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脱硫预处理制备橡胶改性沥青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丁天雨 杨洋 +2 位作者 晏永 张世博 赵艳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623-629,共7页
为了提高碎橡胶(CR)在沥青基质中的相容性,减少橡胶屑脱硫过程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本工作介绍了五种在不同脱硫工艺(150℃/52 min、155℃/40 min、160℃/33 min、165℃/28 min、170℃/25 min)制备的脱硫碎橡胶(DCR)和脱硫碎橡胶改性沥青(... 为了提高碎橡胶(CR)在沥青基质中的相容性,减少橡胶屑脱硫过程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本工作介绍了五种在不同脱硫工艺(150℃/52 min、155℃/40 min、160℃/33 min、165℃/28 min、170℃/25 min)制备的脱硫碎橡胶(DCR)和脱硫碎橡胶改性沥青(DCRMA)。分析了DCRMA和碎橡胶改性沥青(CRMA)的物理性能和贮存稳定性,使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和弯曲梁流变仪(BBR)测试了橡胶改性沥青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流变性能。使用电子显微镜(SEM)、荧光显微镜(F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其微观形貌、微观结构和改性机理。结果表明,DCR微观结构变得不规则且粗糙,增大了与沥青基体的接触面积。DCRMA的旋转粘度和软化点差值均显著减小,说明低温脱硫预处理有效地改善了CR与沥青基体的相容性。流变结果表明,DCRMA的高温性能相较CRMA有所减弱,但DCRMA的低温抗裂性显著提高。FM试验表明,DCR在沥青中分散均匀且部分溶胀。FTIR试验表明,脱硫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反应也发生化学反应。该研究为废碎橡胶这一固体废物提供了一种相对节能减排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脱硫预处理 废橡胶粉改性沥青 微观形貌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沥青温度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于新 孙文浩 +1 位作者 罗怡琳 吴建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6-270,283,共6页
采用针入度指数(PI)法,针入度黏度指数(PVN)法,复数模量指数(GTS)法分别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以及橡胶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PI和PVN评价SBS改性沥青和橡胶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存在局限性;采用GTS评价橡胶沥青的温... 采用针入度指数(PI)法,针入度黏度指数(PVN)法,复数模量指数(GTS)法分别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以及橡胶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PI和PVN评价SBS改性沥青和橡胶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存在局限性;采用GTS评价橡胶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更加合理,但仍存在不足.分析上述3种评价方法后,认为采用基于存储模量及损耗模量温度敏感性的复数指数(CNI)法来评价橡胶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更具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沥青 温度敏感性 复数模量指数法 复数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感温性的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石洪波 王洪国 +2 位作者 廖克俭 闫锋 丛玉凤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4期439-442,共4页
采用高剪切工艺,制备了三种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利用针入度指数法评价了改性沥青的感温性,采用当量软化点、当量脆点、4℃延度评价了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结果表明,改性沥青的感温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当量软化点提高约7... 采用高剪切工艺,制备了三种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利用针入度指数法评价了改性沥青的感温性,采用当量软化点、当量脆点、4℃延度评价了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结果表明,改性沥青的感温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当量软化点提高约7℃,当量脆点降低(8~10)℃,4℃延度提高20cm,说明废旧橡胶粉对沥青的感温性改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橡胶粉 改性沥青 感温性 针入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温度对橡胶粉-沥青体系热降解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小英 徐传杰 张玉贞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8,共4页
