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075铝合金刚柔耦合结构表面疲劳性能探究
1
作者 张继林 王栋梁 易湘斌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3-26,75,共5页
采用激光冲击强化技术改善7075铝合金疲劳性能,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7075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不同功率密度下的强化试验,测定其在激光冲击下的表面形貌及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结合其疲劳试验,探究激光强化对材料性能的影... 采用激光冲击强化技术改善7075铝合金疲劳性能,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7075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不同功率密度下的强化试验,测定其在激光冲击下的表面形貌及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结合其疲劳试验,探究激光强化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强化使铝合金表面粗糙度增大,并产生残余压应力;当功率密度增加到10.19 GW/cm^(2)时,残余压应力不再增大;激光冲击试样的疲劳寿命比未冲击试样提高了1倍,减小了断裂扩展范围;残余压应力的存在增加了铝合金的裂纹萌生难度,延长了其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柔耦合结构 疲劳性能 粗糙度 激光冲击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钢缀板柱的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
2
作者 冯士伦 罗晨阳 《工程建设》 2024年第2期12-17,29,共7页
缀板柱以其制造简便、稳定性高且价格低廉的优势,在工程钢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准确模拟缀板与立柱之间的连接情况,是工程结构有限元模拟时的重要问题。文章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研究C型钢缀板柱中缀板与立柱之间连接情况的有限元... 缀板柱以其制造简便、稳定性高且价格低廉的优势,在工程钢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准确模拟缀板与立柱之间的连接情况,是工程结构有限元模拟时的重要问题。文章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研究C型钢缀板柱中缀板与立柱之间连接情况的有限元模拟问题,通过对比单元整体建模与节点耦合建模的模拟结果,分析了节点耦合连接方法的模拟原理并提出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计算分析表明:整体建模模拟效果较好但不便于模型修改和精细化模拟,节点耦合便于修改但需要考虑耦合方法和连接面积。文章提出的简化统一耦合方法模拟效果好,适应性强,对于工程实践中的有限元模拟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缀板柱 结构加强 单元整体建模 节点耦合连接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耦合场对星载弹性元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华雄 肖勇 +3 位作者 高翔 王辉 邱冬生 王勇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8,共10页
星载可展天线广泛使用了弹性元件,这些弹性元件机械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对天线的展开和正常服役至关重要,是可展天线产品满足形面精度指标要求的重要支撑。采用宏观和微观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探究电磁场对弹性元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星载可展天线广泛使用了弹性元件,这些弹性元件机械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对天线的展开和正常服役至关重要,是可展天线产品满足形面精度指标要求的重要支撑。采用宏观和微观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探究电磁场对弹性元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分析其影响机制,为提升星载弹性元件机械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供新的途径。研究发现电磁耦合场能够在不改变原有产品精度等级及内部成分的情况下,将星载弹性元件刚度提升2.11%,刚度分布方差降低一个数量级;显微硬度最大可提升8.42%,硬度方差分布下降40.79%;抗蠕变性能提高45.76%,在强化机械性能的同时提高弹簧刚度分布和硬度分布的均匀性,减小个体差异。另外金相微观组织的观测结果显示电磁耦合场对弹簧机械性能的改善具有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的作用。电磁耦合强化对提高星载弹性元件结构的性能稳定性和一致性具有重要影响,该技术在未来航天领域具有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弹性元件 电磁耦合 细晶强化 沉淀强化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区隧道合理防排水型式及注浆加固参数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邹育麟 何川 +2 位作者 胡雄玉 何聪 蓝蕾蕾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5-491,共7页
