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nalyses Based on mtDNA COⅡ Gene Sequences Among Different Geographic Populations of Aphis glycines(Hemiptera: Aphididae) 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Li Ran Han Lan-lan +4 位作者 Ye Le-fu Zhang Hong-yu Sun Wen-peng Tong Xin Zhao Kui-ju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5年第3期23-31,共9页
Aphis glycines (Hemiptera: Aphididae) is considered as a cosmopolitan pest of cultivated soybean, major difficulties in its control measures may be due to its higher genetic diversity; however, the knowledge about ... Aphis glycines (Hemiptera: Aphididae) is considered as a cosmopolitan pest of cultivated soybean, major difficulties in its control measures may be due to its higher genetic diversity; however, the knowledge about population genetic diversity of this species is limited. This study aimed to represent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different geographic populations of soybean aphid in Northeast China.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and assess the genetic diversity,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molecular variance, population structure, ecological importance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 glycines, we sequenced a fragment of one protein-coding gene, the cytochrome c oxidase I/of mitochondrial DNA ge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ur haplotypes were defined among CO 11 gene of 180 sequences of soybean aphid in Northeast China including H1 shared by all the populations. Lower haplotype diversity (Hd=0.3590± 0.0420) and nucleotide diversity (Pi=0.0012±0.0002) were observed and high gene flow was detected in every two populations, while most of the variation (80.81%) arose from variability within A. glycines from individuals. Low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nd high gene flow (Nm=2.106) indicated a high migration rate between the populations, which might reveal that gene flow in different geographic populations did not affect by geographical distance. The phylogenetic tree and the haplotype network ofA. glycines were obtained based on sequences of CO Ⅱ gen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genealogical branches or clusters recognized in NJ tree, and no clear distribution, delineation of haplotypes were demonstrated in the haplotype network according to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is study rejected the vicariance hypothesis: geographic isolation could be a barrier and it restricted A. glycines gene flow among 10 po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his glycines mtDNA CO geographic population gene flow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流动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茂建 吴刚龙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基于2013-2022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口流动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人口流动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人口净流入地区和净流出地区分别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产生负向影响和正... 基于2013-2022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口流动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人口流动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人口净流入地区和净流出地区分别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产生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第二,人口流动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以及人口结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为中等的地区、中等文化水平程度在人口流动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方面均最显著。基于研究结果一,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加强人口流入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二是优化人口流出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基于研究结果二,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加强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二是注重城镇化水平中等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三是加强教育普及程度相对均衡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扁颅蝠的种群遗传学研究
