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Critical Blank-holder Forces in Cylindrical cup deep drawing 被引量:4
1
作者 Lin Zhongqin Sun Chengzhi Chen Guanlong Yu Haiya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01-107,共7页
Based on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theory and energy method, the critical blank-holder forces (BHF) of wrinkling and fracture in the cylindrical cup deep-drawing are analyzed. The verify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nd c... Based on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theory and energy method, the critical blank-holder forces (BHF) of wrinkling and fracture in the cylindrical cup deep-drawing are analyzed. The verify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theory analysis results. The prediction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 results. Thus, the validated presenttheoretical analysis model may be applied to determinate the suitable B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nk-holder force WRINKLE LIMIT fracture LIMIT sheet metal forming FORMABILITY wind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Variable Blank-Holder Forces on the Formability of Aluminum Alloy Sheets during Sheet Metal Forming 被引量:1
2
作者 Sun Chengzhi Chen Guanlong Lin Zhongqi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54-60,共7页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variable Blank-holder forces (VBHF) on the strain path during sheet metal forming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The formability of select aluminum alloy sh...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variable Blank-holder forces (VBHF) on the strain path during sheet metal forming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The formability of select aluminum alloy sheet was evaluated by theory prediction of forming limit curve based on the M-K metho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VBHF on the formability was presented. In order to verify the predictions of strain path, experiments are being carried out using a recently-built multi-points variable blank-holder forces hydraulic pr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large side BHF with small comer BHF during rectangular box deep drawing can improve the formability of the selected aluminum 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et metal FORMING VARIABLE blank-holder force strain path FORMING LIMIT cur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toring-force model of modified RAC columns with silica fume and hybrid fiber 被引量:3
3
作者 YANG Tao WANG She-liang LIU W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2674-2684,共11页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restoring-force model for modified concrete columns with recycled aggregates concrete(RAC), cyclic loading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five concretes with RAC columns and ordinary concrete frame ...