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2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zzy-GA based algorithm for optimal placement and sizing of distribution static compensator (DSTATCOM) for loss reduc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idering reconfigur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Mohammad Mohammadi Mahyar Abasi A.Mohammadi Rozbahan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45-258,共14页
This work presents a fuzzy based methodology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feeder reconfiguration considering DSTATCOM with an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real power loss and operating cost. Installation costs of DSTATCOM devic... This work presents a fuzzy based methodology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feeder reconfiguration considering DSTATCOM with an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real power loss and operating cost. Installation costs of DSTATCOM devices and the cost of system operation, namely, energy loss cost due to both reconfiguration and DSTATCOM placement, are combined to form the objective function to be minimized.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tie switches, DSTATCOM location and size have been optimally determined to obtain an appropriate operational condition. In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of loss sensitivity is used for the selection of weak nodes in the power system for the placement of DSTATCOM and the optimal parameter settings of the DFACTS device along with optimal selection of tie switches in reconfiguration process are governed by genetic algorithm(GA). Simulation results on IEEE 33-bus and IEEE 69-bus test systems concluded that the combinatorial method using DSTATCOM and reconfiguration is preferable to reduce power losses to 34.44% for 33-bus system and to 45.43% for 69-bu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ion FACTS (DFACTS) distribution static compensator (DSTATCOM)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genetic algorithm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 power loss re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ear Quadratic Optimal Control Based on Dynamic Compensation for Rectangular Descriptor Systems 被引量:7
2
作者 ZHANG Guo-Shan LIU Lei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52-1757,共6页
关键词 自动化 线性二次方程 最优控制 动力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uper-Twisting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涛 黄景春 +1 位作者 周行之 金靖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53,共9页
在无传感器控制宽调速范围内,传统super-twisting二阶滑模观测器算法在永磁同步电机中存在转子位置估计误差随速度变化而发生抖动的问题.为减小转子位置估计误差并提升电机调速控制性能,本文基于双曲函数提出一种改进的滑模观测器,并设... 在无传感器控制宽调速范围内,传统super-twisting二阶滑模观测器算法在永磁同步电机中存在转子位置估计误差随速度变化而发生抖动的问题.为减小转子位置估计误差并提升电机调速控制性能,本文基于双曲函数提出一种改进的滑模观测器,并设计定子电阻的在线辨识方案,同时开发扰动电压观测器以在线估计逆变器非线性引起的失真电压;最后,通过电机硬件在环实验测试进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位置估计误差减小7.6%,速度估计精度提高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传感器控制 改进super-twisting算法 定子电阻在线辨识 逆变器非线性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驱动轮横向侧偏补偿的自动导航拖拉机改进纯追踪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4
作者 何杰 曾鸿禧 +4 位作者 李明锦 贺静 莫家骏 汪沛 赵润茂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7,共10页
