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3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波流耦合影响下分层海床隧道周围砂土渗流孔压及液化分析
1
作者
张治国
陈金芃
+2 位作者
朱正国
PAN Y T
孙苗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3-693,共11页
目前针对波浪作用下海底盾构隧道周围渗流场的既有理论研究一般将衬砌考虑为不透水介质,较少考虑隧道衬砌的渗透性,尤其是较少考虑波浪与海流共同作用对隧道的影响。此外,既有理论一般将海床视为均质且各向同性工况,忽略了实际情况下分...
目前针对波浪作用下海底盾构隧道周围渗流场的既有理论研究一般将衬砌考虑为不透水介质,较少考虑隧道衬砌的渗透性,尤其是较少考虑波浪与海流共同作用对隧道的影响。此外,既有理论一般将海床视为均质且各向同性工况,忽略了实际情况下分层海床的影响。首先,基于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海床表面的动力边界条件,采用传递-反射矩阵法得到波流共同作用下自由分层海床的孔压响应;其次,采用镜像法建立了由于隧道存在引起的砂土摄动压力控制方程,并利用砂土与衬砌间渗流连续条件获得了该方程的Fourier级数展开解析解;接着,采用叠加原理得到了波流共同作用下分层海床中隧道周围砂土的渗流压力响应及液化判定解答。最后,将理论解析解与数值结果及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此外,针对海床渗透性和隧道衬砌渗透性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海流顺流会增大海床中的孔压和液化程度,逆流会减小海床中的孔压并抑制海床的液化,且流速相同时海床对逆流响应的相对差异总体上也大于顺流;当分层海床上层渗透系数较大时(k+s>1×10^(-2)m/s),海床整体孔压较大,且第一次分层处孔压变化明显;当隧道衬砌渗透系数较小时(k+l<1×10^(-6)m/s),隧道对超静孔隙水压在海床内传播“阻挡”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盾构隧道
分层海床
波流耦合
渗流孔压
传递-反射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输零点对称可调的调谐滤波器的设计
2
作者
杨勇
严君美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80-84,共5页
为改善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效果,设计了一款微带平面结构的电调带通滤波器,可以实现滤波器中心频率的调谐和一个传输零点的对称可调。由于采用Doublet型耦合结构,传输零点的对称可调是通过调整谐振器的谐振频率实现的,不需要调整与端口间...
为改善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效果,设计了一款微带平面结构的电调带通滤波器,可以实现滤波器中心频率的调谐和一个传输零点的对称可调。由于采用Doublet型耦合结构,传输零点的对称可调是通过调整谐振器的谐振频率实现的,不需要调整与端口间的耦合系数。采用微带结构,不仅使结构简单,也实现了两个谐振器与端口的耦合系数的单独控制。文中对Doublet型耦合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总结出了其产生有限位置传输零点的条件和特点。设计采用基于耦合矩阵的设计方法,文中详细描述了设计过程。实际设计、加工并测试了一款滤波器,中心频率调整范围为1,24GHz~1.36GHz,传输零点在左侧的调谐范围为1,225GHz~1.345GHz,右侧为1,225GHz~1.375GHz,回波损耗保持为-20dB左右。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所提滤波器及其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调带通滤波器
传输零点
谐振频率
耦合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建模及串扰抵消效果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亚飞
赵彦晓
+1 位作者
杨玮
李学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9-1135,共7页
针对高速互连系统中传输线上的串扰问题,基于电磁耦合理论,研究了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的性质,建立了以下两种情况的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模型及其矩阵分解形式,分别是:(1)考虑受扰线两边各一条相邻微带线对受扰线的串扰;(2)考虑受...
针对高速互连系统中传输线上的串扰问题,基于电磁耦合理论,研究了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的性质,建立了以下两种情况的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模型及其矩阵分解形式,分别是:(1)考虑受扰线两边各一条相邻微带线对受扰线的串扰;(2)考虑受扰线两边各两条相邻微带线对受扰线的串扰.给出了上述两种情况下基于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分解形式的串扰抵消方案,并利用仿真工具ADS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信号抖动和失真大幅下降,串扰抵消效果良好,并且第二种情况下的串扰抵消效果优于第一种情况.该结果说明了在基于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进行串扰抵消时,考虑两边各两条相邻微带线的串扰效果较好,对保持高速信号完整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扰
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
微带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飞机闪电间接效应数值仿真分析
被引量:
24
4
作者
郭飞
周璧华
高成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9-1135,1264,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飞机对雷电间接效应的防护能力,依据SAE-ARP5412和5416等相关标准的规定,利用基于传输线矩阵法的数值仿真技术,对某小型客机进行了大电流脉冲注入测试方法的建模仿真。分析了闪电以不同路径击中飞机时机身表面电流密度、舱...
为进一步提高飞机对雷电间接效应的防护能力,依据SAE-ARP5412和5416等相关标准的规定,利用基于传输线矩阵法的数值仿真技术,对某小型客机进行了大电流脉冲注入测试方法的建模仿真。分析了闪电以不同路径击中飞机时机身表面电流密度、舱室内外的瞬变电磁场分布以及内部电缆的耦合情况。仿真和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模拟闪电击中飞机时的闪电间接效应,给出闪电电磁脉冲(LEMP)经机身孔洞缝隙耦合而在舱体内形成的场分布特征和线缆耦合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飞机对闪电间接效应的防护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矩阵法
闪电间接效应
数值仿真
线缆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典型传输线网络对电磁脉冲的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李许东
王庆国
+2 位作者
周星
高永生
罗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88,共5页
针对关于电磁脉冲对各种低压传输网络及其重要电子终端设备的传导耦合规律、效应评估和损伤机理的研究较少,更缺乏有效防护措施的现状,运用电磁拓扑理论中的BLT方程进行了传输线网络对电磁脉冲响应规律的研究。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对...
