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种群数量的气象综合预报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西平 杨彬云 +1 位作者 相云 于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48-953,共6页
为了客观地反映棉铃虫种群数量变化与气候背景的关系规律 ,创建了棉铃虫气象多时段综合因子的因子组建方法 ;建立了贡献度权重修正的气象距离指标方法和模型 ;匹配以传统的多元回归模型 ,进行棉铃虫种群数量的气象监测和预报 ;将其自身... 为了客观地反映棉铃虫种群数量变化与气候背景的关系规律 ,创建了棉铃虫气象多时段综合因子的因子组建方法 ;建立了贡献度权重修正的气象距离指标方法和模型 ;匹配以传统的多元回归模型 ,进行棉铃虫种群数量的气象监测和预报 ;将其自身生物潜能和气象条件影响相结合 ,建立了棉铃虫灾害的生物气象定量综合预报模型。在棉铃虫发生的气象条件评价和发生程度预测预报应用中 ,趋势准确率达到 9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种群数量 气象条件 距离模型 综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性特征和精子的发生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大福 牛宝龙 +1 位作者 翁宏飚 孟智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354-357,共4页
以棉铃虫精巢为材料,气干法制片,Giemsa染色,研究了棉铃虫精巢的形态变化和精子发生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棉铃虫的精巢自预蛹期开始会发生融合现象;雄性棉铃虫染色体数目为n=31。还发现雌性幼虫的腹部有4个腺体,可以作为幼虫的性别特征。
关键词 棉铃虫 幼虫性征 精巢 染色体 精子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单萜合酶基因GhTPS4和GhTPS5的克隆及棉铃虫诱导的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吕丽敏 张帅 +3 位作者 雒珺瑜 王春义 李春花 崔金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3-520,共8页
通过本地Blast筛选陆地棉转录组数据并结合RACE的方法,克隆获得2个陆地棉萜类合酶基因全长,命名为GhTPS4(Genebank登录号:KF860865)和GhTPS5(Genebank登录号:KF860866)。GhTPS4和GhTPS5基因分别编码590个和59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8.5... 通过本地Blast筛选陆地棉转录组数据并结合RACE的方法,克隆获得2个陆地棉萜类合酶基因全长,命名为GhTPS4(Genebank登录号:KF860865)和GhTPS5(Genebank登录号:KF860866)。GhTPS4和GhTPS5基因分别编码590个和59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8.5 kDa和69.9 kDa,等电点为5.59和5.66。生物信息分析表明:GhTPS4和GhTPS5均含有叶绿体转运肽,并含有"DDxx D"和"RRX8W"保守域,具有典型的单萜合酶特征。此外,聚类分析表明GhTPS4和GhTPS5均属于Tpsb亚家族。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GhTPS4和GhTPS5在棉铃虫为害陆地棉(石远321)叶片的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hTPS4的表达量在处理后不同时间均高于未处理对照,在处理后36 h表达量最高,表明GhTPS4在应答棉铃虫为害时可能起到了积极的防御作用。GhTPS5在处理后不同时间均比未处理对照表达量低,其功能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单萜合酶 GhTPS4 GhTPS5 棉铃虫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等杀虫剂抗性的选育及其生化机理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开运 慕立义 +2 位作者 刘峰 仪美芹 慕卫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3-31,共9页
从用药水平低的棉田采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在室内恒温条件下以人工饲料饲养,用氰戊菊酯等4种杀虫剂和1种混合剂经点滴法分别逐代处理棉铃虫幼虫,以选育其抗药性。用氰戊菊酯选择15代,抗性达311倍;而用灭多威、... 从用药水平低的棉田采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在室内恒温条件下以人工饲料饲养,用氰戊菊酯等4种杀虫剂和1种混合剂经点滴法分别逐代处理棉铃虫幼虫,以选育其抗药性。用氰戊菊酯选择15代,抗性达311倍;而用灭多威、甲基对硫磷和辛硫磷分别选择13代、14代及13代,抗性仅分别达10.8倍、3.5倍及5.2倍,抗性发展较慢;甲基对硫磷与辛硫磷的混合剂选择12代,抗性也只有4.8倍。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三氟氯氟菊酯间存在明显的交互抗性。用生测法测定酶抑制剂和生化法测定酶活性的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主要与幼虫体内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提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氰戊菊酯 抗药性 抗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杀虫药剂和植物次生性物质的诱导与GSTs对杀虫药剂的代谢 被引量:73
5