自动导航拖拉机在侧偏侧滑等工况下路径跟踪误差大、纠偏易超调且调节时间长。为解决拖拉机侧偏侧滑工况快速纠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驱动轮横向控制补偿策略的改进纯追踪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通过构建拖拉机的坡面侧滑模型,结合二轮车运... 自动导航拖拉机在侧偏侧滑等工况下路径跟踪误差大、纠偏易超调且调节时间长。为解决拖拉机侧偏侧滑工况快速纠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驱动轮横向控制补偿策略的改进纯追踪路径跟踪控制方法。通过构建拖拉机的坡面侧滑模型,结合二轮车运动学模型,提出了纯追踪算法的横向控制补偿策略,对经典纯追踪算法进行改进,实现自动驾驶拖拉机精确横向补偿控制。为验证本文横向侧偏补偿改进纯追踪路径跟踪算法性能,进行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缓坡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10°斜坡上的控制精度相比经典算法提升了73.6%;持续侧滑仿真,经典算法无法脱困,而改进算法在3.9 s内完成脱困,横向偏差收敛至0.01 m以内,超调量为0.14 m。此外本文还在田间试验中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了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拖拉机在所有试验中均成功脱困,试验表明平均脱困时间为7.03 s,平均最大超调量为0.054 m。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横向控制补偿策略显著提升了自动导航拖拉机在复杂工况下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自动导航 路径跟踪 纯追踪算法 横向侧偏补偿 侧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导航系统的智能控制和优化
5
作者 赵越 王仁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29-132,共4页
为解决船舶导航系统跟踪精度受限、艏向控制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船舶导航系统智能控制与优化方法。以船舶动力学模型为控制设计基础,运用视线(Line of Sight,LOS)导航算法,通过轨迹偏差计算期望艏向角,简化航迹控制为艏向角控制;引入坐... 为解决船舶导航系统跟踪精度受限、艏向控制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船舶导航系统智能控制与优化方法。以船舶动力学模型为控制设计基础,运用视线(Line of Sight,LOS)导航算法,通过轨迹偏差计算期望艏向角,简化航迹控制为艏向角控制;引入坐标补偿策略,依据航段方位角差修正转向偏差,优化期望艏向角,减少航迹切换误差;以优化后的期望艏向角为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LADRC)输入,经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估计干扰并补偿后,结合比例-微分(Proportional-Derivative,PD)控制律输出信号控制舵机转向,实现船舶导航智能优化控制。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应用可以降低期望艏向角波动,避免航迹切换时艏向突变;使舵角输出更平稳,增强航向控制稳定性;获取贴近规划路径的导航路径,缩小航迹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导航系统 智能控制 LOS算法 坐标补偿 艏向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WNN-LSTM算法的红外CO痕量气体压力补偿与时序浓度分析
6
作者 田富超 张海龙 +3 位作者 苏嘉豪 梁运涛 王琳 王泽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4-1007,共14页
红外光谱分析是工业环境气体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当前红外气体检测仪的测量精度受环境压力变化影响较大,导致检测数据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偏离实际气体浓度。为提高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精度,选择了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红外光谱分析是工业环境气体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当前红外气体检测仪的测量精度受环境压力变化影响较大,导致检测数据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偏离实际气体浓度。为提高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精度,选择了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和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相结合的压力补偿算法,并结合长短期记忆法(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对补偿后的数据进行预测。通过搭建工业环境气体压力补偿实验平台,使用高精度配气仪配置100~900 ppm标准CO气体,在80~120 kPa范围内进行数百组重复实验,发现CO气体传感器在负压条件下测量值小于标气浓度,正压条件下测量值大于标气浓度,并随压力变化呈线性关系,绝对误差最高为86 ppm。将传感器数据使用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误差降低,初步补偿后的CO误差降至26 ppm,但由于参数可移植性较差,个别数据误差较大。进一步使用鲸鱼优化算法优化小波神经网络的参数后,补偿效果显著提升,传感器测量值与真值之差保持在0.004%以内且数据稳定。最终结合LSTM进行气体浓度预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0.1,平均绝对误差(MAE)均小于0.020,实验结果表明,WOA-WNN-LSTM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红外气体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成功消除环境压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为工业环境气体检测提供了更为可靠和精准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分析 环境压力补偿 鲸鱼优化算法 小波神经网络 时序浓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A-BP神经网络的热式流量测量技术研究
