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类结构新颖的紫檀芪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1
作者 王月茹 徐小娜 +2 位作者 朱周静 王艳娇 刘斌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8,共6页
在缩合剂2-(7-氮杂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的作用下,以紫檀芪(2)为原料,分别与4种不同链长的羧酸酯(3a~3d)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了4种结构新颖的紫檀芪衍生物(1a~1d),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1)HNMR... 在缩合剂2-(7-氮杂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的作用下,以紫檀芪(2)为原料,分别与4种不同链长的羧酸酯(3a~3d)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了4种结构新颖的紫檀芪衍生物(1a~1d),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1)HNMR、^(13)CNMR、ESI-MS、SC-XRD对衍生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紫檀芪(2)与己二酸单甲酯(3a)的酯化反应为模型,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物料比n(3a)∶n(2)为1.2∶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4 h,在此条件下,衍生物1a~1d的收率均较高(76.9%~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檀芪衍生物 结构修饰 酯化反应 单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孔双向拉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的成型工艺及性能
2
作者 王荣勇 李景波 刘小超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3,共8页
采用薄膜双向拉伸试验机制备了无孔双向拉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薄膜,探究了双向拉伸PEUHMW薄膜的成型工艺,研究了双向拉伸工艺参数对双向拉伸PE-UHMW薄膜晶体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拉伸速率达到200%/s... 采用薄膜双向拉伸试验机制备了无孔双向拉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薄膜,探究了双向拉伸PEUHMW薄膜的成型工艺,研究了双向拉伸工艺参数对双向拉伸PE-UHMW薄膜晶体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拉伸速率达到200%/s或者拉伸比大于3×3时,有助于PE-UHMW薄膜中串晶结构的形成。双向拉伸PE-UHMW薄膜中仅有正交晶存在,双向拉伸可以显著减小薄膜的晶粒尺寸。双向拉伸对PE-UHMW薄膜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随着拉伸速率以及拉伸比的增大,薄膜的拉伸强度也随之增大,当薄膜中出现串晶结构后薄膜拉伸强度增大更加明显,拉伸比为6×6的薄膜在纵向与横向的拉伸强度分别达到了201.7 MPa与183.7 MPa,相比未拉伸前提高了4.56倍和3.69倍。薄膜的耐穿刺强度随着薄膜拉伸比的增大而增大,拉伸比为6×6的薄膜耐穿刺强度达到了623.3 N/mm,是未拉伸前的9.7倍。拉伸比达到3×3后,薄膜透光率稳定在93%左右,而薄膜的雾度受晶粒尺寸的影响随着拉伸速率以及拉伸比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无孔双向拉伸PE-UHMW薄膜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良好的透光率,在包装领域具备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膜 双向拉伸 晶体结构 力学性能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酯分子及晶体结构、热力学和电子性质的理论研究
3
作者 杜洪臣 郇伟伟 +13 位作者 潘荣凯 李洁 刘彬 李梦忍 马湛 冯丽娟 刘军 孟令成 刘海舰 邢仁卫 董希青 孙超 李春霞 王恒全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6,共8页
香榧子假种皮中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挥发油、萜类、黄酮类等物质.香榧酯作为一种二萜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抗病毒作用.本文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香榧酯的分子及晶体结构进行研究,得到其微观结构参数、红外光谱、晶胞参数.根据统计... 香榧子假种皮中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挥发油、萜类、黄酮类等物质.香榧酯作为一种二萜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抗病毒作用.本文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香榧酯的分子及晶体结构进行研究,得到其微观结构参数、红外光谱、晶胞参数.根据统计热力学原理,计算了标题物的标准热力学函数,包括摩尔热容(C_(p,m)^(o))、摩尔熵(S_(m)^(o))和摩尔焓(H_(m)^(o)).在DFT优化分子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力场方法得到香榧酯的最可能堆积方式属于P21空间群,进一步采用DFT GGA-RPBE方法优化其晶体结构,并计算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发现其带隙较宽(3.324 eV),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Fermi能级附近,香榧酯晶体中的导带主要来自于O原子和C原子的2p轨道的贡献,而价带主要来自于H原子的s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酯 分子结构 晶体结构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氨基-4-(三硝基甲基)-2-羰基-1H-1,3,5-三嗪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张桐伟 许元刚 陆明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8-454,共7页
