的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为客体,以瓜环(cucurbit[n]uril n=6~8)为主体,利用^1H NMR技术,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测试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形式、形成包结物的结构特征及其光学性质,三种方法得到的结... 以合成的三种的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为客体,以瓜环(cucurbit[n]uril n=6~8)为主体,利用^1H NMR技术,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测试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形式、形成包结物的结构特征及其光学性质,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同。研究表明,六元瓜环(Q[6])仅能与2-(4-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1)盐酸盐相互作用(包结比为1:1);七元瓜环(Q[7])与三种客体2-(4-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2-(2-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2)以及2-(3-甲氧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3)的盐酸盐均以1:1的物质的量比发生相互作用;而八元瓜环(Q[8])除与W1形成的是1:2的包结物外,与另外两种客体W2,W3也是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 咪唑[4 5 f]-1 10-菲咯啉衍生物 ^1H NMR技术 荧光光谱法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包结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镓-2,6-吡啶二甲酸与α-吡啶甲酸或1,10-邻菲啰啉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孔晓朵 孙怡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74-1278,共5页
在pH=3的水溶液中,以2,6-吡啶二甲酸(H2L1)为第一配体,分别以α-吡啶甲酸(HL2)和1,10-邻菲啰啉(L3)为第二配体,与GaCl3反应得到了两种新的镓(Ⅲ)三元固体配合物。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可见、核磁、热分析和摩尔电导等测试表明,此两种... 在pH=3的水溶液中,以2,6-吡啶二甲酸(H2L1)为第一配体,分别以α-吡啶甲酸(HL2)和1,10-邻菲啰啉(L3)为第二配体,与GaCl3反应得到了两种新的镓(Ⅲ)三元固体配合物。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可见、核磁、热分析和摩尔电导等测试表明,此两种化合物均为非电解质,组成分别为[Ga(L1)(L2)(H2O)].H2O和[Ga(L1)(L3)Cl].H2O,其中2,6-吡啶二甲酸以三齿形式,α-吡啶甲酸、1,10-邻菲啰啉以二齿形式与Ga3+配位。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活性实验表明,配合物在较高浓度下对3种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则较配体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镓(Ⅲ)配合物 2 6-吡啶二甲酸 α-吡啶甲酸 1 10-邻菲啰啉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4-氨基苯甲酸)(1,10-邻菲罗啉)锌(Ⅱ)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汉东 李刚 王传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5,共3页
合成了配合物双(4-氨基苯甲酸)(1,10-邻菲罗啉)锌(Ⅱ),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为:a=4.353 9(1)nm,b=1.179 3(2)nm,c=3.079 1(1)nm... 合成了配合物双(4-氨基苯甲酸)(1,10-邻菲罗啉)锌(Ⅱ),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为:a=4.353 9(1)nm,b=1.179 3(2)nm,c=3.079 1(1)nm,β=134.952(1)°,V=11.189(2)nm3,Z=16,F(000)=5 056,Dc=1.444 g/cm3,μ=0.936 mm-1,S=1.000,R1=0.067 2,wR2=0.177 6。配合物通过1,10-邻菲罗啉中的两个氮原子和对氨基苯甲酸根中的两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不规则八面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Ⅱ)配合物 4-氨基苯甲酸 1 10-邻菲罗啉 谱学分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O配位金属基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环氧树脂的阻燃作用
13
作者 荣光辉 何亮潮 +1 位作者 李曼平 孔庆红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EP)的阻燃性,本研究将P/N协效和催化成炭相结合,通过水杨醛与对苯二胺反应生成水杨醛基席夫碱,进一步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通过加成反应得到衍生物(SPPO),SPPO与通过Fe3+、Bi3+配位作用生成...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EP)的阻燃性,本研究将P/N协效和催化成炭相结合,通过水杨醛与对苯二胺反应生成水杨醛基席夫碱,进一步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通过加成反应得到衍生物(SPPO),SPPO与通过Fe3+、Bi3+配位作用生成水杨醛基席夫碱金属配合物(SPPO-Fe和SPPO-Bi),制备EP/SPPO-Fe和EP/SPPO-Bi复合材料。