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n the Emergence of Cultural School of the Diversity of British Novel in the Renaissance
1
作者 Zheng X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6-281,共6页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British novels in the Renaissance mainly displays in several aspects,that is,lateral reflection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background,specific expression of forming complex psychology of ...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British novels in the Renaissance mainly displays in several aspects,that is,lateral reflection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background,specific expression of forming complex psychology of developing social mission,and macro manifestation of the basic needs of the public.This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school to find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road,and also the crucial effect to explore and excavate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school,expressing the time promoting eff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British novels in the Renaissance.Seen from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 ultural School,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between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imes and the basic demand of social groups on social culture agrees with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British novels in the Renaissance,and fully demonstrates the effect and value of the latter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ocial cultural scho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时期 社会文化 小说 英国 学派 多元化发展 社会发展 心理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the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rriers and Improvement
2
作者 Wang Qingqi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89-295,共7页
Along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 people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From the superficial level,barriers are not caused by the cultu... Along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 people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From the superficial level,barriers are not caused by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In fact,there are many in-depth barriers i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and these barriers have hindered the essence of the communication to be deeply recognized,so that the understanding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is impeded. In this paper,the barriers in the 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 are concluded based on reading a vast amount of data and also the causes for these barriers are explored,and then the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re summarized on the basis of a meticulous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经济全球化 文化背景 文化差异 文化传播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旅游融合对经济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静 冯学钢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9-1269,共11页
