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hr-Coulomb准则隧道围岩-支护体系协同作用下支护强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梁译文 查文华 +2 位作者 许涛 刘造保 刘小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8-385,共8页
确定围岩-支护结构体系动态协同变形关系是地下工程支护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运用Mohr-Coulomb准则推导隧道开挖支护后围岩径向变形与支护结构径向变形的协同方程,探讨Ⅳ级围岩塑性半径、围岩位移及支护刚度随支护强度的变化关系;... 确定围岩-支护结构体系动态协同变形关系是地下工程支护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运用Mohr-Coulomb准则推导隧道开挖支护后围岩径向变形与支护结构径向变形的协同方程,探讨Ⅳ级围岩塑性半径、围岩位移及支护刚度随支护强度的变化关系;并运用FLAC3D数值模拟验证协同变形方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围岩-支护结构体系协同变形方程能很好地反映围岩位移和塑性区半径随支护强度变化的关系,且相互关系是非线性的。支护强度为0.75 MPa时,理论计算拱顶沉降为18.9 mm,数值模拟拱顶沉降为21.6 mm;支护强度为1.5 MPa时,理论计算拱顶沉降为11.2 mm,数值模拟拱顶沉降为11.1 mm,表明围岩-支护结构动态协同变形方程的有效性。针对Ⅳ级围岩在采用超前支护和交叉中隔壁法(cross diaphragm,CRD)施工时,建议支护强度设计为0.75~1.5 MPa,支护刚度设计为59.8~375.0 kN/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R-coulomb准则 围岩-支护结构体系 支护强度 支护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煤基固废胶结充填体卸围压变形与损伤破坏试验
2
作者 何祥 魏龙强 +4 位作者 杨科 张通 张村 张子龙 陈焱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175,共13页
【目的】将多源煤基固废制备成充填材料进行间隔条带充填开采是绿色采煤的重要手段之一,条带煤柱回采时多源煤基固废胶结充填体(下称“充填体”)的变形破坏规律直接影响采场的稳定性。【方法】选用5种典型固废与水泥混合制备成胶结充填... 【目的】将多源煤基固废制备成充填材料进行间隔条带充填开采是绿色采煤的重要手段之一,条带煤柱回采时多源煤基固废胶结充填体(下称“充填体”)的变形破坏规律直接影响采场的稳定性。【方法】选用5种典型固废与水泥混合制备成胶结充填体,开展充填体试件常规三轴及恒轴压卸围压应力试验,分析2种应力加载路径下充填体应力-应变曲线和破坏特征,探究卸围压过程中变形参数随围压的演变规律,揭示充填体卸荷损伤机制和强度准则。【结果和结论】(1)充填体试件在常规三轴试验中表现为脆性破坏特征,裂隙逐渐发育并在破坏时迅速扩展贯通,在卸围压试验中的脆性破坏特征有所增强,试件破坏之前应变变化值不及破坏时的6.5%。(2)在卸围压过程中充填体试件体积变形由压缩过渡为扩容,变形模量降低量达破坏阶段的10%,泊松比在试件破坏时突破弹塑性材料极限0.5。(3)围压差比随初始围压线性减小,表明高围压环境下充填体更易破坏,损伤因子D演化与泊松比高度同步。(4)Mogi-Coulomb强度准则适用于充填体试件恒轴压卸围压三轴试验,卸荷行为对充填体的黏聚力有弱化效应,而对内摩擦角有强化效应。研究结果为间隔条带充填开采采场稳定性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卸围压 多源煤基固废 胶结充填体 损伤演化 Mogi-coulomb强度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Mohr-Coulomb准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数值实施 被引量:90
3
作者 贾善坡 陈卫忠 +1 位作者 杨建平 陈培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51-2058,共8页
针对Mohr-Coulomb准则高估岩土体抗拉性能的局限性,建立考虑最大拉应力准则的修正Mohr-Coulomb模型;系统地论述隐式本构积分算法的主要内容,推导相应的一致性刚度矩阵。以ABAQUS软件为平台,采用向后欧拉隐式应力积分算法编制了UMAT本构... 针对Mohr-Coulomb准则高估岩土体抗拉性能的局限性,建立考虑最大拉应力准则的修正Mohr-Coulomb模型;系统地论述隐式本构积分算法的主要内容,推导相应的一致性刚度矩阵。以ABAQUS软件为平台,采用向后欧拉隐式应力积分算法编制了UMAT本构程序,对单轴拉伸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ABAQUS自带模型和自编模型的优劣,结果表明编写的修正Mohr-Coulomb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岩土介质的抗拉性能,弥补了ABAQUS自带模型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Mohr-coulomb准则 本构模型 应力积分算法 UM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率效应的岩石动态Mohr-Coulomb准则和Hoek-Brown准则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宫凤强 司雪峰 +1 位作者 李夕兵 陶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63-1773,共11页
