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S与Na相互作用对Shell气化炉合成气冷却器入口积灰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蔡兴瑞 王跃凤 +6 位作者 杜雨佳 薛皓天 贺冲 卫月星 李晓姣 秦育红 赵保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98-2506,共9页
Shell干粉煤加压气化是煤炭洁净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由碱金属化合物引起的合成气冷却器入口积灰结垢是导致气化炉非正常停工检修的主要原因。以添加不同含量的Na、Cl和S的Shell气化炉飞灰为原料,利用自主设计的高温竖直炉中沉积探... Shell干粉煤加压气化是煤炭洁净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由碱金属化合物引起的合成气冷却器入口积灰结垢是导致气化炉非正常停工检修的主要原因。以添加不同含量的Na、Cl和S的Shell气化炉飞灰为原料,利用自主设计的高温竖直炉中沉积探针模拟Shell气化炉合成气冷却器入口管路,通过对积灰进行内、外分层研究,探讨内外层积灰质量的变化,并结合ICP-MS、IC、SEM-EDS和XRD等表征手段对内外层积灰的理化性质进行比较分析,获得Na、Cl、S和Fe等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积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层积灰质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含S化合物的添加会降低内外层积灰质量,且外层积灰质量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小。Na更多以铝硅酸盐形式在外层积灰中存在,促进积灰增长;Cl通常以碱金属氯化物的形式集中在初始黏性层;S的存在会减缓管路积灰;当Cl和S共同存在时,Fe易与灰中的Si、Al和Na形成多种低温共熔物促进内、外层积灰熔融。Shell气化炉合成气冷却器入口积灰形成机制为:飞灰颗粒组分在Na、Cl、Si和Al的共同作用下,于内层形成碱金属氯化物和铝硅酸盐共晶;同时Cl、S的存在促使Fe和Na迁移到这些共晶中,形成Fe-O-Si、Fe-O-S和Fe-Na-O-Al-S共熔体。进而,铝硅酸盐与多种低温共熔体相互熔融使灰颗粒尺寸增加,促进积灰的进一步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灰 合成气冷却器 sHELL气化炉 s cl 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 acquisition of L2C CL codes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hyper codes and averaging correl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Qingxi Zeng Linlin Tang +1 位作者 Pengna Zhang Ling P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308-318,共11页
This paper provides a direct and fast acquisition algorithm of civilian long length(CL) codes in the L2 civil(L2C) signal. The proposed algorithm simultaneously reduces the number of 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provides a direct and fast acquisition algorithm of civilian long length(CL) codes in the L2 civil(L2C) signal. The proposed algorithm simultaneously reduces the number of 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 correlation through hyper code technique and the amount of points in every FFT correlation by using an averaging correlation method.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the paper applies this algorithm to the real L2C signal collected by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L2C intermediate frequency(IF) signal sampler—SIS100L2C. The acquisi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ified algorithm can acquire the code phase accurately with less calculation and its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e single hyper cod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2C civilian long length(cl code fast acquisition hyper code averaging corre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O/N/S/Cl/K/Na元素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简化与验证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啸峰 魏小林 李森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30,共10页
