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预处理辅助水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油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雅娜 沙莎 +3 位作者 马丽媛 李佳 刘俊廷 佟禹凝 《发酵科技通讯》 2025年第1期42-47,共6页
为了提高玉米胚芽油的提取率,采用冷冻-微波解冻和乙醇冷浴辅助水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油,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冷冻-微波解冻预处理条件和乙醇冷浴预处理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冷冻-微波解冻预处理条件,包括冷冻温度、冷冻时间、粉碎时间和... 为了提高玉米胚芽油的提取率,采用冷冻-微波解冻和乙醇冷浴辅助水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油,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冷冻-微波解冻预处理条件和乙醇冷浴预处理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冷冻-微波解冻预处理条件,包括冷冻温度、冷冻时间、粉碎时间和微波解冻时间,得出玉米胚芽油提取率为69.22%;优化乙醇冷浴预处理条件,包括冷浴时间、冷浴温度、乙醇质量分数和m(玉米胚芽)∶V(乙醇),得出玉米胚芽油提取率为58.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油 水酶法 乙醇冷浴 冷冻-微波解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油工艺对玉米胚芽油品质特性及风味成分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孙洋 任健 +1 位作者 宋春丽 赵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83-189,共7页
为探究制油工艺对植物油综合品质及风味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胚芽为原料,采用酶辅助冷榨法、萃取法和水酶法进行油脂制取,比较分析制油工艺对玉米胚芽油的基本理化特性、抗氧化活性、脂肪酸组成、光谱特征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 为探究制油工艺对植物油综合品质及风味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胚芽为原料,采用酶辅助冷榨法、萃取法和水酶法进行油脂制取,比较分析制油工艺对玉米胚芽油的基本理化特性、抗氧化活性、脂肪酸组成、光谱特征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辅助冷榨法所得玉米胚芽油酸值、过氧化值均高于其他方法。比较3种方法油脂样品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其中酶辅助冷榨法所得玉米胚芽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不同制油工艺对玉米胚芽油中亚油酸和亚麻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全光谱分析表明,水酶法所得油脂样品中亚油酸(共轭二烯酸)含量最高。不同制油工艺玉米胚芽油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别。综上,加工工艺对玉米胚芽油理化特性、抗氧化性、风味物质均会产生影响,本研究可为玉米加工副产物利用和玉米胚芽油适度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 制油工艺 理化性质 光谱分析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胚芽预榨饼浸出中湿粕脱溶的生产实践
3
作者 赵向军 陈兴安 +2 位作者 林凤岩 高建银 陈维闯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1,共3页
在玉米胚芽预榨饼浸出制油过程中,湿粕脱溶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序。基于玉米胚芽预榨饼的特点,对其浸出过程中湿粕脱溶工艺和设备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生产实践。采用浸出器强制沥干和新型的高料层蒸脱机的技术方案,在强制沥干真空度1500 P... 在玉米胚芽预榨饼浸出制油过程中,湿粕脱溶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序。基于玉米胚芽预榨饼的特点,对其浸出过程中湿粕脱溶工艺和设备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生产实践。采用浸出器强制沥干和新型的高料层蒸脱机的技术方案,在强制沥干真空度1500 Pa、蒸脱机脱溶层净高3600 mm、脱溶时间35~40 min条件下,粕残溶达到650 mg/kg及以下,闪爆实验合格。通过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能在保证玉米胚芽粕产品品质的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 湿粕脱溶 强制沥干 高料层蒸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油的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段作营 李珺 +1 位作者 尤新 毛忠贵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8,共4页
在水酶法制取玉米胚芽油的工艺中 ,纤维素酶和中温 α淀粉酶的复合作用能显著提高玉米胚芽油的收率。其最适参数为 :料液比 1∶5 ,蒸汽预处理时间 2 0min ,酶的加入量 0 8% (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配比为 5∶3) ;反应时间 6h ,提油率可达... 在水酶法制取玉米胚芽油的工艺中 ,纤维素酶和中温 α淀粉酶的复合作用能显著提高玉米胚芽油的收率。其最适参数为 :料液比 1∶5 ,蒸汽预处理时间 2 0min ,酶的加入量 0 8% (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配比为 5∶3) ;反应时间 6h ,提油率可达 89 7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提取 玉米胚芽油 提油率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胚芽水酶法提油及蛋白质的回收 被引量:38
5
作者 钱志娟 王璋 +2 位作者 许时婴 杨瑞金 张晓鸣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62,共5页
