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湿-冻融作用输水渠道膨胀土强度特性及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1
作者 姜海波 卢燕 +1 位作者 李琳 张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6-1367,共12页
季节冻土区膨胀土的“干缩湿胀”与“冻胀融沉”效应,诱发了诸多工程病害问题。针对北疆供水工程膨胀土输水渠道强度衰减及边坡失稳破坏问题,以渠基膨胀土所经历的干湿及冻融循环作用为试验边界条件,开展渠基膨胀土不同埋深含水率监测试... 季节冻土区膨胀土的“干缩湿胀”与“冻胀融沉”效应,诱发了诸多工程病害问题。针对北疆供水工程膨胀土输水渠道强度衰减及边坡失稳破坏问题,以渠基膨胀土所经历的干湿及冻融循环作用为试验边界条件,开展渠基膨胀土不同埋深含水率监测试验,分析干湿、冻融不同阶段土体含水率随埋深的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干湿-冻融循环室内试验,研究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对膨胀土不均匀变形、强度衰减及微观结构损伤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干湿-冻融环境下,渠基一定深度范围膨胀土的水分变化剧烈,其中冻融阶段含水率的变化最大,形成了膨胀土的“相变动力区”。(2)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膨胀土微观结构的损伤效应较显著,裂隙随循环次数增加不断发育扩展,膨胀土持续经历着“干缩湿胀”和“冻胀融沉”作用。在干湿-冻融作用的初期,膨胀变形量在总体变形量中贡献较大。经历一定次数的干湿-冻融循环作用后,土体的体积变形、膨胀变形量逐渐趋于稳定。(3)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及其强度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减。其中黏聚力的衰减幅度较大,呈指数形式骤减,而内摩擦角的降低幅度则较小。在干湿-冻融作用的初期,黏聚力的衰减幅度占总衰减率的41.2%~48.6%。土体黏聚力的骤减,导致了渠基边坡膨胀土的浅层滑坡破坏,表明黏聚力在边坡失稳中起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输水渠道 干湿-冻融循环 含水率 强度衰减 裂隙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地区双向流道泵站灌溉排水工程设计探讨
2
作者 朱兴业 史东生 +2 位作者 魏巧 戴从娟 李彦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0-496,共7页
为解决当前农业灌区普遍存在的水资源浪费及灌溉排水规划设计单一问题,切实推动农业灌区灌溉排水规划规范设计流程,以双向流道泵站为例,结合江苏省镇江市姚桥镇稻作灌区实际情况进行农业适配的理论研究.探讨主要应用于大中型水利设施的... 为解决当前农业灌区普遍存在的水资源浪费及灌溉排水规划设计单一问题,切实推动农业灌区灌溉排水规划规范设计流程,以双向流道泵站为例,结合江苏省镇江市姚桥镇稻作灌区实际情况进行农业适配的理论研究.探讨主要应用于大中型水利设施的双向流道泵站在农业方面的可行性与效果,提出适合此灌区稻作农业的给水排水规划设计模式,给出适合的灌溉排水设计规划方案.设计选取2块相邻稻田进行实际种植对比,分别使用普通水泵和双向流道泵站进行灌排作业.灌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稻田进行双向流道泵站规划可使水稻每个生长周期下的产量提高4.76%,泵站对比普通水泵电力节能7.2%,综合节水效果达到12.2%,所服务的稻田每hm 2综合效益平均增加3420元以上.强调了灌排水规划设计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结合项目区概况,科学合理地对灌溉和排水工程进行了设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排水规划 双向流道泵站 灌溉排水管网 节本增效 苏南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破碎带“线状”导水通道综合注浆治理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建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4,共7页
