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ified analytical stressstrain curve for quasibrittle geomaterial in uniaxial tension, direct shear and uniaxial compression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学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1期99-104,共6页
Considering strain localization in the form of a narrow band initiated just at peak stress, thre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stressstrain curves of quasibrittle geomaterial (such as rock and concrete) in uniaxial tens... Considering strain localization in the form of a narrow band initiated just at peak stress, thre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stressstrain curves of quasibrittle geomaterial (such as rock and concrete) in uniaxial tension, direct shear and uniaxial compression were presented, respectively. The three derived stressstrain curves were generalized as a unified formula. Beyond the onset of strain localization, a linear strain-softening constitutive relation for localized band was assigned. The size of the band was controlled by internal or characteristic length according to gradient-dependent plasticity. Elastic strain within the entire specimen was assumed to be uniform and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stic strain in localized band. Total strain of the specimen was decomposed into elastic and plastic parts. Plastic strain of the specimen was the average value of plastic strains in localized band over the entire specimen. For different heights, the predicted softening branches of the relative stressstrain curves in uniaxial compressio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viously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normal concrete specimens. The present expressions for the post-peak stressdeformation curves in uniaxial tension and direct shear agree with the previously numerical results based on gradient-dependent plast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ss- strain curve uniaxial tension uniaxial compression direct shear shear band ROCK CONCRE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的手术室新护士技能培训实践
2
作者 孔娜 张云 +4 位作者 杨岩岩 张聚 苗成琼 王静 杨翠丽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1-56,共6页
目的 探讨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技能培训在手术室新护士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按入科时间将64名轮转手术室的新护士分为两组,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入科的31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入科的33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技能培训在手术室新护士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按入科时间将64名轮转手术室的新护士分为两组,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入科的31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入科的33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技能操作培训,观察组采用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技能操作成绩、新护士转型冲击评分、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培训满意度,使用累积和分析法绘制每项操作总体学习曲线,比较两组掌握每项操作的最小操作例数。结果 观察组技能操作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培训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新护士转型冲击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掌握每项操作的最小操作例数低于对照组。结论 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培训能提升新护士技能水平及其自主学习能力,使新护士更快适应手术室特殊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新护士 技能培训 吉布斯反思循环 虚拟现实 转型冲击 自我导向学习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介入型LCC-HVDC系统阻抗宽频测量
