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 with High Water Fraction during Non-heating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LüYuling Tan Hao +2 位作者 Li Jiao Yang Donghai Xu Peiya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21年第1期88-97,共10页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non-heating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processes for high water fraction crude oil,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water fraction,and flow rate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non-heating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processes for high water fraction crude oil,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water fraction,and flow rate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 with high water fraction was studied in a flow experimental system of the X Oilfield.Four distinct flow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photographic and local sampling techniques.Especially,three new flow patterns were found to occur below the pour point of crude oil,including EW/O&W stratified flow with gel deposition,EW/O&W intermittent flow with gel deposition,and water single-phase flow with gel deposition.Moreover,two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s,at which the change rate of pressure drop had changed obviously,were found during the change of pressure drop.The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 of the first congestion of gel deposition in the pipeline was determined to be the safe temperature for the non-heating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of high water cut crude oil,while the pressure drop reached the peak at this temperature.An empirical formula for the safe temperature was established for oil-water flow with high water fraction/low fluid production rate.The results can serve as a guide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non-heating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of crude oil in high water fraction oil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de oil with high water fraction non-heating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flow pattern pressure drop safe temp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ANT4 simulation of water volume fraction measurement in dehydrated crude oil
2
作者 JING Chunguo XING Guangzhong LIU Bi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98-203,共6页
Online measurement of water volume fraction (WVF) in dehydrated crude oil is a difficult task due to very little water in dehydrated crude oil and high precision requirements. We presents a method to measure water vol... Online measurement of water volume fraction (WVF) in dehydrated crude oil is a difficult task due to very little water in dehydrated crude oil and high precision requirements. We presents a method to measure water volume fraction in dehydrated crude oil with γ-ray densitometry. The Monte Carlo