基于Senkin模型,应用自编化学反应机理简化程序,结合Kinalc和Mechmod开源程序,发展了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简化与验证方法.以电站锅炉燃烧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为应用背景,建立了考虑C/H/O/N/S/Cl/K/Na元素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115... 基于Senkin模型,应用自编化学反应机理简化程序,结合Kinalc和Mechmod开源程序,发展了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简化与验证方法.以电站锅炉燃烧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为应用背景,建立了考虑C/H/O/N/S/Cl/K/Na元素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115组分,1,342基元反应),并运用此方法得到简化反应机理(28组分,20反应).验证结果表明,该简化机理在锅炉运行的主要参数变化范围内(温度T=1,100~1,500,℃,过量空气系数λ=0.8~1.2)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较高的计算效率,可应用于锅炉燃烧的CFD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机理简化 简化机理验证 燃烧数值模拟 C H O N s cl K Na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啉酰胺在HCl/NH_4Cl-H_2O和H_2S/NH_4HS-H_2O体系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公召 杨振声 +1 位作者 张艳 邱克强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9-194,201,共7页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法,并结合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在50℃条件下,N-(2-辛基-2咪唑啉)三亚乙基四酰胺(咪唑啉酰胺)分别在HCl/NH_4Cl-H_2O和H2S/NH_4HS-H_2O体系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N-(2-辛基-2咪唑啉)三亚乙...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法,并结合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在50℃条件下,N-(2-辛基-2咪唑啉)三亚乙基四酰胺(咪唑啉酰胺)分别在HCl/NH_4Cl-H_2O和H2S/NH_4HS-H_2O体系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N-(2-辛基-2咪唑啉)三亚乙基四酰胺加量为15mg/L时,缓蚀率接近90%,缓蚀效果明显;该缓蚀剂为抑制阳极型缓蚀剂,溶液中加入缓蚀剂后,碳钢试样形成较长的钝化区间,交流阻抗半径大,腐蚀电流明显减小。形貌观察显示N-(2-辛基-2咪唑啉)三亚乙基四酰胺能够在碳钢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性能 Hcl/NH4cl H2s/NH4Hs 保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奥氏体不锈钢在H_2S+Cl^-+CO_2+H_2O环境下的慢应变速率拉伸腐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亚楠 陈学东 +1 位作者 艾志斌 范志超 《压力容器》 2016年第4期1-9,共9页
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腐蚀试验(SSRT),研究了304奥氏体不锈钢在H_2S+Cl-+CO_2+H2O复杂介质环境下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借助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分析了断口形貌和腐蚀产物性质。在环境因素中主要考虑了H_2S浓度、Cl-浓度、CO_2浓... 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腐蚀试验(SSRT),研究了304奥氏体不锈钢在H_2S+Cl-+CO_2+H2O复杂介质环境下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借助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分析了断口形貌和腐蚀产物性质。在环境因素中主要考虑了H_2S浓度、Cl-浓度、CO_2浓度这三种介质参数单独或交互作用对材料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随介质参数变化的数学模型,同时分析了各介质参数对304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影响的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奥氏体不锈钢 复合湿硫化氢环境 应力腐蚀 cl- H2s CO2 逐步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形有机锡氧杂环羧酸簇合物[PhCH_2Sn(O)(O_2CC_4H_3S)]_6·2CH_2Cl_2 和 [PhCH_2Sn(O)(O_2CC_3H_2NO)]_6·2CH_2Cl_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7
