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ted modeling of spacecraft relative motion dynamics using dual quaternion 被引量:1
1
作者 PENG Xuan SHI Xiaoping GONG Yup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2期367-377,共11页
To realize high accurate control of relative position and attitude between two spacecrafts, the coupling between position and attitude must be fully considered and a more precise model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is pape... To realize high accurate control of relative position and attitude between two spacecrafts, the coupling between position and attitude must be fully considered and a more precise model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is paper breaks the traditional divide and conquer idea, and uses a mathematical tool, namely dual quaternion to establish the integrated 6 degree-of-freedom(6-DOF) model of relative position and attitude, which describes the coupled relative motion in a compact and efficient form and needs less information of the target. Considering the complex operation rules and the unclarity of the current relative motion model in dual quaternion, necessary 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are given at first, followed by clear and detailed modeling process and analysis. Finally a generalized proportion-derivative(PD) controller law is desig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model established by dual quaternion, this control law can achieve a high control accuracy of relative 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ative motion dual quaternion position and attitude coupling integrated mod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电测量的航天器运动监测方法及验证
2
作者 陈略 路伟涛 +3 位作者 汪筱阳 张雨佳 满海钧 韩松涛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182,共7页
针对地球高轨及地月空间航天器在轨机动过程中通常下发无线电信号的特点,采用无线电信号被动接收与处理技术,实现对在轨航天器灵敏与快速运动监测。分析了在轨航天器运动监测常用技术手段,提出了基于无线电测量的航天器目标运动被动监... 针对地球高轨及地月空间航天器在轨机动过程中通常下发无线电信号的特点,采用无线电信号被动接收与处理技术,实现对在轨航天器灵敏与快速运动监测。分析了在轨航天器运动监测常用技术手段,提出了基于无线电测量的航天器目标运动被动监测策略方法。首先,基于目标航天器常发下行遥测、数传、载波信号等工况特点,利用无线电接收天线对目标进行跟踪;其次,利用采集与记录设备对目标下行接收信号进行采集与记录;然后,重点阐述通过软件无线电方式对目标下行信号进行处理与分析,精确提取与目标运动关联的信号频率、幅度、相位等变化敏感特征。提出基于开环测量多普勒频率数据的轨控量估计算法,反算评估目标运动状态;最后,对目标运动监测效果进行评估。基于实测试验,实现了地球高轨航天器轨道机动、姿态调整运动过程的准确灵敏监测,精确监测出其轨控起止时间,并估算了其测站视线方向上的轨控量为4.1m/s,推断了该地球高轨航天器采用了小推力连续变轨模式实施轨道机动;实现了月球航天器轨道机动过程信号监测,分别提取出了其频率、幅度、相位特征,并估算了其测站视线方向上的轨控量为0.91m/s。基于无线电测量的航天器运动监测方法,有效弥补了传统雷达、光学测量在航天器运动监测方面的局限性,并与其形成互补。该方法适用于多种新的应用场景,为未来地球高轨与地月空间航天器监测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运动监测 轨道姿态变化 无线电测量 开环测量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限制性三体问题的轨道-姿态运动模态构建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威 罗建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8-1088,共11页
