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字文化基因的体认语言学考察
1
作者 黄健平 张昕晗 赵春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3,共12页
王寅先生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必然会在许多方面影响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在“体”和“认”的共同作用下,本文主要考察了“连”字的文化基因,即文化特征及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研究发现:首先,《... 王寅先生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必然会在许多方面影响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在“体”和“认”的共同作用下,本文主要考察了“连”字的文化基因,即文化特征及所负载的文化信息。研究发现:首先,《连山易》是上古远祖在生产生活中创新和创造的成果,是中华民族集体哲学智慧的结晶;其次,“连”字原初文化信息揭示了华夏先祖彼时杰出社会治理能力和先进军事管理等历史情状;再次,“连”作为姓氏,是中华文明中血浓于水的家族文化的见证;最后,“连理枝”蕴含着兄友弟恭的孔怀之情和演绎着惊天动地但是凄美绝伦的爱情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字 文化基因 语言世界观多元论/体认文化观 体认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浅析体认语言学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3,共11页
本文借助马克思、恩格斯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包括语言生成的物质来源、语言的认识基础、语言认识系统的实践性3个方面),剖析了体认语言学基于“体”“认”所建立的“现实—认知—语言”和“互动—概念隐喻—隐喻表达”的理论模式。体认... 本文借助马克思、恩格斯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包括语言生成的物质来源、语言的认识基础、语言认识系统的实践性3个方面),剖析了体认语言学基于“体”“认”所建立的“现实—认知—语言”和“互动—概念隐喻—隐喻表达”的理论模式。体认语言学是中国本土化的认知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对其进行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的理解和阐释,凸显“体”与“认”的互动作用对于推动认知语言学前沿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阐述体认语言学对于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当代发展的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 体认语言学 实践 体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字句的跨语言视角 被引量:28
3
作者 叶狂 潘海华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4-620,共17页
文章从跨语言的视角,用句法语义方面的八个平行性表现,论证把字句与作格语言逆动句是同一种句法操作,即把动词的直接宾语变成间接宾语,属于语态现象,可以归入语言共性的行列。文章还解释了"施事主语把字句"、"高影响性说... 文章从跨语言的视角,用句法语义方面的八个平行性表现,论证把字句与作格语言逆动句是同一种句法操作,即把动词的直接宾语变成间接宾语,属于语态现象,可以归入语言共性的行列。文章还解释了"施事主语把字句"、"高影响性说"以及"宾语的有定性对立"问题,从而统一了把字句的句法派生特点,厘清了与高及物性分析的区别,明确了跨语言的一些相关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字句 逆动句 施事主语句 跨语言视角 信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语言学研究的语用维度:视角、方法与议题 被引量:19
4
作者 黄立鹤 朱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137,179,共10页
全球范围内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以探究老年人语言衰老问题为己任的老年语言学研究亟待开展。该领域有必要进一步从语用视角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兼具学理与应用价值。在对语用能力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文章从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研... 全球范围内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以探究老年人语言衰老问题为己任的老年语言学研究亟待开展。该领域有必要进一步从语用视角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兼具学理与应用价值。在对语用能力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文章从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议题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老年人语用能力蚀失的相关成果,发现多模态、生命历程、浮现模型等新的理论视角陆续出现,但相关研究也存在不足:以汉语为母语的老年人语用研究较少;对比研究较少,包括不同母语老年人之间和正常老年人与智退症老年人之间的对比;联合神经认知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仍较少;未来应注重开展基于多模态数据的老年人语用能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语言学 语用蚀失 研究方法 理论视角 前沿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语篇中流行语“XX门”的模因论阐释 被引量:6
5
作者 赵俊海 李世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3-156,共4页
语言模因"XX门"的衍生及广泛传播既符合语用经济原则,又体现了强势语言模因的高保真度、长寿性和多产性特征,还体现出显著的变异性。从以"水门事件"为蓝本的语言模因"XX门"在国内新闻媒介的复制与传播及... 语言模因"XX门"的衍生及广泛传播既符合语用经济原则,又体现了强势语言模因的高保真度、长寿性和多产性特征,还体现出显著的变异性。从以"水门事件"为蓝本的语言模因"XX门"在国内新闻媒介的复制与传播及其传播过程可以看出这一点。模因论给人类的语言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其变异性更是值得研究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语篇 语言模因 “XX门” 模因论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及其唯理主义认识论基础 被引量:11
6
作者 覃修桂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0-144,共5页