科学认识文化与旅游(以下简称文旅)融合的多元化效应,有效激发文旅融合在构建强韧性经济格局中的内在潜力,是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熵值法测度2006-2022年中国省域文旅融合水平... 科学认识文化与旅游(以下简称文旅)融合的多元化效应,有效激发文旅融合在构建强韧性经济格局中的内在潜力,是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熵值法测度2006-2022年中国省域文旅融合水平和经济韧性,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文旅融合对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文旅融合水平上升态势明显,东部省份为文旅融合“先发区”;经济韧性持续增强,空间上呈“东-中-西”递减的分布格局。(2)文旅融合对经济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文旅消费需求升级、文旅财政支持力度、信息化技术水平正向调节了文旅融合对经济韧性的积极效应。(3)文旅融合对经济韧性具有地区异质性影响,文旅融合对经济韧性的积极效应在西部和北方地区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经济多样化 经济韧性 高质量发展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下刺:中国网络文学跨文化传播效果研究——基于Reddit评论区文本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田丽 满运玖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7,共12页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中国网络文学跨文化传播的效果。研究发现,翻译困扰和认知层次是影响海外读者接受中国网络文学的重要影响因素,海外读者往往被网文中的外在文化符号吸引但对其中大众文化的草根特性深刻拒斥,对...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中国网络文学跨文化传播的效果。研究发现,翻译困扰和认知层次是影响海外读者接受中国网络文学的重要影响因素,海外读者往往被网文中的外在文化符号吸引但对其中大众文化的草根特性深刻拒斥,对深层文化价值则视而不见,即中国网络文学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形”与“质”的割裂。建议提升网络文学翻译的质量,注重文化适应性,提升创作者的跨文化传播自觉性,展现中国文化的多元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出版 网络文学 跨文化传播 出海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榜样文化在某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场效应研究
5
作者 项春梅 蔡思雨 +2 位作者 吴峥 卢曦 张国君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39,共4页
借用物理学中“场”和“场效应”概念,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某公立医院榜样文化开展个案研究,发现榜样文化的3个效应,即集聚效应、协同效应和辐射效应。用关系图揭示3个效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良性循环,反映榜样文化在公... 借用物理学中“场”和“场效应”概念,通过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某公立医院榜样文化开展个案研究,发现榜样文化的3个效应,即集聚效应、协同效应和辐射效应。用关系图揭示3个效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良性循环,反映榜样文化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公立医院要积极培育榜样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榜样文化 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创赋能乡村振兴的效应分析与路径优化研究
6
作者 谢志贤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4期240-242,249,共4页
通过深入分析文创产业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发现,文创赋能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还增强了乡村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同时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然而,文创赋能过程中也面临资源分布不均、人才短缺... 通过深入分析文创产业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发现,文创赋能不仅促进了乡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还增强了乡村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同时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然而,文创赋能过程中也面临资源分布不均、人才短缺、市场对接不足等挑战。为此,提出了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创新产业模式、完善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等路径优化策略,以推动文创赋能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赋能 乡村振兴 效应分析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稻鸭共作的创意模式、生态效应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苗苗 殷徐康 +7 位作者 王寅 任晋东 卢立志 赖齐贤 张小明 耿玮 刘书悦 汤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1-644,共14页
稻鸭共作作为一种创意农业技术模式,本质上是对传统水稻种植体系的生态技术回应。通过梳理中国稻鸭共作的发展进程,创新构建“水-土-粮-经-碳”系统协同框架并阐明其机理,进而从调水、护土、稳产、增收、固碳层面分析其生态效应及影响... 稻鸭共作作为一种创意农业技术模式,本质上是对传统水稻种植体系的生态技术回应。通过梳理中国稻鸭共作的发展进程,创新构建“水-土-粮-经-碳”系统协同框架并阐明其机理,进而从调水、护土、稳产、增收、固碳层面分析其生态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中国稻鸭共作经历了理念植入与技术萌芽、技术引进与产业塑形、规范建设与技术推广、技术迭代与创意发展4个时期,深度融入并驱动了创意农业技术迭代升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范式。(2)稻鸭共作显著优化水体理化性质,同时促进土壤结构改良,丰富土壤菌落与水体生物多样性,实现水土环境的生态调控和协同改善。(3)稻鸭共作有效促进了水稻产量与品质及鸭肉风味的提升,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种养综合收益,为创意农业技术模式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实践路径。