6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1 位作者 马春林 房海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8-963,共6页
利用三苄基氧化锡与 2 -噻吩甲酸和 2 -唑甲酸反应 ,合成了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噻吩甲酸酯 (1 )和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唑甲酸酯 (2 )鼓形簇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 1... 利用三苄基氧化锡与 2 -噻吩甲酸和 2 -唑甲酸反应 ,合成了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噻吩甲酸酯 (1 )和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唑甲酸酯 (2 )鼓形簇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 1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 P1 ,a=1 . 2 76 0 (3) nm,b=1 .30 5 6 (3) nm,c=1 .334 3(3) nm,α=1 0 5 .6 5 (3)°,β=96 .2 7(3)°,γ=97.2 0 (3)°,Z=1 ,V=2 .0 997(7) nm3 ,Dc=1 .80 9g/ cm3 ,μ=2 .0 97mm- 1 ,F(0 0 0 ) =1 1 1 6 ,R=0 .0 6 5 1 ,w R=0 .1 2 92 .化合物 2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 P1 ,a=1 .2 2 4 0 (4 ) nm,b=1 .36 73(4 ) nm,c=1 .374 4(4 ) nm,α=1 0 7.76 0 (4 )°,β=98.0 6 9(5 )°,γ=91 .4 80(5 )°,Z=2 ,V=2 .1 6 31 (1 2 ) nm3 ,Dc=3.373g/ cm3 ,μ=3.799mm- 1 ,F (0 0 0 ) =2 1 36 ,R=0 .0 382 ,w R=0 .0 79.它们均为鼓形簇状结构 ,锡原子呈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化合物 1通过分子间 S… S近距离作用 ,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形有机锡氧杂环羧酸簇合物 [PhCH2sn(O)(O2CC4H3s)]6·2CH2C12 [PhCH2sn(O)(O2CC3H2N0)]6·2CH2cl2 合成 晶体结构 2-噻吩甲酸 2-噁唑甲酸 三苄基氧化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2Cl_2分子电子结构外电场特性理论研究
7
作者 王玉平 耿振铎 +2 位作者 张毅 徐国亮 朱遵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52,共4页
采用B3LYP/aug-cc-pVTZ方法研究了不同外电场对S2Cl2分子基态结构参数键长、键角、二面角、偶极矩及分子振动光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外电场电场强度增大,相应SS键长逐渐变长,SCl键长逐渐变短,分子极性增强.外电场对分子不同振动模式的... 采用B3LYP/aug-cc-pVTZ方法研究了不同外电场对S2Cl2分子基态结构参数键长、键角、二面角、偶极矩及分子振动光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外电场电场强度增大,相应SS键长逐渐变长,SCl键长逐渐变短,分子极性增强.外电场对分子不同振动模式的振动频率数值、强度影响存在差异.因而可利用外电场影响分子的特定振动模式以获得特定的振动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cl2 B3LYP 电场 振动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C_(13)H_(12)N_2S)Cl_2结构的测定
8
作者 黄泰山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71-175,共5页
氯化锌与α-硫替皮考林邻甲基苯胺在乙醇介质中反应合成Zn(C_(13)H_(12)N_2S)Cl_2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络合物的结构。晶体为斜方晶系,空间群,P2_12_12,a=0.7622(3),b=2.4722(1),C=0.7935(2)nm,V=1.4952(nm)~3,Z=4,Dcalc=1.615g/cm... 氯化锌与α-硫替皮考林邻甲基苯胺在乙醇介质中反应合成Zn(C_(13)H_(12)N_2S)Cl_2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络合物的结构。晶体为斜方晶系,空间群,P2_12_12,a=0.7622(3),b=2.4722(1),C=0.7935(2)nm,V=1.4952(nm)~3,Z=4,Dcalc=1.615g/cm^3,使用1>2σ(Ⅰ)的1746个独立反射进行结构解和精修,最后偏离因子R=0.064,分行化合物的构,揭示Zn(Ⅱ)处于畸变的四面体配位环境,配体L的构型为反式硫替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ZN C13H2N2s cl2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一维BiOBr_(0.5)Cl_(0.5)/WO_(3)S型异质结助力光催化CO_(2)还原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弼辰 洪小洋 +2 位作者 唐丽永 刘芹芹 唐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5-55,共11页