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restoring-force model for modified concrete columns with recycled aggregates concrete(RAC), cyclic loading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five concretes with RAC columns and ordinary concrete frame columns under the combined influence with different admixtures and admixtures ratios(silica fume and hybrid fiber). The expressions for characteristic nodes of the skeleton curve were given by the analysis and numerical regression of the test results. In addition, the hysteretic rules of the restoring-force model and the expression for unloading stiffness were presented. Finally, we summed up the complet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hysteretic restoring force, whose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ould simulate and reflect the corresponding hysteretic behaviors,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can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FIED RAC COLUMNS skeleton curve unloading stiffness hysteretic rule restoring-forc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ol feed rate optimization for smoothening of cutting force in end milling
4
作者 Yuji NINOMIYA Hisataka TANAKA +2 位作者 Masahiko SATO Susumu OKAMURA Kazuma TERASHIMA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96-299,共4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体喷印压电厚膜的力感知探针
5
作者 王大志 王伦翔 +6 位作者 李泽飞 陈相吉 郑晓虎 刘梦哲 梁世文 孔令杰 唐彬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197,共7页
为了准确感知探针接触,降低探针损坏更换频率,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力感知探针。利用有限元软件优化设计压电厚膜感知层的结构尺寸,并基于电流体喷印工艺完成曲面共形压电厚膜的制备。搭建力感知探针标定系统,分析推导出灵敏... 为了准确感知探针接触,降低探针损坏更换频率,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力感知探针。利用有限元软件优化设计压电厚膜感知层的结构尺寸,并基于电流体喷印工艺完成曲面共形压电厚膜的制备。搭建力感知探针标定系统,分析推导出灵敏度公式,并计算不同接触速度下的接触力。测得在0.2 mm/s的接触速度下,力感知探针的灵敏度达到744.203 pC/N,非线性误差为4.26%。实验结果表明,该力感知探针具有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在防止探针接触变形、感知接触力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压电厚膜 力感知探针 电流体喷印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机械内力拓扑模型二元动力传递函数及应用研究
6
作者 郝慧荣 赵文超 +3 位作者 杨子明 王佳苇 任江鹏 刘占峰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3,119,共12页
伴随动力机械轻量化的发展,运动部件与机体的质量比增大,将引发明显的机体振动。为研究轻量化条件下的动力机械机体固有频率与内部质量比的关系,设计了模拟动力机械不同质量比的试验台架,在其静态和动态工况下进行振动测试,发现两者固... 伴随动力机械轻量化的发展,运动部件与机体的质量比增大,将引发明显的机体振动。为研究轻量化条件下的动力机械机体固有频率与内部质量比的关系,设计了模拟动力机械不同质量比的试验台架,在其静态和动态工况下进行振动测试,发现两者固有频率存在差异;建立起内力联接的动力隔振内力拓扑模型,解释固有频率差异的原因;推导关于质量比、频率比的二元动力传递函数并从侧视和俯视两个角度对三维曲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轻量化背景下,动力机械机体固有频率存在随着质量比增加而向大值漂移的现象,研究中的二元动力传递函数能够表达内力模型下动力机械固有频率的分布特性,可以为动力机械系统参数辨识及隔振器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力拓扑模型 动力传递函数 固有频率 峰值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自抗扰控制的车辆制动力优化分配策略
7
作者 李忠利 杨雯皓 +1 位作者 闫祥海 谭志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75,共7页
为改善汽车在弯道刹车情况下的操控安全性,本研究提出一个制动力优化控制策略。设计基于横摆角速度控制的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计算所需的额外横摆力矩,并利用最优化算法求解各车轮理想的制动力。... 为改善汽车在弯道刹车情况下的操控安全性,本研究提出一个制动力优化控制策略。设计基于横摆角速度控制的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计算所需的额外横摆力矩,并利用最优化算法求解各车轮理想的制动力。采用CarSim/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与制动力固定比例分配策略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紧急转弯制动工况下,相比于制动力固定比例分配,ADRC控制器制动力优化分配策略在车速90 km/h,制动强度z=0.7时,横摆角速度仍能有效跟随,避免车辆失稳;制动强度z=0.3时,横摆角速度最大偏差数值可减少0.04367 rad/s,质心侧偏角最大偏差可降低0.58246°,车身侧滑情况显著改善,整体操纵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动力学 自抗扰控制 制动力优化分配 弯道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B精轧螺纹钢筋抗浮锚杆承载性能现场试验研究
