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织构对齿轮等温弹流润滑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袁常生 沈瑞 +2 位作者 戴庆文 黄巍 王晓雷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3-1046,共14页
表面织构作为1种可以显著提高表面摩擦学性能的技术,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为利用表面织构提升航空齿轮副服役性能,本研究中采用三维等温线接触弹流润滑模型,分析了齿轮副表面在齿顶、分度圆和齿根3个典型啮合位置不同几何参... 表面织构作为1种可以显著提高表面摩擦学性能的技术,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为利用表面织构提升航空齿轮副服役性能,本研究中采用三维等温线接触弹流润滑模型,分析了齿轮副表面在齿顶、分度圆和齿根3个典型啮合位置不同几何参数下圆凹坑织构的弹流润滑性能,预测了在各啮合点的最优圆凹坑几何参数,并分析了织构形状对润滑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特定参数下表面织构可增加齿面的局部膜厚,提高齿面润滑性能.圆形织构在3个典型啮合位置的最优深径比为0.06,而最优的面积率则在齿根处和分度圆处较小,分别为5%和12%.而在不同织构形状的分析上,圆形织构就最优的润滑性能上表现最佳,矩形织构次之,而椭圆织构较差,其原因可归结于织构收敛楔的大小和形状导致的附加流体动压效应对齿轮弹性变形的影响,这会改变接触面的油膜厚度,圆形和矩形织构具有较宽的收敛楔,使得接触面的平均油膜厚度要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 线接触 表面织构 弹流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镁合金轮毂等温成形过渡区折叠缺陷的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富猛 郭俊卿 +1 位作者 陈拂晓 相楠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9,共9页
目的 大尺寸镁合金汽车轮毂塑性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折叠等缺陷,为获得合格的轮毂锻件,对镁合金轮毂等温成形工艺参数与折叠缺陷长度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基于轮毂复杂的几何结构,设计了三步成形工艺方案,通过成形试验测试判断出折... 目的 大尺寸镁合金汽车轮毂塑性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折叠等缺陷,为获得合格的轮毂锻件,对镁合金轮毂等温成形工艺参数与折叠缺陷长度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基于轮毂复杂的几何结构,设计了三步成形工艺方案,通过成形试验测试判断出折叠缺陷产生位置,选取影响轮毂折叠缺陷的压下量h、挤压温度t、挤压速度v与摩擦因数μ作为设计变量,构建了轮毂最大折叠长度Llap的目标函数关系式。结合响应面法的线性模型和Design Expert软件,对设计变量进行了参量约束条件下的多目标优化,制备出合格的镁合金轮毂锻件。结果 基于成形试验得到折叠缺陷产生位置为轮辐和轮缘结合处;基于响应面法和有限元分析,可知压下量对折叠缺陷长度Llap影响最大;根据拟合结果得到的回归线性模型,其折叠缺陷回归系数为0.965 4,可靠性较高。结论 建立了镁合金轮毂锻件成形过程中工艺参数对折叠缺陷长度的线性回归模型,获得了关于折叠长度的最小值,为消除轮毂锻件中的折叠缺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轮毂 等温成形 折叠缺陷 折叠指数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E1与SAE2蛋白相互作用肽抑制剂的多种体外筛选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3
作者 胡晨阳 陆绍永 杨秀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7-575,共9页
目的·构建用于发现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的活化酶亚基1(SUMO-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1,SAE1)与亚基2(SUMO-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2,SAE2)相互作用的肽抑制剂的多种体外筛选体系,并对不... 目的·构建用于发现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的活化酶亚基1(SUMO-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1,SAE1)与亚基2(SUMO-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2,SAE2)相互作用的肽抑制剂的多种体外筛选体系,并对不同筛选体系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评价。方法·将编码SAE1和SAE2的目的基因分别插入pET-28a载体以构造原核蛋白表达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并纯化人源SAE1和SAE2蛋白;利用纯化的蛋白先后构建等温滴定量热检测(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实验、荧光偏振(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FP)实验、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实验和基于SAE酶活的荧光实验等多种筛选体系。尝试利用不同的筛选体系检测候选多肽的抑制活性,基于检测结果,从灵敏度、稳定性、检测通量和检测成本等维度评价各筛选体系的优缺点与适用性。