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The Multi-Antenna Geometrical Depolarization Channel Modeling 被引量:2
1
作者 SUN Xuehong YANG Xiaoli +2 位作者 ZENG Zhimin ZHANG Cheng BAI Bi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105-114,共10页
The traditional geometrical depolarization model that single transmitter to single receiver provides a simple method of polarization channel modeling. It can obtain the geometrical depolarization effect of each path i... The traditional geometrical depolarization model that single transmitter to single receiver provides a simple method of polarization channel modeling. It can obtain the geometrical depolarization effect of each path if known the antenna configuration, the polarization field radiation pattern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catte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pectrum is more and more scarce. The original model provides only a single channel polarization state, so the information will be limited that the polarization state carries in the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The research is so significance that how to carries polarization modulation information by using multi-antenna polarization state. However,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have no depolarization effect model for multi-antenna system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ulti-antenna geometrical depolarization model. On the basis of a single antenna to calculate the depolarization effect of the model, and through simulation to analysis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polarization effect.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multi-antenna geometrical depolarization channel modeling that can applied to large-scale array antenna, and to some extent increase the speed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scale array antenna multi-antenna channel modeling depolarization effect cross polarization discrimi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H微波传播中多径衰落对XPD的影响
2
作者 侯文礼 《邮电设计技术》 2000年第4期1-4,共4页
论述了数字微波通信中天线方向性对交叉极化鉴别度(XPD)的影响,以及等效瑞利衰落概率和XPD恶化量的关系。
关键词 多径衰落 交叉极化鉴别度 SDH 微波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B5G毫米波40~50 GHz通信的漫散射传播与去极化建模
3
作者 廖希 陈心睿 +2 位作者 王洋 任明浩 陈前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5-2433,共9页
漫散射传播与极化特性对于准确刻画、掌握毫米波(mmWave)信道传播机理,建立高精度毫米波通信信道模型至关重要。针对毫米波频段建筑材料粗糙面引起的漫散射传播和去极化特性表征不足,缺乏去极化理论模型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有效粗... 漫散射传播与极化特性对于准确刻画、掌握毫米波(mmWave)信道传播机理,建立高精度毫米波通信信道模型至关重要。针对毫米波频段建筑材料粗糙面引起的漫散射传播和去极化特性表征不足,缺乏去极化理论模型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有效粗糙度理论的漫散射去极化建模方法。从电磁波的极化维度分解粗糙面材料引起的漫散射辐射传播电场,引入去极化指数构建传播模型,利用40~50 GHz频段典型材料的实测数据,研究了功率角度谱、去极化指数和交叉极化鉴别比等漫散射传播及极化特性。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描述表面粗糙和光滑建筑材料的极化特性,去极化转化率分别高达39%和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漫散射 极化特性 交叉极化鉴别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空路径水凝物交叉极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林乐科 赵振维 +1 位作者 董庆生 刘玉梅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2,共4页
水凝物的交叉极化预报模式对10GHz以上频段使用正交极化频率复用的卫星通信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TU-R与OPEX数据库的地空雨致交叉极化数据和二阶小变量近似的预报模式,给出了一种改进的雨致交叉极化预报模式。与其它模式比较表明... 水凝物的交叉极化预报模式对10GHz以上频段使用正交极化频率复用的卫星通信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TU-R与OPEX数据库的地空雨致交叉极化数据和二阶小变量近似的预报模式,给出了一种改进的雨致交叉极化预报模式。与其它模式比较表明,这一模式的预测精度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物 交叉极化鉴别度 预报模式 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交叉极化鉴别度天线的近场测量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勇 张士选 +2 位作者 张福顺 尚军平 邹立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3-227,共5页