从橡胶粉-沥青体系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溶解度、高温性质方面研究了剪切温度对橡胶粉-沥青体系热降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剪切温度的升高,橡胶粉-沥青体系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向小分子方向发展,溶解度增加,复合模量降低,相位角增加... 从橡胶粉-沥青体系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溶解度、高温性质方面研究了剪切温度对橡胶粉-沥青体系热降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剪切温度的升高,橡胶粉-沥青体系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向小分子方向发展,溶解度增加,复合模量降低,相位角增加,粘度降低,软化点降低。可以通过剪切温度和剪切时间的互补关系实现可控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粉 改性沥青 热降解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对橡胶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徐波 刘运新 王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6-1109,共4页
为研究填料对橡胶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的影响,选取矿粉和水泥作为填料,制备不同粉胶比(矿粉为0.25,0.4,0.6和0.8;水泥为0.4,0.6)的橡胶沥青胶浆.通过蠕变恢复实验和弯曲梁流变实验对橡胶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填料对橡胶沥青胶浆高低温性能的影响,选取矿粉和水泥作为填料,制备不同粉胶比(矿粉为0.25,0.4,0.6和0.8;水泥为0.4,0.6)的橡胶沥青胶浆.通过蠕变恢复实验和弯曲梁流变实验对橡胶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粉胶比的增加,矿粉和水泥均能使橡胶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得到提高,并且矿粉比水泥的改善效果好;随着粉胶比的增加,矿粉橡胶沥青胶浆和水泥橡胶沥青胶浆的低温性能均逐渐降低,在低温-12和-18℃时,矿粉使橡胶沥青胶浆的低温性能降幅更大.为了均衡橡胶沥青胶浆的高低温性能,矿粉橡胶沥青胶浆的最佳粉胶比范围宜为0.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沥青胶浆 粉胶比 高温性能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变学与黏弹性理论的温拌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岚 崔世超 常春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386-2391,共6页
基于流变学与黏弹性理论,对不同温拌剂及温拌剂掺量的温拌胶粉(WCR)改性沥青与胶粉(CR)改性沥青进行高温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与重复荷载恢复试验(RCRB),并对WCR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温拌剂的加入都可以提高沥青... 基于流变学与黏弹性理论,对不同温拌剂及温拌剂掺量的温拌胶粉(WCR)改性沥青与胶粉(CR)改性沥青进行高温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与重复荷载恢复试验(RCRB),并对WCR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温拌剂的加入都可以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G*变大,相位角δ减小,改进的车辙因子G*/(sinδ)9增大;且随每种温拌剂掺量的增加,表面活性剂(SDYK)型WCR改性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降粘剂(EM)型WCR改性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在相同温度和应力水平下,两种温拌剂的加入均会提高沥青的黏性部分Gv值,且SDYK型WCR改性沥青的Gv值在SDYK掺量为0.6%(质量分数,下同)时出现峰值,EM型WCR改性沥青的Gv值在EM掺量为1%时达到峰值;0.6%SDYK掺量与1%EM掺量的WCR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均较好。对比相同温度和应力水平下,0.6%SDYK掺量的WCR改性沥青的残余应变与初始应变比值(ε1/ε2)最小,具有最佳的变形恢复能力。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沥青高温性能指标的ε1/ε2、Gv、Z(黏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Z具有最大的权重,推荐使用黏弹指标Z来评价WCR改性沥青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胶粉改性沥青 流变学 黏弹性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粉改性沥青反应过程规律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延军 刘朝辉 张玉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对3种不同基质沥青原料,分别测定不同反应温度下橡胶粉-沥青体系的黏温曲线,并对特征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通过分析橡胶粉改性沥青黏温曲线随反应条件的变化,以及反应过程中官能团的改变,探讨橡胶粉与沥青体系反应规律和作用机制。结... 对3种不同基质沥青原料,分别测定不同反应温度下橡胶粉-沥青体系的黏温曲线,并对特征样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通过分析橡胶粉改性沥青黏温曲线随反应条件的变化,以及反应过程中官能团的改变,探讨橡胶粉与沥青体系反应规律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橡胶粉改性沥青反应过程与沥青介质、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紧密相关;反应温度越高,溶胀和降解的速度越快;沥青针入度越高,橡胶粉改性沥青黏度变化越大;反应过程并没有生成新的官能团,产品黏度变化主要是受橡胶粉的溶胀和降解过程影响;在实际生产中,橡胶粉改性沥青黏温性能可以通过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粉 改性沥青 黏温曲线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rminalBlend废胶粉-纳米SiO_2改性沥青粘温关系及低温韧性 被引量:9
8
作者 韩丽丽 韩红红 郑木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2-905,920,共5页
