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FA-CFA-SEM的女性家用卫浴产品设计研究
1
作者 霍明冉 谷莉 于东玖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49-458,共10页
目的为提高女性用户对家庭卫浴产品的使用满意度,集成EFA和CFA-SEM理论对女性家用卫浴产品进行深入探讨。方法对女性群体样本进行卫浴产品期望值调研,并采用EFA对量表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从而明确卫浴产品预期质量;然后基于CFA-SEM... 目的为提高女性用户对家庭卫浴产品的使用满意度,集成EFA和CFA-SEM理论对女性家用卫浴产品进行深入探讨。方法对女性群体样本进行卫浴产品期望值调研,并采用EFA对量表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从而明确卫浴产品预期质量;然后基于CFA-SEM对预期质量进行模型验证,以评估模型整体拟合度及各参数显著性。明确女性消费者对家用卫浴产品期望质量,并基于人机工程学对家用卫浴产品进行设计实践,从家用卫浴产品的造型、功能、材质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和优化。结论提出一种女性视阈下的家用卫浴产品质量指标研究新思路,可有效洞察消费者真实需求,极大提高用户体验感及满意度。此外,家用卫浴产品期望值量表通过EFA测试,被验证为有效量表,可为后续女性卫浴产品调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用卫浴产品 女性视角 探索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性结构方程建模(ESEM):EFA和CFA的整合 被引量:31
2
作者 麦玉娇 温忠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4-939,共6页
探索性结构方程建模(ESEM)是在测量模型部分使用了类似于EFA模型的SEM。作为一种高级统计方法,ESEM整合了EFA和CFA两种因子分析方法的功能和优点。通过ESEM,研究者既可以灵活地探索因子结构,又可以系统地验证因子模型,为潜变量的关系分... 探索性结构方程建模(ESEM)是在测量模型部分使用了类似于EFA模型的SEM。作为一种高级统计方法,ESEM整合了EFA和CFA两种因子分析方法的功能和优点。通过ESEM,研究者既可以灵活地探索因子结构,又可以系统地验证因子模型,为潜变量的关系分析提供更适宜的测量模型。ESEM已经在某些社科领域的研究中得到应用,是一种值得推介的因子分析方法。ESEM的具体应用问题,例如因子旋转方法的选用、测验信度评价等,仍有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性结构方程建模 探索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 结构方程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莽山浪畔湖国家重要湿地植物多样性及环境解释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阳 罗健夫 +5 位作者 侯志勇 谢永宏 陈薇 黄鑫 曾静 于晓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40-5350,共11页
研究莽山高山湖泊湿地植物多样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湿地植物对环境变化下的适应策略,同时对保护当地湿地珍稀濒危物种具有重要价值。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典范对应分析(CC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30... 研究莽山高山湖泊湿地植物多样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湿地植物对环境变化下的适应策略,同时对保护当地湿地珍稀濒危物种具有重要价值。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典范对应分析(CCA)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30个植物群落样方进行分析,研究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土壤、水)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浪畔湖国家重要湿地植物群落可分为蕨状苔草+宽叶泽苔草群丛、雪白睡莲+莼菜群丛、水毛花+宽叶泽苔草群丛、莼菜+宽叶泽苔草群丛等4类。雪白睡莲+莼菜群丛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低,Simpson多样性指数最高,水毛花+宽叶泽苔草群丛与之相反。浪畔湖国家重要湿地植物多样性与土壤速效钾和水深呈极显著相关性,与水质氨氮呈显著相关性,水深和土壤速效钾是影响湿地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随水深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群落物种均匀度指数与水质氨氮浓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本研究旨在揭示浪畔湖国家重要湿地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生态关系,为保护湿地珍稀物种及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湿地 群落多样性 环境因子 系统聚类 典范对应分析(CCA) Pearson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瓯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雨航 李尚清 +7 位作者 叶深 唐未 秦松 范青松 邱文致 艾龙威 郑春芳 刘伟成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10,共13页
为探究瓯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别于2021年3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对瓯江口海域的浮游动物及海水温度、盐度、叶绿素a浓度等环境因子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 为探究瓯江口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别于2021年3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对瓯江口海域的浮游动物及海水温度、盐度、叶绿素a浓度等环境因子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78种,其中包括16种浮游幼虫,隶属于8门14大类,夏季物种数最丰富(47种),冬季物种数最低(23种),优势种(Y≥0.02)有17种,其中桡足类占8种,如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中华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和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等。