针对新登煤矿F_(22-1)断层突水点附近围岩破碎、隔水层薄、岩层泥化、承载能力差的特点,结合“线状”导水通道的特殊补给形式,从加固围岩和控制导水通道水压、水流两个方面,采用巷道充填、围岩加固、疏水降压、返流注浆及引流注浆等技术... 针对新登煤矿F_(22-1)断层突水点附近围岩破碎、隔水层薄、岩层泥化、承载能力差的特点,结合“线状”导水通道的特殊补给形式,从加固围岩和控制导水通道水压、水流两个方面,采用巷道充填、围岩加固、疏水降压、返流注浆及引流注浆等技术,解决了注浆堵水期间导水通道垮塌、隔水层承压能力差以及围岩裂隙发育的难题,成功实现了在断层破碎带注浆堵水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破碎带 “线状”导水通道 疏水降压 返流注浆 引流注浆 注浆堵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导槽进口渐变段泥石流运动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宋哲源 刘建康 +4 位作者 张恒翔 韩晓兰 刘健勋 易婷 周林均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6,共10页
进口渐变段作为排导槽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不当易引发泥石流堵塞、爬高等问题,致使防治工程失效。文中采用ANSYS CFX软件,探究了不同极限剪应力、收缩角度和槽身宽度下泥石流在排导槽进口渐变段运动特征的影响关系。研... 进口渐变段作为排导槽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不当易引发泥石流堵塞、爬高等问题,致使防治工程失效。文中采用ANSYS CFX软件,探究了不同极限剪应力、收缩角度和槽身宽度下泥石流在排导槽进口渐变段运动特征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泥石流流速与极限剪应力、收缩角度和槽宽均呈负相关关系;泥石流泥痕高度与极限剪应力、收缩角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槽宽呈正相关关系。基于推导的无量纲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发现:泥石流流速变化率受收缩角度的影响最大,受槽宽的影响最小;泥石流泥痕高度变化率受极限剪应力的影响最大,受槽宽的影响最小。文中研究成果为排导槽设计提供了思路和参考,对实现更高排导效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排导槽 进口渐变段 运动特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排导槽混凝土材料磨蚀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栗帅 方鑫 +4 位作者 陈晓清 陈剑刚 赵万玉 陈华勇 吴帆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6-1545,共10页
我国泥石流灾害频发多发,危害十分严重。排导槽在防治泥石流的实践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出现了很多冲磨破坏的情况,极大地影响排导槽安全功能及运行寿命。排导槽的冲刷磨蚀问题是泥石流减灾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针对排... 我国泥石流灾害频发多发,危害十分严重。排导槽在防治泥石流的实践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出现了很多冲磨破坏的情况,极大地影响排导槽安全功能及运行寿命。排导槽的冲刷磨蚀问题是泥石流减灾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针对排导槽工程中混凝土过流表面的冲磨破坏现象,本文通过向混凝土中复掺不同材料(纳米二氧化硅、微硅粉、聚丙烯纤维和引气剂)和涂抹聚脲保护层两种途径,提高混凝土的抗冲耐磨性能。为此,采取水下钢球法的磨蚀实验方法,研究两种混凝土试件的抗冲磨强度、磨损率、磨损系数和平均磨蚀深度等参数指标,综合比较其抗冲耐磨性能。结果表明,两者都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冲耐磨性,聚脲的抗冲磨强度比复掺材料混凝土提高了约5~18倍,磨损率和磨损系数均降低约78%~98%,平均磨蚀深度减小了一个数量级,并且弹性聚脲抗冲磨性能远大于刚性聚脲。分析其抗冲磨机制,认为复掺材料主要通过增加集料与水泥石的接触面积、改善混凝土内微结构、增强黏结性等来增强抗冲耐磨性能。聚脲材料则依靠自身大量氢键的断裂-新生循环、强活动性链段的松弛型变、以及自由基团氧化反应的胶黏层显著提高耐磨性。因此,建议在泥石流排导槽磨损修复加固措施中,优先考虑涂抹聚脲保护层来延长排导槽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排导槽 混凝土磨损 水下钢球法 抗冲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的车库顶板虹吸排水收集系统排水性能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宋长甫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2,共5页