3
作者 王丹 李勇 +2 位作者 张益 付颖 刘泽洪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460-3475,共16页
为了在不额外增设一次设备的条件下有效监测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系统中馈入受端交流系统的运行动态特性及接入后的宽频振荡风险,提出一种非介入型LCC-HVDC系统阻抗宽频测量方法。所提方法与现有采用单一电压/电流扰... 为了在不额外增设一次设备的条件下有效监测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系统中馈入受端交流系统的运行动态特性及接入后的宽频振荡风险,提出一种非介入型LCC-HVDC系统阻抗宽频测量方法。所提方法与现有采用单一电压/电流扰动注入或宽频谐波扰动注入等介入型方法不同,无需向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注入谐波扰动,避免了可能产生的谐振风险。同时所提方法引入了曲线相似度与动态调整时间步长的采样方案。该文首先阐述了LCC系统接入受端交流系统的交互原理;其次以单极大地回线的拓扑结构作为分析对象,采用谐波状态空间(HSS)理论建立了LCC-HVDC系统的HSS阻抗模型;进而提出非介入型阻抗宽频测量方法来观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判断宽频振荡风险,剖析LCC系统与受端电网的交互与宽频振荡特性;最后,以CIGRE标准模型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 非介入 阻抗宽频测量 谐波状态空间 曲线相似度 动态调整时间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度直角坐标系台阵面波走时三维直接成像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华明 胡景 +5 位作者 邵广周 高级 李兴旺 黄宇奇 白超英 张海江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8-911,共14页
面波频散成像对于研究不同尺度的地下介质横波速度结构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发展的面波走时直接成像(Direct Surface wave travel-time Tomography,DSurfTomo)算法,由于其提高了频散数据的利用率以及考虑地下不均匀介质结构的横向相关性... 面波频散成像对于研究不同尺度的地下介质横波速度结构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发展的面波走时直接成像(Direct Surface wave travel-time Tomography,DSurfTomo)算法,由于其提高了频散数据的利用率以及考虑地下不均匀介质结构的横向相关性,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不同尺度(数公里至上千公里)的三维横波速度结构研究中.一般地,对于探测深度3 km范围内的小尺度结构成像(如城市规划、矿产勘探),通常采用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而,DSurfTomo是基于球坐标系下的快速行进法进行理论面波走时计算与射线追踪,其比较适应于区域性的地下结构成像研究.为了将DSurfTomo拓展到更小尺度的研究区,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直角坐标系的面波走时三维直接成像算法,数值实验表明其能够应用于更小的台阵孔径(100 m).通过山西阳泉矿区一个实际小尺度台阵数据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波层析成像 面波直接反演法 DSurfTomo 频散曲线 小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A*算法在三维空间中无人机的航迹规划 被引量:1
5
作者 姚千 杨洁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47,151,共6页
为满足无人机在三维空间中的航迹规划,将原始A*算法的子节点搜索方式进行了改造处理,从原来的8个子节点变为26个子节点。试验发现,改造后的A*算法存在搜索时间长、子节点冗余等问题。为了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方向索引... 为满足无人机在三维空间中的航迹规划,将原始A*算法的子节点搜索方式进行了改造处理,从原来的8个子节点变为26个子节点。试验发现,改造后的A*算法存在搜索时间长、子节点冗余等问题。为了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方向索引的方法,通过优先收录目标点所在方向的区间节点,以达到压缩收录节点的数量,从而减少其计算量,并且引入贝塞尔曲线方法,对其输出的航迹进行了平滑处理,使其更符合实际的飞行要求。为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在MATLAB中,通过不同大小的栅格地图进行了多组对比试验。从试验的输出结果可以得出,优化后的A*算法速度提升了近55%,收录的节点数量减少近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迹规划 三维A~*算法 方向索引 节点扩展 贝塞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曲面构件超声相控阵检测的聚焦延时方法研究
6
作者 周扬帆 涂君 +3 位作者 毛轶豪 王慧珍 张旭 宋小春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30,共9页
