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LPE不同老化阶段的空间电荷与电流联合分析
1
作者 周宏辉 姜云土 +5 位作者 康惠馨 孙珑 夏雯 张浩 熊吉 吕泽鹏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8,共12页
为了研究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在直流电场下的空间电荷输运行为与极化/去极化电流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基于电声脉冲(PEA)法搭建了空间电荷和电流联合测量平台,对不同老化时间的XLPE电缆绝缘试样进行了联合测量,利用空间电荷和电流的联合变... 为了研究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在直流电场下的空间电荷输运行为与极化/去极化电流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基于电声脉冲(PEA)法搭建了空间电荷和电流联合测量平台,对不同老化时间的XLPE电缆绝缘试样进行了联合测量,利用空间电荷和电流的联合变化数据,评估了XLPE试样内的电荷总量、载流子迁移率和陷阱分布等参数。结果表明:在室温及20 kV/mm下,试样内部出现明显的同极性电荷积聚,随着测试温度升高,电荷积聚转变为异极性。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试样内部积聚的同极性电荷先增加后减少,正极性电荷的积聚范围由阳极附近扩展至阴极附近;试样的极化、去极化电流下降速率降低,极化电流稳定值增加,去极化电流先增大后减小。随着老化的进行,试样内的电荷总量先增加后减少,试样的电导率和载流子迁移率均上升,其中载流子迁移率在老化10天后显著增加,使电荷积聚范围逐步从阳极附近扩展到更远,导致试样内电荷积聚总量显著下降。XLEP试样的陷阱深度随老化时间增加逐渐加深,这是老化试样去极化电流衰减速率随之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荷 极化/去极化电流 交联聚乙烯 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老化对XLPE电缆本体中典型缺陷所引发的电场畸变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梦瑶 李欢 张瑞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076-9086,I0032,共12页
由缺陷所引发的局部电场畸变是电缆故障的重要诱因之一。现有的关于缺陷的仿真研究主要针对于未服役的电力电缆开展,缺少老化过程对缺陷所引发的电场畸变程度的影响研究。该文通过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研究热老化对电缆本体中外护套破... 由缺陷所引发的局部电场畸变是电缆故障的重要诱因之一。现有的关于缺陷的仿真研究主要针对于未服役的电力电缆开展,缺少老化过程对缺陷所引发的电场畸变程度的影响研究。该文通过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研究热老化对电缆本体中外护套破损、受潮水珠、杂质颗粒、半导电层凸起和水树枝5种典型缺陷所引发的电场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典型缺陷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电场畸变,其中水树枝所造成的电场畸变率最高,为456.2%;外护套破损缺陷引发的电场畸变率最低,为51.6%。随着热老化时间的增加,靠近外半导电层的缺陷所引发的电场畸变率逐渐升高,引发放电故障的风险提高;靠近内半导电层的缺陷所引发的电场畸变率逐渐降低,呈现出自愈的趋势;而位于绝缘中部的缺陷引发的电场畸变对热老化并不敏感。上述结果的产生源自于热老化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绝缘的相对介电常数沿电缆径向的非线性分布。所构建的相对介电常数沿电缆径向的分布函数及推导该函数的方法有助于更为准确地研究交变电场下老化、服役电缆绝缘的电场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缆 热老化 典型缺陷 有限元仿真 电场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时间参数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温定筠 吕景顺 +4 位作者 范迪铭 彭鹏 孙亚明 马建海 王成生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年第8期15-17,33,共4页
对比了国内外各标准对110 kV XLPE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时间参数选取的不同要求;通过固体电介质击穿理论的分析,提出由局部性缺陷发展逐渐导致介质击穿需要较长的发展时间。总结现场试验经验发现,除少数极为严重的缺陷会在极短时间内暴露外... 对比了国内外各标准对110 kV XLPE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时间参数选取的不同要求;通过固体电介质击穿理论的分析,提出由局部性缺陷发展逐渐导致介质击穿需要较长的发展时间。总结现场试验经验发现,除少数极为严重的缺陷会在极短时间内暴露外,大部分缺陷是从局部逐渐发展导致电缆击穿,选择5 min试验时间不足以使缺陷暴露的,而选择60 min是较为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xlpe) 交流耐压 试验时间 击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A改性XLPE中空间电荷和电树、水树的关系 被引量:44