针对关于电磁脉冲对各种低压传输网络及其重要电子终端设备的传导耦合规律、效应评估和损伤机理的研究较少,更缺乏有效防护措施的现状,运用电磁拓扑理论中的BLT方程进行了传输线网络对电磁脉冲响应规律的研究。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对传输线网络进行瞬态响应求解时,改进了以往利用繁琐的Fourier变换和反变换的计算方法,采用频域上的BLT方程求出传递函数,并结合时域上的卷积进行求解,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利用同轴线建立典型传输线网络,以方波为注入源进行了实验,实验测试结果与计算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拓扑
BLT方程
传输线网络
散射矩阵
传导耦合
电磁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端离散元件动力学特性的矩阵描述法在阻振基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江涛
王纬波
吴有生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8-156,共9页
在元件坐标系下,分别推导了离散元件(质量、弹簧、阻尼、刚体)输入端状态向量与输出端状态向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向前传递矩阵、向后传递矩阵和广义阻抗矩阵的解析公式。并且讨论了点阻抗或点导纳与传递矩阵或广义阻抗矩阵之间的关系。...
在元件坐标系下,分别推导了离散元件(质量、弹簧、阻尼、刚体)输入端状态向量与输出端状态向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向前传递矩阵、向后传递矩阵和广义阻抗矩阵的解析公式。并且讨论了点阻抗或点导纳与传递矩阵或广义阻抗矩阵之间的关系。此外,文中还分别采用传递矩阵法和导纳矩阵法推导了阻振基座的纵向振动方程,得到了纵向力传递率的解析公式。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同,但传递矩阵法的推导过程更简洁。文中还采用传递矩阵法推导了阻振基座的横向振动方程,得到了横向力传递率的解析公式。所导得的公式可用于指导阻振基座的动力学设计,计算工作量不大且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振基座
刚柔耦合系统
传递矩阵法
广义机械阻抗法
力传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转移矩阵法求解耦合波方程
被引量:
1
7
作者
蔡祥宝
葛智勇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67-70,共4页
提出了一种求解耦合波方程的新方法———转移矩阵法 ,采用该方法得到了小信号近似条件下一维光学超晶格中二次谐波、三次谐波场变量的矩阵形式的解。本方法不仅适用于周期结构 ,也适用于准周期结构和非周期结构。
关键词
耦合波方程
非线性光学
传输矩阵
光学超晶格
转移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相移光纤分布反馈激光器
8
作者
范薇
李学春
+3 位作者
陈柏
陈兰荣
陈绍和
林尊琪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0-423,共4页
本文利用传输矩阵法讨论了相移光纤光栅的透射特性,以及在有源光栅的掺杂浓度特性给定的情况下,相移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达到阈值增益所需的光纤光栅折射率的最小调制深度.
关键词
相移光纤分布反馈激光器
传输矩阵
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阶微环菱形矩阵谐振滤波器传输性能研究
9
作者
于莉媛
牛萍娟
+1 位作者
邢海英
侯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31-533,557,共4页
微环谐振器具有结构紧凑、易于大规模集成等优点,在研究中多采用多环联接来改进其滤波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N阶微环矩阵谐振滤波器结构,使N阶矩阵为菱形排列方式,以获得更佳的旁瓣、带内纹波等性能指标。以3阶微环矩阵为例,利用耦...
微环谐振器具有结构紧凑、易于大规模集成等优点,在研究中多采用多环联接来改进其滤波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N阶微环矩阵谐振滤波器结构,使N阶矩阵为菱形排列方式,以获得更佳的旁瓣、带内纹波等性能指标。以3阶微环矩阵为例,利用耦合模理论对N阶微环矩阵建立稳态方程,求解出3阶微环矩阵的输出特性,并与其他同环数的微环阵列在滤波性能上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在相应结构参数和微环数目相同的情况下,改进型N阶微环矩阵谐振滤波器在通带宽度、远端抑制、旁瓣等方面较多环联接方式更具优势。该改进型N阶微环矩阵谐振滤波器可以在宽信道大容量的波分复用系统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化微环谐振滤波器
耦合模理论
N阶微环矩阵
传输特性
旁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相移对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传输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杨颖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40-1143,共4页
基于耦合模理论,采用传输矩阵法分析了相移对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传输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级联光栅间相移量从0至π变化时,传输谱主阻带左边会出现一个小的阻带,且相移量越大,小阻带的幅值越大。当相移量增大到π时,小阻带幅值增大...