computer simulation packet GEANT4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WVF measuring sensitivity of the γ-ray densitometry at different γ-ray energies, and effects of temperature, pressure, salinity and oil components on WVF measur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γ-ray densitometry has high sensitivity in γ-ray energy ranges of 16~25keV, and it can distinguish WVF changes of 0.0005. The calculated WVF decreases about 0.0002 with 1℃ of temperature increase and they have approximately linear relation with temperature when water volume fraction remains the same. Effects of pressure, salinity and oil components on water volume fraction can be neglected. Experiments were done to analyze sensitivity of the γ-ray densitometry. The results , as compared with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simulation method is reliable and it is feasible to gauge low water volume fraction using low energy γ-r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脱水 含水率 密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机组轴系—分数阶基础的非线性耦合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李向东 孙万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1,共5页
为研究不同基础动力特性对水电机组振动的影响,将分数阶理论引入到水电机组—基础的耦合动力学建模与分析中。首先,对比分析了单自由度等效基础体系在整数阶和分数阶下的中高频特征,研究了不同阻尼项分数阶对基础宽频特性的影响。然后,... 为研究不同基础动力特性对水电机组振动的影响,将分数阶理论引入到水电机组—基础的耦合动力学建模与分析中。首先,对比分析了单自由度等效基础体系在整数阶和分数阶下的中高频特征,研究了不同阻尼项分数阶对基础宽频特性的影响。然后,对比分析了基础不同分数阶次与整数阶的非线性耦合动力效应。结果表明,基础的分数阶阻尼特性对机组的振动具有明显的影响,与传统的整数阶系统相比,考虑分数阶基础的耦合效应能够更全面、更丰富地反映机组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组 分数阶 基础 非线性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分离装置碳五组分进烷基化装置加工的方法实践
4
作者 刘健 杨跃进 +1 位作者 牛东会 向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8-44,共7页
为了拓宽SINOALKY硫酸法烷基化装置原料适应范围,提高烷基化油收率,解决夏季汽油蒸气压高的问题,某石化公司进行了烷基化装置掺炼少量气体分离装置碳五组分(气分碳五)的工业实践。2021年8月发现烷基化装置反应器进料管线压差异常升高0.6... 为了拓宽SINOALKY硫酸法烷基化装置原料适应范围,提高烷基化油收率,解决夏季汽油蒸气压高的问题,某石化公司进行了烷基化装置掺炼少量气体分离装置碳五组分(气分碳五)的工业实践。2021年8月发现烷基化装置反应器进料管线压差异常升高0.6 MPa,通过现场逐段测压判断出堵塞部位为烷基化反应器进料管线及相关设备。经过多种方法的检测分析,判断出烷基化反应器进料管线及设备压差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气分碳五中含有微量N-甲基二乙醇胺杂质,该物质与循环异丁烷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棕黄色的亚硫酸胺盐,造成进料管线及相关设备堵塞。通过创新流程设施,增设气分碳五水洗和聚结脱水流程,经过生产实践证明该气分碳五加工方法脱杂质效果良好,气分碳五水洗罐中水洗水及中和池总排口水样氮质量浓度分别稳定控制在126.2 mg/L和47.5 mg/L左右,中和池总排口水样pH稳定在6~7,在水洗污水排放指标符合要求的同时,所得烷基化油产品质量也达标,成功实现了气分碳五连续掺炼,为该气分碳五加工方法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法烷基化 气分碳五 原料 杂质 堵塞 水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秸秆对污染土壤氧化还原过程水分散性胶体态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雨 汪家家 +4 位作者 夏冰 罗雪婷 胡鹏杰 吴龙华 骆永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3,共11页
