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D工法隧道单次拆除临时中隔壁长度研究
1
作者 蒋荣兵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5年第2期26-30,共5页
为了最大化加快工期、保证既有地下管线安全,研究了单次可拆除CRD工法隧道临时中隔壁的长度,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单次拆除临时支撑长度下地下管线的变形,结合变形控制标准,确定了单次拆除临时中隔壁的长度为25 m... 为了最大化加快工期、保证既有地下管线安全,研究了单次可拆除CRD工法隧道临时中隔壁的长度,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单次拆除临时支撑长度下地下管线的变形,结合变形控制标准,确定了单次拆除临时中隔壁的长度为25 m,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和验算。研究结果表明:(1)CRD工法一次性拆除临时支撑25 m并每2 m间隔保留1榀拱架的方案是安全可行的。(2)拆除临时支撑时,间隔保留的中隔壁钢拱架轴力急剧增大,必须重点关注其受压稳定性。(3)拆除下部临时中隔壁后,拱腰以下初支弯矩和拱顶弯矩增加。(4)拆除下部临时中隔壁后,原来临时中隔壁承担的部分轴力向初支转移,初支的轴力增大。现场施工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crd工法 临时中隔壁 拆除 沉降变形 净空收敛 初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小净距盾构与CRD法黄土地铁隧道施工力学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孔祥兴 夏才初 +2 位作者 仇玉良 张丽英 龚建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16-524,共9页
西安轨道交通工程是目前首例在我国黄土地区修建的地铁隧道,一号线枣园北路站至汉城路站K12+792.744~K12+889.899区间隧道为同时满足双线正常行车和右线停车线扩大断面的功能需要,选取了左线小断面隧道为盾构法与右线大断面隧道为CRD... 西安轨道交通工程是目前首例在我国黄土地区修建的地铁隧道,一号线枣园北路站至汉城路站K12+792.744~K12+889.899区间隧道为同时满足双线正常行车和右线停车线扩大断面的功能需要,选取了左线小断面隧道为盾构法与右线大断面隧道为CRD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案。针对该地铁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动态数值模拟和施工力学分析,通过分析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中间土体应力和围岩塑性区的特征和规律,从而研究得出CRD法与盾构法隧道先后施工相互影响的规律性成果:先行大断面隧道采取CRD法施工对后行小断面盾构隧道上方地表沉降的影响较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大;后行隧道的贯通使得先行隧道开挖形成的地表变形轴线向后行隧道侧偏移了约0.5倍净距,并且地表变形的横向影响范围和地表沉降量均有增大,主要表现在靠后行隧道一侧;先行大断面隧道的开挖较后者对中间土体应力影响大,对相邻洞土体的影响在同掌子面处最为显著。结合西安地铁隧道工程实践开展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可为今后在黄土地区修建地铁隧道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的工程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净距 黄土地铁隧道 盾构法 crd 地表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黄土隧道CRD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许文锋 张峰 陈建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5期572-576,共5页
针对大跨度隧道通常采用的交叉中壁(CRD)法的工法特点,以V级围岩条件下的某大跨度黄土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CRD工法中各个分部的开挖形状、开挖顺序以及支护形式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传统CRD法的开挖顺... 针对大跨度隧道通常采用的交叉中壁(CRD)法的工法特点,以V级围岩条件下的某大跨度黄土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CRD工法中各个分部的开挖形状、开挖顺序以及支护形式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传统CRD法的开挖顺序调整为CRD1-CRD3-CRD2-CRD4时,隧道各步位移及初期支护内力均较原CRD法要小;当采用直线型临时支护代替曲线型临时支护时,隧道初期支护内力会有一定幅度增大,但变化幅度小于10%。优化后的CRD法可以减少工序,加快大跨度黄土隧道的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 黄土隧道 交叉中壁(crd)法 优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铁区间隧道交叉中隔墙(CRD)工法施工变形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谷拴成 王兵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3-86,94,共5页
以西安地铁3号线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收敛计三角形量测法原理,对隧道交叉中隔墙(CRD)工法施工进行现场监控量测,分析隧道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隧道CRD工法施工监控量测应以拱顶沉降为主,水平收敛为辅;拱顶沉降趋势为最后趋... 以西安地铁3号线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收敛计三角形量测法原理,对隧道交叉中隔墙(CRD)工法施工进行现场监控量测,分析隧道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隧道CRD工法施工监控量测应以拱顶沉降为主,水平收敛为辅;拱顶沉降趋势为最后趋于一稳定值的台阶状上升曲线,各分部开挖引起的拱顶沉降增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而提出了西安地铁区间隧道CRD工法施工相邻导坑掌子面的合理间距,各导坑正常段和极软弱地段循环开挖距离以及导坑内台阶的合理长度,对控制最终沉降和保证支护结构稳定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 交叉中隔墙工法 监控量测 拱顶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D法隧道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盟 邢晨光 王渭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29-33,共5页