3
作者 张杰 华攀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103,共11页
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是一种栖息于竹林中的小型食虫类蝙蝠.从广东、广西等16个地区采集到450个扁颅蝠样品,基于19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扁颅蝠进行了基因分型.其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扁颅蝠的种群遗传多样性维持在较高水平,... 扁颅蝠(Tylonycteris pachypus)是一种栖息于竹林中的小型食虫类蝙蝠.从广东、广西等16个地区采集到450个扁颅蝠样品,基于19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扁颅蝠进行了基因分型.其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扁颅蝠的种群遗传多样性维持在较高水平,两个种群(中国禾坑村和马来西亚雪兰莪)经历了瓶颈效应,距离隔离模式结果证明了地理距离对扁颅蝠基因流有阻碍作用;STRUCTURE遗传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种群可以划分为5个遗传分支,彼此之间未检测到显著的基因流.研究结果揭示了扁颅蝠的遗传多样性格局,能够为扁颅蝠的物种保护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颅蝠 遗传多样性 种群遗传结构 基因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速对不同群体数量花鲈幼鱼游泳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郑纪昌 颜寒 +3 位作者 姜燕 徐永江 崔爱君 马斌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2,共9页
为研究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对流速的行为适应特征,采用泳道流速仪测定了不同数量(1、2、4、6、8尾)花鲈幼鱼在多种流速(0.5、1.0、1.5、2.0、2.5、3.0、3.5、4.0、4.5、5.0 BL·s^(−1),BL为体长)下的游泳行为。结果显示,当... 为研究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对流速的行为适应特征,采用泳道流速仪测定了不同数量(1、2、4、6、8尾)花鲈幼鱼在多种流速(0.5、1.0、1.5、2.0、2.5、3.0、3.5、4.0、4.5、5.0 BL·s^(−1),BL为体长)下的游泳行为。结果显示,当流速达到4.5 BL·s^(−1)时,各组群体运动速度(Group movement speed,Gc)均显著低于单尾鱼游泳速度(p<0.05)。随着流速增加,反映鱼群凝聚力的个体间距离(Inter-individual distance,IID)在各组均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并在流速达到3.5~4.5 BL·s^(−1)时出现最低值,且最低值对应的流速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反映鱼群协调性的游泳速度同步性(Swimming speed synchrony,Sv)与IID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且Sv峰值对应的流速也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流速达到1.0 BL·s^(−1)时,单尾鱼摆尾频率(Tail beat frequency,TBF)均显著高于相同流速下的其他各组(p<0.05)。随着流速的增加,花鲈钻石型排布模式所占比例先下降后上升,方阵型模式所占比例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但在各实验组中,不同流速下的花鲈均以钻石型排布模式为主。综上所述,随着流速的增加,花鲈群体的凝聚力和协调性均先升高后降低,群体数量的扩大有利于提高花鲈鱼群凝聚力和协调性,并且花鲈主要采用钻石型排布模式来降低游泳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流速 群体数量 游泳行为 能量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际人口流动网络的多尺度空间差异--基于腾讯迁徙大数据的分析
5
作者 邵云通 吴晓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201,共13页
基于“同一城市在不同尺度空间中的地位与作用差异”这一现有城市网络研究中被普遍忽视的关键研究视角,以腾讯迁徙大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城际人口流动的都市圈-城市群-国家分尺度网络分析模型,对其网络特征的分尺度格局和跨尺度变化进行分... 基于“同一城市在不同尺度空间中的地位与作用差异”这一现有城市网络研究中被普遍忽视的关键研究视角,以腾讯迁徙大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城际人口流动的都市圈-城市群-国家分尺度网络分析模型,对其网络特征的分尺度格局和跨尺度变化进行分析和对比,同步发掘分尺度视角下的“特殊城市”并解释其出现的原因。研究发现:分尺度视角下中国城际人口流动网络在“国家层级”和“都市圈层级”上的“核心-边缘”特征均较为明显,而在“城市群层级”中则出现了发展相对均衡的城市群落;直辖市、省会/首府等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普遍在3级网络中保持了较高的接近中心性,也都是在国家层级网络中向内吸收城际流动人口、在城市群和都市圈层级网络之中向外扩散城际流动人口,但其在城市群层级网络中并非是发挥人口流动调度功能的核心节点;大多数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在都市圈层级网络和国家层级网络之中更加活跃,但部分位于长三角、中原、京津冀等城市群和大连、长沙、南昌等都市圈内的城市则与之相反,因为在城市群层级网络中链接了更广泛的人口基础、拥有更便捷的流通路径,并受到更强的推拉作用力,其城际人口流动的规模和活跃程度普遍在城市群层级网络中达到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人口流动网络 分尺度网络模型 尺度效应 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置换Flow-shop调度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伊华伟 张秋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41-43,82,共4页