针对平动点附近的具有强非线性和耦合性的轨道-姿态动力学机理分析,以及如何利用其动力学特性完成相关任务操作等问题,提出了基于Floquet理论的轨道-姿态运动模态构建方法,并探讨了所构建模态的典型应用。首先,在平动点轨道-姿态周期解... 针对平动点附近的具有强非线性和耦合性的轨道-姿态动力学机理分析,以及如何利用其动力学特性完成相关任务操作等问题,提出了基于Floquet理论的轨道-姿态运动模态构建方法,并探讨了所构建模态的典型应用。首先,在平动点轨道-姿态周期解的基础上,对轨道-姿态状态转移矩阵进行分块,根据分块矩阵特征值特点,建立了姿态模态和姿轨耦合模态,与轨道模态共同构成完整的轨道-姿态运动模态。然后,对模态特性进行了相空间分析。最后,以平动点相对轨道-姿态运动解析、平动点轨道-姿态稳定性控制和平动点轨道附近姿轨编队设计为应用案例,相应数值仿真表明了所提出模态的正确性,以及在典型航天任务设计与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 轨道-姿态运动 平动点 FLOQUET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质心推进航天器近距离接近姿轨一体化控制
4
作者 李婧涵 周荻 +2 位作者 李思远 杜润乐 刘佳琪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59-1973,共15页
针对航天器推力器布局限制以及姿轨一体化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航天器推进器配置和姿轨一体化控制方案。为描述航天器平移和旋转运动的耦合效应,基于对偶四元数建立了一体化相对运动模型。随后,针对航天器近距离接近问题,设计了一种... 针对航天器推力器布局限制以及姿轨一体化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航天器推进器配置和姿轨一体化控制方案。为描述航天器平移和旋转运动的耦合效应,基于对偶四元数建立了一体化相对运动模型。随后,针对航天器近距离接近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对偶四元数模型的模型预测控制器。进而,针对所研究的非质心推力布局航天器,提出了一种指令规划与执行方案。最后,对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并与其它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案中基于对偶四元数的模型预测控制系统收敛速度更快,姿态和轨道控制精度更高;并且控制指令规划与执行方法能够很好地将一般化的控制指令应用于非质心推进航天器,从而验证了本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四元数 模型预测控制 推力器布局 姿轨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H-FEM耦合方法在弹丸膛内运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孙玉杰 崔青春 +2 位作者 丁宏民 徐坚 郭俊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6-172,187,共8页
大口径火炮弹丸膛内运动是个高度非线性冲击动力学过程,采用有限元(FEM)与光滑粒子(SPH)耦合方法,结合SPH方法处理大变形能力和FEM计算效率高的互补优势,对大变形的弹带采用光滑粒子离散,发射系统的其它结构采用有限元模拟,综合考虑弹... 大口径火炮弹丸膛内运动是个高度非线性冲击动力学过程,采用有限元(FEM)与光滑粒子(SPH)耦合方法,结合SPH方法处理大变形能力和FEM计算效率高的互补优势,对大变形的弹带采用光滑粒子离散,发射系统的其它结构采用有限元模拟,综合考虑弹带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及损伤行为,弹带与身管内膛摩擦界面特性及火药燃气的波尔登效应,建立了较为全面的火炮发射动力学模型,成功模拟出弹丸挤进过程和随后直膛运动。通过与任意的拉格朗日-欧拉自适应网格(ALE)仿真结果相比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验证了其有效性,获得了弹丸膛内运动过程中弹带温度、炮口振动和弹丸运动姿态的变化规律,为火炮弹炮匹配设计及精度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膛内运动 SPH-FEM耦合方法 弹炮耦合 波尔登效应 炮口振动 运动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光通信终端二维转台运动参量对天线指向影响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剑峰 韩琦琦 +2 位作者 于思源 马晶 谭立英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6-931,共6页