以在建的某近接水库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建立其渗流场和应力场的双场流固耦合计算模型;选取3种不同的防排水型式为研究对象,对注浆圈厚度、注浆圈渗透系数、控制排水量等因素对隧道内排水量和衬砌外水压力的影响规律进行探究,提出了合... 以在建的某近接水库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建立其渗流场和应力场的双场流固耦合计算模型;选取3种不同的防排水型式为研究对象,对注浆圈厚度、注浆圈渗透系数、控制排水量等因素对隧道内排水量和衬砌外水压力的影响规律进行探究,提出了合理的注浆圈加固参数、控制性排水量以及最优的防排水方式等。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注浆圈厚度或降低注浆圈渗透系数均能实现减小衬砌外水压力的目的,但并不意味着注浆圈厚度越厚、渗透系数越低,对隧道涌水量的控制效果就越好,而是存在一个相对经济合理的注浆圈加固参数值;隧道控制排水量以及排水型式对于控制衬砌结构外水压力的大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采用环向排水管及盲管+墙脚设泄水孔的排水型式,这对衬砌结构受力最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流固耦合计算 防排水型式 注浆加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工作面穿越断层破碎区预注浆耦合加固实践 被引量:17
5
作者 吕兆海 来兴平 +2 位作者 来红祥 丁自伟 刘彪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670-675,共6页
大采高工作面在穿越断层过程中多次出现大面积漏矸漏砂现象,严重制约安全高效开采.预注浆耦合加固(Pre-Grouting Coupling Reinforcement,PCCR)对快速穿越断层破碎带和安全高效开采至关重要.针对宁东鸳鸯湖矿区清水营煤矿大采高工作... 大采高工作面在穿越断层过程中多次出现大面积漏矸漏砂现象,严重制约安全高效开采.预注浆耦合加固(Pre-Grouting Coupling Reinforcement,PCCR)对快速穿越断层破碎带和安全高效开采至关重要.针对宁东鸳鸯湖矿区清水营煤矿大采高工作面安全穿越断层破碎带失稳致灾难题,采用工程调查、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等综合方法,提出了预注浆耦合加固(Pre-Grouting Coupling Reinforcement,PCCR)方法,设计了注浆工艺,定量确定了注浆参数.通过注浆可提高裂隙的粘结力和内摩擦角,增大岩体内部块间相对位移的阻力,改善岩体弱面力学性能,提高围岩整体稳定性.研究认为注浆耦合加固方法对于破碎煤岩体可实现结构性能改变、力学性能的提升,快速凝固之后形成“骨架”结构,支撑能力显著提高.加固断层带破裂顶板时注浆压力一般为4.0~6.0 MPa,单孔注浆量预计为110.0 kg,有效扩散半径约为3.2m.实践表明采用PCCR技术方法,及时有效控制了工作面顶板和上下超前巷道稳定,保证了安全开采,综合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工作面 断层破碎带 预注浆耦合加固 破碎煤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板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高皖扬 陆洲导 余江滔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1-1316,共6页
为了给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耐火性能研究提供数值计算方法,实现FRP加固板高温下的热-力学耦合分析,在合理选取混凝土、钢筋及FRP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的基础上,编制了FRP加固板高温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程序的有效性得到了已有试验... 为了给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耐火性能研究提供数值计算方法,实现FRP加固板高温下的热-力学耦合分析,在合理选取混凝土、钢筋及FRP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的基础上,编制了FRP加固板高温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程序的有效性得到了已有试验结果的验证.基于程序对薄涂型防火涂料厚度、载荷比、混凝土板纵筋配筋率、FRP加固量、混凝土板厚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对影响加固板跨中位移的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防火涂料厚度、火灾载荷比以及FRP加固量对加固板耐火性能有显著影响;混凝土板厚及钢筋保护层厚度也对火灾下的加固板挠度产生影响;而跨中挠度随混凝土板纵筋配筋率的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板 FRP加固 防火保护 非线性 热-力学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耦合时效曲线与解析判据滑坡预报实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晓阳 靳燕生 +2 位作者 陈斌 刘守红 朱建军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6-890,共5页
