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自然灾害危险性区划与对策
1
作者 王钧 王祥林 +2 位作者 宫清华 袁少雄 刘博文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0-672,共13页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防灾减灾的重大需求,开展大湾区自然灾害危险性区划与对策研究。首先,基于陆地地貌分类体系,进行大湾区地貌一级和二级区划;其次,根据各地貌单元内主导自然灾害的强度,进行自然灾害的一级和二级区划;最后,根据区划单元...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防灾减灾的重大需求,开展大湾区自然灾害危险性区划与对策研究。首先,基于陆地地貌分类体系,进行大湾区地貌一级和二级区划;其次,根据各地貌单元内主导自然灾害的强度,进行自然灾害的一级和二级区划;最后,根据区划单元内自然灾害的主控因素进行灾害危险性评估与区划,并针对性提出大湾区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大湾区地貌可划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4大一级分区和中海拔小起伏山地、低海拔侵蚀剥蚀丘陵、低海拔冲积台地、低海拔海积冲积平原等10个二级分区;2)大湾区可划分为山地丘陵灾害区、平原台地灾害区和河口海岸灾害区3个灾害一级分区,面积占比分别为52.77%、40.43%和6.80%;3)大湾区可划分为低海拔小起伏山地灾害区、低海拔海积冲积平原地面沉降区、低海拔平原台地洪涝区等14个灾害二级分区,其中,面积最大的为低海拔小起伏山地灾害区,面积占比为36.67%;4)大湾区山地丘陵灾害高危险区主要在肇庆市的德庆、怀集、广宁等县区、广州市北部的从化区、惠州市的龙门、博罗等区域,平原台地灾害高危险区主要在珠海市斗门区、广州市花都区的广花盆地、南沙区、佛山市高明区等区域,河口海岸灾害高危险区主要在珠海市斗门区、珠三角出海口附近;并从4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大湾区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区划 危险性区划 自然灾害综合区划 防灾对策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in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2
作者 Fuxiang Xu(许富祥) +1 位作者 Fengyu Wei(韦锋余)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86-94,共9页
Ocean is home town of wind and rain, treasury of resources. To exploit and use ocean will make great contribution to people’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China is a great oceanic country with pre cinct sea area of 3,0... Ocean is home town of wind and rain, treasury of resources. To exploit and use ocean will make great contribution to people’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China is a great oceanic country with pre cinct sea area of 3,000,000 km2. The eastern coastal region with only 60 km width, 15 % area and 40% of population of China, has created about 60% of GDP and has become the most developed region. But marine disaster in China is frequent and serious. From statistical data, economy loss made by surge, billow, sea ice, tsunami, red tide, oil spill, coast erosion, bay deposit, sea water intrusion, sea level rise, land salinization, sea water pollution, etc. increase quickly. Economy loss per year is one billion in the l980s, 10 billion in the l990s, exceeded 20 billion in 1996, and 30 billion in 1997. About 80% of it happened in the coastal area. So, marine disaster at present has become obstacle of society progress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in coastal area. To mitigate marine disaster has become need for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also important task of the 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In this article, we briefly introduce countermeasures for marine disaster prevention,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and achievements made in the past 50 years, its problems now confronted, and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in the 21St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DISASTER prevention 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隆务东山沟域潜在灾害链成链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伍先福 刘江 +4 位作者 李天涛 卢炳科 孙昊 王守道 田京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14878-14888,共11页
隆务东山位于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东侧,属于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沟域内山高坡陡,岩土结构松散,易于形成滑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潜在灾害链效应,若再遭受持续降雨或暴雨,易发生大规模的链式... 隆务东山位于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东侧,属于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沟域内山高坡陡,岩土结构松散,易于形成滑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潜在灾害链效应,若再遭受持续降雨或暴雨,易发生大规模的链式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及下游居民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遥感影像解译、气象水文数据分析,查明了隆务东山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研究了潜在灾害链效应及防治对策。结果表明:隆务东山沟域潜在地质灾害链为典型的降雨诱发型地质灾害链,可归纳为降雨条件下沟源滑坡-泥石流、径流侵蚀-泥石流-沟道侧蚀-岸坡崩滑-堵溃型泥石流两类主要的潜在链式灾害结构;从成因角度重点分析预测了链生灾害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激发、转化关系,揭示了潜在灾害链成链过程及条件,并将第一条链划分为孕育启动、演化暴发及规模扩大三个阶段;第二条链划分为物源启动、水力侵蚀、沟道堵溃和灾害放大4个阶段;针对其潜在灾害链的演化机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监测追踪、水土分治、拦停成坪和固表生植的综合防治方案,旨在达到防灾减灾,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务东山 地质灾害 降雨 灾害链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宇 邓文 +2 位作者 刘贝 刘英 谭杰扬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81-86,共6页