二维转台与卫星平台间的耦合运动,是影响卫星光通信终端天线指向控制的重要因素。在耦合动力学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二维转台不同运动参量对光通信终端天线指向偏差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耦合动力学环境下,光束指向偏差随二维转台转动成... 二维转台与卫星平台间的耦合运动,是影响卫星光通信终端天线指向控制的重要因素。在耦合动力学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二维转台不同运动参量对光通信终端天线指向偏差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耦合动力学环境下,光束指向偏差随二维转台转动成规律性变化;当方位轴、俯仰轴转角θh、θv分别为(π,0)、(-π,0)时,指向偏差出现最大值;随二维转台转动时间的增加,天线指向偏差略有增加,转动时间由10s增加到1000s时增幅仅为1%。其结果为补偿耦合运动影响,保证天线指向控制精度,提高卫星光通信终端星上应用的稳定性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光通信 卫星姿态动力学 耦合运动 天线指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翔再入飞行器横侧向耦合姿态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7
作者 史丽楠 李惠峰 张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针对气动舵面仅为两片体襟翼的欠驱动构型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再入过程中的强耦合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此类布局飞行器耦合特性的横侧向控制策略。在分析惯性耦合、运动耦合和稳定性耦合的产生机理与规避方式的基础上,计算标称轨迹下的... 针对气动舵面仅为两片体襟翼的欠驱动构型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再入过程中的强耦合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此类布局飞行器耦合特性的横侧向控制策略。在分析惯性耦合、运动耦合和稳定性耦合的产生机理与规避方式的基础上,计算标称轨迹下的急滚稳定边界并将倾侧角指令速率限制在此边界内以稳定惯性耦合;针对现有的荷兰滚模态预测式不适用于此布局飞行器的问题推导出一种新的荷兰滚运动预判方法,并根据预判结果设计控制增益。最终得到低动压下体襟翼-反作用力控制系统(RCS)复合控制策略和高动压下体襟翼单独作用的横侧向耦合控制策略。六自由度(6-DOF)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很好地跟踪制导指令并且能最大限度利用气动舵面以减少RCS燃料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 横侧向控制 姿态控制 惯性耦合 运动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天器姿轨耦合模型的非线性前馈控制 被引量:8
8
作者 铁钰嘉 岳晓奎 曹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6,30,共7页
对于航天器编队飞行和交会对接来说,精确的相对轨道和姿态模型尤其重要,而单独考虑相对轨道模型无法满足其高精度要求,因此从非线性相对轨道动力学方程和修正罗德里格斯参数(MRPs)表示的姿态运动学方程出发,建立了六自由度的相对动力学... 对于航天器编队飞行和交会对接来说,精确的相对轨道和姿态模型尤其重要,而单独考虑相对轨道模型无法满足其高精度要求,因此从非线性相对轨道动力学方程和修正罗德里格斯参数(MRPs)表示的姿态运动学方程出发,建立了六自由度的相对动力学方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考虑了耦合和非线性因素,保证了模型的精度。针对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设计了非线性前馈控制律,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直接法证明闭环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建立模型和控制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控制 姿轨耦合模型 类拉格朗日方程 修正罗德里格斯参数 相对运动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梯度力矩作用下近地卫星自旋运动规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蔡立锋 张国云 +3 位作者 洪涛 李卫平 林海晨 孙振江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4,共8页
为研究近地卫星自旋运动规律,建立了近地卫星在受摄动影响的轨道上运行并受重力梯度力矩作用下的姿态运动模型,推导了自旋角速率满足一定条件下自旋运动的进动角、章动角、自旋角的解析解,对重力梯度作用下的自旋姿态运动规律进行了仿... 为研究近地卫星自旋运动规律,建立了近地卫星在受摄动影响的轨道上运行并受重力梯度力矩作用下的姿态运动模型,推导了自旋角速率满足一定条件下自旋运动的进动角、章动角、自旋角的解析解,对重力梯度作用下的自旋姿态运动规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用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在轨道面缓慢进动情况下,当卫星绕最大主惯量轴自旋时,给出了自旋角速率取值范围表达式,在该取值范围内卫星自旋运动能够跟随轨道面一起进动,自旋轴以恒定的平均角速率进动,章动角在小范围内波动。建立的自旋姿态运动模型和分析结论可用于近地卫星姿态失控后的姿态确定和预测、在轨姿态设计及在轨备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卫星 重力梯度 受摄轨道 自旋姿态 姿态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相对运动姿轨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战霞 马家瑨 樊瑞山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7-891,共5页
