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估算剥蚀面的暴露时间及剥蚀速率和剥蚀厚度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储华
纪友亮
+1 位作者
张世奇
赵俊青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宇宙成因核素10 Be和2 6Al的浓度记录着岩层剥蚀面的暴露时间和岩石剥蚀速率等信息。利用数学换算法分析影响10 Be和2 6Al浓度的因素 ,并利用10 Be和2 6Al的半衰期的近似倍数关系建立联立方程组 ,从理论上得到了年轻地质体中遭受快速埋...
宇宙成因核素10 Be和2 6Al的浓度记录着岩层剥蚀面的暴露时间和岩石剥蚀速率等信息。利用数学换算法分析影响10 Be和2 6Al浓度的因素 ,并利用10 Be和2 6Al的半衰期的近似倍数关系建立联立方程组 ,从理论上得到了年轻地质体中遭受快速埋藏的剥蚀面的暴露时间和剥蚀速率的估算公式。在此基础上 ,对整个剥蚀区不同位置剥蚀速率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估算出整个剥蚀区不同位置的剥蚀厚度 ,从而可恢复剥蚀面的古地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成因核素
^
10
BE
^
26
al
剥蚀面
暴露时间
剥蚀速率
剥蚀厚度
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陨石中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的化学分离纯化
被引量:
4
2
作者
卢仁
林杨挺
+2 位作者
欧阳自远
李春来
周卫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9-156,共8页
陨石离开其小行星母体直至降到地球表面期间,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产生一系列包括10Be和26Al等的放射性核素。10Be和26Al的含量及其比值记录了宇宙射线辐照历史,而陨石降落到地球表面后,它们的衰变又提供了测定其降落时间,即居地年龄的...
陨石离开其小行星母体直至降到地球表面期间,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产生一系列包括10Be和26Al等的放射性核素。10Be和26Al的含量及其比值记录了宇宙射线辐照历史,而陨石降落到地球表面后,它们的衰变又提供了测定其降落时间,即居地年龄的方法。10Be和26Al由加速器质谱测定,样品需分离纯化。为此,开展了陨石样品Be和Al的分离纯化实验。通过模拟样品的条件实验,建立了Be和Al分离纯化的化学流程,其回收率分别达到89%和70%。在此基础上,分离并测定了一个降落型普通球粒陨石(吉林陨石)非磁性部分的10Be和26Al的含量。结果显示,吉林陨石26Al/10Be的比值为5.005,远大于两者的饱和比值(2.72),说明吉林陨石经历了短期的暴露辐射,这一结果与吉林陨石第二阶段的暴露年龄0.4Ma一致。整个化学流程的10Be/9Be和26Al/27Al空白分别为(4.33±0.46)×10-14和(6.59±4.66)×10-15,其中前者接近于该仪器的空白测量值,而后者则接近于仪器的检测限2.3×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陨石
宇宙成因放射性核素
10
↑Be和
26
↑
al
化学分离纯化
居地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延安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发育演化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彭小华
吴昊
+2 位作者
张俊良
王扬
祝捷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64,共13页
本文是在延安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技术获得暴露年龄和侵蚀速率,研究“黄土覆盖型沟谷丹霞”地貌景观的演化历史。研究结果显示:延安典型丹霞地貌的类型有狭缝式、石蘑菇式、天生桥式,其...