通过分析湖南气候特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及影响、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湖南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高,对农业生产危害最严重的是暴雨洪涝、季节性干旱,其次是低温冷(冻)害、高温热害;当前湖南在农... 通过分析湖南气候特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及影响、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湖南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高,对农业生产危害最严重的是暴雨洪涝、季节性干旱,其次是低温冷(冻)害、高温热害;当前湖南在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体系建设中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监测预警智慧化水平不高、应急响应保障能力不强、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不完善、农业生产防灾技术应用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面广长效的工程防御体系、精准实效的监测预警体系、顺畅高效的应急响应体系、多元多品的农业保险体系、适应逆境的农业生产体系、有效联动的组织管理体系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农业气象灾害 防灾减灾体系 对策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森林火灾综合减灾资源基本情况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宿爱芝 付磊 +2 位作者 胡杰 马勇 杨瀚翔 《森林防火》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概述了昆明市防灾减灾救灾情况,阐述了昆明市森林火灾综合减灾资源储备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提升昆明市森林火灾综合减灾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昆明市 基本情况 森林火灾 综合减灾资源 防灾减灾救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区洪涝灾害的生态环境因素与生态减灾对策 被引量:28
6
作者 舒晓波 刘影 熊小英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80-185,共6页
鄱阳湖区日趋严重的洪灾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其中生态环境恶化是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围湖造田等问题的分析 ,探讨洪灾与生态环境退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进而从全流域、大系统的角度出发 ,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 .
关键词 鄱阳湖 洪灾 生态环境退化 防灾减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五”期间中国重大地震灾害预测预警和防治对策 被引量:60
7
作者 陈颙 陈运泰 +3 位作者 张国民 高建国 吴忠良 申旭辉 《灾害学》 CSCD 2005年第1期1-14,共14页
地震灾害曾经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地震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提高地震灾害预测预警科学技术水平、加强房屋的抗震能力和地震应急能力、强化救灾物资储备基本建设是"十一·五"期间... 地震灾害曾经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地震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提高地震灾害预测预警科学技术水平、加强房屋的抗震能力和地震应急能力、强化救灾物资储备基本建设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应对重大地震灾害的基本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灾害预测 震灾预防 抗震防灾对策 物资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家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效果的定量分析评价 被引量:17
8
作者 许强 李骅锦 +2 位作者 何雨森 亓星 罗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46-1056,共11页
汶川地震后文家沟频繁暴发泥石流,给当地居民带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并造成了人员伤亡。为了防范泥石流带来的危害,文家沟治理工程采用了"上游水砂分离、中游固底护坡、下游拦挡停淤"的总体思路并完成治理。在治理工程经历了5个... 汶川地震后文家沟频繁暴发泥石流,给当地居民带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并造成了人员伤亡。为了防范泥石流带来的危害,文家沟治理工程采用了"上游水砂分离、中游固底护坡、下游拦挡停淤"的总体思路并完成治理。在治理工程经历了5个雨季的考验之后,本文基于生存分析模型以及Bootstrap方法和ELM,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对治理工程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生存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治理前生存概率降低至0%时,治理后仍为55.6%;治理后暴发泥石流的最大小时降雨量为治理前的2.571倍,降雨总量为治理前的1.232倍,降雨历时为治理前的5.435倍;模型结果体现了治理工程泥石流防范的重要作用。Bootstrap方法以及ELM模型结果表明,在假设没有治理工程情况下,2011~2015年的10次降雨事件暴发泥石流概率为100%,远高于真实情况的30%;且预测的泥石流冲出量远远大于真实的冲出量;模型结果体现了治理工程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家沟 治理工程 生存分析 ELM 泥石流防范 减灾防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世纪以来我国地震次生水灾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魁一 苏克忠 +1 位作者 贾振文 郭迎堂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83-91,共9页
地震对于水利设施除直接造成堤防、堰坝等水工建筑物的破坏外,还可能形成堰塞湖,以及引发其他自然变异并形成水灾。在某些情况下,地震次生水灾所造成的损失比地震本身的损失还要大。本文在分析地震史料和重点现场查勘的基础上,将地震次... 地震对于水利设施除直接造成堤防、堰坝等水工建筑物的破坏外,还可能形成堰塞湖,以及引发其他自然变异并形成水灾。在某些情况下,地震次生水灾所造成的损失比地震本身的损失还要大。本文在分析地震史料和重点现场查勘的基础上,将地震次生水灾从成因上和破坏机制上划分为六大类;提出了地震次生水灾的重点防范区;总结了地震次生水灾的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所应采取的减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次生水灾 成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志涛 苏经宇 刘朝峰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55,共5页
