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电信网络诈骗受害风险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胜利 徐睿 +1 位作者 陈庭贵 汪邵杰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84,共14页
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风险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揭示犯罪规律和提升技术防治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为此,依托真实AI诈骗案件数据开展模拟实验,将犯罪过程解构为伪造信息的生成、传播与影响3个阶段,从... 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风险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揭示犯罪规律和提升技术防治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为此,依托真实AI诈骗案件数据开展模拟实验,将犯罪过程解构为伪造信息的生成、传播与影响3个阶段,从中提取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流、数据包、网络行为和受害风险等潜变量,再结合结构方程模型理论构建分析框架,系统量化了不同要素对受害风险的影响路径与作用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受害风险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且在整体影响效应中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流与数据包特征的中介效应较弱,在影响路径中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电信网络诈骗 结构方程模型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信网络诈骗警情要素抽取与模式挖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卓娴 石拓 胡啸峰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8-176,192,共10页
[研究目的]为有效提升电信网络诈骗110警情的处理效能,该文提出一种警情要素抽取与挖掘方法,以解决现有研究对警情数据挖掘不充分的问题,为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的情报支持。[研究方法]采用小样本微调UIE方法进行警情要素抽取,同时减少计... [研究目的]为有效提升电信网络诈骗110警情的处理效能,该文提出一种警情要素抽取与挖掘方法,以解决现有研究对警情数据挖掘不充分的问题,为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的情报支持。[研究方法]采用小样本微调UIE方法进行警情要素抽取,同时减少计算资源消耗和人工标记压力,构建14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知识图谱,并通过子图遍历和gSpan频繁子图挖掘算法挖掘潜在的犯罪模式和规律。[研究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警情要素抽取任务的精确率达83.6%,多个指标显著优于现有方法。所应用的知识图谱和模式挖掘方法能有效挖掘出潜在的犯罪模式,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的智能化分析水平和信息利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情报 电信网络诈骗 警情要素抽取 知识图谱 模式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电信网络受骗易感性量表的编制
3
作者 谭秀娟 鹿子佳 +1 位作者 聂永飞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88,共9页
采用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探究大学生电信网络受骗易感性的因素构成并编制测量工具。研究1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30名大学生围绕“易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大学生具有哪些特征”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发现,大学生电信网络受骗易感性由电信网络风... 采用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探究大学生电信网络受骗易感性的因素构成并编制测量工具。研究1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30名大学生围绕“易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大学生具有哪些特征”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发现,大学生电信网络受骗易感性由电信网络风险偏好、电信网络信息处理与警惕性、电信网络互动顺从性和电信网络互动自控性四个因素构成。研究2采用量化研究方法,基于前人研究和研究1结果编制大学生电信网络受骗易感性量表,对139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大学生电信网络受骗易感性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结构;(2)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两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电信网络受骗易感性结构包含电信网络风险偏好、电信网络信息处理与警惕性、电信网络互动顺从性和电信网络互动自控性四个因素;大学生电信网络受骗易感性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受骗易感性 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问卷的编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孙晨博 赵雪莲 +2 位作者 赵桂芬 魏麟 车世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4-900,共7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问卷(CSSTNFQ)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结合文献分析与深度访谈,拟定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理论结构和指标体系编制初始问卷。选取大学生429人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845人进行... 目的:编制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问卷(CSSTNFQ)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结合文献分析与深度访谈,拟定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理论结构和指标体系编制初始问卷。选取大学生429人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845人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其中62人2周后重测;另外选取593人进行效标关联效度检验,以受骗易感性量表(VFS)作为效标工具。结果:CSSTNFQ共25个条目,分为网络使用习惯、网络信任倾向、信息加工方式、防诈知识储备、需求偏好和自我控制6个因子,可解释60.33%的方差变异。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6因子结构拟合良好(χ2/df=3.42,GFI=0.92,CFI=0.93,IFI=0.93,TLI=0.92,RMSEA=0.05,SRMR=0.05);效标效度检验显示,CSSTNFQ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VFS总分均正相关(ICC=0.12~0.62,均P<0.01)。CSSTNFQ总问卷与各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为0.73~0.88,重测信度(ICC)为0.77~0.93。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受骗易感性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受骗易感性 大学生 量表编制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理图谱的受骗网络行为风险演进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胜利 徐睿 +1 位作者 陈庭贵 蒋可怡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96-1709,共14页