以4-氨基-6-甲基-1,3,5-三嗪-2-醇为原料,通过直接硝化合成了一种新的含能化合物6-氨基-4-(三硝基甲基)-2-羰基-1H-1,3,5-三嗪。采用X射线单晶体衍射仪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进... 以4-氨基-6-甲基-1,3,5-三嗪-2-醇为原料,通过直接硝化合成了一种新的含能化合物6-氨基-4-(三硝基甲基)-2-羰基-1H-1,3,5-三嗪。采用X射线单晶体衍射仪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通过核磁共振、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进行了结构测试与性能表征,通过EXPLO5预测了爆轰性能,采用BAM标准方法进行了感度测定。结果表明,所得目标化合物的晶体1属于单斜晶空间群C 2/c,晶胞参数a=10.183(4)Å,b=9.388(3)Å,c=21.324(8)Å,V=2005.9(13)Å^(3),α=90°,β=100.246(10)°,γ=90°,Z=8;其理论爆速爆压分别为8167 m·s^(-1)和27.6 GPa,撞击感度=6 J,摩擦感度=210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材料 三嗪类衍生物 合成 晶体结构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管材专用三釜三峰聚乙烯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陶航 温小晴 +1 位作者 刘柏平 金玉龙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对比研究了两种管材专用三釜三峰聚乙烯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E-A的相对分子质量更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更窄,共聚单体插入量更少,且力学性能更优。这是因为PE-A的短支链分布更优,虽共聚单体插入量低,但集中分布于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 对比研究了两种管材专用三釜三峰聚乙烯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E-A的相对分子质量更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更窄,共聚单体插入量更少,且力学性能更优。这是因为PE-A的短支链分布更优,虽共聚单体插入量低,但集中分布于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而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分布极少,这能保证其形成足量系带分子的同时又有大量结构完善的片晶。因此,PE-A具有更高的结晶度、片晶厚度、弹性模量和损耗模量,更快的结晶速率,更大的零剪切黏度及更低的损耗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峰聚乙烯 相对分子质量 管材专用 链结构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段晶化法合成核壳型亲水ZSM-5分子筛
6
作者 刘田菊 张丹丹 +3 位作者 杨华 宋玉全 潘梦 李兴扬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87-1490,共4页
采用传统分子筛合成的原材料,通过分段晶化合成出了核壳型ZSM-5分子筛。研究表明,随着低温段晶化时间的延长,在板块状ZSM-5分子筛表面会逐渐形成由纳米多晶分子筛共生而成的粗糙壳层。粗糙壳层的形成并没有对ZSM-5分子筛的结晶度、硅铝... 采用传统分子筛合成的原材料,通过分段晶化合成出了核壳型ZSM-5分子筛。研究表明,随着低温段晶化时间的延长,在板块状ZSM-5分子筛表面会逐渐形成由纳米多晶分子筛共生而成的粗糙壳层。粗糙壳层的形成并没有对ZSM-5分子筛的结晶度、硅铝比和孔结构特征产生显著影响,但是明显加强了其表面亲水性。在甲醇脱水制烃(MTH)的催化反应中,表面亲水性的加强促进了反应产物从催化剂内部向表面的传质,从而使核壳型亲水ZSM-5分子筛表现出了比传统ZSM-5分子筛更好的催化稳定性和更高的低碳烯烃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晶化 核壳结构 ZSM-5 分子筛 亲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亲性液晶分子自组装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若羽 曹瑜 刘峰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52,共25页
液晶作为一种有序的流体,为功能分子的有序自组装提供了良好的物理环境。传统研究主要聚焦于液晶分子的一维有序组装,如向列相或近晶相。本文综述了多亲性液晶分子复杂组装及其相行为的最新进展,通过调控微观相分离的程度与模式,实现了... 液晶作为一种有序的流体,为功能分子的有序自组装提供了良好的物理环境。传统研究主要聚焦于液晶分子的一维有序组装,如向列相或近晶相。本文综述了多亲性液晶分子复杂组装及其相行为的最新进展,通过调控微观相分离的程度与模式,实现了从二维蜂窝柱相到三维网络结构的一系列组装模式。探讨了空间位阻与相分离对超晶格、Frank-Kasper相等组装结构形成机制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极小曲面、超分子手性等基础数理概念对组装行为的作用。此外,还系统讨论了液晶自组装在二维铺砌中的相变路径、三维网络结构的控制机制,以及基于对称性破缺形成的超分子手性行为。这些研究为深化对自然界中复杂超分子体系以及人工框架化学的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多亲性分子 分子自组装 三维网络结构 超分子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氯化钠水溶液的微观结构与析出晶体之间关系的研究