在考虑强度准则参数粘聚力c、内摩擦角φ和岩石材料常数m随应变率增加而变化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基于应变率效应的岩石动态Mohr-Coulomb准则和Hoek-Brown准则。花岗岩材料在6种围压下的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当应变率从10^(-4) s^(-1)增加到... 在考虑强度准则参数粘聚力c、内摩擦角φ和岩石材料常数m随应变率增加而变化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基于应变率效应的岩石动态Mohr-Coulomb准则和Hoek-Brown准则。花岗岩材料在6种围压下的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当应变率从10^(-4) s^(-1)增加到100 s^(-1)时,粘聚力c和岩石材料常数m均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加,但是内摩擦角φ则随应变率增加而减小。为此,给出了上述3项参数随应变率变化的函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考虑率效应的动态Mohr-Coulomb准则和Hoek-Brown准则表达式。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发现动态Mohr-Coulomb准则适应于低围压情况,而动态Hoek-Brown准则在低围压和高围压情况下均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抗剪强度参数 应变率 动态Mohr-coulomb准则 动态Hoek-Brown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球形洞室围岩应变软化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冯强 范金成 +1 位作者 张强 蒋斌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6-840,共5页
通过用一系列的塑性流动与脆性跌落近似逼近峰后应变软化过程,将开挖球形洞室引起的塑性变形区划分为k个同心球壳。假定各球壳内岩体均质且各向同性,采用Mohr-Coulomb准则和非关联流动法则对受静水压力球形洞室围岩的应力和变形进行理... 通过用一系列的塑性流动与脆性跌落近似逼近峰后应变软化过程,将开挖球形洞室引起的塑性变形区划分为k个同心球壳。假定各球壳内岩体均质且各向同性,采用Mohr-Coulomb准则和非关联流动法则对受静水压力球形洞室围岩的应力和变形进行理论计算。由各球壳内岩体属性表征点建立岩体再破坏的补充方程,得到了围岩塑性半径求解方程组。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最后,考虑岩体进入峰后阶段后,变形参数也随之劣化,讨论了弹性模量线性劣化对洞壁位移、软化半径和破裂半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洞室 应变软化 弹塑性分析 MOHR-coulomb准则 静水压力 变形模量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Mohr-Coulomb准则适用范围及其改进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斌 刘艳章 林坤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7-646,共10页
SINGH M为克服(Mohr-Coulomb M-C)准则只能线性表征岩石强度随围压变化这一局限性,在M-C准则的基础上添加一个修正项对其进行改进,提出非线性M-C准则。该准则认为,岩石在围压达到其单轴抗压强度时岩石就进入临界状态,此观点与部分岩石... SINGH M为克服(Mohr-Coulomb M-C)准则只能线性表征岩石强度随围压变化这一局限性,在M-C准则的基础上添加一个修正项对其进行改进,提出非线性M-C准则。该准则认为,岩石在围压达到其单轴抗压强度时岩石就进入临界状态,此观点与部分岩石的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出入,使得该准则的适用范围受到影响。为拓宽非线性M-C准则的适用范围,通过对其修正项的进一步改进,提出M-C准则修正一般表达式。应用11种岩石三轴试验数据对M-C准则修正一般表达式、非线性M-C准则和目前岩石力学界认为较好的双曲线型准则的精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M-C准则修正一般表达式对岩石三轴强度的拟合精度高于其他两种准则,且由岩石三轴试验强度的一致性更好。证明M-C准则修正一般表达式优于非线性M-C准则,且适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R-coulomb准则 非线性 修正 岩石临界状态 适用范围 指数型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岩石损伤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77
7
作者 曹文贵 张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7,共5页
从探讨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新的岩石微元强度表示方法及其服从Weibull随机分布的特点出发,基于岩石三轴应力应变试验曲线,建立了反映岩石破裂全过程的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Weibull分布参数对岩石损伤软化统计... 从探讨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新的岩石微元强度表示方法及其服从Weibull随机分布的特点出发,基于岩石三轴应力应变试验曲线,建立了反映岩石破裂全过程的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Weibull分布参数对岩石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的影响,并结合岩石三轴应力应变试验曲线的特征,对岩石损伤软化统计本构模型进行了合理修正.与试验结果及前人研究结果比较,该模型形式简单,能更好地反映工程实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破裂 微元强度 WEIBULL分布 MOHR-coulomb准则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hr-Coulomb准则点安全系数的隧道围岩稳定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星 王乐华 +1 位作者 刘君健 王家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102,共3页
