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价值内涵、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7
1
作者 付国华 张浩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8,共5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技术精神、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当前,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教学资源不足与更新滞后、教师思政素养不高、学生参与...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技术精神、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当前,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教学资源不足与更新滞后、教师思政素养不高、学生参与度较低、缺乏创新性和特色、机制不健全等困境。未来,职业院校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课程设计、激活内生动力、提升教师素养、健全评价机制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五链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俊玲 贾蕃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4,共12页
当前围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内涵、实施框架、评价体系等有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的一致性评价研究还较为少见。“五链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尝试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设计链、内容链、模式链... 当前围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理念内涵、实施框架、评价体系等有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的一致性评价研究还较为少见。“五链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尝试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设计链、内容链、模式链、管理链及评价链五个方面去构建教学体系。基于该体系,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从教师和学生双重视角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教师和学生对该教学体系评价较高,但在教学设计、隐性融入、教学评价等方面值得进一步完善;研究还从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研究能力、挖掘能力和评价能力方面提出建议,为全面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链融合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的契机、隐忧及进路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俊芳 白玲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14,共9页
在人机共存的数智化时代,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既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数智技术以数据驱动、算法主导、模型建构以及算力保障为技术基底,深刻重塑... 在人机共存的数智化时代,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既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数智技术以数据驱动、算法主导、模型建构以及算力保障为技术基底,深刻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从赋能维度看,数智技术驱动思政教育资源供给配置精准化、教育叙事样态感性具象化以及教育评价反馈体系智能化,极大提升了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的精度、温度和效度。然而,“技术政治互嵌”“技术资本合谋”“技术主义裹挟”以及“技术鸿沟扩大”等风险隐忧相伴而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引领力、思想文化价值引领力、人文关怀感召引领力以及铸魂育人目标引领力构成严重威胁。基于此,高校应当通过夯实政治根基、规制资本逻辑、袪魅技术应用以及弥合技术鸿沟等措施以道御术,使数智技术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引领力的“有效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高校思政引领力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基于Nvivo的分析
4
作者 朱海岳 郑俊朋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73,共7页
课程思政数字化转型是摆脱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现实困境、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的必然选择。当前,高职院校面临专业教师数字素养与思政能力不足、跨部门协同机制不健全、评价激励制度虚化等核心矛盾。为此,引入Nvivo12质性分析工具,对政策... 课程思政数字化转型是摆脱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现实困境、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的必然选择。当前,高职院校面临专业教师数字素养与思政能力不足、跨部门协同机制不健全、评价激励制度虚化等核心矛盾。为此,引入Nvivo12质性分析工具,对政策文本、教师访谈、教学案例进行三级编码,提炼出“主体能力断层”“机制协同壁垒”“制度供给不足”三重困境,提出了“能力提升—协同优化—制度完善—技术赋能”四位一体实践路径。通过建立AI辅助备课系统和实施“双师”培训机制,有效应对能力断层问题,搭建课程思政数据平台打破部门数据孤岛,设计动态预警与职称晋升挂钩制度激活内生动力,开发虚拟仿真教学与“专业—思政”资源映射库实现技术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动物病理”课程为例
5
作者 董亚青 王永娟 孟婷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74-79,共6页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为探索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以“动物病理”课程为例,进行“四环双线三段”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从思政承载点构建、思政素材挖掘、思政融入方式创... 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为探索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以“动物病理”课程为例,进行“四环双线三段”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从思政承载点构建、思政素材挖掘、思政融入方式创新、思政价值塑造“四个环节”探索育人元素的融入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设计,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前渗透、课中内化、课后升华“三个阶段”对教学模式进行实施,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动物病理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
6
作者 肖万里 杨文霞 +3 位作者 王欣英 张敬敏 徐友信 曹文超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139-142,共4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团队、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持续改进措施,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涉农专业土壤肥料学及其他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一流课程 课程思政 土壤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策略研究
7
作者 薛冬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趋势研判,并分析其现实困囿:教师思政素... 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趋势研判,并分析其现实困囿:教师思政素养有待提升,课程思政执行动力受阻;教学过程现实观照缺失,课堂教学亲和力不足;协同育人联结不够,体系建设联动合力有限;教学评价互动机制欠缺,课程思政整体效能弱化。据此,提出基于调查研究的教学准备、基于靶向定位的教学探索、基于提质升效的教学反思是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策略 体育院校 课程思政 体育教学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8
作者 赵越 李峰 +1 位作者 苏莉 金满文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6-49,共4页
立足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际,分析构建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意义,指出实践育人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课堂实践活动、主题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大课堂、网络育人平台“五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使理论教... 立足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际,分析构建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意义,指出实践育人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课堂实践活动、主题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大课堂、网络育人平台“五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使理论教学和实践锻炼相结合、课上实践和课下实践相配合,满足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期待,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 思政课 “五位一体” 实践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例
