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红花甙-Ⅰ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7
1
作者 钱之玉 傅健 潘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55-757,共3页
建立了在生物洋品中西红花甙-Ⅰ的HPLC测定法,并研究了其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杂质不干扰样品测定,回收率>80%,日间、日内RSD<5%。大鼠iv西红花甙-Ⅰ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在肺、肾组织中浓度较高,而脑和睾... 建立了在生物洋品中西红花甙-Ⅰ的HPLC测定法,并研究了其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杂质不干扰样品测定,回收率>80%,日间、日内RSD<5%。大鼠iv西红花甙-Ⅰ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在肺、肾组织中浓度较高,而脑和睾丸中浓度在检测限以下。药物自胆和粪的排泄甚少,24h尿排泄约占药剂量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甙 药代动力学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甙-Ⅰ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璇 钱之玉 付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34-737,共4页
报道了西红花甙的高效液相色谱的定量测定方法.Shim-pack CLCODS柱(150×6.0mm,ID,10 μm),前加一根预柱(Zorbax DIOL),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液(50∶50),检测波长440nm,柱温40℃。流速0.8/min,纸速1mm/min。加样回收率在99%以上,RS... 报道了西红花甙的高效液相色谱的定量测定方法.Shim-pack CLCODS柱(150×6.0mm,ID,10 μm),前加一根预柱(Zorbax DIOL),流动相为甲醇-0.5%醋酸液(50∶50),检测波长440nm,柱温40℃。流速0.8/min,纸速1mm/min。加样回收率在99%以上,RSD小于1%。本法适用于番红花(Crocus satirusl)和栀子(Gardenia Jasminoieds Ellis)果实中西红花甙-Ⅰ的含量测定,亦适用其提取物和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西红花甙 栀子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酸 被引量:6
3
作者 梁华正 袁东香 +2 位作者 丁武辉 刘成佐 廖晓峰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02-406,共5页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酸的方法。采用C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溶液,甲醇、水和冰醋酸比例为75∶24.5∶0.5,流速为0.6mL·min-1,检测波长为440nm,在该色谱条件下,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酸得到较好的...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酸的方法。采用C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溶液,甲醇、水和冰醋酸比例为75∶24.5∶0.5,流速为0.6mL·min-1,检测波长为440nm,在该色谱条件下,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酸得到较好的分离,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酸浓度在0.625~40μ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1.33%。该方法具有重复性好、准确、快速等优点,适用于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酸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苷 西红花酸 RP-HPLC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红花甙-Ⅰ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邵鹏飞 李娜 闵知大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番红花甙的谱学、文献均应用比较法予以归属 ,为了提供一个更为准确的归属 ,采用 HMBC、HMQC等新技术 ,用“从头开始”( ab initio)法对番红花甙 - ( crocin- )的氢和碳的核磁共振化学位移进行了从新归属 ,结果与比较法相近 ,但其数据准... 番红花甙的谱学、文献均应用比较法予以归属 ,为了提供一个更为准确的归属 ,采用 HMBC、HMQC等新技术 ,用“从头开始”( ab initio)法对番红花甙 - ( crocin- )的氢和碳的核磁共振化学位移进行了从新归属 ,结果与比较法相近 ,但其数据准确 ,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红花 番红花甙- HMQC HMBC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花苷-Ⅰ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前额叶皮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林玲 杨丽娜 高丽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76-381,共6页
目的:观察西红花苷-Ⅰ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主要蛋白Wnt3a、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讨西红花苷-Ⅰ治疗AD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西红花苷-Ⅰ20 mg/kg、40 mg/kg剂量组,每组18... 目的:观察西红花苷-Ⅰ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主要蛋白Wnt3a、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讨西红花苷-Ⅰ治疗AD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西红花苷-Ⅰ20 mg/kg、40 mg/kg剂量组,每组18只.侧脑室微量注射5μl Aβ25-35建立AD大鼠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检测不同组别大鼠前额叶皮质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中,从第2实验日开始,模型组大鼠逃避水下平台的潜伏期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均明显降低,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也明显减少;经西红花苷-Ⅰ干预治疗后,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显著性减少,经西红花苷-Ⅰ干预治疗后,能够明显逆转上述蛋白的表达.结论:西红花苷-Ⅰ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加Wnt3a、β-catenin的表达,对AD大鼠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西红花苷- 前额叶皮质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制对栀子中色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学兰 徐苹 李彬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9年第7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炮制对栀子中色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和西红花酸含量为指标,对3个产地的栀子、炒栀子与焦栀子中试饮片进行比较。结果: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含量顺序为:栀子>炒栀子>焦栀子;西红... 目的:研究炮制对栀子中色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和西红花酸含量为指标,对3个产地的栀子、炒栀子与焦栀子中试饮片进行比较。结果: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含量顺序为:栀子>炒栀子>焦栀子;西红花酸的含量顺序为:栀子<炒栀子<焦栀子。结论:加热炒制可使栀子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显著降低,栀子经炒黄、炒焦后可产生西红花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炮制 西红花苷- 西红花苷-Ⅱ 西红花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