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S/SiO_2纳米棒核/壳结构的制备和发光性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匡汉茂 邓兆祥 +3 位作者 李春辉 孙晓明 庄京 李亚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7-480,共4页
利用在醇介质中氨水催化水解硅酸乙酯(TEOS)制备SiO2来包覆半导体CdS纳米棒而形成CdS/SiO2核/壳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证实SiO2包覆壳层为非晶,且壳层厚度随TEOS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在10~30nm之间.并研究了其紫外... 利用在醇介质中氨水催化水解硅酸乙酯(TEOS)制备SiO2来包覆半导体CdS纳米棒而形成CdS/SiO2核/壳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证实SiO2包覆壳层为非晶,且壳层厚度随TEOS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在10~30nm之间.并研究了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荧光发射光谱(PL)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制备 发光性能 CDS纳米棒 半导体 复合结构 发光光谱 硫化镉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复合半导体纳米粒子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于乃森 李玲 +1 位作者 郝霄鹏 徐现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2-435,共4页
核壳型复合半导体纳米粒子 ,作为复合半导体纳米粒子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 ,凭借其优异的性质 ,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有机 无机和无机 无机核壳型复合半导体纳米微粒及其光学性质、分类、制备方法和应用。并对其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 核壳型 复合半导体 纳米粒子 光学性质 半导体纳米材料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CaCO_3纳米复合粒子填充改性聚丙烯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勇 文利雄 陈建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0-133,共4页
通过简单的工艺条件和步骤制备S iO2包覆C aCO3的核壳结构纳米复合粒子,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其和纳米S iO2实心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用处理后的两种粒子分别对聚丙烯进行填充改性,然后比较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纳... 通过简单的工艺条件和步骤制备S iO2包覆C aCO3的核壳结构纳米复合粒子,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其和纳米S iO2实心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并用处理后的两种粒子分别对聚丙烯进行填充改性,然后比较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纳米S iO2/C aCO3复合粒子填充改性聚丙烯,可同时达到增强、增韧的目的,而且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改性效果与纳米S iO2实心粒子的改性效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复合材料 核壳结构 聚丙烯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Au复合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德才 张少兰 +1 位作者 李剑玲 崔红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29-1432,1435,共5页
首先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Fe3O4磁性纳米颗粒,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用量、碱的用量、陈化时间以及三价铁与二价铁的摩尔比等因素对Fe3O4纳米颗粒性能的影响。制备出饱和磁化强度为73.85A.m2/kg、粒径大小为10nm以下的Fe3O4纳米颗粒。在... 首先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Fe3O4磁性纳米颗粒,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用量、碱的用量、陈化时间以及三价铁与二价铁的摩尔比等因素对Fe3O4纳米颗粒性能的影响。制备出饱和磁化强度为73.85A.m2/kg、粒径大小为10nm以下的Fe3O4纳米颗粒。在此基础上,制备出Fe3O4/Au复合纳米颗粒,通过VSM、TEM、XRD、XP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HAuCl4的用量、还原剂的种类、硅烷偶联剂以及包金之前的Fe3O4纳米颗粒对复合颗粒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Fe3O4/Au复合磁性纳米颗粒包覆良好,粒径大小为50~200nm,饱和磁化强度为10.08A.m2/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Au 核壳结构 纳米复合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β-环糊精聚合物/Fe_3O_4核壳结构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瑞雪 刘述梅 赵建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3-36,共4页