结果·经ITC测得SAE1和SAE2蛋白在体外相互作用的解离常数(K_(d))为0.96μmol/L,并将活性最好的多肽PEPT7改造为FP实验的示踪剂(tracer),但同SAE2的亲和力无法满足FP的要求;SPR测得SAE1和SAE2相互作用的K_(d)值为1.13μmol/L,与ITC数据接近;基于SAE酶活的荧光实验筛选得到抑制活性最强的多肽HP1B[半数抑制浓度(half-maximalinh 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达15.72μmol/L],SPR进一步确定其同SAE1的亲和力为34.4μmol/L。结论·尝试构建并比较了多种常见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抑制剂的筛选体系。其中,ITC的检测通量低,且难以准确评估结合热不显著的低亲和力多肽;FP体系的可行性高度依赖于示踪剂同靶点蛋白之间的强亲和力,同样无法用于低亲和力多肽的筛选与优化;SPR检测的灵敏度高,但检测成本较高;酶活实验兼具高灵敏度、稳健性、高通量和可接受的检测成本,是最适宜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活化酶亚基1 SUMO活化酶亚基2 多肽抑制剂 药物筛选 等温滴定量热检测实验 荧光偏振实验 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 基于酶活的荧光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煤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7
4
作者 张天军 许鸿杰 +1 位作者 李树刚 任树鑫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2-805,共4页
为了研究温度对煤体吸附甲烷性能的影响,采用WY-98B型吸附常数测定仪,选取了含气量较高矿井的3种煤样,进行了不同温度下吸附甲烷的等温线测试,并据此拟合出了温度与Langmuir吸附常数a的曲线方程.利用计算煤表面能的方法,推导出了温度与L... 为了研究温度对煤体吸附甲烷性能的影响,采用WY-98B型吸附常数测定仪,选取了含气量较高矿井的3种煤样,进行了不同温度下吸附甲烷的等温线测试,并据此拟合出了温度与Langmuir吸附常数a的曲线方程.利用计算煤表面能的方法,推导出了温度与Langmuir吸附常数b的关系.实验及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煤体吸附甲烷量变小,压力越大这种变化趋势越大;Langmuir常数a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吸附量越大的煤样,其吸附常数a随温度变化的剧烈程度越大;Langmuir常数b与温度的关系依赖于吸附温度T、吸附平衡时的压强pt以及煤自身物理性能所决定的常数k;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对吸附常数的影响可以用具体的函数关系式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性能 温度 吸附等温线 Langmuir吸附常数 表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表面结构及其对糠醛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允超 王贤华 +3 位作者 杨海平 谭增强 李攀 陈汉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7-263,共7页
为了去除生物油中的糠醛,该研究利用竹子为前躯体热解制得竹炭,选取糠醛为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在深入分析测试竹炭表面特性的基础上,研究竹炭对糠醛的静态吸附特性,并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 为了去除生物油中的糠醛,该研究利用竹子为前躯体热解制得竹炭,选取糠醛为生物油模型化合物,在深入分析测试竹炭表面特性的基础上,研究竹炭对糠醛的静态吸附特性,并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以微孔为主的竹炭表面含有多种含氧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等,同时还含有芳香族、脂肪族结构,这些表面官能团主要呈碱性;竹炭对糠醛具有较好的吸附脱除效果,25℃下,在糠醛浓度为10g/L,竹炭添加量为200g/L时,脱除率可达95%以上;其对糠醛的吸附主要依靠色散力作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能更好地描述竹炭对糠醛的吸附特性。该研究有助于探索廉价的生物油除杂以适应糖发酵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糠醛 竹炭 表面结构 等温吸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表层沉积物对Hg^(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何江 郑乐平 +2 位作者 李朝生 王新伟 曾世文 《农业环境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4-106,133,共4页
通过大量的实验工作,较为全面地探讨了黄河表层沉积物对重金属Hg2+的吸附、解吸特性,提出了黄河表层沉积物对Hg2+的吸附等温线。另外,还探讨了pH、泥沙浓度、温度、矿化度对Hg2+吸附等温线的影响。
关键词 HG^2+ 吸附等温线 黄河 表层沉积物 汞离子 水体污染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法的直流电缆用低密度聚乙烯和交联聚乙烯陷阱电荷分布特性 被引量:25
7
作者 欧阳本红 赵健康 +3 位作者 周福升 李建英 闵道敏 刘孟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89-2696,共8页