9
作者 郭晶 高明 宋月鹏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152-155,共4页
针对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当前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不适应的情况,学生在思想方面所具有的品德和素养、专业本领及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师资水平与社会对机电人才的新需求不匹配,教学质量的反馈机制薄弱,无法持续改进等... 针对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当前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不适应的情况,学生在思想方面所具有的品德和素养、专业本领及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师资水平与社会对机电人才的新需求不匹配,教学质量的反馈机制薄弱,无法持续改进等问题,在山东农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构建“一三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一贯穿、三融合、四路径”的培养模式。将思政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一贯穿),借助省一流专业及国家和省级各类平台,将理论与实践,现实与虚拟,线上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三融合”),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实践,提升师资水平,加强质量反馈”为路径持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思想素质高、创新能力突出、工农深度融合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全面乡村振兴对农业院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为农业类院校相关专业提供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机械电子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思政教育 创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育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樊三明 董翠香 +2 位作者 李梦欣 宋雨婷 季浏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0,共8页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探究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育的价值、困境,并提出策略。价值:增强思政认知能力,夯实知识活化能力,优化思政设计能力,提升思政实施能力,发展反思研究能力。困境:深度熏陶不足,多元思维缺乏,师生...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探究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育的价值、困境,并提出策略。价值:增强思政认知能力,夯实知识活化能力,优化思政设计能力,提升思政实施能力,发展反思研究能力。困境:深度熏陶不足,多元思维缺乏,师生对话不畅,言行表达生硬,自主驱动薄弱。策略:系统推进,实现深度熏陶;深挖价值,强化多元思维;创新方法,注重师生对话;转变形象,升级言行表达;协同组织,促进自主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课程思政 高校体育教师 教学能力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11
作者 张斌 张蓉瑞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7期277-279,282,共4页
脱贫攻坚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具有丰富育人元素的宝贵资源,对于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阐述了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 脱贫攻坚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具有丰富育人元素的宝贵资源,对于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阐述了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介绍了脱贫攻坚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赋能价值,并指出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前挑战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 价值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水产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12
作者 吴亮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5期668-673,共6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水产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及存在问题,并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举措,即构建课程四维教学目标、深挖思政元素、运用多...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水产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及存在问题,并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举措,即构建课程四维教学目标、深挖思政元素、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厚植学生“三农”情怀和乡村振兴使命感,培养出一批知渔、爱渔、兴渔的新时代水产人,为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水产市场营销 课程思政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学理诠释与策略构思 被引量:3
13
作者 樊三明 吕慧敏 +2 位作者 朱美珍 毛薇 董翠香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加快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举措。通过逻辑推理和政策分析,辨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生成逻辑与内涵要义,明确其实施的思维方式及策略意义重大。研究认为,大中...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是加快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举措。通过逻辑推理和政策分析,辨识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生成逻辑与内涵要义,明确其实施的思维方式及策略意义重大。研究认为,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蕴含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为核心理念、以价值塑造为行动导向、以学段统筹为基本要求。为夯实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学理基础,达到提质增效,提出以系统性思维健全教学体系、以开放性思维提升师资队伍、以协同性思维优化教育资源、以规范性思维升级管理体系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课程思政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 一体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的困境与突围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良 周艺 陈洪琪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28,共7页
强教必先强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课程思政理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实践,已经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同,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呈现出体系化、丰富化、多样化的利好局面,但参与课程思政的教师群体仍然面临着协同育人意识不强、... 强教必先强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课程思政理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实践,已经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同,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呈现出体系化、丰富化、多样化的利好局面,但参与课程思政的教师群体仍然面临着协同育人意识不强、思政素材挖掘和整合的能力不足、思政资源与课程的黏度不够、数字技术赋能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局限等现实困境。