以羧甲基-β-环糊精为表面修饰剂对Fe3O4纳米粒子进行包覆修饰,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在β-环糊精的碱性溶液中通过Fe3O4纳米粒子表面进行的交联反应制备了交联β-环糊精聚合物/Fe3O4复合纳米颗粒。利用FTIR、XRD、TEM和TGA分别对复合... 以羧甲基-β-环糊精为表面修饰剂对Fe3O4纳米粒子进行包覆修饰,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在β-环糊精的碱性溶液中通过Fe3O4纳米粒子表面进行的交联反应制备了交联β-环糊精聚合物/Fe3O4复合纳米颗粒。利用FTIR、XRD、TEM和TGA分别对复合纳米颗粒的结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纳米颗粒为近球形、核壳结构,粒径约为10~20nm,环糊精聚合物含量为29%,在水中的分散性良好。磁性能测试和包合性能测试表明,复合纳米颗粒为超顺磁性,对特定分子具有一定的包合能力,可用于靶向给药系统和特定物质分离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β-环糊精聚合物 FE3O4纳米粒子 复合纳米颗粒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红外发射率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伟钢 徐国跃 薛连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1-367,共7页
低红外发射率材料是目前公认的可实现飞行器红外隐身的特种功能材料。现已报道了纳米复合薄膜、单层(多层)膜结构材料、树脂/金属复合涂层、树脂/半导体复合涂层、核壳结构材料等多种类型的低红外发射率材料。介绍了上述低红外发射率材... 低红外发射率材料是目前公认的可实现飞行器红外隐身的特种功能材料。现已报道了纳米复合薄膜、单层(多层)膜结构材料、树脂/金属复合涂层、树脂/半导体复合涂层、核壳结构材料等多种类型的低红外发射率材料。介绍了上述低红外发射率材料的优缺点及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低红外发射率涂层的理论研究、红外与激光兼容隐身材料、树脂/半导体复合涂层及红外光谱选择性低发射率涂层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红外发射率材料 纳米复合薄膜 单层(多层)膜结构材料 树脂/金属复合涂层 树脂 /半导体复合涂层 核壳结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合成(Au)_核·(Ag)_壳纳米粒子及其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凌绍明 沈文闻 隆金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1-204,共4页
以柠檬酸化学还原法制备的金纳米粒子作晶种,采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技术,制备出分散性较好、规则球形的(Au)核·(Ag)壳复合纳米粒子。研究了(Au)核·(Ag)壳复合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特性,在470nm处有最强共... 以柠檬酸化学还原法制备的金纳米粒子作晶种,采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技术,制备出分散性较好、规则球形的(Au)核·(Ag)壳复合纳米粒子。研究了(Au)核·(Ag)壳复合纳米粒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特性,在470nm处有最强共振散射峰,在404nm处产生一个吸收峰。结果表明,(Au)核·(Ag)壳复合纳米粒子的形成是导致470nm共振散射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 AG 核壳复合纳米粒子 微波辐射 共振散射光谱 微波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3O4@SiO2核壳磁性复合材料对钼(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孙琳 刘志雄 +2 位作者 罗文波 罗忆婷 李秉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77-1683,共7页
以一水硫酸锰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氧化法和水解法制备了Mn3O4@SiO2核壳结构磁性纳米材料,并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钼(Ⅵ)的吸附效果。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及磁强计(VSM)对... 以一水硫酸锰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氧化法和水解法制备了Mn3O4@SiO2核壳结构磁性纳米材料,并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钼(Ⅵ)的吸附效果。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及磁强计(VSM)对Mn3O4@SiO2核壳磁性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溶液的初始pH、钼(Ⅵ)的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对钼(Ⅵ)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2.8,温度25℃,钼(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60mg/L条件下,Mn3O4@SiO2核壳结构磁性复合材料对Mo(Ⅵ)的饱和吸附量为145.35 mg/g;Mn3O4@SiO2对钼(Ⅵ)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分析表明,Mn3O4@SiO2复合材料对钼(Ⅵ)的吸附行为是自发的放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3O4@SiO2 核壳结构 复合材料 纳米粒子 吸附 去除钼(Ⅵ)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两亲聚合物与疏水纳米粒子自组装核-壳结构 被引量:2
9
作者 向文军 朱朝菊 +1 位作者 刘丹 周绿山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5-354,共10页