4
作者 党智敏 亢婕 屠德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8,共4页
以不同含量的EAA(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 )改性XLPE(交联聚乙烯 ) ,用电声脉冲法测量了样品中的空间电荷分布。探讨了试样中空间电荷分布与EAA含量的关系 ,找到了抑制空间电荷的最佳含量。同时测出了在直流预压电压下短路电树枝的起始电压... 以不同含量的EAA(乙烯 丙烯酸共聚物 )改性XLPE(交联聚乙烯 ) ,用电声脉冲法测量了样品中的空间电荷分布。探讨了试样中空间电荷分布与EAA含量的关系 ,找到了抑制空间电荷的最佳含量。同时测出了在直流预压电压下短路电树枝的起始电压。对交流电压下抑制水树枝的产生和成长也做了研究。试验发现 :当试样中含EAA为1.0 %wt时 ,聚乙烯的直流预压短路树枝的起始电压得到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缆 空间电荷 电树 水树 EAA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芯海底电缆绝缘气隙局部放电声场与内置光纤耦合函数的数值求解方法
5
作者 李磊 王航 +2 位作者 廖雁群 陈俊 周承科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22,共9页
复合光纤海底电缆中,绝缘气隙局部放电所产生的声场与内置光纤之间的耦合函数,是实现光纤传感检测局部放电的理论基础。为了探明电缆气隙局部放电在电缆中的传播规律,构建三芯光纤复合海底电缆的气隙放电振动模型,推导局部放电源与光纤... 复合光纤海底电缆中,绝缘气隙局部放电所产生的声场与内置光纤之间的耦合函数,是实现光纤传感检测局部放电的理论基础。为了探明电缆气隙局部放电在电缆中的传播规律,构建三芯光纤复合海底电缆的气隙放电振动模型,推导局部放电源与光纤的声压耦合函数,并采用数值方法求解。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仿真研究110 kV三芯交联聚乙烯光纤复合海底电缆发生绝缘气隙局部放电时超声波信号的传播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振源幅值的增大,其位移、体积应变和表面应力也随之增大,且其增大的倍数与幅值增大的倍数一致;在光纤上检测到的超声波频谱主要集中在0~30 kHz内,在更高频率范围内,超声波信号迅速衰减;气隙缺陷半径每增大2倍,位移、体积应变和表面应力幅值近似增大4倍;当电缆标称截面积增大时,位移与之成正比,体积应变成反比,表面应力先增大62%再减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复合海底电缆 局部放电 光纤耦合 超声波 交联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脂涂覆料对XLPE/EPDM复合介质界面电荷积聚和击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霞 余栋 +1 位作者 张宇巍 吴锴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4281-4287,共7页
电缆与附件复合介质界面的电荷特性,不仅与复合介质界面极化机理有关,也受到高场强下电极注入电荷的影响。另外,电缆与附件界面涂覆料也会影响界面电荷的积聚和消散特性。文中基于附件安装工艺中常用的普通硅脂和氟化硅脂两种硅脂涂覆料... 电缆与附件复合介质界面的电荷特性,不仅与复合介质界面极化机理有关,也受到高场强下电极注入电荷的影响。另外,电缆与附件界面涂覆料也会影响界面电荷的积聚和消散特性。文中基于附件安装工艺中常用的普通硅脂和氟化硅脂两种硅脂涂覆料,测量了交联聚乙烯/三元乙丙橡胶(XLPE/EPDM)复合介质在不同硅脂涂覆下,外施不同极性电压时界面电荷积聚和消散特性,通过体预压和界面击穿试验探讨了界面残余电荷对界面击穿电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涂覆氟化硅脂试样的界面电荷量多于涂覆普通硅脂试样。且涂覆氟化硅脂时,界面残余正电荷的衰减速率远高于界面残余负电荷的衰减速率。另外,当界面残余电荷极性与界面针电极极性一致时,有利于提高界面击穿电压,反之亦然。界面涂覆氟化硅脂试样的界面击穿电压均低于涂覆普通硅脂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三元乙丙橡胶(xlpe/EPDM) 硅脂涂覆料 电缆附件 界面电荷 界面击穿 预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温介电谱测量的XLPE老化状态评估 被引量:7
7
作者 邓红雷 杨浩 +3 位作者 谢月 刘刚 赵一枫 范星辉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6-161,219,共7页