为了提高曲面构件内微小缺陷的超声相控阵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用于曲面构件的相控阵聚焦延时方法。本研究建立了线阵相控阵聚焦声场的瑞利积分数学模型,并对声场指向性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应用斯涅尔定律分别推导了斜面和曲面构件中的... 为了提高曲面构件内微小缺陷的超声相控阵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用于曲面构件的相控阵聚焦延时方法。本研究建立了线阵相控阵聚焦声场的瑞利积分数学模型,并对声场指向性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应用斯涅尔定律分别推导了斜面和曲面构件中的聚焦延时法则,与传统的迭代遍历算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延迟法则的计算效率,减少了界面结构对扫描声束波阵面的弯曲影响,从而充分发挥了线性相控阵的检测优势。在建立的曲面构件仿真模型中,基于所提聚焦延时方法,依次将延时施加于各阵元,仿真结果证明了声波能够在预设位置实现有效聚焦,并且该方法的计算时间相比于传统迭代遍历计算缩短了约70%。进一步地,展开实际检测实验,制作了含有Φ0.3 mm盲孔的环形钢试块,通过对比施加延时法则前后的B扫描图像和A扫信号图,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曲面构件内微小缺陷的检测信噪比以及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构件 超声相控阵 声场指向性 线阵聚焦 延时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相参雷达自适应和差波束测角方法
7
作者 龙锦荣 吴建新 梁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9-787,共9页
分布式相参雷达在抗干扰和目标探测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分布式构型带来的栅瓣问题给目标到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均匀分布式相参阵列的基础上,拓展和差波束形成(sum and difference beamforming,S... 分布式相参雷达在抗干扰和目标探测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分布式构型带来的栅瓣问题给目标到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均匀分布式相参阵列的基础上,拓展和差波束形成(sum and difference beamforming,SDB)方法至分布式阵列的栅瓣区域,并采用双指向法分析鉴角曲线(angular response curve,ARC)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多载频自适应SDB(multi-frequency adaptive SDB,MF-ASDB)的解模糊测角方法。该方法在不同频点下利用密集栅瓣辅助扫描检测,通过ASDB方法计算模糊主值后,将其拓展得到包含目标真实角度的DOA模糊值;根据频率与栅瓣周期之间的角度偏移关系,使用最小二乘方法实现DOA解模糊。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方向估计 分布式相参雷达 自适应和差波束形成 多频解模糊 鉴角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型钛-铝角片螺栓对接结构静态拉伸力学性能
8
作者 郭轩 张引利 +2 位作者 刘彦杰 刘洪权 惠战荣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为研究螺栓偏心距离及安装方向对L型钛 铝角片螺栓对接结构静态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试验及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设计螺栓纯拉伸、螺栓正装及螺栓反装3种构型共7组试验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通过纯拉伸构型获得螺栓的纯拉伸... 为研究螺栓偏心距离及安装方向对L型钛 铝角片螺栓对接结构静态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试验及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设计螺栓纯拉伸、螺栓正装及螺栓反装3种构型共7组试验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通过纯拉伸构型获得螺栓的纯拉伸承载能力及破坏模式,正、反装构型获得偏心距离与安装方向对角片对接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ABAQUS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复现,通过Johnson-Cook模型定义螺栓的塑性及失效模型,数值仿真得到的模型刚度、失效模式及载荷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且能够清晰地描述螺栓裂纹的起始位置与扩展过程。通过试验与数值仿真研究可知,由于偏心弯矩的影响,L型角片对接结构的破坏载荷远低于螺栓的纯拉伸承载能力,且随着偏心距离的增大而降低。相同偏心距离下,螺栓反装构型的破坏载荷略高于正装构型。螺栓纯拉伸及反装构型破坏模式为螺栓横截面断裂(Ⅰ型),螺栓正装构型破坏模式为螺栓头翘起破坏(Ⅱ型)。上述研究对L型角片螺栓对接结构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型角片 螺栓连接 偏心距离 安装方向 失效模式 数值仿真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震激励方向下隔震曲线梁桥易损性分析
9
作者 李喜梅 蒲奎 +1 位作者 杨国俊 母渤海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8,共13页
为进一步评估隔震曲线梁桥在地震激励下的抗震性能,从地震易损性角度出发并兼顾考虑地震激励方向对其易损性的影响。利用APDL建立采用板式橡胶支座的隔震曲线梁桥有限元模型,从PEER中选取同一地震事件中的近断层地震动,按规范规定比例... 为进一步评估隔震曲线梁桥在地震激励下的抗震性能,从地震易损性角度出发并兼顾考虑地震激励方向对其易损性的影响。