以青岛市胶州湾海底隧道青岛端连接线Ⅰ标段(YK1+160—YK1+383)CRD法施工为背景,施工中大量的实测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CRD法开挖隧道引起的地面沉降最大值并非在隧道中心线处,而是位于中心线两侧呈马鞍型分布。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法,... 以青岛市胶州湾海底隧道青岛端连接线Ⅰ标段(YK1+160—YK1+383)CRD法施工为背景,施工中大量的实测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CRD法开挖隧道引起的地面沉降最大值并非在隧道中心线处,而是位于中心线两侧呈马鞍型分布。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法,得出一个适用于青岛岩土工程条件的CRD隧道开挖引起地表横向沉降的预测公式,结合已有的纵向沉降Peck修正公式得出了YK2+180和YK2+240隧道的地面沉降分布,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交叉中隔壁法 地面沉降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层地铁隧道CRD(交叉中隔墙)工法施工引起的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规律 被引量:7
6
作者 任建喜 曹西太郎 陈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1-44,共4页
以西安地铁4号线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区间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建立土体三维计算模型,对暗挖区间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实测数据分析黄土地层隧道交叉中隔墙(CRD)工法施工引起的围岩及地表变形规律。研究结果为:CRD工法施工... 以西安地铁4号线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区间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建立土体三维计算模型,对暗挖区间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实测数据分析黄土地层隧道交叉中隔墙(CRD)工法施工引起的围岩及地表变形规律。研究结果为:CRD工法施工引起的横向地表沉降呈"V"形,最终形成的沉降槽宽度约为2倍的隧道洞径;掌子面开挖至监测断面时,纵向地表沉降的速率迅速增大,掌子面远离监测断面时,沉降速率逐渐减缓,当掌子面离开监测断面约2倍隧道洞径后,沉降值趋于稳定;拱顶沉降与纵向地表变形规律基本一致;围岩收敛先快速增长后逐渐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层 地铁隧道 交叉中隔墙工法 围岩变形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CRD法施工对热力管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军 张豫湘 +1 位作者 韦立明 董淑棉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6-22,共7页
地铁车站近距离下穿热力管网风险极大,过度沉降常常导致管线变形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属于重大安全隐患.因此,研究暗挖施工对热力管网的影响,了解管线的变形及受力特性,对于生产安全的管控尤其重要.以北京地铁八号线中国美术馆站CRD单... 地铁车站近距离下穿热力管网风险极大,过度沉降常常导致管线变形损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属于重大安全隐患.因此,研究暗挖施工对热力管网的影响,了解管线的变形及受力特性,对于生产安全的管控尤其重要.以北京地铁八号线中国美术馆站CRD单层暗挖段为依托,利用FLAC 3D模拟主动控制后热力管网的变形和受力,然后参照施工后现状,利用监测数据进行应力校核,并对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差异作出分析.模型中对各种主要影响因素考虑得较为全面,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d 热力管网 数值模拟 变形 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CRD工法下穿淮徐高速徐州东互通匝道施工技术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麻凤海 陈霞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保证徐州地铁一号线高铁停车场出入场线暗挖区间隧道工程的有效完成,通过采用大断面CRD工法,有效控制地表沉降,防止上方匝道路面过大变形.在匝道上方位置铺设30mm厚钢板,既方便了交通导行,又不影响工程施工,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更节约了... 为保证徐州地铁一号线高铁停车场出入场线暗挖区间隧道工程的有效完成,通过采用大断面CRD工法,有效控制地表沉降,防止上方匝道路面过大变形.在匝道上方位置铺设30mm厚钢板,既方便了交通导行,又不影响工程施工,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更节约了施工成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大断面CRD工法可以解决隧道上方覆盖层较薄、下穿施工风险较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穿匝道 钢板 大断面 crd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高速铁路黄土隧道CRD法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建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4-139,共6页
为了研究长段落大断面黄土隧道CRD法开挖安全问题,依托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工程实例,开展地表及初期支护沉降量测,临时支护内力及拆除临时支护过程的沉降、内力变化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RD法能保证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开挖安全;砂质黄... 为了研究长段落大断面黄土隧道CRD法开挖安全问题,依托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工程实例,开展地表及初期支护沉降量测,临时支护内力及拆除临时支护过程的沉降、内力变化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RD法能保证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开挖安全;砂质黄土浅埋段地表沉降值多在20cm以上;临时竖撑横向摆幅达9.8cm;逐榀拆除临时支护时拱部下沉2mm,拆除范围大于1倍隧道开挖宽度时,拱部下沉增长显著,达到拆除前下沉量的40%。研究结论:设计中应加强临时横竖撑刚度;相比三台阶法,CRD法不利于仰拱尽快封闭而控制最终沉降,地表沉降控制效果不明显;控制拆撑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隧道 大断面黄土隧道 crd工法 沉降 变形 拆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浅埋超大断面隧道施工方案比选研究