提出一种求解置换Flow-shop调度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该算法采用多个体交叉方式,对交叉过程和变异过程分别进行阈值设置,实现了在优化过程中扩大解空间的搜索范围和保持种群的多样性,从而增大了获得最优解的几率。最后对一系列典型的Ben... 提出一种求解置换Flow-shop调度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该算法采用多个体交叉方式,对交叉过程和变异过程分别进行阈值设置,实现了在优化过程中扩大解空间的搜索范围和保持种群的多样性,从而增大了获得最优解的几率。最后对一系列典型的Benchmark问题进行仿真测试,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改进遗传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置换flow-shop调度问题 多个体交叉 阈值 种群 Benchmark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组重测序的栗属种质资源遗传特性分析
7
作者 王金平 田寿乐 +3 位作者 蔡公战 孙晓莉 陶涤扬 沈广宁 《落叶果树》 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
运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来自中国16个省(市)的板栗资源以及欧洲栗和日本栗共180份栗属种质资源展开遗传特性分析,结果成功鉴定出遗传变异位点48374108个。根据变异位点分析,180份板栗品种可划分为八大类群,不同类群间存在基因渗透现象... 运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来自中国16个省(市)的板栗资源以及欧洲栗和日本栗共180份栗属种质资源展开遗传特性分析,结果成功鉴定出遗传变异位点48374108个。根据变异位点分析,180份板栗品种可划分为八大类群,不同类群间存在基因渗透现象,中国栗、欧洲栗、日本栗在进化历程中的群体动态变化明显不同,分析出北京到山东板栗群体的基因流。研究存在样本数量分布不均和分析维度有限的局限,未来需扩大样本范围并结合多组学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属种质资源 基因组重测序 遗传特性 群体结构 基因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PBM耦合模型用于浆态床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沈宪琨 贾志勇 +1 位作者 蓝晓程 王铁峰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408-4418,共11页
计算流体力学-群体平衡模型(CFD-PBM)由于结合了CFD预测流场信息和PBM计算气泡尺寸分布两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鼓泡塔反应器的数值模拟。但目前大多数研究工作主要针对常压下空气-水体系,其结果无法直接应用到高温、高压下操作的真... 计算流体力学-群体平衡模型(CFD-PBM)由于结合了CFD预测流场信息和PBM计算气泡尺寸分布两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鼓泡塔反应器的数值模拟。但目前大多数研究工作主要针对常压下空气-水体系,其结果无法直接应用到高温、高压下操作的真实工业浆态床反应器中。本文从不同操作环境下气泡破碎及聚并行为建模角度出发,阐述了压力、黏度、表面张力及颗粒对流体力学行为影响的最新进展。模拟结果表明,CFD-PBM耦合模型可以准确描述浆态床内流体力学行为,与传统的经验关联式相比模型适用性更广。目前的模拟工作大多集中在实验室规模浆态床反应器的冷模研究,未来需要克服工业规模反应器多尺度耦合的难题,从而推动CFD-PBM耦合模型从实验室规模模拟向工业应用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群体平衡模型 浆态床反应器 气泡破碎 气泡聚并 多相流 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混合约束下柔性流水车间生产调度与设备维护集成优化
9
作者 赵子夜 陈晓慧 +3 位作者 安友军 胡欣阳 周梦萦 刘盛望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9-954,共16页
为提高设备可靠性与生产效率,针对具有多品种混线生产和机器产能限定的半导体封装测试柔性流水车间,开展了生产调度与设备维护集成优化研究。构建了一个多目标集成优化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有限缓冲区和交货期时间窗刚柔混合约束,并以... 为提高设备可靠性与生产效率,针对具有多品种混线生产和机器产能限定的半导体封装测试柔性流水车间,开展了生产调度与设备维护集成优化研究。构建了一个多目标集成优化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有限缓冲区和交货期时间窗刚柔混合约束,并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平均流经时间、提前/拖期完工惩罚和机器负荷极差为优化目标。为实现高效求解,提出一种改进的双种群协同进化算法,该算法采用混合初始化方法生成高质量初始种群,并利用结合变邻域搜索和正交学习的混合局部搜索策略提高算法性能。以成都某半导体企业的封装测试产线为案例开展数值仿真实验,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算子和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流水车间 生产调度与设备维护集成优化 有限缓冲区 交货期时间窗 改进双种群协同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 flow的溯源及其在生物安全和进化研究中的意义
10
作者 杨箫 卢宝荣 《生物安全学报》 2013年第2期74-79,共6页
尽管gene flow源于群体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但已成为环境生物安全文献中常见的科学术语。花粉介导的gene flow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对物种和群体的进化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随着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广... 尽管gene flow源于群体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但已成为环境生物安全文献中常见的科学术语。花粉介导的gene flow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对物种和群体的进化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随着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种植,转基因随gene flow发生逃逸及其可能带来的潜在生态进化影响已经成为环境生物安全评价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备受全球广泛关注,gene flow这个术语在我国也被频繁引用。但是,gene flow的中文术语在我国各种文献资料中存在着十多种翻译版本,这些不同的翻译版本形式不同且内容略有差异,容易给环境生物安全问题的理解和研究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本文对gene flow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回顾,并对不同形式的gene flow术语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中使用的历史溯源进行了阐述。笔者建议使用"基因流"作为gene flow在中文应用中的统一术语,这也最接近群体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等相关著作中gene flow的原意。基于此,对基因流在转基因逃逸及其相关的环境生物安全评价以及群体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方面的理论和应用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流 生物安全 环境 群体遗传 进化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边何以留民:沿边口岸的空间生产效应研究