基于耦合模理论,采用传输矩阵法分析了相移对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传输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级联光栅间相移量从0至π变化时,传输谱主阻带左边会出现一个小的阻带,且相移量越大,小阻带的幅值越大。当相移量增大到π时,小阻带幅值增大到与原阻带相当;当相移量从π增至2π时,传输谱主阻带右边会出现一个小的阻带,且相移量越大,小阻带的幅值越小。随相移量的增大,主阻带最大损耗峰对应的谐振波长向长波长方向偏移。调节相移量可灵活地改变主阻带最大损耗峰对应的谐振波长,为新型光纤光栅器件的开发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光纤光栅
耦合模理论
传输矩阵法
相移
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V-I传输矩阵方法在布拉格光纤光栅分析中的运用
被引量:
1
11
作者
纪荣栋
施解龙
+1 位作者
陈冠群
胡瑞红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4,共6页
介绍了V-I传输矩阵方法用于布拉格光纤光栅的理论分析,该方法通过参量变换将相邻薄层间的界面矩阵退化为单位矩阵,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从传输矩阵出发,数学上推导出耦合模方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有助于加深对V-I传输矩阵方法...
介绍了V-I传输矩阵方法用于布拉格光纤光栅的理论分析,该方法通过参量变换将相邻薄层间的界面矩阵退化为单位矩阵,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从传输矩阵出发,数学上推导出耦合模方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有助于加深对V-I传输矩阵方法物理机制的理解。数值模拟分析发现V-I传输矩阵方法具有计算快速、简单明了的优点。最后还指出V-I传输矩阵方法仅适用于短周期光纤光栅,若要运用于长周期光纤光栅,需要进一步理论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与波导光学
V-I传输矩阵方法
耦合模理论
布拉格光纤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包层结构对光子晶体光纤光栅反射谱的影响
被引量:
2
12
作者
刘耀辉
施伟华
吴昊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31,50,共4页
利用RSoft软件对包层空气孔为正六边形对称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的模场进行了分析,并使用模式耦合理论和传输矩阵法对光子晶体光纤光栅(PCFG)特性进行了计算和仿真,对比了不同包层结构和纤芯尺寸的PCFG反射谱之间的差异。仿真结果显示,占...
利用RSoft软件对包层空气孔为正六边形对称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的模场进行了分析,并使用模式耦合理论和传输矩阵法对光子晶体光纤光栅(PCFG)特性进行了计算和仿真,对比了不同包层结构和纤芯尺寸的PCFG反射谱之间的差异。仿真结果显示,占空比和纤芯尺寸的大小可影响谐振峰的数量和谐振波长值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光栅
反射谱
耦合模理论
传输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速磁浮列车线缆雷电间接效应的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13
作者
王京
王庆峰
+1 位作者
张健穹
李相强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1,148,共5页
磁浮列车与传统轮轨列车相比,磁浮列车由于没有接触网的防护,容易受到直接雷击,雷电流通过车体时产生强烈的瞬态电磁辐射,导致车内线缆上产生感应电压、感应电流。利用CST微波工作室分析在雷电流作用下,高速磁浮车的线缆类型、线缆屏蔽...
磁浮列车与传统轮轨列车相比,磁浮列车由于没有接触网的防护,容易受到直接雷击,雷电流通过车体时产生强烈的瞬态电磁辐射,导致车内线缆上产生感应电压、感应电流。利用CST微波工作室分析在雷电流作用下,高速磁浮车的线缆类型、线缆屏蔽层接地方式、线缆位置,以及多路径击穿条件下对线缆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耦合特性的影响,此外,为了验证模拟的正确性,搭建高速磁浮列车线缆耦合实验平台。研究结果表明:线缆贴近车体位置布线、双绞线的选用以及屏蔽线缆双端接地的方式能够有效抑制磁浮列车内部线缆耦合电流,同时降低导向/制动电磁铁和导向/制动轨之间的电压击穿阈值,也能减小耦合电流,整个研究对磁浮列车雷电间接效应防护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列车
雷电间接效应
线缆耦合
传输线矩阵法
感应电压
感应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波滤波器预失真技术
被引量:
1
14
作者
张德锋
尹映辉
《电子科技》
2010年第2期49-51,共3页
介绍了一种交叉耦合微波滤波器的自适应预失真理论。该理论在传统预失真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了传输极点向jω轴的异步移动。每一个极点移动的距离,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优化得到,避免了传统预失真中极点同步移动的盲目性。虽然传统预失真技...
介绍了一种交叉耦合微波滤波器的自适应预失真理论。该理论在传统预失真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了传输极点向jω轴的异步移动。每一个极点移动的距离,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优化得到,避免了传统预失真中极点同步移动的盲目性。虽然传统预失真技术可以使滤波器通带内损耗变化及群时延变得较为平坦,但这是以增大插入损耗、回波损耗为代价的。采用自适应预失真技术,滤波器的电参数将得到较好的折衷。同时,通过选择合适的反射零点,可以综合出物理结构对称或者同步调谐滤波器对应的耦合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滤波器
自适应预失真技术
传输极点
耦合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非谐振节点滤波器的耦合矩阵综合方法
15
作者
柳浩
李胜先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49,共4页
基于非谐振节点理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直接耦合矩阵综合方法。通过将非谐振节点看作谐振点,采用经典耦合矩阵综合方法得到耦合矩阵,再对矩阵作相似变换,使非谐振节点位置相对应的元素不含传输零点信息,并对其所在行列作比例变换,使其还...