为研究交联聚乙烯(XLPE)经历热老化后在不同温度下介电特性的变化,文中开展了XLPE的热和热-辐射老化实验。文中对试样进行80℃、100℃、135℃、155℃条件下100 h—800 h的热老化,在相同情况下引入100 Gy/h伽马射线的热-辐射老化,并完成2... 为研究交联聚乙烯(XLPE)经历热老化后在不同温度下介电特性的变化,文中开展了XLPE的热和热-辐射老化实验。文中对试样进行80℃、100℃、135℃、155℃条件下100 h—800 h的热老化,在相同情况下引入100 Gy/h伽马射线的热-辐射老化,并完成25℃—200℃条件下的介电谱测量。实验结果发现:引入射线条件后,试样的活化能与Cole-Cole曲线中校正因子β的数值出现了明显减小;老化温度与辐射条件相同时,试样的电导率与松弛峰峰值频率f_(p)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可反映试样老化过程中介电特性的变化;温度不同时,低频下复介电常数和复介电模量的差异比高频下更加明显。文中实验结果表明,高温低频下的介电特性可以有效反映XLPE绝缘劣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xlpe) 热老化 介电谱 复介电模量 伽马射线 绝缘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振荡波试验中直流充电速率对XLPE中空间电荷积聚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伟 蒋达 +3 位作者 董文妍 田煜 熊俊 杜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81-2888,共8页
振荡波(DAC)测试广泛应用于35 k 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缆的局部放电检测中,但这种方法目前在更高电压等级(110 k V及以上)电缆中的应用较少,其中一个原因是人们担心直流充电过程可能造成空间电荷的累积,从而危及电缆绝缘。为此,基于电... 振荡波(DAC)测试广泛应用于35 k 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缆的局部放电检测中,但这种方法目前在更高电压等级(110 k V及以上)电缆中的应用较少,其中一个原因是人们担心直流充电过程可能造成空间电荷的累积,从而危及电缆绝缘。为此,基于电声脉冲(PEA)法测量了不同直流充电速率下XLPE材料中的空间电荷量,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制备了厚度为0.35 mm、大小为40 mm×40 mm的XLPE试样,分别线性升压至12、20、30 k V/mm场强,并维持40 min,以空间电荷密度为特征量,分析了线性升压阶段、维持电压阶段以及去压过程中空间电荷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线性升压过程中,即充电速率很慢时,XLPE中空间电荷不易积聚;当所加电压的场强〈12 k V/mm时,即达不到电荷注入场强阈值时,空间电荷也不易积聚;电压恒定并维持一段时间后,XLPE中的空间电荷才开始不断积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波 空间电荷 交联聚乙烯(xlpe) 直流充电 电声脉冲(PE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捕获型电压稳定剂对高压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树枝劣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杨卓然 吕立翔 +2 位作者 徐伟伦 邓敬方 王悦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4,共11页
针对高压电缆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树枝劣化与放电击穿问题,本研究选用两种三官能度三嗪类化合物(1,3,5-三聚氰酸三烯丙酯(TAC)和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和两种夺氢型苯酮类化合物(4-甲基二苯甲酮(MBP)和4,4′-二氯二苯甲酮(DCBP)... 针对高压电缆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树枝劣化与放电击穿问题,本研究选用两种三官能度三嗪类化合物(1,3,5-三聚氰酸三烯丙酯(TAC)和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和两种夺氢型苯酮类化合物(4-甲基二苯甲酮(MBP)和4,4′-二氯二苯甲酮(DCBP))作为光子捕获型电压稳定剂,制备XLPE复合绝缘材料。研究了光子捕获型电压稳定剂对XLPE复合绝缘材料电树枝劣化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光子捕获型芳香族化合物的光子捕获和激发特性及其化学反应路径,并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探索了添加剂种类对电树枝劣化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均为1%的DCBP和TAC可提升XLPE绝缘电树枝起始电压和起始时间;相比于XLPE绝缘,DCBP/TAC/XLPE复合绝缘在相同电压下的电树枝长度降低了16.3%,累积损伤面积降低了72.8%,局部放电最大幅值降低了29.7%,表现出最优异的局部放电抑制与耐电树枝特性。量子化学计算表明,MBP和DCBP具有较强的光子吸收特性,其中DCBP可吸收334 nm波长的光子,比MBP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更易捕获局部放电产生的光子,阻碍光子对XLPE分子链的破坏。反应路径分析发现,DCBP分子捕获光子后进入激发态,将引发XLPE分子链的质子转移过程,促使TAC与PE分子链发生自由基交联反应,提高分子链局部稳定性,从而抑制XLPE绝缘电树枝劣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缆 交联聚乙烯 电压稳定剂 局部放电 电树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电缆系统交联聚乙烯/三元乙丙橡胶界面的匹配特性研究
10
作者 戴明浩 赵铜鑫 +2 位作者 赵薇 高景晖 钟力生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9-188,196,共11页