为探究车库顶板虹吸排水收集系统的排水性能,以重庆市某住宅小区车库顶板虹吸排水项目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的车库顶板虹吸排水模拟方法,结合径流系数法和现场实测数据对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并模拟分... 为探究车库顶板虹吸排水收集系统的排水性能,以重庆市某住宅小区车库顶板虹吸排水项目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的车库顶板虹吸排水模拟方法,结合径流系数法和现场实测数据对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并模拟分析了研究区的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在不同设计重现期下的下渗与排水过程。结果表明,模型可较好地反映研究区虹吸系统的水力特性与排水能力,且在5年一遇设计重现期下虹吸排水管可较好地实现虹吸状态的启动,并有效排除车库顶板排水层内的滞水而未产生明显积水现象。但其排水槽尺寸设计存在充满度过低的问题,而采用逐渐增大排水槽尺寸的优化设计可显著增加充满度,提升排水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吸排水 车库顶板 数值模拟 SWMM 排水槽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和水位变化条件下排涝河道岸坡稳定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强 秦子鹏 +5 位作者 蒋宁 周林真 陈增然 秦玉禹 李桃 彭杨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6,共11页
为了研究降雨和水位变化对排涝河道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结合温州市鹿城区丰门河的水文地质资料和现场取样试验结果,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河道岸坡的数值模型,计算分析在降雨和排涝过程中岸坡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岸坡土体的渗... 为了研究降雨和水位变化对排涝河道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结合温州市鹿城区丰门河的水文地质资料和现场取样试验结果,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河道岸坡的数值模型,计算分析在降雨和排涝过程中岸坡的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岸坡土体的渗透性较小且岸坡周围有建筑遮蔽时,降雨对岸坡渗流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降雨时间而非雨型,整个过程中岸坡并未发生大幅渗流,河道水位和河道周围的建筑是影响河道岸坡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水位越高时的岸坡稳定性越大,建筑距离河道越近、荷载越大时,岸坡的稳定性越小。虽然密集分布的建筑会降低岸坡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减小了岸坡稳定性对水位变化的敏感度。在所有工况下,丰门排涝河道岸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临界稳定安全系数1.20,说明当前的岸坡处于安全状态,无需额外支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排涝河道 水位变化 渗流 建筑荷载 岸坡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察哈素煤矿导向槽定向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研究
8
作者 魏远 赵尤信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
针对察哈素煤矿煤层透气性低、瓦斯抽采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应用预置导向槽的定向水力压裂技术提高煤层抽采效率的技术方法。利用COMSOL Mutiphysics模拟软件建立煤岩应力损伤渗透的水力压裂抽采耦合模型,分析导向槽作用下煤层弹性损伤模... 针对察哈素煤矿煤层透气性低、瓦斯抽采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应用预置导向槽的定向水力压裂技术提高煤层抽采效率的技术方法。利用COMSOL Mutiphysics模拟软件建立煤岩应力损伤渗透的水力压裂抽采耦合模型,分析导向槽作用下煤层弹性损伤模量的变化以及有效抽采半径,并在24130工作面进行了现场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效果表明,导向槽作用煤层所受的水平主压力大于垂直方向的主应力,率先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岩层拉伸破裂,现场定向水力压裂作业后抽采钻孔的平均瓦斯浓度为42.4%,平均瓦斯纯量为0.0098 m^(3)/min,有效抽采半径为3.6 m,与数值模拟结果大致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水力压裂 瓦斯抽采 导向槽 抽采半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铁山高寒矿区排水渠改造工程防结冰措施分析及断面设计优化