利用APDL建立采用板式橡胶支座的隔震曲线梁桥有限元模型,从PEER中选取同一地震事件中的近断层地震动,按规范规定比例输入水平双向地震动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结合地震响应与损伤指标计算得到各构件地震易损性曲线;考虑地震激励方向的变化,通过MATLAB编程绘制得到桥梁结构构件(桥墩与支座)以及整体系统的地震易损性曲面,分析探讨地震激励方向对隔震曲线梁桥易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极限状态下各桥墩切向损伤条件概率明显大于其径向,各支座的切向与径向易损性相差不大,但仍是各支座的切向易损性略大于径向易损性;桥梁各构件(桥墩与支座)切向易损性对地震激励方向均表现出很强依赖性,而径向易损性对其的依赖性相对较弱,且伴随损伤等级的提高,构件易损性对地震激励方向更加敏感;桥梁整体系统易损性对地震激励方向的变化不太敏感,且因各构件响应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其系统易损性更接近于易损性最大的构件——易损性下限;当进行隔震曲线梁桥抗震性能评估时,应考虑不同地震激励方向对其地震易损性的影响,从而使得易损性分析结果更加合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隔震曲线梁桥的实际损伤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曲线梁桥 抗震性能 地震激励方向 易损性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射曲线拟合的高精度激光吸收光谱温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慧 姚树智 +4 位作者 张蒙 姜萌 张子昊 王学锋 杨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52-3059,共8页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在流场检测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恶劣的现场应用环境对测试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抗噪声干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接吸收光谱技术可以获得吸收峰的全部信息,对多类测试环境均适用,如风洞,发动机喷射流场等,...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在流场检测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恶劣的现场应用环境对测试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抗噪声干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接吸收光谱技术可以获得吸收峰的全部信息,对多类测试环境均适用,如风洞,发动机喷射流场等,然而受现场测试环境影响,获得的测试信号信噪比通常较差,难以实现高精度检测。针对这一问题,对直接吸收光谱技术的数据处理分析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透射曲线拟合的高精度温度反演分析方法。利用水汽在7185.6和7444.3 cm-1附近的吸收谱线,研制了基于直接吸收光谱检测技术的温度检测系统,开展了573K-1173K温度范围内测试信号的处理分析,对比分析了基线-吸收线型拟合算法与透射曲线拟合算法的反演结果。当检测温度为773 K时,相比基线-吸收线型拟合算法,透射曲线拟合算法在7444.3 cm-1波段附近的逐点拟合误差峰峰值可以减小约30%,7185.6 cm-1波段附近的逐点拟合误差峰峰值可以减小约16%。573~1173 K温度范围内,透射曲线拟合算法反演温度最大误差为13 K,相比基线-吸收线型拟合算法减小了23 K。给测试信号加入不同幅度的随机噪声信号,两种算法反演温度的标准差均随噪声幅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温度越高,温度反演标准差越大。当噪声的峰峰值分别为20、60和100 mV时,不同温度下基线-吸收线型拟合算法温度反演结果的标准差最小值为18 K,最大值为313 K,透射曲线拟合算法温度反演结果的标准差最小值为4 K,最大值为44 K。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基线-吸收线型拟合算法,透射曲线拟合算法可以修正激光器功率基线拟合误差,提高透射信号拟合精度,减小温度反演误差。对比不同噪声水平下测试信号的温度反演结果表明,透射曲线拟合算法在噪声干扰下可以实现更高的检测精度,具有更强的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 直接吸收光谱 温度检测 透射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械直播深施肥开沟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勤儒 余佳佳 +3 位作者 陈雄飞 朱保雨 刘木华 刘俊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9-1609,共11页
【目的】针对南方稻区水稻机械直播深施肥开沟装置易缠草、施肥浅和堵塞肥料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研制水稻机械直播深施肥开沟装置。【方法】基于开沟装置刃口曲线理论,分析并设计了圆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刃口曲线的开沟... 【目的】针对南方稻区水稻机械直播深施肥开沟装置易缠草、施肥浅和堵塞肥料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研制水稻机械直播深施肥开沟装置。【方法】基于开沟装置刃口曲线理论,分析并设计了圆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刃口曲线的开沟器,研制了配套的深施肥开沟装置。为明确其撒施肥料的空间分布和防缠性能,开展台架试验,研究不同挡泥罩入土深度下,开展不同施肥深度中肥料含量百分比的规律研究;以开沟装置前进速度、秸秆数量和刃口曲线为自变量,以开沟器滑切秸秆概率和滑切距离为因变量,开展其防缠性能多因素试验。【结果】随着挡泥罩入土深度从2 cm增加至6 cm,施肥深度5~10 cm肥料含量百分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确定挡泥罩最佳入土深度为4 cm;当开沟装置前进速度增大时,开沟器滑切秸秆概率增大,滑切距离减小;当稻田秸秆数量较多时,开沟器滑切秸秆概率减小,即防缠概率增大;相较于圆函数和指数函数刃口曲线,二次函数刃口曲线的开沟器滑切距离较小,随着前进速度增大,滑切距离降幅较小,即稳定性好,故二次函数刃口曲线开沟器结构最佳。【结论】研制的深施肥开沟装置可满足水稻直播同步深施肥的农艺要求,为水稻深施肥技术和装备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直播 深施肥 刃口曲线 开沟装置 防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A^(*)-蚁群优化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全局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文凯 廖志高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4,共8页