基于真实案件数据,从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的网络行为视角对受骗网络行为风险进行研究,能有效提升电信网络诈骗的防治能力。为此,文章首先利用LTP工具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其次,通过模板匹配的方法从相关的语料数据中抽取受骗网络行为风... 基于真实案件数据,从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的网络行为视角对受骗网络行为风险进行研究,能有效提升电信网络诈骗的防治能力。为此,文章首先利用LTP工具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其次,通过模板匹配的方法从相关的语料数据中抽取受骗网络行为风险事件及事件之间的事理逻辑关系,并构建受骗网络行为风险的具体事理图谱。然后,文章构建了基于自编码器的深度聚类模型,对提取的风险事件进行泛化聚类,并根据泛化结果构建了受骗网络行为风险的抽象事理图谱。最后,基于所构建的具体和抽象事理图谱,利用案件流程分析模型与复杂网络分析技术,剖析受骗网络行为风险的构成与规律。文章将电信网络诈骗的受骗网络行为风险划分为接触风险、信任欺骗风险、心理漏洞利用风险和行为控制风险4个环节,并总结了各风险环节的时序、构成等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自然语言处理 事理图谱 演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互联网平台的反电诈协助执法义务 被引量:2
6
作者 单勇 李林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9,共11页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源头治理与综合治理离不开互联网平台在“第一道防线”的在线控制,《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互联网平台向公安机关、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执法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但技术支持与协助的具体内涵及程序规则尚存在大量...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源头治理与综合治理离不开互联网平台在“第一道防线”的在线控制,《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互联网平台向公安机关、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执法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但技术支持与协助的具体内涵及程序规则尚存在大量的法律留白,亟待细化和完善。对此,应全面梳理反电诈协助执法义务的程序法渊源与治理法基础,结合平台协助执法的丰富实践,探究协助执法义务的基本内涵,把握平台协助执法的初步计算、筛选计算、循环计算属性,厘定响应协助与主动协助两种类型,提出比例调证、紧急协助、跨境调证、在线调证、分级担责、算法备案、实时监测、紧急止付、情况反馈等具体协助规则,从而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平台的数字看门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技术支持与协助 犯罪治理 看门人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郝文江 徐丽萍 +1 位作者 姜劲蕾 李翠翠 《信息网络安全》 2016年第9期213-217,共5页
当前,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仅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59万起,造成群众经济损失222亿元。面对日益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我国政府重拳出击,2015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由公安部、工信部等2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打击治理... 当前,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仅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59万起,造成群众经济损失222亿元。面对日益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我国政府重拳出击,2015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由公安部、工信部等2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专项治理行动,以此达到诈骗案件、群众损失明显下降,破案数、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明显上升的"两降两升"目标实现。文章给出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主要分类,分析了以伪基站等方式进行诈骗的流程和技术特点,从防范技术和打击技术角度提出了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几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分类与技术分析 防范技术 打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文华 张耀文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30,共6页
电信网络诈骗是典型的非接触式犯罪,防控工作应侧重对受害人特征的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多为针对受害人单一特征进行的研究,且依赖案件数量较少,难以全面深入反映特征规律,应用性较弱。文章将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的自身特征与案件特征作为... 电信网络诈骗是典型的非接触式犯罪,防控工作应侧重对受害人特征的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多为针对受害人单一特征进行的研究,且依赖案件数量较少,难以全面深入反映特征规律,应用性较弱。文章将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的自身特征与案件特征作为指标构造贝叶斯网络,建立受害人特征分析模型,进而从案件类型出发,分析易受骗人群;从特征人群出发,分析受骗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贝叶斯网络 受害人特征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管辖制度的反思与调整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如超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71,共12页
