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本、文类与匠心——论格萨尔图像的文化源头与艺术源头
1
作者 王田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4,155,156,共13页
以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为母体的格萨尔文化是一个繁复的文化体系,它体量宏大,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演进,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面相。格萨尔文化囊括了与史诗《格萨尔王传》紧密相关的民间故事、民俗活动、遗迹遗物、艺术形式等诸多文化事... 以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为母体的格萨尔文化是一个繁复的文化体系,它体量宏大,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演进,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面相。格萨尔文化囊括了与史诗《格萨尔王传》紧密相关的民间故事、民俗活动、遗迹遗物、艺术形式等诸多文化事象。就格萨尔艺术而论,它发端于民间,后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与推动,在明清时期获得了快速发展。格萨尔艺术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格萨尔歌舞、格萨尔戏剧、格萨尔美术三类。作为格萨尔艺术的组成部分,格萨尔图像凭借可视化、直观化的特征,而成为与口头、文字相并列的第三种讲述《格萨尔王传》的文类。格萨尔图像总体属于造型艺术,同时又超越了造型艺术的范畴;格萨尔图像属于格萨尔美术,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又互为彼此;在“图像时代”“数字时代”的今天,格萨尔图像在数量上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在类型上日新月异。从文化源头上看,格萨尔图像源自《格萨尔王传》,它如实描绘、辅助协作、提升强化了史诗。从技艺的源头追溯的话,格萨尔图像源自工巧明。藏族文化中的工巧明为藏传佛教所主导,也给民间留下了一些空间。传统的格萨尔图像,诸如格萨尔唐卡、格萨尔壁画、格萨尔雕塑、格萨尔石刻、格萨尔面具等,其艺术本体均可以在工巧明中找到特定的位置。在图像学与图像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下,格萨尔图像与人类社会的其他图像一样承载着叙事与象征双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文化 格萨尔图像 文化源头 艺术源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档案艺术化叙事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向探讨
2
作者 祁蒙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3,共4页
我国红色档案资源叙事体系构建与多形式运用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系统性不足与开发深度有限问题。本研究提出以艺术化叙事为核心的理论框架和实施路径,基于叙事学、文化记忆理论与符号学的三维理论耦合,取得还原真实历史与增... 我国红色档案资源叙事体系构建与多形式运用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系统性不足与开发深度有限问题。本研究提出以艺术化叙事为核心的理论框架和实施路径,基于叙事学、文化记忆理论与符号学的三维理论耦合,取得还原真实历史与增强艺术感染力的双重效用。在实践层面推进档案资源系统化,强化数字保护与多渠道征集;推进跨媒介叙事创新,以实景演出为样例,融合文学、影视及沉浸式技术开发文旅项目,推出特色文创与影视化产品。同时,建立馆际协同网络,社会力量参与协同建设和开发。研究表明,依托现代技术深化艺术化叙事,完善档案叙事理论和实践,可深化对红色档案资源的认知,激活红色档案的文化价值,推动叙事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档案 档案叙事 艺术化 技术赋能 创意设计 文化品牌 艺术教育 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新布贴的艺术特点与礼仪功能
3
作者 周少华 马若白 朱珂璟 《服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以阳新布贴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的方法,结合人类学和社会学理论,对阳新布贴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礼仪功能进行论证。通过回顾阳新县从古代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历程,详细分析阳新布贴的色彩运用、造型设计、构图技... 以阳新布贴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的方法,结合人类学和社会学理论,对阳新布贴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礼仪功能进行论证。通过回顾阳新县从古代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历程,详细分析阳新布贴的色彩运用、造型设计、构图技巧、材料选择、工艺制作等艺术特质,探讨阳新布贴在礼仪习俗、教育传承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社会意义。研究表明,阳新布贴作为一种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民间艺术,不仅展现了阳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还记录了该地区历史文化的演变,并在阳新礼仪文化的传承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新布贴 艺术特点 礼仪功能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家具装饰图案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文琦 马莉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38,共5页
