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粪玉米秸秆堆肥与菜园土混配基质对盆栽蒜苗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吴秀琴 杨爽 代登辉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4期39-43,共5页
为探究牛粪玉米秸秆堆肥与菜园土混配基质对盆栽蒜苗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堆肥(牛粪和玉米秸秆体积比为1∶1)和菜园土为原料,纯菜园土为对照(CK),堆肥和菜园土按体积比混合配置成基质,设6个处理,T1~T6分别为1∶9、2∶8、3∶7、4∶6、5∶5... 为探究牛粪玉米秸秆堆肥与菜园土混配基质对盆栽蒜苗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堆肥(牛粪和玉米秸秆体积比为1∶1)和菜园土为原料,纯菜园土为对照(CK),堆肥和菜园土按体积比混合配置成基质,设6个处理,T1~T6分别为1∶9、2∶8、3∶7、4∶6、5∶5和6∶4,于2024年8—11月开展蒜苗栽培试验,测定基质的理化性质,播种后30,60,90 d取样测定蒜苗株高等生长指标及叶片和假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随着堆肥比例的增加,基质的容重及pH逐渐降低,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及通气孔隙度逐渐增加;各处理蒜苗株高、假茎粗、假茎长均明显增加,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大蒜素的含量均较高。T3处理的蒜苗生长指标和品质指标均较佳,播种后30、60、90 d时,株高、假茎粗、假茎长、叶重、假茎重、全株重、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分别较CK增加8.5%~22.4%、51.0%~100.0%、25.5%~58.4%、13.0%~38.8%、16.0%~29.0%、15.6%~28.1%、18.5%~36.4%、20.1%~31.2%;叶片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大蒜素的含量较CK分别增加8.4%~27.2%,14.9%~22.7%,36.9%~57.1%;假茎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大蒜素的含量较CK分别增加18.4%~24.0%、15.7%~30.4%、18.9%~30.9%。综合表明,牛粪玉米秸秆堆肥与菜园土混配基质有利于促进蒜苗生长和光合物质的积累,提升其综合品质,以T3处理(牛粪玉米秸秆堆肥与菜园土的体积比为3∶7)的效果较佳,可应用于蒜苗的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玉米秸秆 蒜苗 堆肥 菜园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堆肥好氧发酵菌剂筛选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玉凤 田慎重 +6 位作者 边文范 郭洪海 宫志远 刘兆辉 李瑞琴 陈剑秋 罗加法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2-178,共7页
为筛选出适合牛粪和秸秆混合物料快速发酵的微生物菌剂,采用槽式堆肥方法,通过设置不接菌种、接种菌剂M1、M2、M3共4个处理,以发酵温度、pH值、发芽指数、有机质、氮、磷、钾等为评价指标,研究菌剂M1、M2、M3对堆肥发酵过程的影响。结... 为筛选出适合牛粪和秸秆混合物料快速发酵的微生物菌剂,采用槽式堆肥方法,通过设置不接菌种、接种菌剂M1、M2、M3共4个处理,以发酵温度、pH值、发芽指数、有机质、氮、磷、钾等为评价指标,研究菌剂M1、M2、M3对堆肥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剂处理达到50℃时间比不接种处理提前4d,高温维持时间延长10~12d,接种菌剂处理堆温在50℃以上时间持续了24d,达到了GB/T7959-2012标准;发酵过程中接种处理的pH值低于对照,pH值呈现下降、上升、下降、平稳的趋势;接种M1、M2处理的油菜发芽指数达到100%;C/N逐渐下降,30d时接种处理由最初的27.75∶1下降到14.47∶1~17.27∶1,而对照仅下降到20.55∶1;堆肥结束时,菌剂处理的有机质、N+P2O5+K2O含量与NY525-2012标准接近,发酵产物适合做生产商品有机肥的原料。综合各项指标,菌剂1和菌剂2的发酵效果优于菌剂3,菌剂1和菌剂2更适合牛粪和秸秆混合物料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玉米秸秆 好氧发酵 发酵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复合菌系对玉米秸秆与牛粪堆肥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书敏 徐凤花 +2 位作者 代欢 张蕴琦 吴优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堆肥是实现秸秆与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将本实验室筛选的一组低温复合菌系接入堆肥中,研究结果表明:在8℃低温条件下,秸秆用量大时升温快、温度高,处理1与处理2堆温在第4 d和第3 d分别为50.8和53.4℃,最高... 