近距离复杂操作过程中航天器相对运动姿轨之间存在耦合,准确分析耦合特性是精准控制系统设计的前提。利用基于对偶四元数得到的航天器相对运动一体化模型,采用参数分析法研究了姿轨耦合特性。首先分析了模型中的耦合项,明确了耦合产生... 近距离复杂操作过程中航天器相对运动姿轨之间存在耦合,准确分析耦合特性是精准控制系统设计的前提。利用基于对偶四元数得到的航天器相对运动一体化模型,采用参数分析法研究了姿轨耦合特性。首先分析了模型中的耦合项,明确了耦合产生的物理成因,确定了关键耦合参数;之后逐次改变各个参数,联合一体化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耦合对航天器相对运动的定量影响。结果表明,推力偏心所产生的附加力矩和重力梯度力矩是产生相对姿轨耦合的主要成因,绝对姿态运动比相对姿态运动对相对轨道的影响更加明显,形成的姿轨耦合特性更为复杂。研究结果可为相对姿轨协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运动 姿轨耦合 对偶四元数 参数分析法 耦合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双刚体航天器姿态运动规划的数值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戈新生 吕杰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45-651,共7页
带球铰连接的双刚体航天器系统在无外力矩作用时,其姿态运动可通过连接双刚体航天器的铰关节进行控制,这种由控制输入数目少于系统自由度的系统称为欠驱动系统。利用系统相对于总质心的动量矩守恒这一特性研究了欠驱动双刚体航天器的三... 带球铰连接的双刚体航天器系统在无外力矩作用时,其姿态运动可通过连接双刚体航天器的铰关节进行控制,这种由控制输入数目少于系统自由度的系统称为欠驱动系统。利用系统相对于总质心的动量矩守恒这一特性研究了欠驱动双刚体航天器的三维姿态运动控制问题。导出带球铰连接的双刚体航天器系统三维姿态运动控制模型,并将系统的控制问题转化为无漂移系统的运动规划问题,利用最优控制技术和小波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小波逼近的遗传算法最优运动规划数值算法。通过数值仿真,表明该方法对带球铰连接的欠驱动双刚体航天器三维姿态运动的运动规划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 双刚体航天器 姿态运动 运动规划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姿轨耦合自适应同步控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铁钰嘉 杨伟 岳晓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7,共6页
航天器动力学模型的精确建立,对于成功完成空间任务来说必不可少,而单独考虑轨道或姿态的模型无法满足任务高精度要求,因此从相对轨道动力学方程和修正罗德里格斯参数(MRP)表示的姿态运动学方程出发,建立了航天器六自由度的相对耦合动... 航天器动力学模型的精确建立,对于成功完成空间任务来说必不可少,而单独考虑轨道或姿态的模型无法满足任务高精度要求,因此从相对轨道动力学方程和修正罗德里格斯参数(MRP)表示的姿态运动学方程出发,建立了航天器六自由度的相对耦合动力学方程。为了给出姿轨运动的基准,分别设计了航天器理想姿态和椭圆加指数接近轨道。针对航天器参数不确定问题设计了自适应同步控制律,并通过Lyapunov直接法证明闭环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自适应同步控制算法能使轨道和姿态误差逐步趋于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轨耦合模型 自适应同步控制 类拉格朗日方程 修正罗德里格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三角形绳系卫星编队系统动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志勤 周红 李学府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62-67,共6页
