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研究
1
作者 张吉喜 张正旖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平衡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以及实现犯罪者复归社会之需要。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为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提供经验和理念铺垫,司法系统的数智化赋能为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提供... 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平衡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以及实现犯罪者复归社会之需要。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为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提供经验和理念铺垫,司法系统的数智化赋能为构建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提供技术支撑。该制度应以维护社会安全为前提,同时最大限度实现犯罪者复归社会为价值目标。其构建需从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制度两个维度进行体系化设计。在实体性制度层面,需要限定封存适用的案件范围、扩大封存的记录范围、明确解除封存的条件。在程序性制度层面,需要通过准备程序化解审判公开原则对犯罪记录封存效果的不利影响,构建封存前的考察机制,明确考察主体、决定主体和执行主体等责任主体,确立依职权封存与依申请封存并行的二元化启动方式。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时,考虑将成年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纳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犯罪记录 犯罪记录封存 复归社会 考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罪治理视域下刑拘直诉机制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戈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7,共12页
创新轻罪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在快速办理机制的三种模式谱系中,刑拘直诉独具优势,应予推广适用,但同时需要就其争议问题作出回应。实证分析发现,刑拘直诉存在刑拘措施异化、提速功能弱化、适用比例较低等问题... 创新轻罪案件快速办理机制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在快速办理机制的三种模式谱系中,刑拘直诉独具优势,应予推广适用,但同时需要就其争议问题作出回应。实证分析发现,刑拘直诉存在刑拘措施异化、提速功能弱化、适用比例较低等问题,根本原因是该机制不当地牺牲人身自由这一更高位阶的利益,并且在时限基准和精简内容方面存在制度缺陷。需要重构刑拘直诉机制,以非羁押强制措施替代刑事拘留。非羁押直诉机制更具合理性,同时应借助数字化技术改造非羁押强制措施,并规定全流程办案周期。在此基础上,需提升非羁押直诉的运行效率,通过帕累托效率原理的转化适用、文书制作和缓刑评估的程序简化、司法资源的配置优化真正落实简案快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治理 刑拘直诉 非羁押直诉 帕累托效率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效清除腐败存量的刑法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阴建峰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6,共15页
立足于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有必要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寻求有效清除腐败存量的法律机制。存量腐败的清除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刑罚的消灭,故可结合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和赦免这两种刑罚消灭制度具体展开。追诉时效是清除腐败犯罪存量的常规... 立足于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有必要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寻求有效清除腐败存量的法律机制。存量腐败的清除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刑罚的消灭,故可结合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和赦免这两种刑罚消灭制度具体展开。追诉时效是清除腐败犯罪存量的常规机制,但可能时间长、代价大。赦免是清除腐败犯罪存量的非常规机制。可由全国人大适时制定专门决定,设立统一的全国性廉政账户,对党的二十大之前的存量腐败犯罪予以有条件赦免,并在涤清巨大腐败存量的同时,确立公职人员家庭财产和重点事项申报与公示制度等遏制腐败的“治本”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存量 刑罚消灭 追诉时效 赦免 刑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然资源损害民刑救济机制一体化的制度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哲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6,共13页