7
作者 刘升虎 刘太逸 +3 位作者 冉建立 郭会强 邢亚敏 梁钊睿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4,共5页
针对热式流量测量方法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构建了一种WOA-BP神经网络流量预测模型,以热式传感器采样电压值及含水率测量信号作为模型输入量,以预测流量值作为输出值,进行温度补偿,利用鲸鱼群算法进行网络初值参数优化,得到优化后的... 针对热式流量测量方法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问题,构建了一种WOA-BP神经网络流量预测模型,以热式传感器采样电压值及含水率测量信号作为模型输入量,以预测流量值作为输出值,进行温度补偿,利用鲸鱼群算法进行网络初值参数优化,得到优化后的补偿模型,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在热式流量测量方法中具有较好的流量预测效果,WOA-BP网络模型R~2达到0.989,比传统BP模型的预测精确性和鲁棒性更高,在对油井产液量预测方面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鱼优化算法(WOA) BP神经网络 热式流量测量方法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测量加速度计误差在线补偿方法
8
作者 杨金显 蔺钰柯 杨潇健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65-2577,共13页
针对随钻测量中加速度计测量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惯性蜜獾算法(Magnetic-Inertial Honey Badger Algorithm,MIHBA)的随钻加速度计在线补偿方法。首先,分析随钻加速度计特性建立误差补偿模型,将误差参数组合为解向量。其次,... 针对随钻测量中加速度计测量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惯性蜜獾算法(Magnetic-Inertial Honey Badger Algorithm,MIHBA)的随钻加速度计在线补偿方法。首先,分析随钻加速度计特性建立误差补偿模型,将误差参数组合为解向量。其次,基于重力加速度方向与模值恒定这一事实基础,设计随钻加速度计误差的目标函数;根据随钻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磁强计的输出关系,建立误差约束条件。在蜜獾优化算法(Honey Badger Algorithm,HBA)的基础上提出MIHBA,首先,根据加速度计历史数据与处理结果,反推本次处理后结果分布作为初始值;根据MEMS传感器中陀螺仪、磁强计与加速度计的递推关系,在算法的探索阶段引入信赖域变异策略,增加算法的种群多样性;然后,在算法的开发阶段,对适应度较差的个体采用非线性单纯形法的反射操作,提高收敛精度。设计振动台和实际钻进实验,结果显示MIHBA补偿后井斜角误差的精度提升了大约64.8%,误差绝对值保持在1.43°以内。算法能有效去除加速度计信号中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 加速度计 蜜獾优化算法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OA的随钻加速度计误差在线补偿
9
作者 杨金显 贺紫薇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4,共8页
为了提高随钻加速度计测量精度,设计一种基于磁惯性长鼻浣熊算法的加速度计误差在线补偿方法。首先,根据误差来源建立误差补偿模型;利用陀螺仪和磁强计建立重力夹角与磁重力夹角约束条件;将加速度真值与理论值模值之差设置为目标函数。... 为了提高随钻加速度计测量精度,设计一种基于磁惯性长鼻浣熊算法的加速度计误差在线补偿方法。首先,根据误差来源建立误差补偿模型;利用陀螺仪和磁强计建立重力夹角与磁重力夹角约束条件;将加速度真值与理论值模值之差设置为目标函数。其次,在长鼻浣熊算法基础上,根据递推重力加速度确定误差参数的初始搜索边界,同时根据当前误差参数、最优误差参数、边界值三者的相对距离缩小边界;再设计分界点筛选初始误差参数,使算法最初就朝着高质量解的方向搜索,同时保留部分劣解以增加误差参数多样性;接着在算法的全局探索阶段设计参数使其根据加速度计当前误差参数与误差参数平均值之间的误差来调整加速度计误差参数的搜索范围;最后,将重力模值之比设为深度开发阈值,构造高斯变异个体向量使加速度计误差参数跳出局部最优。实验结果表明:经MICOA补偿之后,加速度误差减小,井斜角范围降低了约62.5%,不同钻进角度下,井斜角均方根误差与标准差均能保持在1°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 加速度计 长鼻浣熊算法 误差补偿 井斜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PTT并联机器人的误差分析与补偿
10
作者 陈明方 梁鸿键 +1 位作者 魏松坡 何朝银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0-302,共13页
对并联机器人进行标定是提高位姿精度的有效措施。但传统标定方法存在误差参数多、误差累积及超静定方程组不易获得最优解等问题。为此,本文以3-PTT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正运动学方程建立包含21个误差项的误差模型,细分18种... 对并联机器人进行标定是提高位姿精度的有效措施。但传统标定方法存在误差参数多、误差累积及超静定方程组不易获得最优解等问题。为此,本文以3-PTT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正运动学方程建立包含21个误差项的误差模型,细分18种情况并向其中添加误差值,系统地分析铰链点安装坐标误差及连杆长度误差对动平台位置精度的影响关系。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连杆长度和静平台铰链点z坐标误差对末端精度影响显著,3个自由度方向上的误差均已超过1 mm。同时,为克服传统方法中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逆运动学误差补偿算法。该算法利用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模型将机构误差转化为关节输入误差,减少了传统算法中的误差参数,大幅降低了优化方程的求解难度,提高了补偿效率。