8
作者 白晓宇 苏悦 +4 位作者 秦明光 闫楠 孙淦 刘俊伟 米春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5-1139,共15页
为研究PSB精轧螺纹钢筋抗浮锚杆的承载性能,基于拉拔静载荷试验,明确PSB精轧螺纹钢筋抗浮锚杆荷载-位移曲线的变化规律,实时监测锚杆杆体应变,阐明PSB精轧螺纹钢筋抗浮锚杆的荷载传递机制。试验结果表明:PSB精轧螺纹钢筋抗浮锚杆的荷载... 为研究PSB精轧螺纹钢筋抗浮锚杆的承载性能,基于拉拔静载荷试验,明确PSB精轧螺纹钢筋抗浮锚杆荷载-位移曲线的变化规律,实时监测锚杆杆体应变,阐明PSB精轧螺纹钢筋抗浮锚杆的荷载传递机制。试验结果表明:PSB精轧螺纹钢筋抗浮锚杆的荷载-位移曲线呈线性关系,杆体位移无突变,表现出极好的弹性性能;PSB精轧螺纹钢筋抗浮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最高达1075.0kN,远高于普通热轧钢筋抗浮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杆体轴力随深度增大迅速减小,杆体剪应力随深度增大先快速增大后减小;随着荷载的增加,杆体轴力逐渐向深处传递,杆体剪应力峰值逐渐增大并向下移动;杆体轴力和剪应力的有效传递深度约为2L/3(L为抗浮锚杆的锚固长度);线性函数模型预测PSB精轧螺纹钢筋抗浮锚杆的Q-s曲线精度高、模型参数少,能够满足工程需求。研究成果可为风化岩地基PSB精轧螺纹钢抗浮锚杆的优化设计与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B精轧螺纹钢筋抗浮锚杆 Q-S曲线 轴力 剪应力 承载力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RT^(*)算法的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
9
作者 陈明强 周子杨 +2 位作者 张勇 解靖涛 刘俊杰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199,234,共9页
针对渐进最优快速随机树(RRT^(*))算法在求解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的问题时会出现搜索效率低下、随机性较强与航迹曲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RT^(*)算法的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方法。该算法将贪婪算法思想融入目标偏置策略,同时考虑目... 针对渐进最优快速随机树(RRT^(*))算法在求解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的问题时会出现搜索效率低下、随机性较强与航迹曲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RT^(*)算法的无人机三维航迹规划方法。该算法将贪婪算法思想融入目标偏置策略,同时考虑目标点的引导搜索与环境的影响,将算法搜索过程中的采样范围约束在指向目标点的一定角度方向内,并根据环境动态调整方向,减少采样点的无效搜索;对障碍物引入人工势场法中的斥力场,根据斥力势能大小相应地改变步长长度,进一步提高搜索效率;对航迹过于冗长曲折的问题,进行剪枝优化与B样条曲线平滑处理以提高航迹的平滑性。通过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在不同环境中均能以较快的搜索速度得到更优的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T^(*) 三维航迹规划 贪婪算法 斥力场 B样条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扭作用下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研究
10
作者 陈宇良 霍然 +1 位作者 韦翠梅 吉云鹏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7-758,共12页
为了研究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SSRC)柱在压扭荷载作用下的恢复力模型,对7根不同栓钉布置的SSRC柱和1根型钢混凝土柱进行压扭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基于试验结果优化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柱的骨架曲线模型,通过考虑轴压比、栓钉布置形式的变... 为了研究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SSRC)柱在压扭荷载作用下的恢复力模型,对7根不同栓钉布置的SSRC柱和1根型钢混凝土柱进行压扭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基于试验结果优化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柱的骨架曲线模型,通过考虑轴压比、栓钉布置形式的变化计算扭矩扭转角(T-θ)骨架曲线特征参数值,并通过卸载刚度退化影响建立压扭状态下SSRC柱的恢复力模型。结果表明:在压扭作用下,栓钉布置形式对试件破坏形态的影响不大,但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裂缝宽度逐渐增大;提出的T-θ骨架曲线模型和扭转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较吻合,能较好地预测压扭作用下SSRC柱的T-θ滞回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栓钉 滞回曲线 型钢混凝土柱 扭转恢复力模型 压扭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考虑变形效应的土-水特征曲线求解非饱和地基动力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静 金林廉 +2 位作者 吕志豪 张家康 边学成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7-406,共10页