空间电荷积聚是影响直流电缆安全运行的重要原因,定量表征直流电缆用聚乙烯材料内陷阱电荷的分布特性并分析其内部陷阱产生的根源,对抑制空间电荷积聚、加强直流电缆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直流电晕充电法对低密度聚乙烯(l... 空间电荷积聚是影响直流电缆安全运行的重要原因,定量表征直流电缆用聚乙烯材料内陷阱电荷的分布特性并分析其内部陷阱产生的根源,对抑制空间电荷积聚、加强直流电缆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采用直流电晕充电法对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和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薄膜试样进行了充电,以模拟直流加压时电荷的注入过程。通过考虑材料内入陷电荷的出陷规律,建立了1个等温表面电位衰减(isothermal surface potential decay,ISPD)模型。通过分析LDPE和XLPE薄膜试样的ISPD数据,获得了其内部陷阱电荷的分布特性,并进一步分析了LDPE与XLPE形态学特性和添加剂对陷阱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LDPE和XLPE中分别存在2个陷阱中心,即浅陷阱中心和深陷阱中心;LDPE中与XLPE中空穴深陷阱电荷密度都高于空穴浅陷阱电荷,即2者空穴陷阱电荷主要以深陷阱为主;XLPE中空穴浅陷阱电荷与空穴深陷阱电荷之间的数量差距减少,XLPE中空穴浅陷阱高于LDPE中空穴浅陷阱。交联副产物对XLPE内部陷阱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且添加剂形成的空穴类型陷阱的深度并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交联聚乙烯 直流电缆 陷阱电荷 等温表面电位衰减 ISPD 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SiO_2气凝胶对苯、甲苯水溶液的吸附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朝宇 张潇 +3 位作者 吕佳佳 赵磊 彭啸 吴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72-979,共8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与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经表面改性、常压干燥制备不同GO含量的氧化石墨烯/二氧化硅气凝胶(GOS),再由高温还原得到石墨烯/二氧化硅气凝胶(GS).通过堆密度、比表面积等测试,将最佳配比的GS与活性炭(...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与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经表面改性、常压干燥制备不同GO含量的氧化石墨烯/二氧化硅气凝胶(GOS),再由高温还原得到石墨烯/二氧化硅气凝胶(GS).通过堆密度、比表面积等测试,将最佳配比的GS与活性炭(AC)、SiO_2气凝胶作对比,研究其对苯和甲苯溶液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GS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掺杂3%GO的复合气凝胶性能有显著提升.松散堆密度为160kg/m^3,比表面积、孔径分别为1039m^2/g、16.56nm,对苯、甲苯水溶液的最大饱和吸附量分别达到180mg/g,210mg/g,约为活性炭吸附量的2.5倍.且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表面改性 气凝胶 Langmuir等温吸附 苯、甲苯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K法研究ACFs的微结构 被引量:14
9
作者 陆安慧 郑经堂 +1 位作者 王茂章 樊彦贞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3-27,共5页
ACFs的吸附性能主要取决于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 ,在不同相对压力下的吸附行为对应不同的孔隙结构。在一定范围内微孔是决定吸附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以 N2 吸附等温线为依据 ,采用 H- K法考察了不同比表面积 ACFs在微观结构以及吸附性能... ACFs的吸附性能主要取决于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 ,在不同相对压力下的吸附行为对应不同的孔隙结构。在一定范围内微孔是决定吸附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以 N2 吸附等温线为依据 ,采用 H- K法考察了不同比表面积 ACFs在微观结构以及吸附性能上的差异。采用 BET法计算比表面积 ,Hovath- Kawazoe方程表征微结构。研究表明 ACFs含有大量的小于 0 .7nm的极微孔 ,这些极微孔对吸附等温线的贡献较大 ,并且在吸附过程中赋予ACFs分子筛特性。同时发现随着 ACFs比表面积的增加极微孔的分布相应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 极微孔 H-K法 吸附纤维 活性炭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法表征LDPE与HDPE内陷阱的分布特性 被引量:30
10
作者 刘孟佳 周福升 +5 位作者 陈铮铮 李建英 闵道敏 李盛涛 李茜 夏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5-291,共7页