(4)稻鸭共作显著抑制甲烷(CH_(4))排放并小幅影响其他温室气体释放,综合作用下使系统的全球增温潜势整体下降,有助于缓解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未来在产业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层面仍待突破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以期提高稻鸭共作的适应性与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作 “水-土-粮-经-碳”系统 创意农业模式 生态效应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旅融合对碳排放绩效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甘畅 王凯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6-745,共10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以文旅融合为代表的产业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借助熵权-TOPSIS法和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分别测算2010−2021年中国省际文旅融合水平和碳排放绩效(不包含西藏自治区...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以文旅融合为代表的产业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借助熵权-TOPSIS法和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分别测算2010−2021年中国省际文旅融合水平和碳排放绩效(不包含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综合运用动态SYS-GMM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索文旅融合对碳排放绩效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①文旅融合水平每提高1%,碳排放绩效将显著提升0.019%,即文旅融合有助于提升碳排放绩效。②文旅融合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高效化来提升碳排放绩效。③文旅融合所产生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会显著抑制邻地碳排放绩效提升。研究显示,文旅融合能直接和间接地提高本地碳排放绩效,但对邻地碳排放绩效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文旅融合 碳排放绩效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FAdV-Ⅰ在LMH细胞上的培养特性及不同病毒传代方法的比较
9
作者 黄小洁 吴华伟 +8 位作者 吴思谦 薛麒 廖晓光 陈政谕 孔冬妮 邓永 苏佳 赵炜 刘丹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1,共7页
【目的】研究Ⅰ群禽腺病毒(FAdV-Ⅰ)不同毒株在鸡肝癌(LMH)细胞上的培养特性,比较不同病毒传代方法的优劣,为FAdV-Ⅰ提供更好的传代方法。【方法】将3株FAdV-Ⅰ毒株CELO、GY、TR22-CK8接种在LMH细胞上,并带毒进行传代,通过观察细胞病变... 【目的】研究Ⅰ群禽腺病毒(FAdV-Ⅰ)不同毒株在鸡肝癌(LMH)细胞上的培养特性,比较不同病毒传代方法的优劣,为FAdV-Ⅰ提供更好的传代方法。【方法】将3株FAdV-Ⅰ毒株CELO、GY、TR22-CK8接种在LMH细胞上,并带毒进行传代,通过观察细胞病变,确定带毒连续传代代次;分别用常规方法和冻融方法收获病毒,并测定半数组织细胞感染剂量(TCID50);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尿囊液中添加不同含量的FAdV-Ⅰ,分别经带毒连续传代和冻融继代方法扩繁病毒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检测IBV活疫苗中的FAdV-Ⅰ含量。【结果】接种后,3株FAdV-Ⅰ毒株CELO、GY、TR22-CK8均能在LMH细胞上产生禽腺病毒特征性的细胞病变,但细胞病变产生时间和病变程度不同;带毒传代会导致细胞病变加重,且带毒传代次数不超过3次;冻融继代扩繁的FAdV-Ⅰ含量更高,细胞不易脱落。【结论】FAdV-Ⅰ不同毒株在LMH细胞上的适应性和培养特性不同,冻融继代更适合作为FAdV-Ⅰ的扩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Ⅰ群 鸡肝癌细胞 细胞培养特性 细胞病变 病毒传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分析的养殖水产品中高风险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及其基质效应研究
10
作者 徐汇镔 朱洁 +2 位作者 周朝生 胡园 陆荣茂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9-700,共12页
为建立大黄鱼、鲫鱼、中华鳖等大宗养殖水产品中高风险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通用、高效、准确的残留分析方法,利用超声振荡联用法对目标物进行提取,经液液萃取完成净化并采用UPLC-MS/MS测定。通过提取试剂中的酸含量、振荡时间、超声时间、... 为建立大黄鱼、鲫鱼、中华鳖等大宗养殖水产品中高风险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通用、高效、准确的残留分析方法,利用超声振荡联用法对目标物进行提取,经液液萃取完成净化并采用UPLC-MS/MS测定。通过提取试剂中的酸含量、振荡时间、超声时间、氮吹压力、温度等变量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前处理条件。同时评价大黄鱼、鲫鱼、中华鳖、南美白对虾、青蟹及其性腺、缢蛏中目标物的基质效应,并通过同位素内标、基质匹配曲线探讨了基质效应的补偿途径。结果表明:6种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2.20%~118.00%;在0.2~20 ng·mL^(-1)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氧氟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检出限为0.1μg·kg^(-1),恩诺沙星检出限为0.5μg·kg^(-1),定量限均为1.0μg·kg^(-1)。该方法满足水产品中喹诺酮类残留的检测要求。南美白对虾、青蟹性腺、大黄鱼基质对6种目标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基质匹配曲线和内标法均可使基质效应得到有效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养殖水产品 高风险 喹诺酮 基质效应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槁根际土壤促生真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11
作者 陈敬忠 彭靓 +2 位作者 廖小锋 刘济明 童炳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6,共13页