S型异质结不但可以提高载流子的分离效率,还可以维持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因此,构建S型异质是提高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静电自组装法构建了具有近红外光响应(>780 nm)的二维BiOBr_(0.5)Cl(0.5)纳米片和一维W... S型异质结不但可以提高载流子的分离效率,还可以维持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因此,构建S型异质是提高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静电自组装法构建了具有近红外光响应(>780 nm)的二维BiOBr_(0.5)Cl(0.5)纳米片和一维WO_(3)纳米棒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并用于高效还原二氧化碳。能带位置和界面电子相互作用的综合分析表明:在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过程中,BiOBr_(0.5)Cl(0.5)/WO_(3)遵循S型电子转移路径;不仅提高了载流子的高效分离,还维持了两相(BiOBr_(0.5)Cl(0.5)和WO_(3))较高的氧化还原能力。此外,二维纳米片/一维纳米棒的结构使得半导体之间具备良好的界面接触,有利于载流子的分离,且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最终提高催化效率。结果显示,BiOBr_(0.5)Cl(0.5)/WO_(3)异质结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CO_(2)还原能力和CO选择性,CO的产率高达16.68μmol∙g^(−1)∙h^(−1),分别是BiOBr_(0.5)Cl(0.5)的1.7倍和WO_(3)的9.8倍。本工作为构建S型二维/一维异质结光催化剂高效还原二氧化碳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一维异质结构 BiOBr_(0.5)cl(0.5)纳米片 WO3纳米棒 二氧化碳还原 s型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气环境中CO_(2)-H_(2)S在α-Fe(110)密排面上吸附与点蚀机理研究
10
作者 李金灵 马文骏 +2 位作者 朱世东 屈撑囤 付安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2-93,共12页
目的从微观尺度探究CO_(2)-H_(2)S(CO_(2)和H_(2)S共存)在湿气管道顶部的吸附特性,进而揭示点蚀机理。方法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利用Materials Studio构建CO_(2)、H_(2)S和CO_(2)-H_(2)S在α-Fe(110)密排面的吸附模型,对CO_(2)... 目的从微观尺度探究CO_(2)-H_(2)S(CO_(2)和H_(2)S共存)在湿气管道顶部的吸附特性,进而揭示点蚀机理。方法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利用Materials Studio构建CO_(2)、H_(2)S和CO_(2)-H_(2)S在α-Fe(110)密排面的吸附模型,对CO_(2)、H_(2)S和CO_(2)-H_(2)S在α-Fe(110)面的吸附能、局域态密度、分波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进行仿真;利用高温高压釜模拟CO_(2)-H_(2)S-Cl^(-)腐蚀环境,分析L360钢在湿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最后,揭示含Cl^(-)湿气管道顶部CO_(2)-H_(2)S吸附机制与点蚀机理。结果CO_(2)、H_(2)S、CO_(2)-H_(2)S及CO_(2)-H_(2)S-Cl^(-)在最稳定位置时的吸附能分别为-4.065、-3.961、-8.538、-12.775e V,表明相较于CO_(2)与H_(2)S单独吸附,CO_(2)-H_(2)S在α-Fe(110)面的吸附能更负,Cl^(-)会进一步降低CO_(2)-H_(2)S的吸附能;且CO_(2)在与H_(2)S竞争环境电子中占优势;Cl^(-)会使CO_(2)-H_(2)S的局域态密度峰值降低,转移趋势为失去电子,基体和腐蚀介质的电子向着低能级跃迁释放出更多能量,进而加强了Fe与CO_(2)-H_(2)S间的化学键强度;Cl^(-)的2p轨道与Fe的3d轨道在-6.8 eV和-5.7 eV发生重叠,Cl^(-)被吸附到Fe表面并与Fe形成化学键生成氯化物,进而改变腐蚀产物膜的组分与结构,削弱产物膜的致密性和稳定性,减弱腐蚀阻抗力。在含Cl^(-)湿气的CO_(2)-H_(2)S环境中,液相中的Cl^(-)浓度升高,使L360钢的气相平均腐蚀速率逐渐增大,最高达2.935mm/a,点蚀越发严重。结论CO_(2)与H_(2)S在α-Fe(110)面吸附存在一定的协同和竞争作用,协同促进金属的腐蚀,FeCO3会优先沉积成膜,但H_(2)S会抑制FeCO3的生长,腐蚀产物以FeS为主;Cl^(-)会增强CO_(2)-H_(2)S与α-Fe(110)面间的作用力,弱化腐蚀产物膜层的保护性,进一步加速金属腐蚀、尤其是点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H_(2)s cl^(-) 第一性原理 α-Fe(110)密排面 吸附特征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N2反应X_l^-+CH_3X_r→X_lCH_3+X_l^-(X_l=X_r=F,Cl,Br,I)的价键方法研究