空间电荷积聚对直流电缆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有重要影响,研究聚乙烯材料内陷阱电荷的分布特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内部陷阱分布特性,对抑制聚合物材料中空间电荷积聚、提高直流电缆运行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考虑聚合物材料内电荷的脱... 空间电荷积聚对直流电缆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有重要影响,研究聚乙烯材料内陷阱电荷的分布特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内部陷阱分布特性,对抑制聚合物材料中空间电荷积聚、提高直流电缆运行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考虑聚合物材料内电荷的脱陷规律,提出了一个计算聚合物内陷阱分布的等温表面电位衰减(isothermal surface potential decay,ISPD)模型。通过测量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试样分别在正、负电晕放电充电条件下的表面电位衰减特性,获得其相应的陷阱分布规律,并根据2种试样不同的形态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DPE与HDPE内陷阱主要以深陷阱为主,陷阱密度近似为1021 m^(-3),与其它文献报道的相一致;HDPE内电子深陷阱多于LDPE内电子深陷阱,电子浅陷阱少于LDPE内电子浅陷阱;LDPE内电子深陷阱多于空穴深陷阱,电子浅陷阱少于空穴浅陷阱。分析认为:LDPE与HDPE独特的聚集态结构,以及电子和空穴电导的差异对陷阱电荷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空间电荷 等温表面电位衰减 陷阱 聚集态结构 电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参数多项式极小曲面 被引量:8
11
作者 满家巨 汪国昭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7-201,共5页
该文讨论参数多项式极小曲面 .证明了只存在一类三次等温参数极小曲面 ,并研究了这类曲面的一些基本性质 ,完整地描述了其不自交区域 .该文还对四次参数多项式曲面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调和曲面 参数曲面 CAGD 等温参数多项式极小曲面 计算机辅助设计 微分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een-20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静 徐桂英 +3 位作者 刘军 于丽 张洪林 于秀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62-866,共5页
通过表面张力和等温滴定量热方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BSA与Tween-20的相互作用较弱,当Tween-20浓度增大时,能将吸附于表面上的BSA分子取代.BSA/Tween-20混合体系的性质随温度的变... 通过表面张力和等温滴定量热方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BSA与Tween-20的相互作用较弱,当Tween-20浓度增大时,能将吸附于表面上的BSA分子取代.BSA/Tween-20混合体系的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单一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似.BSA浓度在3.7×10-5~11.1×10-5kg·L-1范围内,Tween-20的cmc不随BSA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Tween-20的含量一定时,Tween-20与BSA相互作用过程的热效应也与BSA的浓度无关.BSA/Tween-20混合体系的热力学参数表明,BSA的存在使Tween-20的cmc减小,体系的熵变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een一20 BSA 表面张力 等温量热滴定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细菌对钾长石胶体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闫小娟 李振轮 +1 位作者 谢德体 蒋先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土壤硅酸盐细菌能够分解含钾硅酸盐矿物,可有效缓解我国农田土壤有效钾不足的问题.对硅酸盐细菌与含钾矿物表面的交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土壤硅酸盐细菌解钾的作用机制与效率.选取硅酸盐矿物钾长石和硅酸盐细菌,通过DLVO理论和扩展DLV... 土壤硅酸盐细菌能够分解含钾硅酸盐矿物,可有效缓解我国农田土壤有效钾不足的问题.对硅酸盐细菌与含钾矿物表面的交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土壤硅酸盐细菌解钾的作用机制与效率.选取硅酸盐矿物钾长石和硅酸盐细菌,通过DLVO理论和扩展DLVO理论分别计算出钾长石胶体体系、钾长石-钾细菌混合体系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探讨钾细菌对钾长石胶体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钾长石-钾细菌混合体系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明显大于钾长石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细菌比表面积大,加入钾长石胶体中,形成的钾长石-钾细菌复合物的比表面积增大,导致钾长石-钾细菌混合体系吸附反离子的能力增大,屏蔽电场的强度增强,静电斥力减弱,吸引力增加,从而提高了吸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表面积 等温吸附 DLVO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化温度对木材液化物碳纤维吸附特性及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晓军 赵广杰 +1 位作者 刘辛燕 于丽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46-1749,共4页
