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亲改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司桢羽 夏琳琳 +2 位作者 胡章 陈梓茵 李诗纹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获得新型抗菌活性化合物,模仿抗菌肽的带正电性和两亲性结构,对海洋来源壳聚糖(CS)进行化学改性。通过CS与2-氯乙胺盐酸盐的亲核取代反应对CS进行亲水改性,得到亲水性CS(HCS),随后通过HCS与L-异亮氨酸的酰胺化反应进行疏水性修饰,... 为了获得新型抗菌活性化合物,模仿抗菌肽的带正电性和两亲性结构,对海洋来源壳聚糖(CS)进行化学改性。通过CS与2-氯乙胺盐酸盐的亲核取代反应对CS进行亲水改性,得到亲水性CS(HCS),随后通过HCS与L-异亮氨酸的酰胺化反应进行疏水性修饰,获得系列双亲改性CS衍生物,即双亲性CS(ACS)。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以及Zeta电位仪对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表征;通过测定临界胶束浓度,考察ACS的自组装性能;采用抑菌圈法对ACS的体外抗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双亲改性CS衍生物已成功制备,其表面电势都呈正电性,Zeta电位范围为35.6~39.2 mV,临界胶束浓度值为0.16~0.28 g/L,表明ACS具有较强的胶束形成能力;ACS具有强的抗菌活性,其中HCS与L-异亮氨酸质量比为1.5∶1的ACS抗菌活性最强,对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21.2 mm和23.3 mm。因此,制备的新型双亲改性CS衍生物有望进一步开发为在食品、医药、农业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的抗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双亲改性 表面电势 临界胶束浓度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化场地中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增溶与洗脱效果
2
作者 王旭德 林轩 +5 位作者 周贵龙 谭峻杰 钟燕平 王淑华 郭学涛 梁旭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1-198,共8页
选取产自真菌的内酯型槐糖脂(SLMP)和酸性槐糖脂(SLAP)及产自细菌的鼠李糖脂(RLs)作为代表性生物表面活性剂,以石化场地典型有机污染物菲和1-硝基萘(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为研究对象,探究3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菲、1-硝基萘及其混合物的增... 选取产自真菌的内酯型槐糖脂(SLMP)和酸性槐糖脂(SLAP)及产自细菌的鼠李糖脂(RLs)作为代表性生物表面活性剂,以石化场地典型有机污染物菲和1-硝基萘(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为研究对象,探究3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菲、1-硝基萘及其混合物的增溶与洗脱效果和机制。3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对1-硝基萘的增溶效果优于菲;在15倍临界胶束浓度时,增溶效果顺序为SLAP>RLs>SLMP;共存体系中菲和1-硝基萘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表现出相互促进作用,增加了彼此的溶解度;3种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菲和1-硝基萘的去除效果均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提升,其中,SLMP的洗脱效果最佳,菲和1-硝基萘的协同增溶效应还会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洗脱效率。研究可为石化场地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一种绿色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 临界胶束浓度 增溶 洗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膜蒸馏中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谢松辰 侯春光 +3 位作者 庞志广 余子昱 岳殿鹤 彭跃莲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表面活性剂导致的膜润湿是膜蒸馏技术在处理实际废水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缓解膜润湿现象,采用新型的负压膜蒸馏来评价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盐溶液的润湿能力,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等手段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和污染机理.首... 表面活性剂导致的膜润湿是膜蒸馏技术在处理实际废水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缓解膜润湿现象,采用新型的负压膜蒸馏来评价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盐溶液的润湿能力,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等手段分析了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和污染机理.首先,恒浓处理0.1 mmol/L SDS、CTAB以及Tween-20盐溶液,当料液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时,膜通量稳定,冷凝液电导率保持在3μS/cm以内.而料液含阳离子(CTAB)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时,膜通量都衰减,甚至出现负值.通过分析污染膜表面以及溶液中表面活性剂胶束的粒径,证实CTAB和Tween-20是通过胶束污染膜表面,造成膜润湿.为了探究胶束污染和表面活性剂浓度之间的关系,分别测试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CMC、0.5CMC、1.0CMC的盐溶液,其中SDS、CTAB以及Tween-20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9.6×10^(-3)mol/L、9.1×10^(-5)mol/L和6×10^(-5)mol/L.当分别处理9.1×10^(-6)mol/LCTAB(0.1CMC)和6×10^(-6)mol/LTween-20(0.1CMC)盐溶液时,膜通量都能维持稳定;更高浓度时,膜润湿.但对于SDS盐溶液,膜通量都出现衰减,这种原因主要是SDS的临界胶束浓度(9.6×10-3mol/L)比其他两种表面活性剂高两个数量级,且具更高的亲水亲油平衡值(40),使得盐溶液都具有极低的表面张力(26.4 mN/m),最终导致膜润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负压膜蒸馏 膜润湿 膜污染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临界胶束浓度PEGMA-b-PCL的制备及其药物缓释性能