随后,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误差修正目标函数寻优,以此获得滑块补偿量,将其与理想滑块输入量叠加作为滑块修正量驱动机器人完成误差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补偿后动平台位置误差均无限趋于0;实验结果显示:动平台在x、y、z轴自由度方向的误差最大值分别由10.89、12.42、2.12 mm降至0.97、1.14、0.72 mm,距离误差最大值由15.35 mm降至1.36 mm,补偿效果明显;误差均值分别由5.86、8.02、1.12 mm降至0.45、0.46、0.33 mm,距离误差均值降至0.82 mm,运行精度提高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误差分析 误差补偿 改进粒子群算法 位姿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隧道抽采钻孔瓦斯体积分数实时计量模型设计及优化研究
11
作者 刘勇 余大炀 +2 位作者 张慧栋 陈长江 何岸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2-1111,共10页
钻孔孔口瓦斯体积分数的实时精准测量是实现瓦斯隧道智能化治理的关键。目前常用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在瓦斯隧道复杂环境中存在低体积分数检测精度不足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构建一种集成波长调制光谱(WMS)与重心... 钻孔孔口瓦斯体积分数的实时精准测量是实现瓦斯隧道智能化治理的关键。目前常用的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在瓦斯隧道复杂环境中存在低体积分数检测精度不足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构建一种集成波长调制光谱(WMS)与重心拉格朗日插值补偿算法的TDLAS测量系统,并结合钻孔气体组分、环境压力与温度变化对测量误差进行建模修正,提升系统在动态钻孔环境下的测量精度与稳定性。通过标准气体试验对系统性能进行验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Beer-Lambert定律和HITRAN数据库参数,建立瓦斯体积分数TDLAS反演模型,明确吸收谱线型函数与线强度是影响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分析表明钻孔环境下采用Lorentz函数描述谱线展宽更为合理。2)针对温度与压力变化引起的谱线偏移问题,提出基于重心加权的拉格朗日插值补偿算法,实现了非稳态条件下的体积分数高精度修正,具备良好的数值稳定性与适应性。3)通过0.5%和4.5%体积分数标准瓦斯气体在0~40℃内的温度扰动试验,验证了所提补偿方法可将系统最大测量误差控制在0.5%以内,显著优于未补偿状态。4)提出的测量系统实现了钻孔单孔瓦斯体积分数的高精度、动态监测,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采钻孔 瓦斯隧道 瓦斯体积分数 TDLAS技术 补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抗扰控制算法的负载敏感多路阀阀口压差精准调控 被引量:2
12
作者 类兴茂 丁海港 +2 位作者 王思民 杨程程 庞智珍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4-962,973,共10页
负载敏感多路阀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核心部件,通过压力补偿器保持阀口压差恒定,但压差易受阀芯开度和负载变化的影响,导致主阀流量控制精度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负载敏感多路阀阀口压差连续调控方法,采用比例电磁铁推动补偿阀阀芯,利... 负载敏感多路阀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核心部件,通过压力补偿器保持阀口压差恒定,但压差易受阀芯开度和负载变化的影响,导致主阀流量控制精度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负载敏感多路阀阀口压差连续调控方法,采用比例电磁铁推动补偿阀阀芯,利用自抗扰控制(ADRC)算法控制比例电磁铁推力,实现主阀压差闭环控制,从而对流量进行精确控制。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基于AMESim-MATLAB联合仿真平台建立了仿真模型,并搭建试验台架进行了实验验证,分析了负载变化、主阀开度变化工况下阀口压差保持特性以及主阀流量调节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负载变化相比,主阀开度变化对压差的影响更大,采用新型阀口压差控制结构与方法可以精准控制负载敏感多路阀阀口压差,达到精确控制流量的效果,并且可以在不改变主阀开度的情况下主动调控压差,从而实现流量的进一步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敏感多路阀 压差补偿 流量调控 自抗扰控制(ADR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长光程气室的小型化NDIR气体传感器设计
13
作者 王奕杰 张心茹 +2 位作者 张磊 樊磊 谭秋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0-280,共11页
工业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发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严重问题,非分光红外(NDIR)传感器具有长期稳定性和快速响应性,被广泛用于工业CO_(2)排放监测。然而,NDIR传感器的精度受到光程长度... 工业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发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严重问题,非分光红外(NDIR)传感器具有长期稳定性和快速响应性,被广泛用于工业CO_(2)排放监测。然而,NDIR传感器的精度受到光程长度的影响,小型化NDIR传感器的体积限制了光程长度,导致传感器灵敏度不足,精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创新性地设计了一款具有长光程气室的小型双通道NDIR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多段折返型气室结构,在紧凑的尺寸(30 mm×30 mm×11 mm)内实现了208.47 mm的有效光程,显著提升了传感器的灵敏度。传感器内部通过具有二阶带通滤波器的小信号调理电路,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干扰。此外,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构建了探测器双通道输出值、气室温度与二氧化碳浓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在实现温度补偿的同时减少了非线性误差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最终经过测试,该系统能够在的-10~40℃范围内,实现0%~3%浓度下的测量,绝对误差在0.043%以内,均方根误差为0.99,对小型化NDIR气体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NDIR 温度补偿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场双偶测温技术中时间常数比的寻优算法
