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H-DEA模型的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孔玉丹 刘家国 余乐安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3,共14页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全面暴发,中国制造业受冲击显著,影响了中国整体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分析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态势以应对制造业安全风险势在必行。创新地提出CH-DEA方法,并基于产业安全理论建立了制造业安全评价指...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全面暴发,中国制造业受冲击显著,影响了中国整体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分析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态势以应对制造业安全风险势在必行。创新地提出CH-DEA方法,并基于产业安全理论建立了制造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科学合理地认识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现状。结果显示,2005~2020年期间中国制造业产业安全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即制造业应对风险等突发事件能力及独立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微观障碍因素分析发现,现阶段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是规模缩减,应利用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增加值。宏观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制造业产业安全与GDP、产品市场显著正相关。产品市场的良性竞争可以促使制造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采取规模化生产并更新设备,从而提升行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安全 ch-dea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nking approach of cross-efficiency based on improved TOPSIS technique 被引量:17
2
作者 Jie Wu Jiasen Sun Yong Zha Liang Li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4期604-608,共5页
The cross-efficiency evaluation method is reviewed which is developed as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extensive tool. The cross-efficiency evaluation method is utilized to identify the decision making unit (DM... The cross-efficiency evaluation method is reviewed which is developed as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extensive tool. The cross-efficiency evaluation method is utilized to identify the decision making unit (DMU) with the best practice and to rank the DMUs by their respective cross-efficiency scores. The main drawbacks of the cross-efficiency evaluation method when the ultimate average cross-efficiency scores are used to evalu- ate and rank the DMUs are also pointed out. With the research gap, an improved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 is introduced to rank the crossfficiency by eliminating the average assumption. Finally, an empirical example is illustrated to examine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cross-efficiency improved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 decision making unit (DM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平视角的交叉效率集结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兴贤 左文进 +2 位作者 王应明 王盼盼 王仁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9-610,共12页
针对数据包络分析(DEA)交叉效率的集结问题,基于公平视角提出了一种考虑公平感知的后悔交叉效率集结方法。用后悔理论描述决策者的后悔厌恶心理,构建后悔-欣喜矩阵;采用区间型交叉效率模型计算后悔公平感知效用;用构建的交叉效率集结权... 针对数据包络分析(DEA)交叉效率的集结问题,基于公平视角提出了一种考虑公平感知的后悔交叉效率集结方法。用后悔理论描述决策者的后悔厌恶心理,构建后悔-欣喜矩阵;采用区间型交叉效率模型计算后悔公平感知效用;用构建的交叉效率集结权重分配模型,计算考虑公平感知的后悔区间交叉效率;通过引入反映决策者心理偏好的参数,综合后悔区间交叉效率的下限和上限形成综合感知效率。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交叉效率评估 公平视角 后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和Shannon熵的公交服务效益评价:利益相关者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盟 张春勤 王萌萌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7-942,共16页
为了获得高区分度、更准确的公交服务效益评价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和Shannon熵集结模型的组合评价方法。基于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得到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模型中的自评结果,在此基础上测算出互评结果,利用Shanno... 为了获得高区分度、更准确的公交服务效益评价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和Shannon熵集结模型的组合评价方法。基于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得到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模型中的自评结果,在此基础上测算出互评结果,利用Shannon熵集结模型将自评与互评结果集结得出最终交叉效率值。从公交企业、公众和政府三方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构建了公交服务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2011~2016年间“长三角”地区案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公交企业的运营状况均不佳,但综合效益总体上在缓慢提升;服务过程评价结果显著优于生产过程评价结果;小型规模公交企业综合效益最高,其次是中型规模企业,而大型规模企业最低;政府大量的补贴和公交企业过量的资源投入会对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网络数据包络分析 两阶段中立型交叉效率 Shannon熵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中长期动态规划投资的标尺激励评价方法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阳 刘友波 +4 位作者 黄媛 刘俊勇 熊军 陈浩珲 宁世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102,共8页