4
作者 周国永 尹付琳 +5 位作者 尹城武 王钰杰 陈雨鑫 刘超 成琳 杜海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8-1327,共10页
以ε-己内酯(ε-CL)为疏水链段、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A)为亲水链段、4-氰基-4-[(十二烷基硫烷基硫代羰基)硫烷基]戊醇(CDPA)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甲苯为溶剂,在N_(2)氛围、80℃、反应24 h的条件下,通过RAFT聚合... 以ε-己内酯(ε-CL)为疏水链段、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A)为亲水链段、4-氰基-4-[(十二烷基硫烷基硫代羰基)硫烷基]戊醇(CDPA)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甲苯为溶剂,在N_(2)氛围、80℃、反应24 h的条件下,通过RAFT聚合法制备了两嵌段共聚物(PEGMA-b-PCL)。将其自组装为胶束,作为纳米药物载体用于负载姜黄素(Cur)。采用FTIR、^(1)HNMR、GPC、SEM、DLS对PEGMA-b-PCL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胶束载体的载药和释药性能。结果表明,两嵌段共聚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1478~7318,其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在pH=5.0~7.4,范围为0.920~1.600 mg/L)。胶束载体粒径范围为68.34~186.93 nm。当n(CDPA)∶n(ε-CL)=1∶200时,胶束载药率和包封率最高,可达12.05%±0.29%和75.26%±2.41%。在不同pH环境下,药物缓释性能可达15 d,其中pH=5.0时的累积释药率最高,可达38.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T聚合 两嵌段共聚物 低临界胶束浓度 药物缓释 姜黄素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乙酰化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鉴定和理化性质
5
作者 杨昊 马孝萌 +2 位作者 黄金华 李俊峰 梁生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8-889,共12页
槐糖脂亲水基上的乙酰化程度对其表界面活性和理化性质有重要影响,为了查明不同菌株发酵得到的乙酰化/去乙酰化槐糖脂(SLs)在结构和理化性能上的差异,使用HPLC-MS/MS解析了去乙酰化SLs的结构,并与野生菌株所产乙酰化SLs的表界面活性等... 槐糖脂亲水基上的乙酰化程度对其表界面活性和理化性质有重要影响,为了查明不同菌株发酵得到的乙酰化/去乙酰化槐糖脂(SLs)在结构和理化性能上的差异,使用HPLC-MS/MS解析了去乙酰化SLs的结构,并与野生菌株所产乙酰化SLs的表界面活性等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去乙酰化菌株所产的去乙酰化SLs疏水基主要为十八烯酸,亲水基主要为去乙酰化槐糖,其中,内酯型、酸性和具有bola型结构的槐糖脂质量分数分别为26.99%、49.98%和23.03%。野生菌株所产槐糖脂以乙酰化槐糖脂为主,且内酯型和酸型质量分数分别为97.86%和2.14%;其疏水基主要为十八烯酸。去乙酰化SLs在水中的溶解度高达485.8 g/L,较乙酰化SLs提高了14倍,且具有更好的发泡性能和泡沫稳定性,同时,去乙酰化SLs乳化性能较乙酰化SLs提高26.7倍。去乙酰化SLs的表面活性稍低,临界表面张力为41.0 mN/m,高于乙酰化SLs的36.2 mN/m;亲水-亲油平衡值为13,高于乙酰化SLs的11。2种槐糖脂具有良好的抗硬水性,但耐酸碱性均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丝酵母菌 槐糖脂 去乙酰化 临界胶束浓度 乳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碳炔基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
6
作者 李雅琪 邢攸美 +6 位作者 马杰文 张之钧 胡斌 方伟华 尹云舰 吴振 王国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4-123,共10页
以2,5,8,11-四甲基-6-十二炔-5,8-二醇和环氧乙烷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合成了聚氧乙烯重复单元数分别为2,4,5和7的4种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P1,P2,P3和P4).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1H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对P1~P4的结构进行... 以2,5,8,11-四甲基-6-十二炔-5,8-二醇和环氧乙烷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合成了聚氧乙烯重复单元数分别为2,4,5和7的4种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P1,P2,P3和P4).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1H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对P1~P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表面张力仪和接触角测量仪等研究了不同聚氧乙烯链长度对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润湿性能、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氧乙烯链长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的cmc逐渐增加,cmc处的表面张力(γ_(cmc),mN/m)先减小后增大,P2的γ_(cmc)最小(27.19 mN/m).此类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均展现出优异的润湿性能,随着聚氧乙烯链长度增加,其发泡量和乳化能力逐渐增加.此类具有低表面张力和出色润湿性能的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在半导体显影和工业清洗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聚氧乙烯链 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PCMX抑菌效果影响研究