基于Martini力场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Pluronic嵌段共聚合物在疏水纳米表面自组装膜结构,考察了Pluronic嵌段共聚合物结构对自组装单分子膜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发现Pluronic聚合物在疏水纳米表面自组装形成了以纳米材料为核... 基于Martini力场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Pluronic嵌段共聚合物在疏水纳米表面自组装膜结构,考察了Pluronic嵌段共聚合物结构对自组装单分子膜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发现Pluronic聚合物在疏水纳米表面自组装形成了以纳米材料为核,聚合物为壳的特殊核-壳结构。聚合物的浓度和结构都会影响该壳层结构,在浓度较低时,聚合物EO嵌段卷曲地附着在疏水纳米颗粒表面,类似形成层状的壳层结构;随着浓度的提高,EO嵌段伸向溶剂相,形成星形自组装膜结构。增加Pluronic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吸附在纳米材料的聚合物壳层厚度也逐渐增加。随着聚合物PO摩尔的增加,吸附在纳米材料表面的PO嵌段由"S"形或"W"形吸附逐渐变成"U"形吸附。这可能因为随着聚合物浓度的提高,有限的纳米颗粒表面不足以提供足够多的吸附位点导致聚合物吸附构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粗粒化 分子模拟 自组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Fe(NO_3)_3处理的γ-Fe_2O_3/Ni_2O_3复合纳米微粒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立华 周群 卜胜利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2-77,共6页
目的研究经Fe(NO3)3处理后γ-Fe2O3/Ni2O3复合纳米微粒稳定分散在磁性液体中的机理。方法使用共沉淀法制备Fe OOH/Ni(OH)2前躯体,经Fe Cl2溶液处理后得到以γ-Fe2O3为核心,Ni2O3在外层,Fe Cl3·6H2O在最外层的核-壳结构γ-Fe2O3/Ni... 目的研究经Fe(NO3)3处理后γ-Fe2O3/Ni2O3复合纳米微粒稳定分散在磁性液体中的机理。方法使用共沉淀法制备Fe OOH/Ni(OH)2前躯体,经Fe Cl2溶液处理后得到以γ-Fe2O3为核心,Ni2O3在外层,Fe Cl3·6H2O在最外层的核-壳结构γ-Fe2O3/Ni2O3复合纳米微粒。用硝酸铁溶液对其进一步处理,使微粒表面性质稳定以适合配制离子型磁性液体。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硝酸铁处理后复合纳米微粒的磁性、形态、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及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经硝酸铁处理后,微粒的磁性减弱,粒径略微变大,约为11 nm,但位于微粒核心的主要成分γ-Fe2O3保持不变,且在微粒表面包裹了一层Fe(NO3)3·9H2O抗腐蚀层。结论经Fe(NO3)3处理后微粒表面包裹的抗腐蚀层及配制磁性液体时微粒表面吸附同种H+或OH-形成的静电斥力,使微粒在磁性液体中稳定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微粒 核-壳结构 Fe(NO3)3处理 磁化强度 抗腐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复合结构纳米粒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喻发全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5,共4页
介绍了核-壳型有序组装复合结构纳米粒子(CS-NP)在作为复合半导体、生物活性物质或药物的控制释放、活性组分的包埋与保护、可控催化、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以及作为纳米粒子合成反应器、分离器等方面的应用。对目前合成CS-NP的方法进行... 介绍了核-壳型有序组装复合结构纳米粒子(CS-NP)在作为复合半导体、生物活性物质或药物的控制释放、活性组分的包埋与保护、可控催化、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以及作为纳米粒子合成反应器、分离器等方面的应用。对目前合成CS-NP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模板法、自组装法、模板/自组装法等。详细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工艺过程,并以一些具体实例从合成产物的包埋完整度、过程的难易程度、对前聚物的要求、合成产物的稳定性、进一步修饰性等方面对这些方法的适用性、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提出了CS-NP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粒子 核-壳结构 模板合成 自组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功能性混合溶胶薄膜的抗红外隔热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超 张远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70,共2页
在合适的前驱盐溶液、还原荆和乙二醇溶液中一步合成了Ag金属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并以表面具有螯合官能团的高分子材料Poly(BA-co-GMA-IDA)为高分子液体模板制备了Ag功能性溶胶复合薄膜。Ag功能性混合溶胶薄膜在全棉类面料上表现出... 在合适的前驱盐溶液、还原荆和乙二醇溶液中一步合成了Ag金属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并以表面具有螯合官能团的高分子材料Poly(BA-co-GMA-IDA)为高分子液体模板制备了Ag功能性溶胶复合薄膜。Ag功能性混合溶胶薄膜在全棉类面料上表现出明显的抗红外隔热效果,对蓝、绿、红、白色布料降温可达3-5℃,对黑色布料的降温效果更高达8℃左右。在制备具有抗紫外、抗近红外功能的凉爽型纤维及织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 功能性混合溶胶薄膜 抗红外隔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纳米粒子修饰的核胶球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周晓光 田春贵 +1 位作者 王霆 廖丽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3-379,共7页