针对传统蚁群算法在室内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中,存在的搜索效率低下、路径不够平滑、易陷入局部最优及死锁状况等问题,设计出一种融合改进A^(*)算法的双向搜索蚁群优化算法。首先利用改进A^(*)算法在栅格环境中快速收敛得到初始路径... 针对传统蚁群算法在室内移动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中,存在的搜索效率低下、路径不够平滑、易陷入局部最优及死锁状况等问题,设计出一种融合改进A^(*)算法的双向搜索蚁群优化算法。首先利用改进A^(*)算法在栅格环境中快速收敛得到初始路径,构建初始信息素矩阵,并引入障碍物因子来减少蚂蚁死锁状况的发生;其次设定双向搜索蚁群优化算法规则,并改进双向搜索中的启发函数模型,引入精英蚂蚁搜索策略和自适应信息素挥发因子策略;最后利用三阶贝塞尔曲线对路径进行平滑处理。通过Pycharm平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融合了A^(*)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及蚁群算法正反馈的特性,使得融合改进后算法比传统蚁群算法和麻雀算法在路径长度上优化12.85%和7.76%,搜索时间上优化38.17%和23.46%,迭代次数上优化67.71%和54.41%,全局路径优化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A^(*)算法 蚁群算法 双向搜索路径 贝塞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环境中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改进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小月 李宏伟 +2 位作者 秦雨露 姜懿芮 王步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9-1046,共8页
为解决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rapid-exploration random tree,RRT*)在三维环境中盲目搜索路径以及缺乏节点扩展记忆性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蚁群算法的双向搜索算法ACO-RRT*。为适应精细化三维建模环境和解决地面起伏不平坦等问题,对RRT*算... 为解决快速扩展随机树算法(rapid-exploration random tree,RRT*)在三维环境中盲目搜索路径以及缺乏节点扩展记忆性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蚁群算法的双向搜索算法ACO-RRT*。为适应精细化三维建模环境和解决地面起伏不平坦等问题,对RRT*算法进行改进优化。采用双向搜索策略,在起点和终点同时运行改进后的RRT算法和蚁群算法,相向而行,对路径长度和运行时间进行优化。针对生成路径不够平滑等问题,引入B样条曲线平滑策略优化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用于机器人三维路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扩展随机树 蚁群算法 B样条曲线 算法融合 双向搜索 机器人路径规划 三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08-20先导式螺纹插装比例方向阀静态特性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莫雨桐 张策 +1 位作者 陈泽浩 金波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73,共9页
SP08-20是一种用于方向控制的先导式螺纹插装比例方向阀,断电时,用作单向阀,通电时,用作节流阀,通过控制先导阀芯及主阀芯位置变化实现对阀的流量控制。此阀流道形状较为复杂,控制腔压力分布规律难以确定,且传统的液动力与流量经验公式... SP08-20是一种用于方向控制的先导式螺纹插装比例方向阀,断电时,用作单向阀,通电时,用作节流阀,通过控制先导阀芯及主阀芯位置变化实现对阀的流量控制。此阀流道形状较为复杂,控制腔压力分布规律难以确定,且传统的液动力与流量经验公式本身准确性较差,导致在通过由经验公式构成的数学模型求解阀的静态特性时,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差异。故采用Fluent软件对SP08-20进行流场仿真得到其阀芯受力规律,利用曲线拟合的方式得到阀芯受力拟合式,据此求解静态数学模型,得到此阀的静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流场仿真的方式求解所得静态特性曲线与试验曲线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纹插装比例方向阀 流场仿真 曲线拟合 静态特性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芥子穴位给药配伍对延胡索乙素药效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高远 李冀 +1 位作者 韩东卫 周梦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全方配伍和无白芥子配伍延胡索乙素在模型家兔“肺俞”穴皮下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支气管哮喘模型家兔随机分成延胡索单方组、缺白芥子组、全方组,微透析技术收集14 ...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全方配伍和无白芥子配伍延胡索乙素在模型家兔“肺俞”穴皮下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支气管哮喘模型家兔随机分成延胡索单方组、缺白芥子组、全方组,微透析技术收集14 h穴位皮下透析液,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LCMS)法检测方中君药延胡索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浓度,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对应时间点模型动物血清中IgE水平,获得药效学参数;对药动学、药效学参数进行PK-PD模型拟合。结果:白芥子配伍后的药峰浓度(C_(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平均滞留时间(MRT_(0-t))均显著增加(P<0.01,P<0.01,P<0.05),达峰时间(T_(max))提前(P<0.01);“浓度-时间-效应”三维曲线表明,方中有白芥子配伍时,药效出现更快、消退更慢,起效时间晚于峰浓度,具有一定滞后性。结论:动力学参数、PK-PD模型结果表明,白芥子配伍能够改变“方中君药”——延胡索的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穴位局部的皮下分布,促进方中君药有效成分快速吸收,延长滞留时间,在方剂中起到主药、改善其他药物分布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穴位给药 配伍研究 延胡索乙素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模型 “冬病夏治”方 “浓度-时间-效应”三维关系 滞后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衬砌减薄及脱空的公路隧道地震易损性研究