为评价废胶粉-纳米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抗变形性、流变特性及低温韧性,制备了湿法Terminal Blend胶粉-纳米SiO_2复合改性沥青,并借助旋转粘度、针入度、软化点、5℃和15℃延度试验进行了性能表征,还基于实测表观粘度拟合了复合改性沥青粘... 为评价废胶粉-纳米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抗变形性、流变特性及低温韧性,制备了湿法Terminal Blend胶粉-纳米SiO_2复合改性沥青,并借助旋转粘度、针入度、软化点、5℃和15℃延度试验进行了性能表征,还基于实测表观粘度拟合了复合改性沥青粘度-温度关系。结果表明:掺加纳米SiO_2后,复合改性沥青针入度减小,软化点升高,高温抗变形性能得到改善,且纳米SiO_2掺量越大,改善越显著;纳米SiO_2掺量4%时5℃延度比未掺前提高约37.5%。此外,复合改性沥青高温粘度较基质沥青和未纳米改性时有所增加,但135℃粘度不超过1500cP,施工和易性良好;粘度数据拟合还表明在135~200℃温度域内,复合改性沥青粘温关系符合较好的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胶粉改性沥青 Terminal BLEND 纳米材料 粘度 低温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rgers模型的温拌胶粉沥青胶浆低温流变特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丽娟 龙念泉 +1 位作者 王岚 单鸣宇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13-1320,共8页
为了研究热氧老化作用对SDYK表面活性剂型温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SWCRM)和EM降黏剂型温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EWCRM)低温流变特性的影响,对热氧老化后的SWCRM、EWCRM以及热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HCRM)进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以劲度模量(S)... 为了研究热氧老化作用对SDYK表面活性剂型温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SWCRM)和EM降黏剂型温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EWCRM)低温流变特性的影响,对热氧老化后的SWCRM、EWCRM以及热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HCRM)进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以劲度模量(S)与蠕变速率敏感指数(m)的比值S/m及基于Burgers模型的松弛时间(λ)和低温综合柔量参数(J_(c))为指标,分析老化作用对3种沥青胶浆低温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沥青胶浆热氧老化后的低温流变性能均减弱;采用Burgers模型研究沥青胶浆的低温流变性能是合理的;J_(c)能很好地描述沥青胶浆的低温流变性能;在-18℃时,EWCRM的S/m值和J_(c)值相较于HCRM分别下降了12.72%、8.58%,SWCRM的S/m值和J_(c)值相较于HCRM分别下降了30.09%、20.71%,说明温拌剂的加入会改善沥青胶浆的低温流变性能,且SDYK的改善效果优于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胶粉改性沥青胶浆 弯曲梁流变试验 BURGERS模型 低温综合柔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温拌胶粉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岚 李冀 桂婉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86-990,共5页
为了研究表面活性剂(SYDK)对胶粉改性沥青(CR)高低温流变性能的影响,对添加不同SYDK掺量(0.4%,0.6%,0.8%)的60目胶粉改性沥青和混合目胶粉改性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实验(DSR)和小梁弯曲蠕变劲度实验(BBR)。结果表明:SYDK的添加改善了胶... 为了研究表面活性剂(SYDK)对胶粉改性沥青(CR)高低温流变性能的影响,对添加不同SYDK掺量(0.4%,0.6%,0.8%)的60目胶粉改性沥青和混合目胶粉改性沥青进行动态剪切流变实验(DSR)和小梁弯曲蠕变劲度实验(BBR)。结果表明:SYDK的添加改善了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对混合目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改善更显著,且SYDK掺量为0.6%的混合目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最佳。添加SYDK后,60目胶粉改性沥青应力松弛能力有所提高,低温性能有所改善,而混合目胶粉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变差,其中0.6%的SYDK掺量对其低温性能影响最小。综合考虑高低温性能指标,建议表面活性剂SYDK掺量选择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温拌胶粉改性沥青 高温性能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小萍 马玉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8-120,共3页
采用间隙自调节沥青生产设备(自制),以不同废胶粉及其不同掺量对不同沥青的改性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分析了废胶粉的掺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从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得出,废胶粉掺量在15%~20%是合适的,并且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加,沥... 采用间隙自调节沥青生产设备(自制),以不同废胶粉及其不同掺量对不同沥青的改性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分析了废胶粉的掺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从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得出,废胶粉掺量在15%~20%是合适的,并且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加,沥青的性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软化点升高、低温延度增大、针入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胶粉 改性沥青 针入度指数 当量软化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储存过程及胶粉粒径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侯天爵 洪学思 +2 位作者 聂鑫垚 周晓龙 宋月芹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4-597,604,共5页