以速生杉木为原料,经过苯酚液化物后加入六次甲基四胺熔融纺丝,初纺纤维固化处理后直接炭化制备出碳纤维,并对碳纤维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以及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木材液化物碳纤维样品的等温线属于典型的Ⅰ型吸附等温线... 以速生杉木为原料,经过苯酚液化物后加入六次甲基四胺熔融纺丝,初纺纤维固化处理后直接炭化制备出碳纤维,并对碳纤维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以及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木材液化物碳纤维样品的等温线属于典型的Ⅰ型吸附等温线,其吸附滞后回线属于H4型。木材液化物碳纤维孔径主要以微孔为主,微孔率达到73.4%。碳纤维样品的BET比表面积、微孔面积、微孔容随着炭化温度的提高呈增大趋势,其中600~800℃是其孔隙结构发生变化的关键温度区间。液化原料中木材/苯酚比对其制备的碳纤维的比表面积、孔容及孔径的影响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木材液化物 等温吸附 孔径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中磷酸盐在固体粒子上阴离子交换作用 海水中磷酸盐-固体粒子相互作用的台阶型等温线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宏宾 刘莲生 张正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2-178,共7页
通过研究氯化钠溶液中磷酸盐在4种固体粒子(针铁矿、δ-氧化锰、伊利石和高岭石)上的交换等温线及钙对上述交换等温线的影响,发现磷酸盐液-固界面作用的台阶型等温线(2个台阶),可用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等温式定量描述。钙能够... 通过研究氯化钠溶液中磷酸盐在4种固体粒子(针铁矿、δ-氧化锰、伊利石和高岭石)上的交换等温线及钙对上述交换等温线的影响,发现磷酸盐液-固界面作用的台阶型等温线(2个台阶),可用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等温式定量描述。钙能够促进磷酸盐在针铁矿和δ-氧化锰上的交换作用,其机理是交换在固体粒子上的钙再结合溶液中的磷酸盐,形成表面无机三元络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磷酸盐 固体粒子 阴离子 交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玛线辐射对环氧树脂表面陷阱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高宇 李莹 +1 位作者 崔劲达 杜伯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4-269,共6页
环氧树脂绝缘材料在核电站、宇宙航天等核辐射环境下的电气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了解高能辐射对其表面陷阱分布的影响对保障绝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经伽玛线辐射的环氧树脂为试样,通过直流电晕向其表面注入电荷,采用静电电位计测... 环氧树脂绝缘材料在核电站、宇宙航天等核辐射环境下的电气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了解高能辐射对其表面陷阱分布的影响对保障绝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经伽玛线辐射的环氧树脂为试样,通过直流电晕向其表面注入电荷,采用静电电位计测量表面电位衰减特性,基于等温衰减电流理论计算材料表面陷阱分布,分析总辐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陷阱存在双能级中心;随着总辐射量的增大,陷阱密度先减小后增大,陷阱能级变浅。伽玛线辐射引发的化学反应使试样表层化学结构发生变化,是导致陷阱分布改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表面陷阱分布 伽玛线辐射 等温衰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污泥复合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1,2,4-酸氧体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24
17
作者 周品 谷麟 +3 位作者 饶姗姗 黄永春 袁海平 朱南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与芦苇秸秆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和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了秸秆-污泥复合基活性炭,研究了其各项性质及对1,2-重氮氧基萘-4-磺酸(1,2,4-酸氧体)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当污泥与秸秆的质量比为4∶1时,经0.5 mol.L-1的KOH... 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与芦苇秸秆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和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了秸秆-污泥复合基活性炭,研究了其各项性质及对1,2-重氮氧基萘-4-磺酸(1,2,4-酸氧体)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当污泥与秸秆的质量比为4∶1时,经0.5 mol.L-1的KOH活化并且600℃高温炭化后,复合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含碳量分别为558.1 m.2g-1和58.9%,比污泥基活性炭提高了9.2%和4.6%,掺杂秸秆能有效提高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含碳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复合基活性炭表面呈多孔状.