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堆肥是实现秸秆与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将本实验室筛选的一组低温复合菌系接入堆肥中,研究结果表明:在8℃低温条件下,秸秆用量大时升温快、温度高,处理1与处理2堆温在第4 d和第3 d分别为50.8和53.4℃,最高温度分别达到58.4、64.8℃,50℃以上持续了6 d,而不加复合菌系的对照,最高温度为40.9℃,未达到堆肥无害化要求。堆肥结束时,处理1、处理2和对照有机质含量较初始时分别下降了37.54%、33.58%、13.50%;全碳含量分别为26.05%、27.80%、36.55%,较初始分别下降了43.18%、41.54%和19.69%;C/N分别下降了42.83%、41.54%和14.95%;处理1处理2纤维素降解率分别达到37.54%、32.80%,较对照分别提高2.24倍、1.83倍。表明本实验室筛选的低温复合菌系能够使堆肥快速升温,缩短堆肥周期,促进堆肥的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与牛粪堆肥 低温复合菌系 温度 有机质含量 纤维素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对牛粪高温堆肥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魏彦红 郁继华 +1 位作者 颉建明 张国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56,61,共6页
以牛粪为原料进行高温堆肥试验,在添加不同添加剂的条件下,采用好氧人工翻堆堆肥方式,研究不同添加剂对牛粪高温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添加剂的堆肥,堆体含水率、E4/E6值的下降趋势均大于对照,进入高温所需时间较短,高温维持时间长... 以牛粪为原料进行高温堆肥试验,在添加不同添加剂的条件下,采用好氧人工翻堆堆肥方式,研究不同添加剂对牛粪高温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添加剂的堆肥,堆体含水率、E4/E6值的下降趋势均大于对照,进入高温所需时间较短,高温维持时间长,种子发芽指数高于对照,可达到无害化要求.其中牛粪同时添加玉米秸秆和微生物腐熟剂的处理效果最好,堆肥升温快,堆温2d达到50℃以上,高温维持28d,堆体最高温度66.7℃,至堆肥结束时,堆体pH值7.91,E4/E6值1.59,种子发芽指数达98.93%,堆料腐熟快,有利于加快堆肥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堆肥 微生物腐熟剂 锯末 玉米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厌氧生物发酵制氢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学习 李涛 +1 位作者 任保增 樊耀亭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9-602,共4页
以玉米秸秆作为发酵底物,牛粪堆肥作为菌种来源,进行了30 L规模生物发酵制氢的特性研究.主要对底物发酵过程产氢途径进行分析,由液相末端发酵产物确定发酵类型.通过检测实验过程中发酵液的成分,分析了产氢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持续稳定... 以玉米秸秆作为发酵底物,牛粪堆肥作为菌种来源,进行了30 L规模生物发酵制氢的特性研究.主要对底物发酵过程产氢途径进行分析,由液相末端发酵产物确定发酵类型.通过检测实验过程中发酵液的成分,分析了产氢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持续稳定产氢的适宜方法.实验结果显示,玉米秸秆厌氧发酵制氢为丁酸型发酵,产氢反应过程中产氢量与微生物的生长特性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厌氧发酵 氢气 牛粪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联合玉米秸秆好氧堆肥理化性状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史向远 王秀红 +5 位作者 周静 李欣欣 王保平 李永平 张纪涛 杜慧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217-1221,共5页