7
作者 刘庆刚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1-1217,共7页
研究了3种表面活性剂(SDS、AES和AEO9)对抑菌剂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的增溶作用及其复配体系对金黄色葡萄球、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PCMX的结合系数受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影响的大小顺序为:AEO9>AES>... 研究了3种表面活性剂(SDS、AES和AEO9)对抑菌剂对氯间二甲苯酚(PCMX)的增溶作用及其复配体系对金黄色葡萄球、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PCMX的结合系数受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影响的大小顺序为:AEO9>AES>SDS。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测试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PCMX抑菌效果的影响。当SDS的浓度在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下时,复配体系中PCMX的MIC维持不变,当SDS浓度进一步增加会引起MIC线性增加。当AES的浓度在cmc以下时,复配体系中PCMX的MIC随AES浓度增加略有降低,在cmc以上AES浓度进一步增加会引起MIC线性增加。当AEO9浓度在1.61 mmol/L及以下时,AEO9浓度增加导致复配体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MIC降低。发现在AEO9的cmc以上存在一段浓度区间,复配体系的抗菌效能随着AEO9浓度增加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氯间二甲苯酚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最小抑菌浓度 结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界面活性研究 被引量:53
8
作者 水玲玲 郑利强 +2 位作者 赵剑曦 李英 李干佐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7-69,82,共4页
测定了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烷基 α ,ω 双二甲基烷基溴化铵以及它与普通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大大高于普通表面活性剂 ,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活性受其联接基团的影响远大于其烷基... 测定了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烷基 α ,ω 双二甲基烷基溴化铵以及它与普通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大大高于普通表面活性剂 ,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活性受其联接基团的影响远大于其烷基链的影响。通过研究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普通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和阴 /阳普通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协同效应 ,发现双子表面活性剂与普通表面活性剂有很好的复配协同效应 ,这主要是由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殊结构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团浓度 联接基团 协同效应 界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些药液难在水稻、小麦和甘蓝表面润湿展布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56
9
作者 顾中言 许小龙 韩丽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5-80,共6页
试验表明 ,水稻、小麦和甘蓝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分别为 36 .7、36 .9和 36 .4 m N/ m。在测定了30个杀虫剂商品后发现 ,大多数药剂推荐浓度药液的表面张力值大于水稻、小麦和甘蓝的临界表面张力值 ,药液中的表面活性剂浓度未达到临界胶... 试验表明 ,水稻、小麦和甘蓝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分别为 36 .7、36 .9和 36 .4 m N/ m。在测定了30个杀虫剂商品后发现 ,大多数药剂推荐浓度药液的表面张力值大于水稻、小麦和甘蓝的临界表面张力值 ,药液中的表面活性剂浓度未达到临界胶束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甘蓝 表面润湿展布 临界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农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甜菜碱/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 被引量:60
10
作者 张志庆 徐桂英 +2 位作者 叶繁 郑立强 栾玉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22-1125,共4页