作者 高希武 董向丽 +1 位作者 郑炳宗 陈青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2-127,共6页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中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对甲基对硫磷和灭多威的代谢能力明显高于对马来酸二乙酯(DEM)和两个混剂。LD5剂量的对硫磷和灭多威对棉铃虫3龄幼虫GSTs的活性均没有诱导增加的影响,用LD50的选择...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中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对甲基对硫磷和灭多威的代谢能力明显高于对马来酸二乙酯(DEM)和两个混剂。LD5剂量的对硫磷和灭多威对棉铃虫3龄幼虫GSTs的活性均没有诱导增加的影响,用LD50的选择剂量仅对硫磷组GSTs活性增加15%。用含0.01%的芸香苷、2-十三烷酮和槲皮素的人工饲料饲养棉铃虫经1~4代后,GSTs活性提高4~18倍。3种植物次生性物质诱导组对灭多威和溴氰菊酯的敏感度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槲皮素组对甲基对硫磷的敏感度则降低近一半,芸香苷和2-十三烷酮组对甲基对硫磷的敏感度略有降低。这种对甲基对硫磷敏感度的变化可能与上述GSTs活性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谷胱甘肽 S-转移酶 杀虫剂 植物次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对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友军 韩熹莱 +2 位作者 张文吉 罗林儿 周培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3-121,共9页
本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研究了氰戊菊酯、氯菊酯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相对敏感(HD-S)种群和抗性(HJ-R)种群的神经毒理作用。10-5mol/L的氰戊菊酯、10-5mol/L,的氯菊酯诱发腹神经索自发发放频率的增加和随后... 本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研究了氰戊菊酯、氯菊酯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相对敏感(HD-S)种群和抗性(HJ-R)种群的神经毒理作用。10-5mol/L的氰戊菊酯、10-5mol/L,的氯菊酯诱发腹神经索自发发放频率的增加和随后的神经传导阻断,10-4mol/L的氯菊酯抑制HD-S种群的神经兴奋,直接阻断神经传导。以兴奋时间、神经传导阻断时间、对药剂作用反应时间的个体分布频率3个参数比较两种群对杀虫剂的反应,均发现HJ-R种群比相对HD-S种群表现了2~3倍的神经不敏感机制,并且发现这种神经不敏感机制对毒理Ⅰ型和Ⅱ型拟除虫菊酯同样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电生理 菊酯类杀虫剂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性信息素预测棉铃虫发生期的可靠性 被引量:18
7
作者 阎云花 伍德明 崔君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82-884,共3页
利用棉铃虫(Helicoverpa am igera)性信息素诱蛾,预测下一代棉铃虫的卵高峰,幼虫孵化高峰,通过田间调查印证是准确的,它比黑光灯诱蛾以及田间调查方法简便,省工省时,指导化学农药防治时间准确,经济效益明显... 利用棉铃虫(Helicoverpa am igera)性信息素诱蛾,预测下一代棉铃虫的卵高峰,幼虫孵化高峰,通过田间调查印证是准确的,它比黑光灯诱蛾以及田间调查方法简便,省工省时,指导化学农药防治时间准确,经济效益明显。可为棉铃虫发生期预测预报增添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性信息素 预测预报 发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及其治理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谭声江 陈晓峰 李典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8-144,共7页
简述了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 (Bt)毒素的作用方式及杀虫机理 ,分析了Bt棉种植过程中面临的生态风险。综述了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机理、监测方法及治理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棉铃虫对Bt棉的抗性可能主要与中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特... 简述了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 (Bt)毒素的作用方式及杀虫机理 ,分析了Bt棉种植过程中面临的生态风险。综述了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机理、监测方法及治理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棉铃虫对Bt棉的抗性可能主要与中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特异性结合受体中结合位点的改变有关。在多种抗性治理策略中 ,庇护所策略被公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并已广泛采用的抗性治理措施。应针对Bt棉在我国的种植情况 ,在棉铃虫还未在田间表现出抗性以前 ,制定合理的抗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转BT基因棉 抗性 治理策略 庇护所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_1代法监测田间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凤沂 朱玉成 沈晋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38-945,共8页