浮游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162.95±310.96)ind./m^(3),年平均生物量为(118.85±62.80)mg/m^(3),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差异,春季丰度和生物量最高,秋季最低;冬季丰度比夏季高,生物量低于夏季。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浮游动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年平均值分别为1.500±0.702、0.656±0.270和2.301±1.087。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海水温度、盐度、叶绿素a浓度和浮游植物丰度是影响瓯江口海域浮游动物优势丰度的重要环境因素。这为瓯江口环境季节变化对浮游动物的影响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瓯江口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瓯江口 季节变化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硅藻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瑞雯 黄玥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4,共13页
基于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采集的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22个表层沉积样品数据和资料,分析研究区沉积硅藻组合面貌变化、主要硅藻属种的空间分布特点。共鉴定出硅藻29种,隶属于12个属,Fragilariopsis curta和F. kerguelensis为优势种。F... 基于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采集的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22个表层沉积样品数据和资料,分析研究区沉积硅藻组合面貌变化、主要硅藻属种的空间分布特点。共鉴定出硅藻29种,隶属于12个属,Fragilariopsis curta和F. kerguelensis为优势种。F. curta、F. cylindrus、F. ritscheri、F. separanda四种海冰硅藻种的相对百分比自湾内向深海区逐渐减少;近海冰种Thalassiosira antarctica和Porosira glacialis在普里兹环流中间区域相对百分比最高,并由环流中心向外递减;F. kerguelensis、Paralia sulcata和Azpeitia tabularis三种硅藻的相对百分比自湾内向深海区逐渐增加。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硅藻鉴定结果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典范对应分析结果与主要硅藻属种生态相符合,F. curta、F. separanda、F. cylindrus和F. ritscheri四种硅藻作为普里兹湾海区的低温指示种,指示温度较低的海洋环境;P. glacialis和T. antarctica两种硅藻作为低盐指示种,指示盐度较低的海洋环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水表层温度、海水表层盐度等环境因素与表层沉积硅藻的确切关系,这为后续建立硅藻-环境转换函数,在普里兹湾定量重建这些环境因素的历史变化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环境因素 典范对应分析(CCA) 硅藻 普里兹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流域云南松群落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徐婷婷 施凯泽 +4 位作者 卢腾飞 郎晓雪 罗胤 冷鸿天 李泽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78-81,114,共5页
依据2020年在澜沧江流域分层抽样调查的120个云南松样地数据,提取云南松群落数据和地形因子数据,采用典型对应分析法研究澜沧江流域云南松群落的分布与海拔、坡向和坡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形因子中对澜沧江流域云南松群落分布影响... 依据2020年在澜沧江流域分层抽样调查的120个云南松样地数据,提取云南松群落数据和地形因子数据,采用典型对应分析法研究澜沧江流域云南松群落的分布与海拔、坡向和坡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形因子中对澜沧江流域云南松群落分布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海拔,其次为坡度,坡向对云南松林分布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群落 典型对应分析法 地形因子 澜沧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大亚湾人工鱼礁上附着生物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伟 李纯厚 +2 位作者 贾晓平 陈丕茂 方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053-4060,共8页
通过对深圳大亚湾人工鱼礁区7个月(2008-04~2008-10)挂板实验,同时监测相应的环境因子指标。以附着生物丰度数据进行了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并根据附着生物丰度数据和7个环境因子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CCA)。共鉴定出附着生物54种,... 通过对深圳大亚湾人工鱼礁区7个月(2008-04~2008-10)挂板实验,同时监测相应的环境因子指标。以附着生物丰度数据进行了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并根据附着生物丰度数据和7个环境因子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CCA)。共鉴定出附着生物54种,物种鉴定结果表明实验试板上的常见种有华美盘管虫(Hydroides elegans)、三角藤壶(Balanus trigonus)、细肋肌蛤(Musculus mirandus)等。DCA种类排序图可明显地看出每种附着生物都有自己的分布中心和分布区域;CCA分析结果表明深度、透明度、溶解氧是影响附着生物群落变化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其次是盐度和温度。CCA排序图较好地反映了人工鱼礁上附着生物分布与各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附着生物 环境因子 除趋势对应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云山黄山松群落与环境的关联 被引量:31
