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es,structures,and properties of three coordination polymers based on 5⁃ethylpyridine⁃2,3⁃dicarboxylic acid and N⁃containing ligands
1
作者 TANG Long BIAN Yaxin +3 位作者 CHEN Luyuan HOU Xiangyang WANG Xiao WANG Jijiang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75-1985,共11页
Three coordination polymers[Mn(epda)(2,2'⁃bipy)(H_(2)O)](1),[Mn(epda)(phen)](2),and[Co_(2)(epda)2(bpe)2(H_(2)O)_(4)]·5H_(2)O(3)(H2epda=5⁃ethyl⁃pyridine⁃2,3⁃dicarboxylic acid,2,2'⁃bipy=2,2'⁃bipyridine,... Three coordination polymers[Mn(epda)(2,2'⁃bipy)(H_(2)O)](1),[Mn(epda)(phen)](2),and[Co_(2)(epda)2(bpe)2(H_(2)O)_(4)]·5H_(2)O(3)(H2epda=5⁃ethyl⁃pyridine⁃2,3⁃dicarboxylic acid,2,2'⁃bipy=2,2'⁃bipyridine,phen=phenanthroline,bpe=1,2⁃bis(4⁃pyridyl)ethylene)were synthesized by solvothermal reactions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thermogravimetric analyses,IR spectroscopy and elemental analysis.1 displays a 1D chain struc⁃ture,and these chains are joined by O-H…O hydrogen bonding andπ⁃πstacking interactions to generate a 2D layer structure.2 displays a 2D layer structure,and adjacent layers are generated 3D architecture throughπ⁃πstacking interactions.3 displays a 1D chain structure,and adjacent chains are generated double layer structure through O-H…O hydrogen bonding.The fluorescent properties of 1 and 3 indicate that they can potentially be used as a luminescent sensor.1 was high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towards o⁃nitrophenol through different detection mechanisms,however,3 was highly selective and sensitive towards 2,4,6⁃trinitrophenol.In addition,the magnetic behavior of 2 has also been investigated.CCDC:2172533,1,2355773,2,235577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polymers 5⁃ethyl⁃pyridine⁃2 3⁃dicarboxylate ligand crystal structures fluorescent properties magnetic behavi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胡椒酸/4,4′-联吡啶的Zn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Hirshfeld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娅蓉 赵九州 +2 位作者 赵成兄 梁毅农 孙赞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利用胡椒酸(HBDCA)和4,4′-联吡啶(4,4′-bpy)与Zn(NO_(3))_(2)通过溶剂热反应,成功合成了一例锌配位聚合物[Zn(BDCA)(4,4′-bpy)_(0.5)]_n(I),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SXRD)、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X射线粉末衍射(X... 利用胡椒酸(HBDCA)和4,4′-联吡啶(4,4′-bpy)与Zn(NO_(3))_(2)通过溶剂热反应,成功合成了一例锌配位聚合物[Zn(BDCA)(4,4′-bpy)_(0.5)]_n(I),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SXRD)、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配合物I属于单斜晶系,I2/a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2196(11)nm,b=1.01964(9)nm,c=1.67283(14)nm和β=100.771(6)°,分子式为C_(26)H_(18)N_(2)O_(8)Zn。在配合物I中,中心Zn原子位于扭曲的四面体几何构型中,配体连接金属形成1D链结构。Hirshfeld分析表明,链与链之间可通过π…π堆积和C—H…O相互作用形成3D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I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及固态荧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配位聚合物 溶剂热合成 晶体结构 Hirshfeld分析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固态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苯并咪唑基配体Zn(Ⅱ)、Cd(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以及荧光性质研究(英文)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越 翟玲玲 孙为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5,共7页