高压直流电缆绝缘与附件绝缘构成了双层复合绝缘结构,绝缘材料界面的匹配特性是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文中研究了交联聚乙烯(XLPE)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电导率性能和材料显微结构对绝缘界面匹配特性的影响,然后研究了... 高压直流电缆绝缘与附件绝缘构成了双层复合绝缘结构,绝缘材料界面的匹配特性是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文中研究了交联聚乙烯(XLPE)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电导率性能和材料显微结构对绝缘界面匹配特性的影响,然后研究了复合界面的空间电荷分布特性和电场分布特性,以及材料改性对绝缘匹配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XLPE和EPDM电导率特征参数(材料系数A,电场依赖系数B,活化能φ)的差异是绝缘匹配特性不理想的重要因素,复合XLPE/EPDM界面电场畸变率最高可达209.49%。通过纳米掺杂改性的EPDM具有更低的电导率和更少的空间电荷积聚,并且与XLPE绝缘配合特性更良好。文中的研究对高压直流附件的材料开发、性能优化和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和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缆附件 交联聚乙烯 三元乙丙橡胶 绝缘匹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热老化对XLPE电缆绝缘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6
11
作者 李欢 李建英 +1 位作者 马永翔 闫群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6740-6748,共9页
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力电缆由于优良的电气和理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系统。为了研究不同温度热老化对XLPE电缆绝缘晶体结构的影响,该文对商用110 k V XLPE电缆绝缘在100和160℃进行加速热老化实验,采... 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力电缆由于优良的电气和理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系统。为了研究不同温度热老化对XLPE电缆绝缘晶体结构的影响,该文对商用110 k V XLPE电缆绝缘在100和160℃进行加速热老化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差示量热扫描(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等实验手段对不同热老化试样的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DSC法对不同热老化试样中的残余抗氧化剂含量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抗氧化剂是否消耗完毕,XLPE试样的热老化过程可以分为物理老化阶段和化学老化阶段。物理老化阶段中,重结晶过程使得不完善的晶体趋于完善,结晶度升高;化学老化阶段中,氧化反应引发XLPE分子链断裂,结晶度下降。100℃热老化条件下,相比无定形区,结晶区具有更致密的结构,不利于O2的侵入,因此热老化主要破坏XLPE试样的无定形区。160℃热老化条件下,XLPE试样中的晶体处于熔融状态,热老化对已熔融的结晶区造成严重破坏,使得重结晶后的球晶数目减少、组成球晶的片晶数目减少、片晶间距增大、球晶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热老化 晶体结构 球晶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电场对XLPE与纳米MgO/XLPE电树枝生长过程中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2
作者 彭苏蔓 祝曦 +1 位作者 吴建东 尹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033-4042,共10页
以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和纳米MgO颗粒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交联聚乙烯(MgO/XLPE)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和电场对这2种材料在工频电场下电树枝生长和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此外,该文给出一种基于色度图的局部放电信... 以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和纳米MgO颗粒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交联聚乙烯(MgO/XLPE)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和电场对这2种材料在工频电场下电树枝生长和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此外,该文给出一种基于色度图的局部放电信号提取方法,可以有效反映整个电树枝生长过程中放电相位与幅值的时间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升高时,XLPE材料中的电树枝形态由较小的枝状发展为丛状,进而发展为较大的稀疏丛状;同时,因高温下材料聚集态改变,这可能会造成电场畸变,使得高温下局部放电强度增强。