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离环戊二烯的热二聚和反应精馏工艺的模拟计算 被引量:16
1
作者 田保亮 唐国旗 +2 位作者 张齐 杜春鹏 戴伟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76-1281,共6页
分别对裂解 C_5中环戊二烯(CPD)分离的热二聚和反应精馏工艺建立数学模型,利用 Aspen Plus 流程模拟软件对热二聚和反应精馏工艺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反应精馏工艺与热二聚工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5 h)相比,异戊二烯(IP)聚合损... 分别对裂解 C_5中环戊二烯(CPD)分离的热二聚和反应精馏工艺建立数学模型,利用 Aspen Plus 流程模拟软件对热二聚和反应精馏工艺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反应精馏工艺与热二聚工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5 h)相比,异戊二烯(IP)聚合损失率从热二聚的3.22%降低到1.91%,减少40.68%,CPD 与 IP 的共聚体和 CPD 与间戊二烯(PD)的共聚体(X3)的生成量从11.55 kg/h 降低到7.46 kg/h,减少35.41%,IP 自二聚体和 PD 自二聚体(X2)的生成量从0.83 kg/h 降低到0.23 kg/h,减少72.29%,双环戊二烯选择性从96.12%提高到97.49%。在 IP 分离装置中,反应精馏塔可代替热二聚反应器和预脱重塔,减少 IP损失,降低进入萃取单元的 CPD 的量,减少胶质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碳五 反应精馏 热二聚 动力学 环戊二烯 双环戊二烯 异戊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C_5馏份热二聚制双环戊二烯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家祺 王秀珍 +1 位作者 张志鸿 李俊台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8-252,共5页
采用分段管式反应器进行裂解C5馏份热二聚反应的研究。通过工艺条件试验,考查了C5原料中环戊二烯(CPD)浓度、各段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等对CPD转化率、双环戊二烯(DCPD)收率及选择性的影响。以试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 采用分段管式反应器进行裂解C5馏份热二聚反应的研究。通过工艺条件试验,考查了C5原料中环戊二烯(CPD)浓度、各段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等对CPD转化率、双环戊二烯(DCPD)收率及选择性的影响。以试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描述热二聚反应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中若干参数进行了回归。应用数学模型对该过程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二烯 热二聚 双环戊二烯 石油馏份 热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裂解碳五馏分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过良 李东风 王金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2-260,共9页
对国内C5馏分分离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异戊二烯、环戊二烯和间戊二烯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以二甲基甲酰胺、乙腈或N-甲基吡咯烷酮为萃取剂的萃取精馏法分离异戊二烯的过程。分析了反应精馏技术、C5馏分的加氢分离工... 对国内C5馏分分离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异戊二烯、环戊二烯和间戊二烯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以二甲基甲酰胺、乙腈或N-甲基吡咯烷酮为萃取剂的萃取精馏法分离异戊二烯的过程。分析了反应精馏技术、C5馏分的加氢分离工艺、一段萃取工艺、共沸超精馏/萃取精馏耦合工艺以及后热二聚C5分离工艺等新型工艺的特点。指出优化工艺流程、开发反应精馏技术、引入催化加氢除炔或全加氢技术等新型分离技术是今后国内C5馏分分离技术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碳五 环戊二烯 异戊二烯 间戊二烯 萃取精馏 热二聚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二聚法分离C_5馏分中的环戊二烯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淑清 郭淑平 +2 位作者 刘阳 艾军 万文俊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9年第5期433-435,共3页
在立式连续或釜式间歇反应器中对乙烯裂瞬C5原料中的环戊二烯(CPD)进行热二聚,生成双环戊二烯(DCPD)后分离。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CPD热二聚反应转化率和DCPD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PD转化率和DCPD收率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 在立式连续或釜式间歇反应器中对乙烯裂瞬C5原料中的环戊二烯(CPD)进行热二聚,生成双环戊二烯(DCPD)后分离。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CPD热二聚反应转化率和DCPD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PD转化率和DCPD收率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停留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采用釜式间歇反应工艺时,适宜的反应温度为120—130℃、反应时间为12h,此条件下CPD转化率及DCPD收率分别可达到约90%,85%。采用立式连续反应工艺时,适宜的反应温度为100—110℃,反应时间为9h,此条件下CPD转化率和DCPD收率最高分别为88%,78%。工艺过程中应控制原料C5中CPD的质量分数大于10%,C6的质量分数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 馏分 环戊二烯 热二聚 双环戊二烯 釜式反应器 立式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碳五分离装置预处理单元预二聚工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飞 姚本镇 +1 位作者 奚军 吴忠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04-1208,共5页
为提高裂解碳五分离装置的经济效益,对碳五分离装置预处理单元进行了工艺技术改进,添加了预二聚反应器和脱部分异戊二烯(IP)精馏塔,并对预二聚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对工艺技术改进前后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预二聚反... 为提高裂解碳五分离装置的经济效益,对碳五分离装置预处理单元进行了工艺技术改进,添加了预二聚反应器和脱部分异戊二烯(IP)精馏塔,并对预二聚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对工艺技术改进前后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预二聚反应的较佳条件为反应温度55℃、停留时间6h;在此条件下,环戊二烯(CPD)的转化率约40%,双环戊二烯(DCPD)生成量与异丙烯基降冰片烯(PNB)生成量之比约为20;以150 kt/a碳五分离装置为例,技术改进后每年可分别减少IP和CPD的损失约394.5 t和382.5 t,提高了DCPD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碳五分离 环戊二烯 异戊二烯 双环戊二烯 异丙烯基降冰片烯 预二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C_5反应精馏工艺的模拟计算 被引量:5
6
作者 过良 李东风 王金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94-1400,共7页