针对隧道围岩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评价问题,基于Mohr-Coulomb准则,采用FLAC3D自带Fish语言,编制了相应Mohr-Coulomb准则点安全系数程序,并结合实例评判围岩稳定性。结果表明,自编程序计算的安全系数小于1的区域与FLAC3D软... 针对隧道围岩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评价问题,基于Mohr-Coulomb准则,采用FLAC3D自带Fish语言,编制了相应Mohr-Coulomb准则点安全系数程序,并结合实例评判围岩稳定性。结果表明,自编程序计算的安全系数小于1的区域与FLAC3D软件计算的塑性区分布范围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法合理有效、简便、易被工程界所接受,并通过求解围岩稳定的安全系数建立评价指标,为锚杆和衬砌支护提供合理的支护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r—coulomb准则 点安全系数 隧道 围岩 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塑性变形条件下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 被引量:31
9
作者 王红才 赵卫华 +1 位作者 孙东生 郭彬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231-4238,共8页
传统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仅描述了峰值强度状态下正应力和剪应力之间的关系,作为岩石破坏的判据.本文拓展概念,提出Mohr-Coulomb屈服准则表述岩石发生塑性变形后不同应力状态下屈服面的应力应变关系.在总结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使... 传统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仅描述了峰值强度状态下正应力和剪应力之间的关系,作为岩石破坏的判据.本文拓展概念,提出Mohr-Coulomb屈服准则表述岩石发生塑性变形后不同应力状态下屈服面的应力应变关系.在总结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使用三轴压缩试验数据确定塑性参数c和φ随内变量κ变化的实验技术方法,给出了评价各向同性模型精度的参量表达以及某些测试结果.采用具有各向同性强(软)化规律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利用岩石的初始屈服、峰值屈服和残余屈服三组参数可以将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简化表征为四直线模型,它比三线性模型有更广泛的适用性.本文的结果为工程地质数值模拟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塑性变形 MOHR-coulomb屈服准则 弹塑性参量 各向同性强(软)化 四直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黏弹-塑性海冰动力学本构模型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季顺迎 沈洪道 +2 位作者 王志联 奚海莉 岳前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30,共12页
针对中小尺度下海冰动力作用过程中的漂移、重叠和堆积特征,在连续介质力学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黏弹塑性海冰动力学本构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四部分,即海冰在屈服前的Kelvin Vogit黏弹模型、海冰塑性屈服的Mohr Coulomb准则、屈服后相关联... 针对中小尺度下海冰动力作用过程中的漂移、重叠和堆积特征,在连续介质力学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黏弹塑性海冰动力学本构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四部分,即海冰在屈服前的Kelvin Vogit黏弹模型、海冰塑性屈服的Mohr Coulomb准则、屈服后相关联的正交流动法则和影响海冰强度的静水压力.采用黏弹塑性本构模型对规则海域内的海冰堆积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其结果与传统黏塑性模型、改进的黏塑性模型和经典冰坝理论的解析解相符,可合理地模拟海冰堆积的动力过程.为进一步检验该黏弹塑性本构模型的适用性,对渤海海冰的动力过程进行了48h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海冰卫星遥感现场观测资料一致.通过与传统的黏塑性和改进的黏塑性模型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黏弹塑性模型在中小尺度海冰动力学模拟中的可靠性.在以上海冰堆积的数值试验和渤海海冰动力学模拟中均采用了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SPH)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动力学 本构模型 黏塑性 黏弹-塑性 Mohr—coulomb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gi-Coulomb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及渗透性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志 王伟 +1 位作者 曹亚军 吕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109-7114,共6页
