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提高采收率机理及矿场实践 |
刘仁静
陆文明
|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中国南方印支—燕山期复合盆山体系与盆地原型改造 |
吴冲龙
杜远生
梅廉夫
周江羽
孔春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3
|
川西盆地演化及盆地叠合特征研究 |
李忠权
应丹琳
李洪奎
杨光
曾庆
郭晓玉
陈骁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5
|
|
4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中生代构造属性 |
刘池洋
赵红格
王锋
陈洪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40
|
|
5
|
川渝地区构造动力学演化与盆岭-盆山耦合构造分析 |
李忠权
麻成斗
应丹琳
李洪奎
李应
万双双
席云飞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6
|
盆山耦合与沉积作用 |
李继亮
肖文交
闫臻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7
|
|
7
|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内前陆冲断构造变形的空间变化规律 |
李本亮
贾承造
庞雄奇
管树巍
杨庚
石昕
李传新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2
|
|
8
|
下扬子独立地块与中生代改造型残留盆地 |
叶舟
马力
梁兴
吴根耀
徐克定
张廷山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4
|
|
9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关系研究 |
许建东
马宗晋
曲国胜
李军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7
|
|
10
|
天山两侧山前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因刍议 |
陈正乐
鲁克改
王果
陈柏林
李丽
蒋荣宝
崔玲玲
宫红良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7
|
|
11
|
盆山沉积耦合原理在定量恢复造山带隆升剥蚀过程中的应用 |
符超峰
方小敏
宋友桂
强小科
常宏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12
|
试论“盆”“山”耦合和脱耦研究的方法学 |
吴根耀
马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5
|
|
13
|
深地震探测揭示的西北地区莫霍面深度 |
熊小松
高锐
李秋生
王海燕
侯贺晟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5
|
|
14
|
新疆地学断面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西昆仑-塔里木结合带岩石圈细结构 |
高锐
肖序常
刘训
管烨
李秋生
卢德源
李朋武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2
|
|
15
|
若尔盖与西秦岭地震反射岩石圈结构和盆山耦合 |
王海燕
高锐
马永生
朱铉
李秋生
匡朝阳
李朋武
卢占武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3
|
|
16
|
东北地区佳木斯隆起与周缘中新生代盆地群的耦合关系 |
刘志宏
周飞
吴相梅
孙晓猛
赵呈祥
梅梅
黄超义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7
|
龙门山造山带与川西前陆盆地耦合关系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
杨长清
刘树根
曹波
李书兵
李旻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8
|
|
18
|
西宁和贵德盆地新生代沉积物重矿物变化对构造活动的响应 |
孟庆泉
吴小斌
刘善品
闫宝华
吴松
张洒
宋春晖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9
|
塔里木盆地中央地区的断裂系统: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背景 |
李曰俊
吴根耀
孟庆龙
杨海军
韩剑发
李新生
董立胜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3
|
|
20
|
大别山中生代构造演化:来自盆地充填记录的启示 |
李忠
李任伟
孙枢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