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的解释学审视——对立法批判论的回应
1
作者
李雁飞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9,共6页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设立后,学界存有部分反对观点认为本罪分则位置及实行行为的规定存在问题。基于解释论的立场,本罪保护法益为基因库安全、人性尊严以及公共卫生管理秩序,立法通过对形式法益的保护一并实现了对实质法益的保...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设立后,学界存有部分反对观点认为本罪分则位置及实行行为的规定存在问题。基于解释论的立场,本罪保护法益为基因库安全、人性尊严以及公共卫生管理秩序,立法通过对形式法益的保护一并实现了对实质法益的保护,且公共卫生管理秩序是主要法益,故本罪在刑法分则中的体系位置无可厚非。因为“植入人或动物子宫”的行为是实现生殖系基因编辑或生殖性克隆目的的必经阶段,所以本罪实行行为的规定在技术层面上彻底断绝了被基因编辑、克隆的细胞发育成存活个体的机会,从而达到了对该犯罪行为规制的立法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
生殖系基因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
保护法益
实行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的解读
被引量:
15
2
作者
盛豪杰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56-60,共5页
《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确立了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刑法》设立该罪的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生物科技发展不成熟、现有规范体系并不完善以及域外法治经验充分。在解读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时,一方面,基因安全应当作...
《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确立了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刑法》设立该罪的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生物科技发展不成熟、现有规范体系并不完善以及域外法治经验充分。在解读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时,一方面,基因安全应当作为该罪的独立保护法益;另一方面,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的情节严重类型应当包含逃避监管、违规招募受试者等五个方面的行为。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并非完全禁止基因编辑行为,针对体细胞的基因编辑行为与无涉人体的基因编辑行为并不属于该罪规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
基因安全
《刑法修正案(十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非法人体试验罪”的设立——兼评《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之一
被引量:
8
3
作者
黄鹏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62-67,共6页
随着我国人体试验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长,非法人体试验犯罪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受试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应依法予以刑事惩治。《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了《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之一关于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的规定,该罪名存在罪状...
随着我国人体试验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长,非法人体试验犯罪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受试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应依法予以刑事惩治。《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了《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之一关于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的规定,该罪名存在罪状归纳不同一、规制行为范围过窄、缺乏“情节严重”认定依据、遗漏单位犯罪主体等问题。为了有效抑制非法人体试验犯罪,建议在“危害公共卫生罪”之下设立“非法人体试验罪”,以该罪名将各种非法人体试验犯罪统一纳入《刑法》规制范围,从而保障人体试验的合法、有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人体试验
非法人体试验罪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刑法中未必的危险
被引量:
5
4
作者
曾文科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33,共18页
未必的危险,是面对人类认知事物的能力极限时,为积极周全地保护可能存在的法益,而有必要在刑法中明确其构造与功能的重要解释工具,可有效说明部分未遂犯的处罚根据与部分犯罪的罪质。未必的危险是独立的危险类型,构造上有别于确定的危险...