为研究移动荷载作用下的非饱和地基动力响应,在传统V-G土-水特征曲线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变形效应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推导了新的非饱和土动力控制方程,从而完整描述非饱和土在受动力作用下的水-力耦合作用。进一步的... 为研究移动荷载作用下的非饱和地基动力响应,在传统V-G土-水特征曲线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变形效应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推导了新的非饱和土动力控制方程,从而完整描述非饱和土在受动力作用下的水-力耦合作用。进一步的,采用2.5维有限元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求解结果分别与单相弹性介质,双相饱和介质和三相非饱和介质的解析解进行对比,均验证了该求解方法的准确性;不同介质模型的计算耗时分析表明2.5维有限元法是目前求解多孔介质动力问题的一种优势算法。通过数值分析发现,采用传统的、未考虑变形效应的土-水特征曲线会低估非饱和地基的振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2.5维有限元法 动力响应 土-水特征曲线 水-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迫导向装置对低地板列车曲线通过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
12
作者 张岩岩 杨新文 +1 位作者 项恺文 左安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116,共7页
【目的】采用独立轮对的低地板轨道交通车辆缺乏曲线导向能力,轮轨磨损严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降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多连杆独立轮迫导向装置,并分析该装置对低地板列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方法】该迫导向装置采用“四角... 【目的】采用独立轮对的低地板轨道交通车辆缺乏曲线导向能力,轮轨磨损严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降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多连杆独立轮迫导向装置,并分析该装置对低地板列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方法】该迫导向装置采用“四角分导”的导向模式,即转向架的4个独立轮分别由4个导向机构导向。每个导向装置的一端与独立轮短轴固结,另一端与相邻动车车体铰接。当独立轮对在曲线上偏移量过大时,动车车体和拖车转向架之间产生转向偏角,导向装置的杆系转动,带动短轴末端的独立轮径向运动,实现独立轮的迫导向。以70%低地板轻轨车辆为例,在多体动力学软件UM中建立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计算模型,对列车安装迫导向装置前后的曲线通过性能进行仿真对比。【结果及结论】该装置使列车各曲线通过性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轮轨磨耗功降低最为明显。提出的迫导向装置能够充分改善独立车轮导向困难的问题,可有效控制轮轨磨损、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地板轨道车辆 独立轮 迫导向装置 曲线通过 导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状态对锂离子电池在机械滥用条件下力学响应和失效行为的影响
13
作者 朱烨君 娄本杰 +2 位作者 邓先攀 孟康培 陈晓平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4,共11页
为厘清放电状态对锂离子电池动态力学响应和失效模式的影响规律,系统地开展了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放电状态下的准静态压缩特性及其安全性的实验分析。通过预设电池至特定的放电电量,并在放电过程中、放电后静置1和24 h的时间节点上实施压... 为厘清放电状态对锂离子电池动态力学响应和失效模式的影响规律,系统地开展了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放电状态下的准静态压缩特性及其安全性的实验分析。通过预设电池至特定的放电电量,并在放电过程中、放电后静置1和24 h的时间节点上实施压缩测试,深入探究了电池的力-位移响应特性、最大承载力及安全性表现。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状态,放电状态下的电池展现出较低的力-位移曲线,表明其刚度在静置之后相比于放电过程中有所提升。此外,放电状态下的电池展现出显著高于静置后状态的最大承载力,且在放电过程中进行压缩测试更容易使电池发生爆炸,而静置后的电池则表现出显著提升的安全性。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进一步确认了放电状态下电池内部电极颗粒的破损程度更剧烈,观测到的现象被归因于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扩散诱导应力,该应力在电池内部累积,加剧了电池在机械压缩下的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状态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 压缩测试 力-位移曲线 扩散诱导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曲形直立潜堤消浪与受力的数值模拟分析
14
作者 张慧琳 栗菁 +1 位作者 许国辉 李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9-77,共9页