采用水酶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玉米胚油的同时回收蛋白质,对热处理工艺进一步优化,同时对酶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反复解冻冻结的原料浸泡于0.05mol/L的柠檬酸溶液中,112℃处理65min,在酶最适条件下依次加入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采用水酶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玉米胚油的同时回收蛋白质,对热处理工艺进一步优化,同时对酶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反复解冻冻结的原料浸泡于0.05mol/L的柠檬酸溶液中,112℃处理65min,在酶最适条件下依次加入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2.5%,1.5%,提油率达到91.0%.纳滤、浓缩、喷雾干燥得到低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玉米胚芽 玉米胚油 纳滤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胚芽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肖志刚 段玉敏 +3 位作者 任运宏 刘毅 王辉 程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8-170,共3页
利用水、5%Na2SO3、70%C2H5OH和0.4%NaOH溶液,分步提取玉米胚芽中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性蛋白和碱溶性蛋白,确定各种分离蛋白较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浸提温度40℃,加水量35mL,浸提40min,清蛋白的提取率达39.35%~41.17%;浸提温... 利用水、5%Na2SO3、70%C2H5OH和0.4%NaOH溶液,分步提取玉米胚芽中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性蛋白和碱溶性蛋白,确定各种分离蛋白较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浸提温度40℃,加水量35mL,浸提40min,清蛋白的提取率达39.35%~41.17%;浸提温度40℃,加Na2SO3量30mL,浸提30min,球蛋白的提取率达30.78%~32.67%;浸提温度50℃,加C2H5OH量40mL,浸提20min,醇溶蛋白的提取率达2.87%~2.95%;浸提温度50℃,加NaOH量30mL,浸提30min,碱溶蛋白的提取率达14.79%~15.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 分离蛋白 提取率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包合法纯化玉米油中亚油酸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晓华 曹郁生 +1 位作者 陈燕 但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2,共3页
研究了尿素包合过程中回流时间、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尿素与溶剂配比等主要条件与纯化得到的亚油酸纯度和得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尿素与溶剂配比是影响亚油酸纯度和得率的主要因素。当尿素/乙醇为1∶2(W/V)时,亚油酸的纯度和得率均较高... 研究了尿素包合过程中回流时间、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尿素与溶剂配比等主要条件与纯化得到的亚油酸纯度和得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尿素与溶剂配比是影响亚油酸纯度和得率的主要因素。当尿素/乙醇为1∶2(W/V)时,亚油酸的纯度和得率均较高,当混合脂肪酸/尿素/乙醇为1∶3∶6(W/W/V)时,在室温下,通过一次尿素包合就能使亚油酸的纯度从44 48%提高到95 68%,得率为72 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包合法 玉米油 亚油酸 高效液相色谱 纯化方法 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油工艺优化 被引量:14
8
作者 赵玮 王大为 李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06-209,共4页
采用水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油并对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水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液料比5:1(mL/g)、复合酶用量2.5%、酶解时间7h、pH6.0,复合酶种类为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添加质量比为4:3。在此条件下,玉米胚芽... 采用水酶法提取玉米胚芽油并对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水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液料比5:1(mL/g)、复合酶用量2.5%、酶解时间7h、pH6.0,复合酶种类为纤维素酶和α-淀粉酶,添加质量比为4:3。在此条件下,玉米胚芽油提取率为89%。气相色谱对玉米胚芽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酸、亚油酸含量分别为43.46%及4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 水酶法 玉米胚芽油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γ-氨基丁酸(GABA)玉米胚芽的应用及其GABA提取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楠 彭倩 +3 位作者 宋振玉 王雷 张姝 杨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67,共5页
