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 Destructive 3D, 4D Microscopy and Mineral Phase Characterization in Industrial Minerals, Composites to Construction Materials
1
作者 S H Lau Arno Merkle +3 位作者 Susan Candell Sylvia Yun Allen Gu Wenbing Yun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77-77,共1页
Conventional electron and optical microscopy techniques require the sample to be sectioned, polished or etched to expose the internal surfaces for imaging. However, such sample preparation techniques have traditionall... Conventional electron and optical microscopy techniques require the sample to be sectioned, polished or etched to expose the internal surfaces for imaging. However, such sample preparation techniques have traditionally prevented the observation of the same sample over time, under realistic three-dimensional geometries and in an environment representative of real-world operating conditions. X-ray microscopy (XRM) is a rapidly emerging technique that enables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of buried structures within hard to soft materials in 3D, requiring little to no sample preparation. Furthermore in situ and 4D quantification of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under controlled environment as a function of time, temperature, chemistry or stress can be done repeatable on the same sample, using practical specimen sizes ranging from tens of microns to several cm diameter, with achievable imaging resolution from submicron to 50 nm. Many of these studies were reported using XRM in synchrotron beamlines. These include crack propagation on composite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corrosion studies;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during the setting of cement; flow studies within porous media to mention but a f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and 4d MICROSCOPY 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MINERAL phase dISCRIMINATION dual Energy X-ray Tomography industrial MINERALS gemstone construction materi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混凝土材料及混凝土建筑技术进展 被引量:88
2
作者 张大旺 王栋民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83-1588,共6页
3D打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已在机械制造等行业取得很大成功,在材料和建筑等领域也有所发展。本文在介绍通用3D打印技术进展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混凝土材料的传统施工工艺、国内外3D打印混凝土技术与其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发展现状... 3D打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已在机械制造等行业取得很大成功,在材料和建筑等领域也有所发展。本文在介绍通用3D打印技术进展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混凝土材料的传统施工工艺、国内外3D打印混凝土技术与其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发展现状,讨论了3D打印混凝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并对3D打印混凝土提出了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3d打印混凝土 3d打印干混砂浆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2-DGRS码的QC-LDPC码高效构造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明 张晓林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199,共7页
利用GRS(generalized reed-solomon)码的生成多项式提出了基于改进的2-D GRS(two-dimensional GRS)码设计和构造QC-LDPC(quasi-cyclic low density parity-check)码的方法,使所构造的码具有较好的译码性能。同时在码的构造过程中,考虑... 利用GRS(generalized reed-solomon)码的生成多项式提出了基于改进的2-D GRS(two-dimensional GRS)码设计和构造QC-LDPC(quasi-cyclic low density parity-check)码的方法,使所构造的码具有较好的译码性能。同时在码的构造过程中,考虑到了准双对角线结构和合适的度分布。不同码率的LDPC码用于和新设计的QC-LDPC码进行测试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码构造方法可加快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同时基于所提出方法构造的QC-LDPC码可提高译码性能,并降低编码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LdPC码 码构造 改进的2-d GRS码 矩阵扩展 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维D=3 SM阵列编码构造和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柏钢 邱宏端 《电子科学学刊》 EI CSCD 2000年第2期198-204,共7页