研究了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C12BE)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体系的形成胶束能力.降低表面张力效率,降低表面张力能力三种增效作用 发现C12BE和SDS摩尔比为6:4时增效作用最显著... 研究了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C12BE)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体系的形成胶束能力.降低表面张力效率,降低表面张力能力三种增效作用 发现C12BE和SDS摩尔比为6:4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并考察了盐、醇对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盐能导致表面活性的提高.加醇的机理比较复杂,乙醇对复配体系表面活性影响不大,而正丁醇影响则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甜菜碱 十二烷基硫酸钠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 增效作用 复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单体NaAMC_(14)S的胶束化行为对共聚合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于亚明 王中华 +1 位作者 高保娇 王蕊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6-501,共6页
测定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aAMC14S)的Krafft点与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使NaAMC14S的浓度分别处于cmc上下,实施了NaAMC14S与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共聚合.用复合电导滴定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用差示扫描量... 测定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aAMC14S)的Krafft点与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使NaAMC14S的浓度分别处于cmc上下,实施了NaAMC14S与丙烯酰胺(AM)的水溶液共聚合.用复合电导滴定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共聚物的热行为,采用荧光探针芘测定了共聚物水溶液的疏水缔合性,重点探索了在临界胶束浓度上下NaAMC14S与AM的共聚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NaAMC14S的胶束化行为对共聚合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当NaAMC14S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上与AM共聚合时,遵循的是一种微嵌段共聚合的模式,聚合过程中共聚物的组成随转化率大幅度地变化;当NaAMC14S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下与AM共聚合时,进行的是无规共聚合,聚合过程中聚合物的组成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DSC的测试与荧光探针法的测定结果证实了上述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单体 胶束化行为 临界胶束浓度 共聚合机理 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的表面性质 被引量:23
12
作者 姜小明 张路 +2 位作者 安静仪 赵濉 俞稼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26-1430,共5页
研究了多烷基苯磺酸钠的结构,特别是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并与其它烷基苯磺酸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苯环上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多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降低,但侧链上CH2降低cmc的程度远小于主链上CH... 研究了多烷基苯磺酸钠的结构,特别是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并与其它烷基苯磺酸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苯环上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多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降低,但侧链上CH2降低cmc的程度远小于主链上CH2的作用.当侧链碳原子数增加时,多烷基苯磺酸钠的饱和吸附量(Γmax)降低,表现出与主链不同的变化规律.从多烷基苯磺酸钠的结构解释了cmc和Γmax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烷基苯磺酸钠 分子结构 临界胶束浓度 饱和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处理甲苯气体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璐红 刘华彦 +2 位作者 卢晗锋 张泽凯 陈银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31-1236,共6页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20(Tween-20)为主表面活性剂,添加助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以及助剂氯化钠,形成复配水溶液吸收剂处理VOCs废气.以甲苯为VOCs的典型代表,研究了Tween-20,Tween-20/SDBS和Tween-20/SDBS/氯化钠3种水溶...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20(Tween-20)为主表面活性剂,添加助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以及助剂氯化钠,形成复配水溶液吸收剂处理VOCs废气.以甲苯为VOCs的典型代表,研究了Tween-20,Tween-20/SDBS和Tween-20/SDBS/氯化钠3种水溶液吸收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其对甲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CMC时,水溶液对甲苯的吸收效果开始明显增强,加入助表面活性剂SDBS和助剂氯化钠有利于甲苯的去除,同时可降低溶液的CMC,减少表面活性剂的用量,降低水溶液吸收法处理VOCs成本.