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 coupling with Fabry-Perot modes in photonic crystal slabs
1
作者 秦恳 胡鹏 +2 位作者 刘杰 向红 韩德专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90-94,共5页
Fabry–Perot(FP)modes are a class of fundamental resonances in photonic crystal(PhC)slabs.Owing to their low quality factors,FP modes are frequently considered as background fields with their resonance nature being ne... Fabry–Perot(FP)modes are a class of fundamental resonances in photonic crystal(PhC)slabs.Owing to their low quality factors,FP modes are frequently considered as background fields with their resonance nature being neglected.Nevertheless,FP modes can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some phenomena,as exemplified by their coupling with guided resonance(GR)modes to achieve 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BIC).Here,we further demonstrate the genuine resonance mode capability of FP modes PhC slabs.Firstly,we utilize temporal coupled-mode theory to obtain the transmittance of a PhC slab based on the FP modes.Secondly,we construct exceptional points(EPs)in both momentum and parameter spaces through the coupling of FP and GR modes.Furthermore,we identify a Fermi arc connecting two EPs and discuss the far-field polarization topology.This work elucidates that the widespread FPs in PhC slabs can serve as genuine resonant modes,facilitating the realization of desired functionalities through mode coup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Perot mode photonic crystal slab mode coupling exceptional poi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f high‑speed railway slab tracks using calibrated and validated 3D time‑domain modelling
2
作者 A.F.Esen O.Laghrouche +4 位作者 P.K.Woodward D.Medina‑Pineda Q.Corbisez J.Y.Shih D.P.Connolly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EI 2024年第1期36-58,共23页
Concrete slabs are widely used in modern railways to increase the inherent resilient quality of the tracks,provide safe and smooth rides,and reduce the maintenance frequency.In this paper,the elastic performance of a ... Concrete slabs are widely used in modern railways to increase the inherent resilient quality of the tracks,provide safe and smooth rides,and reduce the maintenance frequency.In this paper,the elastic performance of a novel slab trackform for high-speed railways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in Abaqus.It is then compared to the performance of a ballasted track.First,slab and ballasted track models are developed to replicate the full-scale testing of track sections.Once the models are calibrat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novel slab model is developed and compared against the calibrated slab track results.The slab and ballasted track models are then extended to create linear dynamic models,considering the track geodynamics,and simulating train passages at various speeds,for which the Ledsgard documented case was used to validate the models.Trains travelling at low and high speeds are analysed to investigate the track deflections and the wave propagation in the soil,considering the issues associated with critical speeds.Various train loading methods are discussed,and the most practical approach is retained and described.Moreover,correlations are made between the geotechnical