当电压增大时,XLPE材料中的电树枝形态由丛状发展为较大的枝–松状,且局部放电强度增加,这与针尖电场以及树枝端部电场的增大有关。此外,纳米MgO掺杂削弱了高温下的局部放电强度,但由于MgO/XLPE纳米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电气绝缘强度低于XLPE,这促进了高温下MgO/XLPE材料中电树枝的生长。因此,尽管纳米MgO掺杂削弱了高温下的局部放电,但其对交流电树枝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电树枝 局部放电 纳米掺杂 击穿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树生长早期的XLPE晶区破坏现象及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康乐 周凯 +2 位作者 张桥峰 张宏亮 陈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8631-8642,共12页
为了研究水树生长对交联聚乙烯(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XLPE)材料晶区的破坏作用,研究水树生长早期XLPE材料的晶区结构变化及晶区破坏机制。采用加速水树老化平台对A、B、C三组XLPE薄片样本分别进行10天、20天、30天的水树老化,老... 为了研究水树生长对交联聚乙烯(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XLPE)材料晶区的破坏作用,研究水树生长早期XLPE材料的晶区结构变化及晶区破坏机制。采用加速水树老化平台对A、B、C三组XLPE薄片样本分别进行10天、20天、30天的水树老化,老化结束后用化学侵蚀法侵蚀样本,并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测水树区域晶区形貌,用X射线衍射(X ray diffraction,XRD)检测水树区域晶区结构变化。SEM观测结果表明,侵蚀样本中的缺陷形态在不同老化时期存在差异:老化10天时,样本中出现细长螺型位错滑移线及较短刃型位错;老化20天时,样本中沿XLPE晶面方向萌生裂缝;老化30天后,样本中裂缝发展为数十微米。同时,样本中出现尖底位错蚀坑,且在蚀坑底部存在微孔。XRD检测结果表明,水树老化将导致材料晶区衍射峰产生尖角状畸变及宽化,并且随着老化时间的增长,样本结晶度下降。分析认为,水树老化将导致XLPE晶区发生破坏。非晶区水树微孔发展至晶区时,将对晶区造成电机械应力并使晶区发生形变,进而在晶区萌生位错。位错运动增殖导致出现滑移线及位错台阶。随着位错密度增大,不同晶面位错交割并产生位错塞积,进而在晶区中萌生微裂纹并产生位错凹坑,晶区发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 水树 生长 晶区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XLPE电缆缓冲带动态导电特性与机理 被引量:13
14
作者 门业堃 张竟成 +3 位作者 郭卫 高建 李建英 俞飞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3-171,共9页
高压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缓冲层烧蚀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电缆故障类型。缓冲层烧蚀通常在受到挤压以及吸收水分的情况下发生,因此研究压强和吸水对于缓冲层烧蚀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针对干燥和吸水的阻水缓冲带(简称缓冲带... 高压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缓冲层烧蚀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电缆故障类型。缓冲层烧蚀通常在受到挤压以及吸收水分的情况下发生,因此研究压强和吸水对于缓冲层烧蚀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针对干燥和吸水的阻水缓冲带(简称缓冲带)在不同压强下开展模拟实验,以获得缓冲带电流密度、电压以及交流体积电阻率在烧蚀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得缓冲带试样的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在烧蚀过程中,干燥缓冲带试样的交流体积电阻率随时间逐渐升高,并出现短暂的电流激增和电压骤降的现象;吸水缓冲带试样的交流体积电阻率会出现随时间逐渐降低的过程,并且吸水后缓冲带试样的交流体积电阻率相比干燥时有所下降;当压强从1.09 kPa增加至5.45 kPa时,干燥与吸水缓冲带试样的交流体积电阻率均逐渐降低。结合缓冲带烧蚀模拟实验结果以及微观形貌特征可得出压强和吸水对缓冲带动态导电特性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 阻水缓冲带 烧蚀故障 交流体积电阻率 微观形貌 导电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高压XLPE电缆绝缘空间电荷行为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一枫 刘刚 +2 位作者 谢月 黄嘉盛 朱宁西 《电力工程技术》 2020年第3期151-157,172,共8页