8
作者 白世玉 赵兴宇 +2 位作者 林佳玮 权国强 王丽娜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0-707,共8页
为了探究无机电解质水溶液的微观结构与析出晶体之间的关系,本文对高浓度氯化钠水溶液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并结合低浓度氯化钠水溶液及氯化钾水溶液的结果进行了讨论。离子团簇的分析结果表明电解质水溶液析出的晶体在组成和几何... 为了探究无机电解质水溶液的微观结构与析出晶体之间的关系,本文对高浓度氯化钠水溶液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并结合低浓度氯化钠水溶液及氯化钾水溶液的结果进行了讨论。离子团簇的分析结果表明电解质水溶液析出的晶体在组成和几何关系上都与溶液中的离子团簇是对应的,说明溶液能够析出的晶体的组成方式和几何结构已经存在于母相溶液之中,析出的晶体与溶液的微观结构具有对应关系。径向分布函数、离子间距和瞬态图像的结果显示,高浓度氯化钠水溶液中只存在着直接接触离子对和部分间隔离子对,分别对应于Na^(+)-Cl^(-)径向分布函数上的第一峰和第二峰。与低浓度氯化钠水溶液相比,直接接触离子对的比例显著提高,而部分间隔离子对的比例则大幅下降,完全间隔离子对消失,表明溶液中离子间的结合方式会随浓度发生转变;离子间结合方式的变化是导致溶液微观结构及所析出晶体结构变化的原因。溶液中水分子构成的纯水团簇和Na^(+)与Cl^(-)构成的离子团簇的存在,说明高浓度的氯化钠水溶液中具有自聚集效应。本文的结果将为溶液析晶与结晶过程的理解及溶液微观结构的认知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析晶 氯化钠水溶液 离子团簇 微观结构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聚乙烯薄膜晶点的组成及形成原因
9
作者 樊洁 朱珍珍 +3 位作者 张鹏 李朋朋 李艳芹 魏福庆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3,158,共7页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以及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从原料的分子链结构分析了茂金属聚乙烯薄膜晶点的组成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茂金属聚乙烯薄膜晶点的结晶形态与无晶点的正常薄膜的不同,构成晶点...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以及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从原料的分子链结构分析了茂金属聚乙烯薄膜晶点的组成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茂金属聚乙烯薄膜晶点的结晶形态与无晶点的正常薄膜的不同,构成晶点的晶体尺寸均匀性远不如无晶点的正常薄膜,这是因为晶点中含有类似于纤维状的晶体,这种晶体先结晶,导致随后形成的晶体在此处生长不均匀。此外,分子链上的端基双键(RCH CH 2)在吹膜过程中引起的分子间交联和分子链中存在的亚甲基序列较长的规整结构,是形成类纤维状晶体的主要因素,而较长亚甲基序列的规整结构是由于共聚单体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聚乙烯 晶点 纤维状晶体 分子链结构 端基双键 亚甲基序列 共聚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车削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去除机理仿真与实验
10
作者 周云光 王书海 +1 位作者 陈晗 李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52-1458,共7页
为了探究精密车削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微观尺度去除机理,首先,基于大规模原子/分子并行模拟器的分子动力学仿真法对仿真体系物理特性进行分析后,建立了金刚石刀具车削镍基单晶的车削仿真模型,并利用开源可视化工具分析得到了镍基单晶仿真... 为了探究精密车削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微观尺度去除机理,首先,基于大规模原子/分子并行模拟器的分子动力学仿真法对仿真体系物理特性进行分析后,建立了金刚石刀具车削镍基单晶的车削仿真模型,并利用开源可视化工具分析得到了镍基单晶仿真车削过程中车屑的形成机制.然后,进行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车削去除机理实验研究,通过对车削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亚表面微观组织的透射形貌和衍射分析,证实了去除机理仿真分析所得结果的准确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车削塑性去除机理为非晶演变型结构损伤、位错趋稳层错结构损伤和多晶相变结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精密车削 去除机理 分子动力学仿真 结构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高岭石结构的煤矸石活化及合成NaY分子筛 被引量:6
11
作者 姚隆帆 孟凡会 +2 位作者 戴露霏 汪洋洋 李忠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26,共10页