为了系统探讨明代家具装饰图案的演变规律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揭示不同类型装饰图案在明代社会中的艺术特征与文化象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数据库研究家具装饰图案的创新方法。首先建立一个300个明代家具样本的数据库,再对样本逐... 为了系统探讨明代家具装饰图案的演变规律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揭示不同类型装饰图案在明代社会中的艺术特征与文化象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数据库研究家具装饰图案的创新方法。首先建立一个300个明代家具样本的数据库,再对样本逐一进行家具类别、时期、装饰图案类型、图案占比、装饰图案工艺、文化象征与价值观、图案与功能的关系等方面探讨,进而汇总所有样本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明代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家具装饰图案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存在显著差异,揭示了明代家具装饰图案在社会历史语境中的深层意义,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追求。研究结果为明代家具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也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历史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家具 装饰图案 艺术特色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江南女性椅子文化因子提取与设计实践
5
作者 刘晶晶 徐乐 +1 位作者 吴子丹 王田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138,共5页
以明清江南地区的女性椅子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化因子的构成及其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形状文法和层次分析法,从明代江南地域文化与女性生活方式入手,梳理并提取明清女性椅子的核心文化因子。分析出明清女性椅子... 以明清江南地区的女性椅子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化因子的构成及其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形状文法和层次分析法,从明代江南地域文化与女性生活方式入手,梳理并提取明清女性椅子的核心文化因子。分析出明清女性椅子文化因子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形制的女性化转译”“色彩的象征性表达”“装饰语言的文化编码”“材质运用的感官体验”。基于文化基因提取法,构建明清江南女性椅子的文化基因图谱,获得各级指标的相应权重值,并运用构建的女性椅子文化基因库进行设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椅子 文化因子 艺术特征 设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婚姻观念下花烛的形制演化与艺术表达
6
作者 段然 邝思怡 杜异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61,共5页
花烛作为古代婚礼场景中重要的装饰器物,也是古代室内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花烛”为研究对象,从洞房花烛的历史溯源、花烛的形制变化与装饰艺术表达的角度出发,运用历史文献和图像资料以时间为序梳理出古代婚姻礼仪的文化形成... 花烛作为古代婚礼场景中重要的装饰器物,也是古代室内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花烛”为研究对象,从洞房花烛的历史溯源、花烛的形制变化与装饰艺术表达的角度出发,运用历史文献和图像资料以时间为序梳理出古代婚姻礼仪的文化形成过程以及古代婚礼中“火烛”“红烛”再到“花烛”的形制演化历程,揭示了不同时期古代婚姻之烛与当时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的融合与形态更替,进一步研究花烛的装饰寓意及艺术内涵的表达,并从比较视野分析了当代不同地区花烛的差异性。旨在通过归纳花烛的造型特点、装饰规律、情感与审美的艺术表达,丰富中国古代婚嫁的生活形态、场景模式、礼仪规范和社会文化,推动中国传统装饰器物及家具形态文化内涵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婚礼 花烛文化 器物装饰 艺术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泽雷克文化与楚文化艺术风格互渗现象探析
7
作者 程轶凡 宋亦箫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102,共12页
巴泽雷克文化与楚文化虽远隔两地,但在一些物品的艺术风格上存在文化互渗现象。巴泽雷克文化中,包含楚文化因子的艺术品既有直接从楚地贸易来的物品,也有只是吸收了楚文化艺术风格的造型。楚文化中也能看到巴泽雷克文化装饰要素。这种... 巴泽雷克文化与楚文化虽远隔两地,但在一些物品的艺术风格上存在文化互渗现象。巴泽雷克文化中,包含楚文化因子的艺术品既有直接从楚地贸易来的物品,也有只是吸收了楚文化艺术风格的造型。楚文化中也能看到巴泽雷克文化装饰要素。这种互渗现象是文化交流的结果,互渗之因由,一是楚文化内涵更多接近商文化,而商文化又与北方草原文化包括卡拉苏克文化有密切联系,所以楚文化容易与同为草原文化特色的巴泽雷克文化亲近并产生互动和借鉴;二是楚人与巴泽雷克文化人群有着相同的崇尚自然和追求自由的审美心理。巴泽雷克文化与楚文化互动的通道,当为北方草原丝绸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泽雷克文化 楚文化 艺术风格 楚国刺绣 四山镜 格里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所精神在门户型交通建筑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长曦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6,共4页
文章针对城市交通建筑设计千篇一律、缺乏独特性的现状,在保证实现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分析在门户型交通建筑中场所精神的营造方法及注意事项。门户型交通建筑作为城市文化和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设计时可以从尊重地域文化、融合地域色彩... 文章针对城市交通建筑设计千篇一律、缺乏独特性的现状,在保证实现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分析在门户型交通建筑中场所精神的营造方法及注意事项。门户型交通建筑作为城市文化和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设计时可以从尊重地域文化、融合地域色彩、营造舒适的艺术空间、注重人性化设计等6个方面营造场所精神,以赢得人们的称赞和留恋,加深人们对城市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交通建筑 地域文化 艺术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花树”造型的艺术演变
9
作者 贺荣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1,共5页