增量配电业务加强、电能替代战略实施等新形势电力发展需求使得我国配电网升级改造需求与投资建设规模持续增加,研究一套合理、全面的配电网中长期动态规划投资的评价模型对指导配电网精准投资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供电质量、电网结构、... 增量配电业务加强、电能替代战略实施等新形势电力发展需求使得我国配电网升级改造需求与投资建设规模持续增加,研究一套合理、全面的配电网中长期动态规划投资的评价模型对指导配电网精准投资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供电质量、电网结构、装备水平、供电能力、信息化水平和投资能力6类准则的"输入-输出"指标刻画配电网综合性能的改善效率,利用模糊层次聚类分析法构建组合权重优选模型;将信息熵和时间度理论引入配电网规划期望性能的评价模型中,建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动态标尺评价方法,以区域间比较竞争和考核激励的方式引导配电网精准投资,实现配电网建设成本最小化、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算例分析了某省9个地区的配电网投资规划策略,验证了所提方法体系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精准投资 模糊层次聚类 数据包络分析 动态标尺评价 考核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包络分析(DEA)的交叉效率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7
6
作者 梁樑 吴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41-947,共7页
数据包络分析(DEA)作为效率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交叉效率评价方法作为在DEA排序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综述了交叉效率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交叉效率不唯一性研究;交叉效率的集结问题;博... 数据包络分析(DEA)作为效率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交叉效率评价方法作为在DEA排序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综述了交叉效率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交叉效率不唯一性研究;交叉效率的集结问题;博弈交叉效率研究.最后展望了交叉效率研究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DEA) 效率 交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差最大化的交叉效率评价方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宗盛 胡培 聂佳佳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7-181,共5页
针对交叉效率模型中各决策单元的标准的权重问题,提出利用离差最大化的方法来确定各决策单元的标准的权重。首先利用交叉效率模型计算得到评价问题的交叉效率矩阵,然后利用离差最大化的方法计算交叉效率矩阵中各评价单元的标准的权重。... 针对交叉效率模型中各决策单元的标准的权重问题,提出利用离差最大化的方法来确定各决策单元的标准的权重。首先利用交叉效率模型计算得到评价问题的交叉效率矩阵,然后利用离差最大化的方法计算交叉效率矩阵中各评价单元的标准的权重。最后利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各决策单元的最终效率得分并进行排序。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筹学 数据包络分析 交叉效率 离差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地一体化电力信息监控平台信息化的动态标尺评价模型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阳 刘俊勇 +3 位作者 刘友波 刘捷 唐震宇 张凤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4-141,共8页
对当前省地一体化架构下电力信息监控平台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结果解释进行研究,从基础配置、支撑平台、动环系统、安全和投资能力5个方面刻画电力信息监控平台的综合性能与发展水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建立多维加权的信... 对当前省地一体化架构下电力信息监控平台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结果解释进行研究,从基础配置、支撑平台、动环系统、安全和投资能力5个方面刻画电力信息监控平台的综合性能与发展水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建立多维加权的信息化水平静态评估模型;进一步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各指标评价值,用以获取监控平台信息化的综合性能;引入信息熵和时间度构成时序向量,最终建立动态标尺评价模型。以某网省公司省地一体化电力信息监控平台为研究对象,利用所提的动态标尺评价方法,对其2010年至2015年的多类信息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判定,分析该省电力信息监控平台信息化水平的现状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地一体化 电力信息监控平台 模糊层次聚类 数据包络分析法 动态标尺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高校科研绩效评价 被引量:60
9
作者 段永瑞 霍佳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74-1077,共4页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50所重点院校的科研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有70%的院校各项效率都达到0.8以上;有15所院校同时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有31所院校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所以还应适当地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通过计算交叉...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50所重点院校的科研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有70%的院校各项效率都达到0.8以上;有15所院校同时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有31所院校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所以还应适当地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通过计算交叉效率矩阵和相对有效决策单元被引用次数,对相对有效的院校进行了评价,其中有1所院校在两种方法下的效率都是最高的,说明该校科研绩效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也有一些相对有效的院校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和产出不均衡问题,效率具有较大的"伪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科研 绩效评价 交叉效率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交叉评价的山东省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丙泉 李雷鸣 徐小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0年第12期38-41,共4页