8
作者 刘金福 朱德煌 +4 位作者 兰思仁 洪伟 郑世群 何中声 徐道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731-5736,共6页
基于戴云山黄山松群落类型31个样地(20 m×20 m)野外调查,筛选4个地形因子和11个土壤环境因子,采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探讨黄山松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定量分析环境因子间相互关系及其对黄山松群落格局的影响。结... 基于戴云山黄山松群落类型31个样地(20 m×20 m)野外调查,筛选4个地形因子和11个土壤环境因子,采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探讨黄山松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定量分析环境因子间相互关系及其对黄山松群落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DCCA第一排序轴主要反映黄山松群落的海拔变化,第二轴主要反映坡向变化,即沿第二轴从上到下,坡向越朝向阳坡,黄山松群落分布越明显。(2)DCCA表明第一轴与海拔的相关系数达0.5570,即海拔是黄山松群落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因子,呈现海拔越高,黄山松优势种群越显著,在海拔1400—1600 m表现突出。(3)黄山松群落主要物种在DCCA排序图的相对位置,反映坡向、坡位、有机质、人为干扰因素是影响黄山松群落分布的重要因素。(4)DCCA排序图中黄山松群落种类排序轴与环境排序轴的相关系数高于DCA,且消除CCA的"弓形效应",更能凸显海拔、有机质等环境因子对黄山松群落的影响,即黄山松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关联以DCCA排序方法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 DCA DCCA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栏江污染物源解析与空间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发荣 李玉照 +2 位作者 刘永 李晓铭 郭怀成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56-1363,共8页
牛栏江-滇池补水是缓解滇池生态用水短缺的重要工程,对牛栏江流域主要污染源与空间差异性的识别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牛栏江的水质.采用CFA(对应分析)对牛栏江流域污染源进行解析识别,结果表明流域内TN、NH3-N(氨氮)等污染物主要来... 牛栏江-滇池补水是缓解滇池生态用水短缺的重要工程,对牛栏江流域主要污染源与空间差异性的识别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牛栏江的水质.采用CFA(对应分析)对牛栏江流域污染源进行解析识别,结果表明流域内TN、NH3-N(氨氮)等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嵩明县境内,TP、氟化物等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寻甸县境内.在CFA分析的基础上,采用HCA(层次聚类分析)和SOM(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对4个监测点、10种污染物指标进行分析,以识别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并且评价各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监测点代表性.结果表明:4个监测点中,TP、氟化物、砷化物、Vph(挥发酚)在寻甸县境内的七星桥污染最严重;TN、NH3-N在牛栏江上游嵩明县境内的四营污染最重.结合流域污染负荷调查可知,寻甸县的磷负荷最大,占流域总负荷的58.73%,七星桥的TP污染贡献大于其他3个监测点,与七星桥TP污染最为严重相符合.该研究结果可为牛栏江流域实施进一步的分段治理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分析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来源识别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被引量:58
10
作者 王华 杨树平 +3 位作者 房晟忠 余富朝 冯文波 刘丽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4-552,共9页
2013年3、5、7和11月对滇池浮游植物群落进行监测,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1属,主要由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组成.浮游植物平均丰度值7482×10-4 cells/L,3月绿藻门占优势,优势种为栅藻;5、7、11月均以蓝藻门占优势,优势种均为微囊藻.... 2013年3、5、7和11月对滇池浮游植物群落进行监测,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1属,主要由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组成.浮游植物平均丰度值7482×10-4 cells/L,3月绿藻门占优势,优势种为栅藻;5、7、11月均以蓝藻门占优势,优势种均为微囊藻.对31属浮游植物与10个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结果表明:电导率、DO、TN、TP、COD_(Mn)是影响滇池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蓝藻能适应较高氮磷营养盐,还受到电导率、COD_(Mn)、DO、pH值影响;绿藻能适应高的水温、pH值和COD_(Mn),同时受到氮磷营养盐、DO、电导率的影响;硅藻能适应高的pH值、COD_(Mn),还受到氮磷营养盐、水温、DO、电导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百花湖麦西河河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关系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秋华 陈丽丽 +4 位作者 夏品华 刘送平 陈峰峰 余德民 李存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2-618,共7页