以煤矸石为原料,在无模板剂和无添加剂的条件下,采用“高温焙烧-碱熔-碱溶-晶化”过程水热合成NaY分子筛。采用XRF、TG、XRD、SEM、N_(2)吸附-脱附曲线、NH3-TPD等手段对高温热处理的煤矸石及合成的NaY分子筛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煤矸石... 以煤矸石为原料,在无模板剂和无添加剂的条件下,采用“高温焙烧-碱熔-碱溶-晶化”过程水热合成NaY分子筛。采用XRF、TG、XRD、SEM、N_(2)吸附-脱附曲线、NH3-TPD等手段对高温热处理的煤矸石及合成的NaY分子筛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煤矸石中的高岭石相在600~800℃生成无定型偏高岭石相,随着碳酸钠与煤矸石质量比的增加或碱熔温度的升高,硅铝酸钠的晶相含量先增多后减少;加入质量分数0.1%~2.0%的NaY分子筛晶种提高了产物分子筛样品的相对结晶度和比表面积;增加NaOH浓度导致NaY分子筛硅/铝比下降;提高投料硅/铝摩尔比(n(SiO_(2))/n(Al_(2)O_(3))=6~30)使得NaY分子筛硅/铝比和相对结晶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晶种加入质量分数0.5%、投料n(SiO_(2))/n(Al_(2)O_(3))为20且NaOH浓度为3 mol/L时,合成的NaY分子筛n(SiO_(2))/n(Al_(2)O_(3))达到4.3、相对结晶度为87.4%、比表面积达到584 m^(2)/g、孔径主要分布在3.4 nm、颗粒粒径为100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活化 NAY分子筛 高岭石结构 晶种 硅/铝比 相对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弹性体微结构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睿珏 李磊 +1 位作者 曾宪兵 郭玉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6-277,共12页
液晶弹性体因其可编程的形变与高达400%的应变而在微型医用机器人、可调控表面微结构、微流控等微观尺度领域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液晶弹性体微结构的制作需要同时兼顾高分辨率分子取向和高精度微米尺度结构,对分子取向和微纳加工技术... 液晶弹性体因其可编程的形变与高达400%的应变而在微型医用机器人、可调控表面微结构、微流控等微观尺度领域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液晶弹性体微结构的制作需要同时兼顾高分辨率分子取向和高精度微米尺度结构,对分子取向和微纳加工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本文综述了液晶弹性体分子取向的方法和微结构的先进加工技术,总结了其在微驱动器、人工肌肉纤维、可调控表面等方向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液晶弹性体微结构在微型医用机器人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弹性体 微结构 分子取向 微型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吡嗪基联吡啶镍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13
作者 周云龙 宋娟 +2 位作者 吴苗 任传清 靳玲侠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6-1033,共8页
本文以多氮类化合物2,6-双(2-吡嗪基)-3,4′-联吡啶(dpyb)和Ni(NO_(3))_(3)·6H_(2)O为原料,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得到了一例新的镍配合物[Ni(dpyb)_(2)](NO_(3))_(2)·(H_(2)O)_(3),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和拉曼光谱对配合物的... 本文以多氮类化合物2,6-双(2-吡嗪基)-3,4′-联吡啶(dpyb)和Ni(NO_(3))_(3)·6H_(2)O为原料,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得到了一例新的镍配合物[Ni(dpyb)_(2)](NO_(3))_(2)·(H_(2)O)_(3),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和拉曼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配合物为单核结构,单核单元通过分子间氢键的连接作用形成双核结构。通过Crystal Explorer 21程序对该配合物进行了Hirshfeld表面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采用Gaussian 09W和Gauss View 5.0软件,运用B3LYP/6-311G(d,p)法计算了配体和配合物的前线分子轨道及能带间隙,计算结果证明此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此外还对自由配体及配合物[Ni(dpyb)_(2)](NO_(3))^(2)·(H_(2)O)_(3)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自由配体和金属Ni(Ⅱ)离子的配位,导致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氮类化合物 溶剂热法 镍配合物 晶体结构 表面分析 前线分子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结合对3种黄酮醇分子结构与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14
作者 管勤昊 汤丽华 +2 位作者 徐曼 张亮亮 黄立新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38,共9页