基于非谐振节点理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直接耦合矩阵综合方法。通过将非谐振节点看作谐振点,采用经典耦合矩阵综合方法得到耦合矩阵,再对矩阵作相似变换,使非谐振节点位置相对应的元素不含传输零点信息,并对其所在行列作比例变换,使其还原为非谐振节点,直接综合得到可用于设计含非谐振节点滤波器的耦合矩阵。这种综合方法简化了含非谐振节点滤波器的综合、拓扑重构和性能仿真,Matlab和HFSS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综合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器
耦合矩阵
非谐振节点
谐振点
相似变换
传输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椭圆函数带通滤波器的一般设计方法
16
作者
邹骥
孙京秋
谢庭芳
《电讯技术》
2007年第3期110-112,共3页
介绍了准椭圆函数滤波器的一般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一种用于S频段、具有非对称传输零点、3阶同轴线型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实例,使用部分分式展开法综合出M矩阵,给出仿真模型和仿真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低插损、高阻带抑制等特点,...
介绍了准椭圆函数滤波器的一般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一种用于S频段、具有非对称传输零点、3阶同轴线型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实例,使用部分分式展开法综合出M矩阵,给出仿真模型和仿真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低插损、高阻带抑制等特点,设计方法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设备
带通滤波器
准椭圆函数
传输零点
耦合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场线耦合的非线性级联传输线网络分析
17
作者
韩润兵
赵翔
+2 位作者
闫丽萍
刘强
周海京
《无线电工程》
2018年第9期777-781,共5页
针对非线性级联传输线网络中的电磁环境效应问题,提出一种含场线耦合的非线性级联传输线网络分析方法。在传统场线耦合Taylor模型的基础上,将含场线耦合的传输线等效为有源二端口网络,采用基于频域黑箱模型的大信号S参数表征非线性组件...
针对非线性级联传输线网络中的电磁环境效应问题,提出一种含场线耦合的非线性级联传输线网络分析方法。在传统场线耦合Taylor模型的基础上,将含场线耦合的传输线等效为有源二端口网络,采用基于频域黑箱模型的大信号S参数表征非线性组件,利用插值和迭代技术结合ABCD矩阵求解端口响应,以分析外场辐照对非线性级联传输线网络工作状态的影响。以若干算例求解其受扰响应,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采用该方法可以对外部电磁干扰下级联传输线网络的非线性响应行为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线耦合
非线性传输线网络
级联传输线网络
ABCD矩阵
大信号S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结构新颖的双通带滤波器的仿真设计
18
作者
申凯
雷坚
许冰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96-199,共4页
为使工作在多个分离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公用一个多模终端实现不同的业务需求,采用零极点综合技术抽取了滤波器的耦合矩阵,借助经验公式实现了普通波结构滤波器向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的转换,最终设计了一个结构新型双通带滤波器。仿...
为使工作在多个分离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公用一个多模终端实现不同的业务需求,采用零极点综合技术抽取了滤波器的耦合矩阵,借助经验公式实现了普通波结构滤波器向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的转换,最终设计了一个结构新型双通带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显示滤波器通带内回波损耗大于15dB,插损小于1.8dB,通带间隔离大于13dB。与传统矩形波导双通带滤波器相比,该滤波器具有成本低、重量轻、体积小和容易加工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带滤波器
传输零点
基片集成波导
耦合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信道传输矩阵逆矩阵减小微带线间串扰
19
作者
丁红
王亚飞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86-1090,共5页
针对现有串扰减小方法效果有限、成本高、资源消耗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传输矩阵逆矩阵减小微带线间串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信道传输矩阵化为单位阵来实现串扰减小。根据理论分析设计了该方法的电路结构。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
针对现有串扰减小方法效果有限、成本高、资源消耗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传输矩阵逆矩阵减小微带线间串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信道传输矩阵化为单位阵来实现串扰减小。根据理论分析设计了该方法的电路结构。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串扰抵消后串扰幅度和抖动都有明显改善,且该方法的电路结构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耦合微带线
串扰抵消
信道传输矩阵
逆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构建研究
20
作者
丁红
王亚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69-172,共4页
从电磁场理论出发,研究印刷电路板上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CTL-CTM)的建立。根据耦合传输线的串扰模型,基于有限元法建立CTL-CTM。利用HFSS软件仿真建立的信道传输矩阵元素,与从电路角度建立的信道传输矩阵元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
从电磁场理论出发,研究印刷电路板上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CTL-CTM)的建立。根据耦合传输线的串扰模型,基于有限元法建立CTL-CTM。利用HFSS软件仿真建立的信道传输矩阵元素,与从电路角度建立的信道传输矩阵元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基本一致,验证了从电路角度建立CTL-CTM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基于CTL-CTM进行串扰减小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扰
耦合传输线
信道传输矩阵
印刷电路板
电磁场
有限元法
微带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波流耦合影响下分层海床隧道周围砂土渗流孔压及液化分析
1
作者
张治国
陈金芃
朱正国
PAN Y T
孙苗苗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浙大城市学院土木工程系
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3-69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145,41977247)
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项目(KF2022-07)
+1 种基金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课题项目(201703)