对裂解C5馏分反应精馏工艺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反应精馏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理论塔板数、进料板位置、回流比及塔板停留时间对精馏过程的影响,得出了裂解C5馏分反应精馏分离的工艺指标最优值。计算结果... 对裂解C5馏分反应精馏工艺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反应精馏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理论塔板数、进料板位置、回流比及塔板停留时间对精馏过程的影响,得出了裂解C5馏分反应精馏分离的工艺指标最优值。计算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理论塔板数为100~120块,进料板位置为第22~26块塔板,回流比为10~15,塔板停留时间为10~15 s。根据选定的工艺条件,在进料流量为18 750.0 kg/h、进料温度为60℃、进料位置为第24块塔板、全塔理论塔板数为100块、回流比为10、塔板停留时间为10 s的条件下,异戊二烯的收率可达98.15%,环戊二烯的转化率达93.23%,双环戊二烯(DCPD)选择性达98.75%,DCPD的收率为92.07%,达到了裂解C5馏分反应精馏工艺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碳五 反应精馏 热二聚 环戊二烯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性溶剂中微量环戊二烯的二聚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荣娟 包宗宏 张展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1-515,共5页
对微量环戊二烯(CPD)在极性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甲基吡咯烷酮(NMP)和乙腈(ACN)中的二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中CPD初始含量对极性溶剂中微量CPD二聚反应的影响,讨论了极性溶剂的溶剂效应,并与非极性C5溶... 对微量环戊二烯(CPD)在极性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甲基吡咯烷酮(NMP)和乙腈(ACN)中的二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中CPD初始含量对极性溶剂中微量CPD二聚反应的影响,讨论了极性溶剂的溶剂效应,并与非极性C5溶剂中常量CPD二聚反应过程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极性溶剂可以促进微量CPD二聚反应的进行,极性中等且结构简单的DMF对CPD二聚反应的促进作用最大,极性最强的NMP次之,极性最弱的ACN的促进作用最弱。在3种极性溶剂中,反应初始阶段CPD转化率和DCPD收率都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温度的升高和CPD初始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105~125℃内,反应4 h后CPD的二聚反应趋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二烯 二聚反应 双环戊二烯 溶剂效应 碳五馏分 极性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C_5馏分热聚法脱环戊二烯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孙松卿 董凌云 +2 位作者 郝兴仁 王迎春 吕爱梅 《齐鲁石油化工》 2007年第1期6-9,共4页
采用管式反应器进行裂解C5馏分热二聚反应的研究,考察了原料浓度、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等对CPD(环戊二烯)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将反应产物进行精馏分离得到纯度(质量分数)大于80%的DCPD(双环戊二烯)。以试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C5馏分CPD... 采用管式反应器进行裂解C5馏分热二聚反应的研究,考察了原料浓度、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等对CPD(环戊二烯)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将反应产物进行精馏分离得到纯度(质量分数)大于80%的DCPD(双环戊二烯)。以试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C5馏分CPD热二聚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二烯 热二聚 双环戊二烯 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解聚法制取高纯度双环戊二烯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岳中 周飞 +1 位作者 黄勇 郭世卓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08年第1期43-46,共4页
以聚酯级双环戊二烯为原料,在一套100t/a高纯度双环戊二烯的装置上进行了气相解聚-再二聚法生产高纯度双环戊二烯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气相解聚、二聚、精馏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解聚收率大于90%,二聚收率为93%,精馏后可获得... 以聚酯级双环戊二烯为原料,在一套100t/a高纯度双环戊二烯的装置上进行了气相解聚-再二聚法生产高纯度双环戊二烯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气相解聚、二聚、精馏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解聚收率大于90%,二聚收率为93%,精馏后可获得纯度大于95%和99.5%的两种产品。产品总收率为80%以上,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戊二烯 双环戊二烯 解聚 二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沸物进料裂解双环戊二烯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邱慎海 包宗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29,共5页
采用形成共沸物的方法使双环戊二烯(DCPD)与水在较低的温度下共同气化,将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引入DCPD的气相裂解过程中。分别考察裂解温度和停留时间对DCPD裂解率和环戊二烯(CPD)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DCPD裂解率随裂解温度... 采用形成共沸物的方法使双环戊二烯(DCPD)与水在较低的温度下共同气化,将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引入DCPD的气相裂解过程中。分别考察裂解温度和停留时间对DCPD裂解率和环戊二烯(CPD)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DCPD裂解率随裂解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CPD收率却是随裂解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先增加然后略有下降。在裂解温度350℃、停留时间1s的条件下,DCPD裂解率大于98%,CPD收率达94%。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为进一步优化操作条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环戊二烯 环戊二烯 共沸进料 气相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戊二烯在裂解碳五馏分分离过程中损失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晓图 苏萍 +1 位作者 杨屹 李东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2-56,共5页
采用封管合成的方法,对碳五馏分热二聚过程中环戊二烯(CPD)和异戊二烯(IP)的共二聚物及自二聚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产物追溯反应物的变化,探讨IP在热二聚过程中的损失原因。结果显示:CPD与IP的共二聚是导致IP损失的主要原因;而在高... 采用封管合成的方法,对碳五馏分热二聚过程中环戊二烯(CPD)和异戊二烯(IP)的共二聚物及自二聚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产物追溯反应物的变化,探讨IP在热二聚过程中的损失原因。结果显示:CPD与IP的共二聚是导致IP损失的主要原因;而在高温度段(110~130℃),IP的自二聚反应是导致高温段IP转化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两个原因,在进行二聚反应装置的设计时应尽量避免CPD与IP的接触,反应应在较低温度和较短停留时间下进行,110℃以下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五馏分 热二聚 异戊二烯 共二聚物 环戊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