【目的】从米槁根际土壤筛选出具有较好促生作用的根际促生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fungi,PGPF)以及最佳的菌株复配方案,为缓解米槁资源短缺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米槁根际土壤中的真菌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进行分离纯... 【目的】从米槁根际土壤筛选出具有较好促生作用的根际促生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fungi,PGPF)以及最佳的菌株复配方案,为缓解米槁资源短缺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米槁根际土壤中的真菌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功能性培养基筛选出具有溶磷、解钾、产吲哚-3-乙酸(IAA)、产嗜铁素促生能力的真菌,采用平板培养法对同一促生功能及不同促生功能菌株进行对峙培养,观察菌株在对峙培养期间的形态和群落变化,并测定对峙培养菌株的脲酶、β-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FDA水解酶活性。【结果】从米槁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得到真菌109种,其中具有较强促生能力的真菌14种,Nectria pseudocinnabarina、爪哇虫草菌(Cordyceps javanica)、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Gonytrichum macrocladum具有溶磷能力,Sordariomycetes sp.、Hypocrea lixii、嗜粪青霉(Penicillium coprophilum)具有解钾能力,Cordana terrestris、Kiflimonium curvulum、Hypocrea lixii、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绿僵菌(Metarhizium carneum)、波氏假性阿利什霉(Pseudallescheria boydii)具有产嗜铁素能力,且所有菌株具有产IAA能力。Sordariomycetes sp.、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Kiflimonium curvulum三者在对峙培养时,脲酶、β-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和FDA水解酶活性均显著升高,且无明显拮抗现象。【结论】Sordariomycetes sp.、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和Kiflimonium curvulum 3种菌株复配效果较为理想,可成为未来米槁根际促生菌肥开发试验的候选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槁 根际促生菌 拮抗作用 对峙培养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稻田嵌入流水槽养殖效果研究
12
作者 周聃 张金鹏 +3 位作者 刘梅 胡大雁 原居林 周志金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475-482,共8页
为分析大口黑鲈稻田嵌入流水槽养殖模式的养殖效果,评价其生态和经济效益,该研究在湖州市吴兴区构建了两种养殖模式(LK组和XK组)。通过监测种养过程中大口黑鲈生长情况、水质状况、种养前后稻田土壤变化,并对其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为分析大口黑鲈稻田嵌入流水槽养殖模式的养殖效果,评价其生态和经济效益,该研究在湖州市吴兴区构建了两种养殖模式(LK组和XK组)。通过监测种养过程中大口黑鲈生长情况、水质状况、种养前后稻田土壤变化,并对其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构建了适宜的养殖模式。结果显示,LK组大口黑鲈的生长速度慢于XK组,但两组收获规格的差异不大;LK组和XK组流水槽内的水体总氮含量、总磷含量和化学需氧量(COD)含量均高于环沟内的水体,经过种养后,LK组稻田土壤总氮含量从(1.60±0.15)g·kg^(-1)降至(1.12±0.05)g·kg^(-1),总磷含量从(0.54±0.05)g·kg^(-1)降至(0.11±0.02)g·kg^(-1);XK组稻田土壤总氮含量从(1.52±0.13)g·kg^(-1)降至(1.05±0.06)g·kg^(-1),总磷含量从(0.47±0.03)g·kg^(-1)降至(0.06±0.02)g·kg^(-1)。但腐殖质总含量及肥力均有所提升,LK组肥料减量37.5%~53.1%,XK组肥料减量50.1%~62.5%,且两组均未使用农药。LK组每667 m^(2)的利润为5680.9元,低于XK组(每667 m^(2)7902.6元)。因此,大口黑鲈稻田嵌入流水槽是集经济和生态为一体的优质稻渔种养模式。适宜的具体模式为:于4月中下旬每667 m^(2)放养大口黑鲈鱼种计1.0万~1.5万尾,于6月上旬播种晚稻甬优1540。流水槽和稻田最佳面积配比为单条流水槽至少配6667.0 m^(2)稻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稻渔种养 嵌入式流水槽 养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体育赛事消费主体经济拉动效应的量化评估——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娄虎 刘萍 +2 位作者 房立栋 周宁 吕和武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1,F0003,共8页
目的: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为例,对省域体育赛事消费主体经济拉动效应进行量化评估。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联赛现场观众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消费数据,调查范围为“苏超”第4—6轮的13场比赛,共获得有效问卷2 332份... 目的: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为例,对省域体育赛事消费主体经济拉动效应进行量化评估。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联赛现场观众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消费数据,调查范围为“苏超”第4—6轮的13场比赛,共获得有效问卷2 332份。基于观众类型和消费内容估算直接经济拉动效应,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间接经济拉动效应。结果:“苏超”外地观众占比38.25%,本地观众占比61.75%,预计整个赛季现场观众总人数约265万人。从观众平均消费支出统计来看,外地观众人均消费为592.94元,本地观众人均消费为229.60元,推算“苏超”消费主体在全部比赛中的直接经济拉动值为9.76亿元,间接经济拉动值为21.36亿元,总经济拉动值为31.12亿元。“苏超”消费主体中外地观众的经济影响乘数效应为3.05,本地观众为3.41,合计为3.19。结论:“苏超”具有显著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拉动效应,并且通过文体商旅融合展现出较高的经济影响乘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 经济拉动效应 体育赛事 体育消费 文体商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关联与逆向混改:民营企业的幸运之道?