在某高边坡滑坡预报过程中,基于岩土结构稳定性基础理论以及双耦合时效曲线与解析的应用,描述了岩土体滑坡从流变萌发、蠕变发育到失稳剧滑的时间轨迹,使得滑坡发生的时间、规模和趋势得到精度预测、预报。在第一时间判断险情并采取险... 在某高边坡滑坡预报过程中,基于岩土结构稳定性基础理论以及双耦合时效曲线与解析的应用,描述了岩土体滑坡从流变萌发、蠕变发育到失稳剧滑的时间轨迹,使得滑坡发生的时间、规模和趋势得到精度预测、预报。在第一时间判断险情并采取险情处置措施,确保了施工安全,为既有矿坑高边坡的滑坡精确预测、预报、安全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 蠕变时效 双耦合曲线 解析判据 滑坡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耦合损伤的燃气轮机叶片材料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洪松 刘永葆 +1 位作者 贺星 殷望添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燃气轮机叶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受到高低周载荷共同作用而易发生疲劳失效。针对高低周复合疲劳损伤演化和寿命预测比较复杂这一问题,考虑高低周载荷叠加形成的耦合损伤,建立了一种新的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引入弱... 燃气轮机叶片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受到高低周载荷共同作用而易发生疲劳失效。针对高低周复合疲劳损伤演化和寿命预测比较复杂这一问题,考虑高低周载荷叠加形成的耦合损伤,建立了一种新的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引入弱化函数描述某些低幅高周载荷对复合损伤的弱化作用,建立了具有低载强化寿命效应的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通过试验数据的验证分析并和Miner模型、Zhu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建立的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预测新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较高,为叶片完整性设计、损伤分析和寿命预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叶片 高低周复合载荷 耦合损伤 低载强化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连梁抗震加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勇 周云 苏启亮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64,共6页
钢筋混凝土连梁是抗侧向力(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结构—剪力墙或核心筒中的一个重要构件。在地震作用下,连梁的刚度、强度及延性对整个结构的行为表现有极大的影响。局部连梁的失效可引起抗侧力结构的整体失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过... 钢筋混凝土连梁是抗侧向力(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结构—剪力墙或核心筒中的一个重要构件。在地震作用下,连梁的刚度、强度及延性对整个结构的行为表现有极大的影响。局部连梁的失效可引起抗侧力结构的整体失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过去建成的没有考虑抗震设计或采用过时规范设计连梁的老旧高层建筑,不再满足安全要求以及由于时间因素,钢筋强度的退化,混凝土强度的降低;还有建筑物改变用途,需要增加结构构件强度,所有这些因素,都会要求对连梁进行加固处理。本文介绍了钢筋混凝土连梁加固的抗震试验研究。加固采用在连梁两侧用螺栓固定钢板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加固后的连梁在循环荷载下,具有更好的耗能性能、强度增加、延性性能增强且延性系数不降低。所以,此种连梁加固方法是一种可行的、能应用于实际建筑结构的、有待更进一步研究、完善的连梁加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梁 抗震加固 钢板 螺栓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变率下干燥及饱水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文振 李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0-176,共7页
为研究加载速率和饱水作用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特性与破坏机理的综合影响,采用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等装置对试件孔隙率、饱和含水率及纵波波速进行测量,利用万能试验机及直径为74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干燥及饱水试件开展不同应... 