分析经富集处理的玉米胚芽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摸索了正己烷脱油的适宜条件,并采用超声波法对其中的γ-氨基丁酸(GABA)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还利用玉米胚芽进行了面包制作应用试验。分析结果显示:玉米胚芽中含有18种以上氨基酸,GABA的... 分析经富集处理的玉米胚芽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摸索了正己烷脱油的适宜条件,并采用超声波法对其中的γ-氨基丁酸(GABA)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还利用玉米胚芽进行了面包制作应用试验。分析结果显示:玉米胚芽中含有18种以上氨基酸,GABA的干基含量为286.8mg/100g,约占被测氨基酸总量的4.9%。结果表明:脱油的适宜条件为试料:正己烷=1∶4;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50℃,时间2h,料液比1∶6,平均提取量为163.5mg/100g,约占玉米胚芽GABA总含量(271.1mg/100g)的60.3%。经富集处理的玉米胚芽适于制作面包、蛋糕等焙烤制品,其中所含的GABA对热加工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玉米胚芽 脱油 提取 面包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油工艺对葵花籽油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任健 郑喜群 +2 位作者 林国平 唐华丽 夏文水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研究了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工艺中热处理工艺参数及酶解过程对葵花籽油酸值、过氧化值、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液的pH、热处理温度、时间对葵花籽油的色泽没有影响,缓冲液pH值对油脂酸值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其对过氧化物值影响较大,热... 研究了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工艺中热处理工艺参数及酶解过程对葵花籽油酸值、过氧化值、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液的pH、热处理温度、时间对葵花籽油的色泽没有影响,缓冲液pH值对油脂酸值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其对过氧化物值影响较大,热处理温度及热处理时间对葵花油酸值、过氧化物值影响较大;酶解过程对葵花油色泽没有影响,对酸值、过氧化物值和脂肪酸组成影响很小,这进一步说明水酶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工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葵花籽油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胚芽蛋白的碱法提取工艺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任秀艳 曹戈 +4 位作者 王孟云 马科佳 陈峰青 徐文秀 李旭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9-283,共5页
对影响玉米胚芽蛋白提取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法优化出最佳提取工艺;并对所得蛋白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料液比、温度、pH等因素对蛋白提取率有明显影响,在pH9.5、料液比1∶12(g/mL)、温度50℃、时间4h时,玉米... 对影响玉米胚芽蛋白提取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法优化出最佳提取工艺;并对所得蛋白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料液比、温度、pH等因素对蛋白提取率有明显影响,在pH9.5、料液比1∶12(g/mL)、温度50℃、时间4h时,玉米胚芽蛋白提取率最高,可达23.05%;玉米胚芽蛋白中氨基酸成分丰富,其中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较高,分别为100g胚芽蛋白中含有6765.03mg和4265.81mg,且富含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此外,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持水性和持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粕 蛋白质 碱提工艺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胚芽肽酶解工艺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肖志刚 段玉敏 +3 位作者 徐红华 金长江 韩翠萍 程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8-180,共3页
用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胚芽蛋白,以反应温度、pH、加酶量、底物浓度、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酶解液蛋白质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以此为依据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通过极差分析确定指标较优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温度40℃、pH... 用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胚芽蛋白,以反应温度、pH、加酶量、底物浓度、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酶解液蛋白质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以此为依据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通过极差分析确定指标较优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温度40℃、pH9.0、加酶量900U/g、底物浓度4.0%时,反应进行4h,胚芽蛋白提取率达8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 提取率 酶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醇溶蛋白制备微胶囊化玉米胚芽粉末油脂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慧静 徐立强 +1 位作者 赵艳艳 张安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6-29,共4页