采用表达单价Cry1Ac毒素的转Bt基因棉棉叶喂饲法比较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bner)抗、感亲本及正反交后代在Bt棉上5d的发育速率,确定棉铃虫在Bt棉上5d发育到2龄中期以上、体重≥0.6mg的个体作为判别抗性纯合子的标准。2006年... 采用表达单价Cry1Ac毒素的转Bt基因棉棉叶喂饲法比较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bner)抗、感亲本及正反交后代在Bt棉上5d的发育速率,确定棉铃虫在Bt棉上5d发育到2龄中期以上、体重≥0.6mg的个体作为判别抗性纯合子的标准。2006年采用F1代法在室内用Bt棉叶喂饲法检测河北省邱县Bt棉田棉铃虫对Bt棉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表明,127头田间雄虫中24头携带抗性基因,估测抗性等位基因频率为0.94(95%CI:0.044~0.145),该值为在国内首次检测到的高抗性等位基因频率。该地区长期大面积种植转单价Bt棉和缺少非Bt棉作为有效庇护区导致田间抗性快速进化,需要尽快采取有效的抗性治理策略。本文还讨论了影响大田产生抗性的因素以及田间存在的抗性风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 棉铃虫 抗性监测 F1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杀虫剂对棉铃虫抗药性种群幼虫呼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开运 姜兴印 +1 位作者 仪美芹 孙学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4-28,共5页
利用 L D50 及 L D95剂量的氰戊菊酯、灭多威、甲基对硫磷和硫丹 4种杀虫剂 ,分别处理棉铃虫 H elicoverp a armigra Hübner敏感和抗药性种群的 5龄幼虫 ,测定各药剂对幼虫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 L D50 计 ,氰戊菊酯和灭多... 利用 L D50 及 L D95剂量的氰戊菊酯、灭多威、甲基对硫磷和硫丹 4种杀虫剂 ,分别处理棉铃虫 H elicoverp a armigra Hübner敏感和抗药性种群的 5龄幼虫 ,测定各药剂对幼虫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 L D50 计 ,氰戊菊酯和灭多威对抗药性种群的处理剂量分别是敏感种群的 15.8和 14.1倍 ,但其呼吸抑制率却显著降低 ;用甲基对硫磷、硫丹处理 30 0~144 0 min对抗药性种群的呼吸抑制率也低于对敏感种群。在 L D95剂量下 ,用氰戊菊酯、甲基对硫磷处理 10~ 6 0 min对抗性种群呼吸抑制率分别为 14.7%~ 2 7.3%和 2 7.2 %~ 15.5% ,而对敏感种群则分别达 4 2 .0 %~ 4 8.6 %和 4 5.8%~ 50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杀虫剂 抗性 呼吸代谢 抗药性种群 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番茄生长发育与棉铃虫危害的模拟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晓峰 沈斌 罗志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03-310,共8页
根据1993~1994年大田资料建立了塑料大棚番茄的生长发育动态模型和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取食为害模型。动态模拟了番茄的净光合产量和各器官的干物质消长,以及植株的形态建成和产量形成过程。模型把番茄繁殖器官的脱... 根据1993~1994年大田资料建立了塑料大棚番茄的生长发育动态模型和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取食为害模型。动态模拟了番茄的净光合产量和各器官的干物质消长,以及植株的形态建成和产量形成过程。模型把番茄繁殖器官的脱落按其成因归纳为生理的、环境的及病虫害引起的脱落,容易与棉铃虫取食为害模型偶联。棉铃虫对番茄的取食为害模型揭示了第一代、第二代棉铃虫取食不同时期番茄各发育阶段的繁殖器官的组成和数量以及其中的脱落量。番茄蕾、花和小果在试验条件下被棉铃虫为害后分别具有超越补偿、完全补偿和部分补偿的能力。为此在模型中设立了补偿系数,反映番茄的真实损失量。本文的番茄生长发育模型和棉铃虫取食模型,与棉铃虫种群动态模型相偶联,即构建成番茄-棉铃虫管理系统的基本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生长 发育 棉铃虫 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棉不同生长期及不同器官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免疫学方法测定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小四 李松岗 +2 位作者 许崇任 赵建周 赵奎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7-484,共8页
转苏云金杆菌 (Bacillusthuringensis)杀虫蛋白基因棉花 (下称Bt棉 )在不同生长期及不同器官上对棉铃虫杀虫活性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生物测试法检测Bt棉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 ,但无法定量检测Bt棉中杀虫蛋白的表达量。本实验... 转苏云金杆菌 (Bacillusthuringensis)杀虫蛋白基因棉花 (下称Bt棉 )在不同生长期及不同器官上对棉铃虫杀虫活性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生物测试法检测Bt棉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 ,但无法定量检测Bt棉中杀虫蛋白的表达量。本实验室建立的酶联免疫学测定方法(ELISA) ,可定量检测棉器官内杀虫蛋白的含量。它具有检测周期短 ,操作简便的优点。用ELISA方法检测Bt棉杀虫蛋白的含量 ,结果表明 ,棉叶和花瓣杀虫蛋白含量最高 ,铃和蕾次之。在棉株生长的后期 ,各器官杀虫蛋白的含量则有大幅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BT棉 杀虫活性 生物测试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棉铃虫越冬代羽化物候学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昭智 马桂龙 +3 位作者 李永龙 刘永建 王军 杨新建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461-464,共4页