本文旨在探讨“花树”造型在敦煌艺术中的演变过程及其形态特征,揭示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表现。通过运用历史文献和图像资料分析,研究追溯了自北魏至元代期间“花树”造型的艺术演变,深入剖析了其在佛教艺术、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及... 本文旨在探讨“花树”造型在敦煌艺术中的演变过程及其形态特征,揭示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表现。通过运用历史文献和图像资料分析,研究追溯了自北魏至元代期间“花树”造型的艺术演变,深入剖析了其在佛教艺术、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及民族特色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通过对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花树”造型的具体案例研究,揭示了这一艺术元素如何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宗教与文化的交融。研究发现,敦煌早期“花树”造型受到中原传统绘画与佛教艺术影响,表现出简洁且富有装饰象征意义的特点;至唐朝时期,造型逐渐趋向多样化,融入了更多绘画技法与观念;敦煌晚期则展现出更为精致与装饰化的艺术风格。本文通过对“花树”造型这一系列演变过程的梳理,丰富了对敦煌艺术形态特征的理解,也为研究浩瀚的敦煌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演变 文化交融 艺术形态 民族特色 演变特征 佛教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实践——以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为例
10
作者 王子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8,共12页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文化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通过文艺宣传队和文艺作品激发各民族创作热情;改革开放后,文艺会演成为国家法定文化活动,经政治引领、主题创新与社会动员,构建起中国...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文化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通过文艺宣传队和文艺作品激发各民族创作热情;改革开放后,文艺会演成为国家法定文化活动,经政治引领、主题创新与社会动员,构建起中国特色制度化运作体系,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仪典。文艺会演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逻辑为:一是通过整合资源、协同创作及构建立体传播网络,实现文化治理中的资源重组;二是通过周期性展演将个体经验转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集体记忆;三是通过文化符号共享与展演记忆构建,凝聚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身份的事实性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 文化认同 符号 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赋能当代海派版画融入文创设计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郭梦迪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6-405,共10页
目的探讨了AIGC技术在当代海派版画与文创设计融合中的应用,为海派版画的传承与创新开辟新途径。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整理档案资料的方式,对海派版画的艺术发展历程、艺术特征及其文化价值进行分析,深入探索了海派版画的艺术特性和文化... 目的探讨了AIGC技术在当代海派版画与文创设计融合中的应用,为海派版画的传承与创新开辟新途径。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整理档案资料的方式,对海派版画的艺术发展历程、艺术特征及其文化价值进行分析,深入探索了海派版画的艺术特性和文化意义。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探究了AIGC技术在图像生成和风格迁移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以及促进海派版画艺术与文创设计的融合。此外,结合李克特量表进行满意度评价,通过数据对文创设计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论AIGC技术在辅助创意构思和视觉表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设计效率和丰富作品多样化的表现。AIGC技术的应用不仅拓宽了海派版画的传播渠道,也增强了其在当代文化艺术中的影响力,促进了版画艺术的多元发展。此外,海派版画的融入为文创设计增添了文化底蕴,探索了其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文化价值,为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 当代海派版画 文创设计 图像生成 艺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源刺绣瑞兽母题的图像艺术特征及符号意义考析
12
作者 彭迪 夏添 +1 位作者 黄佳 邵孛喆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31,共11页
瑞兽纹是桃源刺绣的典型母题,透过其艺术特征挖掘符号组合意涵,有利于赓续其民俗文化精神。文章基于317件桃源刺绣瑞兽纹样本进行图像学考察,采用聚类分析法、文献考察法、图像对比法,首先分析瑞兽纹的类型和图像艺术特征,然后探讨瑞兽... 瑞兽纹是桃源刺绣的典型母题,透过其艺术特征挖掘符号组合意涵,有利于赓续其民俗文化精神。文章基于317件桃源刺绣瑞兽纹样本进行图像学考察,采用聚类分析法、文献考察法、图像对比法,首先分析瑞兽纹的类型和图像艺术特征,然后探讨瑞兽母题的符号组合所蕴含的民俗观念,最后深入阐析瑞兽母题形成的文化缘由。研究表明:桃源刺绣瑞兽母题造型丰富,可分为四种兽形,其具有瑞兽花叶的典型图式,尚青的色彩审美和装饰多样的工艺特征,并作为装饰模件与其他符号组合,构成多样的所指意义,包括祈子求福、驱邪避疫、长寿多福的多种祈福观念。瑞兽母题的形成根源于桃源浓厚的巫傩文化,尤其与桃源地区广泛流传模拟动物的傩舞及以兽驱疫的傩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源刺绣 瑞兽母题 图像纹样 艺术特征 民俗观念 符号意义 巫傩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桂盆景在发扬传统文化与推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探讨
13
作者 黄连辉 李丽恒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3期56-58,共3页