当遭遇重大自然资源损害时,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可能兼而有之。然而,在规范和实践层面,自然资源损害陷入“碎片化”救济之泥淖,规范维度表现为救济程序设计的“杂乱无序”与“叠床架屋”,难以形成制度合力,司法场域表现为民刑救济由于“... 当遭遇重大自然资源损害时,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可能兼而有之。然而,在规范和实践层面,自然资源损害陷入“碎片化”救济之泥淖,规范维度表现为救济程序设计的“杂乱无序”与“叠床架屋”,难以形成制度合力,司法场域表现为民刑救济由于“因循守旧”的僵化思维而“顾此失彼”,无法统筹民刑责任。为此,有必要运用一体化之思路,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引,融贯自然资源损害民刑救济机制于一体,确保学理层面的合法、正当;实践中亦应在一体化机制的运行下实现自然资源损害问题的一次性解决。在畅通自然资源损害民刑救济机制一体化之法治路径层面,应以“便捷高效、全面合理地救济自然资源损害”统领民刑救济机制一体化之构建,将救济主体明确统一为人民检察院,最终确定中级人民法院统一管辖同时涉及民事与刑事领域的自然资源损害案件,构建证明标准民刑区分对待,赔偿与罚金刑统筹适用等机制一体化的内部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损害 刑事附带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民刑救济机制一体化 统一管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行医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云良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4,共13页
非法行医具有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的双重违法性,其行刑衔接机制由实体与程序两个结构体系组成。我国非法行医行刑衔接采取的是行政法先行立法模式,该模式设置了非法行医治理的行政和刑事双重责任,为行刑衔接提供了法律保障与制度空间。... 非法行医具有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的双重违法性,其行刑衔接机制由实体与程序两个结构体系组成。我国非法行医行刑衔接采取的是行政法先行立法模式,该模式设置了非法行医治理的行政和刑事双重责任,为行刑衔接提供了法律保障与制度空间。现行非法行医行刑衔接机制存在实体判断要素不明、程序运转不畅等难题,该机制的完善要以非法行医治理所保护法益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中的不同定位为判断“指向标”,在实体上厘清行医主体、医疗行为、情节严重要素在行政法与刑事法中的不同界定,在程序上确立行政程序优先适用原则、明晰证据转化规则、破除鉴定启动难题、强化衔接主体间的权力协同,以此推进卫生健康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行医 行刑衔接 行政犯 法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罚金刑的兴盛机理与制度化发展趋势 被引量:13
6
作者 季金华 徐骏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9-34,共6页
20世纪以来,随着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刑法理念和财产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报复与威慑为特征的古代刑罚因其残酷与野蛮的特质已为现代社会所抛弃,刑罚的轻缓化改革和罚金刑地位的逐步提升成为刑罚历史发展的必然路径。回顾20世纪其理念与... 20世纪以来,随着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刑法理念和财产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报复与威慑为特征的古代刑罚因其残酷与野蛮的特质已为现代社会所抛弃,刑罚的轻缓化改革和罚金刑地位的逐步提升成为刑罚历史发展的必然路径。回顾20世纪其理念与制度的变革轨迹,探寻其发展趋势,能够为我国罚金制度的建全与完善提供必要的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罚金刑 自由刑 财产刑 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哨”行为的分析及刑法规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雷选沛 崔成敏 尹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1-36,共6页
针对近年来我国足坛操纵比赛现象频发,裁判员的"黑哨"行为日益猖獗,给中国足球事业带来严重危害现实问题,在借鉴国外惩治"黑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足协的性质和裁判员的身份,探讨运用我国刑法规制"黑哨... 针对近年来我国足坛操纵比赛现象频发,裁判员的"黑哨"行为日益猖獗,给中国足球事业带来严重危害现实问题,在借鉴国外惩治"黑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足协的性质和裁判员的身份,探讨运用我国刑法规制"黑哨"行为,维护正常的体育秩序,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比赛 黑哨 非国家工作人员 刑事解决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犯罪治理的理念革新 被引量:29
8
作者 卢建平 姜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38-43,共6页
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犯罪治理之理念革新尤为必要。作为对犯罪现象采取行动或作出反应的实践过程,犯罪治理涵盖"本体、过程与效果"等基本范畴,犯罪治理的理念革新应围绕着上述基本范畴来展开。本体是对犯罪现象本身的认识,本... 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犯罪治理之理念革新尤为必要。作为对犯罪现象采取行动或作出反应的实践过程,犯罪治理涵盖"本体、过程与效果"等基本范畴,犯罪治理的理念革新应围绕着上述基本范畴来展开。本体是对犯罪现象本身的认识,本体范畴之理念革新表现为犯罪治理中树立正确的犯罪观。过程是展开犯罪治理实践的行动与方法,过程范畴之理念革新表现为犯罪治理中引入现代化的治理理论。效果是关于犯罪治理的绩效评估,效果范畴之理念革新表现为建立科学的犯罪治理评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治理 理念革新 犯罪观 治理理论 评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中的中国刑事司法 被引量:72