以3,5-二(苯并咪唑基)吡啶(L)、间苯二甲酸(m-H2BDC)、4-羧基肉桂酸(H2CCA)、ZnSO4·7H2O和Cd(NO3)2·4H2O为原料,使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两个配位聚合物[Zn(L)(m-BDC)](1)和[Cd(L)(CCA)]·2H2O(2),利用红外、元素分析、热重... 以3,5-二(苯并咪唑基)吡啶(L)、间苯二甲酸(m-H2BDC)、4-羧基肉桂酸(H2CCA)、ZnSO4·7H2O和Cd(NO3)2·4H2O为原料,使用溶剂热方法合成了两个配位聚合物[Zn(L)(m-BDC)](1)和[Cd(L)(CCA)]·2H2O(2),利用红外、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结构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在配合物1中,L与金属离子连接形成了一维(1D)链结构,而间苯二甲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构成了一个M2(m-BDC)2(M=金属离子)的单元。一维链之间通过M2(m-BDC)2单元连接形成二维网状(2D)结构。在配合物2中,和配合物1类似,L与金属离子连接形成一维链,但与1不同的是羧酸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也构成了一维链结构,两种一维链通过配位作用连接构成二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荧光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低维Zn^Ⅱ-二膦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奎蓉 张宇 +2 位作者 阚玉和 李荣清 胡华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49-2558,共10页
通过引入第二配体2,2′-联吡啶(2,2′-bipyridine,bipy),在水热条件下得到3个低维ZnⅡ-二膦酸配位聚合物:[Zn1.5(H2L)(bipy)(H2O)]·3H2O(1),[Zn(H3L)(bipy)]2(2),[Zn(H3L)(bipy)(H2O)]·H2O(3)(H5L... 通过引入第二配体2,2′-联吡啶(2,2′-bipyridine,bipy),在水热条件下得到3个低维ZnⅡ-二膦酸配位聚合物:[Zn1.5(H2L)(bipy)(H2O)]·3H2O(1),[Zn(H3L)(bipy)]2(2),[Zn(H3L)(bipy)(H2O)]·H2O(3)(H5L=1-羟亚乙基-1,1-二膦酸,CH3C(OH)(PO3H2)2)。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PXRD)、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热重(TG-DSC)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表明化合物1为一维梯形双链结构,结构中含有2个晶体学独立的锌离子,分别以四配位和六配位模式与配体连接。化合物2为O-P-O双桥连接三角双锥[ZnO3N2]而成的双核零维结构。化合物3为八面体[ZnO4N2]通过O-P-O单桥连接而成的一维链状结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将3个低维ZnⅡ-二膦酸化合物扩展为三维超分子。对化合物1~3进行荧光性能的研究,测试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均发射出强度远大于配体bipy的荧光发射峰(λem=374nm(1)、388nm(2)、387nm(3),λex=252nm),该峰来源于第二配体bipy(λem=391nm,λex=252nm)分子内部的π*-π电荷转移。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3个化合物均表现出一步单电子氧化还原过程,与自由配体相比给电子能力增强,未来可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在光电领域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二膦酸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乙氧基水杨醛缩 N, N-双(3-胺基丙烷)-甲基氨 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台夕市 冯一民 +2 位作者 孔凡元 王大奇 谭民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9-323,共5页
Schiff-base ligands are able to coordinate metalsthrough imine nitrogen and another group, usuallylinked to the aldehyde. Modern chemists still
关键词 3-乙氧基水杨醛缩N N-双(3-胺基丙烷)-甲基氨 zn()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网状锌(Ⅱ)配位聚合物[Zn(HIDC)(bib)_(0.5)]_n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宏文 卢文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9-532,共4页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s,MOCPs)材料因其多变的结构拓扑以及其在离子交换、气体储存、分离、催化和荧光传感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已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氮杂环多元羧酸配体由于其骨架比较稳定,
关键词 锌()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邻菲咯啉取代苷脲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先炯 张奇龙 陈明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97-1601,共5页
将配体(L=4b,5,7,7a-四氢-4b,7a-环亚胺甲烷亚氨基-6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6,13-二酮)与ZnCl_2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Zn(L)(H2O)2ZnCl_4]n。并用FT-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属... 将配体(L=4b,5,7,7a-四氢-4b,7a-环亚胺甲烷亚氨基-6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6,13-二酮)与ZnCl_2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Zn(L)(H2O)2ZnCl_4]n。并用FT-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每个Zn(Ⅱ)离子为扭曲八面体的配位构型,分别与来自一个配体上菲咯啉的两个氮原子、另一配体上的羰基氧原子、两个水分子和一个ZnCl_4的氯原子配位,每个配体L用一个羰基氧原子和菲咯啉的两个氮原子分别与两个Zn(Ⅱ)离子配位桥联形成一维螺旋链状结构。同时,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菲咯啉取代苷脲 zn()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3‑吡啶基)‑2‑(1,3,4‑噁二唑基))硫代)‑2,4‑戊二酮Cu(Ⅱ)/Zn(Ⅱ)/Mn(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奇龙 孙乐涛 +3 位作者 杨先炯 徐红 李立郎 杨小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9-994,共6页