14
作者 王钰涵 闫春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37,共12页
逆向混改可以有效激发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活力,对民营企业而言是一种发展机遇。本文利用2008—2022年沪深A股民营企业数据,实证探讨政治关联与民营企业逆向混改的内在关联。研究表明,拥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可能实现逆向混改,此结论随... 逆向混改可以有效激发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活力,对民营企业而言是一种发展机遇。本文利用2008—2022年沪深A股民营企业数据,实证探讨政治关联与民营企业逆向混改的内在关联。研究表明,拥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可能实现逆向混改,此结论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地区官员任期和产业政策支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化表现。机制分析发现,民族主义情感、企业市场地位和网络影响力是其主要的作用渠道。研究建议,一方面,要健全政企互动机制,释放政治关联的战略效能;另一方面,构建公平政策生态,化解非制度化的路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关联 民营企业 逆向混改 文化效应 资源效应 治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产品创新绩效提升的多元路径:组态视角分析
15
作者 项国鹏 丁柳 杨红艳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75,共12页
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实现文旅产品高创新绩效的路径具有多重并发性,体现了“殊途同归”的原则。研究发现,团队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企业创新文化、动机型人力资源管理、文化资源独特性、环境动态性和政府支持等7个代表... 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实现文旅产品高创新绩效的路径具有多重并发性,体现了“殊途同归”的原则。研究发现,团队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企业创新文化、动机型人力资源管理、文化资源独特性、环境动态性和政府支持等7个代表性前因条件,均不是实现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而是通过三种条件组态———均衡发展型、整合适应型和资源依附型——共同影响创新绩效。在文旅产品创新中,环境动态性对文旅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求企业必须能够迅速适应变化。团队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在文旅产品创新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特别是在资源依附型路径中显得尤为重要。文化资源独特性赋予文旅产品独特的竞争优势。目前,均衡发展型是主流路径,而资源依附型覆盖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文旅产品 创新绩效 组态效应 AMO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时代用户需求的潮州木雕非遗文创设计研究
16
作者 汤繁稀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92-503,共12页
目的解决新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在保护与创新中的挑战,研究基于用户需求的文化产品开发方法,以实现非遗文化的现代化表达与传承创新的平衡。方法构建形感效理论框架,将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划分为形式层、感知层和效果层。结合KANO... 目的解决新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在保护与创新中的挑战,研究基于用户需求的文化产品开发方法,以实现非遗文化的现代化表达与传承创新的平衡。方法构建形感效理论框架,将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划分为形式层、感知层和效果层。结合KANO模型和AHP法,系统分析用户需求类型,并量化其重要性,以指导设计实践。研究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结合多模型的方法,构建科学化的需求分析与产品开发流程。结果用户需求的3类核心类型--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和魅力需求,并重点分析了使用体验感、品牌故事及图案设计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通过设计实践,成功开发出以潮州木雕艺术为基础的文创产品,展现了非遗技艺的当代价值和市场潜力。结论构建“形感效”理论模型及其结合KANO与AHP的需求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指导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现代化设计与开发,为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提供了科学工具,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 文化创意产品 用户需求 形感效理论 KANO 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提升红医文化传播力研究