9
作者 赵秉志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中国现阶段强调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这一政策要求刑事司法秉承保障人权、和谐司法的理念,遵循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和正当程序原则,正确运用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各项制度,妥善进行刑事司法制度创新之尝试,大力改进刑事司法工... 中国现阶段强调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这一政策要求刑事司法秉承保障人权、和谐司法的理念,遵循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和正当程序原则,正确运用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各项制度,妥善进行刑事司法制度创新之尝试,大力改进刑事司法工作机制。在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中,司法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 刑事政策 刑事司法 理念 原则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合规制度的法理根基 被引量:88
10
作者 李本灿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44,共13页
刑事合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如何建构刑事合规制度迫在眉睫。然而,制度的建构首先需要解决其正当性问题。从公司刑事责任构造的角度讲,在组织体责任模式下,公司合规充当了出罪机制;代位责任模式下,合规充当了责任平衡机制,部分克服了刑... 刑事合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如何建构刑事合规制度迫在眉睫。然而,制度的建构首先需要解决其正当性问题。从公司刑事责任构造的角度讲,在组织体责任模式下,公司合规充当了出罪机制;代位责任模式下,合规充当了责任平衡机制,部分克服了刑罚严苛问题。从刑罚论的角度讲,公司合规是影响责任刑或预防刑的因素。从风险社会的大背景出发,单位犯罪是风险刑法的表现,预防风险的同时又制造了新的风险,刑事合规是降低企业风险的有效机制。从规制理论的角度讲,刑事合规制度是通过刑罚激励的方式对合作规制理论的积极回应,这种回应具有刑罚论上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合规 公司责任 预防刑 责任刑 出罪机制 责任平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比较论略 被引量:29
11
作者 储槐植 高维俭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94,共8页
在大体相当的法律结构基础上,因文化的差异,德日、英美和中俄三个不同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显著不同。三者的外在形态、逻辑结构和文化特点差异颇大,但其基本功能大体相当,各有其道理。我国的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经过长期的理论建构与... 在大体相当的法律结构基础上,因文化的差异,德日、英美和中俄三个不同法系的犯罪构成理论结构显著不同。三者的外在形态、逻辑结构和文化特点差异颇大,但其基本功能大体相当,各有其道理。我国的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经过长期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检验,具有相对的合理性。我国不宜全盘移植德日三阶层要件模式或英美双层次要件模式。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犯罪构成四要件模式的内在理论结构,是我国当前相关理论争议的合理出路。推进我国刑事法治,有必要注重刑法机制之刑事一体化理论知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 理论结构 文化差异 刑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社会化初论 被引量:33
12
作者 利子平 石聚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63,共8页
当代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现实,决定了刑法必须对社会变迁以及犯罪情势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回应。刑法社会化就是以社会转型为背景,对传统刑法体系与理论的一种反思性理论。观念上,刑法社会化意味着以"国家权力"为核心构建起来的... 当代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现实,决定了刑法必须对社会变迁以及犯罪情势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回应。刑法社会化就是以社会转型为背景,对传统刑法体系与理论的一种反思性理论。观念上,刑法社会化意味着以"国家权力"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刑法体系将被动摇;实践上,刑法社会化意味着刑法运作体制将从封闭的国家一元体制逐步转型为包括国家、社会、个人在内的开放性的多元体制。传统的刑法工具主义和封闭的刑法体系是制约刑法社会化的根本问题。因此,需要大力推进刑法社会化的进程,构建适时的反应机制、共生的治罪模式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互济的合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社会化 多元权力理论 参与性治理理论 反应机制 共生的治罪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修正中的规范衔接意愿与“机械对接”困局——“前附属刑法时代”协同立法方案之提倡 被引量:13