为研究加载速率和饱水作用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特性与破坏机理的综合影响,采用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等装置对试件孔隙率、饱和含水率及纵波波速进行测量,利用万能试验机及直径为74 mm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干燥及饱水试件开展不同应变率下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应变率及饱水作用对试件纵波波速、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及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孔隙度在1.89%~3.05%之间,试件孔隙度与饱和含水率间存在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饱水作用加快了试件内部纵波的传播速度;静载作用下饱水试件峰值应力低于干燥试件的8.6%,随着应变率的增加,饱水试件及干燥试件峰值应力及弹性模量均增大,试件存在明显的应变率效应,饱水试件应力增幅明显高于干燥试件,应变率达到130 s^(-1)时干燥饱水试件应力基本保持一致,当应变率达到160 s^(-1)时饱水试件峰值应力高于干燥试件的11.4%,弹性模量变化规律与强度变化保持一致;饱水作用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既存在侵蚀劣化作用,又存在水-纤维混凝土动力耦合强化作用,静载作用下水的软化作用及尖端水压力对裂隙的扩展作用降低试件抵抗外荷载能力,而动载作用下孔隙负压的存在及Stefan效应阻碍裂纹的扩展及试件的破坏,干燥及饱水试件应力相同时对应的临界应变率为130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混凝土 应变率 饱水作用 孔隙度 纵波波速 峰值应力 动力耦合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湿热环境耦合荷载作用的CFRP加固RC梁抗弯性能研究
11
作者 姚国文 刘明旭 +1 位作者 吴树杭 陈雪松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2-68,92,共8页
为探究服役环境下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加固桥梁结构的长期性能,开展了不同荷载类型与湿热环境耦合作用下CFRP加固RC梁的加速腐蚀试验,探讨了湿热环境+空载或静载或交变荷3种工况试验梁的受力、变形、抗弯承载力及损伤演化规律,分析了... 为探究服役环境下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加固桥梁结构的长期性能,开展了不同荷载类型与湿热环境耦合作用下CFRP加固RC梁的加速腐蚀试验,探讨了湿热环境+空载或静载或交变荷3种工况试验梁的受力、变形、抗弯承载力及损伤演化规律,分析了梁体及黏结界面的损伤模式,通过微元体揭示了CFRP黏结界面剪应力的传递规律。结果表明:湿热环境耦合荷载作用下,黏结胶层塑化与基体水解是黏结界面性能劣化的主要原因;荷载尤其是交变荷载与湿热环境的耦合作用促进了黏结胶层的劣化,导致加固结构的力学性能进一步下降;荷载耦合作用增大了黏结界面剪应力向梁体端部传递的速率;交变荷载与湿热环境的耦合作用导致CFRP加固RC梁极限承载力、跨中挠度、CFRP极限应变分别下降了16.8%、38.3%和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CFRP加固 RC梁 耦合作用 黏结界面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轴力弯矩耦合的截面随动强化恢复力模型
12
作者 陈永盛 吴斌 潘天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6-341,共6页
截面层次的恢复力模型能兼顾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为此在梁-柱单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给定"轴力-弯矩-曲率"的截面恢复力模型无法灵活考虑轴力与弯矩的耦合作用;采用屈服面的截面恢复力模型尚未考虑截面强化效应。提... 截面层次的恢复力模型能兼顾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为此在梁-柱单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给定"轴力-弯矩-曲率"的截面恢复力模型无法灵活考虑轴力与弯矩的耦合作用;采用屈服面的截面恢复力模型尚未考虑截面强化效应。提出了基于屈服面的截面随动强化恢复力模型及其积分方法,首先依据截面屈服面建立了截面随动强化恢复力模型,然后依托塑性理论,进行截面状态确定和本构关系积分。最后利用所提出的恢复力模型进行了悬臂柱的静力往复分析。结果表明:(1)所选用的截面恢复力模型能很好考虑轴力存在对弯矩的影响;(2)该模型具有随动强化的特性;(3)在精度上接近纤维截面所用的单轴材料随动强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力模型 轴力弯矩耦合 随动强化 屈服面 静力往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油聚结分离破乳脱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凌波 陈凌 +2 位作者 欧阳平 任博平 龚海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1-952,共12页
废油乳化液的破乳脱水是废油资源化的关键环节。聚结分离技术利用材料表面润湿性不同实现对油、水两相的分离,具有设备结构紧凑、适应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油破乳脱水处理等领域。对油-水聚结分离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 废油乳化液的破乳脱水是废油资源化的关键环节。聚结分离技术利用材料表面润湿性不同实现对油、水两相的分离,具有设备结构紧凑、适应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油破乳脱水处理等领域。对油-水聚结分离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废油乳化液聚结分离破乳脱水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包括:油-水乳化液碰撞聚结和润湿聚结2种聚结类型的基本原理;乳化液特性、操作条件和床层特性3类聚结分离性能的影响因素;不同类型聚结分离材料的优缺点;耦合电场或机械振动等强化聚结分离技术;现有发展成熟的聚结设备。