parameters of modern high-speed rail and conventional standards.It is found that considering the same ground condition,the slab track deflections are considerably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ballasted track at high speeds,while they show similar behaviour at low spe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s slab track New ballastless track Ballasted track Critical speeds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Calibration of numerical mode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柱节点考虑弯剪相关性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
3
作者 郑文忠 吕盛先 +1 位作者 郑博文 王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对于同时受到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目前已有方法大多将不平衡弯矩等效为竖向荷载,从而给出其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所涉及的不平衡弯矩比例系数的计算还存在较大争议,且没有考虑竖向荷载与不平衡弯矩耦合的影... 对于同时受到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目前已有方法大多将不平衡弯矩等效为竖向荷载,从而给出其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所涉及的不平衡弯矩比例系数的计算还存在较大争议,且没有考虑竖向荷载与不平衡弯矩耦合的影响。因此,本文首先通过推导给出仅有竖向荷载作用的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和仅有不平衡弯矩作用的板柱节点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公式的合理性。然后基于板柱节点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共同作用下的试验结果,拟合得到板柱节点考虑弯剪相关性的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最后对所提计算方法与不同规范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柱节点 竖向荷载 不平衡弯矩 受冲切承载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槽式密拼钢管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受弯性能研究
4
作者 林彦 倪浩冉 +1 位作者 赵志捷 周学军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9,共12页
为了研究开槽式密拼钢管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受弯性能,对7个钢管桁架叠合板试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考察各试件的破坏形态、应力分布、承载力和刚度,分析拼缝钢筋与底板钢筋的传力机理,研究拼缝钢筋配置、拼缝钢筋搭接长度、钢管桁架距拼... 为了研究开槽式密拼钢管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受弯性能,对7个钢管桁架叠合板试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考察各试件的破坏形态、应力分布、承载力和刚度,分析拼缝钢筋与底板钢筋的传力机理,研究拼缝钢筋配置、拼缝钢筋搭接长度、钢管桁架距拼缝距离对开槽式密拼钢管桁架叠合板受弯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验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基于验证的有限元模型,深入研究开槽式密拼钢管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受力性能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开槽式密拼钢管桁架叠合板未发生沿叠合面的撕裂破坏,其受弯承载力和刚度与后浇带式叠合板接近,可实现整体式拼缝叠合板的受力性能;增大拼缝钢筋的配筋率可有效控制裂缝开展,显著提高叠合板承载力;增加拼缝钢筋搭接长度可减少拼缝两侧钢筋搭接范围混凝土板裂缝,提高叠合板承载力,但当拼缝钢筋搭接长度大于1.6la时,承载力提高幅度降低;减少钢管桁架距拼缝的距离可限制裂缝开展,但对叠合板承载力影响不明显。最后给出开槽式密拼钢管桁架叠合板拼缝处受弯承载力验算方法,并提出开槽式密拼拼缝的构造要求和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拼 钢管桁架 混凝土叠合板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H型钢三段肋预应力预制底板抗弯性能研究
5
作者 李明 刘栩邑 +2 位作者 宋彪 李亦凡 朱文栋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研究附加H型钢的三段肋预应力预制底板(HRP底板)的抗弯性能,为工程设计应用提供参考。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比HRP底板、钢筋桁架预制底板及带通长肋钢筋桁架预制底板的抗弯性能,探讨HRP底板的免支撑施工可行性及适用跨度,分析不... 研究附加H型钢的三段肋预应力预制底板(HRP底板)的抗弯性能,为工程设计应用提供参考。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比HRP底板、钢筋桁架预制底板及带通长肋钢筋桁架预制底板的抗弯性能,探讨HRP底板的免支撑施工可行性及适用跨度,分析不同因素对其抗弯性能的影响。HRP底板承载力较其他两者提高32%~143%,抵抗变形能力提高17%~39%,可实现跨度为6.6~7.5 m的跨中免支撑施工要求;增加型钢长度、预应力筋直径,其抗弯性能提高了30%~98%;增大型钢惯性矩、预应力,减小螺栓间距,其承载力和抵抗变形能力提高了6%~30%;改变桁架上弦筋、桁架下弦筋、预应力、钢筋桁架榀数、预制肋长度、预制肋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其抗弯性能影响小于10%。HRP底板具有工程可行性,可满足跨度达7.5 m时的免支撑施工要求,型钢长度、预应力筋直径是影响其抗弯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底板 预制肋 预应力 免支撑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权重系数的浮置板系统多参数影响与匹配分析