13
作者 姜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3-127,共15页
在刑法立法大一统模式下,行政犯规定于刑法典之中,刑法修正中不免要寻求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规范衔接。但从"立法参与主体、立法时间顺序以及立法理由说明"等多个维度来看,刑法与其他部门立法相互脱节,呈现出"分割式"... 在刑法立法大一统模式下,行政犯规定于刑法典之中,刑法修正中不免要寻求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规范衔接。但从"立法参与主体、立法时间顺序以及立法理由说明"等多个维度来看,刑法与其他部门立法相互脱节,呈现出"分割式"立法局面;规范衔接的良好愿景实际上表现为刑法一厢情愿地"机械对接",不仅未能在实质上产生"衔接"效果,反而引发规范用语表述不一致、立法事实不清晰及法益定位不明确等现实问题。直观来看,引入附属刑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因立法思维惯性与立法技术的制约,短期内难以付诸立法实践。目前,可通过协同立法模式克服"机械对接"困局、实现规范衔接效果,并将之作为"前附属刑法时代"的过渡性方案。具体来看,协同立法模式强调立法过程中刑法与非刑事部门法的多主体联合参与,对规范衔接所涉及的对象问题以及立法理由进行充分说明。与此同时,还应当改变"刑法不能频繁修改"的固有观念,将当前"积攒式"修法模式调整为"零散式"修法模式,伴随着相关非刑事部门法的制定或修改一并完成刑法修正中的规范衔接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 规范衔接 机械对接 协同立法 附属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刑事合规实践探索的适用问题研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卢勤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47,共11页
在我国语境下,为求概念的精确,建议合规实践的称谓采用完整的表述“涉罪企业刑事合规”。民营企业的刑事合规应该是企业刑事合规试点实践中的重点场域。企业刑事合规的适用条件包括犯罪类型、罪量程度、认罪认罚、合规承诺、企业规模等... 在我国语境下,为求概念的精确,建议合规实践的称谓采用完整的表述“涉罪企业刑事合规”。民营企业的刑事合规应该是企业刑事合规试点实践中的重点场域。企业刑事合规的适用条件包括犯罪类型、罪量程度、认罪认罚、合规承诺、企业规模等方面。企业刑事合规实践中对单位犯罪的认定要注意区分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企业内部在案发前的预防性合规计划不能作为单位犯罪的免责事由。对于企业刑事合规实践,需要建立完善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建议完善现有相关法律规定,设立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罪企业刑事合规 民营企业刑事合规 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 刑事合规不起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罗丽 代海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40,共9页
目前中国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乏力,折射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重不畅的现实。造成如此困境,其中既有行政立法与刑事立法不协调、判定标准不明确、移送程序不健全等客观原因,也有安全监管部门自身素质不过硬、公安机关选... 目前中国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乏力,折射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重不畅的现实。造成如此困境,其中既有行政立法与刑事立法不协调、判定标准不明确、移送程序不健全等客观原因,也有安全监管部门自身素质不过硬、公安机关选择性执法等主观因素。打通中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制度梗阻,较为可行的路径是从实体和程序两大环节共同发力。首先,突破传统的依附型立法模式,明确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及其相应的罪量标准,并在刑法中增设安全生产危险犯;其次,需要制定《安全监管部门移送涉嫌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工作规定》,并出台配套的行政执法证据规则;最后,建立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案件调查与裁决相分离机制以实现自我约束,同时通过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外部的监督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安全事故 危害生产安全犯罪 安全监管执法 刑事司法 衔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轻罪案件出罪机制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31
16
作者 杜文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94,172,共15页
轻罪化立法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刑事犯罪结构的重大变化,结合轻罪特殊属性展开出罪机制建构是适应犯罪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以应然价值为导向寻求轻罪出罪的立法建构固然重要,但尊重现实从既有规范制度展开探索则更为关键。因此,必须... 轻罪化立法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刑事犯罪结构的重大变化,结合轻罪特殊属性展开出罪机制建构是适应犯罪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以应然价值为导向寻求轻罪出罪的立法建构固然重要,但尊重现实从既有规范制度展开探索则更为关键。因此,必须正视当前轻罪化立法格局已然形成,司法重刑主义倾向并未得到有效转变的轻罪刑事治理客观现实,理性认识到推进轻罪出罪机制建构的政策逻辑、实践逻辑以及内在理论逻辑。基于此,在轻罪治理理念上需以消极主义司法消解积极主义立法的客观隐患,实现以出罪思维优位于入罪思维的现实转变;在实体规范上应激活既有规范出罪功能,以罪量要素的目的性解释为关键,强化“但书”及免予刑事处罚等规则在轻罪治理中出罪出刑作用的发挥;在程序规范上,应以既有制度改革为契机,深度挖掘酌定不起诉等制度内在独立的出罪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 出罪机制 谦抑主义 消极刑法观 程序出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执法的检察监督 被引量:15