本文研究了平动点附近的旋转三角形绳系卫星编队系统的动态稳定性问题。为了便于分析,假设系绳始终保持张紧状态,且不计系绳的质量。为了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数学模型,考虑了姿态运动和轨道运动的相互影响,即姿轨耦合,并在此基础上推导... 本文研究了平动点附近的旋转三角形绳系卫星编队系统的动态稳定性问题。为了便于分析,假设系绳始终保持张紧状态,且不计系绳的质量。为了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数学模型,考虑了姿态运动和轨道运动的相互影响,即姿轨耦合,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考虑姿轨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最后用数值方法模拟了在不同的旋转速度情况下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模拟结果表明旋转速率越大系统稳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三角形绳系卫星编队 稳定性分析 姿轨耦合 平动点 Hill限制性三体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heta-D次优控制器设计的相对姿轨耦合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志斌 李果 +1 位作者 何英姿 魏春岭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3-78,共6页
针对在轨服务航天器的快速机动和姿轨协同控制的特点,研究了基于姿轨耦合一体化模型的最优控制方法。建立了包括转动和平动的六自由度相对运动耦合非线性模型,连续偏心推力矢量既可以提供位置控制力,也可以输出姿态控制转矩。利用动态... 针对在轨服务航天器的快速机动和姿轨协同控制的特点,研究了基于姿轨耦合一体化模型的最优控制方法。建立了包括转动和平动的六自由度相对运动耦合非线性模型,连续偏心推力矢量既可以提供位置控制力,也可以输出姿态控制转矩。利用动态模型线性化方法和θ-D构造性优化算法给出相对运动姿轨耦合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值解法,同时控制服务航天器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使其直线逼近一个失效慢旋目标。仿真结果证明,由于在动态优化问题中采用了构造性求解,所提方法在保证相对运动稳定和动态性能的前提下计算量小,对未来应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运动 姿轨耦合控制 θ-D次优控制器 修正罗德里格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耦合系统离心力效应模型及姿态机动稳定性
15
作者 李智斌 王照林 +1 位作者 王天舒 柳宁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7-555,共9页
 研究非线性离心力对刚_柔耦合系统的大范围姿态运动的影响· 首先从离心力势场的概念出发,推导了刚_柔耦合系统的非线性模型;然后通过近似计算分析了非线性离心力对系统姿态运动的动态效应;最后,在只有系统姿态与姿态速率测量值...  研究非线性离心力对刚_柔耦合系统的大范围姿态运动的影响· 首先从离心力势场的概念出发,推导了刚_柔耦合系统的非线性模型;然后通过近似计算分析了非线性离心力对系统姿态运动的动态效应;最后,在只有系统姿态与姿态速率测量值的条件下,基于能量范数选择Liapunov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刚-柔耦合 姿态机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族铅化物阳离子低电子态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战利 王治钒 +1 位作者 杨明理 王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1-438,共8页
采用我们最近发展的含旋轨耦合的运动方程耦合簇计算电离能(EOMIP-CC)方法,在CCSD级别上计算了硫族铅化物PbS、PbSe、PbTe阳离子低电子态的平衡键长和谐振频率以及绝热和垂直电离能,得到的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值吻合较好.不考虑旋轨耦合(S... 采用我们最近发展的含旋轨耦合的运动方程耦合簇计算电离能(EOMIP-CC)方法,在CCSD级别上计算了硫族铅化物PbS、PbSe、PbTe阳离子低电子态的平衡键长和谐振频率以及绝热和垂直电离能,得到的结果与已有的实验值吻合较好.不考虑旋轨耦合(SOC)的情况下通过与CCSD(T)的计算结果比较,考察了三重激发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考虑三重激发的贡献后得到的键长和频率结果与实验值吻合更好.计算结果表明PbTe+中2Π态的能量分裂明显大于PbS+和PbSe+中2Π态的能量分裂,但是PbTe+中2Π1/2和2Σ1/2态之间的相互耦合则明显弱于PbS+和PbSe+中这两个态之间的耦合.PbTe+中2Π1/2和2Σ1/2态之间耦合很弱,一方面是因为2Σ+态和2Π态的能量差比PbS+和PbSe+中2Σ+态和2Π态的能量差大,另一方面还由于PbTe+中2Π1/2和2Σ1/2态之间的旋轨耦合矩阵元只是PbS+和PbSe+中2Π1/2和2Σ1/2态之间的旋轨耦合矩阵元的一半.这些计算结果为PbS+、PbSe+、PbTe+阳离子的低电子态性质提供了新的理论数据,可以为将来的实验数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轨耦合 运动方程耦合簇方法 电离能 硫族铅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合作目标绕飞任务的航天器鲁棒姿轨耦合控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艺 贾英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05-1414,共10页