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课题项目(IUI2022-YB-01)。
文摘
目前针对波浪作用下海底盾构隧道周围渗流场的既有理论研究一般将衬砌考虑为不透水介质,较少考虑隧道衬砌的渗透性,尤其是较少考虑波浪与海流共同作用对隧道的影响。此外,既有理论一般将海床视为均质且各向同性工况,忽略了实际情况下分层海床的影响。首先,基于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海床表面的动力边界条件,采用传递-反射矩阵法得到波流共同作用下自由分层海床的孔压响应;其次,采用镜像法建立了由于隧道存在引起的砂土摄动压力控制方程,并利用砂土与衬砌间渗流连续条件获得了该方程的Fourier级数展开解析解;接着,采用叠加原理得到了波流共同作用下分层海床中隧道周围砂土的渗流压力响应及液化判定解答。最后,将理论解析解与数值结果及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此外,针对海床渗透性和隧道衬砌渗透性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海流顺流会增大海床中的孔压和液化程度,逆流会减小海床中的孔压并抑制海床的液化,且流速相同时海床对逆流响应的相对差异总体上也大于顺流;当分层海床上层渗透系数较大时(k+s>1×10^(-2)m/s),海床整体孔压较大,且第一次分层处孔压变化明显;当隧道衬砌渗透系数较小时(k+l<1×10^(-6)m/s),隧道对超静孔隙水压在海床内传播“阻挡”效应明显。
关键词
海底盾构隧道
分层海床
波流耦合
渗流孔压
传递-反射矩阵法
Keywords
subsea shield tunnel
multilayered seabed
wave-current
coupl
ing
seepage pore pressure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matrix
method
分类号
TU4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输零点对称可调的调谐滤波器的设计
2
作者
杨勇
严君美
机构
景德镇陶瓷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80-8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41110,61661023)。
文摘
为改善滤波器的带外抑制效果,设计了一款微带平面结构的电调带通滤波器,可以实现滤波器中心频率的调谐和一个传输零点的对称可调。由于采用Doublet型耦合结构,传输零点的对称可调是通过调整谐振器的谐振频率实现的,不需要调整与端口间的耦合系数。采用微带结构,不仅使结构简单,也实现了两个谐振器与端口的耦合系数的单独控制。文中对Doublet型耦合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总结出了其产生有限位置传输零点的条件和特点。设计采用基于耦合矩阵的设计方法,文中详细描述了设计过程。实际设计、加工并测试了一款滤波器,中心频率调整范围为1,24GHz~1.36GHz,传输零点在左侧的调谐范围为1,225GHz~1.345GHz,右侧为1,225GHz~1.375GHz,回波损耗保持为-20dB左右。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所提滤波器及其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电调带通滤波器
传输零点
谐振频率
耦合矩阵
Keywords
reconfigurable band pass filter
transmission
zero
resonant frequency
coupl
ing
matrix
分类号
TN713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建模及串扰抵消效果分析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亚飞
赵彦晓
杨玮
李学华
机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9-113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No.61601038)
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No.KM201411232010)
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骨干个人项目(No.2014000020124G0177)
文摘
针对高速互连系统中传输线上的串扰问题,基于电磁耦合理论,研究了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的性质,建立了以下两种情况的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模型及其矩阵分解形式,分别是:(1)考虑受扰线两边各一条相邻微带线对受扰线的串扰;(2)考虑受扰线两边各两条相邻微带线对受扰线的串扰.给出了上述两种情况下基于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分解形式的串扰抵消方案,并利用仿真工具ADS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信号抖动和失真大幅下降,串扰抵消效果良好,并且第二种情况下的串扰抵消效果优于第一种情况.该结果说明了在基于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进行串扰抵消时,考虑两边各两条相邻微带线的串扰效果较好,对保持高速信号完整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串扰
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
微带线
Keywords
crosstalk
coupled
transmission
lines-channel
transmission
matrix
(
ctl-ctm
)
microstrip lines
分类号
TN811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飞机闪电间接效应数值仿真分析
被引量:
24
4
作者
郭飞
周璧华
高成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电磁环境效应与电光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9-1135,126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60971063
51277182)
文摘
为进一步提高飞机对雷电间接效应的防护能力,依据SAE-ARP5412和5416等相关标准的规定,利用基于传输线矩阵法的数值仿真技术,对某小型客机进行了大电流脉冲注入测试方法的建模仿真。分析了闪电以不同路径击中飞机时机身表面电流密度、舱室内外的瞬变电磁场分布以及内部电缆的耦合情况。仿真和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模拟闪电击中飞机时的闪电间接效应,给出闪电电磁脉冲(LEMP)经机身孔洞缝隙耦合而在舱体内形成的场分布特征和线缆耦合规律,为进一步研究飞机对闪电间接效应的防护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传输线矩阵法
闪电间接效应
数值仿真
线缆耦合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matrix
lightning indirect effects
numerical simulation
cable
coupl
ing
分类号
V242.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传输线网络对电磁脉冲的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李许东
王庆国
周星
高永生
罗峰
机构
军械工程学院强电磁场环境模拟与防护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8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7091)
文摘
针对关于电磁脉冲对各种低压传输网络及其重要电子终端设备的传导耦合规律、效应评估和损伤机理的研究较少,更缺乏有效防护措施的现状,运用电磁拓扑理论中的BLT方程进行了传输线网络对电磁脉冲响应规律的研究。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对传输线网络进行瞬态响应求解时,改进了以往利用繁琐的Fourier变换和反变换的计算方法,采用频域上的BLT方程求出传递函数,并结合时域上的卷积进行求解,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利用同轴线建立典型传输线网络,以方波为注入源进行了实验,实验测试结果与计算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电磁拓扑