6
作者 陈宪麦 黄厚龙 +3 位作者 徐磊 胡逸宁 仵雷振 邓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7-357,共11页
市域铁路作为连接城市与郊区的关键纽带,其快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减振垫和减振扣件虽能有效减振,但其低刚度特性会增大钢轨和道床板位移,影响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参数匹配实现减振垫浮置板系... 市域铁路作为连接城市与郊区的关键纽带,其快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减振垫和减振扣件虽能有效减振,但其低刚度特性会增大钢轨和道床板位移,影响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参数匹配实现减振垫浮置板系统的低动力响应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某市域减振垫浮置板轨道隧道段为研究对象,应用MATLAB建立三维车-线-隧耦合数值模型,考虑低速和高速运营条件,以隧道壁减振和车辆乘坐舒适性为核心优化目标,选择车体垂向加速度、钢轨和浮置板垂向位移及隧道壁最大Z振级为分析指标,以扣件垂向刚度及阻尼、浮置板板下垂向刚度及阻尼和板厚作为系统设计参数进行工况设计,排除超限工况后,通过加权计分法得出不同车速和不同权重组合下的最优参数匹配,并分析上述5个系统设计参数对动力响应指标的组合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扣件阻尼对车体加速度、钢轨和浮置板位移的影响没有板下阻尼产生的影响大,板下阻尼的增加会轻微降低车体加速度和浮置板位移,隧道壁最大Z振级随着板下阻尼增加呈现非线性变化,其最小值出现在板下阻尼为0.15 MN·s/m^(3)处。钢轨和浮置板的位移受板厚的影响较小,较大的扣件刚度和板下垂向刚度可以减小钢轨的垂向位移,隧道壁最大Z振级与扣件和板下刚度呈明显正相关,减振垫道床配合使用减振扣件后,与原减振垫道床相比,可减小隧道壁的最大Z振级2.7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减振垫浮置板 参数匹配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权重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环境振动对精密仪器影响的预测与分析
7
作者 冯青松 齐英睿 +2 位作者 周涛 李平 周思凡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0,共6页
为分析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对精密仪器的影响,以广州地区某精密仪器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和有限元软件建立振动响应分析模型,并用实测数据加以验证,分析不同运行速度、隧道埋深及浮置板轨道作用下的实验室内振动响应... 为分析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对精密仪器的影响,以广州地区某精密仪器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和有限元软件建立振动响应分析模型,并用实测数据加以验证,分析不同运行速度、隧道埋深及浮置板轨道作用下的实验室内振动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地铁列车运行速度对实验室内振动有较大影响,随着车速由80km/h降低至40 km/h,列车运行引起的室内振动能够满足“l~3μm (小于3μm)的精密加工及检测装置”等精密仪器的规范限值;隧道埋深对实验室内振动影响较小,埋深由30 m增大至40 m并不能有效地将地铁振动降低至精密仪器的限值要求,同时还会增加经济成本;采用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可以使实验室内的振动满足“0.1~0.3μm的超精密加工及检测装置、电子束装置、电子显微镜”等精密仪器的限值要求;对于容许振动值不超过3μm/s的精密仪器,可以通过在仪器基座处设置隔振器等措施,确保仪器能够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荷载 精密仪器 有限元模型 浮置板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遇地震下无砟轨道多跨简支梁桥行车安全性研究
8
作者 刘尊稳 李欣婧 +2 位作者 邓永杰 李健宁 李浩帆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4,共8页
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桥上广泛采用的无砟轨道系统具有较大的纵向刚度,而地震区亦分布广泛,震时桥上行车无可避免,针对地震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桥上列车行驶的安全性,以我国西部地区常见的高速铁路多跨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32 m不规则... 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桥上广泛采用的无砟轨道系统具有较大的纵向刚度,而地震区亦分布广泛,震时桥上行车无可避免,针对地震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桥上列车行驶的安全性,以我国西部地区常见的高速铁路多跨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32 m不规则简支梁桥为实际工程背景,基于WORKBENCH及SIMPACK平台建立车-线-桥一体化计算模型,研究震时不同行车速度下列车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对横向力的变化规律,并提出行车安全阈值。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行驶速度越快,地震强度愈强,列车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对横向力越大;考虑轨道约束作用可使列车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对横向力平均分别降低7.19%、9.96%、7.97%,其中相差最大均约为15%;轨道系统的约束作用可提高行车安全阈值,若列车运行速度为350 km/h和300 km/h时,其可承受的地震峰值加速度分别增加了22.04%、36%,当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2g和0.3g时,列车可安全行驶的速度分别增大了7.24%、8.14%,行驶速度的影响更大,地震来临时,应减速慢行。无砟轨道系统的约束可有效提高桥上行车安全性,在设计计算时应考虑无砟轨道系统的约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梁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车-线-桥耦合振动 地震激励 行车速度 行车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拆卸支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边广生 侍述鑫 +2 位作者 王令强 袁昌鲁 李佳琦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20-28,共9页