9
作者 申虎军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834-838,共5页
桦树沟排水渠是镜铁山矿区安全生产的关键工程,渠道冬季结冰后会出现渠道结冰冻害,严重威胁矿区曲轨平台及其他设施的安全运行,并造成局部水生态问题。为防止甘肃镜铁山矿业有限公司桦树沟渠道水在下游入渗至矿体,造成开采困难及安全隐... 桦树沟排水渠是镜铁山矿区安全生产的关键工程,渠道冬季结冰后会出现渠道结冰冻害,严重威胁矿区曲轨平台及其他设施的安全运行,并造成局部水生态问题。为防止甘肃镜铁山矿业有限公司桦树沟渠道水在下游入渗至矿体,造成开采困难及安全隐患,采用人工改造方式对桦树沟排水渠进行改造工程,以保障矿区生产活动顺利和恢复局部水生态环境。改造结果表明,在渠道设双层聚氨酯夹芯板进行保温,并在进出口采用防寒门进行封闭的基础上,将原宽浅式梯形渠优化为窄深式“U”形渠,以增加小流量时的过流速度,实现了渠道冬季无结冰过流运行。改造后排水工程实施后经过4个冬季的安全运行,运行良好。由此可见,防寒保温、增大流速的综合防冰冻改造措施可实现高寒地区小流量渠道的冬季不结冰安全运行,这对寒冷地区冬季小流量排水工程设计及冬季安全运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铁山高寒矿区 排水渠 改造工程 防结冰 断面结构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透气性强突出煤层瓦斯抽采导流通道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周红星 王亮 +1 位作者 程远平 王立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56-1460,共5页
基于芦岭煤矿低透气性强突出煤层瓦斯治理的需要,提出了地面钻井压裂抽采以削弱突出危险、保护层开采以消除保护范围突出危险和穿层钻孔强化抽采以消除保护边界外突出危险的瓦斯治理顺序,考察研究了对应抽采技术导流通道的特征及应用效... 基于芦岭煤矿低透气性强突出煤层瓦斯治理的需要,提出了地面钻井压裂抽采以削弱突出危险、保护层开采以消除保护范围突出危险和穿层钻孔强化抽采以消除保护边界外突出危险的瓦斯治理顺序,考察研究了对应抽采技术导流通道的特征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地面钻井压裂抽采,砂层是瓦斯抽采的导流通道,单个钻井长期可获得1 500 m3/d的煤层气产量;保护层开采,层间离层裂隙是瓦斯抽采的导流通道,煤层透气性可提高1 930倍;穿层钻孔群排煤抽采,孔群间的连通裂隙是瓦斯抽采的导流通道,单孔平均瓦斯流量可增加4倍,煤层透气性可增加20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瓦斯抽采 导流通道 增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引流槽开挖措施的堰塞坝溃决机制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琳 李炎隆 +2 位作者 李守义 薛一峰 司政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2-1419,I0011,共9页
基于土水耦合机制,耦合溃口水力学、溃口扩展、溃口侵蚀、洪水调节模型,提出了考虑引流槽开挖措施的堰塞坝溃决机制分析方法,并应用于红石岩堰塞坝案例,定量分析了不同开挖措施导致的溃决洪峰流量、洪峰时间、总泄洪量以及对下游梯级水... 基于土水耦合机制,耦合溃口水力学、溃口扩展、溃口侵蚀、洪水调节模型,提出了考虑引流槽开挖措施的堰塞坝溃决机制分析方法,并应用于红石岩堰塞坝案例,定量分析了不同开挖措施导致的溃决洪峰流量、洪峰时间、总泄洪量以及对下游梯级水库群的风险效应。结果表明,若单一考虑坝址的溃决洪水,不同开挖措施的溃决洪峰流量及溃决时间相差不多,溃决洪峰流量差值在360m3/s范围内变化。当开挖的引流槽宽度增加时,堰塞坝洪峰流量降低,总泄洪量增加,到达洪峰时间相差不多,下游水库群的最高水位、出库洪峰流量降低,漫顶时间推迟。当深度增加时,堰塞坝溃决洪峰流量、总泄洪量降低,到达洪峰时间提前,下游水库群的最高水位、出库洪峰流量降低,漫顶时间提前。以下游梯级水库群不翻坝为首要风险安全控制标准,可确定引流槽开挖最优方案为宽20m、深1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引流槽 开挖措施 梯级水库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横断面泄流槽的地震堰塞湖溃决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赵万玉 陈晓清 +1 位作者 高全 贾世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37,共9页