为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防灾安全,从灾害系统论角度出发,剖析了我国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在总结近几年典型城乡灾害启示基础上,探讨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基本对策,提出以灾害风险理论为基础,将防灾规划、工程防御、预警... 为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防灾安全,从灾害系统论角度出发,剖析了我国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在总结近几年典型城乡灾害启示基础上,探讨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基本对策,提出以灾害风险理论为基础,将防灾规划、工程防御、预警处置和救灾恢复为支撑点的城乡防灾减灾体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 灾害风险 防灾减灾 防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灾害风险应对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周荣义 龚日朝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9-145,共7页
阐述了城市灾害的分类;从城市灾害预防与控制,应急反应与救援等方面分析我国在城市灾害风险控制与应对上的不足;提出8个方面的对策。该对策研究包括:建立城市安全规划、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实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并融入城市规划... 阐述了城市灾害的分类;从城市灾害预防与控制,应急反应与救援等方面分析我国在城市灾害风险控制与应对上的不足;提出8个方面的对策。该对策研究包括:建立城市安全规划、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实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并融入城市规划中;完善城市灾害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安全规划风险评价机制;加快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防灾减灾宣传;加强城市安全科学研究与交流。该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我国城市灾害风险预防与控制能力及应急救援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灾害 自然灾害 工业灾害 防灾规划 风险控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防灾减灾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光伟 王松华 程俐骢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2期40-45,共6页
城市防灾救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讨论灾害在城市中造成危害的原因和影响,城市灾害的类型,减灾和防灾的主要措施,克服危机的方法,以及可采取的对策建议,如加强城市规划等。
关键词 防灾减灾 城市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洪涝灾害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建华 江东 陈传友 《灾害学》 CSCD 1999年第3期36-41,共6页
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洪灾形成的原因、时空上的规律以及现今防洪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水灾 防洪 灾害防治 对策 洪涝灾害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t的WebGIS城市防震减灾服务系统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微微 李谊瑞 +1 位作者 范灵春 杨建思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29,共5页
GIS在大中城市防震减灾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建立透明开发、服务于社会公众的WebGIS服务平台尚在探索阶段。将.Net技术引入WebGIS的开发,利用SuperMap IS.Net+ASP.Net服务器组件开发技术实现了WebGIS城市防震减灾服务系统。并以西... GIS在大中城市防震减灾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建立透明开发、服务于社会公众的WebGIS服务平台尚在探索阶段。将.Net技术引入WebGIS的开发,利用SuperMap IS.Net+ASP.Net服务器组件开发技术实现了WebGIS城市防震减灾服务系统。并以西安市阎良区为例,给出了该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各模块的设计方法及其使用效果。该系统实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能够满足公众对防震减灾及事件应急的新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 .NET 城市防震减灾 数据库技术 震害防御 辅助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爆板开启规律及对室内爆燃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康华 王明洋 +1 位作者 程志军 徐小壮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9-534,共6页
建立各类泄爆板运动方程,确定室内气体的有效泄流面积.基于热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原理,分析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室内爆燃泄放过程.考虑泄爆板开启方式,提出了室内爆燃压力的计算方法,运用已有实验数据验证其有效性.研究在立方体爆室和球形爆... 建立各类泄爆板运动方程,确定室内气体的有效泄流面积.基于热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原理,分析可燃性气体混合物室内爆燃泄放过程.考虑泄爆板开启方式,提出了室内爆燃压力的计算方法,运用已有实验数据验证其有效性.研究在立方体爆室和球形爆室外墙及屋面安装各类泄爆板时,室内爆燃压力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泄爆板转动合页位于外墙泄压口侧或下边缘时,泄压效果较好.与立方体爆室相比,球形爆室内最大泄放压力较高,但爆燃持续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防灾减灾 可燃性气体混合物 爆燃 泄爆板 最大泄放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主要生态灾害特点与防灾减灾对策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林 常春平 魏立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304-307,共4页
河北省生态灾害种类多,主要为旱灾、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沙尘暴、地质灾害、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各类生态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河北省生态灾害现状提出几类主要生态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和综合性防灾减... 河北省生态灾害种类多,主要为旱灾、洪涝灾害、水土流失、沙尘暴、地质灾害、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各类生态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河北省生态灾害现状提出几类主要生态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和综合性防灾减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生态灾害 防灾减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甑皮岩遗址岩溶地下水水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2