将配体3‑((5‑(3‑吡啶基)‑2‑(1,3,4‑噁二唑基))硫代)‑2,4‑戊二酮(HL)与Cu(OAc)_(2)·H_(2)O、Zn(OAc)_(2)·2H_(2)O和Mn(OAc)_(2)·4H_(2)O分别进行配位反应,得到3个配位聚合物{[Cu_(2)(L)_(4)]·CHCl_(3)}_(n)(1)、{[Zn... 将配体3‑((5‑(3‑吡啶基)‑2‑(1,3,4‑噁二唑基))硫代)‑2,4‑戊二酮(HL)与Cu(OAc)_(2)·H_(2)O、Zn(OAc)_(2)·2H_(2)O和Mn(OAc)_(2)·4H_(2)O分别进行配位反应,得到3个配位聚合物{[Cu_(2)(L)_(4)]·CHCl_(3)}_(n)(1)、{[Zn(L)_(2)]·4CHCl_(3)}_(n)(2)和{[Mn(L)_(2)]·4CHCl_(3)}_(n)(3),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固体状态下,配位聚合物1形成1D螺旋链状结构,配位聚合物2和3形成2D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二酮 Cu()配位聚合物 zn()配位聚合物 Mn()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1H-吡唑-3-基)-吡啶构筑的新型Zn(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娜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6-851,共6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Zn(II)配位聚合物[Zn3(4-PP)4(OH)2(SO4)2(H2O)2]n(1,4-PP=4-(1H-pyrazol-3-yl)pyridine),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其热重性质和荧光性质。该配位聚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Zn(II)配位聚合物[Zn3(4-PP)4(OH)2(SO4)2(H2O)2]n(1,4-PP=4-(1H-pyrazol-3-yl)pyridine),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其热重性质和荧光性质。该配位聚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群,其晶胞参数为:a=12.303(3)nm,b=6.0083(12)nm,c=25.308(5)nm,β=101.40(3)°,F(000)=1056,Dc=1.882 g/cm3,V=1833.8(6)nm3,Mr=1038.94,Z=2,μ(Mo Kα)=2.140 mm-1,R1=0.0672,wR2=0.1300。在该配位聚合物1中,金属锌(II)与SO2-4以及OH-形成纯无机的二维层状结构,而4-PP配体仅作为端基配体;二维结构进一步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CCDC:1007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H-吡唑-3-基)-吡啶 水热法 锌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荧光性质的三维Zn(Ⅱ)金属-有机框架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百丽 贺鹏珍 +1 位作者 王清华 崔术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71-1477,共7页
以1,3,5-苯三甲酸(H_(3)BTC)为配体,与Zn(Ⅱ)离子在溶剂热条件下反应制备了配合物{[Zn(BTC)2/3]·[HCON(CH_(3))_(2)]·[C_(2)H_(5) OH]}n(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SXRD)、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粉末X射线衍射分... 以1,3,5-苯三甲酸(H_(3)BTC)为配体,与Zn(Ⅱ)离子在溶剂热条件下反应制备了配合物{[Zn(BTC)2/3]·[HCON(CH_(3))_(2)]·[C_(2)H_(5) OH]}n(1)。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SXRD)、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PXRD)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1进行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在配合物1中Zn(Ⅱ)离子通过羧基上的氧原子与BTC 3-离子配位,形成了具有孔道的三维Zn(Ⅱ)金属有机框架(MOF)结构。并且通过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将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分子封装进平行四边形的孔道中。室温下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当激发波长为297 nm时,配合物1在601 nm处具有最强的发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配合物 溶剂热合成 1 3 5-苯三甲酸 金属有机框架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Zn(Ⅱ)/Co(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光带能隙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琦晖 刘瑶瑶 +2 位作者 李鲁超 黄永清 赵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14-2022,共9页
