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大规模人口国家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被引量:6
1
作者 解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几乎不会有人否认“超大规模人口国家”视角对于理解中国问题的特殊意义。“超大规模人口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构成了中国学术界一个十分重要而又亟待破解的学术命题。超大规模人口不仅影响土地利用、农业技术应用以及农村人力资源配... 几乎不会有人否认“超大规模人口国家”视角对于理解中国问题的特殊意义。“超大规模人口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构成了中国学术界一个十分重要而又亟待破解的学术命题。超大规模人口不仅影响土地利用、农业技术应用以及农村人力资源配置,而且与粮食安全、农村基本经营组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文化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存有内在逻辑关系。超大规模人口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既带来了各种挑战,又放大了各种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人口国家 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国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荒漠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干缩、温缩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三强 刘涛 +1 位作者 谭忆秋 纪伦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8-928,共11页
针对新疆干旱荒漠区年降水量少,日蒸发强烈,日温差与年温差变化大等特殊气象因素加剧诱发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干缩、温缩裂缝病害现状,以G3012阿克苏至喀什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通过对该工程所用筑路材料进行EDTA滴定实验、电阻应变片测... 针对新疆干旱荒漠区年降水量少,日蒸发强烈,日温差与年温差变化大等特殊气象因素加剧诱发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干缩、温缩裂缝病害现状,以G3012阿克苏至喀什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通过对该工程所用筑路材料进行EDTA滴定实验、电阻应变片测试干缩、温缩应变试验,研究最终提出了借助标准砂分析水泥稳定砂砾的水泥剂量测试方法。电阻应变片测试结果表明,水泥剂量越大,干缩应变就越大,随着失水率的增加,干缩应变逐渐增大,当失水率达到2.4%时,干缩应变增长变缓;温缩应变随水泥剂量和环境温度的降低,逐渐增大,呈线性关系。研究成果对揭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干缩、温缩裂缝诱发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区 大温差 水稳基层 干缩特性 温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沙漠区近地表地震波衰减及高频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石战结 田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2-395,共4页
大沙漠区近地表巨厚沙层是导致地震波高频成分严重衰减、地震分辨率降低的根本原因。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常规微测井方法进行高频补偿,往往难以奏效。为此,本文利用大炮震源微测井数据,分析了大沙漠区近地表地震波的衰减规律,采用近地表... 大沙漠区近地表巨厚沙层是导致地震波高频成分严重衰减、地震分辨率降低的根本原因。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常规微测井方法进行高频补偿,往往难以奏效。为此,本文利用大炮震源微测井数据,分析了大沙漠区近地表地震波的衰减规律,采用近地表高频补偿方法,较好地补偿了近地表巨厚沙层对地震波的吸收和衰减,克服了常规微测井数据的不足。补偿后的地震数据的优势信噪比频带宽度较补偿前明显拓宽,东河砂岩尖灭点更加清晰,提高了岩性勘探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衰减 高频补偿 大沙漠区 大炮震源 微测井 近地表 低、降速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沙漠地区综合治理现状、问题及发展战略 被引量:10
4
作者 肖建华 屈建军 +1 位作者 姚正毅 庞营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7-385,共9页
[目的]研究新时期国际、国内科技和气候变化背景条件下中国沙漠地区综合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战略,为制定沙漠地区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和有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沙漠地区为研究区,分析了其分布与中国国情、气... [目的]研究新时期国际、国内科技和气候变化背景条件下中国沙漠地区综合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战略,为制定沙漠地区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和有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沙漠地区为研究区,分析了其分布与中国国情、气候变化和碳中和之间关系。基于新时期中国沙漠治理及生态恢复、沙漠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针对目前中国沙漠地区综合治理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提出了中国沙漠地区的发展战略。[结果]阐明了新时期中国沙漠地区的发展战略、基本原则及设计理念,提出中国沙漠地区综合发展战略及其实施路径、目标及愿景规划,并讨论了它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世界大趋势之间的关系。[结论]在新形势下,很有必要对沙漠地区重新定位,在生态优先的原则下,科学充分地发掘沙漠地区的综合潜能,使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地区 清洁能源 命运共同体 碳中和 沙漠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区显热通量变化特征及源区分布 被引量:3
5
作者 唐家琦 王成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9-251,共13页
对荒漠草原下垫面显热通量的时空特征分析对于提高区域水热交换规律认识和了解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内蒙古荒漠草原2021年5—12月的大孔径闪烁仪观测与相应的气象、环境观测资料,分析了荒漠草原区不同时间尺度显... 对荒漠草原下垫面显热通量的时空特征分析对于提高区域水热交换规律认识和了解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内蒙古荒漠草原2021年5—12月的大孔径闪烁仪观测与相应的气象、环境观测资料,分析了荒漠草原区不同时间尺度显热通量变化特征及其源区分布。结果表明:大气不稳定条件下显热通量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相比于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日变化存在无规律波动;显热通量季节变化明显,5月以后不断减少;通量源区按照闪烁仪光径走向朝上风向延伸分布,越靠近光径对通量贡献能力越大;受稳定度、风速风向和下垫面植被特征共同影响,各时间尺度的通量源区特征不同,源区范围日变化与大气稳定度变化基本一致,研究期间11月源区面积最大,7月最小,相差约70000 m 2,整个生长季的通量贡献区小于非生长季;大气稳定度和风向是影响通量源区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大孔径闪烁仪 显热通量 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张掖绿洲-荒漠区域水热碳通量及气象要素观测矩阵数据集 被引量:3
6
作者 徐自为 刘绍民 +2 位作者 李新 徐同仁 朱忠礼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315-327,共13页
绿洲-荒漠生态系统是干旱/半干旱区特有景观,其水热碳通量的观测和研究对绿洲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黑河流域中游甘肃张掖绿洲-荒漠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年在该区域开展的国际领先的通量观测矩阵试验,整理了观测... 绿洲-荒漠生态系统是干旱/半干旱区特有景观,其水热碳通量的观测和研究对绿洲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黑河流域中游甘肃张掖绿洲-荒漠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年在该区域开展的国际领先的通量观测矩阵试验,整理了观测试验获取的水热碳通量和气象要素数据,包括30 km×30 km和5.5 km×5.5 km两个嵌套的矩阵内21个观测点共22套涡动相关仪和21套自动气象站,4组大孔径闪烁仪和3组植物液流仪,观测项目包括生态系统净碳交换量、潜热通量、感热通量、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风向、向下/上短波辐射、向下/上长波辐射、净辐射、大气压、降水、红外辐射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热通量、平均土壤温度、树木蒸腾等。本数据集经过了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可用于研究绿洲荒漠区域水热碳通量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并为模式模拟或遥感估算结果等提供可靠的验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动相关仪 自动气象站 大孔径闪烁仪 植物液流仪 黑河流域 绿洲荒漠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