11
作者 陈衍芬 宋凌春 +1 位作者 吴玮 张乾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227-2230,共4页
应用最近发展的价键组态相互作用 ( VBCI)方法计算了 SN2反应 X-l +CH3 Xr→ Xl CH3 +X-r ( Xl=Xr=F,Cl,Br,I)的反应能垒和价键相关参数 .计算结果表明 ,VBCI能垒与采用分子轨道理论的 CCSD( T)方法计算的能垒相一致 .讨论了 SN2反应的... 应用最近发展的价键组态相互作用 ( VBCI)方法计算了 SN2反应 X-l +CH3 Xr→ Xl CH3 +X-r ( Xl=Xr=F,Cl,Br,I)的反应能垒和价键相关参数 .计算结果表明 ,VBCI能垒与采用分子轨道理论的 CCSD( T)方法计算的能垒相一致 .讨论了 SN2反应的反应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2反应 从头计算 价键理论 价健态相关图 反应机理 有机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H2S高CO2高Cl-天然气压力容器设计
12
作者 刘文广 张毅 张波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介绍了三高气田(高H2S、高CO2、高Cl-)压力容器设计的基本作法,同时对制造检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和试运投产的基本情况作了说明,确保了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一次投运成功,最终生产出合格的天然气、凝析油、相应附属产品。该压力容器... 介绍了三高气田(高H2S、高CO2、高Cl-)压力容器设计的基本作法,同时对制造检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和试运投产的基本情况作了说明,确保了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一次投运成功,最终生产出合格的天然气、凝析油、相应附属产品。该压力容器突破了国内外大型气田的开发,在国外一次投产成功,为今后国外三高气田的开发走出了一条安全可靠、便利实施的新路,这些作法和处理意见为同行们今后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H2s高CO2 cl-气田 压力容器设计 问题处理 安全可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S变换和皮尔逊相关系数的新能源接入电网纵联保护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远波 李端超 +2 位作者 汪胜和 郑涛 苏毅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4-202,共9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容量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力系统中,导致短路时送出线的电流幅值受限,相角受控,造成传统的工频继电保护方法不再适用。此外,现有的方法在新能源出力较弱时容易出现保护判据...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容量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电力系统中,导致短路时送出线的电流幅值受限,相角受控,造成传统的工频继电保护方法不再适用。此外,现有的方法在新能源出力较弱时容易出现保护判据失效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S变换和皮尔逊相关系数的新能源接入电网纵联保护方法。首先,分别对两端电流使用广义S变换得出频域下的故障特征量;然后,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两端暂态能量相关程度,进一步辨别区内和区外故障;最后,经过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满足保护的快速性要求,而且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该方法不受由新能源电力电子装置接入引起的短路电流新特性影响,能够应用于新能源送出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分布式新能源 广义s变换 皮尔逊相关系数 纵联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函数的调节阀粘滞特性检测方法
14
作者 李世伟 尚群立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6-412,共7页
调节阀粘滞特性引起的振荡是工业控制回路性能恶化的最常见来源。目前虽然已有许多检测调节阀粘滞特性的方法,但这些方法的复杂性或存在的缺陷限制着其在实际工况中的具体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检测过程控制回路中调节阀粘滞故障的新方... 调节阀粘滞特性引起的振荡是工业控制回路性能恶化的最常见来源。目前虽然已有许多检测调节阀粘滞特性的方法,但这些方法的复杂性或存在的缺陷限制着其在实际工况中的具体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检测过程控制回路中调节阀粘滞故障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控制器输出(OP)和过程变量(PV)的变化(ΔPV)在相平面图中所构成变化趋势与标准S函数进行对比,根据实际函数趋势与标准S函数间的差异计算相关系数,通过相关系数的数值具体得出调节阀中是否存在粘滞特性。仿真实例和实际工业数据分析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阀 相关系数 s函数 粘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张春杨 杨淑芳 +4 位作者 宫田娇 郭鸿儒 王大雨 孙继红 张海东 《北方蚕业》 2024年第4期16-20,共5页