通过使用两性离子羧酸配体4⁃羧基⁃1⁃(4⁃羧基苄基)吡啶盐(L1)和含氮辅助配体1,4⁃二(咪唑⁃1⁃甲基)苯(L2)或1,3⁃二(咪唑⁃1⁃甲基)苯(L3)分别与金属锌盐和金属钴盐反应,合成了配合物[Zn(L1)(L2)0.5Cl]n(1)、[Co(L1)(L2)0.5Cl]n(2)和{[Zn(L1)(... 通过使用两性离子羧酸配体4⁃羧基⁃1⁃(4⁃羧基苄基)吡啶盐(L1)和含氮辅助配体1,4⁃二(咪唑⁃1⁃甲基)苯(L2)或1,3⁃二(咪唑⁃1⁃甲基)苯(L3)分别与金属锌盐和金属钴盐反应,合成了配合物[Zn(L1)(L2)0.5Cl]n(1)、[Co(L1)(L2)0.5Cl]n(2)和{[Zn(L1)(L3)]ClO4·1.7H2O}n(3)。配合物1和2同构,具有(6,3)拓扑的二维层状结构。该二维层进一步通过倾斜穿插形成三维结构。配合物3具有一维铰链结构。相邻的一维链进一步通过π⁃π作用扩展为二维层状结构。值得注意的是,配合物1~3均可视为由一维[M(L1)]n链和桥联的双咪唑基配体L2或L3构成。配合物1和2是由一维的螺旋链和Z形的桥联L2配体构成,而配合物3是由一维的之字形链和C形的桥联L3配体构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含氮辅助配体和阴离子对配合物的最终结构有重要的影响。光带能隙研究表明,配合物1~3的能带间隙分别为2.96、1.72和3.16 eV,这表明配合物具有潜在的宽隙半导体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配合物 钴配合物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光带能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维Zn-LCP纳米材料荧光感应Cr_(2)O_(7)^(2-)和L-胱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涛海 张军 +2 位作者 葛庆 张钢强 张美丽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6,共9页
该文利用柔性间苯二乙酸(H_(2)mpda)和刚性共轭体均苯三咪唑(tib)水热合成发光配位聚合物[Zn_(3)(tib)_(2)(mpda)_(3)]_(n)·5H_(2)O(Zn-LCP).mpda^(2-)的2个羧基均与金属Zn(Ⅱ)单齿配位形成1维波浪链,tib作为三节点与金属Zn(Ⅱ)配... 该文利用柔性间苯二乙酸(H_(2)mpda)和刚性共轭体均苯三咪唑(tib)水热合成发光配位聚合物[Zn_(3)(tib)_(2)(mpda)_(3)]_(n)·5H_(2)O(Zn-LCP).mpda^(2-)的2个羧基均与金属Zn(Ⅱ)单齿配位形成1维波浪链,tib作为三节点与金属Zn(Ⅱ)配位形成1维带状链,2个链通过Zn(Ⅱ)交接构成2维面,面与面通过π-π作用力堆积形成3维超分子体.Zn-LCP比表面积(BET)为19 m^(2)·g^(-1),量子产率为25.22%.Zn-LCP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对在水中的Cr_(2)O_(7)^(2-)离子和L-胱氨酸感应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34μm^(-1)和3.6 nmol·L^(-1),荧光猝灭率分别为68.3%和98.3%,高于文献报道值.其荧光猝灭机理是共振能量转移和竞争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荧光性能 污染物 猝灭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二维Cd(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12
13
作者 牛淑云 迟玉贤 +2 位作者 金晶 杨光第 叶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04-1806,共3页
Two novel Cd(Ⅱ) coordination polymers, [Cd 2(C 10H 2O 8)\5(H 2O) 6] n (1) and [Cd 4(C 6H 4O 2N) 8(H 2O) 4] n (2) (C 10H 2O 8=1,2,4,5-benzenetetracarboxyl and C 6H 4O 2N=nicotinato), were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 Two novel Cd(Ⅱ) coordination polymers, [Cd 2(C 10H 2O 8)\5(H 2O) 6] n (1) and [Cd 4(C 6H 4O 2N) 8(H 2O) 4] n (2) (C 10H 2O 8=1,2,4,5-benzenetetracarboxyl and C 6H 4O 2N=nicotinato), were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of the single-crystal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Complex 1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0.559 62(7) nm, b=0.777 58(6) nm, c=0.969 75(10) nm, α=111.981(5)°, β=101.649(6)°, γ=98.240(5)°, and Z=1. Final R=0.024 8(wR=0.078 5). Complex 2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system, space group Pbca with unit cell dimensions a=1.144 94(19) nm, b=1.209 69(6) nm, c=1.740 73(8) nm and Z=8. Final R=0.018 5(wR=0.034 8). Both the two complexes are coordination polymers with a two-dimensional infinite structure, the repeat unit is [Cd 2(C 10H 2O 8)(H 2O) 6] (1) and [Cd 4(C 6H 4O 2N) 8(H 2O) 4] (2) which are bridged by the ligands of 1,2,4,5-benzenetetracarboxyl(C 10H 2O 8) and nicotinato(NA), respectively. The two polymers show strong fluorescence with λ em=433 nm(λ ex=333 nm, 1) and λ em=423 nm(λ ex=330 nm, 2) in the solid state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emissions observed in the polymers are tentatively assigned to the ligands fluorescence(LL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配位聚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均苯四甲酸根 烟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位聚合物{[Zn(CF_3COO)_2(C_5H_5ON)·]H_2O}_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卫兴 高健 +5 位作者 钱保华 许兴友 陆路德 杨绪杰 汪信 宋海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9-752,共4页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 {[Zn(CF3COO)2(C5H5ON)]·H2O}n was synthesized based on the reaction of zinc(Ⅱ) trifluoroacetate and 3-hydroxypyridine(C5H5ON) in methanol medium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tructure of the c...