综述了贵金属纳米粒子修饰的核胶球材料的研究进展。由于贵金属壳-胶球核复合材料具有高的稳定性和优异的光学、催化等性质,是当前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因此,发展简单的、大量的制备这种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广泛深入地研究其性... 综述了贵金属纳米粒子修饰的核胶球材料的研究进展。由于贵金属壳-胶球核复合材料具有高的稳定性和优异的光学、催化等性质,是当前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因此,发展简单的、大量的制备这种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广泛深入地研究其性能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金属纳米粒子 核胶球 核壳结构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制备纳米银/聚苯乙烯核壳复合粒子 被引量:16
14
作者 黄琨 胡文军 +3 位作者 范敬辉 张凯 向明 周德惠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04-308,共5页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出纳米银/聚苯乙烯核壳复合粒子,并借助TEM、XPS、FTIR分析了其微观结构。研究了纳米银粒子存在下苯乙烯聚合反应转化率~时间关系,分析了纳米银/聚苯乙烯核壳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乳液聚合 制备 纳米银 聚苯乙烯 核壳复合粒子 纳米材料 聚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核壳结构负载型Au@Ag/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彦红 张敏 杨建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65-1970,共6页
利用溶胶法制备了Au核Ag壳(Au@Ag)结构复合纳米粒子,用粉末-溶胶法和水热合成法使其负载于TiO2纳米粒子上,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结构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光催化消除臭氧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利用溶胶法制备了Au核Ag壳(Au@Ag)结构复合纳米粒子,用粉末-溶胶法和水热合成法使其负载于TiO2纳米粒子上,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复合结构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其光催化消除臭氧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方法、Au/Ag化学计量比及金属负载量等对光催化消除臭氧的活性均有很大影响。采用粉末-溶胶法制备的1%-Au@Ag/TiO2(nAu/nAg=1∶3)催化剂,由于TiO2表面沉积的Au@Ag金属颗粒尺寸小且分散度高,而且1%的金属担载量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的有效分离,光催化消除臭氧的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复合纳米粒子 负载型催化剂 光催化 臭氧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磁性Fe_(3)O_(4)@SiO_(2)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4
16
作者 闵洁 何丽华 +3 位作者 郑荣 苏红莹 支云飞 陕绍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在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Fe_(3)O_(4)@SiO_(2)复合纳米粒子。考察了搅拌方式和超声条件对一步法产物结构、形貌的影响,并与两步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XRD、FT... 在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Fe_(3)O_(4)@SiO_(2)复合纳米粒子。考察了搅拌方式和超声条件对一步法产物结构、形貌的影响,并与两步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XRD、FT-IR、DLS、TEM和VSM对复合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相微乳液体系下,一步法获得的纳米粒子团聚严重、无明显的核/壳结构,且搅拌方式和超声因素对产物微观结构影响较小;而采用两步法可以获得形貌规整的核/壳结构Fe_(3)O_(4)@SiO_(2)复合纳米粒子,其室温下的磁滞回线呈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37.8 em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二氧化硅 纳米粒子 反相微乳液 核/壳结构 一步法 两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P(MMA/BA/3FMA)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膜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爱钊 和玲 张文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07-1013,共7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与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相结合,以正硅酸乙酯(TEOS)制备的纳米SiO2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3FMA)的共聚物P(MMA/BA/3FMA)为壳,合成了SiO2@P(MMA/BA/3FMA)核-壳结构纳米复合粒子... 