16
作者 张华琼 丁祖德 苑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衬砌背后脱空、衬砌厚度不足是我国运营隧道的典型质量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会直接影响隧道结构的抗震性能,加剧隧道的地震损伤。近年来,基于质量缺陷对隧道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多采用确定性方法,缺少考虑地震波随机性的定量评估。依托云... 衬砌背后脱空、衬砌厚度不足是我国运营隧道的典型质量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会直接影响隧道结构的抗震性能,加剧隧道的地震损伤。近年来,基于质量缺陷对隧道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多采用确定性方法,缺少考虑地震波随机性的定量评估。依托云南某两车道运营公路隧道,采用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 dynamic analysis,IDA)方法开展了考虑衬砌减薄及脱空组合缺陷的一系列隧道地震响应时程分析。根据隧道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建立了组合缺陷影响下的公路隧道地震易损性曲线,分析了组合缺陷程度、缺陷位置、围岩等级和地震波入射方向等因素对隧道地震易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衬砌减薄及脱空组合缺陷程度、缺陷位置、围岩级别和地震波入射方向均对隧道地震易损性有重要影响。组合缺陷的存在增大了隧道结构的易损性,随组合缺陷程度的增大,衬砌地震损伤概率呈非线性增加。质量缺陷对隧道易损性的影响程度随发生部位不同而异,拱肩缺陷对隧道易损性的影响大于拱顶缺陷。围岩等级越差,隧道易损性受组合缺陷的影响就越大。隧道在横向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大于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易损性,且易损性受地震波方向的影响随缺陷位置的不同而异。缺陷位于拱肩部位时,隧道结构易损性受竖向地震动的影响更大,而缺陷位于拱顶时受横向地震动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衬砌减薄及脱空 围岩级别 地震波方向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frequency domain estimation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system synchronization parameters of distributed-HFSWR
17
作者 WANG Hongyong SUO Ying +3 位作者 DENG Weibo WU Xiaochuan BAI Yang ZHANG X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084-1097,共14页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ime synchronization error,phase synchronization error,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error,internal delay of the transceiver system,and range error and angle error between the unit radars on th...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ime synchronization error,phase synchronization error,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error,internal delay of the transceiver system,and range error and angle error between the unit radars on the target detection performance,firstly,a spatial detection model of distributed high-frequency surface wave radar(distributed-HFSWR)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In this model,a method for accurate extraction of direct wave spectrum based on curve fitting is proposed to obtain accurate system internal delay an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error under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background and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and to compensate for the shift of range and Doppler frequency caused by time-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error.The direct wave component is extracted from the spectrum,the range estimation error and Doppler estimation error are reduced by the method of curve fitting,and the fitting accuracy of the parameters is improved.Then,the influence