10
作者 张云龙 陈榆木 +5 位作者 王志伟 王辉 惠宝 刘昕华 胥锋涛 徐强 《山西建筑》 2025年第8期123-126,共4页
超大断面隧道由于其开挖跨度较大,施工过程烦琐复杂,导致围岩受到多次扰动。当隧道穿越软岩地层且埋深较浅时,隧道开挖过程的安全性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对隧道施工安全显得尤为关键。依托某浅埋软岩超大断面隧道,采用... 超大断面隧道由于其开挖跨度较大,施工过程烦琐复杂,导致围岩受到多次扰动。当隧道穿越软岩地层且埋深较浅时,隧道开挖过程的安全性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对隧道施工安全显得尤为关键。依托某浅埋软岩超大断面隧道,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两种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了两种施工方案下隧道地表沉降、隧道围岩位移、围岩应力和支护结构应力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双侧壁导坑法较CRD法能够有效降低拱顶沉降值和底鼓变形,其地表沉降值和围岩垂直应力更低。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为具有类似地形地质的隧道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隧道 软岩 crd 双侧壁导坑法 数值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Criss-Cross剖分下线性有限元方程的快速AMG算法
11
作者 阳莺 舒适 喻海元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9-13,共5页
首先对标准Criss -Cross剖分下的线性有限元空间进行能量正交分解 ,通过对正交子空间的双尺度分析 ,获得了一种合适的限制算子 ,进而构造相应的AMG算法 .数值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求解椭圆方程是非常有效和健壮的 ,且与通常的代数多... 首先对标准Criss -Cross剖分下的线性有限元空间进行能量正交分解 ,通过对正交子空间的双尺度分析 ,获得了一种合适的限制算子 ,进而构造相应的AMG算法 .数值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求解椭圆方程是非常有效和健壮的 ,且与通常的代数多重网格法相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s-cross剖分 代数多重网格法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间距双线隧道CRD法零距离下穿既有营运车站变形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高朗 高延达 +2 位作者 张社荣 尚超 王振振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5-99,105,共6页
以深圳地铁7号线皇岗村站至福民站的新建小间距双线平顶隧道施工区间工程为例,研究采用"CRD法+直墙暗挖"进行零距离下穿既有4号线福民站,对其结构变形影响及现场监测结果分析。通过对新建双线隧道施工全过程的精细化数值仿真... 以深圳地铁7号线皇岗村站至福民站的新建小间距双线平顶隧道施工区间工程为例,研究采用"CRD法+直墙暗挖"进行零距离下穿既有4号线福民站,对其结构变形影响及现场监测结果分析。通过对新建双线隧道施工全过程的精细化数值仿真模拟,揭示既有营运车站的变形规律,为施工过程中结构变形发展预测和设计方案实时调整提供理论支撑。结合施工过程实时监测资料,论证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车站的影响程度,验证当前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数值仿真分析的既有车站变形规律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且最大变形量均小于控制值1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隧道 crd 零距离下穿 既有车站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海底隧道CRD法施工位移控制基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金梗 《隧道建设》 2008年第4期399-402,共4页
分析拱顶下沉、水平收敛以及内力量测对隧道结构安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大跨度海底隧道采用CRD法施工时,以隧道拱顶下沉为主作为施工监测控制基准比较合理。结合在建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现场监测数据和工程险情资料,对该隧道CRD法(导坑施... 分析拱顶下沉、水平收敛以及内力量测对隧道结构安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大跨度海底隧道采用CRD法施工时,以隧道拱顶下沉为主作为施工监测控制基准比较合理。结合在建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现场监测数据和工程险情资料,对该隧道CRD法(导坑施工顺序1-3-2-4)施工位移判定基准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拱顶下沉量以及拱顶下沉速率的控制基准。研究结果为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信息化施工和现场控制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crd 位移控制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D法施工技术在大断面深竖井支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祝潇洁 《建筑技术》 2020年第7期862-863,共2页
北京陶然桥、马家堡铁路桥桥区积水治理工程调蓄池工程施工中,采用CRD法支护大断面竖井技术,通过全面分析工程安全性、工期、造价等因素,证明CRD法施工技术适用于大断面深竖井支护。
关键词 crd 大断面深竖井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黄土隧道中CRD法向双侧壁导坑法的转换 被引量:3