17
作者 陈仪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7-844,共8页
传播红医文化、传承红医精神是新时代背景下重要的文化使命。从传播力视角切入,界定新时代红医文化传播力的重要内涵,认为传播红医文化具有提升党的政治建设、弘扬中国先进文化、推进医学院校德育等价值意义。基于当前红医文化理论与实... 传播红医文化、传承红医精神是新时代背景下重要的文化使命。从传播力视角切入,界定新时代红医文化传播力的重要内涵,认为传播红医文化具有提升党的政治建设、弘扬中国先进文化、推进医学院校德育等价值意义。基于当前红医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现状,从提升新时代红医文化传播能力、传播效力的双重目标出发,辩证看待传播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多方困境。通过增强传播主体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传播合力;加强传播媒介的利用和融合,提高传播吸引力;推进传播内容的丰富和更新,提高传播影响力;重视传播受众的需求和反馈,提高传播互动力等四个方面,打破制约红医文化传播的瓶颈,实现新时代红医文化传播力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医文化 传播力 传播效果 传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等教育评估文化从内涵共识到诊断实践
18
作者 李倩文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3,I0004,共12页
高等教育评估活动中文化的争议、矛盾和冲突由来已久,如何形成价值共识并开展实践诊断至关重要。美国学界在高等教育评估文化的研究中形成了从内涵共识到诊断实践的研究体系。该研究体系以包容性承诺原则为理论共识,融合了服务学习论和... 高等教育评估活动中文化的争议、矛盾和冲突由来已久,如何形成价值共识并开展实践诊断至关重要。美国学界在高等教育评估文化的研究中形成了从内涵共识到诊断实践的研究体系。该研究体系以包容性承诺原则为理论共识,融合了服务学习论和服务问责论两种评估文化内涵,涵盖了学习型、合规型和恐惧型的评估文化类型考察,阐释了基于价值观、评估信息、评估制度、评估行为以及学生学习效果五要素的反思性评估文化诊断,为我国学界深化理论探讨以形成评估价值共识、强化类型考察以促进评估文化选择、凝练文化要素以加强评估文化诊断、溯源研究与实践经验以凝练评估文化特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文化 美国高等教育 评估制度 评估行为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联大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19
作者 赵瑞雪 范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47,共8页
西南联大对中国现代哲学(1919~1949)贡献独特,哲学界对此已有研究。然而已有的研究大多比较宏观,个别个案研究虽然比较深入,但视野不够开阔;更多的研究则侧重于记述或回忆。本研究基于中国现代哲学学术史,以冯友兰、金岳霖、贺麟、汤用... 西南联大对中国现代哲学(1919~1949)贡献独特,哲学界对此已有研究。然而已有的研究大多比较宏观,个别个案研究虽然比较深入,但视野不够开阔;更多的研究则侧重于记述或回忆。本研究基于中国现代哲学学术史,以冯友兰、金岳霖、贺麟、汤用彤为主体,着重对贡献的表现、成因与启示进行探讨。西南联大对中国现代哲学的独特贡献在于:一是开启了中国哲学现代化发展的实质性探索;二是开展了开发未来中国哲学发展三大资源的方向性实验;三是取得了以哲学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服务抗战建国的历史性成就。这些贡献取决于当时特殊的国运、三校合一的独特办学格局及优势互补的大学文化生态。这启示我们:大学必须充当民族精神的引领者;哲学必须成为大学文化的先行者;哲学创新必须汲取多元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现代哲学 民族精神 文化生态 哲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传播效能提升策略研究——以法国吉美博物馆为例
20
作者 李晋芳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3,131,共12页
近年来,中国博物馆热度持续上升,但大部分博物馆仍普遍面临传播效能的挑战。立足作者在法国吉美博物馆传播部门的访学经历,结合理论研究、实践观察和访谈,梳理法国博物馆传播的理念演变及特点,并以2024年吉美博物馆“中国年”为案例,分... 近年来,中国博物馆热度持续上升,但大部分博物馆仍普遍面临传播效能的挑战。立足作者在法国吉美博物馆传播部门的访学经历,结合理论研究、实践观察和访谈,梳理法国博物馆传播的理念演变及特点,并以2024年吉美博物馆“中国年”为案例,分析其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发现,法国博物馆善于通过整合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公共广告及数字化创新,扩大传播范围,增强公众认同与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传播效能 吉美博物馆“中国年” 跨文化传播 数字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