为研究存储过程中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CRMA)的性能下降问题,对期间CRMA流变学性能及胶粉(CR)的变化进行了考察。动态剪切流变(DSR)结果表明,CR网络结构的破坏使得CRMA的复数模量减小,相位角增大。CRMA中的残余CR的热重及扫描电镜的分析... 为研究存储过程中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CRMA)的性能下降问题,对期间CRMA流变学性能及胶粉(CR)的变化进行了考察。动态剪切流变(DSR)结果表明,CR网络结构的破坏使得CRMA的复数模量减小,相位角增大。CRMA中的残余CR的热重及扫描电镜的分析结果揭示了CR网络结构的降解是由表及里的持续过程。不同粒径CR改性的CRMA的存储实验表明,小CR粒径的CRMA制备完成的即时性能最好,而CR粒径较大的CRMA存储前后的性能变化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胶粉改性沥青 高温储存 胶粉粒径 延缓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温拌橡胶沥青的低温性能与评价指标 被引量:6
13
作者 顾帆 徐波 王凯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72,共4页
为研究泡沫温拌橡胶沥青的低温性能并探讨其评价指标,对泡沫温拌橡胶沥青和发泡后温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tyrene-butadiene-styrene,SBS)改性沥青进行了延度试验、弯曲梁流变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探讨采用延度值、蠕变劲度模量S... 为研究泡沫温拌橡胶沥青的低温性能并探讨其评价指标,对泡沫温拌橡胶沥青和发泡后温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tyrene-butadiene-styrene,SBS)改性沥青进行了延度试验、弯曲梁流变试验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探讨采用延度值、蠕变劲度模量S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评价泡沫温拌橡胶沥青低温性能指标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蠕变劲度模量S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数据显示泡沫温拌橡胶沥青低温性能优于泡沫温拌SBS改性沥青,但延度值数据呈现相异结论。分析认为延度值不适宜评价泡沫温拌橡胶沥青的低温性能,而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作为低温性能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沥青 橡胶沥青 低温性能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教浡宗 郭乃胜 +2 位作者 李薇 王淋 谭忆秋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3-99,107,共8页
针对普通胶粉改性沥青(CRMA)和目前大部分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DCRMA)制备工艺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快速制备DCRMA的方法.采用针入度、软化点和旋转黏度为性能控制指标,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DCRMA的技术特性和流变性能.... 针对普通胶粉改性沥青(CRMA)和目前大部分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DCRMA)制备工艺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快速制备DCRMA的方法.采用针入度、软化点和旋转黏度为性能控制指标,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DCRMA的技术特性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发育和剪切时间分别为4 h和2 h,制备温度为220℃为适宜的DCRMA制备工艺参数;添加15%胶粉的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15DCRMA)的胶粉溶解度达到90.04%;DCRMA比CRMA具有更高的弹性恢复率和低温延度;相同胶粉掺量下,DCRMA较CRMA具有更优的低温性能;增加胶粉掺量可以进一步改善DCRMA的低温性能,但会降低其高温性能;15CRMA、15DCRMA和20DCRMA的PG分级结果分别是PG76-14、PG76-18和PG70-22;3种胶粉改性沥青均不适用于时温等效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性能 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 弹性恢复 胶粉溶解度 时温等效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冻融循环下温/热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岚 郭志祥 +2 位作者 张宝鑫 宋长振 何立琦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95-1404,共10页