可拆卸支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是由可拆卸钢管桁架与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组成预制底板,在现场后浇叠合层的一种叠合楼板,具有抗弯刚度大、承载力高、经济可靠等特点。对1块预制底板和1块叠合板试件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 可拆卸支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是由可拆卸钢管桁架与预应力混凝土底板组成预制底板,在现场后浇叠合层的一种叠合楼板,具有抗弯刚度大、承载力高、经济可靠等特点。对1块预制底板和1块叠合板试件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可拆卸钢管桁架能显著提高预制底板的开裂荷载,在施工荷载作用下预制底板承载力和短期刚度满足规范要求,并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预制层与叠合层结合良好,叠合层内的腹杆钢筋增强了预制底板和叠合层的协同性,有助于叠合板整体受力。基于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对叠合板受弯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拆卸钢管桁架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片状(slab)固体激光器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百达 蔡邦维 廖严 《量子电子学报》 CAS 1987年第4期380-380,共1页
近年来固体激光器的发展集中在改善激光系统的综合性能包括提高激光器的平均功率和效率,可调谐固体激光器的研制等。为提高输出功率,克服传统棒状激光介质的热效应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采用全内反锯齿形光路。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slab 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楼板连接节点抗剪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跃 隋春光 +1 位作者 雷永旺 郭全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0,共9页
模块化技术正在推动新一代核电厂的设计和发展,兼具优良工作性能和工业化施工性能的钢板混凝土(SC)结构在模块化结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SC墙-RC楼板连接节点作为SC模块结构与RC结构之间的典型传力构件,其结构设计必须既要保证荷载的有... 模块化技术正在推动新一代核电厂的设计和发展,兼具优良工作性能和工业化施工性能的钢板混凝土(SC)结构在模块化结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SC墙-RC楼板连接节点作为SC模块结构与RC结构之间的典型传力构件,其结构设计必须既要保证荷载的有效传递,又要考虑模块化施工的可行性。为研究SC墙-RC楼板连接节点抗剪性能,设计并完成了2个“薄墙厚板型”SC墙-RC楼板连接节点循环加载试验,包括GB/T 51340—2018建议的钢筋连接器连接、附加抗剪键等两种连接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剪跨比1.50下试件均发生RC楼板弯剪破坏,节点主要传力破坏路径为加载端至楼板根部的斜压杆区域,说明节点结合面不配置抗剪键仍满足抗剪要求;试验过程中,直螺纹钢筋套筒无滑脱、未发生钢筋或焊缝拉断,延性系数均大于4,说明钢筋连接器连接的传力性能良好,可作为SC墙-RC楼板连接节点的有效连接方式;该节点核心区仍属于抗剪薄弱区域,若要满足“全强度连接”设计准则,核心区对拉筋体积含钢率应不低于0.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墙 钢筋混凝土楼板 连接节点 钢筋连接器 抗剪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束质量Slab CO_2激光深熔焊接实验研究
12
作者 陈虹 左铁钏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0,共2页
使用最新一代的扩散冷却型SlabCO2 激光器对低碳钢进行了激光深熔焊接实验研究。SlabCO2 激光器具有高光束质量。实验主要通过改变焦点位置获得不同离焦量下激光深熔焊接焊缝成型 ,分析并讨论了激光光束质量和焦深对焊接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slab CO2激光器 激光焊接 光束质量 焦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山混凝土面板坝面板失效和临时度汛条件下三维渗流特性
13
作者 岳潇 陈德文 +2 位作者 黄馨怡 甘磊 沈振中 《人民珠江》 2025年第3期39-45,共7页
混凝土面板和接缝止水是面板堆石坝坝体主要防渗结构,面板开裂或止水失效会显著影响裂缝或失效部位局部范围渗流场分布,影响大坝正常服役性能。为探究面板局部开裂和止水结构失效引起的渗流安全问题,设计不同面板开裂和止水失效位置,建... 混凝土面板和接缝止水是面板堆石坝坝体主要防渗结构,面板开裂或止水失效会显著影响裂缝或失效部位局部范围渗流场分布,影响大坝正常服役性能。为探究面板局部开裂和止水结构失效引起的渗流安全问题,设计不同面板开裂和止水失效位置,建立铅山抽蓄电站混凝土面板坝三维渗流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其渗流位势分布、渗透坡降和渗透流量演化规律,探明面板开裂和止水失效的影响,并开展临时度汛条件下垫层料渗透系数敏感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面板止水结构失效、开裂位置降低,通过面板渗透流量增大。临时度汛条件下,随垫层渗透系数增大,垫层最大平均渗透坡降减小。垫层渗透系数从1.0×10^(-5)m/s增大至5.0×10^(-5)m/s时,垫层最大平均渗透坡降减小了1.94。建议垫层渗透系数宜大于5.0×10^(-5)m/s,可提高临时度汛条件下垫层渗透稳定安全。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抽蓄电站面板堆石坝防渗体系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面板坝 面板失效 临时度汛 渗流分析 铅山抽蓄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强度分布特征对混凝土面板破坏影响机制研究