土壤胶体尤其是水分散性胶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污染物载体,在重金属吸附、迁移以及生物吸收过程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土壤培养试验探讨了外源添加水稻秸秆在氧化还原波动条件下如何影响土壤液相中及水分散性胶体中重金属的分布。结果表明,... 土壤胶体尤其是水分散性胶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污染物载体,在重金属吸附、迁移以及生物吸收过程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土壤培养试验探讨了外源添加水稻秸秆在氧化还原波动条件下如何影响土壤液相中及水分散性胶体中重金属的分布。结果表明,外源秸秆增加厌氧过程液相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砷(As)、铁(Fe)、锰(Mn)、钙(Ca)、钾(K)、硅(Si)、铝(Al)、镁(Mg)等浓度,降低了厌氧过程氧化还原电位(Eh)及铜(Cu)、铅(Pb)等浓度,提高了好氧过程Pb浓度。利用非对称流场流分馏-紫外可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AF4-UV-ICP-MS),测得水分散性胶体颗粒主要分布在0.3~3 kDa、3~40 kDa和130 kDa~450 nm三个粒径范围,各粒径颗粒的组成有所差异,主要含有机质、无机黏土矿物和铁矿物等。外源秸秆促进液相中Fe和As由胶体态向溶解态转化,促进镉(Cd)和Cu由溶解态向胶体态转化。本研究有助于揭示农业活动影响重金属迁移转化及有效性的界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胶体 重金属 水稻秸秆 氧化还原 水分散性胶体 场流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超重力油水分离器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栾智勇 安申法 +4 位作者 高生伟 王阳 朱秀娟 于春辉 于滨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4,共8页
随着油田开采逐渐进入高含水期,对油水分离器的性能要求也愈发严格,现有油水分离器已很难达到分离要求,油水分离领域亟需新的研究进展。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一种新型离心超重力油水分离器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从流动参数、结构参数以... 随着油田开采逐渐进入高含水期,对油水分离器的性能要求也愈发严格,现有油水分离器已很难达到分离要求,油水分离领域亟需新的研究进展。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一种新型离心超重力油水分离器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从流动参数、结构参数以及物性参数3个方面探究不同参数对分离器分离性能及流场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含水体积分数情况下该分离器分离效果都较好,油出口分离效率随着含水体积分数上升而减小,且含水体积分数较高时水出口的含油量较低;随着入口流量的增大,水出口含油量不断增大,油出口分离效率先减小后基本不变;随着电机转速的增大油出口分离效率先增大后基本不变,电机转速为500 r/min时,油出口分离效率为82%,电机转速为1500 r/min时,油出口分离效率增大至97%;在模拟范围内叶片数量与分离效果呈正相关;油密度和油黏度与分离器分离效果均呈负相关,其值越大分离效果越差。研究结果可为离心超重力油水分离器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器 离心超重力 流场特性 分离性能 含水体积分数 电机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水气藏水侵动态分析方法及水侵主控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秦正山 何勇明 +2 位作者 丁洋洋 李柏宏 孙双双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188,共11页
基于经典分流理论与气水渗流规律,推导了考虑气体高速非达西渗流的边水气藏分流方程,并根据四川盆地某边水气藏多口产水气井的基础资料,分析了水侵动态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主控因素,探讨了延缓气藏水侵的技术思路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经典分流理论与气水渗流规律,推导了考虑气体高速非达西渗流的边水气藏分流方程,并根据四川盆地某边水气藏多口产水气井的基础资料,分析了水侵动态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主控因素,探讨了延缓气藏水侵的技术思路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新的改进分流方程能够确定不同开发时刻气藏(或气井)边水的整体推进情况及见边水时间,相较于传统的基于达西定律的分流方程,该计算结果更加可靠。(2)边水气藏水侵动态受制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储层渗透率对其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非达西流系数、相对渗透率及孔隙度,而有效厚度、供气边界及水侵流量的影响程度较小。(3)充分发掘物性较均一的低渗致密段储层的开发潜力是提升边水气藏开发效果的关键,制定合理的气藏采气强度是主动控水、稳水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理论 水侵动态 非达西流 熵权法 物性 有效厚度 供气边界 水侵流量 低渗致密储层 采气强度 边水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稠油混合液当量黏度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熊一凡 侯磊 +4 位作者 孙省身 朱祚良 胡占州 陈军毅 王文君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10期14-20,共7页