堰塞湖的溃决问题是研究堰塞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堰塞湖进行排险和处置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唐家山堰塞湖为原型,设计室内1:250的近似模型实验,完成了堰塞湖自然溃决实验、梯形槽堰塞湖溃决实验、三角形槽堰塞湖溃决实验和复式槽堰塞湖... 堰塞湖的溃决问题是研究堰塞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堰塞湖进行排险和处置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唐家山堰塞湖为原型,设计室内1:250的近似模型实验,完成了堰塞湖自然溃决实验、梯形槽堰塞湖溃决实验、三角形槽堰塞湖溃决实验和复式槽堰塞湖溃决实验,通过对溃决过程中堰塞坝内部土体体积含水量变化特征、泄流槽侵蚀特征和溃决流量过程的分析,获得以下认识:(1)溃决初期以下切侵蚀为主、后期以侧蚀为主;溯源侵蚀方面,自然溃决表现最强烈,人工辅助溃决实验中溯源侵蚀由强到弱依次为:复式槽、三角形槽、梯形槽;(2)人工辅助溃决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洪峰流量,与自然溃决相比减小了7.7%~20.1%,表明开挖人工泄流槽降低坝前水位的措施对于降低堰塞湖溃决风险是可行的;(3)以溃决流量增长率高或到达溃决洪峰时间短为判定溃决初期排泄效率高的标准,对比3组人工槽溃决实验,排泄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三角型横断面、复式横断面、梯形横断面。针对唐家山堰塞湖处置,可在梯形槽基础上开挖三角形槽变为复式槽来进一步提升溃决初期排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堰塞湖 泄流槽 下切侵蚀 侧蚀 溯源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断面渠道临界水深计算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计良 王正中 +2 位作者 苏德慧 杨晓松 刘铨鸿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系统总结了明渠特征水深研究领域的计算方法,评价了各方法的特点;为了优选出典型断面渠道临界水深简捷、通用、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的显式计算公式,通过定义包含典型断面几何要素及流量的量纲为一的参数,将目前成果中临界水深的显式计算... 系统总结了明渠特征水深研究领域的计算方法,评价了各方法的特点;为了优选出典型断面渠道临界水深简捷、通用、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的显式计算公式,通过定义包含典型断面几何要素及流量的量纲为一的参数,将目前成果中临界水深的显式计算公式用定义量纲为一的参数进行统一表达,并对其进行简捷性、精度及适用范围的综合评价比较,优选出梯形、圆形、弧底梯形、普通城门洞形、马蹄形等5种典型断面渠道临界水深的显式计算公式;对标准城门洞形断面的临界水深应用最优一致逼近原理,提出以幂函数形式分段表达的新显式计算公式.误差分析表明,在工程常用范围内,由推荐的显式公式所计算的6种典型断面的临界水深,其最大相对误差均小于1%,满足工程设计对精度的要求.该研究可为典型断面排灌渠道的设计及水力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灌渠道 断面形式 特征水深 临界水深 相对误差 显式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下水位灌排渠道衬砌结构抗冻胀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立杰 王正中 +1 位作者 刘旭东 李甲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6-70,共5页
高地下水位区的灌溉渠道往往具有灌排功能,比一般输水渠道工作条件更为复杂,滤透式刚柔耦合衬护结构施工简单、经济合理且集排水(无需防渗)与抗冻胀于一体受到关注。为了评价这种衬护结构的有效性,采用北京理正软件进行渗流稳定分... 高地下水位区的灌溉渠道往往具有灌排功能,比一般输水渠道工作条件更为复杂,滤透式刚柔耦合衬护结构施工简单、经济合理且集排水(无需防渗)与抗冻胀于一体受到关注。为了评价这种衬护结构的有效性,采用北京理正软件进行渗流稳定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对其温度场、变形场及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该衬护结构的稳定性与冻胀变形及其法向冻胀力和切向冻胀力分布规律,并分析衬砌板的应力及破坏规律;通过与普通混凝土全断面衬砌对比分析,指出该滤透式刚柔耦合衬护结构通过排水和释放变形不仅能使衬砌板的冻胀量及冻胀力更加均匀,而且使渠坡和衬护结构稳定性提高,使其法向及切向冻胀力减小25.58%~48%,可有效控制衬护渠道冻胀破坏,表明该结构对于高地下水位地区灌排渠道的抗冻胀衬护具有很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下水位 灌排渠道 稳定性 冻胀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堰塞坝溃坝数学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生水 赵天龙 钟启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共8页