本文基于第一作者1994年提出的D=2 SM阵列码的概念体系,进一步给出D=3 SM阵列码的编码规则和存在条件,并讨论其结构特点、构造步骤和设计分析。最后指出其编码性能和用途。
关键词 SM阵列码 结构模型 密码设计 密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过程中DOM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淑娟 葛利云 邓欢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6-950,共5页
三维特征荧光参数可以反映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和含量变化等丰富信息。通过对水样进行三维荧光特性分析和常规有机污染物指标COD,TN,TP的对比分析,确定表征污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种类、组成和含量的三维特征荧光。对进水... 三维特征荧光参数可以反映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和含量变化等丰富信息。通过对水样进行三维荧光特性分析和常规有机污染物指标COD,TN,TP的对比分析,确定表征污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种类、组成和含量的三维特征荧光。对进水、间隙水和出水中DOM的四种不同组分的荧光光谱图、荧光峰值(R.U.)、荧光指数FI、腐殖化指数HIX以及与COD,TN,TP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可知:污水处理前后特征荧光峰中心位置和强度均发生明显的改变,表明污水中有机物的相对组成和含量随处理过程而变化;类腐殖质组分的降解情况不显著,而类蛋白组分的降解情况显著,类蛋白组分与COD,TN,TP呈现显著正相关。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法分析了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荧光特性变化规律,探讨三维荧光技术用于描述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降解规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三维荧光分析 溶解性有机物 类蛋白 类腐殖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D相机数据的SLAM算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继忠 王聪 曾成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0-777,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RGB-D相机数据的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系统,实现对RGB-D数据的快速和准确构建.首先在RGB图中提取较好鲁棒性的SURF特征,结合使用快速最近邻近似(FLANN)来完成特征点匹配的方式,再使用基于改进的最小距离与随机采... 提出了一种基于RGB-D相机数据的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算法系统,实现对RGB-D数据的快速和准确构建.首先在RGB图中提取较好鲁棒性的SURF特征,结合使用快速最近邻近似(FLANN)来完成特征点匹配的方式,再使用基于改进的最小距离与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组合的方法剔除误匹配,然后使用PNP求解相邻帧间的相机位姿变换关系,后端的优化使用G2O(general graph optimization)来优化全局位姿,并使用回环检测消除累计误差.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能够迅速、准确地构建出三维稠密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G20优化 特征匹配 三维地图 RG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D-S证据理论的多分类器决策层融合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成 郭飞 +1 位作者 郑黎晓 赖雄鸣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38-1141,共4页
针对传统D-S证据理论中基于识别率和误识率构造的基本概率赋值函数(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BPA)没有考虑训练样本分布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将整体错误率分配给除了正确判别命题以外各个焦元的BPA构造新方法.针对传统D-S证据理论中... 针对传统D-S证据理论中基于识别率和误识率构造的基本概率赋值函数(Basic Probability Assignment,BPA)没有考虑训练样本分布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将整体错误率分配给除了正确判别命题以外各个焦元的BPA构造新方法.针对传统D-S证据理论中所采用的基于正交和运算的合成规则不能融合矛盾证据的缺陷,提出一种能融合矛盾证据的大概率赋值法.在此改进D-S证据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两分类器决策层融合流程和多分类器决策层融合系统.在ORL和Yale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对几种典型分类器的决策层融合提高了系统人脸识别的正确率,且改进D-S证据理论比传统D-S和投票融合方法的正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BPA构造新方法 大概率赋值法 多分类器决策层融合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构建策略对D-氨基酸氧化酶表达的影响及发酵调节
8