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生态效率强调经济增长同生态改进的双重提升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文章首先应用传统DEA方法对山东省17地市2006—2008年间生态效率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全省及各地市... 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生态效率强调经济增长同生态改进的双重提升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文章首先应用传统DEA方法对山东省17地市2006—2008年间生态效率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全省及各地市生态效率三年变化情况并据此对山东省17地市进行聚类;针对传统DEA方法评价结果出现效率值为1的决策单元较多的缺点,文章应用对抗型交叉评价机制并引入虚拟决策单元以更好的明确各决策单元生态效率提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效率 可持续发展 数据包络分析 交叉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指标权重信息不完全的产品绿色度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英平 林志贵 +1 位作者 高新陵 沈祖诒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3,共5页
针对评价指标的层次性及权重信息的不完全性,提出多层指标权重信息不完全的绿色度评价方法。该方法规范化处理低层指标,逐级向上综合,最终得出产品的绿色度评价指数。对于任意一层指标,以前一级的评价指数为基础,结合该层指标权重的不... 针对评价指标的层次性及权重信息的不完全性,提出多层指标权重信息不完全的绿色度评价方法。该方法规范化处理低层指标,逐级向上综合,最终得出产品的绿色度评价指数。对于任意一层指标,以前一级的评价指数为基础,结合该层指标权重的不完全信息,建立只有输出指标且含有偏好信息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求出平均交叉效率,并将其作为该层的评价指数。最高层的评价指数即为产品绿色度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度评价 多层结构 权重信息不完全 数据包络分析 交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式DEA-AHP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广业 但斌 肖剑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2-268,265-268,共7页
为了研究多输入多输出问题中各个指标对效率的影响程度,达到提高决策单元(DMU)相对有效性的目的,通过对DEA和AHP模型优缺点的分析,构建了能够对所有决策单元进行完全排序,能相对全面地体现各个决策单元间以及指标属性间的权重大小,且具... 为了研究多输入多输出问题中各个指标对效率的影响程度,达到提高决策单元(DMU)相对有效性的目的,通过对DEA和AHP模型优缺点的分析,构建了能够对所有决策单元进行完全排序,能相对全面地体现各个决策单元间以及指标属性间的权重大小,且具有合理区分能力的交互式DEA-AHP模型,并以中国六家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评价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DEA) 层次分析法(AHP) 成对比较矩阵 效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AHP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卢纪华 李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61-1664,共4页
在虚拟企业组建过程中,合作伙伴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虚拟企业的运行效果.在分析合作伙伴选择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层次分析法(AHP)对合作伙伴进行分类,并对同一类型的合作伙伴进行评价与选择,基于DEA/AHP提出了新的方法... 在虚拟企业组建过程中,合作伙伴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虚拟企业的运行效果.在分析合作伙伴选择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层次分析法(AHP)对合作伙伴进行分类,并对同一类型的合作伙伴进行评价与选择,基于DEA/AHP提出了新的方法,运用一个算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企业 合作伙伴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层次分析法(AHP) 决策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DEA的交叉效率模型的城市电网规划综合评判决策 被引量:19
14
作者 高庆敏 张乾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0-64,共5页
针对城市电网规划综合评判因素的复杂性问题及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E-DEA)模型评价效率值的极端情形,提出在交叉效率模型的基础上引入SE-DEA模型,构建了基于SE-DEA的交叉效率评判模型,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电网规划综合评判体系。应用该... 针对城市电网规划综合评判因素的复杂性问题及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E-DEA)模型评价效率值的极端情形,提出在交叉效率模型的基础上引入SE-DEA模型,构建了基于SE-DEA的交叉效率评判模型,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电网规划综合评判体系。应用该模型的评价流程对一个实际电网规划算例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的结果与SE-DEA法、区间层次法和模糊层次法的结果一致,是SE-DEA的均值,较SE-DEA模型效率值大小分布更加合理、有效,其评价结果科学、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DEA) 交叉效率 电网规划 综合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特性与参数隐式函数关系的DEA混合稳健设计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亚平 刘思峰 +2 位作者 方志耕 徐雷 陶良彦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79-1083,共5页
利用正交试验和DEA博弈交叉效率模型,研究了质量特性与参数隐式函数关系下的混合稳健设计模型。首先设计质量指标和成本指标,将其作为试验指标对变量(即未知的参数和容差)进行正交试验;然后将每组试验方案看作一个决策单元,分别将质量... 利用正交试验和DEA博弈交叉效率模型,研究了质量特性与参数隐式函数关系下的混合稳健设计模型。首先设计质量指标和成本指标,将其作为试验指标对变量(即未知的参数和容差)进行正交试验;然后将每组试验方案看作一个决策单元,分别将质量指标和成本指标作为DEA博弈交叉效率模型的输出指标、输入指标,构建DEA混合稳健设计模型,评价出质量-成本效率相对最高的组合方案(即最佳参数、容差组合);最后用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解决质量特性与参数隐式函数关系下的混合稳健设计问题,其工程适用性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稳健设计 隐式函数关系 DEA博弈交叉效率 质量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效率模型的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效率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斌 孙旭安 何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7-104,191,共9页