通过对八桂盆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的阐述,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的论述,揭示了八桂盆景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以融安罗汉松小镇为例,展示了八桂盆景在乡村振兴中的成功实践,指出了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 通过对八桂盆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的阐述,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的论述,揭示了八桂盆景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以融安罗汉松小镇为例,展示了八桂盆景在乡村振兴中的成功实践,指出了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不足之处,并从加强宣传推广、加强技艺传承、创新发展和提供更好的资源和市场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为八桂盆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背景 艺术特点 创作技艺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卫才华 孙钰洁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110,共8页
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是提升乡村新发展格局、打造乡村文化艺术发展新业态、提振村民乡村振兴信心、追求更高质量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动力和新动能。通过聚焦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动力,对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是提升乡村新发展格局、打造乡村文化艺术发展新业态、提振村民乡村振兴信心、追求更高质量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动力和新动能。通过聚焦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动力,对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和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发掘民间艺术活动,塑造乡村文化产业品牌;激发非遗传承活力,提升乡村经济新增长;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以产业集群助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以数字经济引领乡村文化产业新质发展,为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乡村建设 文化艺术产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的丈量--景观诗词文本挖掘与空间制图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畅 梁启凡 翟俊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08,共6页
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研究诗词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有利于指引规划设计师对诗词文化景观的空间营建,引导人们在诗词文化景观中的意境感知。从发文趋势、研究区域、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汇总5个方面对诗词文... 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研究诗词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有利于指引规划设计师对诗词文化景观的空间营建,引导人们在诗词文化景观中的意境感知。从发文趋势、研究区域、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汇总5个方面对诗词文学文本挖掘与空间制图研究进行系统文献综述,并总结出当前诗词文学定量研究的技术指标。同时,对诗词文学文本挖掘与空间制图丈量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探讨了诗词文学中的时空耦合对景观发展的作用机制、空间营建及引导意境感知体验的应用途径,以期丰富诗意的丈量手段与诗意景观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诗词文化景观 时空耦合 意境营造 诗词意境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创产品设计中插画应用的情感化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丹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究文创产品设计中插画的情感表达,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更多、更好的思路,以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艺术价值。方法采用实践研究法,从插画的概念入手,分析插画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意义,探究文创设计中情感化表达的价值,并着重对文创产品... 目的探究文创产品设计中插画的情感表达,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更多、更好的思路,以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艺术价值。方法采用实践研究法,从插画的概念入手,分析插画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意义,探究文创设计中情感化表达的价值,并着重对文创产品设计中插画应用的情感化表达策略展开论述。结论文创产品中应用情感化表达方法,能够让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让设计者拥有更多路径去实现创意,强化消费者与文创产品之间的文化与情感交流,因此应该注重文创产品设计插画的情感化表达,具体来说可以运用插画表现风土人情,传递朴实的情感;将地域文化的特色进行有效地展示,传递乡土情感;准确抓住产品主题,抓住产品要表达的文化核心与情感内涵;学会重新解构文化信息,加以创造性整合;以文创产品的基本原则为基础,提升插画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产品设计 插画 艺术价值 情感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纹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嘉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究在文创产品当中融入传统纹样的方法,以便更好地表达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使产品更具冲击力,使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能得到更好地提升。