以麦醇溶蛋白为微胶囊壁材、玉米胚芽油为芯材,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乳化剂、油/壁材(V/V)的最佳配比;然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喷雾干燥工艺适宜的参数来制备玉米胚芽粉末油脂。结果表明,乳化剂、油/壁材的最佳配比为蔗糖酯1.39%,单甘酯0... 以麦醇溶蛋白为微胶囊壁材、玉米胚芽油为芯材,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乳化剂、油/壁材(V/V)的最佳配比;然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喷雾干燥工艺适宜的参数来制备玉米胚芽粉末油脂。结果表明,乳化剂、油/壁材的最佳配比为蔗糖酯1.39%,单甘酯0.11%,油/壁材(V/V)10.49%;喷雾干燥适宜的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65℃、出风温度70℃、进料温度60℃。玉米胚芽粉末油脂的贮藏性得以改善,麦醇溶蛋白作为微胶囊壁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醇溶蛋白 玉米胚芽油 微胶囊化 喷雾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存条件对玉米胚及其毛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金定 刘玉兰 +1 位作者 张振山 纪俊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1,共5页
将不同初始水分(5%、9%、12%、18%)的玉米胚在25℃、45%相对湿度的条件下进行储存,取不同储存时间的玉米胚样品检测其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及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并提取玉米毛油检测其酸值、过氧化值、色泽及AFB1含量,研究储存条件对... 将不同初始水分(5%、9%、12%、18%)的玉米胚在25℃、45%相对湿度的条件下进行储存,取不同储存时间的玉米胚样品检测其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及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并提取玉米毛油检测其酸值、过氧化值、色泽及AFB1含量,研究储存条件对玉米胚及其毛油中AFB1含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d的储存时间内,初始水分为5%和9%的玉米胚及其毛油的主要质量指标和AFB1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但毛油酸值(KOH)分别增加了1.31 mg/g和3.60 mg/g;初始水分为12%和18%的玉米胚,粗脂肪含量分别下降了5.05个百分点和6.09个百分点,毛油酸值(KOH)分别增加了25.89 mg/g和61.69 mg/g,色泽明显加深,玉米胚及其毛油中AFB1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至30 d时,玉米胚中AFB1含量分别达到3.192μg/kg和7.528μg/kg,对应的毛油中AFB1含量分别达到1.134μg/kg和2.128μg/kg。但所有玉米胚样品及其毛油样品中AFB1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20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 初始水分 储存时间 玉米毛油 黄曲霉毒素B1 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玉米胚芽粕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贤文 魏炳栋 +3 位作者 邱玉朗 李林 于维 陈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3-87,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胚芽粕对育肥猪的利用价值。选用45日龄体重(17±2.1)kg健康的商品代PIC猪120头,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分别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胚芽粕对育肥猪的利用价值。选用45日龄体重(17±2.1)kg健康的商品代PIC猪120头,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分别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胚芽粕,依次为:0(对照组)、5%(试验1组)、10%(试验2组)、15%(试验3组),各组主要营养指标相同,测定不同水平玉米胚芽粕日粮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血清中主要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2组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试验3组显著提高料重比(P<0.05),各组育肥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试验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随玉米胚芽粕添加量的增加而略有提高;试验1、2组均有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的趋势,且试验2组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3组却显著提高了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各组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和葡萄糖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2组则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而试验3组却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各组的粗脂肪、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10%玉米胚芽粕对其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改善有利,玉米胚芽粕中抗营养因子可能是纤维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粕 育肥猪 生产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玉米胚内源酶富集γ-氨基丁酸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玲玲 李楠 +2 位作者 王文蒙 卢乙峰 宋银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7-91,共5页