好氧堆肥是处理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有效途径。利用好氧堆肥方式对2种堆料(配比1(C/N=30)和配比2(C/N=25))发酵过程中理化性状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不同C/N对堆料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比不同对堆肥过程中物料的理化性状... 好氧堆肥是处理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有效途径。利用好氧堆肥方式对2种堆料(配比1(C/N=30)和配比2(C/N=25))发酵过程中理化性状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不同C/N对堆料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比不同对堆肥过程中物料的理化性状有一定影响。配比1堆体升温至50℃的时间较配比2提前6h,配比1堆体55℃以上高温持续时间较配比2多10d,说明配比1更适合微生物生长活动,有利于无害化处理;2种堆料的pH值在好氧堆肥过程中均偏碱性,pH值大小存在上下波动的现象;配比1和配比2的C/N发酵末期分别比建堆初期下降了37.83%和34.64%;配比1的水溶性有机碳氮比,除第20天和第34天较配比2稍低外,其余时间均高于配比2;配比1的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配比2有机质含量呈上升趋势。整个发酵期间,配比1的E4/E6值与配比2相差不大,说明堆料的腐殖化水平差异不大。2种配比的EC值在初期差异较大,5次翻堆时的EC值大小差异不明显,EC值均在2.29~3.38mS/cm。除第1次翻堆时,配比1在其他发酵时间的种子发芽指数均较配比2高,说明秸秆和牛粪二者所占的比例对种子发芽指数有影响。分析得出,配比1的堆肥效果优于配比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玉米秸秆 好氧堆肥 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施富硒有机肥料对玉米和土壤硒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圣男 岳士忠 +1 位作者 李花粉 乔玉辉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71-576,共6页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贫硒土壤中添加富硒奶牛粪和富硒水稻秸秆生物炭2种不同富硒有机肥对玉米硒含量及贫硒土壤硒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富硒奶牛粪处理中的玉米对硒的吸收富集效果优于添加富硒水稻秸秆生物炭的处理,且植株...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贫硒土壤中添加富硒奶牛粪和富硒水稻秸秆生物炭2种不同富硒有机肥对玉米硒含量及贫硒土壤硒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富硒奶牛粪处理中的玉米对硒的吸收富集效果优于添加富硒水稻秸秆生物炭的处理,且植株根部吸收硒后更易于转运到地上部,硒在其体内的迁移率高。从2种有机肥的添加量来看,基施25 t·hm^(-2)富硒奶牛粪以及40 t·hm^(-2)富硒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玉米生长有更好的促进作用,玉米植株内的硒含量及生长状况均优于其他处理。与此同时,富硒奶牛粪和富硒水稻秸秆的添加均能显著提高土壤中全硒的含量,且均随着富硒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富硒有机肥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奶牛粪 富硒水稻秸秆生物炭 玉米 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比对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卢健 贺方云 +5 位作者 张纪利 吴峰 黄纯杨 耿富卿 孙建生 李章海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251-3256,共6页
以玉米秸秆和牛粪为原料,按照不同C/N(20∶1、25∶1、30∶1和35∶1)分层堆积进行有氧发酵,研究不同物料碳氮比(C/N)对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寻找最佳物料C/N.结果表明,不同C/N处理在发酵0~7 d为升温期,8~20 d为高温期... 以玉米秸秆和牛粪为原料,按照不同C/N(20∶1、25∶1、30∶1和35∶1)分层堆积进行有氧发酵,研究不同物料碳氮比(C/N)对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寻找最佳物料C/N.结果表明,不同C/N处理在发酵0~7 d为升温期,8~20 d为高温期,21~30 d为降温期,之后趋于稳定;高于50℃和55℃的时间以C/N为25∶1处理的较长,C/N为30∶1处理的时间最短.各处理在各发酵阶段的氧气浓度供给充足.不同C/N处理发酵堆体积、C/N、有机质含量在发酵阶段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总N含量呈上升趋势,各指标均在发酵30d内变化较大.发酵结束后,C/N高的发酵堆体积缩减较多,成品率低;C/N为20∶1、25∶1、30∶1处理的N含量接近;C/N越小,K2O含量越高;P2O5含量、pH各处理间差异较小;各处理在发酵120 d后均达到充分腐熟.4个不同碳氮比处理所产有机肥均达到NY 525-2012要求.