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对百花湖(水库)麦西河河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监测到浮游植物66种(属),浮游植物主要由绿藻、硅藻和蓝藻组成,夏秋季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为优势浮游植物,而冬... 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对百花湖(水库)麦西河河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监测到浮游植物66种(属),浮游植物主要由绿藻、硅藻和蓝藻组成,夏秋季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为优势浮游植物,而冬春季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为主要优势藻.浮游植物丰度在1.17×104-3.35×107cells/L之间,2010年4月最低,2009年7月最高,浮游植物种群在4-9月主要由蓝藻组成,冬季由硅藻和甲藻组成.运用典型对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麦西河河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其次为营养盐;蓝藻的大部分种类和裸藻受水温和浊度等影响较大,而硅藻和绿藻的大部分种类受氮磷营养盐浓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河口 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江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6
12
作者 李捷 李新辉 +4 位作者 贾晓平 谭细畅 王超 李跃飞 邵晓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795-5805,共11页
目前连江梯级开发至12级,为了解梯级开发后连江鱼类群落状况,于2009年3月和2010年4月对连江上、中、下游7个代表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以及环境因子分别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98种,分属于9目20科75属。海南墨头鱼Garra pingi hainanensis... 目前连江梯级开发至12级,为了解梯级开发后连江鱼类群落状况,于2009年3月和2010年4月对连江上、中、下游7个代表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以及环境因子分别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98种,分属于9目20科75属。海南墨头鱼Garra pingi hainanensis、南方长须鳅鮀Gobiobtia longibarba meridionalis为连江新纪录种。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小鳈Sarcocheilichthys parvus、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餐Hemiculter lecuisculus等小型鱼类在鱼类群落结构中占优势地位。对鱼类群落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分析结果表明连江鱼类被划分为3个类群,即下游河口类群、中下游类群及中上游类群;S2、S3两个站位鱼类物种多样性(H')、丰富度(D')和均匀度(J')均高于其他站位。通过对连江各站位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典型对应分析发现:河宽、温度、海拔、pH值和水坝之间的距离5个因子与鱼类群落相关性较强(P<0.05)。与历史资料对比后发现,连江鱼类种类、分布、生态类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江 鱼类群落 环境因子 典型对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海域夏、秋季浮游动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6
13
作者 骆鑫 曾江宁 +3 位作者 徐晓群 杜萍 廖一波 刘晶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8194-8204,共11页
为更好地了解舟山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生物量和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分别于2014年7月和10月进行了夏季、秋季两次生态综合调查,并用多维尺度分析法、典范对应分析法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为更好地了解舟山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生物量和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分别于2014年7月和10月进行了夏季、秋季两次生态综合调查,并用多维尺度分析法、典范对应分析法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夏季舟山海域调查的浮游动物有13类,64种,优势种为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圆唇角水蚤(Labidocera rotunda)、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百陶带箭虫(Zonosagitta bedoti)和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秋季鉴定到浮游动物12类,45种,优势种为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百陶带箭虫(Zonosagitta bedoti)、双生水母(Diphyes chamissonis)、瓜水母(Beroёcucumis)和中华哲水蚤。夏季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及平均生物量(144.0 ind/m3和176.3 mg/m^3)都分别高于秋季(21.4个/m3和86.3 mg/m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夏季(3.03)高于秋季(2.82),Pielou均匀度指数则是秋季(0.83)高于夏季(0.64);夏季不同区域浮游动物群落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而秋季大部分站位群落之间差异不显著;温度、盐度、叶绿素a浓度和营养盐含量是影响舟山海域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与历史资料相比,舟山海域浮游动物丰度及生物量呈下降趋势,其优势种保持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海域 浮游动物 典范对应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及其统计控制途径的模型分析 被引量:536
14
作者 熊红星 张璟 +2 位作者 叶宝娟 郑雪 孙配贞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7-769,共13页