17
作者 覃政教 林玉石 +2 位作者 高明刚 周海 韦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3,共7页
桂林甑皮岩遗址自1973年试掘以来,出土了古人类骨架、火塘、墓葬、石器、蚌器、陶器、动植物化石等大量的较为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的新石器人类遗址。2001年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遗址在1994年汛期遭受洪... 桂林甑皮岩遗址自1973年试掘以来,出土了古人类骨架、火塘、墓葬、石器、蚌器、陶器、动植物化石等大量的较为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我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的新石器人类遗址。2001年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遗址在1994年汛期遭受洪水浸泡,致使多个探方隔梁崩塌,探方文化土层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崩塌或下沉现象。为了暂时性抢救探方的文化层,曾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抢救性加固与保护措施,如建混凝土挡土墙,缓解了探方隔梁崩塌,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丰雨季节地下水快速涨落所带来的隐患。本文在调查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认为甑皮岩遗址文化堆积土层下部的灰岩中岩溶管道非常发育,地下水位随每年丰枯季涨落所产生的水动力作用导致文化土层软化,土层颗粒冲刷流失、掏空而形成土洞,最终引起文化层崩塌、下沉。根据这一成因,笔者认为:查明遗址下部及其周围地下溶洞、管道、地下河、大的溶隙等较大尺度的导水介质,并对其进行适当封堵,是防止洪水期地下水速涨速落对遗址文化层造成破坏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甑皮岩遗址 岩溶管道 地下水 水害成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门式刚架房屋灾害破坏及防灾减灾问题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宗让 王振山 +2 位作者 苏明周 刘云贺 高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8-873,共6页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在我国低层大开间建筑中应用广泛.近年来,我国灾害频发,门式刚架房屋受损较严重,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分析原因:一方面作为一种轻钢结构,抗灾害能力较弱;另一方面,人们对门式刚架房屋的防灾减灾意识不强.针对上述情...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在我国低层大开间建筑中应用广泛.近年来,我国灾害频发,门式刚架房屋受损较严重,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分析原因:一方面作为一种轻钢结构,抗灾害能力较弱;另一方面,人们对门式刚架房屋的防灾减灾意识不强.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系统总结了雪灾、风灾、火灾以及地震对该种结构的破坏形式,分析了破坏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对策,针对灾害破坏下门式刚架规范的修订及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同时,提出了"门式刚架屋面抗火性能及防护措施"和"门式刚架房屋局部倒塌引起的连续倒塌机制及防连续倒塌设计"两个新安全问题,希望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进而推动门式刚架房屋防灾减灾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式刚架 破坏形式 安全对策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洪灾害区域特征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平仓 任洪玉 +3 位作者 胡维忠 张明波 石林 张玻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2,21,共5页
以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为依据,综合分析不同区域山洪灾害形成的暴雨、地形地质条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山洪灾害的类型、数量以及防治类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各区山洪灾害防治对策,结合我国国情,强调以非工程措施为主,辅... 以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为依据,综合分析不同区域山洪灾害形成的暴雨、地形地质条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山洪灾害的类型、数量以及防治类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各区山洪灾害防治对策,结合我国国情,强调以非工程措施为主,辅之以工程措施综合整治的山洪灾害防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洪灾害 区域特征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山区泥石流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斌 高甲荣 +1 位作者 甘敬 李金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通过对北京市门头沟、房山、延庆、昌平、密云、怀柔、平谷7个区(县)24条山洪泥石流重点沟道的野外调查,了解泥石流危险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结合1998年北京山区山洪泥石流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北京市政府制订科学的山... 通过对北京市门头沟、房山、延庆、昌平、密云、怀柔、平谷7个区(县)24条山洪泥石流重点沟道的野外调查,了解泥石流危险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结合1998年北京山区山洪泥石流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北京市政府制订科学的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体系、对山区进行合理开发和建设、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行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北京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潜在危险仍然比较严重,居民对泥石流灾害防治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过度的山区经济开发活动以及村庄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是加大北京山区泥石流潜在威胁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山区泥石流灾害防治的8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灾害防治 对策 北京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