综上可知,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作为主要发酵物料,C/N在(20~35)∶1范围内可灵活配比,以选择C/N为25∶1(玉米秸秆与牛粪干物质质量比为6∶4)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比 玉米秸秆 牛粪 发酵过程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与牛粪袋装堆肥的发酵技术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韦小庆 桂阳 +2 位作者 朱国胜 刘朝贵 须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0-134,共5页
为探索袋装堆肥发酵的最佳技术参数,选用玉米秸秆与牛粪为材料,以C/N、发酵菌剂和含水量3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综合考察各项指标,以C/N为35~40∶1、VT-1000为发酵菌剂和含水量为55%~65%的组合(A3B2D3)对玉米秸秆与牛粪袋装... 为探索袋装堆肥发酵的最佳技术参数,选用玉米秸秆与牛粪为材料,以C/N、发酵菌剂和含水量3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综合考察各项指标,以C/N为35~40∶1、VT-1000为发酵菌剂和含水量为55%~65%的组合(A3B2D3)对玉米秸秆与牛粪袋装堆肥发酵的效果最佳。2)堆肥发酵结束后的有机质含量略有下降,但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有所上升,堆肥毒性降低,腐熟度达到要求。结论:对秸秆与牛粪等废弃物采用袋装堆肥发酵能达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牛粪 发酵菌剂 袋装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牛粪与啤酒糟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政道 付壮 +3 位作者 徐宇鹏 徐桂转 王昭太 宋亚星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2-665,670,共5页
以啤酒糟作为秸秆厌氧发酵的补充氮源,研究了玉米秸秆、牛粪与啤酒糟的混合厌氧发酵特性。选取m(啤酒糟):m(牛粪):m(玉米秸秆)=3∶3∶4,分别考察了总固体含量(TS)为9.3%,14%和27%时混合料液的发酵特性,测取了日产气量、p H值、甲烷含量... 以啤酒糟作为秸秆厌氧发酵的补充氮源,研究了玉米秸秆、牛粪与啤酒糟的混合厌氧发酵特性。选取m(啤酒糟):m(牛粪):m(玉米秸秆)=3∶3∶4,分别考察了总固体含量(TS)为9.3%,14%和27%时混合料液的发酵特性,测取了日产气量、p H值、甲烷含量等参数随发酵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TS为27%时产气效果最好,产气量达到334 m L·g-1,平均甲烷含量达到51.3%,产气周期为36 d,p H值在发酵周期中先降低后升高,为甲烷正常发酵所需的p H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糟 牛粪 秸秆 混合厌氧发酵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对粉煤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邢康 唐庆杰 张强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71,76,共4页
采用热分析技术详细研究了生物质玉米秸秆及牛粪对粉煤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粉煤中添加一定量的玉米秸秆或牛粪,能显著改善粉煤的燃烧性能.生物质与粉煤混合料的着火点明显低于粉煤,混合料达到最大燃烧速度时的温度范围明显小于粉... 采用热分析技术详细研究了生物质玉米秸秆及牛粪对粉煤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粉煤中添加一定量的玉米秸秆或牛粪,能显著改善粉煤的燃烧性能.生物质与粉煤混合料的着火点明显低于粉煤,混合料达到最大燃烧速度时的温度范围明显小于粉煤,使粉煤在一个较窄的温度区间内迅速完全燃烧.随着混合料中粉煤比例的逐渐增加,生物质的促燃效果逐渐减弱.玉米秸秆对粉煤燃烧性能的优化效果明显好于牛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技术 玉米秸秆 牛粪 粉煤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与玉米秸秆沼渣混合堆肥及其对环境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森 佟敏 +2 位作者 崔亚茹 王体朋 史昌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8-173,共6页