为揭示黄酮醇与Cu(Ⅱ)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而提升黄酮醇-Cu(Ⅱ)配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分析了羟基去质子化及结合Cu(Ⅱ)对水溶液中3种林源膳食黄酮醇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分子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为揭示黄酮醇与Cu(Ⅱ)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而提升黄酮醇-Cu(Ⅱ)配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分析了羟基去质子化及结合Cu(Ⅱ)对水溶液中3种林源膳食黄酮醇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分子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羟基去质子化后,黄酮醇分子内其他O—H键键长减小、苯环结构二面角发生改变、分子偶极矩增加、最高占有分子轨道(HOMO)与最低未占有分子轨道(LUMO)能级差(ΔE)减小、分子内其他羟基氢原子正电荷数减小;结合Cu(Ⅱ)后,黄酮醇分子内其他O—H键键长增加、二面角与偶极矩改变、ΔE减小、氢原子正电荷数增大。研究还发现:去质子化后的黄酮醇主要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和减小ΔE提升离子活性,于去质子化位点形成较高负电势,从而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Cu(Ⅱ)发生配位;结合Cu(Ⅱ)后的黄酮醇主要通过增加键长、改变分子结构、增加氢原子正电荷数促进与自由基结合,减小ΔE提升分子活性,增强其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林源膳食黄酮醇 分子结构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分子结构对聚合物分散液晶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雨蒙 莫顺聘 +3 位作者 王晗 邱龙臻 徐苗 陆红波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85-1294,共10页
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是液晶畴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内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因其制备简单、无需偏振片和取向层,在智能窗、柔性显示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拓宽其在柔性显示器件上的应用,本文以聚氨酯丙烯酸酯(PUA... 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是液晶畴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内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因其制备简单、无需偏振片和取向层,在智能窗、柔性显示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拓宽其在柔性显示器件上的应用,本文以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低聚物作为聚合物基体,采用紫外光聚合法制备PDLC器件,研究PUA的分子结构对聚合物分散液晶的形貌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丙烯酸酯基团进行封端的聚合物单体聚合速率快,形成了聚合物网孔状结构,且随着分子结构由脂肪族到芳香族的变化,聚合物网孔尺寸逐渐减小,使PDLC的驱动电压增高。利用聚氨酯中氨基甲酸酯键在分子链间形成的氢键增强与塑料基板的粘附性,获得了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PDLC器件。对比芳香族PUA,脂肪族PUA制备的PDLC样品具有较低的驱动电压(V_(th)=9.14 V,V_(sat)=35.50 V)、较高的对比度(CR=73.25)、较好的粘附性(20.11 N/cm^(2))以及在弯曲曲率半径为4 cm下弯曲前后光电性能变化幅度较小的特点,基本满足柔性PDLC在安全隐私保护以及弯曲表面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液晶 聚氨酯丙烯酸酯 分子结构 光电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吡嗪羧酸配体的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能研究
16
作者 吴苗 宋娟 +1 位作者 周云龙 任传清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76-1582,共7页
在水热条件下,以2,6-双(2-吡嗪基)吡啶-4-对苯甲酸(Hbppc)为配体,ZnCl_(2)为金属源,成功合成了一例锌配合物[Zn_2(Hbppc)(bppc)Cl_(3)]·0.5H_(2)O。通过SXRD、PXRD、IR、FT-IR等方式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此配合... 在水热条件下,以2,6-双(2-吡嗪基)吡啶-4-对苯甲酸(Hbppc)为配体,ZnCl_(2)为金属源,成功合成了一例锌配合物[Zn_2(Hbppc)(bppc)Cl_(3)]·0.5H_(2)O。通过SXRD、PXRD、IR、FT-IR等方式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此配合物结晶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双核零维结构,双核结构通过氢键进一步连接形成2D超分子网络结构。通过Crystal Explorer 21程序对该配合物进行了Hirshfeld表面分析。此外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荧光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自由配体,配合物的荧光显著增强。通过Gaussianview 5.0和Gaussian 09W计算了有机配体和配合物的前线分子轨道能量,探究了荧光增强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嗪羧酸锌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Hirshfeld表面分析 前线分子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FA对氟喹诺酮酰胺衍生物的分子建模与设计