结果显示,EP/6%SPPO-Fe、EP/6%SPPO-Bi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达到UL94 V-1等级;与纯EP相比,极限氧指数(LOI)分别提升至29.3%和28.4%,热分析结果显示残炭率分别增加了11.7和23.4个百分点;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表明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降低33.6%和34.8%;总热释放量(THR)降低17.3%和14.2%;TSP降低35.4%和38.9%。EP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提升主要得益于P、N元素与金属离子Fe3+、Bi3+之间的协同阻燃效应;金属离子卓越的催化成炭能力提升了残炭率、降低了烟气释放;致密炭层增强物理阻隔效应,进一步阻止可燃气体的逸出、氧气的进入以及热量的释放,提高E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衍生物 阻燃性 席夫碱 金属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二氮杂菲-1-氧化物与高氯酸钪、钇的配合物
14
作者 刘伟生 谭民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0年第3期99-101,83,共4页
吡啶类氮氧化物与过渡金属离子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其中某些配合物具有荧光。在寻找新型发光材料中,这类配合物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使这类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工作得了到广泛的开展。钪、钇与其它吡啶类氨氧化物的配合物已有研究,但与1... 吡啶类氮氧化物与过渡金属离子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其中某些配合物具有荧光。在寻找新型发光材料中,这类配合物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使这类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工作得了到广泛的开展。钪、钇与其它吡啶类氨氧化物的配合物已有研究,但与1,10—二氮杂菲—1—氧化物(PhenNO)的配合物至今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钪、钇高氯酸盐与PhenNO配合物的合成及有关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二氮杂菲-1-氧化物 高氯酸钪 高氯酸钇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1,10-邻菲咯啉端基配体的己二酸桥联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秀娟 赵小军 杜淼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Cu(ClO4)2与己二酸(adipate)和邻菲咯啉(phen)在甲醇-水溶剂中反应得到了一个双核配合物[Cu2(phen)4(adipate)](ClO4)2.(H2O)1.33,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及X-单晶衍射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 通过Cu(ClO4)2与己二酸(adipate)和邻菲咯啉(phen)在甲醇-水溶剂中反应得到了一个双核配合物[Cu2(phen)4(adipate)](ClO4)2.(H2O)1.33,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及X-单晶衍射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431 6(3)nm,b=1.380 05(12)nm,c=3.241 4(3)nm,β=94.679 0(10)o,V=15.299(2)nm3,Z=8.晶格中存在1.5个结晶学独立但结构参数非常类似的双核单元.每个中心Cu(Ⅱ)离子均处于五配位扭曲四方锥构型,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两个螯合的邻菲咯啉配体和一个己二酸根上的羧基氧原子.为了减小空间位阻效应,与中心Cu(Ⅱ)离子螯合配位的两个邻菲咯啉配体之间近似呈垂直排列.两个相邻Cu(Ⅱ)离子通过己二酸根离子连接形成双核结构,且相邻的双核单元之间存在较强的芳环堆积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双核铜化合物 己二酸 邻菲咯啉 芳环堆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平衡钻井技术在也门10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路喜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也门10区块是由法国TOTAL公司开发的高产油田,该区块地层压力低、地层渗透性好,石油产量在也门境内处于前列。上部地层漏失严重,中下部地层易缩径、垮塌,造成井下复杂。开发井多为水平井,在生产施工及油气层保护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使... 也门10区块是由法国TOTAL公司开发的高产油田,该区块地层压力低、地层渗透性好,石油产量在也门境内处于前列。上部地层漏失严重,中下部地层易缩径、垮塌,造成井下复杂。开发井多为水平井,在生产施工及油气层保护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使用欠平衡钻井在解决井漏、压差卡钻、解放油气层及提高机械钻速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二公司RIG906队在该区块应用欠平衡钻井技术成功地钻成多口井,取得了一些经验,文中介绍了欠平衡钻井技术在该区块的应用,对成功使用欠平衡钻井技术进行了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平衡钻井 井下复杂 机械钻速 油气产量 也门10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二甲酸铽与1,10-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华 陈志民 +2 位作者 王淑萍 王瑞芬 张建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3-25,36,共4页