11
作者 程中兴 朱星羽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陆地沿边口岸是“兴边富民行动”的重要支点,在边民守边固边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样本选择的52个国家级沿边口岸中,过境物流增长对缓解边民流失作用有限,边民互市和边地加工则能有效“留住边民”。由于口岸内在存在异质性,是否开发旅游... 陆地沿边口岸是“兴边富民行动”的重要支点,在边民守边固边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样本选择的52个国家级沿边口岸中,过境物流增长对缓解边民流失作用有限,边民互市和边地加工则能有效“留住边民”。由于口岸内在存在异质性,是否开发旅游资源、是否邻近城镇、是否存在跨境合作,是影响边民“用脚投票”的调节因素。此外,大量外籍劳工涌入产生的“挤出”效应亦是影响边民流失的重要因素。总之,兴边未必留民,口岸的网络属性既可聚集要素,产生正的空间溢出作用;也会扩散要素,形成负的空间溢出效应。如何“因岸制宜”,缓解因边民流失而致的“边境空心化”,成为边境治理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边兴边 边民 口岸 空间生产 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九个微卫星标记的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琦琦 孙艳 唐光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1,共12页
【目的】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是核桃Juglans regia上的一种重要蛀果性害虫,在我国北京、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等核桃种植产业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商品价值,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明确核桃举肢蛾地理... 【目的】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是核桃Juglans regia上的一种重要蛀果性害虫,在我国北京、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等核桃种植产业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商品价值,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明确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和地理分布特点,阐明其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结构,了解其种群扩散规律,为核桃举肢蛾的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核桃举肢蛾转录组测序结果,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分型方法,利用筛选的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对我国8个省/市(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和四川)的16个地理种群共319头核桃举肢蛾样本进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使用STRUCTURE和BAPS软件分析其种群遗传结构,并对影响其地理分布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核桃举肢蛾9个SSR位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且多数位点未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核桃举肢蛾各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中等偏低(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34~1.824,期望杂合度He为0.203~0.342),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小(遗传分化系数F_(ST)<0.142),种群间基因流差异较大(Nm为1.518~23.800)。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间有显著相关性(R^(2)=0.226)。16个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可分为两支,即东部和西部种群。AMOVA分析表明,核桃举肢蛾种群间遗传变异较小,且种群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种群内的遗传分化系数FCT值在0.03941~0.06449之间,表明地理阻隔和气候差异不是影响核桃举肢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结论】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中等偏低,不同地理种群间存在较低水平的遗传分化和差异较大的基因流。鉴于核桃举肢蛾特殊的生活史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我们推测河流对核桃举肢蛾地理种群基因流的阻碍作用强于山川,而作为主要经济果树害虫,人类活动可能是干扰核桃举肢蛾种群地理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举肢蛾 地理种群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群遗传结构 基因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治理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大为 陈靖 +3 位作者 魏玉红 惠娜娜 郭致杰 罗进仓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20,共9页