14
作者 陈尧禹 严家佳 +3 位作者 蒋海燕 张玉磊 张俊锋 苏健军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4-734,I0002,共12页
针对爆炸场双偶补偿测温过程中,两热电偶时间常数之比受环境影响发生改变,导致测温结果严重失真的问题,采用原理分析、算法推导、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双偶时间常数比(K)对补偿结果的影响特性、时间常数比(K)优化求解原理、寻优... 针对爆炸场双偶补偿测温过程中,两热电偶时间常数之比受环境影响发生改变,导致测温结果严重失真的问题,采用原理分析、算法推导、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双偶时间常数比(K)对补偿结果的影响特性、时间常数比(K)优化求解原理、寻优算法试验验证等研究,形成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双偶补偿时间常数比寻优算法。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有效提升爆炸场双偶测试信号的补偿质量。基于本方法进行补偿后,水浴试验峰值测量误差仅为8%,爆炸场模拟试验峰值测量误差仅为5%,爆炸场实测试验补偿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性良好。三者结合,证实了本方法的工程可行性,可应用于爆炸场高动态温度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炸场 温度测试 双偶补偿 时间常数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频散模型的管道超声导波信号稀疏重构
15
作者 汤槟晖 王悦民 +2 位作者 邓璐 张光辉 李明杰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9,共8页
受不连续边界导致的模态转换和环境影响,管道超声导波固有的频散和多模态特性的检测信号信噪比较低,影响缺陷的准确识别和定位。为此,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频散模型的稀疏重构算法,其利用超声导波信号非对称包络和非线性频率的性质... 受不连续边界导致的模态转换和环境影响,管道超声导波固有的频散和多模态特性的检测信号信噪比较低,影响缺陷的准确识别和定位。为此,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频散模型的稀疏重构算法,其利用超声导波信号非对称包络和非线性频率的性质,构建了基于三阶波数渐进解的非线性频散模型,使用迭代速度快、求解精度高的麻雀搜索算法代替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贪婪搜索过程,并对重构的多模态频散信号进行非频散化和频散补偿;然后,分别使用提出的算法处理了合成和试验信号,合成信号的重构和定位的中位数偏差最低分别为70 mm和7.22 mm,而试验信号在完整保留缺陷和管道端面等特征信号的同时,平均定位误差在23.5~35.9 mm之间。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提高信噪比并可准确识别和定位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波 频散 频散补偿 正交匹配追踪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BKA优化的主动升沉补偿自抗扰控制系统
16
作者 李佑祺 何震 +1 位作者 赵宇明 李智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84-89,共6页
针对多变海况导致海上母船的吊放载荷产生升沉运动,进而影响水下作业安全的问题。基于主动式升沉补偿控制方法,以提高主动式升沉补偿系统的控制精度与稳定性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策略改进的黑翅鸢算法(Improved Black Winged kite Al... 针对多变海况导致海上母船的吊放载荷产生升沉运动,进而影响水下作业安全的问题。基于主动式升沉补偿控制方法,以提高主动式升沉补偿系统的控制精度与稳定性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策略改进的黑翅鸢算法(Improved Black Winged kite Algorithm,IBKA)用来优化主动升沉补偿自抗扰控制系统。首先,构建主动升沉补偿系统模型并设计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然后,针对LADRC参数调优的困难性,利用IBKA实现LADRC参数自适应整定;最后,通过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仿真实验,IBKA-LADRC控制器均表现出良好的升沉补偿控制效果,满足系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式升沉补偿 自抗扰控制 黑翅鸢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逼近算法的线缆压降自补偿电源系统
17
作者 张元园 李杰 +3 位作者 胡陈君 何淑典 李华 曹宇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08,共7页
