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鹰嘴豆分离蛋白(chickpea protein isolate,CPI)的功能性质,提高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行性。本研究以CPI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为底物进行糖基化反应,评估不同反应条件对糖基化反应进程的影响,测定不同加热时间...为改善鹰嘴豆分离蛋白(chickpea protein isolate,CPI)的功能性质,提高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可行性。本研究以CPI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为底物进行糖基化反应,评估不同反应条件对糖基化反应进程的影响,测定不同加热时间(0~150 min)对糖基化产物(CPIX)的接枝度、褐变程度、表面疏水性、微观结构、溶解性、乳化活性、抗氧化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PI与XOS的质量比1:3、pH9.0、加热温度85℃、加热时间90 min时,CPIX具有高接枝低褐变的特点,且随着加热时间增加,CPIX分子量增大,平均粒径减小,电荷量增加,蛋白表面疏水性先降低后上升,三级结构更加松散。当加热90 min时,CPIX溶解度和乳化活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88.15%,51.62 m^(2)/g;加热150 min时,抗氧化活性改善最佳,DPPH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力、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了4.12倍、3.75倍、2.24倍和1.29倍。当前研究证实了糖基化有利于改善CPI的结构和功能性质,为CPI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旨在分析鹰嘴豆分离蛋白(CPI)及其不同分子量短肽的抗氧化活性。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处理CPI,得到其降解产物,该降解产物经超滤离心,得到分子量分别为<3 k D、3-5 k D、5-10 k D及>10 k D的短肽。结果表明,与其它大分子肽段相...旨在分析鹰嘴豆分离蛋白(CPI)及其不同分子量短肽的抗氧化活性。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处理CPI,得到其降解产物,该降解产物经超滤离心,得到分子量分别为<3 k D、3-5 k D、5-10 k D及>10 k D的短肽。结果表明,与其它大分子肽段相比,<3 k D的短肽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与谷胱甘肽(GSH)相比,CPI及其不同分子量短肽具有显著的金属离子螯合活性;CPI及其肽段具有一定的三价铁离子还原能力。上述结果表明,CPI及其肽段的显著抗氧化活性,使得其具有制备抗氧化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应用前景。展开更多
以脱脂棉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棉籽分离蛋白。以蛋白质提取率、产品蛋白质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 H、液固比对棉籽分离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另外,采用SDS-PAGE对所制备棉籽分离蛋白中蛋白质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分...以脱脂棉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棉籽分离蛋白。以蛋白质提取率、产品蛋白质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 H、液固比对棉籽分离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另外,采用SDS-PAGE对所制备棉籽分离蛋白中蛋白质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棉籽分离蛋白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 min,p H 10,液固比14∶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为73.21%,产品蛋白质含量为90.76%(N×6.25,干基),且游离棉酚含量由原料的0.12%下降到0.033%。棉籽分离蛋白中蛋白质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主要为59.3 k Da与53.7 k Da,占47.66%。展开更多
通过体外模拟消化系统对棉籽分离蛋白(cottonseed protein isolate,CPI)进行酶解,得到具有抗菌活性的酶解产物,并采用超滤(ultrafiltration,UF)、阴离子交换色谱(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AEC)、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semi-preparat...通过体外模拟消化系统对棉籽分离蛋白(cottonseed protein isolate,CPI)进行酶解,得到具有抗菌活性的酶解产物,并采用超滤(ultrafiltration,UF)、阴离子交换色谱(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AEC)、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semi-prepara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semi-P-HPLC)分离技术对棉籽抗菌活性肽进行分离纯化,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lectrospray ionization-tandem mass spectrometry,ESI-MS/MS)鉴定棉籽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在抗菌活性肽分离纯化过程中,用UF对具有抗菌活性的CPI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得到3个组分U-Ⅰ~U-Ⅲ。抗菌活性检测表明U-Ⅲ的抗菌能力最强;用AEC分离U-Ⅲ得到3个组分QF-Ⅰ~QF-Ⅲ,其中QF-Ⅱ抗菌能力最强;进一步采用semi-P-HPLC分离QF-Ⅱ得到4个组分PF-Ⅰ~PF-Ⅳ,其中PF-Ⅲ的抗菌能力最强,经HPLC检测为单一峰,ESI-MS/MS检测分析得到该肽的氨基酸序列为ISGLIYEETR(Ile-Ser-Gly-Leu-Ile-Tyr-Glu-Glu-Thr-Arg)。展开更多
文摘旨在分析鹰嘴豆分离蛋白(CPI)及其不同分子量短肽的抗氧化活性。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处理CPI,得到其降解产物,该降解产物经超滤离心,得到分子量分别为<3 k D、3-5 k D、5-10 k D及>10 k D的短肽。结果表明,与其它大分子肽段相比,<3 k D的短肽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与谷胱甘肽(GSH)相比,CPI及其不同分子量短肽具有显著的金属离子螯合活性;CPI及其肽段具有一定的三价铁离子还原能力。上述结果表明,CPI及其肽段的显著抗氧化活性,使得其具有制备抗氧化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应用前景。
文摘以脱脂棉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棉籽分离蛋白。以蛋白质提取率、产品蛋白质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 H、液固比对棉籽分离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另外,采用SDS-PAGE对所制备棉籽分离蛋白中蛋白质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棉籽分离蛋白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 min,p H 10,液固比14∶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为73.21%,产品蛋白质含量为90.76%(N×6.25,干基),且游离棉酚含量由原料的0.12%下降到0.033%。棉籽分离蛋白中蛋白质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主要为59.3 k Da与53.7 k Da,占47.66%。
文摘通过体外模拟消化系统对棉籽分离蛋白(cottonseed protein isolate,CPI)进行酶解,得到具有抗菌活性的酶解产物,并采用超滤(ultrafiltration,UF)、阴离子交换色谱(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AEC)、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semi-prepara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semi-P-HPLC)分离技术对棉籽抗菌活性肽进行分离纯化,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lectrospray ionization-tandem mass spectrometry,ESI-MS/MS)鉴定棉籽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在抗菌活性肽分离纯化过程中,用UF对具有抗菌活性的CPI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得到3个组分U-Ⅰ~U-Ⅲ。抗菌活性检测表明U-Ⅲ的抗菌能力最强;用AEC分离U-Ⅲ得到3个组分QF-Ⅰ~QF-Ⅲ,其中QF-Ⅱ抗菌能力最强;进一步采用semi-P-HPLC分离QF-Ⅱ得到4个组分PF-Ⅰ~PF-Ⅳ,其中PF-Ⅲ的抗菌能力最强,经HPLC检测为单一峰,ESI-MS/MS检测分析得到该肽的氨基酸序列为ISGLIYEETR(Ile-Ser-Gly-Leu-Ile-Tyr-Glu-Glu-Thr-A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