旨在明确甘肃省草地贪夜蛾的入侵来源,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对策。基于mtCOI基因分子标记分析中国草地贪夜蛾不同生态区8个省12个地理种群276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遗传分化系数及基因流等。结果表明,甘肃省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单倍型... 旨在明确甘肃省草地贪夜蛾的入侵来源,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对策。基于mtCOI基因分子标记分析中国草地贪夜蛾不同生态区8个省12个地理种群276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遗传分化系数及基因流等。结果表明,甘肃省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0.133~0.157与0.133~0.317,均低于中国周年繁殖区广东、广西、云南种群的0.157~0.819与1.033~7.705;所有种群的Tajima’s D中性检验和Fu’s F检验结果均为负值,表明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后经历了明显的种群扩张事件。四川种群与其他种群遗传分化显著,62个种群间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基因交流。陕西略阳、陕西宁强、甘肃徽县、甘肃成县种群的有效迁入个体数和有效迁出个体数之和分别为11 860.66、11 708.65、10 878.66和10 379.32,在中国草地贪夜蛾的基因交流过程中具有中继站的作用,表明陕南汉水谷地为中国草地贪夜蛾西线北迁入侵西北的主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COI基因 草地贪夜蛾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基因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混合乌鸦搜索算法的置换流水车间调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红超 汤伟 姚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4-1846,共13页
为了更加有效地求解以最大完工时间最小化为目标的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一种新混合乌鸦搜索算法(NHCSA)。首先,对一种基于NEH的启发式算法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方法以改善初始种群的质量和多样性;其次,采用SPV(Smallest-P... 为了更加有效地求解以最大完工时间最小化为目标的置换流水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一种新混合乌鸦搜索算法(NHCSA)。首先,对一种基于NEH的启发式算法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方法以改善初始种群的质量和多样性;其次,采用SPV(Smallest-Position-Value)规则进行编码,使算法能够处理离散的调度问题;最后,针对迭代贪婪算法,提出了自动调整重插入工件范围的方法、引入了TB机制,并采用改进的迭代贪婪算法对最佳工件排序进行局部搜索,以提升算法收敛的精度。基于典型测试集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寻优能力和稳定性。尤其是在针对Rec19和Rec25算例的比较中,仅NHCSA取得了当前最优解,进一步证明了其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鸦搜索算法 置换流水车间 种群初始化 局部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流动人口年龄模式及其特征——基于省级尺度的类型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皓 陈晓雄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125,共14页
基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以流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在描述中国各省区省际流出与流入人口年龄别流动率的基础上,结合聚类分析方法,类型化分析了中国31个省区的年龄别流出率和年龄别流入率,并进一步结合各省总省际流入率与流出... 基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以流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在描述中国各省区省际流出与流入人口年龄别流动率的基础上,结合聚类分析方法,类型化分析了中国31个省区的年龄别流出率和年龄别流入率,并进一步结合各省总省际流入率与流出率综合性地提炼出五种类型。分析结果表明,各省的省际流动人口年龄别流动率存在较大差异;四类流出模式和五类流入模式可以概括省际流动人口的年龄别流动率模式;结合各省总的流出率与流入率则可以将各省的年龄模式综合为五种类型。这些结果可以作为未来区域性人口预测的相关参数。最后还提出了有关人口迁移流动的定义问题、年龄模式的地域差异性反映了我国人口迁移转变的地区阶梯性,以及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甚至中国人口问题)的地域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流动人口 流量流动人口 年龄别流动率 类型化 省级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数字信息流与经济内循环动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邹璇 吕谨伊 杨旭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31,共14页
国内需求增量是经济内循环的主要动力,能够为全国经济循环的良好运转提供重要支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使经济循环突破了本地化和实物化的限制,为经济循环注入新的特征。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城际数字信息流数据,构建数字信息传输量... 国内需求增量是经济内循环的主要动力,能够为全国经济循环的良好运转提供重要支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使经济循环突破了本地化和实物化的限制,为经济循环注入新的特征。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城际数字信息流数据,构建数字信息传输量、信息聚合能力和信息辐射能力3个要素刻画城际数字信息流,并结合微观个体、企业和城市3个层面的数据考察城际数字信息流对经济内循环动力的影响及传递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增强城际数字信息流能够提升城市的经济内循环动力,其中,城市数字信息传输量对经济内循环动力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递增特征,而城市信息聚合能力和信息辐射能力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递减特征。二是城际数字信息流更密集、城市经济内循环动力更强和人均收入更高的城市通过城际数字信息流来促进城市经济内循环动力的作用更强,城际数字信息流的发展可能会加剧数字鸿沟现象。三是城际数字信息流通过人口移动效应增加居民消费,通过新建企业效应增加企业投资,通过技术进步效应延伸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提升城市的经济内循环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城际 数字信息流 经济内循环动力 人口移动 新建企业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的供需协调效应研究
