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畜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农业大学家禽研究团队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群 王永才 +4 位作者 康相涛 李转见 蒋瑞瑞 郭玉洁 韩瑞丽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164,共6页
随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型,培养对我国畜牧业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畜牧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根据国家对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 随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型,培养对我国畜牧业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适应畜牧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根据国家对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针对畜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河南农业大学家禽研究团队探索实践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畜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结果显示:“三位一体”模式实施后毕业后去一线企业人数、考博人数、学术科研获奖、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数量、获得奖学金等奖励、校外实践基地数量、参与实践活动和服务企业人次均显著提高,尤其是毕业后考博人数、参与专业实践活动等人数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研究表明,“三位一体”模式有望为我国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价值塑造 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设动物保护与福利课程的意义与案例库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杰 彭梦玲 +1 位作者 赵畅 王菊花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91-95,共5页
动物保护与福利是维护动物的生存环境,满足动物基本的自然需求,保护动物健康和幸福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同一健康、科学伦理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但该课程内容较为枯燥,授... 动物保护与福利是维护动物的生存环境,满足动物基本的自然需求,保护动物健康和幸福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同一健康、科学伦理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但该课程内容较为枯燥,授课效果亟待提高。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案例库为基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本课程的案例库从动物保护与福利的内涵及意义、动物福利与畜禽生产、动物福利与人类健康、动物保护评价与立法、动物品种资源的保护、农场动物(家畜与家禽)福利、实验动物的保护与福利、伴侣动物的保护与福利等方面,筛选与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的特色案例,以实验动物标准化建设、动物实验前的论证、动物实验时应遵循“3R”原则、农场动物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福利问题、人兽共患病、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伴侣动物护佑、安徽地方优良畜禽品种的保护等案例为授课点,科学建设案例库,突出农业院校特色和地方特色。通过案例库建设,旨在提高研究生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研究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保护 动物福利 课程 兽医专业学位硕士 案例库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3
作者 代伟 徐蒙 +1 位作者 刘鑫 马小平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2,共8页
为深入优化中国矿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能源资源特色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基于该校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实需求,对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分析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结合中国... 为深入优化中国矿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能源资源特色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基于该校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实需求,对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分析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结合中国矿业大学自身办学特色,建立了具有能源资源特色的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全面介绍了该培养机制的内涵和举措,以及中国矿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实践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交叉学科 专业学位研究生 人才培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
4
作者 董娜 吕银凤 +1 位作者 毕重朋 单安山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6期151-154,共4页
随着我国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迫切需要大量的畜牧应用型高层次技术人才,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结合当前对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该文从改革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研究生... 随着我国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迫切需要大量的畜牧应用型高层次技术人才,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结合当前对畜牧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该文从改革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完善综合考核体系等方面,开展了系列探索和实践,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畜牧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领域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类高校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
5
作者 吴田 王建昭 廖志杰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275-282,共8页
乡村振兴战略极大地推动了“三农”的发展,其中实现产业兴旺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任务,做到人才兴旺是完成此任务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结合农林类高校的特色,发挥自身优势,使人才培养跟得上时代发展,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 乡村振兴战略极大地推动了“三农”的发展,其中实现产业兴旺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任务,做到人才兴旺是完成此任务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结合农林类高校的特色,发挥自身优势,使人才培养跟得上时代发展,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等领域培养具有农业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从培养目标、教学投入、教学模式、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农林类高校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期建立优良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能够满足乡村振兴战略以及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卓越农林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林类高校 农业硕士 专业学位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对食品类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6