作者 冯美卿 史训龙 +2 位作者 黄海 张金晨 周珮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构建不含编码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D-氨基酸氧化酶(D-amino acid oxidase,DAAO)工程菌,对不同构建策略构建的重组菌进行发酵调节研究。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利用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毕赤酵母宿主菌,构建DAAO工程菌;利用微生物发... 目的构建不含编码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D-氨基酸氧化酶(D-amino acid oxidase,DAAO)工程菌,对不同构建策略构建的重组菌进行发酵调节研究。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利用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毕赤酵母宿主菌,构建DAAO工程菌;利用微生物发酵和调节手段,对工程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获得了表型不同的3株重组菌(Muts的PDK13和PDGA10,Mut+的PDG27),它们的最佳生长条件基本相似,诱导表达条件却不相同,在Basalsalts培养基内,当生长时间为36h,诱导培养基起始pH为6.0、甲醇浓度为0.5%时,最有利于DAAO表达。在菌体密度相同的条件下,Mut+表型(PDG27)甲醇代谢快,诱导24h,DAAO活力达到最高;Muts型(PDK13和PDGA10)甲醇代谢慢,诱导36h,DAAO活力达最高;通气量一定时,菌体密度增加,DAAO表达量增加,菌体增加到一定程度表达量反而下降,表明通气量应随菌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结论Muts型重组菌对通气量要求低且更有利于高密度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AO 重组菌表型 构建策略 表达 发酵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稳投资效应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江涛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40,共11页
专项债作为近年来重要的财政工具,成为地方政府补充财力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15~2023年地级市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对本地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专项债确实发挥了稳投资的作用。机制检验发现,... 专项债作为近年来重要的财政工具,成为地方政府补充财力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15~2023年地级市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对本地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专项债确实发挥了稳投资的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专项债提升企业投资水平的主要途径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以及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异质性分析表明地方政府专项债对企业投资的带动效应在国有产权、融资约束高、基建相关行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对于东部地区和隐性债务存量较低的地区,地方政府专项债对企业投资促进效应更强。本文的研究对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项债 地方政府债务 企业投资 生产效率 研发投入 融资能力 固定效应模型 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最优设计的分部搜索数值构造方法
10
作者 乔永辉 李丹东 苏宝库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4-759,共6页
为了简化D-最优设计的过程,便于工程应用,提出了一种D-最优设计的数值构造方法——分部搜索数值构造方法。该方法以惯性器件测试为背景,以D-最优性为准则,将传统的D-最优设计分解为谱点寻优和测度寻优两个部分,降低了设计的复杂度,从而... 为了简化D-最优设计的过程,便于工程应用,提出了一种D-最优设计的数值构造方法——分部搜索数值构造方法。该方法以惯性器件测试为背景,以D-最优性为准则,将传统的D-最优设计分解为谱点寻优和测度寻优两个部分,降低了设计的复杂度,从而减少了运算量,又具有操作简单、思路清楚直观的特点,工程实用性强。提出并证明了相关的定理及推论,从理论上说明了这种构造方法的正确性。以陀螺加速度计误差模型系数辨识试验为例,运用此算法进行了D-最优设计。设计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同直接搜索法相比,能将最小设计维数降低为原来的50%,提高了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最优设计 数值构造方法 分部搜索方法 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D图像的室内场景三维布局规划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江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4期138-141,共4页
传统的基于Scene⁃SIRFS算法的室内场景三维布局规划模型受到室内遮挡物的影响,造成物体几何信息提取不准确,为此设计一种基于RGB⁃D图像的室内场景三维布局规划模型。依据室内场景图像平面检测,得到同一个物理面中的多个室内空间子面,通... 传统的基于Scene⁃SIRFS算法的室内场景三维布局规划模型受到室内遮挡物的影响,造成物体几何信息提取不准确,为此设计一种基于RGB⁃D图像的室内场景三维布局规划模型。依据室内场景图像平面检测,得到同一个物理面中的多个室内空间子面,通过多个室内空间子面中的特征点匹配,确定室内场景中物体布局位置,为准确对场景中物体几何特征描述,添加了遮挡类边缘约束条件,并依据RGB⁃D图像的全局能力,对室内场景三维布局规划目标函数求解,完成室内场景三维布局规划模型的构建。实验以提取桌子的几何特征信息为实验对象,结果表明,由此次设计的模型得到的物体几何边缘信息比传统模型得到的物体几何边缘信息更加完整、清晰,证明此次设计的模型比传统模型提取三维几何信息时的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场景 三维布局规划模型 RGB⁃d图像 场景解析 特征点匹配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具CAD中的三维立体造型技术