以邻(间、对)苯二甲酸[o(m、p)-PA]和1,10-邻菲啰啉(phen)为配体,合成了5种Tb(III)的三元配合物。各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Tb2(m-PA)3(phen)2.6 H2O、Tb2(p-PA)3(phen)2.2 H2O、Tb2(o-PA)3phen.4 H2O、Tb2(m-PA)3phen.4 H2O和Tb2(p-PA)3ph... 以邻(间、对)苯二甲酸[o(m、p)-PA]和1,10-邻菲啰啉(phen)为配体,合成了5种Tb(III)的三元配合物。各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Tb2(m-PA)3(phen)2.6 H2O、Tb2(p-PA)3(phen)2.2 H2O、Tb2(o-PA)3phen.4 H2O、Tb2(m-PA)3phen.4 H2O和Tb2(p-PA)3phen.4 H2O。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各配合物中羧基氧原子和1,10-邻菲啰啉中的氮原子均参与了配位。5种配合物均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它们的热稳定性顺序为:Tb2(m-PA)3(phen)2.6 H2O>Tb2(p-PA)3(phen)2.2 H2O>Tb2(m-PA)3phen.4 H2O>Tb2(o-PA)3phen.4 H2O>Tb2(p-PA)3phen.4 H2O。在室温条件下,5种铽的三元固体配合物均发出绿色荧光,它们在最佳发射峰5D4→7F5(545nm)时的荧光强度顺序为:Tb2(p-PA)3phen.4 H2O>Tb2(m-PA)3(phen)2.6 H2O>Tb2(p-PA)3(phen)2.2 H2O>Tb2(m-PA)3phen.4 H2O>Tb2(o-PA)3phen.4 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二甲酸 1 10-邻菲啰啉 三元配合物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同位素硼-10的分离和生产 被引量:17
18
作者 叶定岳 周雨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7-39,共3页
叙述了同位素硼10的分离技术,唯有三氟化硼—苯甲醚化学交换精馏法是当今世界美、俄等国工业生产规模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关键词 同位素 硼-10 分离 三氟化硼 苯甲醚 精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二正丁基-1,10-菲咯啉双核铜(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质
19
作者 刘文崧 任泓扬 +1 位作者 李湘祁 王炳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77-1282,共6页
以2,9-二正丁基-1,10-菲咯啉(dnbp)和碘化亚铜为原料,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中性双核铜(Ⅰ)配合物[CuI(dnbp)]2。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其结构,荧光光谱测定其发光性能。结果表明:该配... 以2,9-二正丁基-1,10-菲咯啉(dnbp)和碘化亚铜为原料,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中性双核铜(Ⅰ)配合物[CuI(dnbp)]2。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其结构,荧光光谱测定其发光性能。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分子由两个Cu(Ⅰ)离子通过两个碘离子桥联形成畸变的菱形Cu2I2核心和dnbp螯合配体构成,配合物中I—Cu—I的夹角较小(106.08°),两个Cu(Ⅰ)离子的距离很长(0.319 4 nm),表明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上述结构的特征主要由dnbp配体大的空间位阻造成。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晶胞参数a=4.404 14(11)nm,b=4.404 14(11)nm,c=1.085 92(4)nm,γ=120°,V=18.241 1(9)nm3。配合物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出现350~500 nm的吸收峰,归属于金属离子到配体的电荷转移跃迁(MLCT)。室温下,当激发波长为365 nm时,其最大发射波长为653 nm,发光寿命为3.1μs,光致发光量子产率为0.013。发光机制属于金属离子和卤素到配体电荷转移激发态的磷光发射。低温下,配合物最大发射波长蓝移至645 nm,发射峰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Ⅰ)配合物 2 9-二正丁基-1 10-菲咯啉 晶体结构 磷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硝磺草酮悬浮剂及其复配制剂防除玉米田杂草效果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金栋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筛选出既能防除玉米田多种杂草,又能对玉米田广泛发生的鸭跖草有较高防效的除草剂。[方法]采用10%硝磺草酮悬浮剂100倍液,32%硝磺·烟嘧·莠可分散油悬浮剂90、110、130、220倍液,40g/L烟嘧磺隆悬浮剂75倍液、38%莠去津... [目的]筛选出既能防除玉米田多种杂草,又能对玉米田广泛发生的鸭跖草有较高防效的除草剂。[方法]采用10%硝磺草酮悬浮剂100倍液,32%硝磺·烟嘧·莠可分散油悬浮剂90、110、130、220倍液,40g/L烟嘧磺隆悬浮剂75倍液、38%莠去津悬浮剂320倍液,共计4种药剂7个处理,于玉米3~4片叶、杂草2~4片叶时喷药1次,调查防治效果。[结果]10%硝磺草酮悬浮剂及其复配制剂32%硝磺·烟嘧·莠可分散油悬浮剂既能有效防除玉米田杂草,又对鸭趾草有较高的防效,对玉米及环境安全,在玉米杂草种群变化中,对鸭趾草的快速上升具有控制作用。[结论]10%硝磺草酮悬浮剂及其复配制剂32%硝磺·烟嘧·莠可分散油悬浮剂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推荐用药量为1650~1950 mL/hm^2(有效成分528~624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田杂草种群 鸭跖草 10%硝磺草酮及其复配制剂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