针对传统弹载测试系统电源无法自适应补偿线缆压降、动态负载情况下用电处无法获取精准的电压,影响电气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逼近算法的电源系统。通过闭环控制思想实现对负载端电压的监测与实时补偿,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针对传统弹载测试系统电源无法自适应补偿线缆压降、动态负载情况下用电处无法获取精准的电压,影响电气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逼近算法的电源系统。通过闭环控制思想实现对负载端电压的监测与实时补偿,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主控芯片,控制高精度数字电位器进行迭代,使得负载电压逐步逼近理想电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最大误差为19 mV,最高转换效率为93.3%,能够对线缆阻抗导致的压降进行自适应补偿,保证负载电压维持在较高精度,满足弹载测试系统对电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压降补偿 闭环控制 随机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的2DOF差分进化控制动态性能研究
18
作者 张路锋 马家庆 +3 位作者 何志琴 吴钦木 陈昌盛 覃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2-479,共8页
为提高静止无功补偿器在风电机组进行无功补偿时其整流过程的动态性能和对电网谐波的抑制能力,对系统整流过程中的控制器进行改进。首先将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直流侧和风电系统整流后的直流侧并联,然后在电压外环上,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 为提高静止无功补偿器在风电机组进行无功补偿时其整流过程的动态性能和对电网谐波的抑制能力,对系统整流过程中的控制器进行改进。首先将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直流侧和风电系统整流后的直流侧并联,然后在电压外环上,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设计分数阶PID控制器,并使用差分进化算法对其参数进行整定,在电流内环上,使用二自由度PID控制器来提高电流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在此基础上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仅是稳定的,而且与传统PI控制器、分数阶PID控制器以及基于差分进化优化算法的分数阶PID控制器相比,在响应速度和超调量等方面显著下降,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性能,进入稳态后的总谐波失真因素和纹波系数明显减小,提高电网对谐波的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静止无功补偿器 差分进化算法 分数阶微积分 二自由度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BLID描述子与SuperGlue补偿匹配改进的ORB-SLAM3算法
19
作者 赵义武 王星朝 +3 位作者 黄丹丹 刘智 郭星辰 侯舒帆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9-256,共8页
为了提高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系统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在ORB-SLAM3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EBLID描述子与SuperGlue补偿匹配的视觉SLAM算法。首先,对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计算BEBLID描述子,并利用这种二进制描述子进行特征匹配;然后... 为了提高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系统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在ORB-SLAM3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EBLID描述子与SuperGlue补偿匹配的视觉SLAM算法。首先,对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计算BEBLID描述子,并利用这种二进制描述子进行特征匹配;然后,针对匹配效果不稳定的问题,采用SuperGlue算法对具备映射关系但未成功匹配的特征点对补偿匹配,以提高跟踪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ORB-SLAM3算法,使用BEBLID描述子进行特征匹配能够平均降低16.08%的绝对轨迹误差;使用SuperGlue进行补偿匹配能够提高算法跟踪效果的稳定性。综合应用BEBLID描述子和SuperGlue补偿匹配策略,可以显著提高SLAM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特征匹配 BEBLID描述子 SuperGlue算法 补偿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A-KELM的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温度补偿研究
20
作者 姚言雨 熊鸣 +1 位作者 王丽婕 高超飞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0,24,共7页
针对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时会同时受到温度和加速度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KELM神经网络的温度补偿模型。首先,在麻雀搜索算法(SSA)的位置更新中引入改进的自适应收敛因子与沙猫群优化策略、可变螺旋搜... 针对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时会同时受到温度和加速度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ISSA)优化KELM神经网络的温度补偿模型。首先,在麻雀搜索算法(SSA)的位置更新中引入改进的自适应收敛因子与沙猫群优化策略、可变螺旋搜索策略、扰动算子和莱维飞行策略。其次,将ISSA与SSA、鲸鱼优化算法(WOA)等5种优化算法进行基准测试函数对比。最后,利用ISSA优化KELM神经网络的正则化系数和高斯核参数,进行温度补偿实验。仿真实验与温度补偿实验结果表明:ISSA的稳定性和寻优精度最佳,ISSA-KELM可以最准确地预测温度和加速度并降低温度加速度交叉敏感引起的误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雀搜索算法 KELM神经网络 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