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GS技术在棉花全生长周期中的应用拓展研究
1
作者 丁若羲 豆硕 +6 位作者 安叶芝 孔文慧 郭文静 张冬梅 王省芬 马峙英 吴立柱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4,共7页
【目的】突破棉花VIGS技术仅应用于棉花子叶期的时间限制瓶颈,弥补棉花生殖生长时期VIGS技术的应用缺陷。【方法】以农大棉8号为材料,以GhCLA1为验证基因,对4日龄棉苗(子叶未展开)进行茎注射,对7日龄棉苗(子叶完全展开)进行子叶注射,对... 【目的】突破棉花VIGS技术仅应用于棉花子叶期的时间限制瓶颈,弥补棉花生殖生长时期VIGS技术的应用缺陷。【方法】以农大棉8号为材料,以GhCLA1为验证基因,对4日龄棉苗(子叶未展开)进行茎注射,对7日龄棉苗(子叶完全展开)进行子叶注射,对开花期和结铃期的棉花植株分别在茎节间、新生果枝基部、新生叶片等组织部位进行VIGS注射,利用表型观察和RT-PCR技术验证目的基因的沉默效率和持续时间。【结果】4日龄棉花幼苗经茎VIGS注射后叶片白化率为80%,7日龄棉花幼苗经子叶VIGS注射后叶片白化率为100%,开花期和结铃期的棉花植株经新生果枝基部VIGS注射后白化率分别为90%和68.75%。【结论】获得了稳定的棉花全生长周期的VIGS应用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沉默 棉花 子叶 生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隶属函数法的棉花子叶期耐低钾能力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谭志新 谢留伟 +3 位作者 李洪戈 李芳军 田晓莉 李召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8,共10页
挖掘和利用钾高效种质资源、提高钾营养利用效率是解决棉花生产中缺钾问题的重要途经,为建立快速可靠的耐低钾评价体系,应用决策评价模型AHP-隶属函数法在子叶期对384份棉花种质材料进行耐低钾评价。结果表明:缺钾条件下(0.03 mmol L^(... 挖掘和利用钾高效种质资源、提高钾营养利用效率是解决棉花生产中缺钾问题的重要途经,为建立快速可靠的耐低钾评价体系,应用决策评价模型AHP-隶属函数法在子叶期对384份棉花种质材料进行耐低钾评价。结果表明:缺钾条件下(0.03 mmol L^(–1)),子叶缺钾斑相对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96.24%),植株干重变异系数最小(14.73%),子叶与下胚轴夹角、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K^(+)浓度、K~+积累量的变异系数在15.72%~31.52%之间。子叶与下胚轴夹角与缺钾斑相对面积显著负相关;根系形态与植株干重和K~+积累量显著正相关。经AHP-隶属函数法评价,384份棉花种质材料的综合评价值C分布于0.25~0.79之间,其中无极一枝花(C=0.7868)耐低钾能力最强,巴西014(C=0.2451)耐低钾能力最弱。系统聚类显示,高度(C值为0.74~0.79)和中度(C值为0.33~0.69)耐低钾材料的占比分别为1.30%和95.31%,低钾敏感材料(C值为0.25~0.33)占比3.39%。种子K~+浓度与子叶期耐低钾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本研究完善了棉花耐低钾种质资源筛选体系,对384份供试种质的子叶期耐低钾能力进行了鉴定,筛选出5份耐低钾能力强的种质(无极一枝花、棕1-61、黑山棉1号、秦荔514、苏联棉78系),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子叶缺钾斑 根系 干重 钾含量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子叶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海 易永华 +2 位作者 高晓华 邢宏宜 贾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4-85,共2页
以棉花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 ,就激素对其不定芽的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BA对子叶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好 ;TDZ次之 ;ZT和 KT不能诱导子叶形成不定芽 ,IAA与 BA配合使用 ,叶片不定芽分化频率明显提高 ;NAA与 BA配... 以棉花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 ,就激素对其不定芽的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BA对子叶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好 ;TDZ次之 ;ZT和 KT不能诱导子叶形成不定芽 ,IAA与 BA配合使用 ,叶片不定芽分化频率明显提高 ;NAA与 BA配合使用叶片不定芽分化频率有所下降 ;2 ,4-D对子叶不定芽分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 1 .5 mg/ L GA3有利于芽的伸长。