为实现秸秆沼渣和畜禽粪便的高值化利用,研究牛粪与玉米秸秆沼渣混合堆肥的效果,并利用生命周期法分析混合堆肥的环境效益。对不同混合比例以及堆肥时间下堆体含水率、pH值、总碳、总氮、挥发性固体含量和电导率的分析结果发现,混合比... 为实现秸秆沼渣和畜禽粪便的高值化利用,研究牛粪与玉米秸秆沼渣混合堆肥的效果,并利用生命周期法分析混合堆肥的环境效益。对不同混合比例以及堆肥时间下堆体含水率、pH值、总碳、总氮、挥发性固体含量和电导率的分析结果发现,混合比例对堆体特性有显著影响,随着牛粪和玉米秸秆沼渣比例由2∶1增加到6∶1,堆体含水率明显增加,但是当比例超过4∶1时,混合堆肥对堆体含水率的影响逐渐降低。添加秸秆沼渣对堆体初期pH值的变化影响很大,且变化规律不明显,但是当发酵时间超过40天时,堆体的pH呈明显的降低趋势;增加牛粪的比例,有助于提高堆体腐熟后的pH值,随着牛粪添加比例由2∶1增加到6∶1,堆体的pH值由8.2提高到8.4,60天腐熟后堆体的总碳含量由35.34%增加到36.81%,挥发性固体的含量显著降低,由46.96%降低到37.66%,电导率由8.3 ms/cm增加到9.4 ms/cm。同时,牛粪和沼渣混合堆肥相较于直接排放显著降低堆肥底物中CO_(2)、CH_(4)、N_(2)O、NO_(X)、NH_(3)、SO_(2)、PO_(4)^(3-)等污染物的排放,表明混合堆肥对环境更加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渣 牛粪 玉米秸秆 混合堆肥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基改性秸秆-牛粪生物炭优化制备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枫 刘蕾 +2 位作者 安舒玉 武西社 王烨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41,共6页
探究了磷基改性生物炭的最佳制备条件及其对铅的吸附机理。以玉米秸秆和牛粪为原料、磷酸二氢钾(KH_(2)PO_(4))为改性剂制备生物炭,采用响应面模型研究热解温度、原料与改性剂溶液的固液比和原料质量比对铅吸附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条... 探究了磷基改性生物炭的最佳制备条件及其对铅的吸附机理。以玉米秸秆和牛粪为原料、磷酸二氢钾(KH_(2)PO_(4))为改性剂制备生物炭,采用响应面模型研究热解温度、原料与改性剂溶液的固液比和原料质量比对铅吸附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并利用SEM、BET、FTIR等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揭示生物炭形貌与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该生物炭最佳制备条件为热解温度481.1℃,改性固液比1∶10,秸秆质量占牛粪的20%,生物炭最大铅吸附量为363.54 mg/g,与实验值(368.28 mg/g)基本相符,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可靠。优化后的生物炭表面负载含磷基团,比未改性生物炭(81.93 mg/g)提高349.5%,对铅的吸附性能大幅提高。该研究对水中重金属去除、农业废弃物利用以及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牛粪 生物炭 制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和秸秆好氧堆肥发酵技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术均 《园艺与种苗》 CAS 2020年第3期60-62,共3页
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详细研究并阐述了牛粪和秸秆的好氧堆肥技术,为养殖场、有机肥厂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 牛粪 秸秆 堆肥 发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辅料对秸秆与牛粪堆腐基质化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益赫 张强 +4 位作者 刘克锋 高程达 王红利 王顺利 鲁琳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通过在秸秆与牛粪混合发酵过程中添加不同种类的辅料,探讨其对最终基质化产物的理化性状的影响。【方法】以牛粪、秸秆、褐煤、草炭、粉煤灰、菇渣、沸石等试材进行混合发酵,记录发酵过程中堆体的温度,并测量基质化产物的容重... 【目的】通过在秸秆与牛粪混合发酵过程中添加不同种类的辅料,探讨其对最终基质化产物的理化性状的影响。【方法】以牛粪、秸秆、褐煤、草炭、粉煤灰、菇渣、沸石等试材进行混合发酵,记录发酵过程中堆体的温度,并测量基质化产物的容重、总孔隙度、大小孔隙比、pH值和EC值等指标。【结果】通过添加辅料可以降低秸秆与牛粪堆腐基质化产物的pH值,增大通气孔隙度,减小持水孔隙度,提高大小孔隙比。