以脱脂玉米胚为原料,利用其中的蛋白酶和谷氨酸脱羧酶(GAD)富集γ-氨基丁酸。通过实验确定的富集工艺条件为:脱脂玉米胚与磷酸盐溶液(0.06mol/L、pH5.7)比例1∶40(g∶mL),反应时间5h,温度40℃,pH值5.7;同时添加600μmol/LCa2+可将GABA... 以脱脂玉米胚为原料,利用其中的蛋白酶和谷氨酸脱羧酶(GAD)富集γ-氨基丁酸。通过实验确定的富集工艺条件为:脱脂玉米胚与磷酸盐溶液(0.06mol/L、pH5.7)比例1∶40(g∶mL),反应时间5h,温度40℃,pH值5.7;同时添加600μmol/LCa2+可将GABA产量提高到4mg/g,比未富集时提高了10倍。另外,通过添加底物L-谷氨酸进行反应,脱脂玉米胚与磷酸盐缓冲液(0.08mol/L、pH5.7)比例为1∶40(g∶mL),VB6和CaCl2的添加量分别为3mmol/mol(Glu)和15mmol/mol(Glu),脱脂玉米胚与L-Glu质量之比为45∶1,40℃下反应6h,Glu的转化率可达100%,GABA产量为15mg/g,比未富集时提高4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玉米胚 Γ-氨基丁酸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玉米胚芽粕蛋白质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薛颖 王联结 +1 位作者 党艳妮 徐倩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8-252,共5页
以蛋白质提取率作为衡量指标,利用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玉米胚芽粕蛋白质。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液料比为25∶1m L/g,超声功率为120W,超声时间为40min,p H为1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玉米胚芽粕蛋白提取率为41.93%。与... 以蛋白质提取率作为衡量指标,利用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玉米胚芽粕蛋白质。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液料比为25∶1m L/g,超声功率为120W,超声时间为40min,p H为1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玉米胚芽粕蛋白提取率为41.93%。与单纯碱法相比,超声波辅助碱法得到的玉米胚芽粕蛋白提取率增加。而且超声波辅助法能在室温下进行,并大大缩短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粕 蛋白质 超声波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胚芽粕资源的综合利用及展望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丽 王联结 郑有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5-208,共4页
综述玉米胚芽蛋白的营养价值,为胚芽粕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对玉米胚芽粕的研究及利用现状,并对胚芽粕资源的利用提出展望。
关键词 玉米胚芽粕 玉米胚芽蛋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胚谷氨酸脱羧酶的性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楠 王玲玲 +1 位作者 吴子健 王文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4-38,共5页
研究了玉米胚谷氨酸脱羧酶(GAD)的性质。结果表明:玉米胚GAD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5.7,其热稳定较差,60℃下保温1 h,酶活下降至39%,85℃时酶完全失活,而此酶在pH4.5~7.5可保持80%以上的酶活。玉米胚GAD对Glu的Km值和Vmax分别为51.8... 研究了玉米胚谷氨酸脱羧酶(GAD)的性质。结果表明:玉米胚GAD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5.7,其热稳定较差,60℃下保温1 h,酶活下降至39%,85℃时酶完全失活,而此酶在pH4.5~7.5可保持80%以上的酶活。玉米胚GAD对Glu的Km值和Vmax分别为51.87 mmol/L和1.807 mg/min。另外,KCl、NaCl和SDS对玉米胚GAD活性有较大的抑制作用,而Ca2+对此酶的活性有较强的激活作用,可提高底物与玉米胚GAD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脱羧酶 Γ-氨基丁酸 玉米胚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法制取玉米胚芽蛋白的工艺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忠杰 熊柳 +1 位作者 孙庆杰 刘建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44,98,共6页
研究了利用脱脂玉米胚芽粉采用醇法制备玉米胚芽蛋白的生产工艺。通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试验,根据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浸提时间3个因素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优化了玉米胚芽蛋白的制备工艺。经单因素试验得出利用玉米胚芽粉... 研究了利用脱脂玉米胚芽粉采用醇法制备玉米胚芽蛋白的生产工艺。通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试验,根据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浸提时间3个因素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优化了玉米胚芽蛋白的制备工艺。经单因素试验得出利用玉米胚芽粉制备玉米胚芽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5%,液料比为10∶1(mL∶g),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1 h。响应面优化的结果表明:影响玉米胚芽蛋白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料液比、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在乙醇体积分数为63.67%,液料比为10.25∶1(mL∶g),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1.06 h时,玉米胚芽蛋白的蛋白提取率达到最大。在最佳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可达81.87%,蛋白质质量分数达55.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粉 玉米胚芽蛋白 制取工艺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