本文研究了非合作目标强迫绕飞过程中存在外部干扰和参数不确定性以及控制输入饱和约束下的航天器鲁棒姿轨耦合控制问题.首先,根据视线坐标系下的轨道动力学方程和本体坐标系下的姿态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满足视线指向要求的航天器相对姿... 本文研究了非合作目标强迫绕飞过程中存在外部干扰和参数不确定性以及控制输入饱和约束下的航天器鲁棒姿轨耦合控制问题.首先,根据视线坐标系下的轨道动力学方程和本体坐标系下的姿态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满足视线指向要求的航天器相对姿轨耦合动力学模型.其次,针对姿轨耦合模型,基于反步法设计了具有抗饱和能力的鲁棒自适应姿轨耦合控制律,其中利用抗饱和技术设计了饱和补偿器,并结合自适应方法对未知参数和扰动上界进行估计,并基于Lyapunov方法给出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证明.最后,将提出的控制方案进行了数值仿真和比较,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合作绕飞 视线指向 姿轨耦合 输入饱和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绕飞逼近翻滚目标运动再现的姿轨控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施浩 贾英民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826,共9页
为了研究地面试验环境下实现航天器捕获失控翻滚目标运动再现的姿轨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适用于实验验证的六自由度姿轨联合相似模型,可满足实验场地大小、机构速度和运行时间等约束;其次,基于多项式函数设计了有限时间收敛且动态性能... 为了研究地面试验环境下实现航天器捕获失控翻滚目标运动再现的姿轨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适用于实验验证的六自由度姿轨联合相似模型,可满足实验场地大小、机构速度和运行时间等约束;其次,基于多项式函数设计了有限时间收敛且动态性能良好的绕飞逼近参考轨迹,并利用反步法给出了姿轨联合控制律,证明了相似闭环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仿真算例说明了基于运动再现的姿轨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再现 相似理论 绕飞 翻滚 姿轨控制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热物特性对热身管中弹丸运动状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陈磊 景春温 +2 位作者 陈莉 李忠新 吴志林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5,共8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热枪散布异常机理,在基于身管温度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材料热物特性的热枪弹丸膛内运动分析有限元模型。以热分析的身管温度场数据作为边界条件,通过显式动力学分析,获得了材料热物特性影响下的弹丸膛内运动状态。... 为了进一步了解热枪散布异常机理,在基于身管温度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材料热物特性的热枪弹丸膛内运动分析有限元模型。以热分析的身管温度场数据作为边界条件,通过显式动力学分析,获得了材料热物特性影响下的弹丸膛内运动状态。对比实验数据,验证了该弹/枪耦合模型的正确性。研究表明:随着身管温度升高,身管热膨胀特性在膛口位置增加了弹丸质心位移及膛内摆角,但减小了弹丸质心侧向速度;身管热弹性在膛口位置增加了弹丸摆角,降低了弹丸质心速度;被甲热塑性增加了膛口弹丸质心侧向位移、膛内综合摆角,降低了弹丸质心侧向速度。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热散机理,提高射击精度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枪耦合 身管温度场 弹丸运动 运动姿态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非合作目标终端逼近的姿轨控制研究
20
作者 刘海龙 韩旭 史小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3-610,共8页
针对旋转非合作目标的终端逼近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了适用于任意偏心率的精确航天器相对运动和姿态动力学模型,并对传统的直线型同步自旋逼近策略进行改进,设计了用于保障终端逼近安全性的指数衰减型参考轨迹;推导了基于比例微分加解耦控... 针对旋转非合作目标的终端逼近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了适用于任意偏心率的精确航天器相对运动和姿态动力学模型,并对传统的直线型同步自旋逼近策略进行改进,设计了用于保障终端逼近安全性的指数衰减型参考轨迹;推导了基于比例微分加解耦控制方法的相对轨道和姿态控制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运动 非合作目标 空间交会 轨道控制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