为了解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与传统侦查管辖之间的结构性冲突,刑事司法在横向上发展出“多地共管”“人案关联”的“大侦查管辖”格局,在纵向上建立起侦查管辖决定审判管辖(包括起诉管辖)的“侦查管辖中心”模式。但大侦查管辖格局导致不... 为了解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与传统侦查管辖之间的结构性冲突,刑事司法在横向上发展出“多地共管”“人案关联”的“大侦查管辖”格局,在纵向上建立起侦查管辖决定审判管辖(包括起诉管辖)的“侦查管辖中心”模式。但大侦查管辖格局导致不同地域公安机关的横向管辖冲突,侦查管辖中心模式又引发公检法机关的纵向管辖争议。考虑到公安机关条块分割的侦查体制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的现实困境,大侦查管辖仍是刑事司法当前相对合理的选择,但应优化地域管辖与指定管辖制度,减少不同地方公安机关之间的横向管辖冲突;同时,刑事司法需要把“以侦查管辖为中心”调整为“以侦查管辖为导向”,承认侦查管辖的指引功能,但应完善公检法机关的纵向管辖争议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侦查管辖 地域管辖 并案管辖 指定管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特征提取的网络行为被害性识别集成优化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胜利 阮琳琦 +3 位作者 徐睿 张熙康 赵泉喆 连远博 《电信科学》 2023年第9期129-140,共12页
网络行为被害风险识别对电信网络诈骗反制预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被害人网络行为特征规则挖掘不足、行为序列间关系难以确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特征提取的网络行为被害性识别集成优化模型。模型首先抓取用户访问网站时产生的... 网络行为被害风险识别对电信网络诈骗反制预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被害人网络行为特征规则挖掘不足、行为序列间关系难以确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特征提取的网络行为被害性识别集成优化模型。模型首先抓取用户访问网站时产生的交互式流量数据包,提取网络流量中的隐性和显性行为特征,再利用频繁模式增长算法挖掘特征间关联规则并重构特征序列,最后结合粒子群优化的随机森林算法,建立基于网络流量分析的电信网络诈骗被害性分析模型。实验表明,相比于普通二分类模型,所提模型具有更好的精确率和召回率,能够有效提升被害性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分析 关联规则 网络行为 电信网络诈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网络安全课程构建效能评估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胜利 蒋可怡 +4 位作者 徐博 徐睿 张熙康 赵泉喆 徐阳东 《电信科学》 2023年第6期122-128,共7页
新形势下的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格局对公安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公安院校网络安全课程在培养目标、培养路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时代适应性不足、实践性不强等问题,通过运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全国主要... 新形势下的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格局对公安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公安院校网络安全课程在培养目标、培养路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时代适应性不足、实践性不强等问题,通过运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全国主要公安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构建现状,并结合评分卡数理分析方法实现了对课程效能的量化评估。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公安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构建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网络安全 效能评估 数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1
12
作者 尹俊翔 陶杨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09-111,共3页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是现阶段多发高发的犯罪类型之一,严重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稳定。该类犯罪的组织化程度深、骗术手段多种多样、犯罪产业链成熟,在取证、追赃、抓捕等方面给侦查打击工作造成了不少困扰,需要通过创新跨...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是现阶段多发高发的犯罪类型之一,严重侵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稳定。该类犯罪的组织化程度深、骗术手段多种多样、犯罪产业链成熟,在取证、追赃、抓捕等方面给侦查打击工作造成了不少困扰,需要通过创新跨境侦查合作模式、构建多元化跨境电子取证制度、增强涉案资金追踪能力、创新犯罪打击模式,提升侦查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整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 跨境侦查合作 电子取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治理的刑法介入模式——以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变革为例 被引量:15
13
作者 朱笑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40,共11页
中国网络犯罪治理大转型的“波兰尼时刻”已经到来。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实践由直接的国家管控到间接的平台治理、由控制数字技术到净化数字生态、由单一的刑罚制裁到多元的部门法合作,驱动着网络犯罪治理从事后治理迈入数字治理阶段。刑... 中国网络犯罪治理大转型的“波兰尼时刻”已经到来。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实践由直接的国家管控到间接的平台治理、由控制数字技术到净化数字生态、由单一的刑罚制裁到多元的部门法合作,驱动着网络犯罪治理从事后治理迈入数字治理阶段。刑法介入网络犯罪治理的核心问题也由规制范围的选择转变为与数字治理的不匹配,这一问题难以通过积极、消极抑或折中的法律内部视角解决,而是要在法律与治理的互动关系中探索更具数字化、更具想象力的答案:刑法应以间接治理的介入思维取代对网络平台犯罪预防义务的直接审查,重点评价网络平台作为市场主体对公共义务的实质性履行;突破一律从严或一概从宽的泛化惩处思路,根据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的数字化特征,确立更富针对性的评价尺度;超越刑法规制抑或行政规制的部门法分立视角,以部门法合作规制的新思维探索刑事法律责任与行政法律责任的协同作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诈骗罪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数字法学 “波兰尼时刻” 数字看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