共同方法变异(common method variance,CMV)指两个变量之间变异的重叠是因为使用同类测量工具而导致,而不是代表潜在构念之间的真实关系。虽然以往研究显示CMV不一定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差,在实际研究中应当加以考量。特别是在使用测量方... 共同方法变异(common method variance,CMV)指两个变量之间变异的重叠是因为使用同类测量工具而导致,而不是代表潜在构念之间的真实关系。虽然以往研究显示CMV不一定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差,在实际研究中应当加以考量。特别是在使用测量方法的研究中,如果数据来源越单一,测量方法越类似,CMV效应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差的可能性越大。CMV效应的控制方法包括过程控制法和统计控制法。在统计控制法的选择和使用上,需要重点考虑该方法是否分离了三大变异(特质变异、方法变异和误差变异),CMV效应是在测量构念层面还是题目层面,CMV效应是加法效应还是乘法效应。控制潜在方法因子途径是统计控制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类方法,理解其模型是正确使用这类方法的前提。未来研究应当关注多个研究的CMV效应和侧重评估某个理论研究中CMV所引起的潜在的效度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方法变异 共同方法偏差 共同方法变异统计控制途径 验证性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中游底栖动物分布及其与栖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皓冉 陈永灿 +2 位作者 刘昭伟 朱德军 段亚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97-1204,共8页
2013年秋季对牡丹江中游的3条河流(牡丹江、蛤蟆河、卧龙溪)150km河段进行大型底栖动物野外采样,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8种,隶属于3门5纲11目16科,其中昆虫纲(Insecta)、腹足纲(Gastropoda)和寡毛纲(Oligochaeta)物种居多.通过典范对应... 2013年秋季对牡丹江中游的3条河流(牡丹江、蛤蟆河、卧龙溪)150km河段进行大型底栖动物野外采样,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8种,隶属于3门5纲11目16科,其中昆虫纲(Insecta)、腹足纲(Gastropoda)和寡毛纲(Oligochaeta)物种居多.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主要的栖息地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指数等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评价河流等级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流速、溶解氧、底质中的砾石含量是牡丹江中游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关键栖息地环境因子,河流等级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有一定影响,牡丹江干流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高于支流,平均生物密度低于支流,且河流间等级差距越大,差异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 大型底栖动物 典范对应分析 栖息地环境因子 河流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对应分析及其在工作满意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李克均 冯丽云 +1 位作者 时松和 施学忠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介绍多重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以及在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利用spss11.0多重对应分析过程,对郑州市764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绘图分析。结果工资收入较高、与顾主的合作年限较长、年龄较大的员工,工作满意度... 目的介绍多重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以及在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利用spss11.0多重对应分析过程,对郑州市764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绘图分析。结果工资收入较高、与顾主的合作年限较长、年龄较大的员工,工作满意度较高;反之,满意度则较低。性别和学历与工作满意度无密切联系。结论多重对应分析是简单对应分析的扩展,适用于分析3个或更多个分类变量间的关系,并可用2维几何图形来表达,具有简洁直观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 多重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验证性因子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32
17
作者 赵铁牛 王泓午 刘桂芬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8-609,共2页
目的探讨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估计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借助SAS9.0软件包的CALIS过程,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证实因子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果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出3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2.53%;并对其验证和比较,得出模型M3拟合效果... 目的探讨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估计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借助SAS9.0软件包的CALIS过程,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证实因子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果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出3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2.53%;并对其验证和比较,得出模型M3拟合效果较好。结论探索性因子分析可以抽出公因子,但不能合理解释因子间存在的联系,而验证性因子分析可以弥补其不足,采用两种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合理的因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 广义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典型断面底栖动物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汪星 郑丙辉 +3 位作者 刘录三 王丽婧 李利强 黄代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37-2244,共8页