BLT方程
传输线网络
散射矩阵
传导耦合
电磁脉冲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topology
BLT equation
transmission
-line network
scattering
matrix
conducting
coupl
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
分类号
TM15 [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端离散元件动力学特性的矩阵描述法在阻振基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6
作者
李江涛
王纬波
吴有生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8-156,共9页
文摘
在元件坐标系下,分别推导了离散元件(质量、弹簧、阻尼、刚体)输入端状态向量与输出端状态向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向前传递矩阵、向后传递矩阵和广义阻抗矩阵的解析公式。并且讨论了点阻抗或点导纳与传递矩阵或广义阻抗矩阵之间的关系。此外,文中还分别采用传递矩阵法和导纳矩阵法推导了阻振基座的纵向振动方程,得到了纵向力传递率的解析公式。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同,但传递矩阵法的推导过程更简洁。文中还采用传递矩阵法推导了阻振基座的横向振动方程,得到了横向力传递率的解析公式。所导得的公式可用于指导阻振基座的动力学设计,计算工作量不大且精度较高。
关键词
阻振基座
刚柔耦合系统
传递矩阵法
广义机械阻抗法
力传递率
Keywords
anti-vibration mounting
rigid body-flexible body
coupled
system
transfer
matrix
method
generalized mechanical impedance method
force
transmiss
ibility
分类号
O32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U661.4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转移矩阵法求解耦合波方程
被引量:
1
7
作者
蔡祥宝
葛智勇
机构
南京邮电学院应用数理系
出处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67-70,共4页
文摘
提出了一种求解耦合波方程的新方法———转移矩阵法 ,采用该方法得到了小信号近似条件下一维光学超晶格中二次谐波、三次谐波场变量的矩阵形式的解。本方法不仅适用于周期结构 ,也适用于准周期结构和非周期结构。
关键词
耦合波方程
非线性光学
传输矩阵
光学超晶格
转移矩阵法
Keywords
coupled
-wave equation
Nonlinear optics
transmission
matrix
Optical superlattice
分类号
O43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相移光纤分布反馈激光器
8
作者
范薇
李学春
陈柏
陈兰荣
陈绍和
林尊琪
机构
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
出处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0-423,共4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863-416资助课题.
文摘
本文利用传输矩阵法讨论了相移光纤光栅的透射特性,以及在有源光栅的掺杂浓度特性给定的情况下,相移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达到阈值增益所需的光纤光栅折射率的最小调制深度.
关键词
相移光纤分布反馈激光器
传输矩阵
耦合系数
Keywords
phase-shift fibre distributed feedback lasers
transmission
matrix
coupl
ing coefficient
分类号
TN248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阶微环菱形矩阵谐振滤波器传输性能研究
9
作者
于莉媛
牛萍娟
邢海英
侯莎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半导体照明研发中心
出处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31-533,557,共4页
基金
天津市科委资助项目(LED辐射增亮的研究及应用)
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ZD200721)
文摘
微环谐振器具有结构紧凑、易于大规模集成等优点,在研究中多采用多环联接来改进其滤波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N阶微环矩阵谐振滤波器结构,使N阶矩阵为菱形排列方式,以获得更佳的旁瓣、带内纹波等性能指标。以3阶微环矩阵为例,利用耦合模理论对N阶微环矩阵建立稳态方程,求解出3阶微环矩阵的输出特性,并与其他同环数的微环阵列在滤波性能上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在相应结构参数和微环数目相同的情况下,改进型N阶微环矩阵谐振滤波器在通带宽度、远端抑制、旁瓣等方面较多环联接方式更具优势。该改进型N阶微环矩阵谐振滤波器可以在宽信道大容量的波分复用系统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
小型化微环谐振滤波器
耦合模理论
N阶微环矩阵
传输特性
旁瓣
Keywords
micro-ring resonator filter
coupled
-mode-theory
N-order micro-ring
matrix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side-lobe
分类号
TN713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相移对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传输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杨颖
机构
临沂大学信息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功能薄膜传感器实验室
出处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40-1143,共4页
文摘
基于耦合模理论,采用传输矩阵法分析了相移对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传输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级联光栅间相移量从0至π变化时,传输谱主阻带左边会出现一个小的阻带,且相移量越大,小阻带的幅值越大。当相移量增大到π时,小阻带幅值增大到与原阻带相当;当相移量从π增至2π时,传输谱主阻带右边会出现一个小的阻带,且相移量越大,小阻带的幅值越小。随相移量的增大,主阻带最大损耗峰对应的谐振波长向长波长方向偏移。调节相移量可灵活地改变主阻带最大损耗峰对应的谐振波长,为新型光纤光栅器件的开发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长周期光纤光栅
耦合模理论
传输矩阵法
相移
级联
Keywords
long-period fiber grating
coupled
-mode theory
transmission
matrix
method
phase-shift
cascaded
分类号
TN25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I传输矩阵方法在布拉格光纤光栅分析中的运用
被引量:
1
11
作者
纪荣栋
施解龙
陈冠群
胡瑞红
机构
上海大学物理系
出处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677030)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6ZR14034)
文摘
介绍了V-I传输矩阵方法用于布拉格光纤光栅的理论分析,该方法通过参量变换将相邻薄层间的界面矩阵退化为单位矩阵,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从传输矩阵出发,数学上推导出耦合模方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有助于加深对V-I传输矩阵方法物理机制的理解。数值模拟分析发现V-I传输矩阵方法具有计算快速、简单明了的优点。最后还指出V-I传输矩阵方法仅适用于短周期光纤光栅,若要运用于长周期光纤光栅,需要进一步理论修正。