追溯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唯理主义认识论渊源,剖析其语言天生论与笛卡儿等人的天赋观的异同,指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建立在生物遗传学基础之上的一元论,后者则是建立在“上帝”基础之上的心物分离的二元论;其中既有继承和发展,也有... 追溯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唯理主义认识论渊源,剖析其语言天生论与笛卡儿等人的天赋观的异同,指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建立在生物遗传学基础之上的一元论,后者则是建立在“上帝”基础之上的心物分离的二元论;其中既有继承和发展,也有批判和扬弃。使我们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姆斯基 语言观 唯理论 经验论 认识论 生成语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的主观性及其相关研究 被引量:48
7
作者 冯光武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5期26-33,共8页
语言是人的区别性特征之一,能为理解人的认知机制提供启示,语言中的主观现象就体现了这一思想。从哲学领域移植而来的"主观"这一概念在语言学领域留下了深深印记,对语言中的主观现象的观察、提炼和分析给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 语言是人的区别性特征之一,能为理解人的认知机制提供启示,语言中的主观现象就体现了这一思想。从哲学领域移植而来的"主观"这一概念在语言学领域留下了深深印记,对语言中的主观现象的观察、提炼和分析给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成果已十分丰富。这些成果分散于文学文本研究、语义学研究、认知语法研究和历史语言学研究诸领域。本文首先介绍和评述Lyons,Langacker和Traugott三位语言学家的思想,然后列举一些语言中的主观性标识,最后提出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作为结束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的主观性 主观化 主观标识 自我 视角 认知语法 历史语言学 实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技术视角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君 蒋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63-1867,共5页
针对如何评价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问题,从社会技术视角出发,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视为一个社会技术系统。综合分析了评价知识管理系统应该考虑的性能、功能、环境、成本和人性化等方面主要因素,建立了一套包括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性能... 针对如何评价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问题,从社会技术视角出发,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视为一个社会技术系统。综合分析了评价知识管理系统应该考虑的性能、功能、环境、成本和人性化等方面主要因素,建立了一套包括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性能、系统功能、系统环境、系统成本和人性化等5个不同社会和技术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语言符号运算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最后,实现了一个在线的评价系统,并通过一个应用案例,进一步说明了所给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系统 社会技术视角 模糊评价 语言符号 在线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民族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优秀论著——读《阿昌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庆生 高建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40-142,共3页
戴庆厦先生主编的《阿昌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是近期国内出版的民族社会语言学领域中的一部优秀作品。该著作从"微观入手,宏观着眼",研究方法科学缜密,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数据资料翔实可靠,该著作通过个案研究,旨在为国... 戴庆厦先生主编的《阿昌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是近期国内出版的民族社会语言学领域中的一部优秀作品。该著作从"微观入手,宏观着眼",研究方法科学缜密,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数据资料翔实可靠,该著作通过个案研究,旨在为国家解决新时期的民族问题、制定民族语言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濒危语言现状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昌语 民族社会语言学 优秀作品 微观 宏观 方法 内容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视角下的语义成分分析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颜红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6-100,共5页
语义成分分析法深入到词义的微观结构,揭示了词义的构成,对词汇的聚合关系和语法的组合关系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由于其结构主义的语言观背景,存在着种种局限,语义成分成为一种抽象的理论实体,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在认知语言学视野下,... 语义成分分析法深入到词义的微观结构,揭示了词义的构成,对词汇的聚合关系和语法的组合关系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由于其结构主义的语言观背景,存在着种种局限,语义成分成为一种抽象的理论实体,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在认知语言学视野下,语义成分是一种客观的、具体的原型属性,处于有序的概念结构中,在语言的不同层面有具体的形式表现;语义成分分析法不仅是一种词义分析方法,更是一种对语言形式提供语义解释的语言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成分分析法 结构主义语言观 认知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从批评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 被引量:91
11
作者 田海龙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2期40-47,共8页