2010年1、5、9月对洞庭湖6个典型断面进行了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3门40属(种),底栖动物的密度范围在16~320 ind/m2;各典型断面间底栖动物组成以软体动物占优势,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存在着明显差异.底栖动物Shannon-Wienner指数及Margale... 2010年1、5、9月对洞庭湖6个典型断面进行了底栖动物调查,共鉴定出3门40属(种),底栖动物的密度范围在16~320 ind/m2;各典型断面间底栖动物组成以软体动物占优势,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存在着明显差异.底栖动物Shannon-Wienner指数及Margalef指数范围分别为0.95~2.22和0.75~1.99.对获得的底栖动物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典范相关分析(CCA).结果显示,典型断面底栖动物群落分布受水环境因子影响较为明显,整体上,pH值和DO是影响洞庭湖典型断面底栖动物种类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底栖动物组成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横石水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1
19
作者 迟国梁 赵颖 +2 位作者 官昭瑛 王建武 童晓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836-2845,共10页
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对横石水河流域14个样点中的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水期和丰水期的物种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均在90%以上,说明大型底栖动物在横石水河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化学需氧... 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对横石水河流域14个样点中的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水期和丰水期的物种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均在90%以上,说明大型底栖动物在横石水河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化学需氧量(COD)和pH值是影响枯水期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两个主要因子,浊度和重金属Cu、Pb浓度对大型底栖动物分布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丰水期,重金属Cu、Pb浓度和pH值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关键因子。从种类水平看,耐污种类如蠓类、摇蚊和大蚊的丰富度与COD和重金属浓度的环境轴呈正相关,而敏感种类如腹足纲、毛翅目以及蜉蝣目昆虫与COD和重金属浓度的环境轴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酸性矿山废水 横石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山港春季网采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20
作者 江志兵 朱旭宇 +4 位作者 高瑜 廖一波 寿鹿 曾江宁 黄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340-3350,共11页
根据2010年春季象山港28个站位的网采样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5属158种,其中硅藻135种(占总丰度的99.0%),甲藻18种,其余门类(金藻、蓝藻、绿藻和隐藻)5种。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35.29×104个/m3,其分布呈较强的斑块状(3.41×104... 根据2010年春季象山港28个站位的网采样品,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5属158种,其中硅藻135种(占总丰度的99.0%),甲藻18种,其余门类(金藻、蓝藻、绿藻和隐藻)5种。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35.29×104个/m3,其分布呈较强的斑块状(3.41×104—142.35×104个/m3),高值区位于横山至白石山水域及乌沙山电厂邻近水域。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总体表现为港口和港口外高于港中部和港底。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为绝对优势种,其丰度(284.97×103个/m3)占总丰度的80.8%。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因子依次为透明度、悬浮物、温度、水深和氮磷比。光照充足、电厂温排水适度温升、营养盐丰富和氮磷比合适(接近Redfield比值16)导致了港内微藻旺发。受径流、水交换和海洋开发等影响,象山港的理化参数表现了明显的斑块和梯度分布,这为浮游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不同类型的生境,客观上造成了其分布的空间异质性。聚类、多维尺度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港底、港中部、港口至港口外区域间的群落组成差异较大。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表明,象山港浮游植物丰度的升高及群落结构的改变与电厂运行、水产养殖、临港工业发展和滩涂围垦等海洋开发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港 浮游植物 典范对应分析 环境因子 海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