作者 程安玮 李脉泉 +3 位作者 肖茜 田耀旗 金征宇 万发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33-440,共8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教育旨在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其培养模式也一直在不断探讨和完善中。运用CiteSpace对2010年以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中关于食品类专硕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教育旨在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其培养模式也一直在不断探讨和完善中。运用CiteSpace对2010年以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中关于食品类专硕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演进趋势、发展历程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归纳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分析专硕培养体系的研究进展。共筛选出232篇文章,从2015年起发文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网络图谱及聚类分析显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导师团队、课程体系改革、产教融合、科技小院等是食品类专硕培养研究的热点关键词。目前食品专硕培养存在的问题表现为“传统化”及“固定化”、“学术偏移”及“同质化”,这需要从引领思想、搭建平台、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培养模式、完善保障体系等方面全方位构建协同育人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能动性、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实践创新能力、思维及探索能力,适应行业及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食品类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胡蝶 丁海霞 +3 位作者 刘娟 胡东婉 刘毅 胡伟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构建一套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发挥教育评价对培养质量的导向作用。方法:运用文献分析和... 目的:本研究旨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构建一套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发挥教育评价对培养质量的导向作用。方法:运用文献分析和访谈法,以CIPP评价模型为框架,初步构建评价指标池;运用改良德尔菲法开展两轮专家函询,对指标进行修改完善;使用IBM 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Yaahp12.0软件进行层次分析,确立最终指标体系及权重。结果:26名专家均完成两轮函询,专家积极性为100%;Cr分别为0.825和0.836,三级指标的Kendall’s系数分别为0.293和0.415;各指标的CR均<0.1;最终建立的指标体系涵盖“背景评价”“投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4个维度,包含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新医科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家积极性高、权威性强、协调和集中度高,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指标体系注重全面评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提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启示价值。应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评价价值导向、健全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等举措,提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临床专硕 培养质量 指标体系 CIP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发展领域硕士研究生特色培养体系构建研究——以A学院为例
8
作者 田文勇 吴蔓 +1 位作者 陈玉 苏嘉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248-251,257,共5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入实施,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培养农村发展领域的硕士研究生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对A学院农村发展领域硕士研究生特色培养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培养定位待完善、师资队伍需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入实施,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培养农村发展领域的硕士研究生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对A学院农村发展领域硕士研究生特色培养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培养定位待完善、师资队伍需优化、教学资源未盘活、奖助体系不健全、培养模式较单一、生源质量不太高、课程体系不成熟、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思政教育制度不完善、创业创新教育较滞后的问题。应立足A市农业发展需求,围绕A学院研究生专业不同背景,从培养定位、师资队伍构成、教学资源配置、奖助体系、培养模式、生源质量保障体系、课程体系、质量保障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支撑体系方面构建具有A学院特色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发展 专业硕士 培养体系构建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高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现状与探索——以中国农业大学卓越农业装备工程人才专项为例
9
作者 戚依朵 郑志伟 王庆杰 《农业工程》 2025年第6期147-151,共5页
涉农高校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对现代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普遍存在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同质化现象、专业型硕士解决农业相关工程问题能力不强和农业机械企业科研及创新能力不足等情况,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大... 涉农高校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对现代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普遍存在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同质化现象、专业型硕士解决农业相关工程问题能力不强和农业机械企业科研及创新能力不足等情况,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积极探索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卓越农业装备工程人才专项,加大改革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初步人才培养模式,可供其他涉农高校教学改革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校 卓越工程人才 人才培养 专业学位硕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产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祥羽 田风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3期129-133,共5页
为培养适应食用菌产业专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分析了专业学位硕士(以下简称专硕)研究生教育在该产业中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前专硕教育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措施。必要性方面,食用菌产业专业化人才培养、技术革新以及产业体... 为培养适应食用菌产业专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分析了专业学位硕士(以下简称专硕)研究生教育在该产业中应用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前专硕教育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措施。必要性方面,食用菌产业专业化人才培养、技术革新以及产业体系完善等均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迫切需要培养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而专硕教育以创新、实用和复合为特点,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其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有利于满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跨学科课程设计,引入基因编辑等现代技术,优化课程体系;采用案例教学等方法,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产学研合作,确立实践导向课题,采用“工学交替”模式,让学生分阶段在企业实习,强化实践教学;设立“产业项目报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使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显著提升,能够独立完成食用菌栽培、管理和加工等工作;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显著提升;企业成功引进并转化了多项食用菌先进技术,有助于优化产业链布局。本文为推动食用菌等产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 基因编辑 农业物联网 专硕教育 食用菌栽培 产学研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在临床医学专硕培养中的应用及挑战