14
作者 冯业林 王芳 +1 位作者 黄青富 李国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7,共5页
目前,面板堆石坝动力分析中地震动输入极少考虑地震动强度特征对面板动力安全性态的影响。对于土石坝来说,地震动位移及地震引起的塑性永久变形会对大坝防渗体系应力变形产生重要影响,这两者均与地震动强度分布特征密切相关。以拟建240 ... 目前,面板堆石坝动力分析中地震动输入极少考虑地震动强度特征对面板动力安全性态的影响。对于土石坝来说,地震动位移及地震引起的塑性永久变形会对大坝防渗体系应力变形产生重要影响,这两者均与地震动强度分布特征密切相关。以拟建240 m高面板坝为例,研究了地震动强度分布特征对面板堆石坝坝体及面板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了坝体塑性变形与面板动应力变化过程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不同地震动强度分布对面板拉、压应力极值发生时刻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建议面板堆石坝抗震设计中除考虑频谱特性、峰值加速度、地震持时等因素外,还应根据地震场地条件提出合理的地震动强度分布特性,提升面板坝动力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强度 抗震分析 面板堆石坝 面板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网增强地聚物砂浆加固双向板的抗弯性能
15
作者 张海燕 陈海标 +1 位作者 吴波 李梦圆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3,共9页
纤维编织网增强砂浆(TRM)加固是一种采用砂浆作为无机胶黏剂将纤维编织网粘贴于构件表面形成加固层的方法,其具有轻质高强、几乎不改变截面尺寸、耐高温性能和耐久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TRM中的胶黏剂通常采用聚合物改性水... 纤维编织网增强砂浆(TRM)加固是一种采用砂浆作为无机胶黏剂将纤维编织网粘贴于构件表面形成加固层的方法,其具有轻质高强、几乎不改变截面尺寸、耐高温性能和耐久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TRM中的胶黏剂通常采用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但水泥的生产能耗和碳排放量较大。为实现“双碳”目标,采用生产能耗和碳排放量远低于水泥而力学性能与水泥相近的地聚物取代水泥,形成纤维编织网增强地聚物砂浆(TRGM)加固法。采用碳纤维编织网增强地聚物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开展不同长宽比和加固层数的TRGM加固板的抗弯性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并与相应未加固板的性能进行比较,考察了TRGM的加固效果、双向纤维对承载力的贡献和传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TRGM加固能有效提高双向板的开裂后刚度和抗弯承载能力,抑制裂缝发展,尤其是沿短边方向的裂缝数量明显减少;双向板长宽比越大,TRGM的加固效果越明显;1层TRGM的加固效果受纤维编织网搭接以及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使得其加固效率远低于2层TRGM加固的情况,纤维网的搭接可能会影响纤维强度的发挥,设计时应保证纤维有足够的搭接长度;加固板短向与长向承担的弯矩比在短向钢筋屈服后会逐渐降低,长向钢筋和纤维对承载力的贡献逐渐增大;随着跨中挠度增加,纤维承担的拉力占比呈现出先减后增再减的波浪形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板 地聚物砂浆 碳纤维编织网 抗弯加固 力学性能 传力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临时预制混凝土板路面优化计算及应用研究
16
作者 韩成毅 钱鑫 +3 位作者 杨奇 贾文龙 徐方 李达 《山西建筑》 2025年第2期140-145,共6页
采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板作为临时道路路面,具有经济环保的优点。以不产生疲劳断裂作为设计标准和不产生极限断裂作为验算标准,针对路面板的厚度、配筋和混凝土标号等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分析,获得满足临时道路路面条件下最优的装配式... 采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板作为临时道路路面,具有经济环保的优点。以不产生疲劳断裂作为设计标准和不产生极限断裂作为验算标准,针对路面板的厚度、配筋和混凝土标号等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分析,获得满足临时道路路面条件下最优的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板尺寸及材料参数。阐述了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板路面在施工道路建设及维护中的优点,并基于现场实际工程应用,介绍了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和工艺,实现了施工效率、施工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达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和绿色环保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板 临时路面 路面板配筋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lab技术分配内存
17
作者 熊馨 王健东 陈锬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69-71,共3页