本文是在延安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技术获得暴露年龄和侵蚀速率,研究“黄土覆盖型沟谷丹霞”地貌景观的演化历史。研究结果显示:延安典型丹霞地貌的类型有狭缝式、石蘑菇式、天生桥式,其中狭缝式丹霞的景观特征为“窄狭、多弯、韵律、多彩”,同时也是典型的“黄土覆盖型沟谷丹霞”,石蘑菇式丹霞造型奇特,天生桥式丹霞地貌整体规模宏大,这两者发育都严格受控于垂直节理和外力作用的侵蚀;运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技术,计算获得志丹猫巷狭缝式丹霞地貌的暴露年代有两期,分别为(0.75±18)~(0.83±0.14)ka和(1.14±13)~(1.29±0.30)ka,安塞王家湾石蘑菇式丹霞地貌暴露年代为(1.76±0.45)~(1.77±0.15)ka,这两处丹霞地貌暴露地表的年代都在全新世(Qh),前者晚于后者,地貌较年青;运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26)Al计算获得两处典型丹霞地貌侵蚀速率为(39±3.3)~(104±24.4)cm·ka~(-1),与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地表和基岩得到的侵蚀速率对比,这两处典型丹霞地貌的侵蚀速率较大,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延安典型丹霞地貌景观发育的演化始于白垩纪红层的堆积,大致都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初步揭示了地质构造、上覆黄土盖层以及流水等多种因素共同控制和影响延安典型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阶段总体都处于青年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
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特征
宇宙成因核素^(
10
)Be和^(
26
)
al
暴露年龄
侵蚀速率
发育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测年方法中石英的提取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丽
武振坤
+2 位作者
宋少华
常宏
赵国庆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0-787,共8页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的暴露年龄测定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测年技术,已在地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需要选用经一系列前处理过程获得的纯净石英作为待测样品,制备成BeO和Al2O3以供加速器质谱仪测量。因此获得高纯度的石英样品...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的暴露年龄测定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测年技术,已在地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需要选用经一系列前处理过程获得的纯净石英作为待测样品,制备成BeO和Al2O3以供加速器质谱仪测量。因此获得高纯度的石英样品,是该测年方法的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在已有报道的石英提纯化学流程的基础上,尝试对流程进行部分优化,通过实验对比不同粒径组分、不同固液比水浴振荡器和滚筒HF-HNO3蚀刻效果,确定使用HF-HNO3(1%或2%,固液比15.0 g/L)滚筒加热法刻蚀样品以去除铝硅酸盐,多钨酸钠重液分离样品中的石英和其他组分。优化的分离纯化流程应用于处理采自祁连山北缘河流阶地含石英的岩石样品,经纯化的石英纯度可达98%以上,Al的含量小于200μg/g,表明采用优化的提取流程获得了高纯度的石英样品,可以满足10Be和26Al暴露测年所需样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
10
Be
26
al
石英
提取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估算剥蚀面的暴露时间及剥蚀速率和剥蚀厚度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储华
纪友亮
张世奇
赵俊青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资助 (G19990 43 3 0 4)
文摘
宇宙成因核素10 Be和2 6Al的浓度记录着岩层剥蚀面的暴露时间和岩石剥蚀速率等信息。利用数学换算法分析影响10 Be和2 6Al浓度的因素 ,并利用10 Be和2 6Al的半衰期的近似倍数关系建立联立方程组 ,从理论上得到了年轻地质体中遭受快速埋藏的剥蚀面的暴露时间和剥蚀速率的估算公式。在此基础上 ,对整个剥蚀区不同位置剥蚀速率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估算出整个剥蚀区不同位置的剥蚀厚度 ,从而可恢复剥蚀面的古地貌。
关键词
宇宙成因核素
^
10
BE
^
26
al
剥蚀面
暴露时间
剥蚀速率
剥蚀厚度
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
Keywords
cosmogenic
nuclides
^(
10
)Be
^(
26
)
al
rocks statum
denudation area
exposure time
denudation rate
denudation thickness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陨石中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的化学分离纯化
被引量:
4
2
作者
卢仁
林杨挺
欧阳自远
李春来
周卫健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9-156,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10)
文摘
陨石离开其小行星母体直至降到地球表面期间,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产生一系列包括10Be和26Al等的放射性核素。10Be和26Al的含量及其比值记录了宇宙射线辐照历史,而陨石降落到地球表面后,它们的衰变又提供了测定其降落时间,即居地年龄的方法。10Be和26Al由加速器质谱测定,样品需分离纯化。为此,开展了陨石样品Be和Al的分离纯化实验。通过模拟样品的条件实验,建立了Be和Al分离纯化的化学流程,其回收率分别达到89%和70%。在此基础上,分离并测定了一个降落型普通球粒陨石(吉林陨石)非磁性部分的10Be和26Al的含量。结果显示,吉林陨石26Al/10Be的比值为5.005,远大于两者的饱和比值(2.72),说明吉林陨石经历了短期的暴露辐射,这一结果与吉林陨石第二阶段的暴露年龄0.4Ma一致。整个化学流程的10Be/9Be和26Al/27Al空白分别为(4.33±0.46)×10-14和(6.59±4.66)×10-15,其中前者接近于该仪器的空白测量值,而后者则接近于仪器的检测限2.3×10-15。