11
作者 吕勇 樊代明 王钧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8-63,共6页
针对临床医学专硕培养中的技能训练资源失衡与科研临床协同困境,探讨DeepSeek大语言模型的应用路径及挑战。通过多模态动态病例模拟技术弥合高阶技能训练资源缺口;智能科研辅助模块提升研究效率与临床相关性;基于机器学习的能力评估体... 针对临床医学专硕培养中的技能训练资源失衡与科研临床协同困境,探讨DeepSeek大语言模型的应用路径及挑战。通过多模态动态病例模拟技术弥合高阶技能训练资源缺口;智能科研辅助模块提升研究效率与临床相关性;基于机器学习的能力评估体系实现个性化培养路径优化。DeepSeek的应用面临数据质量与隐私风险、算法可靠性局限、人机协作机制转型及伦理法律风险等挑战。需构建数据治理框架,开发自适应学习系统与虚拟现实临床协作平台,推动真实世界数据驱动的科研范式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DeepSeek大语言模型 虚拟病例 医学科研 教育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下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彬青 黄利强 +2 位作者 纪向宏 朱礼智 李冬娜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0,共8页
围绕天津市“1+3+4”产业体系,根据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下包装产业迭代升级的需要,本文探索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四链贯通、深度融合,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创新能力强、... 围绕天津市“1+3+4”产业体系,根据区域经济创新发展下包装产业迭代升级的需要,本文探索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将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四链贯通、深度融合,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创新能力强、具备工程思维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贯穿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引企入校”共建校企平台;“引企入课”校企共同授课;“引企入师”双师指导;“引企入研”联合开展校企项目,深度融合式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高校教师走进企业增强实践和聘请各类企业技术专家的方式,组建一支理论水平高、生产实践能力强的多元化双导师团队。在天津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背景下,将行业产业和高校深度融合,打造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很好地化解了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和科技创新基础薄弱的短板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工程 专业学位研究生 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及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 被引量:31
13
作者 张安富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I0002,共12页
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评价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包括课程体系合理性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毕业要求合理性和达成度评价、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和达成度评价,这是专业认证和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基本要求... 人才培养质量达成度评价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包括课程体系合理性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毕业要求合理性和达成度评价、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性和达成度评价,这是专业认证和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基本要求,也是基于OBE理念实现人才培养质量闭环管理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人才培养 达成度评价 专业认证 审核评估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位一体”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12
14
作者 宋君毅 韩会军 徐皓铭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结合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时代需求,分析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实困境和纾解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方式与学术学位混同、导师队伍建... 结合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时代需求,分析提升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实困境和纾解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方式与学术学位混同、导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课程设置实用性严重不足、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陈旧、实践实习缺乏系统性、产教融合与协同培养推进不力、论文选题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缺乏论文评阅标准等问题。针对上述困境,遵照国家相关要求,提出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发展+科研能力”为主体的“四位一体”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持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改善课程教学;强化实习实践管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突出论文选题的应用导向和问题意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强化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教育、提升行业规范;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模式 “四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MLIS)教育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23) 被引量:8
15
作者 段宇锋 叶雨彤 尚渡新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2,共9页
[目的/意义]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MLIS教育在2023年的状况和发展变化。[研究设计/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收集MLIS培养单位师资、招生、教育培养、就业等方面的数据,通过统计描述和对比反映现状,揭示发展变化。[结论/发现]我国MLIS教育稳健... [目的/意义]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MLIS教育在2023年的状况和发展变化。[研究设计/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收集MLIS培养单位师资、招生、教育培养、就业等方面的数据,通过统计描述和对比反映现状,揭示发展变化。[结论/发现]我国MLIS教育稳健发展。具体表现为:师资队伍稳定增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各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教育资源建设和培养过程管理日益规范。[创新/价值]连续11年发布MLIS教育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为学位和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各培养单位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情报硕士 图书情报教育 专业学位 调查报告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优化研究——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视角 被引量:15
16
作者 吴开俊 朱星谕 黄炳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3-97,共15页