不定芽伸长后在不含激素的 MS或 MS+0 .5 mg/ L NAA培养基上诱导生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子叶离体培养 激素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菌致害棉株叶片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徐荣旗 石磊岩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10-312,共3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以两个陆地棉 (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唐棉 2号 (抗病 )、鄂荆 1号 (感病 )为试材 ,人工接种 ,研究了棉花黄萎病菌 (Verticillium dahliae)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系致害对棉苗 4种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以两个陆地棉 (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唐棉 2号 (抗病 )、鄂荆 1号 (感病 )为试材 ,人工接种 ,研究了棉花黄萎病菌 (Verticillium dahliae)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系致害对棉苗 4种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病菌侵染棉苗后 ,落叶型菌系处理比非落叶型菌系处理的棉苗子叶中含有 IAA、GA4 和ABA的量要高 ,尤其是 ABA含量 ,从接种后的 3~ 5d开始直至第 1 5d,落叶型菌系处理始终高于非落叶型菌系处理 ,在达到最高峰时 ,落叶型菌系处理唐棉 2号与鄂荆 1号棉苗子叶的 ABA含量分别是 546和 72 6ng·g- 1FW,相当于非落叶型菌系处理的 1 .3和 4.2倍 ;感病品种的内源激素变化较抗病品种更加敏感。结果分析初步表明 ,病菌侵染后引起棉株 ABA含量的显著增高是导致落叶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菌 子叶 内源激素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棉花品种子叶衰老过程生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颖 杨光伟 鲁玉贞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2-384,共3页
对10个不同棉花品种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的子叶衰老过程中某些生化变化做了研究。结果表明:中41、J4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降解慢、幅度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强,J2和夏1号的可溶性蛋白质降解快、幅度大,... 对10个不同棉花品种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的子叶衰老过程中某些生化变化做了研究。结果表明:中41、J4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降解慢、幅度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强,J2和夏1号的可溶性蛋白质降解快、幅度大,SOD,POD活性小,而郑101表现较好,可能与晚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幼苗子叶 抗衰性 叶绿素 蛋白质 可溶性糖 SOD活性 POD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子叶衰老过程中氮素的再利用
6
作者 刘娟 邬云海 +2 位作者 刘玉栋 刘怀华 沈法富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8-320,共3页
以陆地棉早熟品种中棉所58和中熟品种邯郸109为材料,研究子叶衰老过程中氮素的再利用率(NRE)及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子叶衰老过程中,单位面积总N含量(NPA)逐渐降低,中棉所58 NRE为69.26%,邯郸109为54.45%;叶... 以陆地棉早熟品种中棉所58和中熟品种邯郸109为材料,研究子叶衰老过程中氮素的再利用率(NRE)及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子叶衰老过程中,单位面积总N含量(NPA)逐渐降低,中棉所58 NRE为69.26%,邯郸109为54.45%;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先上升后降低,NR最先降低,中棉所58和邯郸109分别在9d、14d开始下降;中棉所58各指标比邯郸109早下降4~8d。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先下降后上升,表明GDH可能是氮素再利用的关键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子叶衰老 氮素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子叶节直接诱导多芽发生再生植株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立军 郝秀英 +4 位作者 李雪源 闫建庆 王新勇 毛鸿才 狄月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0-385,共6页
以中国三大棉花产区之一的新疆棉花中长绒陆地棉和特色长绒棉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子叶节作外植体,为防止陆地棉品种外植体褐化的影响,以分步添加6-BA来启动和/或诱导多芽的发生,此时用葡萄糖作为碳源代替通常使用的蔗糖,经过伸长培养后,... 以中国三大棉花产区之一的新疆棉花中长绒陆地棉和特色长绒棉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子叶节作外植体,为防止陆地棉品种外植体褐化的影响,以分步添加6-BA来启动和/或诱导多芽的发生,此时用葡萄糖作为碳源代替通常使用的蔗糖,经过伸长培养后,以1/2 MS培养基添加10 mg/L BA诱导生根,生根率可达72.2%。并通过对不同品种诱导多芽发生的比较,认为以子叶节为外植体直接诱导多芽发生受棉花品种的基因型影响不大,为用农杆菌介导法规模化遗传改良棉花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棉花(陆地棉和长绒棉) 子叶节 直接多芽诱导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