原油黏度是油田地面工程集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物性参数。传统搅拌法测定高含水稠油混合液黏度,存在低转速无法均匀分散、高转速偏离实际工况的问题,采用高速搅拌分散与低速剪切测试交替进行,此剪切程序设计适用于高含水稠油混合液... 原油黏度是油田地面工程集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物性参数。传统搅拌法测定高含水稠油混合液黏度,存在低转速无法均匀分散、高转速偏离实际工况的问题,采用高速搅拌分散与低速剪切测试交替进行,此剪切程序设计适用于高含水稠油混合液的搅拌测黏方法。此方法克服了环道法用油量大且实验操作复杂的缺点,并具备旋转黏度计连续测量且操作方便的优点。采用高低速交替搅拌法测定高含水稠油流动特性曲线,测量结果与实验环道法相比,1#油样的平均相对偏差为6.16%,平均绝对偏差为3.23 mPa·s,2#油样的平均相对偏差为2.61%,平均绝对偏差为3.69 mPa·s。结果表明:测试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测定得到的流动特性曲线呈现良好的规律性,混合液剪切稀释性随其含水率和温度降低而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稠油混合液 当量黏度 搅拌测黏 高低速交替搅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式泡沫分离器中气水比对水处理效率的影响
9
作者 姜浩 柳瑶 +3 位作者 宋协法 李贤 董登攀 黄志涛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1,共9页
循环水养殖具有节能、节水、环保等优点,是国际先进的养殖模式代表之一。泡沫分离器作为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重要设备,其结构设计、操作管理对系统的净水效果有重要影响。目前泡沫分离器运行调节管理参数大多依靠经验,缺乏理论支撑。以应... 循环水养殖具有节能、节水、环保等优点,是国际先进的养殖模式代表之一。泡沫分离器作为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重要设备,其结构设计、操作管理对系统的净水效果有重要影响。目前泡沫分离器运行调节管理参数大多依靠经验,缺乏理论支撑。以应用较广的射流式泡沫分离器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探究射流式泡沫分离器在不同气水比条件下(1∶2、1∶2.5、1∶3)泡沫的产生效率;采用实机试验探查不同气水比对悬浮颗粒物去除效率的影响。CFD结果显示气水比为1∶2.5时,泡沫分类器产生的气泡数量最多;实机试验结果显示,当气水比为1∶2、1∶2.5、1∶3时,泡沫分离器对固体颗粒的去除效率分别为35.23%±0.77%、44.85%±0.81%、44.52%±0.58%,其中气水比1∶2.5、1∶3的泡沫分离器相比于气水比1∶2的泡沫分离器固体颗粒去除率显著性提高。综上,射流式泡沫分离器气水比建议设定为1∶2.5,可获得较优颗粒物去除率及较好的出泡效果。本研究为优化泡沫分离器的运行参数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式泡沫分离器 气水比 悬浮物去除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中有机氯盐的分析与脱除
10
作者 王振宇 谷月刚 +4 位作者 于丽 张月琴 曹凤仪 王国峰 李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1-228,共8页
针对某炼油厂电脱盐后原油含盐超标的问题,对原油样品进行了蒸馏切割,分析了各馏分段的有机氯和无机氯含量,并对柴油馏分的含氯化合物形态进行了分析;采用GC-MS和GC-NCD方法分析了溶于水中的含氯化合物和反萃取相中的极性含氮化合物,从... 针对某炼油厂电脱盐后原油含盐超标的问题,对原油样品进行了蒸馏切割,分析了各馏分段的有机氯和无机氯含量,并对柴油馏分的含氯化合物形态进行了分析;采用GC-MS和GC-NCD方法分析了溶于水中的含氯化合物和反萃取相中的极性含氮化合物,从而确定了柴油馏分段的含氯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喹啉盐酸盐,并推断其为原油中难脱除氯盐。通过向原油中加入喹啉盐酸盐进行蒸馏切割实验和脱盐实验,证实了喹啉盐酸盐可以进入柴油馏分,并导致脱盐实验的脱后油含盐升高。采用有机胺类化合物研制了脱盐剂C,并对实际原油进行了脱盐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加入脱盐剂C(原油中总氯和盐质量分数分别为18 mg/kg和10 mgNaCl/kg)相比,脱盐剂C加入质量分数高于50 mg/kg时,脱后原油总氯和盐质量分数分别低于7.9 mg/kg和3.1 mgNaC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脱除盐 有机氯 喹啉盐酸盐 脱盐实验 水萃取 柴油馏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质量分数对长玻纤增强聚丙烯水驱动弹头辅助注塑管件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匡唐清 俸三喆 +2 位作者 朱瑶瑶 柳和生 杨帆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7,共11页
分别以玻纤质量分数10%,20%,30%和40%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GFRPP)材料制取一系列水驱动弹头辅助注塑(W-PAIM)管件。探究了玻纤质量分数对玻纤断裂长度、纤维取向、壁厚以及耐压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纤质量分数的增加,玻纤断裂长度... 分别以玻纤质量分数10%,20%,30%和40%的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GFRPP)材料制取一系列水驱动弹头辅助注塑(W-PAIM)管件。探究了玻纤质量分数对玻纤断裂长度、纤维取向、壁厚以及耐压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纤质量分数的增加,玻纤断裂长度在较长区间内占比降低;不同玻纤质量分数的W-PAIM制件在壁厚层的取向不同,水道层的玻纤沿流动方向取向较模壁层和中间层更好,当玻纤质量分数为10%与40%时,水道层玻纤取向度最好,玻纤质量分数为20%时,中间层取向最差,玻纤质量分数为30%时,模壁层的玻纤取向较好;随着玻纤质量分数的增加,WPAIM管件壁厚呈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随着玻纤质量分数的增加,管件的耐压性先增加后减小最后又增加,当玻纤质量分数为20%时,耐压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 水驱动弹头辅助注塑 玻纤质量分数 玻纤长度 纤维取向 壁厚 耐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氨装置低温甲醇洗系统贫甲醇含水量升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12