以往使用的远场方法在确定现代天线性能方面日益显得力不从心 ,这主要是受距离、天线、多路反射、保密性等因素的影响 ,而近场方法通常能经济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近场理论论述了平面近场中复杂口径场上高性能天线主极化和交叉极化... 以往使用的远场方法在确定现代天线性能方面日益显得力不从心 ,这主要是受距离、天线、多路反射、保密性等因素的影响 ,而近场方法通常能经济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近场理论论述了平面近场中复杂口径场上高性能天线主极化和交叉极化的确定方法 ,并讨论了测量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针对某型双极化高交叉极化鉴别度天线进行了实际测量 ,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测量 交叉极化鉴别度 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重构天线设计与MIMO系统空域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冷文 王安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73-1177,共5页
紧凑空间移动终端中双圆极化可重构天线由于间距小,天线间相关性强,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信道容量。该文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可重构天线参数(旋向和轴比)、环境参数(信道交叉极化鉴别率和入射角)与相关性的关系,该文还研究了如何通过上述参数... 紧凑空间移动终端中双圆极化可重构天线由于间距小,天线间相关性强,直接影响到系统的信道容量。该文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可重构天线参数(旋向和轴比)、环境参数(信道交叉极化鉴别率和入射角)与相关性的关系,该文还研究了如何通过上述参数的调整降低天线相关性,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提出自适应重构天线的设计方法,为在MIMO系统小型移动终端极化可重构天线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空域相关系数 极化轴比 极化旋向 交叉极化鉴别率 入射角 自适应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在沙尘暴中传播的交叉去极化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尹文言 肖景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26-233,共8页
基于粒子排列成行的随机介质模型,给出了浮尘中毫米波传播的衰减系数和相移系数计算公式,并且计算了圆极化状态毫米波在浮尘中传播的去极化分辨率XPD。结果表明,对于低能见度沙尘暴来说,交叉去极化效应是比较严重的。
关键词 毫米波 沙尘暴 去极化效应 浮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极化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系统极化鉴别率需求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万玉 王永华 王强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5期45-48,54,共5页
针对双圆极化频率复用中的交叉极化干扰问题,分析了雨衰及雨致去极化对LEO卫星X频段双圆极化频率复用的影响,然后将交叉极化干扰按高斯白噪声处理,并依据数据接收链路误码率门限要求,提出了X频段双圆极化频率复用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系统... 针对双圆极化频率复用中的交叉极化干扰问题,分析了雨衰及雨致去极化对LEO卫星X频段双圆极化频率复用的影响,然后将交叉极化干扰按高斯白噪声处理,并依据数据接收链路误码率门限要求,提出了X频段双圆极化频率复用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系统极化鉴别率的技术需求。研究结果已用于双圆极化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系统的设计,并已成功接收了国内首颗双圆极化频率复用遥感卫星(资源三号卫星,数据速率为450 Mb/s×2)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接收系统 双圆极化 频率复用 极化鉴别 交叉极化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传播特性对量子密钥分发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宝彬 裴昌幸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4-1017,共4页
根据电磁波传播与散射理论,考虑衰减和去极化效应等因素,建立了地空极化编码单光子源的传播模型,研究了空气衰减和天顶角与密钥生成速率间的关系,并建立了交叉极化分辨率和系统误码间的关系式;分析并仿真了大气环境对量子密钥分发的影响... 根据电磁波传播与散射理论,考虑衰减和去极化效应等因素,建立了地空极化编码单光子源的传播模型,研究了空气衰减和天顶角与密钥生成速率间的关系,并建立了交叉极化分辨率和系统误码间的关系式;分析并仿真了大气环境对量子密钥分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衰减对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每秒密钥生成数的影响较大;降雨条件下引起的去极化效应则会造成量子误码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量子通信 密钥生成速度 交叉极化分辨率 量子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通信系统中降雨的去极化效应估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治宇 黎红武 田华 《空间电子技术》 2014年第1期77-80,共4页
随着对卫星通信容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极化复用技术由于能使卫星通信系统容量加倍,因此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卫星通信系统上。然而降雨引起的去极化效应是影响极化复用卫星通信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在系统设计时对此进行估算。文章不... 随着对卫星通信容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极化复用技术由于能使卫星通信系统容量加倍,因此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卫星通信系统上。然而降雨引起的去极化效应是影响极化复用卫星通信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在系统设计时对此进行估算。文章不仅给出了衡量降雨去极化效应大小的指标,还给出了ITU推荐的估计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到了符合某型号实际的降雨导致的去极化效应的估计结果,为实际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去极化效应 交叉极化 交叉极化隔离度 交叉极化鉴别率 极化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维搜索的极化对消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波 《电视技术》 2018年第12期7-10,74,共5页