在基于Lemaitre应变等价性理论和岩石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随机分布的基础上,引进Mogi-Coulomb准则作为岩石微元强度的表示方法;并深入研究岩石压缩破坏过程中损伤变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岩石在不同围压... 在基于Lemaitre应变等价性理论和岩石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随机分布的基础上,引进Mogi-Coulomb准则作为岩石微元强度的表示方法;并深入研究岩石压缩破坏过程中损伤变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岩石在不同围压下压缩破坏对应的损伤阀值。通过岩石三轴应力-应变试验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与基于Drucker-Prager和Mohr-Coulomb准则的损伤模型的模拟曲线相比较,表明基于Mogi-Coulomb准则的损伤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岩石应力应变关系;特别反映了不同应力状态对损伤阈值的影响及岩石低应力水平的线弹性特性。最后将考虑损伤阈值且基于Mogi-Coulomb准则建立的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应用于岩石渗透性突变点和对应的临界破坏强度的研究。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较吻合,表明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Mogi-coulomb准则 损伤阈值 本构模型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hr-Coulomb的强盐沼泽区桩基承载特性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冯忠居 李铁 +3 位作者 冯凯 董芸秀 陈慧芸 胡海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4-80,共7页
为了探究强盐沼泽区桥梁桩基的极限承载特性,采用桩基混凝土试件现场试验以及室内实验测得了桩基混凝土水养强度以及腐蚀强度,采用能谱仪(EDS)分析以及元素分析测得了桩基混凝土内部氯离子含量,采用室内电镜试验测得了桩基混凝土内部氯... 为了探究强盐沼泽区桥梁桩基的极限承载特性,采用桩基混凝土试件现场试验以及室内实验测得了桩基混凝土水养强度以及腐蚀强度,采用能谱仪(EDS)分析以及元素分析测得了桩基混凝土内部氯离子含量,采用室内电镜试验测得了桩基混凝土内部氯离子对流深度。将腐蚀性盐离子环境中的桩基混凝土试件划分为剥蚀区、腐蚀区和未蚀区,运用公式计算的方法得到现场暴露1 a桩基混凝土的腐蚀厚度与腐蚀后强度的关系。通过桩基混凝土强度与黏聚力c、内摩擦角φ之间的转换,建立了基于Mohr-Coulomb的强盐沼泽区桥梁桩基弹塑性本构模型,对强盐沼泽区桩基极限承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蚀径比的增大,单桩横轴向极限承载力逐渐降低,但降幅逐渐变缓;桩长增加对单桩横轴向极限承载力提升较小;随着蚀径比的增大,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逐渐降低,但降幅逐渐变缓;桩长不变,相同腐蚀厚度变化范围内,大直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降幅大于小直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降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极限承载特性 强盐沼泽区 氯离子 腐蚀厚度 MOHR-coulomb准则 弹塑性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应变能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讨论 被引量:19
13
作者 郭建强 刘新荣 +2 位作者 黄武锋 罗旭 牛亮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68-1174,共7页