对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CR-WMA)、热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CR-HMA)进行了三轴重复蠕变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及弯曲蠕变试验,研究了其在盐冻融循环作用前后的高低温性能,并利用Burgers模型对蠕变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冻融... 对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CR-WMA)、热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CR-HMA)进行了三轴重复蠕变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及弯曲蠕变试验,研究了其在盐冻融循环作用前后的高低温性能,并利用Burgers模型对蠕变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CR-WMA与CR-HMA的高低温性能均逐渐下降,在冻融循环次数为0~15次时高低温性能降低速度最快,之后变化趋于平缓,而CR-WMA比CR-HMA性能降低的速度要缓慢、程度要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CR-WMA与CR-HMA的高低温性能均逐渐下降,在盐浓度为8%(质量分数)时下降幅度达到最大,而CR-WMA比CR-HMA下降趋势要缓和。通过蠕变数据拟合出的粘弹参数变化规律也验证了上述结论,均表明掺加SDYK型表面活性剂温拌剂可有效地提高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使其抵抗盐侵蚀及冻裂病害的能力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热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 盐冻融循环 高温性能 低温性能 BURGER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胶粉改性沥青低温性能及其与集料黏附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白银霜 王岚 +2 位作者 张琪 周晓东 罗学东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04-714,共11页
通过弯曲梁流变(BBR)试验、接触角测量及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老化前后温拌胶粉改性沥青(WCR)低温抗裂性及其与集料黏附性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以热拌胶粉改性沥青(HCR)作为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 通过弯曲梁流变(BBR)试验、接触角测量及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老化前后温拌胶粉改性沥青(WCR)低温抗裂性及其与集料黏附性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以热拌胶粉改性沥青(HCR)作为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HCR、WCR的蠕变速率(m)和弯曲蠕变劲度(S)的比值(m/S)减小,低温抗裂性能变差,WCR的低温抗裂、抗老化性能均优于HCR;老化前后HCR、WCR与三种集料的黏附性能大小依次为石灰岩>玄武岩>花岗岩,WCR与集料的黏附性均优于HCR;老化前后两种沥青的微观Derjaguin-Muller-Toporov(DMT)模量与低温流变参数(m/S)呈良好线性关系,且基于Johnson-Kendall-Roberts(JKR)力学模型得到的微观表面能、黏附功分别与基于表面能理论得到的宏观表面能、黏附功呈较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胶粉改性沥青 宏微观方法 长短期老化 低温抗裂特性 表面能 黏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拌法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时间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秋廷 《吉林林业科技》 2012年第4期26-27,共2页
利用干拌法制作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将搅拌好的沥青混合热料在搅拌锅中进行闷料处理,温度恒温在165℃,分别闷至0 min、15 min、30 min、45 min、60 min,用每个时间段的沥青混合料制成试验用的试件进行高温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闷料... 利用干拌法制作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将搅拌好的沥青混合热料在搅拌锅中进行闷料处理,温度恒温在165℃,分别闷至0 min、15 min、30 min、45 min、60 min,用每个时间段的沥青混合料制成试验用的试件进行高温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闷料开始阶段,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随闷料时间的增加逐渐提高,当闷料时间为15 min左右时,混合料的稳定性达到最大值,随后,稳定性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粉 改性沥青混合料 高温稳定性 时间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粉改性沥青感温性能研究
18
作者 周晓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9114-9117,共4页
在分析胶粉改性沥青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胶粉掺量、细度及制备温度,分析改性沥青软化点变化情况,研究胶粉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研究表明:胶粉掺量越多,改性沥青针入度越大,胶粉细度越细,改性沥青针入度越大,制备温度越低,改性沥青针... 在分析胶粉改性沥青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胶粉掺量、细度及制备温度,分析改性沥青软化点变化情况,研究胶粉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研究表明:胶粉掺量越多,改性沥青针入度越大,胶粉细度越细,改性沥青针入度越大,制备温度越低,改性沥青针入度越小;合适的胶粉掺量、胶粉细度及制备温度,改性沥青能够取得良好的感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粉改性沥青 针入度 感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