对亲本及F_(1)代五龄柞蚕幼虫不同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进行测定,利用生物数学方法分析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用于柞蚕杂种优势预测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不同柞蚕幼虫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 对亲本及F_(1)代五龄柞蚕幼虫不同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进行测定,利用生物数学方法分析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用于柞蚕杂种优势预测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不同柞蚕幼虫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杂种优势存在差异。不同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不同,丝腺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与收蚁结茧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其杂种优势率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脂肪体和丝腺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与单蛾收茧数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对应的杂种优势率也显著正相关。因此,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可作为预测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一种辅助候选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谷胱甘肽-s转移酶 经济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景噪声层析成像反演上海及邻区S波速度结构
16
作者 冯策 宋秀青 +1 位作者 王仁涛 刘昊岚 《地震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4-1390,共17页
文中收集了上海及邻区58个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1a的连续背景噪声垂向数据,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结合快速行进FMM成像方法,获得了上海及邻区5~30s周期范围内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的面波相速度结构。最后利用最小二乘线性迭代方法,反演得到... 文中收集了上海及邻区58个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1a的连续背景噪声垂向数据,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技术结合快速行进FMM成像方法,获得了上海及邻区5~30s周期范围内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的面波相速度结构。最后利用最小二乘线性迭代方法,反演得到了研究区下方5~30km深度的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上海及邻区的S波速度结构呈现出一定的横向和纵向非均匀性特点。在5~10km深度的浅层及上地壳,速度异常值的分布与域内地形地貌及大型断裂的展布存在一定相关性,低速异常分布受湖-苏断裂的影响较大。在15~20km深度的中下地壳,速度异常以枫泾-川沙断裂为界,由苏北至杭州湾速度逐渐升高,上海地区沿枫泾-川沙断裂表现出明显的构造抬升形态。在25~30km深度范围内,速度异常分布反映下地壳及上地幔顶部呈现西深东浅的埋深状态。综合AA′、BB′、CC′3条纵剖面的结果,可得到以下结论:1)上海及邻区地下结构变化平缓,地壳整体西厚东薄,起伏呈西低东高、中间隆起的形态;2)速度异常及地震活动性与断裂带关系密切,低速异常与大型断裂伴生出现。地震分布具有依附低速体及在断裂带附近、沿速度分界线排列的特点。结合相关结果分析认为,域内以浅源地震为主可能是被断裂切割较破碎的中上地壳与稳定的下地壳之间的应力不均衡所致;3)常熟地区5~25km深度内的低速异常一直存在,推测常熟一带存在热物质上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噪声成像 互相关 上海及邻区 s波速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烟气余热S-CO_(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性能分析
17
作者 潘鹏程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1,共9页