从弹性应变能释放是材料屈服的基本原理来看,MohrCoulomb(M-C)强度准则认为屈服时材料的泊松比恒为0.5,这可能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研究了弹性应变能、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及泊松比之间的关系,提出广义应力偏量第二不... 从弹性应变能释放是材料屈服的基本原理来看,MohrCoulomb(M-C)强度准则认为屈服时材料的泊松比恒为0.5,这可能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研究了弹性应变能、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及泊松比之间的关系,提出广义应力偏量第二不变量概念;从弹性应变能角度对M-C强度准则的物理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广义M-C强度准则;利用强度准则对岩石的破坏强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考虑了中间主应力与泊松比的影响,广义M-C强度准则的计算精度更高,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内在机理.广义M-C强度准则突破了材料破坏时的泊松比恒为0.5的假设,这对于定量描述材料的屈服与破坏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r-coulomb强度准则 弹性应变能 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的Mohr-Coulomb破坏准则在斜侵彻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胡秀章 谷先广 李永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17-1321,共5页
以杆弹斜侵彻钢纤维混凝土靶的数值模拟为目标,将HJC模型嵌入了自主开发的动态有限元HVP3D程序中,提出了考虑拉伸破坏、应变率、压力和剪力影响的修正的Mohr-Coulomb破坏准则,模拟靶板的可能破坏情况,并和最大拉应力累积破坏准则的结果... 以杆弹斜侵彻钢纤维混凝土靶的数值模拟为目标,将HJC模型嵌入了自主开发的动态有限元HVP3D程序中,提出了考虑拉伸破坏、应变率、压力和剪力影响的修正的Mohr-Coulomb破坏准则,模拟靶板的可能破坏情况,并和最大拉应力累积破坏准则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修正的Mohr-Coulomb破坏准则较好地反映靶板的破坏情况.同时将修正的Mohr-Coulomb破坏准则应用到带攻角的斜侵彻数值模拟中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r-coulomb破坏准则 斜侵彻 数值模拟 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Mohr-Coulomb强度准则下的扩孔问题解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邹金锋 彭建国 +2 位作者 张进华 罗恒 安爱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0-97,共8页
将圆孔周围的围岩分为弹性和塑性应力区,考虑土体受力后的剪胀特性,根据Mohr-Coulomb非线性强度准则、应力平衡条件、大小变形理论和非关联流动准则,推导出排水情况下土体发生大、小变形时扩孔问题的塑性区应力、应变和位移场解析,并给... 将圆孔周围的围岩分为弹性和塑性应力区,考虑土体受力后的剪胀特性,根据Mohr-Coulomb非线性强度准则、应力平衡条件、大小变形理论和非关联流动准则,推导出排水情况下土体发生大、小变形时扩孔问题的塑性区应力、应变和位移场解析,并给出大、小变形情况下塑性区半径和极限扩孔压力的非线性解答。与现有理论的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上述理论具有一定的有效性。通过分析可知,大变形时的塑性应变比小变形时的大;随着m值的增大,扩孔压力逐渐增大且与rp/au为非线性关系;大变形时的扩孔压力要比Vesic等人的理论值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胀 非线性Mohr—coulomb强度准则 扩孔压力 塑性区半径 大变形 非关联流动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压缩条件下粉砂质泥岩扩容特性研究
16
作者 张昊 周黎明 +1 位作者 罗荣 张利洁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94-602,共9页
扩容效应是岩石三轴压缩条件下体积变化的显著特性,是岩石体积非线性膨胀的重要表现。为考察岩石的扩容特性,分析塑性特性与应力水平对扩容的影响机制,阐释岩石全过程偏应力-应变曲线特征,以西南地区某引调水工程粉砂质泥岩为研究对象,... 扩容效应是岩石三轴压缩条件下体积变化的显著特性,是岩石体积非线性膨胀的重要表现。为考察岩石的扩容特性,分析塑性特性与应力水平对扩容的影响机制,阐释岩石全过程偏应力-应变曲线特征,以西南地区某引调水工程粉砂质泥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1~25 MPa围压水平下的三轴压缩试验,引入Mohr-Coulomb强度准则与塑性参数,对岩石的扩容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岩石的扩容应力与残余应力分别为峰值应力的0.65与0.58,各项强度指标与围压水平均有着明显的线性关系,符合Mohr-Coulomb强度准则;(2)发生扩容后,岩石内摩擦角与黏聚力随塑性参数的增大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且变化特征有一定的不同步性,基于Mohr-Coulomb强度准则和塑性参数的拟合模型能够描述岩石扩容发生后的全过程偏应力-应变曲线;(3)扩容角及扩容指数随围压的增大而呈负指数型减小,破裂面倾角随围压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并逐渐趋于稳定。结果表明:岩石扩容后的变形过程与应力水平及塑性特性密切相关,且围压对岩石扩容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压缩试验 扩容 Mohr-coulomb强度准则 特征强度 扩容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下岩石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6
17
作者 贺建清 肖兰 +1 位作者 张文勇 高文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84-2488,共5页
