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容性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研究——基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视角 被引量:13
1
作者 湛泳 徐乐 王恬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5,共11页
依据包容性创新的作用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影响因素的契合性,找到了收入分配结构、内需和产业结构3条路径,利用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包容性创新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3条路径的有... 依据包容性创新的作用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影响因素的契合性,找到了收入分配结构、内需和产业结构3条路径,利用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包容性创新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3条路径的有效性,并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包容性创新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包容性创新能够通过缩小收入差距、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分区域来看,包容性创新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助推力度呈现从东部到西部逐渐递增的态势.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通过包容性创新助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创新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区域经济增长 金字塔底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研究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月 周密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4-72,共9页
现有文献以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原因与解决机制为核心形成两种基本视角:一是,以制度经济学为代表从突破制度约束刚性的视角指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需要形成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高品质制度体系;二是,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从摆脱增长... 现有文献以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原因与解决机制为核心形成两种基本视角:一是,以制度经济学为代表从突破制度约束刚性的视角指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需要形成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高品质制度体系;二是,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从摆脱增长机制锁定的视角,寻找增长与跨越的内在驱动。此外,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经验分析亦占有很大比重,指出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人口红利与城市化、制度机制调整是成功跨越陷阱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制度 经济增长 跨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创新升级视角下“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被引量:8
3
作者 程文 张建华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71,共10页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引起的产业升级断档是"中等收入陷阱"形成的一个重要机理。产业创新升级的动力既有"需求拉动"因素,也有"技术推动"因素,而现有一些研究过于偏重其中某一个因素或割裂两者关联性。基于现...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引起的产业升级断档是"中等收入陷阱"形成的一个重要机理。产业创新升级的动力既有"需求拉动"因素,也有"技术推动"因素,而现有一些研究过于偏重其中某一个因素或割裂两者关联性。基于现有研究不足,给出存在多重均衡的产业创新升级模型,探讨"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理,分析"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陷阱"的成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增长陷阱形成的机理不同。"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是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随着中等收入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逐渐缩小,中等收入国家的后发优势逐渐丧失。如果此时该国经济无法顺利转型为创新驱动,则其产业升级便会出现断档,以至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国家应该通过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寻求"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之道。结果显示,对于不同行业而言,需求推动和技术拉动所起到的作用迥然不同: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高,"需求拉动"因素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越大;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低,"技术推动"因素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越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有效地制定产业政策,重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与产业升级断档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产业创新升级模型 产业升级 断档 陷阱跨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收入陷阱”的定量识别与跨越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文 张建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9-132,共4页
文章对1950—2010年世界119个经济体曾经历过的"增长塌陷"进行了定量识别,从统计角度证明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客观存在。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识别方法进行了评估和修正,并识别出了历史上曾经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文章对1950—2010年世界119个经济体曾经历过的"增长塌陷"进行了定量识别,从统计角度证明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客观存在。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识别方法进行了评估和修正,并识别出了历史上曾经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后发经济体及其陷入陷阱的持续时间,从而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路径指引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定量识别 跨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视角 被引量:13
5
作者 姚树洁 刘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0-164,共15页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新时代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与风险、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形成强大而富有...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新时代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与风险、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形成强大而富有韧劲的全国性空间经济地理结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涵。基于“马阵跨阱”“板链拉动”等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经济均衡增长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两个必要条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需要促进双城经济圈内部的均衡增长,进而带动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实现超越式发展,还需要与全国其他区域经济板块,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构成强大的空间经济地理架构,为全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内生增长 马阵跨阱 板链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根福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共6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高度首次提出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运用全面深化改革理论透视和分析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理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高度首次提出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运用全面深化改革理论透视和分析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当前出现的新问题,可以发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生态文明改革等不协调,是制约中国未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为指导,全面有序地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做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协调发展,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够攻克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与风险,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理论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探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姚树洁 刘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101,F0002,198,共11页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巨大,经济增长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和劳动力出现严重的外流现象,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区域经济中的突出体...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巨大,经济增长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和劳动力出现严重的外流现象,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区域经济中的突出体现。在新发展阶段,如何推动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走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困境,对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马阵跨阱”和“板链拉动”等内生增长理论,基于禀赋优势与产业基础,围绕保障国家安全、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城市群发展和融入双循环等方面,为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高质量发展 “马阵跨阱” “板链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