给出了应用Slab技术来提高系统内核内存的分配效率的方法.该技术通过采用面向对象的缓存分配方法来降低分配时的复杂度,并通过着色机制来提高系统中的高速缓存的命中率和平衡总线的使用.Slab与传统的SVR4内分配器相比,平均分配和释放时... 给出了应用Slab技术来提高系统内核内存的分配效率的方法.该技术通过采用面向对象的缓存分配方法来降低分配时的复杂度,并通过着色机制来提高系统中的高速缓存的命中率和平衡总线的使用.Slab与传统的SVR4内分配器相比,平均分配和释放时间由9 4μs减至3 8μs,碎片总数由46%减少到14%.应用Slab技术捕获IP包,总体效率提高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ab技术 系统内存 分配方法 内存管理 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轨道板扣压技术优化
18
作者 王立方 高亮 +3 位作者 姜金凤 王晓宇 吴得卿 韦合导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扣压装置的工作性能将直接影响轨道板精调效果,进而影响线路的平顺性。针对既有扣压装置安装不便、工作性能不稳定等显著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可靠性、高施工性、高适应性的新型扣压装置,通过建立有限...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扣压装置的工作性能将直接影响轨道板精调效果,进而影响线路的平顺性。针对既有扣压装置安装不便、工作性能不稳定等显著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可靠性、高施工性、高适应性的新型扣压装置,通过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现场灌注试验验证模型准确性,对新型扣压装置开展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扣压装置防上浮效果优于传统限位装置,建议在底座上采用双排螺栓连接方式安装新型扣压装置;建议新型扣压装置压板宽度取100~120 mm,厚度取45 mm;增大新型扣压装置压板表面粗糙度可有效提高其工作性能;每块轨道板使用4对新型扣压装置,建议将第一位扣压装置布置于距离板端600 mm处,第二位扣压装置布置于距离第一位扣压装置1 500 m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轨道板精调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 扣压装置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函数变量分离+移动最小二乘拟合”桩板墙高效优化算法探索
19
作者 梅龙月 杨艳 +3 位作者 姚洪锡 毛国成 陈罗平 马淑霞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29,共8页
桩板墙参数优化设计需要利用岩土有限元检算程序,确保设计参数满足受力与变形等工程安全指标的限制条件,并实现造价最优目标,属于多参数、多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针对桩板墙岩土有限元检算程序计算过程复杂、难以通过解析方法快速获... 桩板墙参数优化设计需要利用岩土有限元检算程序,确保设计参数满足受力与变形等工程安全指标的限制条件,并实现造价最优目标,属于多参数、多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针对桩板墙岩土有限元检算程序计算过程复杂、难以通过解析方法快速获取造价函数求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函数变量分离联合移动最小二乘拟合的参数优化算法。首先,对设计参数进行造价敏感性分析,得到造价函数中桩长变量分离的降维解析表达式;其次,对降维表达式的系数函数进行移动最小二乘拟合,得到系数函数值并选取系数较优对应的桩厚与桩间距参数组合;最后,利用岩土有限元检算程序遍历较优参数组合及已分离的桩长参数,比选得到满足安全指标条件下造价最优的桩长、桩厚、桩间距参数。以实际工程案例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与遍历参数法得到的最优造价相同,但所使用的数据量是遍历法数据量的17%;同时,该算法相较遗传算法收敛性更为稳定,且运行时间从7.33 s降到0.17 s,优化效果更佳,且大幅缩短了搜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板墙 参数优化 敏感性分析 函数变量分离 移动最小二乘法 安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化无砟轨道模型的路基不均匀沉降影响研究
20
作者 王健壹 余浩伟 +1 位作者 朱胜阳 王开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
为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无砟轨道变形损伤的影响,建立包含结构配筋和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精细化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路基不均匀沉降作用位置、波长和幅值对轨道结构变形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路基不均匀... 为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无砟轨道变形损伤的影响,建立包含结构配筋和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精细化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了路基不均匀沉降作用位置、波长和幅值对轨道结构变形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路基不均匀沉降作用位置对于结构损伤变形影响差异较大;路基不均匀沉降发生在底座板伸缩缝部位,底座板最早出现宏观裂纹,且相同条件下该位置钢轨变形最大;沉降发生在底座板板端附近,复合板与底座板之间离缝较大,底座板从开始损伤到产生宏观裂纹演化进程较长;损伤出现在底座板凹槽处,演化进程所需沉降幅值超过6 mm;底座板与基床表层之间离缝随路基不均匀沉降波长的增大而减小,随沉降幅值的增大而增大;随路基不均匀沉降波长增大,复合板与底座板之间离缝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对于10 m波长最为敏感;路基不均匀沉降幅值增大,结构层间离缝、损伤情况均劣化,在幅值初始增长时钢轨峰值变形增幅较大,沉降幅值达10 mm后钢轨峰值变形在0.5 mm范围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有限元分析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路基不均匀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