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 {[Zn(CF3COO)2(C5H5ON)]·H2O}n was synthesized based on the reaction of zinc(Ⅱ) trifluoroacetate and 3-hydroxypyridine(C5H5ON) in methanol medium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tructure of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was confirmed by IR, 1H NMR, elemental analysis and thermal analysis.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was also determined by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P21/m, and crystallographic data of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are: a= 0.863 1(4) nm, b=0.717 7(3) nm, c=1.116 4(5) nm, α=γ=90°, β=107.542(6)°, V=0.659 4(5) nm3; Dc=2.037 g·cm-3; Z=2; F(000)=400; μ=1.969 mm-1. Zinc(Ⅱ) atom lies at the center of an octahedron formed by the coordination of zinc atom and six O atoms which come from four different trifluoroacetate ions and two different 3-hydroxypyridine molecules where each trifluoroacetate ion and 3-hydroxypyridine are coordinated to two different zinc ions to form coordination polymer. CCDC: 253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crystal analysis 合成 表征 ZINC system center ATOM the and first space group WHERE was The with data ZINC form poly are new ^1H NMR ion 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芳香羧酸配体的三维镉(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郑长征 任立娣 +2 位作者 丁涛 宋斌 徐守卫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9-1014,共6页
以Cd(NO3)2·4H2O和5-(4'-羧基苯氧基)烟酸(H2L)为原料,用水-DMF溶剂热合成法合成了一个新型三维配位聚合物[Cd(L)(H2O)2]n,并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仪分析... 以Cd(NO3)2·4H2O和5-(4'-羧基苯氧基)烟酸(H2L)为原料,用水-DMF溶剂热合成法合成了一个新型三维配位聚合物[Cd(L)(H2O)2]n,并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仪分析确定,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6201(2)nm,b=0.8225(3)nm,c=2.6361(10)nm,α=90.00°,β=90.101(7)°,γ=90.00°,V=1.3444(9)nm3,Z=4。在该配合物中,每个Cd(II)的配位环境为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金属Cd(II)通过配体离子L2-连接形成一个三维的框架结构。室温固态荧光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一定的荧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4’-羧基苯氧基)烟酸 晶体结构 镉配合物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4,4′-联苯咪唑及间苯二甲酸根为配体构筑的Ni(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质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春丽 覃玲 +1 位作者 徐基贵 郑和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47-2350,共4页
以4,4′-联苯咪唑(4,4′-bibp)和间苯二甲酸(H2MPA)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1个二维镍(Ⅱ)配位聚合物[Ni(H2O)(MPA)(4,4′-bibp)]n(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TGA)和X-射线粉末衍射(PXR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 以4,4′-联苯咪唑(4,4′-bibp)和间苯二甲酸(H2MPA)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1个二维镍(Ⅱ)配位聚合物[Ni(H2O)(MPA)(4,4′-bibp)]n(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TGA)和X-射线粉末衍射(PXR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c空间群,为二维层状结构。我们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在室温下的固体紫外光谱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层状锌配合物[Zn(bibm)(glu)]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曹大鹏 姚小强 郑和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3-906,共4页