其中添加褐煤、草炭可以降低基质化产物的容重和EC值,草炭还可以增加基质化产物的总孔隙度;添加粉煤灰可以降低基质化产物的EC值,但是其发酵过程中堆体温度维持在55℃以上的天数不足5d,不足以杀死致病菌、虫卵和草籽,其基质化产物的容重未被改善且pH值大于8,不能满足大部分植物良好生长;添加菇渣及沸石既可以降低基质化产物的容重,又可以增加基质化产物的总孔隙度,但是其基质化产物的EC值过高,抑制植物正常生长且pH值大于8,不能满足大部分植物良好生长。【结论】秸秆与牛粪基质化过程中添加辅料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基质化产物的理化性状。本研究发现,基质化过程中,添加辅料为褐煤和草炭时,秸秆和牛粪混合基质化产物不仅容重较低、透气性良好,而且pH值和EC值适中,适合作为园艺基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秸秆 基质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玉米秸秆与牛粪混合物原料的高氢沼气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亚飞 张志萍 +1 位作者 李亚猛 张全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9-284,共6页
对以玉米秸秆和牛粪混合物为发酵原料制备高氢沼气的工艺技术进行研究。提出温度、初始pH值等因素与产气量及其氢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发酵周期内的H2浓度在初始4d内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实验系统发酵温度为35℃时,累积产气量为1... 对以玉米秸秆和牛粪混合物为发酵原料制备高氢沼气的工艺技术进行研究。提出温度、初始pH值等因素与产气量及其氢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发酵周期内的H2浓度在初始4d内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实验系统发酵温度为35℃时,累积产气量为10.6L,其中H2浓度最高可达4.1%;当实验系统初始pH值为7.5时,累积产气量为14.1L,其中H2浓度最高可达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牛粪 厌氧发酵 高氢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好氧堆肥过程中植物毒性来源解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源 罗渊 +4 位作者 刘家辉 程红艳 孟祥茁 王雨萌 陈瑗瑗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在添加玉米秸秆和黑木耳菌糠作为调理剂的牛粪好氧堆肥过程中植物毒性的主要来源。[方法]研究在牛粪所占堆肥物料质量比例(90%)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按质量比1∶0、4∶1、1∶1、1∶4、0∶1添加这2种调理剂,对应5个堆...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在添加玉米秸秆和黑木耳菌糠作为调理剂的牛粪好氧堆肥过程中植物毒性的主要来源。[方法]研究在牛粪所占堆肥物料质量比例(90%)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按质量比1∶0、4∶1、1∶1、1∶4、0∶1添加这2种调理剂,对应5个堆肥处理(T1~T5),测定了堆肥水浸提液的pH、电导率(EC)、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挥发性有机酸(乙酸、丙酸、异戊酸等)、重金属(Cu、Zn、Fe、Mn)、总氮(TN)、总磷(TP)、总钾(TK)含量和3种种子(大白菜、家独行菜和生菜)相对根长(RRG),并对种子RRG与其它理化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至堆肥结束,添加不同比例调理剂的处理中EC值均小于4.0 mS∙cm^(–1),NH_(4)^(+)⁃N含量介于6.33~12.42 mg·L^(–1)。乙酸作为有机酸的主要成分,在T3处理中下降了48.85%。重金属含量可以有效促进植物生长而不会造成毒害。3种种子RRG均大于70%。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NH_(4)^(+)⁃N和乙酸与种子RRG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同一处理中大白菜RRG均小于家独行菜和生菜,即对堆肥植物毒性更为敏感。5个处理中T3处理的大白菜和家独行菜RRG均达到最大,分别为89.96%和174.08%。[结论]NH_(4)^(+)⁃N和乙酸是牛粪好氧堆肥过程中植物毒性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堆肥 堆肥水浸提液 植物毒性 秸秆 菌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与霉变玉米青贮混合堆肥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包细明 刘文凯 +3 位作者 熊海谦 卢华平 夏建友 周念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2期56-58,85,共4页