热分析研究发现复合基活性炭前躯体的高温热解过程主要伴随低温区域的脱水以及高温区域的造孔,其800℃热解时的烧失率为43%;N2吸附脱附曲线表明添加秸秆有利于增加活性炭微孔及中孔数量;在25℃下对酸氧体的吸附等温线结果显示,经秸秆掺杂的复合基活性炭其吸附性能明显提高,最大吸附量为56.4 mg.g-1,而同等条件下污泥基活性炭的最大吸附量仅为20.4 mg.g-1,表明复合基活性炭对该染料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从而本研究也为更好地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复合基活性炭 比表面积 1 2 4-酸氧体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水合金属氧化物的磷酸根吸附性能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会超 李文军 +3 位作者 王环颖 张经华 刘洋 周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18,共4页
利用简单的碱沉淀法制备不同的水合金属氧化物,并对所得七种水合金属氧化物的磷酸根吸附等温线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比较。研究表明,25℃条件下,Al、Fe、Ni、Cu和Ce的水合金属氧化物对磷酸根的吸附最符合Langmuir线性吸附方程,而水合氧化锌... 利用简单的碱沉淀法制备不同的水合金属氧化物,并对所得七种水合金属氧化物的磷酸根吸附等温线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比较。研究表明,25℃条件下,Al、Fe、Ni、Cu和Ce的水合金属氧化物对磷酸根的吸附最符合Langmuir线性吸附方程,而水合氧化锌和水合氧化钴吸附剂最符合线性等温线模型。所有这七种水合金属氧化物对磷酸根的吸附都可用Freundlich经验模型来模拟。这几种吸附剂之间并不存在吸附量和比表面积的正比关系。吸附前后的红外光谱研究发现,吸附导致的主要变化落在800~1 250 cm-1范围内。实验证实了这几种水合金属氧化物都具有潜在的水处理吸附剂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金属氧化物 吸附等温线 比表面积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矿物吸附水蒸气特征及对孔隙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冯东 李相方 +5 位作者 李靖 王永辉 杨立峰 张涛 李沛桓 孙政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8,共9页
页岩原始储层普遍具有一定的含水饱和度,水分的赋存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页岩孔径分布特征、吸附能力和产气机制。选用页岩常见黏土矿物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开展不同湿度环境下的水蒸气吸附试验和低温氮气吸附-脱附试验,研究水分在黏... 页岩原始储层普遍具有一定的含水饱和度,水分的赋存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页岩孔径分布特征、吸附能力和产气机制。选用页岩常见黏土矿物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开展不同湿度环境下的水蒸气吸附试验和低温氮气吸附-脱附试验,研究水分在黏土矿物上的吸附行为,揭示纳米孔隙中水的赋存方式和分布特征,分析含水饱和度对孔隙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GAB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黏土矿物水蒸气吸附曲线,随着湿度的增加,水蒸气的吸附机制存在单层-多层-凝聚的转变;黏土矿物中水分的赋存特征随孔隙尺度而变化,并进一步对孔隙分布产生影响,以蒙脱石为例,当含水饱和度接近50%时,水分以吸附水(束缚水膜)形式存在于大孔隙中,以凝聚水的形式存在于小于5 nm的孔隙中并导致该尺度孔隙从孔径分布曲线上消失,同时造成微小孔隙(孔径小于10 nm)贡献的比表面积下降幅度超过80%,而干燥情况下明显夸大了微小孔隙对页岩气的吸附及流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水蒸气吸附 含水饱和度 孔隙分布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瑟氏泰勒虫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中光 张守发 +4 位作者 曹世诺 贾立军 薛书江 田万年 王暖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1,共4页
为建立快捷、灵敏的牛瑟氏泰勒虫(T.sergenti)检测方法,本研究以感染牛T.sergenti的阳性血液为试验材料,建立了牛T.sergenti P33表面蛋白基因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技术,并优化了LAMP的各反应条件,进行了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 为建立快捷、灵敏的牛瑟氏泰勒虫(T.sergenti)检测方法,本研究以感染牛T.sergenti的阳性血液为试验材料,建立了牛T.sergenti P33表面蛋白基因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技术,并优化了LAMP的各反应条件,进行了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扩增产物经显色、电泳、酶切鉴定后,LAMP方法扩增牛T.sergenti产物检测管显色后呈阳性反应,最低检测量为2.3fg/μL模板DNA,比普通PCR高10倍,牛T.sergenti LAMP产物电泳后呈特征性梯状条带,而弓形虫等对照组均无扩增条带。说明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等优点,适合于牛T.sergenti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瑟氏泰勒虫 P33表面蛋白基因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