为解决软土地基海岸布设重力式或桩式潜堤时存在的消浪性和稳定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兼顾消浪性、稳定性和经济性(节约材料)的蛇曲形潜堤结构。通过Flow 3D软件建立数值波浪水槽,研究了波浪与蛇曲形潜堤的相互作用,并分析其消浪特性及... 为解决软土地基海岸布设重力式或桩式潜堤时存在的消浪性和稳定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兼顾消浪性、稳定性和经济性(节约材料)的蛇曲形潜堤结构。通过Flow 3D软件建立数值波浪水槽,研究了波浪与蛇曲形潜堤的相互作用,并分析其消浪特性及结构性能。模拟结果表明,蛇曲结构尺寸对潜堤消浪特性有影响,堤顶宽度在作用波浪的半波长以下时会出现如下情况:随宽度增加,蛇曲形潜堤的透射系数先增后减,但堤顶宽度增加对能量耗散的提升作用有限;随着弯曲程度的增加,蛇曲形潜堤透射系数先减后增,过度弯曲可能会形成冲刷坑并出现波压集中现象,降低结构稳定性。此外,蛇曲形潜堤承受的水平波浪力明显小于矩形潜堤,尤其是堤顶宽度较大时,其受力性能更佳。但从经济性角度,适当缩减堤顶宽度并优化弯曲程度,可兼顾能量耗散的提高与结构受力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曲形潜堤 Flow 3D软件 数值模拟 消浪 波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曲面零件的高速铣削参数优化研究
15
作者 文亦骁 徐全 +2 位作者 曾文明 郑宇 刘双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117,共5页
为探究复杂曲面零件的高速铣削参数对加工效率、刀具磨损和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使用CUTPRO软件构建仿真模型,结合高速铣削试验,优化铣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系数,并对铣削合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对材料去除率... 为探究复杂曲面零件的高速铣削参数对加工效率、刀具磨损和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使用CUTPRO软件构建仿真模型,结合高速铣削试验,优化铣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系数,并对铣削合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质量进行考量,形成针对粗加工和精加工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结果表明:铣削速度变化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为突出,每齿进给量和铣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较小且接近;进行复杂曲面零件的高速铣削粗加工时,优选参数为v_(c)=60 m/min,f=0.03 mm/z,a_(p)=1.5 mm,精加工时优选参数为v_(c)=40 m/min,f=0.02 mm/z,a_(p)=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铣削 复杂曲面零件 参数优化 铣削合力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编组重载列车荷载作用下小半径曲线桥梁结构适应性分析
16
作者 张晓磊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8,共4页
为研究超大编组重载列车荷载对小半径曲线桥梁结构性能的影响,以朔黄铁路(朔州—黄骅)一座400 m小半径曲线桥梁为依托,建立梁-墩三维有限元模型,以10节编组重载列车通过桥梁时的轮轨力作为输入条件,分析梁-墩在三种典型受力工况下的动... 为研究超大编组重载列车荷载对小半径曲线桥梁结构性能的影响,以朔黄铁路(朔州—黄骅)一座400 m小半径曲线桥梁为依托,建立梁-墩三维有限元模型,以10节编组重载列车通过桥梁时的轮轨力作为输入条件,分析梁-墩在三种典型受力工况下的动力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C_(80)型重载列车编组极限压钩力作用、桥梁结构承受速度为75 km/h的列车水平制动力两个工况时,桥梁各项响应指标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KM_(98)型重载列车编组以初速度75 km/h在桥上制动时,在降速过程中理论上存在列车速度与共振车速接近的情况,应对桥梁横向响应予以关注,避免列车在共振车速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小半径曲线 桥梁结构 动力性能 制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网摩擦力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17
作者 杨泽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6-172,共7页
为保障电气化铁路中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的有效接触,进而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提出在载流条件下对弓网摩擦接触特性开展系统性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首先,基于滑动电接触试验平台,开展不同工况下(涵盖压力波动幅度、压力波动频率、接... 为保障电气化铁路中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的有效接触,进而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提出在载流条件下对弓网摩擦接触特性开展系统性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首先,基于滑动电接触试验平台,开展不同工况下(涵盖压力波动幅度、压力波动频率、接触电流和滑动速度)弓网滑动电接触摩擦力试验;然后,结合试验数据,筛选出能够分别表征压力波动幅度、接触电流和滑动速度影响的单因素数学模型,模型构建方法采用曲线估计,具备较高的拟合精度;最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一个综合考虑压力波动载荷与接触电流共同作用的弓网摩擦力预测模型,并通过对比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与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弓网间滑动摩擦力随接触电流的增大呈递减趋势;而压力波动幅度和滑行速度的提高,会造成摩擦力增大;相比之下,压力波动频率对弓网摩擦力的影响较为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波动 接触电流 曲线估计 多元回归 弓网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加筋固化轻质土力学特性及其本构模型研究