文中对两回110 kV退役高压交联电缆进行180 a预鉴定试验,目的在于研究不同运行年限的退役高压交联电缆老化前后的空间电荷行为差异,并评估电缆重新投入实际运行的可靠性。通过电声脉冲(PEA)法测量试验前后绝缘层交联聚乙烯(XLPE)试样的... 文中对两回110 kV退役高压交联电缆进行180 a预鉴定试验,目的在于研究不同运行年限的退役高压交联电缆老化前后的空间电荷行为差异,并评估电缆重新投入实际运行的可靠性。通过电声脉冲(PEA)法测量试验前后绝缘层交联聚乙烯(XLPE)试样的空间电荷分布,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实验、X射线衍射(XRD)实验揭示试样的微观结构、聚集态结构状态变化与空间电荷的迁移、积聚和消散过程的潜在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实际运行16 a的电缆绝缘由于存在大量杂质使得空间电荷的积聚严重,老化试验后,杂质的减少和淬火反应使得空间电荷的积聚降低且消散过程加快;实际运行32 a的电缆绝缘空间电荷的积聚和消散过程缓和,老化试验后,由于绝缘降解作用和晶态结构的破坏使得空间电荷的积聚加剧且消散过程变得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交联聚乙烯(xlpe) 空间电荷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X射线衍射(XRD) 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PE电缆绝缘仿真判据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师伯 聂一雄 +1 位作者 文波 莫宝律 《广东电力》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为获得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简称XLPE电缆)绝缘击穿的判据,对10kV XLPE电缆单相和三相接地不平衡电流建立绝缘仿真模型,用Matlab软件对单相、三相的整体、局部绝缘故障进行仿真计算,得出接地不平衡电流i与绝缘层电阻、电容、介质损耗因... 为获得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简称XLPE电缆)绝缘击穿的判据,对10kV XLPE电缆单相和三相接地不平衡电流建立绝缘仿真模型,用Matlab软件对单相、三相的整体、局部绝缘故障进行仿真计算,得出接地不平衡电流i与绝缘层电阻、电容、介质损耗因数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绝缘层电容、介质损耗因数的变化对i的影响较明显;三相整体老化时i的变化极小,三相局部绝缘故障时i的变化较明显;单相局部绝缘故障的i值随故障严重程度变化,三相局部绝缘故障时电缆首尾两端接地不平衡电流之比随故障点位置变化。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通过监测接地不平衡电流可以判断电缆绝缘状况和确定故障点位置,绝缘判据与电缆长度、电压、负载和电缆劣化前参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电流:绝缘故障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PE电缆绝缘老化临界时间现象及其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卫 李华春 +3 位作者 及洪泉 周士贻 高建 李建英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8-184,259,共8页
为深入探究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XLPE)电缆绝缘的老化特性,评判XLPE电缆绝缘的老化程度,文中对110 kV XLPE电缆绝缘在135℃进行加速老化实验,采用拉伸试验表征XLPE断裂伸长率的变化规律,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X... 为深入探究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XLPE)电缆绝缘的老化特性,评判XLPE电缆绝缘的老化程度,文中对110 kV XLPE电缆绝缘在135℃进行加速老化实验,采用拉伸试验表征XLPE断裂伸长率的变化规律,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XLPE中羰基浓度与抗氧剂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XLPE电缆绝缘老化存在临界时间现象,即随着老化时间的增长,XLPE断裂伸长率由缓慢下降转变为快速下降,羰基浓度由缓慢增大转变为快速增大,临界时间均为2 016 h;而抗氧剂含量则随老化时间逐渐下降,不存在拐点。基于链式自由基理论,建立考虑抗氧剂反应过程的XLPE热老化动力学模型,进一步仿真计算XLPE电缆绝缘热老化过程中抗氧剂含量和羰基浓度的变化过程,仿真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吻合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抗氧剂含量可用于表征XLPE电缆绝缘的老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xlpe) 热老化 伸长率 临界时间 抗氧剂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500 kV XLPE海缆绝缘材料在电-热联合应力下的工频击穿特性与寿命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智谦 戴锡泽 +3 位作者 郝建 高震 李捍平 郑新龙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2-100,共9页