12
作者 贾育秦 王培霞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1997年第1期47-50,共4页
本文介绍了刀具CAD图形处理中的三维立体造型技术。采用几何体素构造法和变差几何法参数化实体造型技术来生成加工中心刀具的绘图模型,并给出了按拓扑关系自动查询图形数据库的方法。
关键词 图形数据库 几何体素构造法 刀具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13
作者 李彩云 厉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121-124,166,共5页
在分析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绩效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多维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我国东部某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为例,运用D-S证据理论予以绩效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3种维度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和适用性较强,而案例... 在分析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绩效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多维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我国东部某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为例,运用D-S证据理论予以绩效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3种维度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和适用性较强,而案例中高校信息化建设总体绩效水平为"良好",相关方应从影响绩效评价结果较大的指标入手,完善政策规定、加强监管,以进一步提高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理论 高校信息化建设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Q过程D型延拓的另一种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胜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102-107,共6页
文献[2]中研究了Q过程的D*型延拓.本文从取定的向量α及B型Q过程P(t)出发,从样本轨道上构造了一类马氏过程并且是Q过程X*(t),它是B型Q过程D*型延拓的另一种实现,且证明方法是新的.X*(t)取特例,即给出了[1]中广泛意义下的(... 文献[2]中研究了Q过程的D*型延拓.本文从取定的向量α及B型Q过程P(t)出发,从样本轨道上构造了一类马氏过程并且是Q过程X*(t),它是B型Q过程D*型延拓的另一种实现,且证明方法是新的.X*(t)取特例,即给出了[1]中广泛意义下的(即Q不必保守)Doob过程的样本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Q过程 d型延拓 样本构造 随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隧道施工综合安全动态评估技术研究
15
作者 彭浩 韩玉 +7 位作者 梁铭 解威威 朱孟龙 宋冠先 黄能豪 吴梦岚 曾农键 解韫泽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93-1902,共10页
针对当前隧道施工安全评估体系静态割裂、安全信息多源性不足以及评估方法可靠度难以保障等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隧道施工综合安全动态评估技术及工程应用体系。整体以多维多尺度为理念,将隧道施工周期划分形成勘察设计、超... 针对当前隧道施工安全评估体系静态割裂、安全信息多源性不足以及评估方法可靠度难以保障等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隧道施工综合安全动态评估技术及工程应用体系。整体以多维多尺度为理念,将隧道施工周期划分形成勘察设计、超前预测与开挖监测3个逐一嵌套尺度,以及各自尺度下地质、施工和预测3个安全信息来源维度以形成多源信息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可满足匹配施工进度的勘察设计、超前预测尺度下的两项总体安全评估以及开挖监测尺度下的多种专项施工安全评估需求。同时为提高安全评估结果的合理性与可靠度,以D-S证据理论为融合框架,分别利用区间欧氏距离法以及平均证据法,对其过程涉及的分配概率计算及证据冲突合成进行优化。最后以实际隧道工程为例,阐述了该综合安全动态评估方法及体系的实施过程,结果显示评估结果与实际现场情况吻合,且通过讨论、对比与检验进一步论证了其合理性与可靠度,可为隧道施工安全评估与管控提供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施工安全评估 多源信息融合 证据理论 多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蟠桃磷脂酶D基因RNAi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元敏 何天明 袁海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08-1413,共6页
【目的】构建蟠桃磷脂酶D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方法】以英格尔蟠桃为材料,将CTAB改良法提取的蟠桃总RNA反转录成cDNA作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约347 bp的保守片段,将目标片段插入到pSK-int中间表达载体中,获得pSK-PLD-RNAi中间表达载体... 【目的】构建蟠桃磷脂酶D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方法】以英格尔蟠桃为材料,将CTAB改良法提取的蟠桃总RNA反转录成cDNA作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约347 bp的保守片段,将目标片段插入到pSK-int中间表达载体中,获得pSK-PLD-RNAi中间表达载体,然后将其转入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1301中,构建该基因的shRNAi表达载体pCAMBIA-PLD-RNAi。【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蟠桃磷脂酶D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pCAMBIA-PLD-RNAi已构建成功。【结论】蟠桃磷脂酶D基因的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通过RNAi技术延长蟠桃果实的贮藏寿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蟠桃 磷脂酶d RNA干扰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型便梁加固在羊子岭隧道进口段下穿既有铁路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文珍 《隧道建设》 2009年第3期356-360,共5页