通过溶胶-凝胶法与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相结合,以正硅酸乙酯(TEOS)制备的纳米SiO2为核,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3FMA)的共聚物P(MMA/BA/3FMA)为壳,合成了SiO2@P(MMA/BA/3FMA)核-壳结构纳米复合粒子.为防止纳米SiO2的团聚,提高其与共聚物的结合力,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激光散射粒度仪、静态接触角测试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等表征了乳液结构及膜性能.结果表明,获得的复合纳米粒子呈现粒径分布为40~50 nm的核-壳结构球型颗粒.由于含氟官能团的迁移使得氟元素在膜-空气界面富集,有效降低了膜的表面自由能.当3FMA质量分数达到25%时,膜表面自由能达到最低值(23.13 mN/m).随着3FMA含量的增加,共聚物初始热分解温度由350℃提高到3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核壳乳液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 复合纳米粒子 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P(St-co-OBEG)核壳结构微球负载银/铂纳米粒子复合催化剂的构筑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继红 曾碧榕 +4 位作者 罗伟昂 袁丛辉 陈凌南 毛杰 戴李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1-576,共6页
本工作采用无皂乳液法合成出具有核壳结构的四氧化三铁@聚(苯乙烯-co-十八醇马来酸聚乙二醇双酯)(Fe_3O_4@P(St-co-OBEG))磁性聚合物复合微球,并以此为载体制备Ag/Fe_3O_4@P(St-co-OBEG)和Pt/Fe_3O_4@P(St-co-OBEG)两种复合催化剂。借... 本工作采用无皂乳液法合成出具有核壳结构的四氧化三铁@聚(苯乙烯-co-十八醇马来酸聚乙二醇双酯)(Fe_3O_4@P(St-co-OBEG))磁性聚合物复合微球,并以此为载体制备Ag/Fe_3O_4@P(St-co-OBEG)和Pt/Fe_3O_4@P(St-co-OBEG)两种复合催化剂。借助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表征复合催化剂的形貌和尺寸,并通过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测试它们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复合催化剂对硝基苯和4-硝基苯酚的硝基加氢还原反应均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相比Ag/Fe_3O_4@P(St-co-OBEG),Pt/Fe_3O_4@P(St-co-OBEG)催化活性更高,这可能与Pt/Fe_3O_4@P(St-co-OBEG)催化剂中Pt纳米粒子本身的高催化活性和在磁性聚合物载体上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关,还有可能归因于Pt纳米粒子在Fe_3O_4@P(St-co-OBEG)上的分布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核壳结构 聚合物载体 磁性复合微球 催化性能 负载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定的溴铅铯量子点制备及发光二极管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梓维 张安 +1 位作者 黄建华 黄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0-187,共8页
通过合理设计钙钛矿量子点(Quantum Dots,QDs)的表面配体,采用在大气水氧暴露的环境中一步合成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表面配体,采用热注入法直接制备二氧化硅包裹的溴铅铯量子点(CsPbBr_(3)@SiO_(2)QDs)核壳... 通过合理设计钙钛矿量子点(Quantum Dots,QDs)的表面配体,采用在大气水氧暴露的环境中一步合成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表面配体,采用热注入法直接制备二氧化硅包裹的溴铅铯量子点(CsPbBr_(3)@SiO_(2)QDs)核壳结构.研究反应时间对二氧化硅壳层厚度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量子点核壳结构的形貌,分析材料的元素组成.利用光谱仪表征材料在水、氧、光照等环境下的发光光谱,分析和讨论光谱的时间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30 min时,可成功制备壳层均匀、形貌良好的CsPbBr_(3)@SiO_(2)QDs.得益于二氧化硅壳层的包裹和高分子膜的封装,量子点在刮涂成膜后,其光学薄膜仍保持优越的光致发光性能;在水氧环境下的稳定性得到了改善,置于水中180 d仍可保持较高的光致发光强度;进一步将量子点溶液应用于发光二极管器件,可实现较窄的发光峰和较高的光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材料 钙钛矿 核壳纳米粒子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聚苯乙烯/壳聚糖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乳化性研究
20
作者 章姝敏 杨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135,共5页
采用简单的模板法制备了以壳聚糖为壳层、聚苯乙烯粒子为核的核壳结构纳米复合粒子PS/CS,用FTIR、SEM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形成的粒子具有核壳结构,且粒径均一。以液体石蜡为油相,考察了PS/CS核壳结构粒子的乳化性能。当粒子浓度... 采用简单的模板法制备了以壳聚糖为壳层、聚苯乙烯粒子为核的核壳结构纳米复合粒子PS/CS,用FTIR、SEM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形成的粒子具有核壳结构,且粒径均一。以液体石蜡为油相,考察了PS/CS核壳结构粒子的乳化性能。当粒子浓度为1.0%就可以获得具有长期稳定性的乳液,并且该粒子的乳化能力不受电解质和pH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kering乳液 壳聚糖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 复合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