关键词
纤维与波导光学
V-I传输矩阵方法
耦合模理论
布拉格光纤光栅
Keywords
fiber and waveguide optics
V-I
transmission
matrix
formalism
coupled
-mode theory
fiber Bragg gratings
分类号
TN25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包层结构对光子晶体光纤光栅反射谱的影响
被引量:
2
12
作者
刘耀辉
施伟华
吴昊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出处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31,5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707006)
南京邮电大学攀登计划资助项目(NY207054)
文摘
利用RSoft软件对包层空气孔为正六边形对称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的模场进行了分析,并使用模式耦合理论和传输矩阵法对光子晶体光纤光栅(PCFG)特性进行了计算和仿真,对比了不同包层结构和纤芯尺寸的PCFG反射谱之间的差异。仿真结果显示,占空比和纤芯尺寸的大小可影响谐振峰的数量和谐振波长值的大小。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光栅
反射谱
耦合模理论
传输矩阵法
Keywords
PCFG
reflection spectrum
mode
coupl
ing theory
transmission
matrix
method
分类号
TN818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磁浮列车线缆雷电间接效应的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13
作者
王京
王庆峰
张健穹
李相强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1,148,共5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YFG0420,2018GZ0531,2018GZ053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682019LK10,2018GF09)
文摘
磁浮列车与传统轮轨列车相比,磁浮列车由于没有接触网的防护,容易受到直接雷击,雷电流通过车体时产生强烈的瞬态电磁辐射,导致车内线缆上产生感应电压、感应电流。利用CST微波工作室分析在雷电流作用下,高速磁浮车的线缆类型、线缆屏蔽层接地方式、线缆位置,以及多路径击穿条件下对线缆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耦合特性的影响,此外,为了验证模拟的正确性,搭建高速磁浮列车线缆耦合实验平台。研究结果表明:线缆贴近车体位置布线、双绞线的选用以及屏蔽线缆双端接地的方式能够有效抑制磁浮列车内部线缆耦合电流,同时降低导向/制动电磁铁和导向/制动轨之间的电压击穿阈值,也能减小耦合电流,整个研究对磁浮列车雷电间接效应防护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高速磁浮列车
雷电间接效应
线缆耦合
传输线矩阵法
感应电压
感应电流
Keywords
high speed maglev train
indirect lightning effect
cable
coupl
ing
transmission
line
matrix
induced voltage
induced current
分类号
U237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TM15 [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波滤波器预失真技术
被引量:
1
14
作者
张德锋
尹映辉
机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科技》
2010年第2期49-51,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571059)
文摘
介绍了一种交叉耦合微波滤波器的自适应预失真理论。该理论在传统预失真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了传输极点向jω轴的异步移动。每一个极点移动的距离,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优化得到,避免了传统预失真中极点同步移动的盲目性。虽然传统预失真技术可以使滤波器通带内损耗变化及群时延变得较为平坦,但这是以增大插入损耗、回波损耗为代价的。采用自适应预失真技术,滤波器的电参数将得到较好的折衷。同时,通过选择合适的反射零点,可以综合出物理结构对称或者同步调谐滤波器对应的耦合矩阵。
关键词
微波滤波器
自适应预失真技术
传输极点
耦合矩阵
Keywords
microwave filters
adaptively predistortion technique
transmission
poles
coupl
ing
matrix
分类号
TN713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非谐振节点滤波器的耦合矩阵综合方法
15
作者
柳浩
李胜先
机构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出处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49,共4页
文摘
基于非谐振节点理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直接耦合矩阵综合方法。通过将非谐振节点看作谐振点,采用经典耦合矩阵综合方法得到耦合矩阵,再对矩阵作相似变换,使非谐振节点位置相对应的元素不含传输零点信息,并对其所在行列作比例变换,使其还原为非谐振节点,直接综合得到可用于设计含非谐振节点滤波器的耦合矩阵。这种综合方法简化了含非谐振节点滤波器的综合、拓扑重构和性能仿真,Matlab和HFSS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综合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滤波器
耦合矩阵
非谐振节点
谐振点
相似变换
传输零点
Keywords
filter
coupl
ing
matrix
nonresonating node
resonating node
similarity transformation
transmission
zero
分类号
TN713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椭圆函数带通滤波器的一般设计方法
16
作者
邹骥
孙京秋
谢庭芳
机构
中国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空军驻电子十所军事代表室
出处
《电讯技术》
2007年第3期110-112,共3页
文摘
介绍了准椭圆函数滤波器的一般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一种用于S频段、具有非对称传输零点、3阶同轴线型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实例,使用部分分式展开法综合出M矩阵,给出仿真模型和仿真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低插损、高阻带抑制等特点,设计方法切实可行。
关键词
微波设备
带通滤波器
准椭圆函数
传输零点
耦合矩阵
Keywords
microwave equipment
bandpass filter(BPF)
quasi - elliptic function
transmission
zero
coupl
ing
matrix
分类号
TN713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场线耦合的非线性级联传输线网络分析
17
作者
韩润兵
赵翔
闫丽萍
刘强
周海京
机构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出处
《无线电工程》
2018年第9期777-78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基金资助项目(NSAF-U1530143)
文摘
针对非线性级联传输线网络中的电磁环境效应问题,提出一种含场线耦合的非线性级联传输线网络分析方法。在传统场线耦合Taylor模型的基础上,将含场线耦合的传输线等效为有源二端口网络,采用基于频域黑箱模型的大信号S参数表征非线性组件,利用插值和迭代技术结合ABCD矩阵求解端口响应,以分析外场辐照对非线性级联传输线网络工作状态的影响。以若干算例求解其受扰响应,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采用该方法可以对外部电磁干扰下级联传输线网络的非线性响应行为进行预测。