作者 霍其雷 尤永平 李伟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216-220,共5页
针对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30万t/a合成氨装置在新增合成气净化系统的工艺改造后,低温甲醇洗系统贫甲醇含水量(质量分数,下同)异常升高(高达2.6%)并超过设计指标值(1.5%),不得不降负荷运行的情况,排查了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了导致甲醇/水... 针对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30万t/a合成氨装置在新增合成气净化系统的工艺改造后,低温甲醇洗系统贫甲醇含水量(质量分数,下同)异常升高(高达2.6%)并超过设计指标值(1.5%),不得不降负荷运行的情况,排查了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了导致甲醇/水分离塔塔板筛孔堵塞的原因,并实施了相应的工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工艺优化措施实施后,大幅改善了甲醇/水分离塔的分离效果,不仅使该装置低温甲醇洗系统负荷率由82%提升至100%,还使贫甲醇含水量降低至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装置 低温甲醇洗系统 甲醇/水分离 贫甲醇含水质量分数 异常升高 塔板堵塞 优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残积土抗剪强度与微观结构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扬波 李如玥 +3 位作者 石熊 陈怿旸 吴波 林炼伟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32-338,共7页
对不同水的质量分数(含水率)及不同压实度的花岗岩残积土试样开展三轴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探究土样的抗剪强度特性与微观孔隙结构之间的关系,从微观角度揭示花岗岩残积土的抗剪强度衰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残积土试样的应力-应变... 对不同水的质量分数(含水率)及不同压实度的花岗岩残积土试样开展三轴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探究土样的抗剪强度特性与微观孔隙结构之间的关系,从微观角度揭示花岗岩残积土的抗剪强度衰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残积土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应变硬化特征,抗剪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围压应力较低时,花岗岩残积土试样对含水率及压实度的敏感性更强;从微观角度,花岗岩残积土试样的中孔隙和大孔隙的占比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抗剪强度 微观结构 水的质量分数(含水率) 压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板式基底结构的界面蒸发系统性能模拟
14
作者 李思彤 葛洪宇 +2 位作者 康培森 穆林 刘晓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98-1504,1515,共8页
针对具有板式基底结构的太阳能界面蒸发系统建立三维数学模型,利用Ansys Fluent软件求解该系统的蒸发过程,研究板缝宽度及料液质量分数对界面蒸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发速率随板缝宽度和料液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减小;当基底输水量小于... 针对具有板式基底结构的太阳能界面蒸发系统建立三维数学模型,利用Ansys Fluent软件求解该系统的蒸发过程,研究板缝宽度及料液质量分数对界面蒸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发速率随板缝宽度和料液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减小;当基底输水量小于蒸发需求时,蒸发界面出现干涸现象,干涸现象出现后蒸发速率显著降低;当板缝宽度为0.5 mm时,与最大蒸发速率对应的料液质量分数为3.5%~5.0%;当料液质量分数为3.5%时,与最大蒸发速率对应的板缝宽度为0.5~0.6 mm;系统能量利用率变化规律与蒸发速率基本一致.蒸发过程中蒸发量与料液供给量的匹配是影响板式基底结构的太阳能界面蒸发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结构 界面蒸发 板缝宽度 料液质量分数 蒸发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茭白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与结构特征
15
作者 艾然 何杰 +4 位作者 林海忠 翁丽青 陈照明 马军伟 王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58-2565,共8页