17
作者 冯惠 冯长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57-2862,共6页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研究25种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21个化合物组成训练集用于建立预测模型,余下9个化合物(含13号模板分子和新设计4个分子)组建测试集作为模型验证... 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研究25种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21个化合物组成训练集用于建立预测模型,余下9个化合物(含13号模板分子和新设计4个分子)组建测试集作为模型验证。所建训练集CoMF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_(cv)^(2))、非交叉验证系数(R^(2)),对于K_(S)分别为0.333、0.883,对于K_(H)分别为0.363、0.887,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的贡献率,对于K_(S)依次为60.3%、39.7%,对于K_(H)依次为60.8%、39.2%,表明影响抗肿瘤活性(K_(S)、K_(H))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疏水性和空间位阻,其次是取代基的库仑力、氢键及配位作用。基于此研究结果,设计了4个具有较高预测活性的新化合物。这些发现不仅为理解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抗肿瘤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设计抗肿瘤活性更高的化合物提供了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C-3酰胺衍生物 抗肝癌活性(K_(S)) 抗白血病活性(K_(H))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三维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研究KDP和DKDP晶体生长边界层的分子结构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锡铃 尤静林 +7 位作者 王燕 程振翔 王晶晶 周赫田 余昺鲲 张树君 孙大亮 蒋国昌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9-,共1页
When the crystal grows from solution,a sharp variated fluid layer of the solute concentration exists against crystal surface.The sharp variated fluid layer is defined the boundary layer in crystal growth.The molecular... When the crystal grows from solution,a sharp variated fluid layer of the solute concentration exists against crystal surface.The sharp variated fluid layer is defined the boundary layer in crystal growth.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boundary layers plays a key role in crystal composition,morphology,growth rate and crystal growth mechanism.However,owing to the lacking of suitable probe technique,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information of the moving construction of the boundary layers.Here,the laser Raman Microprobe combining with holographic phase contrast interferometric microphotography is used to probe in situ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boundary layers during the crystal growth processes of KH 2PO 4(KDP) and KD 2PO 4(DKDP).In supersaturations ranging from 1% to 14%,Raman scattering states at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within the boundary layers have been investigated,and compared with the band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solutions alone using laser Raman spectroscopy between 600 and 1350cm -1 .The changes in band parameters of the phosphates within the boundary layers of crystal growth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solution alone.The influence of th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on the band parameters of anion phosphate within the layers is nonlinear.With increasing supersaturation,the full width at half height of the P=O 2 symmetric stretch band