岩石锚杆基础作为风电机组基础的一种特殊基础型式,可以充分发挥原状岩体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抗拔性能。已有研究表明,小而非零拉伸截断改进的Mohr-Coulomb(简称M-C)强度准则更适用于描述岩体的破坏特性。基于小而非零拉伸截断改进的... 岩石锚杆基础作为风电机组基础的一种特殊基础型式,可以充分发挥原状岩体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抗拔性能。已有研究表明,小而非零拉伸截断改进的Mohr-Coulomb(简称M-C)强度准则更适用于描述岩体的破坏特性。基于小而非零拉伸截断改进的M-C强度准则,建立破坏面上单位面积的能量耗损率表达式。从塑性力学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出发,构建岩楔体平移破坏机构。根据外部作用荷载和岩楔体自重所做的外功率与沿岩楔体圆破坏锥面的能量耗损率相等的条件,建立虚功率方程,并由此得到了岩石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经原型试验验证,推导公式所得计算值与实测值一致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且能满足工程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非零拉伸截断 Mohr-coulomb强度准则 极限分析 锚杆 极限抗拔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初期支护与围岩耦合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宁 朱维申 于广明 《隧道建设》 2007年第S2期179-182,共4页
巷道开挖后,破坏了原有的平衡状态,发生应力重分布,当超过围岩的承载能力时,必然会引起围岩破坏甚至地下岩体的整体失稳。在这种情况下,应设置初期支护。但是现在仍缺少对支护参数的准确的理论计算,最多地还是借助于经验类比法,这样就... 巷道开挖后,破坏了原有的平衡状态,发生应力重分布,当超过围岩的承载能力时,必然会引起围岩破坏甚至地下岩体的整体失稳。在这种情况下,应设置初期支护。但是现在仍缺少对支护参数的准确的理论计算,最多地还是借助于经验类比法,这样就造成支护的安全性不够或不够经济。基于Mohr-Coulomb准则,分析了初期支护与围岩的耦合作用问题,提出了更加安全经济的设计方法,可以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R-coulomb准则 支护 围岩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ulomb准则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其数值验证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璐 沈新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318-3322,共5页
以连续介质不可逆热力学为基础,采用了Mohr-Coulomb屈服准则,提出混凝土塑性损伤耦合的新的本构方程。在该模型中采用了塑性应变εp、各向同性损伤标量D作为内变量。这个新的本构关系模型严格满足热力学的基本方程。以不同围压作用下混... 以连续介质不可逆热力学为基础,采用了Mohr-Coulomb屈服准则,提出混凝土塑性损伤耦合的新的本构方程。在该模型中采用了塑性应变εp、各向同性损伤标量D作为内变量。这个新的本构关系模型严格满足热力学的基本方程。以不同围压作用下混凝土试件的单轴压缩行为为例,采用开发的程序进行了局部水平上本构模型数值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损伤演化数值结果符合试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lomb塑性准则 塑性 损伤 本构 数值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gi-Coulomb强度准则的井壁稳定性力学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高仁 史亚红 +1 位作者 夏宏泉 韩龙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0-75,共6页
传统井壁坍塌失稳分析模型是基于M-C破坏准则而建立的,该方法忽略了中间主应力对岩石强度的影响,常使得预测的钻井液密度过于保守。为此,引入考虑中间主应力的Mg-C破坏准则建立任意井眼的井壁稳定性评价新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法分析了不... 传统井壁坍塌失稳分析模型是基于M-C破坏准则而建立的,该方法忽略了中间主应力对岩石强度的影响,常使得预测的钻井液密度过于保守。为此,引入考虑中间主应力的Mg-C破坏准则建立任意井眼的井壁稳定性评价新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法分析了不同地应力状态下的井斜角和方位角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g-C准则克服了M-C准则忽略中间主应力低估岩石强度的影响,其计算结果略低于M-C准则的计算结果,有助于提高钻速,降低钻井成本;正断层地应力状态时,沿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钻进时,井壁稳定性最好;走滑断层地应力状态时,沿最大与最小水平主应力之间的某一临界角钻进时井壁最稳定;逆断层地应力状态时,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钻进时井壁最稳定;该模型有助于指导现场钻井井眼轨迹的优化设计及安全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稳定 Mogi-coulomb破坏准则 坍塌压力 破裂压力 钻井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