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性疲劳的线粒体膜分子机理研究V:线粒体CoQ和质子循环共同参与ROS循环——运动模型中的证据 被引量:4
1
作者 聂金雷 张勇 +2 位作者 蒋春笋 时庆德 刘树森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7-442,共6页
目的 :以运动、外源性补充辅酶Q (coenzymeQ ,CoQ)以及运动合并补充CoQ作为干预手段 ,观察线粒体CoQ结合含量、质子跨膜势能与活性氧产生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一步探讨运动性内源活性氧生成和代谢的线粒体膜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 36... 目的 :以运动、外源性补充辅酶Q (coenzymeQ ,CoQ)以及运动合并补充CoQ作为干预手段 ,观察线粒体CoQ结合含量、质子跨膜势能与活性氧产生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一步探讨运动性内源活性氧生成和代谢的线粒体膜分子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 36只 ,随机分为 :(1)安静对照组 (R ,n =6 ) ;(2 )运动中对照组 (Em ,n =6 ) ;(3)力竭对照组 (Ei,n =6 ) ;(4 )安静补药组 (QR ,n=6 ) ;(5 )运动中补药组 (Qm ,n =6 ) ;(6 )力竭补药组 (Qi ,n =6 )。采用三级递增负荷力竭运动模型 ,测定心肌线粒体CoQ9及CoQ10 结合含量、ROS产生速率以及线粒体膜质子泵出与电子传递比值(H+/ 2e)。结果 :(1)Em和Qm组心肌线粒体ROS产生、H+/ 2e和CoQ结合含量分别比R和QR组显著增高 ,并且 ,Qm组三项指标显著高于Em组。 (2 )相关分析表明 ,CoQ结合含量分别与H+/ 2e和ROS产生速率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以外源性补充CoQ10 和 /或运动应激作为干预手段时 ,心肌线粒体CoQ含量升高导致建立高质子跨膜势能 ,并进而增加活性氧生成 ,进一步支持“活性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线粒体膜分子机理 研究 V:线粒体 COQ 质子循环 ROS循环 运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的线粒体膜分子机理研究.III.线粒体质子跨膜势能与运动性内源自由基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勇 文立 +5 位作者 聂金雷 时庆德 蒋春笋 廖鹏 李林江 刘树森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 :以外源性补充线粒体电子传递载体CoQ10 为干预手段 ,观察一次急性运动后线粒体能量转换速率与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改变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运动性内源自由基生成和代谢的途径及可能机理。方法 :雄性SD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 1)正... 目的 :以外源性补充线粒体电子传递载体CoQ10 为干预手段 ,观察一次急性运动后线粒体能量转换速率与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改变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运动性内源自由基生成和代谢的途径及可能机理。方法 :雄性SD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 1)正常对照组 (NC ,n =6 ) ;2 )正常运动组 (NE ,n =6 ) ;3)单纯补充CoQ10 对照组 (QC ,n =6 ) ;4)补充CoQ10 运动组 (QE ,n =6 )。以递增负荷达次最大强度急性运动为运动模型 ,测定运动后即刻肝脏线粒体膜CoQ10 和CoQ9结合含量 ,线粒体膜质子泵出与电子传递比值 (H+ / 2e)以及线粒体MDA含量。结果 :(1)NE、QC和QE组线粒体MDA含量均较NC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2 )线粒体H+ / 2e呈现与MDA含量相同的显著性变化 (P <0 0 5 ) ;(3)QC和QE组线粒体膜CoQ10 结合含量均较未补充的NC和NE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而线粒体膜内源CoQ9含量则在运动组 (NE和QE)呈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 :线粒体膜CoQ结合含量和 /或动员的增加明显提高电子传递和质子跨膜偶联速率。运动性内源自由基生成可能与呼吸链电子流被所建立的高跨膜质子电化学势能抑制 ,而经电子漏途径代谢的能量重新分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线粒体 跨膜势能 分子机理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状态下大鼠心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偶联的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夏云健 时庆德 +1 位作者 蒋春笋 张勇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1,共3页
主要目的 :为了探讨运动性疲劳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方法 :以SD大鼠递增负荷急性力竭跑台运动为疲劳模型 ,分别测定了运动后即刻心肌线粒体 :(1 )呼吸链复合体I+III和II+Ⅲ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比值 (H+ / 2e) ;(2 )线粒体呼吸控... 主要目的 :为了探讨运动性疲劳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方法 :以SD大鼠递增负荷急性力竭跑台运动为疲劳模型 ,分别测定了运动后即刻心肌线粒体 :(1 )呼吸链复合体I+III和II+Ⅲ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比值 (H+ / 2e) ;(2 )线粒体呼吸控制。结果 :线粒体苹果酸和谷氨酸为底物启动的呼吸链复合体I +III总H+ / 2e降低了 9.97% (P <0 .0 5) ;线粒体以苹果酸 +谷氨酸和琥珀酸为底物的态 4呼吸均显著高于安静时 ,呼吸控制比均显著低于安静时 (P <0 .0 5)。结论 :运动性疲劳状态下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偶联程度降低与质子漏增加、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脱偶联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线粒体 呼吸控制 电子传递与质子转移偶联 力竭性运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