of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error on target range and radial Doppler velocity i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error and radial Doppler velocity shift and range shift is given.Finally,the system synchronization parameters of the trial distributed-HFSWR are obtained by the proposed spectrum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curve fitting,the experimental data is compensated to correct the shift of the target,and finally the correct target parameter information is obtained.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superiority and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theoretical derivation and detection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ed high-frequency surface wave radar(distributed-HFSWR) direct wave synchronization error curve fitting system synchronization parameter compens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成形领域中的直接切片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绪兵 叶献方 黄树槐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05-607,共3页
对比了直接切片文件与 STL 文件各自的优缺点 ,介绍了 CLI、SL C等多种直接切片文件格式 ,提出采用英国 Delcam公司的 PIC文件作为直接切片数据描述格式的方案。实际制件应用中发现 ,PIC文件采用直线、圆锥曲线、三次 Bezier曲线描述 2... 对比了直接切片文件与 STL 文件各自的优缺点 ,介绍了 CLI、SL C等多种直接切片文件格式 ,提出采用英国 Delcam公司的 PIC文件作为直接切片数据描述格式的方案。实际制件应用中发现 ,PIC文件采用直线、圆锥曲线、三次 Bezier曲线描述 2维截面轮廓 ,在精度、文件大小、处理时间等方面都优于线性近似描述格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形 直接切片 PIC 曲线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面粗糙度对红黏土-混凝土接触面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0
19
作者 陈俊桦 张家生 李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82-1688,共7页
在混凝土试块上设计了粗糙度不同的表面,以该表面作为土-混凝土接触面,并采用灌砂法测定了接触面粗糙度。利用大型直剪试验仪对红黏土-混凝土试块接触面进行了剪切试验,定量分析接触面粗糙度对接触面抗剪强度参数、接触面剪应力-切向位... 在混凝土试块上设计了粗糙度不同的表面,以该表面作为土-混凝土接触面,并采用灌砂法测定了接触面粗糙度。利用大型直剪试验仪对红黏土-混凝土试块接触面进行了剪切试验,定量分析接触面粗糙度对接触面抗剪强度参数、接触面剪应力-切向位移关系以及红黏土剪胀(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触面粗糙度对红黏土-混凝土接触面的内摩擦角影响不大。在接触面粗糙度增大至临界粗糙度的过程中,接触面黏聚力随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并逐渐趋近于红黏土自身的黏聚力。接触面粗糙度对剪应力-切向位移关系影响较大。接触面粗糙度对接触面上部土体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该极限影响范围对应于临界粗糙度。当接触面粗糙度小于临界值时,接触面粗糙度越大,其对接触面上部土体的影响范围越大。当接触面粗糙度超过临界值,该影响范围不再变化。法向应力较低时,红黏土主要表现出剪胀性。接触面粗糙度对红黏土剪胀(缩)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度 结构接触面 大型直剪试验 红黏土 变形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油与3种植物油二元混合体系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佳佳 马腾飞 +5 位作者 方庆敏 覃小燕 王坤友 杨兴元 黄训端 张部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53-57,63,共6页
油脂相容性是影响调和油脂品质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测定猪油(LO)、菜籽油(RO)、大豆油(SBO)和椰子油(CNO)的基本理化性质,利用碘值、固体脂肪含量等温曲线(SFC-T)及偏差曲线(ΔSFC-T)对LO与RO/SBO/CNO的二元混合体系的不饱和度... 油脂相容性是影响调和油脂品质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测定猪油(LO)、菜籽油(RO)、大豆油(SBO)和椰子油(CNO)的基本理化性质,利用碘值、固体脂肪含量等温曲线(SFC-T)及偏差曲线(ΔSFC-T)对LO与RO/SBO/CNO的二元混合体系的不饱和度及相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O/SBO可以提高其与LO混合油脂的不饱和度,且与两种植物油脂质量分数呈正相关性,CNO则相反;不同比例的LO与RO/SBO/CNO混合油脂在5、10℃出现轻微共晶现象,在15~50℃出现偏晶现象;3种植物油脂中RO/SBO与LO相容性较好,CNO较差;混合油脂比例分别为1∶9(RO∶LO)、1∶9/2∶8(SBO∶LO)及1∶9(CNO∶LO)时,ΔSFC值在-1.5%~2%范围内,油脂相容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油 植物油 相容性 不饱和度 等温曲线 偏差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