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都从批评的视角研究语篇,但是二者之间还是存在区别,而且不仅是术语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批评话语分析是对批评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批评语言学运用功能语法对文本进行分析,试图建立文本结构与社会结构一对一... 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都从批评的视角研究语篇,但是二者之间还是存在区别,而且不仅是术语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批评话语分析是对批评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批评语言学运用功能语法对文本进行分析,试图建立文本结构与社会结构一对一的直接联系。批评话语分析对此提出批评,认为文本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是间接的,是通过媒介建构的,并发展出“话语实践”和“社会认知”等多种学说。在批评与被批评的讨论中,批评话语分析坚持“批评”之内核,更多的从批评社会科学汲取营养,建立起话语与社会的超学科对话体系,拓展了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显现出从批评视角研究语篇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研究 批评视角 批评语言学 批评话语分析 继承并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哲学角度论语言习得——对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的一个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连义 周明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5-114,共10页
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哲学著作中对儿童母语习得问题有很多论述。在其思想影响下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哲学语言学习理论:幸运说、社区控制说和第二天性说,它们都与意义怀疑主义相关。分析这三种理论,对照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观,这三种理论都... 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哲学著作中对儿童母语习得问题有很多论述。在其思想影响下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哲学语言学习理论:幸运说、社区控制说和第二天性说,它们都与意义怀疑主义相关。分析这三种理论,对照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观,这三种理论都有自己的不足。提出自己的观点:儿童母语习得过程是一个个体与社会互动的开放的过程,是人在其生活形式上的意义不断展开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哲学语言学习观 生活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事实与哲学眼光--谈语言研究的认识论基础 被引量:3
13
作者 霍永寿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5,共8页
在语言理论的建构过程中,哲学眼光作为理性化的哲学智慧或科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识之思"在认识元思维层面上集中体现为四个过程,即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定义问题的性质、对有关问题的信息进行表征以及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语言理论的建构过程中,哲学眼光作为理性化的哲学智慧或科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识之思"在认识元思维层面上集中体现为四个过程,即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定义问题的性质、对有关问题的信息进行表征以及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本研究通过对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论、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和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理论建构过程的分析论证,语言学作为经验性科学可以从对语言事实的观察入手,然后经由上述四个元思维过程,逐步走向学科理论的建构,并进而对世界语言学产生影响。这一过程是哲学眼光指引下的取舍、抽象、深入、系统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事实 哲学眼光 语言研究 认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的“三个轴线”与“三个层面”——第14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侧记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辉 杨艳琴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2期10-23,共14页
基于2017年7月在爱沙尼亚举行的第14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的会议主旨发言与主题会场,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三个轴线"和"三个层面"为脉络,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研究以及国内参会学者的发言等多角度出发,在介... 基于2017年7月在爱沙尼亚举行的第14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的会议主旨发言与主题会场,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三个轴线"和"三个层面"为脉络,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研究以及国内参会学者的发言等多角度出发,在介绍会议主要内容的同时,对认知语言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强调多视角、多方法进行语言多样性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三个轴线 三个层面 多样性 多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语言视觉下的汉语口语中拷贝式右置句 被引量:10
15
作者 荣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现代汉语口语的拷贝式右置句的定量考察表明,这类句子的结构构成具有其独特特点和表义功能。对比跨语言相关句式可以发现汉语右置句在信息功能上的特性,其信息功能特性来自不同指称语的特性所致。
关键词 跨语言 拷贝式右置句 信息功能 指称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知:语言学思想家段玉裁及《六书音均表》书谱 被引量:7
16
作者 鲁国尧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5,95,共14页