以每年1月1日为日度计算起始日期,以5.0、10.0和15.0℃作为发育起点温度,采用应用生物物候学singlesine计算模型,分析了新疆北部棉区棉铃虫越冬代羽化初期和高峰期所需日度。结果表明:发育最高温度未加以限定时,以5.0、10.0和15.7℃为... 以每年1月1日为日度计算起始日期,以5.0、10.0和15.0℃作为发育起点温度,采用应用生物物候学singlesine计算模型,分析了新疆北部棉区棉铃虫越冬代羽化初期和高峰期所需日度。结果表明:发育最高温度未加以限定时,以5.0、10.0和15.7℃为棉铃虫发育起点温度,越冬代棉铃虫羽化初期所需要累积日度数为516.23、298.41和131.97;越冬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所需要累积日度数为784.55、489.13和240.50。发育上限最高温度限定为30.0℃,以5.0、10.0和15.7℃为棉铃虫发育起点温度,越冬代棉铃虫羽化初期所需要累积日度数为511.77、293.95和127.47;越冬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所需要累积日度数为762.73、470.84和233.31。利用日度和日期预测对棉铃虫羽化进行预测,表明:羽化初期和高峰期日度预测的精度大于日期预测;棉铃虫越冬代羽化初期预测的精确度优于羽化高峰期的预测。棉铃虫越冬代羽化预测结果经LSD0.05多重比较,显示:羽化初期日期预测和6种日度预测存在显著性差异,但6种日度预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羽化高峰期日期预测和6种日度预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6种日度预测之间也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化 越冬代 棉铃虫 发育起点温度 物候学 累积 高峰期 初期 度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Bt基因对棉花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震林 倪万潮 +3 位作者 郭三堆 束春娥 张保龙 徐英俊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5-148,共4页
采用子房注射法,将构建在植物高效表达载体上的全序人工合成的Bt杀虫基因GFMCryIA转入棉花品种(系)“中棉所19”、“华农916”、“541”和“3517”中,获得对棉铃虫幼虫致死率在80%以上的植株29株。用P... 采用子房注射法,将构建在植物高效表达载体上的全序人工合成的Bt杀虫基因GFMCryIA转入棉花品种(系)“中棉所19”、“华农916”、“541”和“3517”中,获得对棉铃虫幼虫致死率在80%以上的植株29株。用PCR法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植株均呈阳性。在这29株阳性植株中,对棉铃虫致死率为100%,且自身只有轻微伤害的植株有26株。这说明Bt基因经改造,增加其提高转录与翻译能力的表达调控元件后,对棉铃虫的毒杀作用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Bt杀虫蛋白基因 棉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主要棉区棉铃虫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洪武 韩召军 +1 位作者 王荫长 柏立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6-210,共5页
采用点滴法,以在室内饲养的新疆阿拉尔地区棉铃虫作为相对敏感种群,对江苏省5个市(县)棉铃虫田间种群进行有机磷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江苏泗阳、东台、通州、六合和南京东郊等地棉铃虫对久效磷已产生中等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为... 采用点滴法,以在室内饲养的新疆阿拉尔地区棉铃虫作为相对敏感种群,对江苏省5个市(县)棉铃虫田间种群进行有机磷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江苏泗阳、东台、通州、六合和南京东郊等地棉铃虫对久效磷已产生中等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为126~386;南京郊区和泗阳棉铃虫对甲基对硫磷产生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55~83;泗阳棉铃虫对辛硫磷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为30;而六合棉铃虫对辛硫磷已接近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49。鉴此,还对有机磷杀虫剂在目前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有机磷杀虫剂 抗药性 江苏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螟黄赤眼蜂对辐照的棉铃虫卵和幅照棉铃虫产的卵寄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恩东 路大光 +4 位作者 刘晓辉 李咏军 张书勇 刘琼茹 王华嵩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9,共4页
螟黄赤眼蜂对 2 50Gy直接辐照的新鲜棉铃虫卵和未辐照的新鲜棉铃虫卵的寄生率没有显著差异 ;与辐照的新鲜卵相比较 ,辐照的低温保存过的卵的寄生率要低。螟黄赤眼蜂在 2
关键词 螟黄赤眼蜂 寄生能力辐照 棉铃虫 卵寄生 天敌 受精率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雄虫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鲁玉杰 张孝羲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9-53,共5页