在此基础上,对废油乳化液聚结分离破乳脱水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废油乳化液聚结分离破乳脱水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应丰富理论体系、优化聚结模型、设计新型材料、多场耦合强化,最终才能实现废油乳化液聚结分离技术体系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油 聚结分离 聚结材料 耦合强化 聚结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软岩巷道支护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薛道成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54,共5页
大断面软岩巷道表现为大变形、流变、蠕变特性明显、巷道底臌严重,采用常规的支护手段、支护工艺,并一味提高支护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级别,已不能很好适应软岩巷道支护要求,巷道支护已成为制约正常生产和采掘接续的瓶颈。本文运用软岩塑性... 大断面软岩巷道表现为大变形、流变、蠕变特性明显、巷道底臌严重,采用常规的支护手段、支护工艺,并一味提高支护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级别,已不能很好适应软岩巷道支护要求,巷道支护已成为制约正常生产和采掘接续的瓶颈。本文运用软岩塑性变形理论,借助实验室研究、现场观测、数值分析等手段,提出三维协控支护技术,对实验巷道进行方案设计和施工管理,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软岩巷道 支护加固 三维协控技术 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素彬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80,共3页
在软岩巷道三维协控耦合支护理论中,作为后路加固的锚注在整个支护系统中具有关键作用,加固效果直接关系到巷道稳定。为了取得较好的锚注效果,本文对锚注支护机理、锚注支护与围岩耦合作用原理、锚注支护的应力应变作用做了深入分析。... 在软岩巷道三维协控耦合支护理论中,作为后路加固的锚注在整个支护系统中具有关键作用,加固效果直接关系到巷道稳定。为了取得较好的锚注效果,本文对锚注支护机理、锚注支护与围岩耦合作用原理、锚注支护的应力应变作用做了深入分析。认为锚注加固工艺必须结合围岩变形过程,在加固时间、空间两方面与围岩特性形成三维协调整体,保证巷道变形在控状态下,才能实现良好加固效果,保持巷道总体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锚注加固 三维协控 支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采巷道加强与耦合支护技术研究
16
作者 柏跃杨 钱海军 《矿冶》 CAS 2010年第3期18-20,共3页
论文针对试验工作面回采巷道的具体地质特征,在借鉴实施锚索二次耦合支护的最佳空间距离为距迎头25~30 m的基础上,提出了掘进期间实施锚网索耦合支护及回采期间采取分级加强超前支护的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工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 论文针对试验工作面回采巷道的具体地质特征,在借鉴实施锚索二次耦合支护的最佳空间距离为距迎头25~30 m的基础上,提出了掘进期间实施锚网索耦合支护及回采期间采取分级加强超前支护的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工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保证回采巷道掘进与回采期间的稳定性,巷道围岩变形基本可以控制在正常使用的要求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巷道 分级加强超前支护 耦合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跨高比强化配筋连梁的抗震性能
17
作者 柳斌 张敬书 周家来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7,共9页
强化配筋连梁是指采用HRB400及以上钢筋、加密加粗腰筋、加粗箍筋的连梁。期望通过腰筋和箍筋形成的2层或更多层的高强钢筋网片来承受剪力,提高其抗震性能,施工较为方便,适用于小跨高比连梁。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在已完成普通配筋小... 强化配筋连梁是指采用HRB400及以上钢筋、加密加粗腰筋、加粗箍筋的连梁。期望通过腰筋和箍筋形成的2层或更多层的高强钢筋网片来承受剪力,提高其抗震性能,施工较为方便,适用于小跨高比连梁。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在已完成普通配筋小跨高比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跨高比为1.25的不同配筋形式连梁的抗震性能。研究表明:强化配筋连梁的骨架曲线出现2个峰值,峰值荷载为普通配筋连梁的1.37倍,其荷载下降速率约为普通配筋连梁的39.42%,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强化配筋连梁的峰值位移是集中对角斜筋、交叉斜筋和对角暗撑配筋连梁的三倍多,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最后,建议采用深梁的方法计算强化配筋连梁的受剪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跨高比连梁 强化配筋连梁 抗震性能 有限元 深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