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法展开研究,对传统纹样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意义、中国传统纹样在文... 目的探究在文创产品当中融入传统纹样的方法,以便更好地表达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使产品更具冲击力,使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能得到更好地提升。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法展开研究,对传统纹样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意义、中国传统纹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及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建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案例展开研究。结论传统纹样历史极为悠久,承载着中华文化数千年来的流变和传承,其极具民族特色,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纹样 文创产品设计 抽象变形 意境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色之美与文化基因:古代越窑青瓷茶具对日影响与当代发展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剑 张毅威 +1 位作者 张杰 王娟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1-630,共10页
中国瓷器艺术是世界文化之瑰宝,是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地区间传播与融合的典型案例,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之一。越窑青瓷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瓷器,历来以“形制简约”“色泽青雅”“纹样吉祥”的艺术特征而备受赞誉,... 中国瓷器艺术是世界文化之瑰宝,是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地区间传播与融合的典型案例,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之一。越窑青瓷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瓷器,历来以“形制简约”“色泽青雅”“纹样吉祥”的艺术特征而备受赞誉,并早在两汉时期即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传统陶瓷文化与美学精神的推广、传播做出巨大贡献。其中,越窑青瓷茶具对日本陶(瓷)制茶具文化的影响尤深。伴随着越窑青瓷的大量传入,日本的制陶(瓷)工艺不仅获得革命性提升,更在器形、釉彩、纹样等方面深受中国传统造物美学的影响与熏陶,推动了日本陶瓷文化的长足发展。这一文化交流、共融的史实案例对当代越窑青瓷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亦具有深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青瓷 茶器 日本 艺术交流 造物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艺术内蕴及其时代定向
19
作者 吉爱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8,共7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艺术创新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化使命。艺术在文明传承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且独特的价值,决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艺术创新,而艺术创新也需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艺术创新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化使命。艺术在文明传承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且独特的价值,决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艺术创新,而艺术创新也需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实践中走向繁荣。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艺术创新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与艺术创作者主导相统一、自信自立与守正创新相促进、美的构建与思想精深相协调、多元样态与丰富叙事相对接等,从推进“第二个结合”、聚焦人民美学、创新驱动发展、增强文明意蕴和世界影响力以及建立强大艺术队伍等方面做好战略谋划,真正承担起这一新的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艺术创新 艺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河文化影响下的临清中洲古城民居木质门窗技艺研究
20
作者 梅剑平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3,87,共7页
门窗作为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和乡土审美观念。本文以临清中洲古城民居正房明间的木质门窗为研究对象,对运河文化影响下的临清民居形式进行概述,从装饰艺术角度阐释门窗纹样... 门窗作为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和乡土审美观念。本文以临清中洲古城民居正房明间的木质门窗为研究对象,对运河文化影响下的临清民居形式进行概述,从装饰艺术角度阐释门窗纹样承载的运河文化内涵,并总结门窗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榫卯技艺,以期为我国传统民居建筑门窗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清中洲古城 运河文化 木质门窗 艺术内涵 榫卯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