在分析传统DEA模型内在缺陷的基础上,使用三种交叉效率模型计算2009-2018年我国各省市的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并排名,并将结果与传统DEA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各省市按投入规模和财政科技支出效率进行聚类分组,进而对... 在分析传统DEA模型内在缺陷的基础上,使用三种交叉效率模型计算2009-2018年我国各省市的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并排名,并将结果与传统DEA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各省市按投入规模和财政科技支出效率进行聚类分组,进而对实证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对如何提高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科技支出效率提出了通过优势互补来共同提升绩效,构建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以及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科技人才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 交叉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觉模糊熵的交叉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建平 薛坤 吴美琴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0-286,共7页
对基于相对贴近度的第二目标模型进行模糊扩展,充分利用模糊信息,定义一种新的方法将三角模糊效率值转化为直觉模糊集,并用直觉模糊熵对模糊交叉效率进行集结,然后用三元有向距离指数对全局模糊效率值进行排序。最后用基于直觉模糊熵的... 对基于相对贴近度的第二目标模型进行模糊扩展,充分利用模糊信息,定义一种新的方法将三角模糊效率值转化为直觉模糊集,并用直觉模糊熵对模糊交叉效率进行集结,然后用三元有向距离指数对全局模糊效率值进行排序。最后用基于直觉模糊熵的交叉评价方法,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10种重要期刊在2011年的引证效率进行分析,以此来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DEA 交叉效率 相对贴近度 直觉模糊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识评价视角的加权DEA交叉效率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庆 刘学鹏 张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38,共5页
DEA交叉效率法允许所有决策单元都参与效率评价,同时考虑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所以评价结果能被广泛接受,但忽略评价的共识性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评价共识的加权交叉效率方法。该方法给出最大化评价共识性为第二目标的模型来解... DEA交叉效率法允许所有决策单元都参与效率评价,同时考虑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所以评价结果能被广泛接受,但忽略评价的共识性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评价共识的加权交叉效率方法。该方法给出最大化评价共识性为第二目标的模型来解决权重不唯一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相关系数的DEA单元评价共识度测算方法,以单元的评价共识度为权重,给出加权交叉效率法,从而进行效率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 交叉效率 加权集成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技术产业研发活动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庆金 王强 周雪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59-65,共7页
以2012-2016年中国东部地区9个省市高技术行业为样本,运用两阶段DEA模型和交叉DEA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高技术产业创新运营效率进行评价,并结合自评效率和他评效率进行地区间效率、行业间效率比较。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整... 以2012-2016年中国东部地区9个省市高技术行业为样本,运用两阶段DEA模型和交叉DEA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高技术产业创新运营效率进行评价,并结合自评效率和他评效率进行地区间效率、行业间效率比较。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整体效率仍然偏低,但高技术产业区位优势明显,技术开发阶段和经济转化阶段效率表现出差异化特征;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提出两类触发高技术产业效率的前因构型。通过融合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交叉数据包络分析和定性分析,以山东省为例提出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效率的建议,为高技术产业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研发活动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两阶段交叉模型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效率的产品动态连续创新创意评价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段万春 苏佳 +2 位作者 杜元伟 王媛 高思扬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4-121,共8页
为了在产品动态连续创新中对创意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首先结合创意产生过程,从创意困难程度、生产模式变化程度、原创性、可实施性等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充分考虑产品动态连续创新中创意评价问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 为了在产品动态连续创新中对创意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首先结合创意产生过程,从创意困难程度、生产模式变化程度、原创性、可实施性等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充分考虑产品动态连续创新中创意评价问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交叉效率模型的创意评价方法,并通过聚类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为创意改进提供优化参考;最后,利用模拟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连续创新 创意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交叉效率 产品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