increases.The new 918(938)cm -1 H(D)O P OH(D) asymmetric stretch,1120(DKDP 1200)cm -1 O P O asymmetric stretch,and extremely weak 1210cm -1 P O H in plane deformation bands appear in the characteristic boundary layers.These new bands show that the cations have direct effects on the phosphate group(aggregates).Under the driving of concentration gradient field of supersaturation,the effects of cations cause the changes of O P O bond angle,atomic charge redistribution,and lead to readjust geometry of anion phosphate group and desolvation.The trend of readjust is close to the geometry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unit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ations phosphate crystallization un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itu research growth boundary layer molecular structure solution growing cryst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萘基-芘衍生物结构和ECD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19
作者 王怡然 昝凤姣 +3 位作者 李丽华 李云志 冷霞 夏其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0,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s-联萘基-芘分子结构、联萘二面角、能隙、电子的圆二色(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 ECD)光谱等性质,系统考察其溶剂效应和取代基效应.研究发现,在苯、四氯化碳、氯仿、环己烷和水五种溶剂中,s-联萘基-芘...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s-联萘基-芘分子结构、联萘二面角、能隙、电子的圆二色(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 ECD)光谱等性质,系统考察其溶剂效应和取代基效应.研究发现,在苯、四氯化碳、氯仿、环己烷和水五种溶剂中,s-联萘基-芘分子的结构和ECD光谱等性质均相似.然而,在氯基、甲基、羟基、甲氧基和苯基五种取代基中,苯基取代基可以调节s-联萘基-芘分子的结构和ECD光谱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萘基-芘衍生物 分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ECD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Ⅲ)(DIEN)(N_(3))_(3)]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量子化学研究
20
作者 程佳佳 吴梦琪 +2 位作者 杨敏 王丽梅 魏荣敏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9-1415,共7页
采用配体占位策略和分子自组装原理,选用二亚乙基三胺(DIEN)为有机配体,Co^(3+)为中心金属离子,室温下,通过溶液法合成了一例单核钴配合物[Co^(Ⅲ)(DIEN)(N_(3))_(3)](1)单晶体,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元素分析和量子化学计算对配合物... 采用配体占位策略和分子自组装原理,选用二亚乙基三胺(DIEN)为有机配体,Co^(3+)为中心金属离子,室温下,通过溶液法合成了一例单核钴配合物[Co^(Ⅲ)(DIEN)(N_(3))_(3)](1)单晶体,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元素分析和量子化学计算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电子结构分析。结构解析表明,该配合物单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25 3(2)nm,b=0.892 0(3)nm,c=0.898 7(3)nm,α=106.497(4)°,β=90.281(4)°,γ=113.861(4)°,V=0.574 7(3)nm^(3)。中心金属离子Co(Ⅲ)位于拉长八面体配位环境中,每个配合物分子由一个Co(Ⅲ)离子、3个叠氮阴离子和1个二亚乙基三胺组成,一个叠氮离子的两个N原子位置无序,占有率各为50%。单核结构之间通过N—H…N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组装成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此外,以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的晶体结构为计算模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配合物1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构型结构优化和振动频率计算,分析了配合物的单点能、原子电荷分布及前线分子轨道等性质。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构型为稳定构型,且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Ⅲ)超分子配合物 晶体结构 量子化学计算 密度泛函理论 原子电荷 前线分子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