测定了实验室人工饲养的棉铃虫雄虫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6种组分的不同组合、不同比例及剂量的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雄虫对Z11 16∶Ald和Z9 16∶Ald的97∶3(质量比)的混合反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最高阈值为40μg·L-1.6种... 测定了实验室人工饲养的棉铃虫雄虫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6种组分的不同组合、不同比例及剂量的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雄虫对Z11 16∶Ald和Z9 16∶Ald的97∶3(质量比)的混合反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最高阈值为40μg·L-1.6种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成分均能引起雄虫的触角电位反应,Z11 16∶Ald激起的触角电位最大,其次是Z9 14∶Ald,Z9 16∶Ald.将Z11 16∶OH加入到Z11 16∶Ald和Z9 16∶Ald的混合物中明显抑制雄蛾的EAG反应,将16∶Ald加入两者混合物中引起最大的EAG反应.混合物中的比例的轻微变化会引起雄虫触角电位较大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人工合成性信息素 触角电位反应 性信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脲1 号与西维因混用对棉铃虫增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沈国清 徐勇惠 +1 位作者 张青 陆自强 《华东昆虫学报》 1999年第1期95-98,共4页
本文以抗性棉铃虫( Helicoverp a arm igera H.)为对象,研究了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苏脲1 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西维因的混合作用及增效机制,结果表明,混剂具有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为 173。其增效机制... 本文以抗性棉铃虫( Helicoverp a arm igera H.)为对象,研究了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苏脲1 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西维因的混合作用及增效机制,结果表明,混剂具有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为 173。其增效机制为:①降低棉铃虫的消耗指数和食物转化率;②抑制棉铃虫幼虫体壁几丁质的合成;③对棉铃虫幼虫的生长速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优于各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西维因 幼虫 增效作用 混用 混剂 虫体 体壁 几丁质 共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同时提取棉铃虫中肠RNA和蛋白质
19
作者 黄晶晶 韩斌 +2 位作者 徐晟 沈文飚 沈晋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22,共4页
利用一步法从单个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的中肠样品中分离出RNA和蛋白质。进一步试验证明提取的RNA纯度和完整性较高,能应用于RT-PCR;所获得的棉铃虫中肠蛋白的SDS-PAGE电泳显示,蛋白条带清晰且能应用于Western blo... 利用一步法从单个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的中肠样品中分离出RNA和蛋白质。进一步试验证明提取的RNA纯度和完整性较高,能应用于RT-PCR;所获得的棉铃虫中肠蛋白的SDS-PAGE电泳显示,蛋白条带清晰且能应用于Western blot分析。该方法具有简便和快速的特点,并能够实现核酸和蛋白水平上的相互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法 棉铃虫 RNA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夜蛾科苏云金芽孢杆菌WY-197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0
作者 牛桂兰 闫建平 +1 位作者 郑大胜 袁志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5-28,共4页
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Bt)WY 197菌株是从 4 0 0多株野生型Bt菌中筛选分离的1株对甜菜夜蛾和棉铃虫都具有高效杀虫活性的菌株。初步比较WY -197菌株和HD 1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伴孢晶体蛋白 ,结果表明 ,WY -197... 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sis,Bt)WY 197菌株是从 4 0 0多株野生型Bt菌中筛选分离的1株对甜菜夜蛾和棉铃虫都具有高效杀虫活性的菌株。初步比较WY -197菌株和HD 1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伴孢晶体蛋白 ,结果表明 ,WY -197属于H3a3b3c血清型 (subsp .kurstaki) ;伴孢晶体形态主要为大小不一的菱形、小正方形。SDS -PAGE电泳图谱表明主要由 135ku和 6 5ku两种蛋白成分组成 ,在菌株生长形态、发酵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方面与生产菌株HD-1差别不大。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 ,进一步鉴定比较它们对甜菜夜蛾初孵、二龄、三龄幼虫和棉铃虫的毒效差异。结果表明 ,BtWY 197菌株发酵液对甜菜夜蛾初孵、二龄、三龄幼虫的LC50 分别为 0 .31、0 .6 1、2 .5 7μL/mL ,其中对甜菜夜蛾初孵幼虫的毒效是对照菌HD 1发酵液的 7倍 ,表明BtWY 197菌株对甜菜夜蛾三龄以下幼虫具有高毒力。对棉铃虫的毒力效价为 30 0 0IU/ μL ,略低于HD- 1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生物学特性 甜菜夜蛾 棉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