为深入掌握交流500 kV交联聚乙烯(XLPE)海缆绝缘材料在电-热应力下的工频击穿特性并建立电-热联合寿命模型,本研究首先对500 kV海缆主绝缘进行25、40、55、70℃步进应力下的电-热联合绝缘击穿试验,对电气强度和耐压时间进行Weibull统计... 为深入掌握交流500 kV交联聚乙烯(XLPE)海缆绝缘材料在电-热应力下的工频击穿特性并建立电-热联合寿命模型,本研究首先对500 kV海缆主绝缘进行25、40、55、70℃步进应力下的电-热联合绝缘击穿试验,对电气强度和耐压时间进行Weibull统计分析,获得不同温度下等效电气强度和等效耐压时间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FALLOU、SIMONI和CRINE模型并进行误差分析。最后,研究构建适用于该交流500 kV XLPE材料的E-T耦合参数模型。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随着每级电压持续时间的增加,等效电气强度逐渐降低;在每级电压持续时间相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等效电气强度和电压持续时间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电-热联合老化模型的分析表明,3种模型拟合误差较大,拟合优度不满足精度要求。本研究通过利用逐步回归计算电-热变量与寿命的显著性与相关性,获得改进的电-热联合老化寿命模型,误差分析显示改进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交联聚乙烯 步进应力 绝缘性能 电-热联合绝缘寿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XLPE电缆绝缘中空间电荷的抑制方法综述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欢 徐磊 +1 位作者 刘涛 杨章勇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62,共9页
交联聚乙烯(XLPE)因其优异的介电、理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电缆绝缘领域。在电缆的服役过程中,电缆绝缘内部会积聚空间电荷,严重时可引发电场畸变,导致电缆击穿事故发生。对于直流XLPE电缆,空间电荷的积聚及影响更加不容忽视。针对直流X... 交联聚乙烯(XLPE)因其优异的介电、理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电缆绝缘领域。在电缆的服役过程中,电缆绝缘内部会积聚空间电荷,严重时可引发电场畸变,导致电缆击穿事故发生。对于直流XLPE电缆,空间电荷的积聚及影响更加不容忽视。针对直流XLPE电缆绝缘中产生的空间电荷积聚效应,目前学界主要采用共混改性、聚合物链段接枝极性基团、纳米掺杂改性及制备高纯净绝缘料等方法来进行控制,改性后的直流XLPE电缆绝缘对空间电荷产生的抑制效果均有所提升。文中首先对上述直流XLPE电缆绝缘中空间电荷的抑制方法进行综述,介绍其抑制原理以及相应的抑制效果,然后对比总结不同抑制空间电荷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未来直流XLPE电缆绝缘中空间电荷抑制方法的研究发展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缆 交联聚乙烯(xlpe) 空间电荷 电场畸变 抑制方法 高纯净绝缘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护套结构对XLPE电缆绝缘屏蔽层悬浮电位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杰 李文杰 +3 位作者 刘顺满 周韫捷 杨天宇 刘刚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7-153,162,共8页
近年来,高压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频繁发生,对电缆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研究如何降低缓冲层缺陷造成的影响迫在眉睫,文中通过改进铝护套结构以降低缓冲层烧蚀缺陷的严重程度。首先,理论分析形成缓冲层烧蚀缺陷的原因;然... 近年来,高压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缓冲层烧蚀缺陷频繁发生,对电缆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研究如何降低缓冲层缺陷造成的影响迫在眉睫,文中通过改进铝护套结构以降低缓冲层烧蚀缺陷的严重程度。首先,理论分析形成缓冲层烧蚀缺陷的原因;然后,建立缓冲层分压模型;最后,以某缺陷电缆为仿真对象,计算在含有缓冲层白斑缺陷时,分别降低铝护套最小内径以及铝护套波谷处曲率后的绝缘屏蔽层悬浮电位以及缓冲层电场强度值变化。以文中缺陷电缆为例,由仿真定量分析得出,当铝护套最小内径减小后,绝缘屏蔽层悬浮电位下降30%,缓冲层间电场强度值下降30.9%;当铝护套波谷处曲率降低后,绝缘屏蔽层悬浮电位下降13.7%,缓冲层间电场强度值下降13.3%。当出现缓冲层白斑后,铝护套最小内径和铝护套波谷处曲率的减小可降低绝缘屏蔽层悬浮电位以及缓冲层间电场强度值,从而抑制缓冲层间局部放电的发生,降低缓冲层缺陷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 电缆缓冲层 电场分布 分压模型 电缆铝护套 电缆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