17
作者 匡小平 李超龙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118,共6页
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发展中面临的长期压力,供需协调是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内生动力。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供需协调度进行评价,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供需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显著促进了供需协调,机制分析指出,财... 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发展中面临的长期压力,供需协调是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内生动力。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供需协调度进行评价,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供需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显著促进了供需协调,机制分析指出,财政分权通过提升政府创新偏好、城镇化水平、教育与医疗支出水平并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增强供需协调。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流动人口会弱化财政分权的协调效应,基本公共教育水平则强化其效应。门槛效应分析表明,人口密度与开放程度超过门槛值后财政分权的协调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大循环 供需耦合协调 财政分权 城镇化 人口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态-态模型的高温空气非平衡喷管流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辉 曾明 +2 位作者 段欣葵 王东方 刘伟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7-1394,共18页
采用态-态模型在总温T_(0)=2000K~8000 K、总压p_(0)=1~20 MPa范围,开展高温空气准一维非平衡喷管流动数值模拟.考虑5种化学组元(N_(2),O_(2),NO,N,O),其中N_(2),O_(2),N_(O)分别有61,46,48个振动能级,将不同振动能级上的粒子视为不同组... 采用态-态模型在总温T_(0)=2000K~8000 K、总压p_(0)=1~20 MPa范围,开展高温空气准一维非平衡喷管流动数值模拟.考虑5种化学组元(N_(2),O_(2),NO,N,O),其中N_(2),O_(2),N_(O)分别有61,46,48个振动能级,将不同振动能级上的粒子视为不同组元,共157个组元.对未见公开文献给出速率系数的分子能级跃迁过程,综合振动能方程松弛时间和其他类似微观过程跃迁速率系数进行折算.计算结果表明,喷管喉道前流动接近平衡,喉道后出现非平衡,喉道下游不远处发生化学组元质量分数、较低振动能级分子数和表征振动能的振动温度的冻结,N_(2)的振动温度冻结较NO和O_(2)早,冻结值也更高;对振动能级跃迁起主导作用的微观机制是平动-振动能量交换(VT)过程,复合反应生成的分子更多位于中等振动能级;喷管非平衡和冻结区域分子能级分布偏离振动温度下的玻尔兹曼分布,高能级出现过分布;提高驻室总压能够降低喷管流动非平衡程度,推迟热化学冻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非平衡 态-态模型 振动能级分布 喷管流动 高焓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M的离心式叶轮内气泡破碎合并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9
作者 师毓辉 邢继远 +2 位作者 姜雪晗 叶爽 黄伟光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6-1829,共14页
针对利用离心泵制备微气泡时叶轮内气泡尺寸较大且分布不均问题探究不同入口含气率(IGVF)和转速对离心泵叶轮内气泡直径和分布的影响,采用欧拉-欧拉非均匀双流体模型与群体平衡模型进行耦合,求解离心泵叶轮内气液两相旋转流场,并且结合... 针对利用离心泵制备微气泡时叶轮内气泡尺寸较大且分布不均问题探究不同入口含气率(IGVF)和转速对离心泵叶轮内气泡直径和分布的影响,采用欧拉-欧拉非均匀双流体模型与群体平衡模型进行耦合,求解离心泵叶轮内气液两相旋转流场,并且结合涡识别方法、Luo破碎合并模型对离心泵叶轮内气泡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叶片前缘以及吸力面附近存在的涡旋导致气体聚集,引起流道内局部含气率增大,此处气泡合并效应占主导;②流量和转速一定时,随IGVF的增加,流道内湍流强度增加,旋涡后移导致气相聚集区域同样向后延伸,吸力面的高局部含气率区域增大面积显著高于压力面,因此吸力面气泡合并行为更为显著,气泡直径更大;③IGVF和流量一定时,小范围内提升转速可以使气泡破碎效应增强,获得更小直径的气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 群体平衡模型 微气泡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口流动的中国城市群多中心结构演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宇薇 浩飞龙 王士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利用2015—2018年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多中心结构测度等方法,对中国19个城市群的人口规模、流动特征和空间结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中国城市群的形态多中心结构指数差异明显,且有微弱向单中心... 利用2015—2018年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多中心结构测度等方法,对中国19个城市群的人口规模、流动特征和空间结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中国城市群的形态多中心结构指数差异明显,且有微弱向单中心空间结构发展的态势,而功能多中心结构指数大多较低,但表现出不断上升趋势.(2)在多中心结构类型匹配方面,优化提升类城市群的功能多中心结构指数较高但形态多中心结构指数普遍偏低,发展壮大类城市群的形态多中心结构指数较高但功能多中心结构指数大多偏低,而培育发展类城市群内部存在不同匹配类型.(3)在多中心结构类型演替方面,优化提升类和发展壮大类城市群多中心化发展的趋势较为明显,而培育发展类城市群大多呈现单中心化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人口流动 空间结构 形态多中心 功能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