当空气流量G为300mL/min、液体喷淋量L为75mL/min、进口甲苯浓度800mg/m3、温度T为30℃时,分别以Tween-20、Tween-20/SDBS(摩尔比1/4)和Tween-20/SDBS/氯化钠(摩尔比1/4/0.1)的水溶液为吸收剂,且浓度均为1CMC时,甲苯去除率分别为56%、70%和77%,三元复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吸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 复配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吸收 甲苯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偶联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启斌 韦园红 +2 位作者 施云海 刘洪来 胡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7,共5页
合成了3种季胺盐型偶联表面活性剂C12H25N(CH3)2—CnH2n—(CH3)2NC12H25,2Br-1(n=3,4,6),测定了不同浓度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并得到临界胶束浓度(CMC)、偶联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量、单个分子的面积和胶束电离度。结果表... 合成了3种季胺盐型偶联表面活性剂C12H25N(CH3)2—CnH2n—(CH3)2NC12H25,2Br-1(n=3,4,6),测定了不同浓度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并得到临界胶束浓度(CMC)、偶联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量、单个分子的面积和胶束电离度。结果表明:与相应的单头基单尾链表面活性剂相比,偶联表面活性剂具有很低的CMC和很强的表面活性,联接基团对其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偶联表面活化剂 季胺盐型偶联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电导率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电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松香基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胶束聚集数 被引量:16
15
作者 蒋福宾 曾华辉 +2 位作者 杨正业 李俊杰 宋宝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66-1170,共5页
以芘(Py)为荧光探针,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为猝灭剂,用芘的饱和水溶液为溶剂配制表面活性剂溶液,根据芘的荧光强度比(I1/I3)随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测定了二(N-脱氢枞基-N,N-二甲基)-N,N′-(1,3-亚丙基)溴化二... 以芘(Py)为荧光探针,十六烷基氯化吡啶(CPC)为猝灭剂,用芘的饱和水溶液为溶剂配制表面活性剂溶液,根据芘的荧光强度比(I1/I3)随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测定了二(N-脱氢枞基-N,N-二甲基)-N,N′-(1,3-亚丙基)溴化二铵(DDMPDAB)、二(N-脱氢枞基-N,N-二甲基)-N,N′-(1,3-(2-羟基)亚丙基)氯化二铵(DDMHPDAC)和二(N-脱氢枞基-N,N-二甲基)-N,N′-(1,6-亚己基)溴化二铵(DDMHDAB)松香基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CMC值。结果表明,测定值和使用表面张力法测定的值基本一致,分别为2×10^-5、8×10^-5和6×10^-5mol/L。当猝灭剂CPC的浓度在0.04-0.1 mmol/L范围时,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3种产物的胶束聚集数。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为5-15倍CMC时,胶束聚集数N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而线性增大,用外推法分别得到3种产物的临界胶束聚集数Nm分别为10、19和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双子表面活性剂 荧光探针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聚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性能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海燕 顾大明 +3 位作者 刘国宇 赵秀丽 陈成 徐克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1-407,共7页
以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为连接基合成了新型的连接基为枝状的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2,4-二(溴化-3-烷基咪唑)-1,3-丙二醇([Cn-P-Cnim]Br2,n=10,12,14).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IR)光谱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分析,证明所得产... 以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为连接基合成了新型的连接基为枝状的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2,4-二(溴化-3-烷基咪唑)-1,3-丙二醇([Cn-P-Cnim]Br2,n=10,12,14).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IR)光谱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分析,证明所得产物即为目标产物.通过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测量其表面活性并计算胶束形成热力学参数(ΔG m—0,ΔH m—0,ΔS m—0).结果表明,25℃时3种表面活性剂均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胶束的形成是自发的熵驱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咪唑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电导法 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形成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荚素及其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正武 李干佐 +1 位作者 李英 牟建海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4,共4页