未必的危险,是面对人类认知事物的能力极限时,为积极周全地保护可能存在的法益,而有必要在刑法中明确其构造与功能的重要解释工具,可有效说明部分未遂犯的处罚根据与部分犯罪的罪质。未必的危险是独立的危险类型,构造上有别于确定的危险(包括具体危险、抽象危险等),指行为与现实出现的法益实际受损结果之间具有因果上的高度盖然性。达至既遂的未必的危险是一种法律评价,以凭借人类认知能力无法查明法益状况这一“行为时”确定的事实为前提,超出了有利被告原则的射程。未必的危险犯在类型上包括行为时无法查明法益本身事实上是否存在(如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法益是否被有效放弃(如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以及是否保护了更加优越利益(如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等三种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必的危险
未遂犯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的解释学审视——对立法批判论的回应
1
作者
李雁飞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9,共6页
文摘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设立后,学界存有部分反对观点认为本罪分则位置及实行行为的规定存在问题。基于解释论的立场,本罪保护法益为基因库安全、人性尊严以及公共卫生管理秩序,立法通过对形式法益的保护一并实现了对实质法益的保护,且公共卫生管理秩序是主要法益,故本罪在刑法分则中的体系位置无可厚非。因为“植入人或动物子宫”的行为是实现生殖系基因编辑或生殖性克隆目的的必经阶段,所以本罪实行行为的规定在技术层面上彻底断绝了被基因编辑、克隆的细胞发育成存活个体的机会,从而达到了对该犯罪行为规制的立法目的。
关键词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
生殖系基因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
保护法益
实行行为
Keywords
crime
of
illegal implantation
of
gene-edited
and
cloned
embryos
germ-line gene
editing
Amendment(XI)to the Crimina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otection
of
legal interests
actus reus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的解读
被引量:
15
2
作者
盛豪杰
机构
安徽大学法学院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56-60,共5页
基金
2020年安徽大学文科重大科研项目(2020ZD006)。
文摘
《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确立了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刑法》设立该罪的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生物科技发展不成熟、现有规范体系并不完善以及域外法治经验充分。在解读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时,一方面,基因安全应当作为该罪的独立保护法益;另一方面,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的情节严重类型应当包含逃避监管、违规招募受试者等五个方面的行为。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并非完全禁止基因编辑行为,针对体细胞的基因编辑行为与无涉人体的基因编辑行为并不属于该罪规制范围。
关键词
基因编辑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
基因安全
《刑法修正案(十一)》
Keywords
gene
editing
crime of illegally inserting genes editing and cloning embryos
gene safety
The Criminal Law Amendment(XI)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非法人体试验罪”的设立——兼评《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之一
被引量:
8
3
作者
黄鹏
机构
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出处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62-67,共6页
基金
2020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基金项目(20204Y0379)。
文摘
随着我国人体试验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长,非法人体试验犯罪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受试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应依法予以刑事惩治。《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了《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之一关于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的规定,该罪名存在罪状归纳不同一、规制行为范围过窄、缺乏“情节严重”认定依据、遗漏单位犯罪主体等问题。为了有效抑制非法人体试验犯罪,建议在“危害公共卫生罪”之下设立“非法人体试验罪”,以该罪名将各种非法人体试验犯罪统一纳入《刑法》规制范围,从而保障人体试验的合法、有序开展。
关键词
非法人体试验
非法人体试验罪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
Keywords
illegal human experimentation
crime
of
illegal human experimentation
crime
of
illegal gene-edited
and
cloned human embryo implantation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刑法中未必的危险
被引量:
5
4
作者
曾文科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33,共18页
基金
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新时代非刑罚性犯罪制裁措施改革的理念、路径与方案”(项目编号:17107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文摘
未必的危险,是面对人类认知事物的能力极限时,为积极周全地保护可能存在的法益,而有必要在刑法中明确其构造与功能的重要解释工具,可有效说明部分未遂犯的处罚根据与部分犯罪的罪质。未必的危险是独立的危险类型,构造上有别于确定的危险(包括具体危险、抽象危险等),指行为与现实出现的法益实际受损结果之间具有因果上的高度盖然性。达至既遂的未必的危险是一种法律评价,以凭借人类认知能力无法查明法益状况这一“行为时”确定的事实为前提,超出了有利被告原则的射程。未必的危险犯在类型上包括行为时无法查明法益本身事实上是否存在(如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法益是否被有效放弃(如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以及是否保护了更加优越利益(如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等三种情形。
关键词
未必的危险
未遂犯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
Keywords
the Possible Danger
Attempted
of
fense
the
crime
of
Holding a Huge Amount
of
Property without Identified Sources
the
crime
of
Sexual Assault by a Person with Care-taking Duty
the
crime
of
illegally
Implanting Genetically Edited or Cloned Human
embryos
分类号
DF6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的解释学审视——对立法批判论的回应
李雁飞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的解读
盛豪杰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非法人体试验罪”的设立——兼评《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之一
黄鹏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刑法中未必的危险
曾文科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