以襄渝二线羊子岭隧道进口段下穿既有铁路施工中采取D便梁加固整体架空既有铁路线路为例,对D便梁选型及布置计算进行阐述,并对线路加固施工方法、施工要点、施工监测及安全保证措施等技术细节进行介绍。
关键词 d型便梁 下穿既有铁路 线路加固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高架桥无支架盖梁施工过程模板受力特性的3D-FEM模拟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智华 汪铁钧 黄醒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7-32,共6页
以上海S32高速公路闵浦大桥西侧引桥段的盖梁施工为例,通过合理的边界条件处理,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复杂结构的3D-FEM模型,并以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变化模拟实际施工,进而分析无支架盖梁的受力状态.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 以上海S32高速公路闵浦大桥西侧引桥段的盖梁施工为例,通过合理的边界条件处理,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复杂结构的3D-FEM模型,并以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变化模拟实际施工,进而分析无支架盖梁的受力状态.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的结果基本吻合,为无支架盖梁施工技术的研究分析提供了参考方法.研究表明:混凝土浇注完成约10 h左右,即具有90%的设计强度,基本能承受自身重力荷载,盖梁的竖向及横向荷载逐渐向混凝土转移;同时,该时间的确定为现场确定拆模时间、提高施工进度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支架盖梁 混凝土相变 3d-FEM模型 施工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RGB-D语义分割网络的室内语义地图构建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鑫 张荣芬 刘宇红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81-3486,共6页
针对传统视觉SLAM准确度低、实时性差、缺乏语义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RGB-D语义分割网络,利用室内场景中受光照等条件影响较小的深度信息来提高分割的准确性,并且设计了轻量级多尺度残差模块(MRAM)和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ASPP)来轻量化... 针对传统视觉SLAM准确度低、实时性差、缺乏语义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RGB-D语义分割网络,利用室内场景中受光照等条件影响较小的深度信息来提高分割的准确性,并且设计了轻量级多尺度残差模块(MRAM)和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ASPP)来轻量化分割网络、提高分割的精度。首先输入的图像序列进入ORB-SLAM2网络进行关键帧筛选,之后关键帧送入语义分割网络得到二维语义标签,再将二维语义信息映射到三维点云空间,最后使用贝叶斯算法更新三维地图得到全局一致的三维点云语义地图。实验采用NYUv2数据集验证语义分割网络性能,采用TUM数据集构建点云语义地图,结果表明,提出的语义分割网络性能和速度优于现有的模型,且此语义分割网络与视觉SLAM相结合可以满足高精度、实时的稠密三维语义点云地图构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B-d语义分割 ORB-SLAM2 VSLAM 语义地图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主导型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转型演化研究——基于资源依赖视角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丰 徐顽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阐释政府主导型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主体职能、运行机制和市场化转型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以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为主体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结合案例对主体策略演化特征、参与成本、收益分配、投机行为对系统演化的影响进行赋值仿... 在阐释政府主导型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主体职能、运行机制和市场化转型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以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为主体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结合案例对主体策略演化特征、参与成本、收益分配、投机行为对系统演化的影响进行赋值仿真。研究发现:(1)对于市场化转型而言,地方政府属于风险偏好者,高校和企业属于风险回避者;(2)市场化参与成本对主体策略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且各方对参与成本的敏感度存在显著差异;(3)市场化收益分配方案对系统演化具有决定性影响,且这种影响无法通过地方政府投入端调控予以抵消;(4)企业投机行为对市场化转型造成一定阻碍,但不足以影响系统稳定性。最后,从地方政府、企业和高校各自立场提出推动市场化转型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主导型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市场化转型 资源依赖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