为探究茭白种植年限对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以浙江余姚和黄岩两地不同种植年限的茭白田土壤(黄岩的种植年限为0、5、15、30 a,余姚的种植年限为1、5、15 a)为对象,采集0~20、>20~40 cm土层样品,测定土壤颗粒有机碳(P... 为探究茭白种植年限对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以浙江余姚和黄岩两地不同种植年限的茭白田土壤(黄岩的种植年限为0、5、15、30 a,余姚的种植年限为1、5、15 a)为对象,采集0~20、>20~40 cm土层样品,测定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含量,并通过固态碳-13核磁共振技术(^(13)C NMR)对SOC官能团丰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黄岩试验点,0~20 cm茭白田的SOC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但茭白种植年限对>20~40 cm土层的SOC含量无显著影响,与未种植茭白的农田相比,种植30 a茭白田的0~20 cm土层的SOC、POC含量分别显著(P<0.05)升高40.3%、86.4%,POC占SOC的比例显著增加12百分点,但土壤烷基碳比例显著降低5.96百分点,>20~40 cm土层的烷基碳比例显著下降9.53百分点,而芳香碳比例显著升高4.31百分点。在余姚试验点,各种植年限茭白田0~20、>20~40 cm土层的SOC官能团丰度和>20~40 cm土层的SOC、POC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与种植1 a茭白的相比,种植5 a茭白田0~20 cm土层的SOC、PO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1.0%、87.1%,POC占SOC的比例显著增加10百分点。综上,茭白种植可以提高0~20 cm土层的SOC含量和POC含量,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种植年限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组分 碳-13核磁共振(^(13)C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的水库库区植被覆盖变化研究:以三河口水库为例
16
作者 周婕 张珂 杜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47,共14页
【目的】水库的修建会对水库库区及其周边植被造成一定扰动,为探究水库不同阶段的建设活动对库区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水库库区植被覆盖变化研究方法。【方法】在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的基础上,运用最... 【目的】水库的修建会对水库库区及其周边植被造成一定扰动,为探究水库不同阶段的建设活动对库区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水库库区植被覆盖变化研究方法。【方法】在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的基础上,运用最大值合成法、差值法、缓冲区分析法和Theil-Sen回归,根据不同建设阶段、离坝址距离和高程对植被覆盖变化进行量化,并应用该方法于陕西三河口水库。【结果】结果表明:2014—2019年水库下游整体植被覆盖度明显下降,高植被覆盖区域所占比例明显减小,主要受水库施工影响;2020—2022年上游整体植被覆盖度波动下降,低覆盖区域比例显著扩大,主要受水库蓄水影响。在库区1 000 m缓冲区范围内,当缓冲距离小于400 m时,水库施工对缓冲区内植被覆盖程度的影响相对较大,超过400 m则相对较小;水库蓄水导致缓冲区内植被覆盖程度和分布均匀程度均降低,且缓冲距离越小影响越大。【结论】水库施工对下游植被覆盖的影响在585~625 m高程范围内较明显;水库蓄水对上游近段植被覆盖的影响在555~625 m高程范围内较明显,对上游中段和远段植被覆盖的影响随着高程的降低逐渐增强。该方法检测到的植被覆盖变化与水库施工及蓄水时间点契合较好,并确定了水库建设对库区植被覆盖的具体影响范围,可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NDVI LANDSAT 三河口水库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子制霜前后提取物对正常及癌性腹水模型小鼠泻下逐水效应与毒性研究
17
作者 马思媛 胡宇峰 +6 位作者 魏晓彤 王梦琳 石双慧 姜明瑞 王慧楠 张婧秋 王英姿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4期645-652,共8页
目的:筛选千金子泻下逐水药效部位,探究其制霜前后泻下逐水效应及结肠、肾脏毒性的变化。方法:采用H22癌性腹水模型小鼠,以腹水量、粪便含水量、尿量等生物效应指标筛选千金子药效部位;采用H22癌性腹水模型小鼠,灌胃千金子生品、霜品石... 目的:筛选千金子泻下逐水药效部位,探究其制霜前后泻下逐水效应及结肠、肾脏毒性的变化。方法:采用H22癌性腹水模型小鼠,以腹水量、粪便含水量、尿量等生物效应指标筛选千金子药效部位;采用H22癌性腹水模型小鼠,灌胃千金子生品、霜品石油醚部位,结合生物效应指标、脏器指数、肾脏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含量及水通道蛋白表达考察千金子的泻下逐水效应;采用正常小鼠,以脏器指数、肾脏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含量考察千金子制霜前后的毒性差异。结果:千金子制霜前后石油醚部位能够提高癌性腹水模型小鼠粪便含水量、尿量,降低小鼠腹水量(P<0.05,P<0.01),非石油醚部位无显著作用。药效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组织损伤显著减轻,在灌胃石油醚部位后小鼠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降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升高,丙二醛(MDA)含量下降,结肠、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显著降低,且能抑制结肠、肾脏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3(AQP3)蛋白表达水平。毒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正常给药组小鼠给药后可见不同程度的结肠、肾脏组织损伤,TNF-α、IL-1β分泌增加,肾功能指标呈上升趋势,SOD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制霜后该损伤降低。结论:石油醚部位是千金子制霜前后泻下逐水的药效部位,千金子制霜后毒性显著降低的同时,其泻下逐水功效得以保留,表现为减毒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制霜 泻下逐水 药效部位 减毒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湿瘀毒”辨经分法论治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成果及启示