15
作者 乔东 《山西建筑》 2013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结合郑西高速铁路阌乡隧道施工实践,对大断面黄土隧道中CRD法向双侧壁导坑法的转换工法进行了介绍,包括施工特点、工艺原理、转换过程等内容,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实践证明,采用该转换工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控制沉... 结合郑西高速铁路阌乡隧道施工实践,对大断面黄土隧道中CRD法向双侧壁导坑法的转换工法进行了介绍,包括施工特点、工艺原理、转换过程等内容,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实践证明,采用该转换工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控制沉降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隧道 crd 双侧壁导坑法 转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D法开挖在突泥涌水隧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国领 《北方交通》 2023年第4期73-76,80,共5页
以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杨林隧道进口左线为背景,介绍了杨林隧道进口段在突泥、涌水复杂地质条件下所采用的CRD法开挖施工技术。杨林隧道进口左线ZK14+904位置发生多次突泥涌水,为顺利度过突涌口,采用了CRD法开挖,CRD法充分利用了中... 以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杨林隧道进口左线为背景,介绍了杨林隧道进口段在突泥、涌水复杂地质条件下所采用的CRD法开挖施工技术。杨林隧道进口左线ZK14+904位置发生多次突泥涌水,为顺利度过突涌口,采用了CRD法开挖,CRD法充分利用了中隔壁和临时仰拱的支撑作用,在软弱围岩中较为实用,有效地控制了隧道变形,确保了施工安全,取得了较好的处治效果;对类似地质条件的隧道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crd 中隔壁 临时支撑 突泥涌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客运专线硬岩扩大断面隧道CRD法施工
17
作者 刘普文 《山西建筑》 2009年第16期314-315,共2页
通过对哈大客运专线台山、笔架山隧道施工进行分析,对硬岩隧道CRD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客运专线硬岩扩大断面隧道施工的优化CRD法,从而达到了保证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的目的。
关键词 硬岩 扩大断面 隧道 crd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D法穿越粉细砂岩隧道施工要点分析
18
作者 刘学文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7年第10期157-159,共3页
在隧道软弱地层施工中,CRD法(交叉中隔壁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利用CRD法进行施工可以有效防止支护结构出现下沉和变形,防止土体出现水平位移,降低地面沉降。以马家坡隧道为例,对隧道工程地质情况进行了分析,经过研究后设计采用CRD... 在隧道软弱地层施工中,CRD法(交叉中隔壁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利用CRD法进行施工可以有效防止支护结构出现下沉和变形,防止土体出现水平位移,降低地面沉降。以马家坡隧道为例,对隧道工程地质情况进行了分析,经过研究后设计采用CRD法进行隧道的开挖施工,并对CRD法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为类似隧道工程施工积累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d 穿越粉细砂岩 隧道 超前小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导管穿越和CRD结合法在隧道塌方处理中的应用
19
作者 曲宏福 马成文 姜晓博 《西部交通科技》 2012年第6期87-90,110,共5页
文章在介绍常用隧道塌方处理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贵州厦蓉高速公路AT20合同段滚玉隧道的塌方情况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长导管穿越和CRD结合的塌方处理方案,并阐述了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及要点,探讨了方案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 长导管穿越和crd结合法 隧道 塌方处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中隔墙法开挖浅埋偏压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20
作者 万天幸 《市政技术》 2024年第3期124-133,共10页
为对比分析采用交叉中隔墙法开挖浅埋偏压隧道和常规非偏压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区别,以及围岩参数对其安全系数的影响,通过建立数值仿真模型,基于强度折减法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交叉中隔墙法开挖时,V级围岩浅埋偏... 为对比分析采用交叉中隔墙法开挖浅埋偏压隧道和常规非偏压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区别,以及围岩参数对其安全系数的影响,通过建立数值仿真模型,基于强度折减法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交叉中隔墙法开挖时,V级围岩浅埋偏压隧道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均随开挖面积扩大而不断增大,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后,围岩塑性应变值降低,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安全系数为1.6时的最大沉降值为23.83 mm;V级围岩非偏压隧道安全系数为2.2时的最大沉降值为23.71 mm,其沉降和水平位移均随折减系数增长而发展速率相对较慢,非偏压隧道的稳定性显著强于偏压隧道;随围岩级别降低,偏压隧道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均减小,安全系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偏压隧道 交叉中隔墙法 强度折减法 稳定性 沉降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