关键词
场线耦合
非线性传输线网络
级联传输线网络
ABCD矩阵
大信号S参数
Keywords
field-to-
transmission
line
coupl
ing
nonlinear
transmission
line network
cascaded
transmission
line network
ABCD
matrix
large-signal S-parameters
分类号
O441.4 [理学—电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结构新颖的双通带滤波器的仿真设计
18
作者
申凯
雷坚
许冰
机构
空军装备研究院防空所
空军
兰州军区
出处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96-199,共4页
文摘
为使工作在多个分离频段的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公用一个多模终端实现不同的业务需求,采用零极点综合技术抽取了滤波器的耦合矩阵,借助经验公式实现了普通波结构滤波器向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的转换,最终设计了一个结构新型双通带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显示滤波器通带内回波损耗大于15dB,插损小于1.8dB,通带间隔离大于13dB。与传统矩形波导双通带滤波器相比,该滤波器具有成本低、重量轻、体积小和容易加工等优点。
关键词
双通带滤波器
传输零点
基片集成波导
耦合矩阵
Keywords
dual-passband filter
transmission
zeros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SIW)
coupl
ing
matrix
分类号
TN713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信道传输矩阵逆矩阵减小微带线间串扰
19
作者
丁红
王亚飞
机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出处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86-109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1601038)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师资补充与支持计划(2018-2020)
文摘
针对现有串扰减小方法效果有限、成本高、资源消耗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传输矩阵逆矩阵减小微带线间串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信道传输矩阵化为单位阵来实现串扰减小。根据理论分析设计了该方法的电路结构。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串扰抵消后串扰幅度和抖动都有明显改善,且该方法的电路结构简单。
关键词
集成电路
耦合微带线
串扰抵消
信道传输矩阵
逆矩阵
Keywords
integrated circuit
coupled
microstrip line
crosstalk cancellation
channel
transmission
matrix
inverse
matrix
分类号
TN817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构建研究
20
作者
丁红
王亚飞
机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69-17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61601038)~~
文摘
从电磁场理论出发,研究印刷电路板上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CTL-CTM)的建立。根据耦合传输线的串扰模型,基于有限元法建立CTL-CTM。利用HFSS软件仿真建立的信道传输矩阵元素,与从电路角度建立的信道传输矩阵元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基本一致,验证了从电路角度建立CTL-CTM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基于CTL-CTM进行串扰减小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串扰
耦合传输线
信道传输矩阵
印刷电路板
电磁场
有限元法
微带线
Keywords
crosstalk
coupled
transmission
lines
channel
transmission
matrix
printed circuit board
electromagnetic field
finite element method
microstrip line
分类号
TN817-34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波流耦合影响下分层海床隧道周围砂土渗流孔压及液化分析
张治国
陈金芃
朱正国
PAN Y T
孙苗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传输零点对称可调的调谐滤波器的设计
杨勇
严君美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建模及串扰抵消效果分析
王亚飞
赵彦晓
杨玮
李学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飞机闪电间接效应数值仿真分析
郭飞
周璧华
高成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典型传输线网络对电磁脉冲的响应规律研究
李许东
王庆国
周星
高永生
罗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二端离散元件动力学特性的矩阵描述法在阻振基座分析中的应用
李江涛
王纬波
吴有生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应用转移矩阵法求解耦合波方程
蔡祥宝
葛智勇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相移光纤分布反馈激光器
范薇
李学春
陈柏
陈兰荣
陈绍和
林尊琪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N阶微环菱形矩阵谐振滤波器传输性能研究
于莉媛
牛萍娟
邢海英
侯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相移对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传输特性的影响
杨颖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V-I传输矩阵方法在布拉格光纤光栅分析中的运用
纪荣栋
施解龙
陈冠群
胡瑞红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包层结构对光子晶体光纤光栅反射谱的影响
刘耀辉
施伟华
吴昊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高速磁浮列车线缆雷电间接效应的耦合特性研究
王京
王庆峰
张健穹
李相强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微波滤波器预失真技术
张德锋
尹映辉
《电子科技》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含非谐振节点滤波器的耦合矩阵综合方法
柳浩
李胜先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准椭圆函数带通滤波器的一般设计方法
邹骥
孙京秋
谢庭芳
《电讯技术》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含场线耦合的非线性级联传输线网络分析
韩润兵
赵翔
闫丽萍
刘强
周海京
《无线电工程》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一种结构新颖的双通带滤波器的仿真设计
申凯
雷坚
许冰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基于信道传输矩阵逆矩阵减小微带线间串扰
丁红
王亚飞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耦合传输线信道传输矩阵构建研究
丁红
王亚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