开展船舶主机不同负荷工况下的S-CO_(2)布雷顿循环余热系统热力学特性和效能分析是其实现工程应用的必要环节。本文通过性能分析确定系统热力学参数对净输出功率和平准化能源成本的影响变化趋势,最佳运行参数范围以及系统关键热力学参... 开展船舶主机不同负荷工况下的S-CO_(2)布雷顿循环余热系统热力学特性和效能分析是其实现工程应用的必要环节。本文通过性能分析确定系统热力学参数对净输出功率和平准化能源成本的影响变化趋势,最佳运行参数范围以及系统关键热力学参数。通过主机典型负荷工况下的效能评估,分析集成S-CO_(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余热发电系统后的船舶节能减排效益。结果表明:主压缩机入口压力和压比对整个余热发电系统热力学性能和经济性影响最为显著,可调节这2个关键热力学参数以确保系统在船舶主机不同负荷下获得良好系统性能;集成该余热发电系统后,MAN8S90ME-C10.2型主机系统热效率最高可提高0.91%,燃油消耗量平均每年可减少51 t,NO_(2)和CO_(2)的排放量每年可分别减少2.28 t和76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_(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 热力学分析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主机烟气余热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沙尘暴的干盐湖盐渍土源——单颗粒物分析和XPS表面结构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兴赢 庄国顺 袁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3-537,共5页
2002年3月20日北京特大沙尘暴565个单颗粒物分析结果表明,S和Cl是唯一呈现显著正相关的一对元素.同时含有S和Cl的单颗粒物检出率高达82.5%,其中S和Cl的含量还高于所有颗粒物平均值.同时含有S、Cl和Na的颗粒物检出率为62.0%,其中Na的含... 2002年3月20日北京特大沙尘暴565个单颗粒物分析结果表明,S和Cl是唯一呈现显著正相关的一对元素.同时含有S和Cl的单颗粒物检出率高达82.5%,其中S和Cl的含量还高于所有颗粒物平均值.同时含有S、Cl和Na的颗粒物检出率为62.0%,其中Na的含量更比所有颗粒物平均值高出1.4倍.PMF因子分析显示NaCl和Na2SO4是北京沙尘暴S和Cl显著相关的那些单颗粒物的主要成分.沙尘暴样品中SO42-和Cl-浓度呈高度线性相关.X射线光电子谱对气溶胶表面结构分析显示,Na和S在沙尘暴颗粒物表面的百分含量比北京非沙尘暴和内蒙古地区气溶胶样品高.这些同时含有S、Cl和Na,且S和Cl显著正相关,Na相对富集的颗粒物多数来自于沙尘暴途中所经过的其表层土成分富含氯化物和硫酸盐的干盐湖盐渍土地区.证明了北京沙尘暴不仅来自于其源头沙漠,沙尘暴所经过的包括干盐湖盐渍土的大范围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表层土也是其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单颗粒物分析 XPs表面结构分析 氯-硫相关 干盐湖盐渍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重结晶过程中的晶型转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9
作者 徐金江 孙杰 +2 位作者 周克恩 李洪珍 舒远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8-255,共8页
介绍了不同晶型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CL-20)(包括α-、β-、γ-、ε-及ζ-)的结构、热稳定性及性能。综述了CL-20的重结晶方法(包括溶剂-非溶剂法和溶剂挥发法)以及在溶液中的晶型转变。认为:ε-CL-20最有应用价值,不能直接合成,... 介绍了不同晶型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HNIW,CL-20)(包括α-、β-、γ-、ε-及ζ-)的结构、热稳定性及性能。综述了CL-20的重结晶方法(包括溶剂-非溶剂法和溶剂挥发法)以及在溶液中的晶型转变。认为:ε-CL-20最有应用价值,不能直接合成,它需通过重结晶得到,但结晶时的晶型转变会降低ε-CL-20晶型的纯度,从而影响爆轰性能。讨论了溶剂和温度对CL-20晶型转变的影响。根据Ostwald规则,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解释了CL-20的晶型转变过程。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通过控制CL-20的晶型转变路径、优化重结晶条件,以获得晶型纯度高的ε-CL-20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重结晶 多晶型现象 Ostwald规则 晶型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器件在TDI-CCD视频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20
作者 刘国媛 李露瑶 +1 位作者 张伯珩 边川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2-86,共5页
本文是对国家863-2 计划中某项目的部分工作所做的总结. 文中对CCD 的噪音和新型TDI-CCD 输出视频信号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于各种噪音的处理方法,尤其详细介绍了采用相关双采样(CDS)技术处理kTC噪音和... 本文是对国家863-2 计划中某项目的部分工作所做的总结. 文中对CCD 的噪音和新型TDI-CCD 输出视频信号的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于各种噪音的处理方法,尤其详细介绍了采用相关双采样(CDS)技术处理kTC噪音和复位噪音的方法,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最后分析了系统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I-CCD 遥感器 CDs器件 视频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