针对卫星通信中恶劣信道条件下极化隔离度降低导致数据误码率恶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路径延迟、频差、幅度多个维度进行搜索的极化对消算法。通过对主通路信号和辅通路信号之间的路径延迟进行大尺度搜索显著提高了对两路信号传输链路... 针对卫星通信中恶劣信道条件下极化隔离度降低导致数据误码率恶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路径延迟、频差、幅度多个维度进行搜索的极化对消算法。通过对主通路信号和辅通路信号之间的路径延迟进行大尺度搜索显著提高了对两路信号传输链路长度不一致的适应能力;通过对主通路信号和辅通路信号之间的频差进行计算和补偿,解决了两路信号之间存在频差时传统算法对消效果恶化的问题。文中给出了多维搜索极化对消算法的具体实现框图,并对不同极化隔离度下的对消效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隔离度 干扰对消 极化复用 多维搜索 频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极化频率复用星地数据传输链路研究
12
作者 时红伟 《空间电子技术》 2014年第2期67-71,共5页
文章在庞加莱球上研究了正交极化频率复用星地数据传输通道的极化损失和干扰问题。分析表明,极化损失和交叉极化鉴别率取决于接收天线和输入电磁波的极化轴比。同时,建立了极化损失和交叉极化鉴别率模型。
关键词 数据传输 极化损失 极化鉴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数FastICA的双极化干扰对消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帅帅 武铮 +1 位作者 王烁 孙中传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1-706,共6页
为解决卫星通信中极化复用导致的交叉极化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快速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根据传输信道的对称性对算法作了简化处理,减少了计算量。该算法依据发送端的两个线极化信号的不相关性,在无源信号及混合矩阵的先验信息情况... 为解决卫星通信中极化复用导致的交叉极化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快速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根据传输信道的对称性对算法作了简化处理,减少了计算量。该算法依据发送端的两个线极化信号的不相关性,在无源信号及混合矩阵的先验信息情况下,构造负熵函数并使其最大化来分离出独立成分,进而实现交叉极化信号对消。仿真实验以正交相移键控调制信号为例,从误差向量幅度、信干噪比、交叉极化隔离度、性能指数这几个指标上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基于复数快速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对解决交叉极化干扰问题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极化干扰 快速独立成分分析 卫星通信 交叉极化隔离度 误差向量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柱的无人机城市环境信道建模
14
作者 骆泽群 王永川 闫云斌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4-58,共5页
多极化天线系统能够在保持低天线间相关性的同时减小设备尺寸,因此对于小型无人机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很大的潜力。利用基于双圆柱的几何理论,提出了一种极化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模型。几何方法用于模拟信道去极化,其中散射体的MIMO... 多极化天线系统能够在保持低天线间相关性的同时减小设备尺寸,因此对于小型无人机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很大的潜力。利用基于双圆柱的几何理论,提出了一种极化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模型。几何方法用于模拟信道去极化,其中散射体的MIMO信号强度由简化的射线追踪方法确定。该建模方法提供了一种分析计算MIMO极化信道脉冲响应(CIR)的机制,并进一步推导出交叉极化鉴别(XPD)和MIMO信道的时频特性。此外,还进行了适当建模参数的数值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信道建模 信道去极化 交叉极化鉴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柱的小型无人机极化信道模型特性研究
15
作者 骆泽群 王永川 闫云斌 《现代防御技术》 2019年第6期68-72,112,共6页
利用基于双柱信道参考模型的几何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小型无人机信道模型。该建模方法提到了MIMO信道去极化现象,为分析计算交叉极化鉴别率(XPD)提供了一种机制。分析了极化MIMO模型中发射机侧单跳的XPD问题,... 利用基于双柱信道参考模型的几何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小型无人机信道模型。该建模方法提到了MIMO信道去极化现象,为分析计算交叉极化鉴别率(XPD)提供了一种机制。分析了极化MIMO模型中发射机侧单跳的XPD问题,并对散射体分布对XPD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极化MIMO信道的XPD取决于MIMO子信道和其阵列方向,在多极化天线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模型 小型无人机 多输入多输出 交叉极化鉴别率 信道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非理想特性对极化方向测量的误差分析
16
作者 尹程 吴嘉诚 +1 位作者 陈安军 马小雅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23期14-18,共5页
某型装备需要对来波的极化方向进行高精度实时测量,传统的单天线极化方向测量方法实时性差且精度不高,采用正交双极化天线和线极化分量法测量时,测量天线的非理想特性会引入交叉极化分量,进而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传统研究中交叉极化经... 某型装备需要对来波的极化方向进行高精度实时测量,传统的单天线极化方向测量方法实时性差且精度不高,采用正交双极化天线和线极化分量法测量时,测量天线的非理想特性会引入交叉极化分量,进而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传统研究中交叉极化经常被忽略或者避免,文中根据线极化分量法测量原理,给出了来波极化方向测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推导重点分析了天线的交叉极化分量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建立了测量误差数学模型,分析和仿真结果对类似需求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天线主极化与交叉极化的相位差、正交天线主极化增益比、交叉极化鉴别率等因素均会影响最终的测量误差。天线主极化与交叉极化的相位差的影响可通过外辐射校准予以消除,正交天线主极化增益比的影响可以通过天线配对的方式尽量减小。不考虑前两者影响的情形下,当测量天线自身的交叉极化鉴别率优于-35 dB时,线极化分量法对来波极化方向的测量误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极化分量法 极化方向测量 交叉极化干扰 交叉极化鉴别率 非理想特性 主极化 正交双极化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