为对霉变玉米青贮进行资源化利用,缓解其对养殖环境带来的压力,采用条垛式堆肥方法,将牛粪与霉变玉米青贮混合,添加发酵菌种后进行堆肥发酵,探索其发酵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能延长堆体高温期持续时间;堆肥最终pH为8.0~9.0... 为对霉变玉米青贮进行资源化利用,缓解其对养殖环境带来的压力,采用条垛式堆肥方法,将牛粪与霉变玉米青贮混合,添加发酵菌种后进行堆肥发酵,探索其发酵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能延长堆体高温期持续时间;堆肥最终pH为8.0~9.0,且pH大小与物料的性质和不同成分的配比有一定的关系;总氮和铵态氮含量呈降低趋势,而总养分、P_(2)O_(5)和K_(2)O含量均呈不同程度升高的趋势;在堆肥末期,所有处理组均未能达到对白菜种子无毒的标准,这可能与物料pH以及霉变玉米青贮含有霉菌毒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霉变玉米青贮 混合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与秸秆发酵堆肥全部或部分替代草炭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庆 李崇军 +1 位作者 刘顺利 宋绍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2期57-59,共3页
为寻求可全部或部分替代烤烟漂浮育苗基质中的草炭资源,研究牛粪与秸秆不同配比以及添加不同生物菌剂对发酵产物腐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有机质含量达55%,胡敏酸含量大于富里酸含量,T值小于0.60,pH7.09~7.21.可... 为寻求可全部或部分替代烤烟漂浮育苗基质中的草炭资源,研究牛粪与秸秆不同配比以及添加不同生物菌剂对发酵产物腐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有机质含量达55%,胡敏酸含量大于富里酸含量,T值小于0.60,pH7.09~7.21.可以认为达到腐熟,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发酵腐熟的关键在于选择物料,调节碳氮比(C/N)在30~35之间,水分前期控制在60%左右,中后期控制在35%~50%,通过翻堆调节通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誊 秸秆 发酵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物质量分数对牛粪玉米秸秆联合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教宁 李永平 +5 位作者 汤昀 史向远 王秀红 张静璇 高莉 郭常莲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904-911,共8页
采用批量厌氧消化方式,开展牛粪玉米秸秆不同挥发性固体(VS)质量分数(3%(T_(1))、5%(T_(2))、7%(T_(3))、9%(T_(4))、11%(T_(5)))的厌氧消化试验,测定和分析不同VS质量分数条件下的产气特性、有机物去除率及消化系统的稳定性,研究挥发... 采用批量厌氧消化方式,开展牛粪玉米秸秆不同挥发性固体(VS)质量分数(3%(T_(1))、5%(T_(2))、7%(T_(3))、9%(T_(4))、11%(T_(5)))的厌氧消化试验,测定和分析不同VS质量分数条件下的产气特性、有机物去除率及消化系统的稳定性,研究挥发性固体质量分数对牛粪玉米秸秆中温联合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容积产甲烷率随底物VS质量分数的提升而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VS产甲烷量随底物VS质量分数的提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T_(3)处理的VS产甲烷量最高,为199.9 mL/g,分别较T_(1)、T_(2)、T_(4)、T_(5)处理高30.0%、15.1%、11.7%、21.7%,且达显著水平;VS去除率则随底物VS质量分数的升高而降低,T_(1)处理的VS去除率为74.8%,T_(2)、T_(3)处理分别为64.0%、61.0%,而T_(4)、T_(5)处理分别仅为36.8%、33.1%,较T_(1)处理分别降低38.0、41.7百分点。T_(1)~T_(3)处理整个消化周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s)均小于1000 mg/L,VFAs/碱度(TA)小于0.3,消化系统始终处于稳定状态;T_(4)、T_(5)处理的VFAs出现累积,VFAs/TA大于0.3,消化系统不稳定。因此,为保证沼气工程的健康稳定运行,底物VS质量分数以7%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固体质量分数 牛粪 玉米秸秆 联合厌氧消化 产气特性 有机物去除率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