17
作者 周长军 王海平 《政法论丛》 2006年第6期25-29,共5页
当前行政机关对于涉嫌犯罪的刑事案件“以罚代刑”的现象相当严重,因而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检察监督势在必行。为此,需要修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赋予检察机关对限制、剥夺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权力,... 当前行政机关对于涉嫌犯罪的刑事案件“以罚代刑”的现象相当严重,因而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检察监督势在必行。为此,需要修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赋予检察机关对限制、剥夺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权力,确立刑事先理原则,并构建完善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 检察监督 宪法依据 刑事先理 机制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启动机制及美国的应策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文奇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63-67,共5页
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是国际刑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对国际法、国际刑法和国际关系发生深远的影响。国际刑事法院的启动机制与其管辖权紧密相关,是主权国家在是否加入国际刑事法院问题上必定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在国际刑事... 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是国际刑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对国际法、国际刑法和国际关系发生深远的影响。国际刑事法院的启动机制与其管辖权紧密相关,是主权国家在是否加入国际刑事法院问题上必定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在国际刑事法院的启动机制方面,检察长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检察长在调查和起诉方面享有巨大权力,使得有些国家有所顾虑,其中对国际刑事法院刑事管辖权最持怀疑态度的,就是美国。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问题,既是国际刑法范畴问题,也是国际法的问题。它既关系到国家主权,也涉及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问题中的补充性原则和启动机制方面的规定,涉及缔约国和非缔约国的权利和义务,因而也是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问题中最复杂、最敏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启动机制 管辖权 美国 国际刑法 国际关系 检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两岸食品安全犯罪规制对策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康均心 秦继红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8-105,共8页
随着两岸食品与食材流通逐步增多,食品安全犯罪不再受境界藩篱的限制,而需要共同面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有效规制,既包括事前的预防,又包括事后的惩治。与台湾地区相比,大陆事前预防的监管保障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应当构建相对集中的监管... 随着两岸食品与食材流通逐步增多,食品安全犯罪不再受境界藩篱的限制,而需要共同面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有效规制,既包括事前的预防,又包括事后的惩治。与台湾地区相比,大陆事前预防的监管保障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应当构建相对集中的监管模式,并加强社会监督。在事后刑法规制方面,应当采取多元化立法模式,重置食品安全相关罪名归属,进一步明晰罪状表述。同时,应当协调刑法与其他食品安全法律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监管机制 刑法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环境污染纠纷救济机制的法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丽 陈娟 袁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3-146,152,共5页
通过剖析我国现行环境污染救济制度的缺陷,文章注重从行政、刑事和民事等全方位救济手段入手,探讨完善我国环境污染纠纷救济制度的有效途径,以对我国相关立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救济机制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