针对堰塞坝坝体土石料的宽级配特性,引入与水流方向垂直的附加作用力来考虑粗颗粒对细颗粒的阻拦、遮蔽作用以及细颗粒对粗颗粒的包围、填实作用,提出了一个可模拟堰塞坝漫顶溃决过程溃口发展规律与流量过程的数值模型和相应的计算方法... 针对堰塞坝坝体土石料的宽级配特性,引入与水流方向垂直的附加作用力来考虑粗颗粒对细颗粒的阻拦、遮蔽作用以及细颗粒对粗颗粒的包围、填实作用,提出了一个可模拟堰塞坝漫顶溃决过程溃口发展规律与流量过程的数值模型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模型对唐家山堰塞坝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出的泄流槽发展规律与洪水流量过程与实测资料接近,验证了该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进一步,利用笔者建议的数学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比较分析了唐家山堰塞坝除险过程中泄流槽断面型式对堰塞坝泄流过程的影响,发现堰塞湖在采用泄流槽引流除险时,泄流槽深度与断面型式对其泄流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增加泄流槽深度,可明显提高泄流效率,但堰塞湖下游将承受更大的风险。对于同样深度的梯形泄流槽,如果将槽底部断面减小,形成复合梯形泄流槽,不仅可减少开挖工作量,而且没有明显降低泄流效率,同时后者的泄流过程更为平缓,最大洪峰流量减小,出现的时间滞后,堰塞湖下游承受的风险也将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溃坝 数学模型 泄流槽 唐家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堰塞坝泄流槽断面型式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赵天龙 陈生水 +2 位作者 付长静 钟启明 侯英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43-1948,共6页
基于唐家山堰塞坝坝料级配曲线,针对梯形、三角形和复式断面3种泄流槽断面型式,开展了堰塞坝漫顶溢流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不同除险断面型式对堰塞坝的泄流过程、总泄流量以及泄流后残留坝体几何尺寸的影响规律,并从水动力学的角度,... 基于唐家山堰塞坝坝料级配曲线,针对梯形、三角形和复式断面3种泄流槽断面型式,开展了堰塞坝漫顶溢流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不同除险断面型式对堰塞坝的泄流过程、总泄流量以及泄流后残留坝体几何尺寸的影响规律,并从水动力学的角度,对该泄流过程中泄流槽不同部位的水流特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复式断面泄流槽不仅在初期泄流效率高、峰值流量小,而且残留坝体较低,总下泄水量最大,流量过程曲线具有"矮胖型"的特征,可迅速、最大程度的降低堰塞湖水位,同时能够有效的减轻因堰塞坝泄流给下游河道造成的防洪压力,是一种相对安全、高效的堰塞坝除险处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离心模型试验 泄流槽断面型式 应急除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脱水研究现状与新认识 被引量:30
17
作者 汤连生 罗珍贵 +2 位作者 张龙舰 宋晶 邓立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7,共6页
从理论及技术2个方面总结了污泥脱水的发展过程及发展特点,着重介绍了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现状;并从多场联合作用的角度阐述了污泥脱水的本质、理论核心及技术核心。认为目前污泥脱水实践远落后于理论,现有研究多关注多技术的联... 从理论及技术2个方面总结了污泥脱水的发展过程及发展特点,着重介绍了国内外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现状;并从多场联合作用的角度阐述了污泥脱水的本质、理论核心及技术核心。