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应持续加强课程思政理念的宣传,做好课程建设与大思政教育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常态化学习培训机制,构建课程思政和思政教育共同体,开展多样态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课程思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内卷焦虑”心态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方曦 马汉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38,共18页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日益凸显的“内卷焦虑”心态持续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通过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内卷焦虑”心态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提高其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对高校教育的认可度、对国家...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日益凸显的“内卷焦虑”心态持续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通过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内卷焦虑”心态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提高其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对高校教育的认可度、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度能显著降低其“内卷焦虑”程度。进一步研究表明,对高校教育的认可度与心理压力对于其“内卷焦虑”具有正向的交互效应。基于此,本研究认为,从个体层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专业学习层面提高教学质量和认同度,从学校层面加强思政教育和公共参与,对心理压力较大的学生群体给予特别的关注,并注重国情教育和思想引领,是纾解大学生群体“内卷焦虑”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卷”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三维逻辑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畅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数智化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为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引。从价值逻辑上看,数智技术有利于厘清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主体需求,丰富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形式,塑造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全新样态。从问题逻辑来看,... 数智化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为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指引。从价值逻辑上看,数智技术有利于厘清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主体需求,丰富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形式,塑造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全新样态。从问题逻辑来看,在数智赋能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容易引发新旧思维的冲突、削弱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导致教育方法的功能弱化、引致虚实交融的边界模糊。据此,要在实践逻辑上提升教育主体的数智思政思维,优化教育内容的数字化呈现,重视教育方法的数智化转型和推进虚实融合的数智教育工作,以推动数智赋能与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共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职业院校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路径的契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慧杰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49,共5页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群体性、时代性特征都表明了其具有全面的育人价值和强大的育人功能。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路径方面高...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群体性、时代性特征都表明了其具有全面的育人价值和强大的育人功能。沂蒙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路径方面高度契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充分融入并利用沂蒙精神,能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精神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教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春旭 赵国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教育家精神蕴含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等丰富内涵,有时代性、引领性和创新性等特质,能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家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逻辑的内在关... 教育家精神蕴含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等丰富内涵,有时代性、引领性和创新性等特质,能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家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逻辑的内在关联,表现为在目标上培养时代新人、在内容上传递主流价值与人文精神、在主体上师生协同共进。在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上,首先,要推进课程融合,打造特色思政课堂;其次,要加强师资培育,锻造“大先生”队伍;最后,要建好校园文化,营造浓厚育人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育人价值 内在逻辑关联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佳祺 徐成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0,共4页
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精神资源,具有鲜明的先进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红色文化对于强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精神资源,具有鲜明的先进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红色文化对于强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精选教育内容,推进红色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丰富教育形式,助力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打造优质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开展教育评价,保障融入的实效性等多个维度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 教育内容 教育形式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创新问题及消解路径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富学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9,共10页
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是“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重点观测的教学创新点。体育类参赛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问题是目前体育类课程教学创新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特征阐释及教学理解,分析体育类参赛课程的课... 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是“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重点观测的教学创新点。体育类参赛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问题是目前体育类课程教学创新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特征阐释及教学理解,分析体育类参赛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问题并探索对应的消解路径。认为:体育类课程在聚焦立德树人、围绕教学问题、立足学科育人、把握思政内涵、注重成果推广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特征,但仍需通过持续改进教学理念、不断规范教学设计、精确定位教学要点和系统升级教学方法,精准凝练和解析体育课程思政在创新目标、创新点、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评价等方面存在的系列问题;通过定位好课程思政创新目标、设置符合教学实际的课程思政创新点、发挥课程思政创新方法的特色和优势、呼应现实的教学需要、突出创新成果应用,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创新问题的消解提供路径和方法,助力形成规范化的体育课程思政创新通路,普及推广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经验,进而提升体育课程思政的整体建设质量,打造出标志性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课程思政 体育课程思政 教学创新 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