此文的亮点有三:第一,创"书谱"形式以表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撰作的历时过程。人之编年纪事谓之"年谱",仿此,书之编年纪事则可谓之"书谱"。人之"年谱"创自宋代,自古迄今,在中华大地上生存过和... 此文的亮点有三:第一,创"书谱"形式以表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撰作的历时过程。人之编年纪事谓之"年谱",仿此,书之编年纪事则可谓之"书谱"。人之"年谱"创自宋代,自古迄今,在中华大地上生存过和正生存的人累计当逾百亿,而自著或他人为之著年谱者仅约万人。同理,应为之撰书谱的著作只能是凤毛麟角,《六书音均表》即是。第二,首创之举:尊段玉裁为中国语言学思想家。立论基于其《六书音均表》,这本专著富含独创的思想,而且自成一完整而严密的体系,表明中国学者具有高度的"抽象""分类"、创建理论的能力,《六书音均表》应定性为中国语言学思想史上的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的大制作。而时人和后人对此缺乏认识,虽近代文化名人梁启超、王国维亦不能免。"中国语言学思想史""语言学思想家段玉裁",此二者学界多年来未之或省,今一旦划发,"岂非稽古大快事欤"?戴震《六书音均表序》有"增以新知"语,兹借用后二字作为文题,因系我之新知,亦中国语言学之新知也。第三,提倡以"全球史观"观照、评骘中国语言学史:十八世纪,中国语言学在理论思维、思想建设、形成体系等方面处于世界语言学的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思想史 语言学思想家 书谱 段玉裁《六书音均表》全球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法化的理论内涵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赫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从20世纪80年代语法化研究复兴至今,国内外的语法化研究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很多的分歧和争论。"什么是语法化?"这是语法化研究的本体问题,也是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很多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立场,对语法化的... 从20世纪80年代语法化研究复兴至今,国内外的语法化研究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很多的分歧和争论。"什么是语法化?"这是语法化研究的本体问题,也是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很多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立场,对语法化的内涵作出了不同界定,但大多难以涵盖语法化的各种现象和领域。在语法化研究与类型学、构式语法等语言学前沿领域相结合,不断向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方向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语法化的内涵加以梳理并对语法化的核心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 语法化现象 语法化学说 历时语言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法研究的互动语言学方法论启示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锋 张京鱼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4期63-72,共10页
本文首先揭示互动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研究和汉语语法研究在研究范式上存在的共性,进而指出当前汉语语法研究存在的过渡依赖结构主义视角、语料规模小代表性不足、过于注重语法规则表层现象挖掘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互动研究视... 本文首先揭示互动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研究和汉语语法研究在研究范式上存在的共性,进而指出当前汉语语法研究存在的过渡依赖结构主义视角、语料规模小代表性不足、过于注重语法规则表层现象挖掘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互动研究视角、会话分析研究方法和理论构建三个层面为汉语语法研究提供方法论启示。本文指出,汉语语法研究应以互动语言学的“互动”核心研究理念为主线,采用“基于自然口语语料”的会话分析方法,结合微观层面上的单个分析和宏观层面上的整体探讨对汉语语法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研究 互动语言学 互动研究视角 会话分析研究方法 理论构建研究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法学的语言数据基础、方法及其应用——以法律语料库语言学的诞生与发展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丽珏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129,共12页
智能时代催生了数字形态的法学研究范式,以语言为数据基础、统计分析为路径的法律语料库语言学应运而生。美国法学界采用了结构主义视角,将其作为整体性的跨学科领域法学。法律语料库语言学在司法解释领域内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应用在大... 智能时代催生了数字形态的法学研究范式,以语言为数据基础、统计分析为路径的法律语料库语言学应运而生。美国法学界采用了结构主义视角,将其作为整体性的跨学科领域法学。法律语料库语言学在司法解释领域内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应用在大量的案例分析中。欧盟则更多的是采用解构主义视角,运用谱系分析将语料库语言学的语料数据、技术、方法分别应用于领域法学和法学方法论中。回顾美国及欧洲地区有关法律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法学未来发展具有方法论意义。通过借鉴域外司法实践及学术研究的成果,能够丰富我国法学及语言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为法学理论创新、司法实践的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数字法学 语料库语言学 解构主义视角 法学理论创新 方法论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哲学视角下的语言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傅福英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2-145,共4页
语言是哲学的思辨领域,不论二者关系如何,它们一直以来总是具有明显的不可分离性。不同的语言类型产生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知识结构也会导致不同的语言观和不同的语言学流派,不同的哲学基础导致语言学学科性质的变迁。从语言本身的多... 语言是哲学的思辨领域,不论二者关系如何,它们一直以来总是具有明显的不可分离性。不同的语言类型产生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知识结构也会导致不同的语言观和不同的语言学流派,不同的哲学基础导致语言学学科性质的变迁。从语言本身的多相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以及语言学与其他知识体系的相关性,可以看出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对语言作出考察与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研究 哲学视角 学术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