认为目前污泥脱水实践远落后于理论,现有研究多关注多技术的联合使用,缺乏对污泥脱水过程中作用场之间相互作用的认识,对污泥脱水的微观机理分析还不够透彻,实际上,污泥脱水是水在外力驱动下克服淤堵从排水通道排出的过程,通过微观模型分析可以发现,随脱水进行,污泥固体颗粒和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排水通道会不断发生变化,相应的淤堵机制也会发生改变,所以污泥脱水的微观研究应该注重从排水通道的角度分析其淤堵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脱水 多场联合 排水通道 淤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区低路堤高速公路排水系统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洪亮 王秉纲 +1 位作者 张春雷 郝华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研究了下挖通道处的排水系统和小于淤积坡度路段路表排水系统。对于下挖通道排水系统,提出了渗井、防雨棚、蒸发池和泵站4种排水方案,并对这4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和评价。在路肩以及中央分隔带的路缘带设置的纵向集水沟与路基边坡上的急流... 研究了下挖通道处的排水系统和小于淤积坡度路段路表排水系统。对于下挖通道排水系统,提出了渗井、防雨棚、蒸发池和泵站4种排水方案,并对这4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和评价。在路肩以及中央分隔带的路缘带设置的纵向集水沟与路基边坡上的急流槽等组成了小于淤积坡度路段路表排水系统。结果表明:防雨棚适用范围广,蒸发池仅适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泵站可应用于立交或比较重要的通道;小于淤积坡度路段路表排水系统不会发生失稳破坏,经济效益好,不易淤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速公路 低路堤 排水系统 下挖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井间泥岩夹层对双水平井SAGD开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唐帅 刘鹏程 +2 位作者 潘莉莉 吴永彬 张金川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8-393,共6页
为定量描述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采过程中注采井间夹层对双水平井泄油通道与开发效果的影响,针对新疆油田A区块,利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表征SAGD注采井间夹层的数值模拟模型,对注采井间存在不同大小、间距及物性夹层情... 为定量描述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采过程中注采井间夹层对双水平井泄油通道与开发效果的影响,针对新疆油田A区块,利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表征SAGD注采井间夹层的数值模拟模型,对注采井间存在不同大小、间距及物性夹层情况下的SAGD蒸汽腔发育形态与开发效果进行对比,得到了稠油油藏夹层非均质影响SAGD开发的临界特征参数。矿场实际的非均质SAGD井组夹层展布特征、蒸汽腔发育特征及生产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得到的结论与矿场实践一致,因此可用于指导并实现经济、高效的稠油油藏双水平井SAGD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井间泥岩夹层 泄油通道 产油量 累积油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堰塞湖人工排泄断面优化初探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万玉 陈晓清 高全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2期26-29,86,共5页
汶川8.0级特大地震诱发了以唐家山堰塞湖为典型的大量堰塞湖,对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危害。对震后堰塞湖的处置成为今后次生山地灾害减灾的一大关键性课题。在回顾和总结唐家山堰塞湖的应急排险经验的基础上,对泄... 汶川8.0级特大地震诱发了以唐家山堰塞湖为典型的大量堰塞湖,对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危害。对震后堰塞湖的处置成为今后次生山地灾害减灾的一大关键性课题。在回顾和总结唐家山堰塞湖的应急排险经验的基础上,对泄流槽纵、横断面的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在开挖过程中,也应考虑堰塞体组成物质、抗冲稳定性、施工设备等因素选择泄流槽体型。震后5~10年是泥石流、滑坡灾害的活跃期,发生大规模泥石流、滑坡堵江事件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期望研究能够为堰塞湖的排险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堰塞湖 应急排险 人工排泄 泄流槽 断面优化 汶川8.0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