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核心主题。本研究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为视角,通过考察我国经济强省和教育大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结特点和经验,以期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 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核心主题。本研究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为视角,通过考察我国经济强省和教育大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结特点和经验,以期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研究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瓶颈是过度指标考核及学术导向,导致校企联合培养质量打折扣;行业企业参与联合培养成本高、供需错位,导致动力性不强;专业学位点及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滞后,难以跟上生产实践需要;多元主体协同松散,治理机制不健全,导致难以支撑“有组织育人”。分类发展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亟待服务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优化政校院企多元主体协同新机制,以教育为主体深化分类培养改革,以科技为支撑促进科教深度融合,以人才为支点强化人才能力导向,以产业为依托深化区域产教融合,以制度为保障优化多元主体组织架构,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支撑作用,打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需求导向 协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之“专业性”:价值内涵、实践困境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韵 王晨秋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0,共7页
在研究生分类发展的政策驱动和增列体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双重背景下,进一步明确体育专业学位之“专业性”内涵及其所包含的“体育”特性,重新审视体育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困境,探索改革路径。研究认为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以体育职业... 在研究生分类发展的政策驱动和增列体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双重背景下,进一步明确体育专业学位之“专业性”内涵及其所包含的“体育”特性,重新审视体育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困境,探索改革路径。研究认为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以体育职业发展需求为前提,以体育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过程,其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体育理论知识和应用研究能力、不同方向的体育实践能力以及相关职业素养。跨专业生源的涌入和体育专业性特征的淡化、理论课程的滞后与实践课程的平庸、学位论文的受限与盲审制度的畸形发展是当下主要的实践困境。应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加强对专业实践能力的评价,在培养过程中形成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实习教育与大学体育之间的积极联动机制,建立独立的体育专业学位论文评审系统与标准、评审专家库及其监督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体育研究生 体育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测绘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守刚 张莹 +1 位作者 韩福顺 陈国良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176,共5页
智能化测绘背景下的测绘工程专业承担着对接国家战略需要、加速学科转型升级、培养行业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面对当前测绘类人才培养内容重复、周期较长的问题,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为例,从构建一体... 智能化测绘背景下的测绘工程专业承担着对接国家战略需要、加速学科转型升级、培养行业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面对当前测绘类人才培养内容重复、周期较长的问题,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为例,从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一体化的培养机制、一体化的实践创新平台和一体化的学生支持体系4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公益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智能化测绘拔尖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测绘 测绘工程 本硕博一体化 人才培养 模式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价值逻辑、构成要素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超 李立枝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2-78,共7页
随着产教融合理念的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是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形式。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校企合作培养在助力培养国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提高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化水平、提高企业行业市场竞... 随着产教融合理念的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是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形式。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校企合作培养在助力培养国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提高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化水平、提高企业行业市场竞争力以及提升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成效的显现,与政府政策指引、学校支持、企业资源供给和学生参与等多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动态协同密切相关。在现实中,由于理念、目标、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的差异,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仍面临校企双方资源整合困难、人才培养与实践脱节、双导师制度未达到预期效果、合作机制评价标准不健全等现实问题和挑战,因此应优化校企合作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建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与平台,强化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完善校企合作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切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校企合作培养 卓越工程师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探讨——以“食品感官评价”课程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孟德梅 贾子怡 李书红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以“食品感官评价”课程为例,探讨了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实践方法。首先介绍目前课程教学现状和引进新授课方式的必要性,其次介绍国家对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和目标特点,然后结合“食品感官评价”... 以“食品感官评价”课程为例,探讨了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实践方法。首先介绍目前课程教学现状和引进新授课方式的必要性,其次介绍国家对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和目标特点,然后结合“食品感官评价”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分析课堂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最后,以差别试验为例,展示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并讨论案例教学模式的未来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 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 案例教学 食品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