用水热法合成了1个新的锌配合物[Zn(bibm)(glu)]n(bibm=4,4′-二(苯并咪唑-1-甲基)联苯;glu=戊二酸),对它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RD、热重和荧光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 用水热法合成了1个新的锌配合物[Zn(bibm)(glu)]n(bibm=4,4′-二(苯并咪唑-1-甲基)联苯;glu=戊二酸),对它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RD、热重和荧光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为二维层状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是潜在的荧光光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配位聚合物[Zn_6(bta)_4(2,2′-bipy)_3]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光祥 褚钱 +2 位作者 川口博之 孙为银 梁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03-1207,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三维配位聚合物[Zn6(bta)4(2,2′-bipy)3](H3bta=1,3,5-苯三乙酸;2,2′-bipy=2,2′-二联吡啶),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数据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的三维配位聚合物[Zn6(bta)4(2,2′-bipy)3](H3bta=1,3,5-苯三乙酸;2,2′-bipy=2,2′-二联吡啶),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数据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a=1·7714(4)nm,b=2·4391(5)nm,c=1·7120(3)nm,β=104·39(3)°,Z=4,V=7·165(2)nm3,Dc=1·722g/cm3,μ=2·065mm-1,F(000)=3768,R1=0·0645,wR2=0·1424.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 配位聚合物 羧酸配体 晶体结构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咪唑-4,5-二羧酸和1,4-双(咪唑基-1-甲基)-苯配体构筑的一个三维镉(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宏文 卢文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156,共5页
以2∶2∶1物质的量比的CdCl2、H3IDC(咪唑-4,5-二羧酸)和bix(1,4-双(咪唑基-1-甲基)-苯)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1个新的三维层-柱状框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Cd(HIDC)(bix)0.5]n(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以及单晶X-射线... 以2∶2∶1物质的量比的CdCl2、H3IDC(咪唑-4,5-二羧酸)和bix(1,4-双(咪唑基-1-甲基)-苯)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得到了1个新的三维层-柱状框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Cd(HIDC)(bix)0.5]n(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以及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1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1.15530(17)nm,b=1.05268(16)nm,c=1.198 71(18)nm,β=110.245(2)°,V=1.367 8(4)nm3,Z=4,Dc=1.873 g.cm-3,F(000)=756,对于2 000个可观测点(I>2σ(I)),最终残差因子R1=0.0336,wR2=0.0911。在1的晶体结构中,每个镉(Ⅱ)离子的配位数为6,处于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每个HIDC2-分别桥联3个镉(Ⅱ)离子形成一种"砖墙"状的二维层结构,相邻的二维层之间通过bix的2个氮原子进一步连接形成三维层-柱状框架结构。化合物1的固体室温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在波长为392 nm的光激发下于465 nm处出现强烈的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链状锌配位聚合物{[Zn(H_2O)_2(L)(phen)]·3H_2O}_n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储召华 解庆范 陈延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93-1896,共4页
合成了一种锌配位聚合物{[Zn(H2O)2(L)(phen)].3H2O}n(1),其中,H2L=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荧光、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标题配合物属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a=1.698 90(12)nm,b=0.661 88(1... 合成了一种锌配位聚合物{[Zn(H2O)2(L)(phen)].3H2O}n(1),其中,H2L=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荧光、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标题配合物属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a=1.698 90(12)nm,b=0.661 88(11)nm,c=2.480 40(14)nm,V=2.789 1(5)nm3,Z=4,Mr=634.92,Dc=1.512 g.cm-3,R=0.058 6,wR=0.121 4。标题配合物呈现一维链状结构,链内L2-和phen配体之间存在π-π堆积作用,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扩展为二维超分子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H酸单钠盐 荧光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