关键词
陨石
宇宙成因放射性核素
10
↑Be和
26
↑
al
化学分离纯化
居地年龄
Keywords
meteorite
cosmogenic
radionuclide
10
↑Be and
26
↑
al
chemic
al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rrestri
al
age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148 [天文地球—天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延安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发育演化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彭小华
吴昊
张俊良
王扬
祝捷
机构
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64,共13页
基金
陕西省公益专项项目“陕北丹霞地貌地质遗迹详细调查”(编号:20180201)和“延安丹霞地貌资源评价研究及保护利用”(编号:201901)联合资助。
文摘
本文是在延安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技术获得暴露年龄和侵蚀速率,研究“黄土覆盖型沟谷丹霞”地貌景观的演化历史。研究结果显示:延安典型丹霞地貌的类型有狭缝式、石蘑菇式、天生桥式,其中狭缝式丹霞的景观特征为“窄狭、多弯、韵律、多彩”,同时也是典型的“黄土覆盖型沟谷丹霞”,石蘑菇式丹霞造型奇特,天生桥式丹霞地貌整体规模宏大,这两者发育都严格受控于垂直节理和外力作用的侵蚀;运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技术,计算获得志丹猫巷狭缝式丹霞地貌的暴露年代有两期,分别为(0.75±18)~(0.83±0.14)ka和(1.14±13)~(1.29±0.30)ka,安塞王家湾石蘑菇式丹霞地貌暴露年代为(1.76±0.45)~(1.77±0.15)ka,这两处丹霞地貌暴露地表的年代都在全新世(Qh),前者晚于后者,地貌较年青;运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26)Al计算获得两处典型丹霞地貌侵蚀速率为(39±3.3)~(104±24.4)cm·ka~(-1),与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地表和基岩得到的侵蚀速率对比,这两处典型丹霞地貌的侵蚀速率较大,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延安典型丹霞地貌景观发育的演化始于白垩纪红层的堆积,大致都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初步揭示了地质构造、上覆黄土盖层以及流水等多种因素共同控制和影响延安典型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阶段总体都处于青年晚期。
关键词
延安
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特征
宇宙成因核素^(
10
)Be和^(
26
)
al
暴露年龄
侵蚀速率
发育演化
Keywords
Yan'an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
al
Danxia landform
cosmogenic
nuclides^(
10
)Be and^(
26
)
al
exposure age
erosion rat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分类号
P931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测年方法中石英的提取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丽
武振坤
宋少华
常宏
赵国庆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0-787,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8334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23006)
文摘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的暴露年龄测定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测年技术,已在地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需要选用经一系列前处理过程获得的纯净石英作为待测样品,制备成BeO和Al2O3以供加速器质谱仪测量。因此获得高纯度的石英样品,是该测年方法的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在已有报道的石英提纯化学流程的基础上,尝试对流程进行部分优化,通过实验对比不同粒径组分、不同固液比水浴振荡器和滚筒HF-HNO3蚀刻效果,确定使用HF-HNO3(1%或2%,固液比15.0 g/L)滚筒加热法刻蚀样品以去除铝硅酸盐,多钨酸钠重液分离样品中的石英和其他组分。优化的分离纯化流程应用于处理采自祁连山北缘河流阶地含石英的岩石样品,经纯化的石英纯度可达98%以上,Al的含量小于200μg/g,表明采用优化的提取流程获得了高纯度的石英样品,可以满足10Be和26Al暴露测年所需样品要求。
关键词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
10
Be
26
al
石英
提取纯化
Keywords
in-situ
cosmogenic
nuclides
^(
10
)Be
^(
26
)
al
quartz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分类号
P53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O614.21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估算剥蚀面的暴露时间及剥蚀速率和剥蚀厚度
李储华
纪友亮
张世奇
赵俊青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陨石中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的化学分离纯化
卢仁
林杨挺
欧阳自远
李春来
周卫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延安典型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发育演化研究
彭小华
吴昊
张俊良
王扬
祝捷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测年方法中石英的提取
张丽
武振坤
宋少华
常宏
赵国庆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