系统地研究了皂荚素单组份及其复配体系在常温下的表面张力及泡沫性能 ,以及温度、盐度、水硬度、p H值等因素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皂荚素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表面活性剂 ,具有强的耐盐和耐硬水能力 ,与其他常见的几种阴离子... 系统地研究了皂荚素单组份及其复配体系在常温下的表面张力及泡沫性能 ,以及温度、盐度、水硬度、p H值等因素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皂荚素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表面活性剂 ,具有强的耐盐和耐硬水能力 ,与其他常见的几种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皂荚素 临界胶束浓度 复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流体的制备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宏宇 王助良 +2 位作者 杜敏 王力 凌智勇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25,共5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Al__2O_3-水和SiO_2-水纳米流体,并分别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onate,SDS)和阿拉伯树胶(Arabic gum,AG)作为分散剂。通过圆环法测定了25℃时SDS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Al__2O_3-水和SiO_2-水纳米流体,并分别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onate,SDS)和阿拉伯树胶(Arabic gum,AG)作为分散剂。通过圆环法测定了25℃时SDS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利用悬浮物测试仪分析了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并着重分析比较了超声分散时间、分散剂浓度、分散剂种类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Al_2O_3纳米颗粒在超声分散3 h时具有最佳的稳定性,SiO_2纳米颗粒在超声分散5 h时获得最佳稳定性。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的质量分数在CMC附近时,对两种纳米流体均具有最好的稳定性,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AG的质量分数与纳米粒子的质量分数相仿时,具有最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分散剂 稳定性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六氟丙烯二聚体合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性能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在美 吴京峰 +3 位作者 谈龙妹 胡应模 宋志超 俞雪兴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53-55,共3页
以六氟丙烯二聚体和,N,N-二甲基丙二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N,N-二甲基N′-(2-三氟甲基-1-五氟乙基)全氟烯丙基丙二胺(Ⅰ),然后通过季铵化反应制得溴化[N,N-二甲基-N-乙基-N′-(2-三氟甲基-1-五氟乙基)全氟烯丙基氨丙基]铵(Ⅱ)阳离子表面... 以六氟丙烯二聚体和,N,N-二甲基丙二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N,N-二甲基N′-(2-三氟甲基-1-五氟乙基)全氟烯丙基丙二胺(Ⅰ),然后通过季铵化反应制得溴化[N,N-二甲基-N-乙基-N′-(2-三氟甲基-1-五氟乙基)全氟烯丙基氨丙基]铵(Ⅱ)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利用碱性溴酚蓝方法对季铵盐阳离子进行了定性测定,并通过红外光谱和19FNMR、1HNMR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为24.5 mN/m(20℃),其临界胶束浓度为2.04×10-3mol/L,克拉夫特点低于0℃,具有良好的水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丙烯二聚体 氟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临界胶束浓度 克拉夫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法测定甜菜碱cmc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任学贞 李干佐 +3 位作者 王弘立 翟立民 隋卫平 徐欣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1295-1297,共3页
荧光探针法测定甜菜碱cmc的研究任学贞,李干佐,王弘立,翟立民,隋卫平,徐欣艳(山东大学化学系,济南,250100)关键词甜菜碱,芘,临界胶束浓度Ekwall等[1]发现,表面活性剂的溶液能够增溶多环芳烃并发射较强的... 荧光探针法测定甜菜碱cmc的研究任学贞,李干佐,王弘立,翟立民,隋卫平,徐欣艳(山东大学化学系,济南,250100)关键词甜菜碱,芘,临界胶束浓度Ekwall等[1]发现,表面活性剂的溶液能够增溶多环芳烃并发射较强的荧光.在常用的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临界胶束浓度 荧光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