18
作者 戴帆 程红亮 胡培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648-652,共5页
介绍程红亮教授基于“水湿瘀毒”辨经分法治疗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临证经验和治疗特色。程教授在临床实践和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贝尔氏面瘫急性期“水湿、瘀血、浊毒”是主要病因,水液代谢障碍是病机的核心,病位主要在三焦。针对... 介绍程红亮教授基于“水湿瘀毒”辨经分法治疗贝尔氏面瘫急性期的临证经验和治疗特色。程教授在临床实践和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贝尔氏面瘫急性期“水湿、瘀血、浊毒”是主要病因,水液代谢障碍是病机的核心,病位主要在三焦。针对“水湿、瘀血、浊毒”不同的病因,采用辨经论治,分经、分部、分法相结合,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氏面瘫 水湿瘀毒 辨经论治 分法治疗 名中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工艺仿真的分馏塔顶腐蚀预测
19
作者 韩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4-1623,共10页
针对分馏塔顶含电解质多相体系腐蚀问题,利用Aspen Plus建立工艺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物性方法以及亨利组分选择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将工艺仿真结果作为铵盐结晶和酸性水腐蚀模型输入,获得塔顶水露点、pH值、NH_(4)Cl结晶温度、NH_(4)HS含... 针对分馏塔顶含电解质多相体系腐蚀问题,利用Aspen Plus建立工艺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物性方法以及亨利组分选择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将工艺仿真结果作为铵盐结晶和酸性水腐蚀模型输入,获得塔顶水露点、pH值、NH_(4)Cl结晶温度、NH_(4)HS含量、平均流速等关键参数,构建了预测评估塔顶腐蚀的方法并开发了应用程序。利用该程序对某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顶系统进行建模计算,得到塔顶水露点温度105.5℃,离子露点温度137.8℃,氯化铵结晶温度156.2℃,初凝区pH值4.77~5.60,NH_(4)HS质量分数0.72%,平均气速11.6 m/s;计算结果表明,该分馏塔顶系统存在较高的铵盐沉积腐蚀风险,而含硫污水冲蚀风险较低,为掌握塔顶腐蚀风险及调整工艺防腐操作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馏塔顶 电解质 相平衡 工艺仿真 水露点 腐蚀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东湖上覆水和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20
作者 林悦涓 吴峰 +2 位作者 邓南圣 方涛 刘建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52-1156,共5页
武汉东湖是有代表性的城市浅水型湖泊。于春、夏两季对东湖庙湖湖区的上覆水和沉积物柱状样品进行了磷的形态分析,研究了各种磷形态在上覆水及沉积物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春夏两季东湖上覆水总磷(TP)含量分别为1.11和1.25mg&... 武汉东湖是有代表性的城市浅水型湖泊。于春、夏两季对东湖庙湖湖区的上覆水和沉积物柱状样品进行了磷的形态分析,研究了各种磷形态在上覆水及沉积物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春夏两季东湖上覆水总磷(TP)含量分别为1.11和1.25mg·L-1,超过国家标准近6倍,富营养化程度严重。春季湖水中磷主要以颗粒态形式存在,夏季主要以溶解态形式存在。春季湖区沉积物中铁结合磷(Fe-P)比例最大,占沉积物TP的44.3%,夏季闭蓄磷(OcP)比例最大,占TP的36.3%,高比例的Fe-P从沉积物角度说明了庙湖湖区的污染程度严重。沉积物中不同磷形态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变化规律复杂,其中TP、不稳态磷(LP)、铝结合磷(Al-P)和Fe-P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在表层0~10cm有富积现象。沉积物中TP含量与释放潜力较大的3种磷形态Al-P(r2=0.83)、LP(r2=0.84)和Fe-P(r2=0.59)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001),说明目前湖底沉积物中相当一部分磷是活性较大的磷,它可能成为水体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造成持续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湖 磷形态 上覆水 沉积物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