18
作者 杨少坤 杨爱武 +1 位作者 任鹏 任毅青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51-2167,共17页
纤维与土体界面间的相互作用是制约纤维加筋效果的关键因素,了解筋/土接触面间力的产生和传递过程对于合理高效利用纤维加固土体的工程性质具备重要现实意义。首先,借助提出的单/多根纤维拉拔试验方法及装置,定量化分析纤维与固化轻质... 纤维与土体界面间的相互作用是制约纤维加筋效果的关键因素,了解筋/土接触面间力的产生和传递过程对于合理高效利用纤维加固土体的工程性质具备重要现实意义。首先,借助提出的单/多根纤维拉拔试验方法及装置,定量化分析纤维与固化轻质土基体界面间相互作用的力学行为;其次,通过一系列三轴剪切试验,揭示不同纤维掺入比与长度对纤维加筋固化轻质土应力-应变关系及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最后,以结构性剑桥模型为理论框架,进而提出一个能够准确表征纤维增强固化轻质土基体效果的本构模型,讨论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埋置长度和铺设角度下的单纤维拉应力-位移曲线均表现出典型的单峰特征,28 d、60 d龄期下大量试样发生纤维断裂破坏,而多纤维数量下的筋/土界面拉应力-位移曲线则呈多峰衰减特征。纤维的掺入使得应力-应变曲线形态由弱软化型向硬化型转变,其中,纤维加筋固化轻质土抗剪强度包线为“上翘型”折线,存在明显的转折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能够描述固化轻质土和纤维加筋效应影响的几何参数到结构性剑桥模型(SCC)中,进一步构建了能够反映纤维加筋固化轻质土硬化和软化行为的修正SCC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加筋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加筋固化轻质土(BF-SLS) 界面作用力 全曲线方程 剪切力学特性 修正SC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半径曲线桥墩柱横向偏位及纠偏处治方案研究
19
作者 孙伟 李欢 +2 位作者 熊宗奇 项顺 徐一超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2,共7页
针对小半径曲线桥的墩柱横向偏位问题,以某高速公路一座小半径曲线匝道桥为背景,基于现场检测结果及结合类似工程对桥墩产生横向偏位的机理进行研究,从重力二阶效应及墩柱底部应力状态两方面对偏位墩柱受力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整梁推单... 针对小半径曲线桥的墩柱横向偏位问题,以某高速公路一座小半径曲线匝道桥为背景,基于现场检测结果及结合类似工程对桥墩产生横向偏位的机理进行研究,从重力二阶效应及墩柱底部应力状态两方面对偏位墩柱受力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整梁推单墩”的纠偏处治方案,并对顶推过程中主梁关键部位受力和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伸缩缝堵塞失效,约束主梁正常伸缩,是引发墩柱横向偏位的重要诱因;在现状墩柱横向偏位状态下,墩柱底部拉应力已超过或接近其混凝土抗拉强度,柱底混凝土已处于开裂或接近开裂状态,对墩柱结构耐久性不利,由恒载引发的重力二阶效应产生的墩底附加弯矩相对总弯矩占比为2%~5%,整体处于可控状态,但因其具有非线性增长的特点,应受到重视;采用“整梁推单墩”进行墩柱横向偏位纠偏处治,顶推反力对主梁产生的应力及变形均较小,对结构不会产生明显影响。经现场实施,该桥墩柱及主梁顺利复位,桥梁运营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半径曲线桥 匝道桥 墩柱 横向偏位 纠偏处治 整梁推单墩 顶推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半径曲线上P75钢轨打磨廓形设计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永乾 任尊松 +2 位作者 侯银庆 吴潇 王军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2-1119,共8页
以国内某重载铁路R400 m曲线P75钢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轮轨接触模型和轮径差曲线描述模型,选取代表性车轮踏面和钢轨廓形,采用轮径差曲线逆向求解法优化了轮轨接触区域钢轨廓形,并依据打磨量最小化原则设计得到了曲线钢轨打磨廓形。建... 以国内某重载铁路R400 m曲线P75钢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轮轨接触模型和轮径差曲线描述模型,选取代表性车轮踏面和钢轨廓形,采用轮径差曲线逆向求解法优化了轮轨接触区域钢轨廓形,并依据打磨量最小化原则设计得到了曲线钢轨打磨廓形。建立了实测参数下的车辆-轨道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实测廓形和设计廓形匹配下的动力学指标。按钢轨廓形设计要求,在该R400 m曲线上实施了钢轨打磨试验和轮轨动力学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轮径差曲线趋于平滑,车辆曲线通过能力得到提高,抗脱轨能力得到保持;轮轨关系得到显著改善、轮轨接触点交叉跳跃和集中问题得到缓解;轮轨横向力减小20%以上,脱轨系数减小16%以上,钢轨法向接触应力减小32%以上,轮轨蠕滑力减小26%以上;实施打磨后,轮轨横向力减小34%以上,脱轨系数减小35%以上,钢轨振动加速度减小35%以上;打磨后3个月轨面疲劳伤损未见明显发展,钢轨使用寿命由前一换轨周期的8个月延长至13.5个月。仿真分析和打磨试验验证了钢轨廓形设计方法在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径差曲线 钢轨廓形设计 钢轨打磨 轮轨力 钢轨振动加速度 钢轨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